数英网-数字媒体及职业招聘网站
数英网 DIGITALING是大中华区数字媒体及职业招聘社交平台,内容涵盖市场营销、广告传媒、创意设计、电商、移动互联网等各数字相关领域.致力于整合数字业界信息,受益于访问者数英网@DIGITALING
招聘企业: 回未广告 工作区域: 上海静安区 发布时间: 2025-10-21 Job ID: 269275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岗位职责: 负责campaign项目的创意输出、方案撰写、提案 工作内容: IP联名campaign、代言人campaign、新品上市campaign、大型促销节点campaign、事件营销campaign居多, 从core idea,到KV、视频、事件、周边等各种创意物料执行。 任职要求: 希望你喜欢二次元、乙女游戏、追星、IP联名 1、3年以上IMC相关经验; 2、文字功底佳,创意强,擅长年轻化social化创意; 3、对数字化传播有丰富的经验,有基本的传播常识和平台玩法常识; 4、热爱创意,日常工作中与美术密切配合,实现创意更好的落地执行; 5、具备创意策略提炼能力、提案能力; 6、熟悉IP联名创意玩法优先,二次元爱好者优先,创意周边礼盒爱好者优先; 7、能独立,独立产出方向、细化方案、提案、执行落地。 简历要求:附本人近两年独立完成或主创作品 作品发送地址: jason.zhao@spacemen.com.cn kyle.zhou@spacemen.com.cn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过去花80分努力能赚100块,现在120分努力只能赚50”。 “你过去花80分努力能赚100块,现在可能花120分努力只能赚50块。别去纠结比例,先去适应新规则。” ——金投赏创始人贺欣浩《未来广告行业如何干》 适应什么新规则? 是AI这个超级变量公平而冷酷地降临;还是说了无数遍的行业结构性转折;抑或是更宏大的经济周期问题所引发的阵痛。 都是,都有,都要直面。 而且三者还在互相叠加着持续影响,将规则推向更新。具体新到什么程度,谁都无法准确描绘,但有的是人先行动起来,成为新规则的叙述者,甚至从局部去定义去解释,到底新在哪里、可以如何应对。 以AI为例。去年这时候大家还只是将AI视为一种趋势,相信其必然性,却不至于有如临大敌的危机感。 直到deepseek发布,你我迷迷糊糊过了一个还算安稳的春节,复工正式进入工作状态才意识到,用“后院起火”都不能形容实际的巨变。而且变化还在以乘X的超级速度持续迭代。 今年过年还能像去年那样踏实吗?估计很多人心里都要打一个问号。 “AI正在推动营销与创意行业,从工业时代的生产范式,向智能时代的生态范式进行一场彻底的‘系统重置。” 这话就是deepseek总结的。与此同时,对于AI的认识和讨论还存在很多局限性。最典型的,很多声音都认为“AI只是一种超级工具”。但AI效用的大小由使用它的人决定。 你是在用AI生成内容,还是在用AI做或大或小的决策,完全是两码事。 在一个组织里,AI停留在工具层,还是被落地在具体的项目里,同样属于不同维度的应用。 那么我们要如何认识AI?对于品牌、代理商而言,这个超级变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5金投赏创意节圆桌上,数英听到了些答案,有甲乙方的探索经验,也有平台跑成功的应用实践。 更重要的是有人抛出了好问题,虽说尚未给出圆满回答,但提问题本身就是在促成下一个开始。 圆桌主题:《AI时代,好的创意案例成功标准有何不同?》 主持人:须聪 前京东零售市场营销部负责人 嘉宾:黄介中 Google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 孙学 华扬联众 首席运营官 游仁宏 顶新国际集团便利、餐饮连锁事业 行销副总 具体如:当AI基于行为数据归因的结果,和人的直觉判断不一致时,该如何决策? 更大的担忧:在AI的推动下,平台会不会走向自证的陷阱,变成“数据孤岛”。那时愈发依赖平台的品牌,还能在不同平台孤岛之间,建立起相对统一的形象吗?分裂的用户心智,如何弥合? 我们更想直面“内容通胀”——当内容生产成本持续下降,传播压力却在上涨,既能生产又能传播的AI,真能智慧到帮我们破开这个死循环吗? 问题尖锐而实际,待从头梳理。 一、认知决定看到的世界 对AI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变化的评判。 有嘉宾犀利谈到:“之所以说AI工具化,是因为目前更多还是员工在用AI,因为他们最有危机感……” 而很多公司,还在方向上摇摆: 设立单独AI预算,还是融入组织体系; 由企业主推动,还是由代理商先行一步; AI 究竟是一项新功能,还是能从底层撼动企业甚至产业运作逻辑的新动力。 而一旦变化,必将给组织带来震动,要如何处理后续连锁反应? 工作流程中,哪部分是可以由AI完成的。 对应岗位的职责,需要扩大,还是要从方向上进行调整。 更大的组织架构,要调整吗?部门之间还像过去那样有明确区分吗? 粗暴来说,过去的一个坑一个萝卜的岗位逻辑,还会适用吗? 圆桌主题:《打造人与AI高效合作的新一代组织》 主持人:王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 嘉宾:李强 智联招聘集团 副总裁 宋琦 贝壳找房首席市场营销官 张雷 百胜中国首席资讯技术官 “把组织结构打平,变成项目制,将AI用在具体的项目里。” “部门间的小闭环,会被打破。” “以后组织内部,没有绝对的边界。” “组织能量的大小,不会由人员数量决定,一个人也可能形成一个大组织” “以前(薪资)按照岗位来定价,以后按照技能来定价。” 嘉宾们一言道出真相,尤其智联副总裁对薪酬价值逻辑的总结,能帮我们从底层理解变化—— 不再基于岗位定薪酬,是因为过去点对点的分工逻辑不再适用,未来更要求大家有复合能力,尤其是基于本职在横纵向工作流中看到逻辑,并通过参与逻辑、影响逻辑,取得结果的能力。 也就是局部的know how。 而且这部分能力无法被量化、更无法被AI取代,它也能让你更好的应用AI,也就是所谓的超级个体。 从组织角度看,人效也是如此提升的,至于如何用AI整体提升事效,还是要由管理者基于业务模式从上而下推动,由具体的业务驱动AI落地。这样更有方向,也能有阶段性成果来验证、再校准。而不是漫无目的探索,边发现AI的无所不能边焦虑。 说到底一切问题都是在处理关系,我们会对新变量这么恐惧,也是因为没找到和它最匹配的关系。 让AI为我所用,为事所用,为组织所用,并导向最终的价值生产,这也是金投赏所呼吁的——让技术服务于“模式创新”和“创造意义”。 二、如何理解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要怎么用。 一方面,内容生产被无限平权,任何人都能基于AI产出海报、文案、脚本、说得过去的视频。创意、内容层技能,一夜之间贬值。相关产业价值链,也被打乱再分配。 “品牌—代理商—平台这三方的关系正在改写。过去以‘创意外包+流量采买’为主。而如今AI让品牌能力上移、平台权力强化、代理地位重新洗牌。” ——《下一步,AI投入的方向是什么?》 品牌方能力上移指:原本外包的很多内容生产环节,都能由AI消化。 对应代理商的改变则为:越到执行层的产出,越不值钱,甚至订单趋近于0。业务模式和价值逻辑都在受到挑战,许多广告公司、代理商或主动或被动地寻求转型。 有的向上求,发展更高价值的业务模式;有的横向拓展媒介资源,保证从内容生产到传播能自行闭环,给客户更好地交付结果。后者也更像个自行运转的生意机器。 生产力侧的变动还只是表象,更关键在于,AI会渗透到从洞察—创意—投放—反馈全链条的系统,从而促成一种全新的产业运转方式。 “企业开始设立新的角色:AI内容工程师、提示设计师、算法策略师、合规审查官。 他们像是营销团队的新神经元,让创意与算力协同共振。” 过去我们还能说“广告工业水准如何如何”,以后势必要从智能化角度衡量,而且要关注智能化的程度,以及该智慧系统是不是健康可持续,后者涉及到可能的“孤岛”困境。 “AI的崛起带来新的效率,同时也加深了“数据孤岛”的裂缝。不同平台、不同模型各自定义标准、封闭数据,这使得品牌很难获得全局视野。” ——《AI时代的测量与归因革命,“增长的真相”是什么?》 圆桌主题:《AI时代的测量与归因革命》 主持人:方军 上海数见管理咨询 创始人 嘉 宾:蔡启东 博观瑞思集团 董事长 梁定郊 广东电声市场营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杨光宏 北京联世传奇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创始人 杨静怡 保乐力加品牌总监 总的来说,AI冲击的不只是创意生产的方式和效率,还有更底层的数字传播逻辑——变得更动态、更个性化,而且能实时评估、即时优化。 这也使得传播链条更有弹性,有调整的空间和余地; 同时还意味着评估过程被大大拉长,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能事后复盘;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效果可视化”,当然更多只是数据层的可视化。 因为数据只是用户行为的外在表现,不一定代表真正动机。要时刻判断AI给出的归因结论为真,还是为假。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个好问题——“当AI基于行为数据归因的结果,和人的直觉判断不一致时,该如何决策?” 虽然嘉宾答案统一指向“还是要由人来做最后的决策”,但你我都知道实际要经历的决策过程,远比这一句答案复杂。 三、警惕陷阱:AI的谎言和投机性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归因错误? 是因为AI只能机械地通过种种数据做判断。而数据反映的是相关性,但不保证因果性。 相关性指,A行为和B结果有关联。因果性则为,A行为导致了B结果。其中的偏差,可想而知。 此外,数据非常擅长精准地反映局部。但人的行为逻辑更偏向网状化,一个购买决策或者朋友圈点赞、小红书收藏行为背后,有太多因素在叠加,对复杂行为的分析能力提出更高考验, 这种能力既需要对当下数据表现快速反应,又要结合实际经验综合判断。针对AI会撒谎哄骗这一点,有嘉宾就调侃其为——“精准地导向错误”,文章以为不过分。 周宏骐 新加坡国立大学 商学院兼任教授 另外,非常依赖数据的AI还有可能陷入数据的圈套中,尤其当预设的优化目标比较单一时,风险更甚。 因为AI本身没有意图,它只会疯狂地完成人类设定的KPI。而简单的数据目标,是能够由畸形的途径来完成的,但是AI对于畸形还是健康,没有认知。此所谓——AI具有投机性。 再就是更大的矛盾了,比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AI会加剧平台之间的孤岛效应。每个平台都是一个巨大的回音壁,回音和回音之间,很难达成共识,这也导致了品牌容易面临用户心智不一致、甚至分裂的风险。 到底要精准还是要共识,会是个不小的问题,或者已经是。 最后:保持有效地提问 如上,有很多问题只有解释,没有或未能给出答案。可是答案重要吗,或者即使有人给出肯定的答案,大家还会信任吗,可信度有几分? 尤其在这个过渡期阶段,任何肯定句式及保证都显得轻率。而且AI本身就是一个生产各种答案的机器,它可以站在任何立场、任何视角。 还有互联网上类似“三大招五个要点”的方法论,以及打着观点之名实则是为了流量而做的强行发言,对于这些大家还没听够吗? 更别说即使让AI犀利地批判自己,即把文章第三部分的风险讨论交给AI,它也不在话下。 可,谁来提问呢? 是说有效地提问,不用大概念迷惑,也戒掉那种下意识用大话题或经典的营销名词去回避具体、回避新变化的习惯。 而且,提问意味着发现了问题甚至是变化,发现了「新」。而之所以能发现,是因为对既有秩序有认知有了解,提问是在有逻辑、有方向地关联旧和新、现在和过去。有效地提问,就是在推动向前。 能预见到的是,在不缺答案的现在以及未来,好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它能吸引来具体的经验、有全局观的解释,这些和提问一起,又能推动变化更明晰一些,也更有操作的可能。 撰文:Dreamer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潘婷携手李佳薇,沉浸式演绎成长故事 曾经的《超级星光大道》铁肺女王李佳薇,在经历事业低谷转型房产中介后,于2025年重返《歌手》舞台,凭借其扎实的唱功和真实的成长故事,成为无数网友心中的"励志女神"。她的人生轨迹,正是从"新手"到"高手"的最佳演绎。 潘婷作为全球秀发护理领导品牌,长期聚焦"强韧修护"的产品功效,与李佳薇"内外都强韧"的人生态度高度契合。通过借势李佳薇的真实故事,将产品功能升维为"陪伴成长"的价值主张,在2025年8月抖音超品日实现品效合一。 破直播同质化困局:看潘婷如何打造人生剧本式直播 在直播电商进入成熟期的今天,内容高度同质化,如何在海量直播中脱颖而出?如何将潘婷"自信、实力、强韧"的品牌主张自然融入达人人生叙事?如何在完成超品日GMV目标的同时,有效沉淀品牌资产? 我们围绕李佳薇的真实人生经历,打造了一场"人生剧本式直播"。 STEP 1 品牌短片: 一次真实的对话,一个关于"高手"的新定义 在策划这支短片之前,我们做了一件很简单、却很重要的事——坐下来,和李佳薇聊了聊。 从《超级星光大道》的铁肺女王,到房产中介的办公桌前,再到重返《歌手》舞台的起起伏伏。聊着聊着,我们发现:李佳薇的人生,其实就是一部"新手成长手册"。 于是我们决定让它成为一封李佳薇写给所有"人生新手"的信。把她说过的话、真实的感受,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时常有很多人问我呢, 高手跟新手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对我来说, 高手就是无论面对人生多少次的第一次 都可以有信心可以稳住自己的人 出道15年, 其实我经历了非常多新手的时刻 我有第一次参加歌唱比赛啊, 第一次去卖房子啊 第一次站上去一个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到的舞台啊 谁没有当过新手呢, 其实面对每一个第一次的时候 我一样都会焦虑,一样都会不安 作为一个新手, 你要怎么去扛住这些焦虑跟挑战呢 其实我的答案很实在, 就是日复一日的准备 扎扎实实练出来的实力, 我相信只要把自己准备好 机会来的时候你就能接得住 舞台的光, 终会照亮那些内外都强韧的人 回头看这15年, 那些像歌名一样的煎熬日子 即使再长也值得, 因为我知道 只要不丢掉心里的热爱, 总有一天你会让奇迹发生 这支短片没有刻意去"植入"产品,也没有刻意去"煽情"。我们只是把一个真实的人、一段真实的故事、一种真实的态度,呈现出来。 我们知道,真实的力量,比任何广告话术都更打动人心。 STEP 2 三幕式直播: 沉浸式演绎成长故事 • 访谈空间:李佳薇分享从《超级星光大道》到房产中介再到《歌手》舞台的真实经历,潘婷作为陪伴者,自然地融入到她"日复一日准备"的故事中。 • 化妆间后台:通过产品实验直观展示"3分钟奇迹修护"效果。现场进行假发片对比实验和3秒吸收测试,让功效可视化。 • 登顶舞台:颁奖仪式将人生故事与产品深度绑定,完成从共鸣到购买的转化。 为李佳薇颁发"追梦无畏奖"、"坚韧王者奖"、"荣耀闪耀奖"三大高手称号,每个奖项对应一款潘婷明星产品,让产品承载品牌价值。 破50W GMV + 400W视频曝光!李佳薇直播金句引发共鸣,为潘婷实现长效增长 此次直播单场GMV突破50W+,观看人次达到20W+,品牌视频总曝光400W+,收获了广大粉丝与消费者的在线好评。直播过程中李佳薇的真实分享和金句,引发粉丝截屏转发、社交媒体讨论,形成高热度的二次传播,为品牌沉淀了超越功能需求的情感资产。 相关推荐阅读: 天猫双11猫头海报合集:一个猫头,两种选择! 淘天易烊千玺演唱会营销:一颗石头,三向奔赴 天猫×何浩楠:开学季,「勤」上天猫补万物 京东健康11.11全明星阵容,沈腾在线发免单大牌 京东快递丰收节:让稻草人当乡村代言人 vivo公益短片:跨越障碍抵达爱 vivo X Fold5:更重要的事,再轻一点 小米17发布在即,背屏到底有什么用? 荣耀×董浩 :一场给大朋友们的年中讲 一加×戴建业:给毕业生的新赛季公告 喜力啤酒×CASETiFY:一键防@功能手机壳,假期不被工作打扰 喜力:向被遗忘的啤酒致敬 壳牌喜力携中国国家游泳队,拍了一条态度大片 喜力啤酒:发布一款「无聊手机」,拯救你的社交 喜力啤酒最新广告:不由自主的那句“啊”Ahhh Prada×李现×陈昊宇:新绎鹊桥传说 Prada春节大片:贾玲C位,和剪影组成一条蛇 Prada七夕:你的「现」男友发来古镇漫步邀请 PRADA官宣马伊琍为品牌代言人:交流即是创造 Prada官宣贾玲为品牌代言人:不跟风,就做自己 汉堡王找来国际大厨,但不让他插手做汉堡? 汉堡王70周年:天生的火焰爱好者 汉堡王广告牌:仅色盲可见 发霉的汉堡,还挺想吃的? 2024天猫双11猫头海报,是个半命题作文 天猫双11猫头海报合集,感受不一样的加料惊喜 京东家电家居11.11,和邓超一起玩抽象 淘宝双11×付航:首次翻译Passion是「拍甚」! 快手双十一:18:00的好生活 奔驰新春短片:蒋奇明喊你《先欢为敬》 奔驰车展短片:八百标兵奔北京 捷达×黄渤:一条拍给大人的儿童节广告 理想同学,陪我长大 沃尔沃×胡歌《岁月如歌》:心安哲学,不止新年 肯德基海报摆烂了,上演炸厨房的艺术 加拿大肯德基:晚宴礼仪,对不起了 肯德基 ×《F1》:炸鸡桶化身F1赛道 24小时不打烊,肯德基拆了所有餐厅的门 潘婷×非遗发绣:青丝入画,绣出一幅《簪花仕女图》 让奇迹发生?潘婷发布系列魔性打脸小短片 潘婷去掉女字旁变「潘亭」,击碎职场女性打扮伪自由 潘婷×京东超市:你为什么生活买单 潘婷×中国国家博物馆:疫情期间 “云诞生” 的千年之美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由于今年天猫双11“满减改立减”后,优惠开始变得简单直给,所以由各大主播、各大明星联合演绎天猫双11喊你要“理性消费”, 因为…你再冲动也冲动不过他们! 主播老板们一冲动 ——就定下了0元付定金 主播老板们一声吼 ——就喊来了30亿海量红包 李佳琦、罗永浩、胡可上演反差剧场,纷纷在直播间“0帧起手” 「这事儿,我定了」 15s合集视频 0元购现场 “起开,都给我起开” “镇定不了,那就敲定” “我胡可,有何不可” 2025年,是“大字报营销”的巅峰年,天猫今年要玩一场全新的「PPT式营销」。 每位明星把你当老板,跟你汇报,只为用最简单的PPT呈现 「天猫惊喜福利计划」 补补补、折折折、券券券 让各位在座的老板们,一目了然,理性决策。 长版本视频 大字报冲击 “Man姐的话,错不了” “给你的惊喜,用心了” “劝你吃喝玩乐” 今年的天猫双11优惠力度如此之大,你只管理性出手,其他的交给天猫,怎么买都不会出错。 ~祝大家双十一快乐~ 最后的最后! 附上两边可爱的同事们~ 创作人员名单 客户:TMALL天猫 创意代理团队:KARMA 首席创意官:Kama 群客户总监:Jasmine 预售期: 资深美术指导:小羊 文案:XX 客户经理:三太子 客户执行:馒头 开卖期: 资深美术指导:JOJO 资深设计师:敏敏 文案:XX 资深客户经理:毛球 特别感谢:Marco、大兵、88 主播预售导演:陈纯纯 明星开卖导演:徐王良 制作公司:Chosen 相关推荐阅读: 天猫双11猫头海报合集:一个猫头,两种选择! 淘天易烊千玺演唱会营销:一颗石头,三向奔赴 天猫×何浩楠:开学季,「勤」上天猫补万物 京东健康11.11全明星阵容,沈腾在线发免单大牌 京东快递丰收节:让稻草人当乡村代言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中秋,正是需要我们把藏在心底的爱和关心,大方表达的好时机。 今年,我们和小仙炖一起,做了一件有点“甜”的事——把那些暖心的回忆、细腻的情感和一份带着文化温度的心意,悄悄装进了这份中秋礼物里,让「传承与滋养」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词,而是落到实处的温柔。 我们通过一支暖心的短片、一款重工的缂丝礼盒和一场有温度的燕窝宴,把小仙炖从“高端滋补品”升级成了“装满心意和文化的好礼”。 《最在意的人之甜甜的月光》暖心大片上线 “最在意的人”就像小仙炖燕窝一样,是生命中最至真、至纯、至稀有、至珍贵的存在。我们想用一个真实且细微的小故事,在中秋节唤起对“最在意的人”的惦念;回馈每一位如月光般照拂过我们的人,滋养每一段我们珍视的关系。 这次我们没有讲大道理,而是聚焦于一个大家都有共鸣的童年回忆——糖拌西红柿。景甜在这支片子里,聊起了她和妈妈、和闺蜜之间关于这道菜的回忆。那些酸酸甜甜的片段,就像月光一样,温柔又明亮。小仙炖鲜炖燕窝,也从一口清甜的滋养,变成了一份“送给最在意的人”的记忆符号。 视频 片尾,景甜轻轻说:“又是一年团圆时,我也要送去我的月光,给在意的人送去一份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照心安。” 那一刻,小仙炖不再只是燕窝,而是我们心里那份想送出去的、温柔的惦记。 月满安康·非遗缂丝艺术礼盒:一份有温度的心意礼 片子中景甜手捧的中秋礼物,是小仙炖携手顶尖非遗缂丝艺术家陈文,以故宫藏品《剔红海月香盘》中“玉兔捣药”形象为灵感打造的的限定礼盒。通过“缂丝”这一“织中之圣”的工艺一寸千金的特性隐喻了小仙炖的匠心精神。 “非遗”标签,将小仙炖的品牌故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绑定,传递了品牌对传承与品质的坚守。 「珍品盛器,滋养古今」中秋燕窝宴,开启文化滋补新篇章 同时在千年瓷都景德镇的丙丁柴窑,小仙炖举办了“珍品盛器,滋养古今”主题中秋晚宴,将品牌的中秋氛围拉满!小仙炖代言人陈数、挚爱大使吴尊与非遗传传承人陈文等齐聚一堂,一起聊出了小仙炖的不同味道! 结语 这个中秋,我们用一段故事唤醒对“最在意的人”的惦念,用一件非遗承载祝福,最终,回归小仙炖燕窝的初心——愿每一份真挚的关系,都浸润在温柔与健康里。把小仙炖送给最在意的人,就是把健康送给最在意的人。 相关推荐阅读: 天猫双11猫头海报合集:一个猫头,两种选择! 淘天易烊千玺演唱会营销:一颗石头,三向奔赴 天猫×何浩楠:开学季,「勤」上天猫补万物 京东健康11.11全明星阵容,沈腾在线发免单大牌 京东快递丰收节:让稻草人当乡村代言人 vivo公益短片:跨越障碍抵达爱 vivo X Fold5:更重要的事,再轻一点 小米17发布在即,背屏到底有什么用? 荣耀×董浩 :一场给大朋友们的年中讲 一加×戴建业:给毕业生的新赛季公告 喜力啤酒×CASETiFY:一键防@功能手机壳,假期不被工作打扰 喜力:向被遗忘的啤酒致敬 壳牌喜力携中国国家游泳队,拍了一条态度大片 喜力啤酒:发布一款「无聊手机」,拯救你的社交 喜力啤酒最新广告:不由自主的那句“啊”Ahhh Prada×李现×陈昊宇:新绎鹊桥传说 Prada春节大片:贾玲C位,和剪影组成一条蛇 Prada七夕:你的「现」男友发来古镇漫步邀请 PRADA官宣马伊琍为品牌代言人:交流即是创造 Prada官宣贾玲为品牌代言人:不跟风,就做自己 汉堡王找来国际大厨,但不让他插手做汉堡? 汉堡王70周年:天生的火焰爱好者 汉堡王广告牌:仅色盲可见 发霉的汉堡,还挺想吃的? 2024天猫双11猫头海报,是个半命题作文 天猫双11猫头海报合集,感受不一样的加料惊喜 京东家电家居11.11,和邓超一起玩抽象 淘宝双11×付航:首次翻译Passion是「拍甚」! 快手双十一:18:00的好生活 奔驰新春短片:蒋奇明喊你《先欢为敬》 奔驰车展短片:八百标兵奔北京 捷达×黄渤:一条拍给大人的儿童节广告 理想同学,陪我长大 沃尔沃×胡歌《岁月如歌》:心安哲学,不止新年 肯德基海报摆烂了,上演炸厨房的艺术 加拿大肯德基:晚宴礼仪,对不起了 肯德基 ×《F1》:炸鸡桶化身F1赛道 24小时不打烊,肯德基拆了所有餐厅的门 五谷磨房《明志的推荐》:片子拍完了,主角也没同框 伊利:用一支蒙语大片过中秋 劳力士中秋营销,一枚月饼模具的圆满之美 沃尔玛「入口有回声」:一条听馋了的中秋广告 燕之屋中秋广告,还可以再抽象亿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你觉得巨硬干的过微软吗? 首发:刘二蒙蒙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推出的“巨硬”(Macrohard)项目于10月14日正式亮相,项目核心位于田纳西州孟菲斯的一个超算集群。 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 X 上发布动态,“Logo complete”,并配有一张在孟菲斯Colossus II超级计算集群屋顶上喷涂了巨型标识“MACROHARD(巨硬)”的照片。 01 “MACROHARD”标识设计 我们都知道,“Macrohard”通过“Macro”(宏观)与“Micro”(微观)、“Hard”(硬)与“Soft”(软)的语义对立,直接对标微软(Microsoft)。 成立初衷包含对微软的公开宣战意图,马斯克早在2021年便发文调侃“Macrohard>>Microsoft”,并将此概念发展为AI领域的竞争符号。 LOGO采用全大写无衬线字体(推测为Linotype Eurostile Unicase Pro Regular),字体粗实匀称,工业级设计风格,强调硬核科技感。 LOGO设计摒弃复杂图形,仅依赖巨型文字标识,通过物理尺度(“据马斯克称从太空清晰可见”)强化视觉冲击力,与微软的软件化品牌形象形成反差。马斯克这一举动将孟菲斯超算集群转化成为了“AI前沿地标”。 MACROHARD Logo 我想到了前两天看到的一则新闻,从卫星视角拍到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虽不是所谓的品牌传播,但意义非凡,其凝聚人心的力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马斯克通过“技术+营销”双轨策略的具象化,让自己“巨硬”品牌从争议中快速成长,以极简的形式承载复杂的商业竞争意图。可见,数字时代的品牌视觉传达不再局限于屏幕,它可以是屋顶、卫星,甚至太空的画布。 02 马斯克旗下8家核心公司的LOGO设计 1. 特斯拉(Tesla) 业务: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储能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全球最大电动车企,市值超1.5万亿美元,主导新能源车市场。 LOGO设计: 图形:电动机横截面的抽象“T”字母,顶部转子与底部定子形成动态平衡。 意义:象征能量与创新,致敬尼古拉·特斯拉的伟大发明。 演变:2003年至今仅微调线条弧度,强化现代感。 2. 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业务:火箭发射、卫星互联网(星链)、火星殖民计划。 LOGO设计: 图形:银色火箭与地球轨道融合为“X”字母,象征突破与探索。 色彩:深空蓝与银灰传递科技感与宇宙深邃。 隐喻:“X”代表未知变量,呼应马斯克“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的愿景。 3. X(原Twitter) 业务:社交媒体平台,马斯克收购后更名并推动“万能应用”转型。 LOGO设计: 图形:极简纯黑“X”字母,无衬线字体。 革新:弃用蓝鸟标识,象征平台突破社交媒体边界。 4. xAI (人工智能公司) 业务: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与OpenAI竞争。 LOGO设计: 图形:锋利金色“X”与“AI”字母组合,暗黑背景突出颠覆性。 色彩:黑金对比象征AI的未知潜力与商业价值。 5. Neuralink(脑机接口公司) 业务:脑机接口,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并增强人类认知。 LOGO设计: 图形:环形神经网络结构,蓝色与灰色为主。 理念:神经元连接隐喻人机交互愿景。 风格:抽象几何图形传递未来感。 6. 星链(Starlink) 业务:卫星互联网服务,为偏远地区提供高速网络。 LOGO设计: 图形:抽象线条组成,禁止出现火箭等航天元素。 理念:强调“星际互联网”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 数据:截至2025年8月,6350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 7. The Boring Company(隧道公司) 业务:地下交通网络与超级高铁,缓解城市拥堵。 LOGO设计: 图形:钻头或隧道截面的“B”字母,工业极简风。 理念:直白表达解决地面交通拥堵的使命。 数据:隧道掘进成本降低90%,洛杉矶试点运行。 8. Grok(人工智能助手公司) 业务:以提供真实答案为使命,致力于助力用户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 LOGO设计: 图形:Logo将“G”倾斜至45度,圆形曲线与斜线融合,实现“柔和(圆弧)”与“锋利(斜线)”的平衡。 风格:科技前卫风格,动感和能量感十足。 定位:探索宇宙,读懂宇宙。 以上,所以从马斯克众多公司LOGO来看,他们的设计有着以下几点共性: 极简主义:多数LOGO采用单色或双色,避免冗余元素。 技术隐喻:如火箭、神经元等图形直接关联核心技术。 马斯克偏好:对“X”符号的反复使用,体现品牌连贯性。 03 微软公司的LOGO设计 聊完“巨硬”,浅谈一下微软的logo吧。自 1975 年成立以来,Microsoft 发展迅速。随着新产品和新时代的出现,该公司多年来改变了品牌形象以与之匹配。以下是过去50 年的所有主要标志。 1、时髦的线条:1975-1979 公司创始时的Logo是由7根不同粗细的细线构成的,整体像是迷宫一样,同年,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编写第一个计算机语言,并命名为BASIC。 1975年第一版Logo 2、微软走向金属:1980-1982 微软第二版Logo相对来讲非常激进,诸多线条都是向外扩张的,这也是微软快速发展的时期,当然,微软这一个Logo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被换掉了。 1980年第二版Logo 3、口号:1982-1987 微软的第三版Logo有不少争议,其中,微软Logo最中间的那个“O”的改变,无疑让很多人记住了微软,这个Logo由斯科特·贝克设计的标志,那个特别的“O”被称为“Pacman标志”。 1982年第三版Logo 4、“吃豆人”标志:1987-2012 微软第四版Logo无疑是很多人最为熟悉的一个,因为这个Logo微软一用就是25年,期间,我们见证了微软Windows系统的崛起,从1985年的Windows 1.0到Windows 95、Windows 98,再到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7。微软第四版Logo见证了微软的崛起。 1987年第四版Logo 徽标首次使用小写字母,并且还采用了斜体字体(Helvetica Italic Black)和“O”中的特殊缺口。“O”中的缺口让一些人想起了吃豆人的嘴巴,因此它被非正式地称为“吃豆人”标志。 5、网格:2012-2025 2012年的微软已经非常强大,这是微软时隔25年作出的一次新改变,标志性的田牌Logo,以及清晰的Segoe字体,整个Logo也更加清新清奇,目前,这个Logo一直沿用至今。就如我们看到的,Logo设计虽然只是一点点小事,但是它的影响力也足够引领或代表每个时代的潮流。 1987年第五版Logo 你觉得巨硬干的过微软吗?留言区见哦。 作者公众号:刘二蒙蒙(ID:liuermengmeng)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一场贯穿IP、代言、科技与公益的全面实践。 在刚刚落幕的第18届金投赏国际创意节上,曼秀雷敦凭借其 “135周年出圈营销——每个人都是曼秀雷敦小护士” 战役,从943家顶尖公司提交的242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金投赏创意整合类金奖”。 作为亚洲最具挑战性的商业创意赛事之一,金投赏始终以 “用创意助力商业成功” 为核心理念,强调创意对市场增长的可量化贡献。本届赛事竞争尤为激烈,入围率仅20%,而金奖获奖率低至2%。 曼秀雷敦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其本次营销创意的认可,更是对品牌全面推进年轻化转型、并取得商业实效的高度肯定。 作为本次135周年品牌焕新营销的全程策略与执行伙伴,意博数字营销从策略创意到整合落地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团队基于对百年品牌年轻化痛点的深刻洞察,构建了集IP焕新、明星代言、AIGC互动、线下大事件于一体的整合营销体系,助力品牌实现从传播触达到用户共鸣再到行动转化的完整闭环。此次斩获金投赏金奖,不仅彰显了曼秀雷敦的品牌焕新成果,也是对意博数字营销在整合营销领域专业力与执行力的高度认可。 奖项的背后,是传承更是创新,是曼秀雷敦作为百年品牌年轻化的全新破题。回望1889年,曼秀雷敦从一罐薄荷膏起步,开启了跨越三个世纪的关怀之旅。135年间,那个头戴护士帽的“小护士”形象,已成为几代人心中温暖与专业的共同记忆。然而,面对时代的变迁与新一代消费者,记忆中的品牌如何“永保年轻”,真正与当下共鸣? 曼秀雷敦用一场贯穿IP、代言、科技与公益的全面实践给出了答案。从让曼秀雷敦小护士化身“人人可成为”的关怀符号,到携手代言人张艺兴传递“成就更好”的品牌精神,再到构建AIGC虚拟社区实现数字化互动。这一次,曼秀雷敦不仅唤醒了经典,更让百年品牌在新时代语境下,真正与年轻人实现了同频共振。 135周年再出发: 百年IP的多元化演绎与创新实践 1、经典IP焕新:从曼秀雷敦小护士到“每个人都是曼秀雷敦小护士” 135周年到来之际,曼秀雷敦对品牌标志性IP“曼秀雷敦小护士”进行了创造性转化,通过发布全新宣传片,将曼秀雷敦小护士形象与“处处关怀”深度融合。 影片中,曼秀雷敦小护士不再是单一的品牌符号,而是化身为每一个传递善意的普通人,生动诠释了“每个人都是曼秀雷敦小护士,延续处处关怀”的品牌理念。这一举措不仅延续了品牌的精神内核,更以情感共鸣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曼秀雷敦135周年-项目回顾 2、代言人赋能:全“兴”出发,艺人与品牌双向奔赴 在品牌135周年这一里程碑时刻,曼秀雷敦正式官宣全能艺人张艺兴担任全新品牌代言人,以“全‘兴’出发”的姿态开启年轻化历程。 官宣日恰逢代言人出道十二周年纪念日,这一时间点的巧妙契合,不仅为合作增添了特殊意义,也迅速凝聚了粉丝情感。 签约张艺兴作为品牌代言人,是曼秀雷敦年轻化战略的关键一步。张艺兴在音乐、影视、综艺等多领域的突破与追求,与曼秀雷敦“成就更好”的品牌理念高度契合。他的加入不仅为品牌注入了新鲜活力,更通过其个人影响力,将品牌的关怀精神传递给更广泛的年轻群体。 3、数字化引领:打造AIGC虚拟社区M135小程序 在这个数字时代,单向的信息传递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互动需求,洞察到这一趋势,曼秀雷敦打破传统营销模式的桎梏,携手腾讯共同打造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惊喜的线上互动平台——“M135小程序”,以AIGC技术实现品牌在互动体验上的跨越升级。 “M135小程序”中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之一,便是其独特的“虚拟社区”概念,在这个虚拟社区中,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AIGC生成个性化头像,化身为曼秀雷敦小护士穿越回品牌创立之初的时代背景下,亲身感受百年历史和文化积淀。 用户还可以在不同主题馆中打卡、积分、抽奖、分享,甚至参与爱心公益捐赠,实现“每个人都是曼秀雷敦小护士”的互动认同。 小程序还打通了线上线下数据,构建用户成长体系,强化会员黏性与品牌忠诚,展现了曼秀雷敦在数字化浪潮中的前瞻布局。 4、电商创新:限量版“M135惊喜魔盒”,打造持续吸引力 为了回馈广大消费者长久以来的支持与厚爱,曼秀雷敦在135周年庆期间,还推出了限量版“M135惊喜魔盒”,以每月不同主题的魔盒形式,为消费者带来持续的惊喜感。 无论是记录幸福的相机,还是寻找旷野的机票,M135魔盒不仅是曼秀雷敦135周年庆的缩影,更是品牌对市场需求充分理解后所做出的探索尝试,将每一次细微的洞察落地为满足消费者的小改变,展现了品牌的真诚与努力。 5、135周年发布会:携手张艺兴,共绘爱与关怀故事 135周年品牌发布会,以“爱与关怀”为主线,演绎百年药企的当代叙事,代言人号召五湖四海的“曼秀雷敦小护士”齐聚北京集结。 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场庆典,更是一次“爱与关怀”理念的立体化呈现。活动以“小护士不见了”的创意悬念开场,通过全新宣传片生动传递了“每个人都是曼秀雷敦小护士”的品牌主张。 品牌代言人张艺兴的亮相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他不仅亲荐秋冬护肤新品,更与品牌代表共同启动ESH公益行动,将现场温暖延伸至品牌的下一个百年承诺。 发布会现场也化身沉浸式品牌体验空间。3米巨型曼秀雷敦小甜豆小护士、AIGC定制十二生肖唇膏打卡墙、科技感男士护肤中心等互动装置,成功将IP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分享的趣味体验。 整场发布会通过情感叙事、明星号召与互动体验的多维融合,成功将品牌理念从单向传播,升华为一场与消费者共同创造的集体行动。 6、多元公益行动:让“处处关怀”落地生根 曼秀雷敦的关怀理念从未止步于产品与营销。作为百年药企,品牌长期践行“Sending Love and Care”公益主张,将“处处关怀”的精神延伸至更广阔的社会领域。 近年来,曼秀雷敦持续投入教育公益与特殊群体关怀:累计援建6所希望小学,为乡村儿童点亮求知之路;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创办“童伴之家”,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入壹基金“海洋天堂计划”,助力孤独症大龄儿童融入社会;并携手品牌代言人张艺兴支持“乡村音乐教室”项目,用音乐传递温暖,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 与此同时,曼秀雷敦也积极发展“绿色动能”,关注生态可持续发展,并持续关注青少年视力健康等公共议题。 这一系列多元、系统、可持续的公益行动,不仅是品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其“成就更好”“处处关怀”理念在现实中的生动回响。 从一罐薄荷膏到多元化发展,曼秀雷敦走过了135年的历程。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品牌又以IP焕新为支点,通过明星、科技、公益等多维度的创新,成功让百年形象与年轻消费者建立了深度连接。曼秀雷敦的135周年营销,不仅是一次经典的品牌焕新案例,更展现了百年品牌在时代变迁中持续进化的生命力。 意博数字营销作为品牌长期信赖的创意合作伙伴,始终坚持以“创意赋势,品效高能”的一体化专业服务,助力曼秀雷敦在每一次传播中实现品牌价值的持续升级。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只要有心,就有心语。 作者:大猪,首发:文案怪谈 “只要有心,就有’心语‘” 国庆期间看了一条广告片,让人倍感舒服。可能也许应该或者估计大概是有钟楚曦的原因。 这个广告有一段不太起眼的长文案,跃入我的眼底。这段话,是对主题“沐浴北欧,自然流动”的诠释,同时也将代言人的个人状态与品牌精神关联上,是一段很自然且流畅的长文案。 沐浴北欧 自然流动 在施丹兰的北欧沐浴哲学中, 流动,是觉知,是回归身体的方式, 是顺着自然的启示,找到自己的节律。 钟楚曦亦是如此。 她依旧在流动,不停泊,不靠岸, 顺着内在的方向,在变幻中自洽生长。 置身北欧,我们与钟楚曦一同, 顺着自然与身体的脉络, 在沐浴中找回平衡,在流动中获得力量。 沐浴北欧,自然流动。 因为这段长文案核心讲“流动”,让我想到写文案的“心流”状态,尤其是写长文案的时候。随着你思考的深入,你会不断地与自己对话,你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就好像所有的文字,在等着自然流出的那种状态。 文案女王林桂枝在其《秒赞》一书中,也提及过这个状态,只不过她表达为“心语”,可能概念上跟“心流”不太一样,“心流”是一种状态,“心语”是一个名词,是内心的意象,内心的语言。“心语”在溢出,便是“心流”。 后来,她通过“心语”溢出的状态,在不断和自己对话过程中,写出了一段酒的长文案,让人不禁惊叹:原来文案产生的过程是如此美妙。 光阴就这样逝去如飞, 数不清的日子匆匆消逝。 时间到底去了哪儿? 是自己逃走了, 还是, 藏了在哪里? 经历五年地窖坛藏, 时间, 原来在这里一醉方休…… 既然是酒,让我想起一篇非常经典的长文案,相信大家都看过,来自芝华士父亲节经典文案《因为我已经认识了你一生》,我觉得里面这些充满细节的与父亲生活的场景,应该是文案作者“心流”状态产出的画面。 因为我已经认识了你一生 因为一辆红色的RUDGE自行车曾经使我成为街上最幸福的男孩 因为你允许我在草坪上玩蟋蟀 因为我们的房子里总是充满书和笑声 因为你付出无数个星期六的早晨来看一个小男孩玩橄榄球 因为你坐在桌前工作而我躺在床上睡觉的无数个夜晚 因为我知道你的皮夹中有一张褪了色的关于我获得奖学金的剪报 因为你总是让我把鞋跟擦得和鞋尖一样亮 因为你已经38次记住了我的生日,甚至比38次更多 …… 因为今天是父亲节 因为假如你不值得送CHIVAS REGAL这样的礼物 还有谁值得 同样是酒,中国本土也有非常优秀的长文案,它的切入点,它的行文逻辑,它的细节描述,至今仍是许多好文案借鉴的经典。 三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要走十年 3毫米, 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离, 一颗葡萄到一瓶好酒之间的距离。 不是每颗葡萄, 都有资格踏上这三毫米的旅程。 它必是葡园中的贵族; 占据区区几平方公里的沙砾土地; 坡地的方位像为它精心计量过, 刚好能迎上远道而来的季风。 它小时候,没遇到一场霜冻和冷雨; 旺盛的青春期,碰上十几年最好的太阳; 临近成熟,没有雨水冲淡它酝酿已久的糖分; 甚至山雀也从未打它的主意。 摘了三十五年葡萄的老工人, 耐心地等到糖分和酸度完全平衡的一刻 才把它摘下; 酒庄里最德高望重的酿酒师, 每个环节都要亲手控制,小心翼翼。 而现在,一切光环都被隔绝在外, 黑暗、潮湿的地窖里,葡萄要完成最后三毫米的推进。 天堂并非遥不可及,再走 十年而已。 地道好酒 天赋灵犀 GREATWALL 长城葡萄酒 标题上这种拟人的手法,简直给后面的文案在创作长文案时,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现在无数的长文案,基本上都将物拟人切入。尤其是瑞幸的很多优秀的长文案: 比如今年跟《长安的荔枝》联名的这段被套上的文案: 岭南人说露水最知时节,荔枝要趁早摘下。 一颗新鲜荔枝,曾跑瘦数十匹快马,醉倒过一个盛唐。 剥开一颗仍是盛世,只是月光不必再追赶五干里, 也不再需要整个大唐的全力以赴。 我们咬破的每口清甜, 从前是加急的飞骑,现在是推开窗就涌进来的风。 历史与当下,不变的是,好味都该被珍惜, 荔枝熟得正好,你也尝尝。 如果说上面那段文案中,荔枝的拟人感还不是很强,那瑞幸和褚橙联名的这段长文案,则是非常明显把橙子拟人化了。 偏偏它来得最晚。 橙是远客。 这一路,它和云南的四季都打过照面。 山水眷顾它,阳光溺爱它,爷爷不催它长大。 橙是山的一部分。望着近,走着远。 好在山山有路,爷爷不怕远。 山路有起落,弯弯绕绕就白了头。 橙生得圆满。 有时长了花斑,滋味却更甜。 它不贪恋甜,甜里微微酸。 爷爷知道,一切自然有办法。 褚橙来得晚,却碰巧是新年。 褚橙拿铁回归,新一年,甜刚好。 新的一年,心想事橙。 还有把茉莉拟人化的这段鲜萃轻轻茉莉的杯套文案: 茉莉小小,有自己的小小骄傲。 千挑万选,她觉得岭南最好。在这里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云山也多关照,一江春水就在身旁。 茉莉不匆忙,细细密密,用香给茶添衣裳。 一层茉莉一层茶,层层窖制换一盏茶香。 最后挥挥衣袖,茶中无花影,只有香如故。 还有去年瑞幸与幾米联动,写了一首《送给秋天的诗》:开头就把“秋风”给拟人化了。 只有秋风不知道, 人们为什么喜欢对着它伸懒腰。 “好舒服”“好想和你一起散步” “好想喝一杯茶” “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云朵那么轻” 秋风吹掉路人的疲惫, 秋日里,随便走走,就能变得快乐起来。 当然不能说所有将物拟人化的文案都是受到上面的启发,应该说,关于生动感、鲜活感的表达,好文案的创作方向都是一致的。尤其喜欢李盆给小米写的这段长文案: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时间过得很快 但花不知道 风不在乎,河水不着急 斑马线也不懂,冰淇淋无所谓 大姐还躺着呢,台阶也有的是耐心 狗更不关心 好像真的只有我们忙 但闲暇明明就在那里 只要无缘无故地站住 随意举起手机 用快门给人间一个wink 你就会发现 小石桥一软,猫到处流 风像肥皂味的白衬衫,风筝放飞孩子 人们跳舞、笑、活着、喝水 整个世界为之一松 真实的生活就裸露了出来 所以别着急 否则对不起下午三四点的阳光 别着急,先到街上去 这段文案是文案本身很好,但视频执行拍得很差,属于视频配不上文案的那种。但李盆还有个作品,个人是觉得视频拍摄对文案很加分的一个作品。那就是钟薛高的《今年桂花开得晚》。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文案我懒得码出来,视频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去找来看。除了把拟人手法用得好,还有很多长文案是把排比用得好的,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几篇。当然写好一段长文案,不是说会拟人、排比、比喻这几种修辞手法就能胜任,关键还是看有没有进入“心流”状态。 你写PPT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鳕鱼正在跃出水面, 你研究报表的时候,白马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的时候,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吵架的时候,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 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出去走走才会发现,外面有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你。 有你 更爱余生 一张电影票的寿命是90分钟,你用他记录羞涩的回忆 一束鲜花的寿命是7天,你用它留住幸福的脸红 一支口红的寿命是一年,你用它交换四季的还气色 一部手机的寿命是3年,你用它收藏心跳的耳语 一辆汽车的寿命是10年,你用它装载清晨的微风和傍晚的暖阳 一座房子的寿命是一辈子, 当你们老了回顾一生 你们当初选择它的时候 以为和选择一部文艺片 一束红玫瑰 一支哑光口红 一部iphone 一辆SUV一样 只是生命中平凡的一天 但它却是你们命运非凡的巨变 因为它将决定 你们每天推开窗,呼吸的空气是否清爽洁净 你们隔壁的邻居,是否和你们一样亲热友善 你们的孩子放学后,有没有游乐场奔跑撒欢 你们每天会花费多少珍贵的时间在交通上 你们准备一日三餐的食材是否方便购买 你们家楼下有没有剧场、画廊书店和咖啡馆 让周末的闲暇时间得以惬意快活 所以你们以为今天选择的是一套房子 其实你们选择是以什么样的方式 在什么样的地方 度过怎么样的一生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选择的一生 选择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你相信普通的人生会发光吗? 一个普通的女孩 骄傲飞驰的脸上有光 一个普通的男人 在地心炸出的诗里有光 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逆流走回大山的脚下有光 一个普通的中年人 把街头当舞台一站十年 一个普通的老人 半生守着挂历不问时代 一个普通的奋斗者 让理想主义四个字价值千金 在抖音 看见六亿人眼里的光 作者公众号:文案怪谈(ID:copywriter_s)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只能说,会“致敬”也是种本事。 奥乐齐的白牌不“白”了。 旗下护肤线 Lacura 系列最近上架了一套均价两位数的鱼子酱精华,包含面膜、爽肤水、面霜等,神似千元贵妇品牌 La Prairie 家的明星产品。 左:奥乐齐 VS 右:莱珀妮 定点发售、限量、限购的玩法,也和奢侈大牌如出一辙。据说这批产品售罄后不再补货,只限线下门店购买,每人限购三套,随之掀起一波抢购热潮。 有网友表示,连续几天跑断腿也没买齐全套。 网友的求购实况 上线一周后,官方宣布售罄 评论区还有人希望补货 热度之下,讨论声也迅速分化。 一边是被其感人性价比打动的消费者,高喊“咱穷人也用上鱼子酱啦!”、“奥乐齐你的兵来了”,甚至盛赞奥乐齐是“经济下行期的英雄超市”…… 另一种声音,是对其真实效果的质疑,有人在细扒成分表后表示关键的精华含量还差得太远。 不过,理性的声音很快就被“低价复刻大牌体验”的消费冲动所淹没。 在奥乐齐,类似的体验还有:像伊索洗手液的天竺葵沐浴液、洗发水,施百惠同款牙刷,酷似芙丽芳丝的洗面奶,以及欧舒丹同香型的乳木果护手霜……统统都能以原版几分之一的价格拿下。 对消费者来说,平替是一种聪明的省钱方式;对品牌来说,这则是一种被验证过的市场路径:在不触碰版权的前提下,凭借这种熟悉又微妙的新鲜感,可以快速打开市场。 下面,一起来看看品牌如何借此赚足眼球与销量。 一、品牌届的莞莞类卿, 在似与不似之间做生意 小米|17pro、Su7 首当其冲的,是前不久在苹果的iPhone17系列面世后,连夜改名的小米17。 不愿落后的小米,先是跳过原本的型号顺序16,从命名上引导人们产生第一眼联想。 其次在外观和功能上,小米这次新增的「Xiaomi HyperIsland」功能几乎就是 iPhone「灵动岛」的翻版;双面屏的设计也和苹果的背板布局颇为相似。 iPhone17pro(橙) VS 小米17pro(白、黑) 甚至还有商家推出改装服务,让小米手机原本就有几分相似的外观,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通过在设计与交互上向苹果靠拢,再以更低价格去对标,安卓机的整体价值感被悄然抬升。 无独有偶,年初小米SU7撞型保时捷Taycan,定价只有后者的1/4,一度引起车圈热议。 保时捷Taycan VS 小米su7 体面的保时捷回应了一句“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但不妨碍小米转身就去申请了外观专利。 徕芬|吹风机、电动牙刷、剃须刀 做平替最出圈的品牌,徕芬应榜上有名。 其爆品吹风机,与戴森在造型、风力设计和使用体验上的高度相似,但价格却从正主的上千元直降到三位数。 戴森七夕推出「晶耀紫」新色,徕芬8月上新「幻夜紫」礼盒 此外,徕芬还有汲取苹果命名灵感的电动牙刷,和松下相似的剃须刀。 苹果官网 VS 徕芬官网 松下剃须刀 VS 徕芬剃须刀 仅凭做“平替爆款”来驱动品牌业务的策略,徕芬在短短三五年内从竞争激烈的红海赛道中突围。 据说,如今徕芬吹风机也有平替了,平替之平替生生不息,市场愈发热闹。 盒马|自营商品 一个观察,在盒马,货架上“长得像别家”的自营产品,正在不断扩列。 比如,去年底盒马上架了自李诞直播间走红的哈尼牧场大罐肉干“牛脆脆”。今年再去找,已经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盒马牌牛脆片”; 哈尼牧场风干牛脆片 VS 盒马牛脆片 同样,还有消失的简醇0蔗糖风味酸奶,和新出的盒马0蔗糖风味发酵乳。 简醇0蔗糖风味酸奶 VS 盒马0蔗糖风味发酵乳 以及简爱生牛乳米布丁,最后被盒马同款替代。 简爱生牛乳米布丁 VS 盒马生牛乳米布丁 结合以上,合理推测盒马的逻辑是:先引进别家产品试水市场,一旦销量验证不错,就迅速推出价格略低的自营平行款取而代之。 这样一来,不仅巧妙节省了市场测试成本,也在无形中扩大了自家产品在货架上的版图。 迪卡侬|运动服 如今的迪卡侬,愈发lu里lu气。 印象里它曾是主打休闲、实用的平价运动品牌,现在也开始推出更时尚、修身的运动服,设计向lululemon靠拢。 lululemon“鱼骨衣” VS 迪卡侬鱼骨修身夹克 追溯起来,这一转变大约始于去年,lululemon 前中国区品牌负责人张晓岩于 2024 年 1 月加入迪卡侬,出任中国区 CMO。 随后,迪卡侬提升品牌调性、进行品类拓宽的意图逐步彰显,尤其加快了在瑜伽、轻运动等女性消费增长最快领域的布局步伐。 而那些越来越像 lululemon 的款式,正是迪卡侬向更高价值、也更具审美认同感的消费层级迈进时,释放出的转型信号。 文创|毛绒玩具周边 Jellycat的风刮得太大、太久、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不少文创周边都Jellycat化了。 像河南博物馆的豫博烩面、甘肃麻辣烫、西安肉夹馍、哈药六厂的中草药、快手小卖部的铁锅炖…… 文创产品Jellycat化 各家纷纷在毛绒玩具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或品牌特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Jellycat。 饮食文化、怀旧气质,乃至生活方式,都通过被精心设计的“过家家”形式被重新演绎,在那一层毛茸茸的触感中,完成了一场带着温度与仪式感的表达。 霸王茶姬|包装、周边 借势大牌气质的鬼才,非霸王茶姬莫属。 它总能精准拿捏高奢品牌的视觉语言,用东方美学的方式重绎,嫁接到自家的包装及周边上。 那些年,Gucci、LV、DIOR 的印花,被它悟到了“仿整体不仿细节”的精髓。拎着包装袋端着奶茶,远看就像是刚从哪家奢侈品牌店买完单走出来。 霸王茶姬过往包装 而神似DIOR的托特包、披肩等周边一经推出便被抢购,繁复的花纹和高度相似的配色,属于DIOR来了都得感叹一句“白干了”的程度。 霸王茶姬周边 VS DIOR托特包、披肩 东方奶茶的格调,正是从这种高奢平替的包装形象中生长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品牌的感知。 名创优品|香氛、护肤品、包 均价几块到几十块不等的名创优品,素来是大众心里平替的神。 前有10元一瓶的大牌同款香氛。如英国梨与小苍兰让人想起祖·玛珑、大吉岭茶明显借鉴宝格丽、雅致白茶据说接近阿玛尼的玉龙茶香…… 名创优品香水 VS 大牌香水 借着大牌香氛早已铺好的氛围与调性,名创只需在此基础上拉开巨大的价差,就能让人心甘情愿地为这份高性价比的相似感掏腰包。 后又从衣食住行一路“平替”开来,有神似 Bobbi Brown 的橘子面霜、华为同款耳机、甚至连隔壁优衣库正热销的饺子包都被它借鉴了过来。 名创优品产品 VS 其他品牌产品 对于一个集合店而言,这种策略相当于借力打力:顺势吸收大牌的视觉与情绪资产,再通过低价和平替叙事完成转化。 看下来,名创优品很像那个一心向班里学霸看齐的勤奋生,集各家之所长,却交出了一份足以写进全球零售案例的优等答卷。 二、做平替, 不止是仿谁这么简单 在经济大环境不算乐观的当下,人们总会希望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适当消减消费成本,来增加一些对生活的掌控感。 这也是平替消费盛行的原因。 品牌通过借鉴一些明星单品的经典元素,吃相或许算不上好看,但的确是一种捷径: 首先,消费者即便对新品不熟,也能通过“像祖·玛珑的香氛”“像 lululemon 的瑜伽裤”等线索,快速理解产品的功能与定位。 其次,大牌成了天然的心理锚点,让平替更具“物超所值”的错觉。比如,人们未必会被奥乐齐 50 元的护肤品打动,但一旦知道它是千元贵妇面霜的平替,购买冲动就随之而来。 再者,“和大牌竞技”本身就是一种增加货架吸引力和话题度的方式,不论能否胜出,至少先赢得了关注。 还有,这些被验证过的爆款路径相当于在成熟需求上低风险创新,能为品牌省下不少研发试错成本。 这步棋对不同品牌而言,不只是借势,更是在各自轨道上突围的手段。 像开头提到的奥乐齐,过去的白牌商品只能走低价竞争,而如今借助大牌光环抬了咖,提升了品质感; 盒马的打法更像“暗度陈仓”,选品、模仿、取代的三部曲,不仅节省了市场测试成本,还悄然扩大了自有品牌在货架中的份额; 徕芬则是典型的“爆款驱动”策略。从平替戴森起家,用极具辨识度的产品先占领用户心智,在模仿中不断打磨性能、延展品类,把平替做成了标杆。 看到这,或许你也会问: 那些被“致敬”的大牌, 品牌法务部难道没有磨刀霍霍寄出律师函吗? 简单说一下,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商业产品的保护有其局限。 如果某种设计、造型、结构是出于“功能”“使用便利”“结构需求”而设计的,那么该部分很可能被视为“功能性特征”而不受商标/外观权保护。且10年的专利保护期一过,就失去了法律屏障。 比如,在今年3月的一项裁决中,德国最高法院驳回了对勃肯鞋两款凉鞋设计的版权保护,因其鞋底图案设计的商标缺乏显著性、旧款设计已过期。 勃肯专利被模仿,却败诉 从另一个角度看,被跟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被认可”的体现。 当一个品牌的设计、气质或符号被不断复制,说明它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足够强的辨识度与影响力。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奢侈品牌往往对部分品牌的“致敬”行为保持一种微妙的态度——并非完全放任,而是“有选择地容忍”。 —————— 总的来看,做平替终究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 有人觉得这是创意边界的试探、是品牌借势突围的捷径,也有人认为是不讲武德的商人逐利。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理性消费的时代,真正让人买单的,还是看品牌能否在相似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原标题:蒋奇明去面试了 蒋奇明面试摄影师 ⬇️面试结果请看到最后⬇️ 项目背景 vivo请到实力派青年演员蒋奇明作为X300系列手机的影像大使,希望用一支幽默有趣的TVC讲好新产品的各大卖点,生动演绎“2亿人像超清晰,旅拍何必带相机。” 创意挑战 与vivo X Fold5的“轻薄”不同,X300系列主打的是人像摄影,而蒋奇明恰恰长了一张“无论用什么设备拍都好看”的脸,如何让本就好看的男主角为「把人拍好看的手机」加分,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创意思考 拍蒋奇明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让蒋奇明去拍别人,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蒋奇明拥有了如此强大的人像摄影手机,何不让他直接参加摄影师面试,应聘上岗? 天性浪漫、喜欢自由的蒋奇明 进入复杂且抽象的职场, 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TVC创意 对拍照感兴趣的蒋奇明想要谋得一摄影师职位,面对两位面试官接二连三的“职场黑话”和能力质疑,他不仅没有怯场,反而用X300系列手机当场给出了完美的解答,但面试结果却出人意料…… PART1:面试前的彩排 影片开头,我们为蒋奇明设计了一段面对空气的表演,凸显他精湛演技的同时,制造更多悬念感。 PART2:眼光是否长远 “开门见山”后,蒋奇明从山野一路跑到城市,用2亿长焦人像为面试官拍照,证明了自己长远的眼光。 PART3:颗粒度够细吗 对照片画质有极高要求的蒋奇明,用2亿像素和正在“划水”的面试官们对齐颗粒度,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PART4:加班脸会黑吗 和蒋奇明一起工作一定不会脸黑的秘密,并非会议室门外灿烂的烟花,而是X300强大的变焦闪光功能。 PART5:公布面试结果 看着高兴极了的面试官,蒋奇明觉得自己必被录用,听到结果后才发现X300系列已悄悄抢走了他的工作。 蒋老师超帅的pr照 执行挑战:无法控制的天气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不可控因素,我们依然按照原计划努力推进、认真准备、虔诚拜拜! 好在老天不负有心人,拍摄日的天气被监制老师彻底拿捏,说下雨就下雨,说不下就不下,最难的艺人拍摄得以顺利杀青。 幕后花絮:雨一直下 一些感谢 感谢选择“面试”的vivo客户 感谢“面面俱到”的导演和摄影师 感谢让“面试”顺利进行的制作 感谢给足“面试”面子的老天爷 旅拍和拍TVC一样,一路上也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拥有一台稳定出片的X300系列手机,你也可以和蒋奇明一样,抬手一拍就是大片。 创作人员名单 品牌方:vivo 创意代理商:KARMA 首席创意官:Kama 资深文案:Marco 资深美术指导:大兵 客户群总监:Jasmine 客户经理:Yolanda 制作团队:共同制作GMP 导演:陈马俊 摄影师:席冰 相关推荐阅读: vivo公益短片:跨越障碍抵达爱 vivo X Fold5:更重要的事,再轻一点 小米17发布在即,背屏到底有什么用? 荣耀×董浩 :一场给大朋友们的年中讲 一加×戴建业:给毕业生的新赛季公告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一江一河,化作F1赛道;整座上海城,变身激情赛场。 阳狮集团旗下百比赫中国与喜力®啤酒联手打造的"让整个上海变成一座F1之城"案例,以突破性的创意策略和现象级的市场反响,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品牌营销,更是一场城市级的创意事件。喜力®啤酒通过颠覆性拉近F1赛事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将赛车的激情注入上海的城市脉络,实现了品牌、赛事与城市的深度共鸣。 F1赛事历来被视为"奢侈运动",与豪车、名流深度绑定,与普通人之间存在天然距离。去年,F1重返上海赛场,加之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的崛起,国内关注度急剧攀升。作为F1中国大奖赛的冠名商,喜力®啤酒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契机:不仅要让观众在赛场上看到F1,更要让市民在城市中感受F1。 F1的激情远离城市,但苏州河的本土情节和黄浦江的国际化名片,却与每个上海人血脉相连,我们用创意的眼光发现,苏州河独特的蜿蜒河道,刚好形似F1赛道的转角,纵贯上海的一江一河,刚好组成了一整条F1的赛道。但把F1赛道搬到城市,落地在苏州河黄浦江,挑战是巨大的,牵扯到许多商业品牌无法触及的资源。 为了实现城市级大事件,喜力®啤酒与百比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策略转变:从"通过F1上海站来宣传喜力"转变为"通过喜力F1中国大奖赛来宣传上海"。这一转变让喜力®啤酒不再只是赛事中的品牌露出者,而是成为了连接F1与城市的创意策划者。 从苏州河到黄浦江,喜力把河道、转弯、桥梁、建筑……都以真实还原的形式融入了F1赛场的各种标志性细节:发车五灯、赛车停靠区、弯角减速带、Fan zone。当沿岸建筑群亮起喜力绿色主题灯光,无人机矩阵表演以夜空为幕,宣告"上海进入2025喜力F1中国大奖赛时间",爱乐乐团水上巡演让F1主题曲成为城市背景音乐。 喜力®啤酒游船在苏州河上揭晓2025年F1上海站冠军奖杯,中国F1第一人周冠宇亲临点亮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这些创意执行让市民不仅看到F1,更真正感受到F1的氛围与激情。 此次活动实现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互联网曝光量突破56.84亿次,自发话题传播量达1840万次,户外覆盖人次超过28.9亿。更令人惊喜的是,赛事期间喜力®啤酒销量同比增长14%,真正做到了品效合一。 我们用一个创造性思维,把一个品牌活动,变成了上海展现给本土及世界的一张名片。 让喜力®得到了其他商业品牌无法触达的传播资源,获得各方支持,最终成为了一个城市级的大事件,开创品牌商业活动的先河。 更重要的是,我们收获了大量官方及民间的自发传播,而每一个传播话题中都有#2025F1喜力中国大奖赛# 数英奖案例展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创作人员名单 创意代理商:BBH China 首席创意官:Kelly Pon 创意群总监:Tiexin Li 创意副总监:Zizi Shi 制片:Haze Zhu 相关推荐阅读: 喜力啤酒×CASETiFY:一键防@功能手机壳,假期不被工作打扰 喜力:向被遗忘的啤酒致敬 壳牌喜力携中国国家游泳队,拍了一条态度大片 喜力啤酒:发布一款「无聊手机」,拯救你的社交 喜力啤酒最新广告:不由自主的那句“啊”Ahhh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Monks 工作区域: 上海静安区 发布时间: 2025-10-21 Job ID: 269268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Role】 Monks is seeking a dynamic and experienced Social Strategy Director in China to provide consultancy across different brand teams regarding digital/social marketing solutions. The ideal candidate needs to have up-to-date knowledge of social strategy,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 marketing, combined with a strong grasp of Chinese platform best practices (RED, Douyin, Wechat, etc) and data-driven decision-making. He or she needs to be instrumental in shaping our clients' social presence and achieving their business objectives. This is a senior role that requires the candidate to have a strong point of view and to build thought leadership in both Monks and externally. 【Responsibilities】 - Collaborate closely with cli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business goals, target audiences, and marketing objectives. - Formulate comprehensive social media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that align with client objectives and deliver measurable results. - Define clear communication pillars, key topics, and engaging content angles tailored to specific platforms and target audiences. - Oversee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briefs and collaborate with content creation teams to ensure strategic alignment. - Implement effective phasing strategies for campaigns and ongoing social media activities. Develop roll-out plans, channel strategies, and content calendars. - Create execution plans with timelines,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 Lead the creation of platform-specific playbooks for Douyin and RED, incorporating best practices, content formats, and engagement tactics unique to each platform. - Maintain a strong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ving algorithms, trends, and user behavior on Douyin and RED. - Develop and manage paid social media strategies across various platforms, with a strong understanding of optimization for performance. - Analyze social media data and generate insightful performance reports, identifying key trends, successe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 - Maintain a strong understanding of the latest social media marketing trends, tools, technologies, and industry best practices. - Share knowledge and insights with internal teams and contribute to the agency's thought leadership. 【Requirements】 - 6-8+ years of social strategy experience, preferably within a digital/social media agency. Supplementary experience in a media agency background will be an advantage. - In-depth knowledge of social media platform best practices and tactics, with a strong focus on Douyin and RED, and proven ability to develop and execute successful social media strategies that drive tangible results. - Ability to synthesize data drawn from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nd use both approaches to formulate strategies, validate hypotheses, and produce high quality, unique insights. - Exceptional analytical, communication (written and verbal), and presentation skills with ability to link insights to strategy and translate complex ideas into simple and intuitive communications - Stro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 with the ability to manage multiple projects simultaneously and meet deadlines. - Embrace working in a fast paced continually evolving environment. - Fluency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Chinese is highly preferred. - Passion for social media and a keen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ving digital landscape.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幸福,不是品牌的结果,而是品牌的起点。 作者:栗子,编辑:刀姐doris 原标题:三浦展×刀姐doris:不幸福的人,做不出好品牌 我越来越有个感受:不幸福的人,做不出好品牌。 消费的本质是消费者与世界和自我达成和解的过程。而品牌和产品,正是承载这种“和解”的现实载体。如果品牌人自己内心空虚、缺乏幸福感,又怎么能创造出真正触动人心的东西呢? 很多品牌做不出好产品、好内容,是因为在创造的过程里,自己都感受不到幸福。 真正打动人心的品牌,一定是被幸福驱动的,因为只有感受到幸福的人,才有能力去理解、共情、回应别人的情绪。长期被焦虑追赶、被KPI裹挟,他们自然只能做出短视的决策。 在这种思考下,我读到了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新书《第五消费时代》。 书里他提出,在第五消费时代,消费核心已经从“物质”转向“幸福与well-being”,消费的需求也从工具性转向即时满足性。这意味着,幸福不再仅仅是结果,而是消费的起点。 当我看到他也把“幸福”放在消费逻辑的中心,我既兴奋又好奇。 三浦展教授是我非常敬佩的学者。20多年前他关注的躺平族、银发经济、单身家庭,如今都成了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他提出的消费时代理论,不仅影响了日本的品牌策略,也成了中国品牌人研究趋势的重要参考。 所以,我特别想和他聊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幸福”与“消费”的理解,是否能产生共鸣。 于是,借着他新书出版的契机,我联系到三浦展教授,做了一次深度对谈。他比我想象中更温和、松弛,甚至带着几分害羞。 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从幸福聊到品牌,从个体聊到社会。 看到“幸福缺失”,是三浦展研究消费的起点; 西方模板失效后,人类最终一定会回到“幸福”的追求; 幸福不再只是个体体验,而是企业使命; 企业病在于路径依赖,解法是去听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的声音。 不论你是消费行业从业者,还是迷茫中的年轻人,都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 enjoy! 一、看到“幸福缺失”,是40年消费研究的出发点 品牌要谈幸福,先得理解人为什么会不幸福。 很多企业失去了创造力,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当人不再对世界有好奇、对未来有期待,幸福感也随之流失。而三浦展之所以让我共鸣,是因为他早早看见了这种“幸福的断层”。他把研究的起点放在人本身,去理解一个社会为何焦虑、为何疲惫、为何想“躺平”。 正是在这种对“幸福缺失”的追问中,他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消费社会研究。 刀姐doris: 您从乡下到东京求学,后来持续40多年研究消费社会,这份研究热情最初是被什么点燃的? 三浦展: 最根本的原因我自己也说不太清,如果要索源的话,应该是从小就萌发的兴趣。 高中时我有剪报的习惯,最近重新看那个剪贴簿,发现当时的兴趣和现在完全一样——高中二年级就已经对消费、家庭、城市、设计这些领域感兴趣,连我自己都很惊讶。 那时候的日本正在高度经济成长期,公害、交通事故都增加了,我当时就觉得没有这些的社会更好。 20世纪50年代的东京 到了70年代,日本兴起生态运动,比如提倡骑自行车、吃自然食品,我通过报纸电视了解到这些,心也被吸引了。 消费社会本质是不断开发欲望,但由此也会产生矛盾,我当时就想怎么调整才能让人更安心、幸福地生活,这应该就是我研究的起点。 刀姐doris: 这份对消费与幸福的思考,肯定也受时代巨变的影响。您经历过石油危机、泡沫经济,这些大事件有没有改变您对商业、对企业的看法? 三浦展: 最大的教训是:企业不可信。他们不会主动做“对的事”,只会做“能赚钱的事”。 石油危机爆发前,日本企业完全是粗放式增长:吸尘器功率从300瓦一路涨到500瓦,汽车排量从1000cc升级到1500cc,广告里全是“更大、更豪华、更有面子”的噱头,没人在意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但石油危机一来,油价暴涨3倍,企业突然集体转向节能款。其实企业早就该关注环境问题,可如果石油危机不来,企业根本不会应对。 这种“拖延该做的事”的体质,大企业里很常见。就像我最近常说的花王,明明应该更多从感性、情绪角度考虑商品,却始终只强调清洁力和性价比。 可见,大企业的本质是路径依赖,只要旧模式还能盈利,就绝不会主动跳出舒适区;现在企业谈“环保”、“福祉”,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被社会和消费者倒逼的。 刀姐doris: 您提到“企业常拖延改变”,那反过来,个体面对时代压力时,该怎么找到自己的节奏? 比如现在中国年轻人聊“躺平”,很多人觉得是消极,您却有不同看法? 三浦展: (笑)我认为躺平是好事。我大学一年级几乎不去上课,白天睡觉,晚上读书。那是因为对现状不满、觉得无聊,而“不满”恰恰是改变的可能——从这样的人中,会出现改革现状的人。 其实,从拼命工作觉得很快乐的人那里,很难产生出改革现状的方案。 当然,不是所有躺平族都会改革,普通工薪族也一样,大概98%的人都不会,但躺平族更有可能提出前所未有的价值观,这是我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 就像我在书里写过的,优衣库创始人年轻时候也被称为“躺平太郎”。当时的他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社会节奏感到不满,没有遵循常规的职业道路,而是选择按照自己的节奏探索,这种看似“躺平”的状态,实则为他后来创立优衣库,开创独特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基础。 刀姐doris: 对于您把个体需求看得很重要这一点,我特别认同。那日本不同代际的个体需求差异,有没有反映在消费上?这对当下中国消费市场有参考吗? 三浦展: 现在50岁左右的人,是“运气不好的一代”——就职难,之后又经历失去的30年,所以他们成了非常谨慎的消费者,也是性价比思维最强的群体。毕竟孩子还在上高中、大学,不能浪费钱。 但年轻人不一样:现在Z世代被说“性价比主义”,可和30年前的年轻人比还好,在当下各年龄层里,他们的性价比思维不算强。年轻人还是想把钱花在有趣的事上。而且日本这30年的朴素氛围,其实是50代营造的,反而那些躺平族类型的人,在各个领域活跃,提出新价值观、创造新商业。 二、幸福不再只是个体体验,而是企业使命 聊完个人的研究初心,我们继续聊了“第五消费时代”。 在第五消费时代,消费的核心是“幸福 well-being”。幸福,不再只是个体体验,而是企业的使命。 刀姐doris: 既然个体需求在变,消费时代也在迭代,您提出的“第五消费时代”,应该也是在对某种变化去做回应。那你为什么偏偏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提出,它和之前的第四消费时代,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 三浦展: 如果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消费时代,都是核心价值观的转变,那第五消费时代更像是对第四消费时代的延续。 第四消费时代是对“一味追求增长”的反省,是从各种意义上转向其他方向的大转折点,但那时候很少有大企业参与。第五消费时代是它的延长线,最大不同是政府和大企业开始成为主体。 过去20多年,第四消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普及了,人们通过那种方式变得幸福,企业也看到了同期员工辞掉大企业工作去小公司,哪怕工资低也活得快乐。 更关键的是,当年关注这些趋势的年轻人,如今成了大企业的部长、科长,有了决策权,开始推动企业向“幸福导向”转型。 比如日本的Green Springs,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场,而是把整个空间打造成城市绿洲:中庭种满乔木和灌木,走廊摆着可休息的长椅,甚至有免费的园艺体验课。 消费者来这里,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想在自然里待一会儿;但待着待着,就会自然购买旁边的有机果汁、天然护肤品。 Green Springs 这就是第五时代与第四时代的核心区别:第四时代是少数消费者开始追求幸福,第五时代是大企业用资源帮更多人实现幸福。 刀姐doris: 第五消费时代的核心是“well-being”,为什么选择这个词作为核心?它背后是不是藏着消费逻辑的根本转变? 三浦展: 过去一百几十年,日本政治、经济、消费都以欧美为模范,可1980年代后,日本工业成了世界第一,时尚也有了本土品牌。 这时候问题来了:没有模板,消费该往哪走? 中国、泰国等国家的发展阶段与日本不同,成不了新模板;阿拉伯和日本的宗教差异也很大。 最后我发现,只能回到人类共同的理想——well-being:和平、健康、有生活意义。现在的日本只能以这个为目标,从消费逻辑上来说,过去人们可能更关注产品的功能和品牌,以满足物质欲望;而现在则开始关注消费行为对自身整体生活状态和幸福感的影响。 刀姐doris: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同,这意味着,要满足“幸福”,企业既要满足个性化需求,又要兼顾规模化。这其实对大企业来说很难,尤其是电商兴起之后,越来越多小企业靠细分需求的满足跑出来。未来大企业是不是优势会越来越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三浦展: 日本现在电商消费额已超过20万亿日元,是超市、便利店增长速度的2倍,而且还会增长。 这对大企业不利,对小企业更有利。在超市里,花王靠占满货架让消费者购买,薯片厂商靠多品类占货架,可在电商上,这些都没意义,消费者只会买喜欢的东西。我自己也会在电商买女性洗发水,药妆店买会抵触,而且男士洗发水很无聊。 实际案例就是,日本有小企业的洗发水卖得好,倒逼花王、资生堂停掉主力洗发水,甚至卖给外资。所以大企业要警惕“大企业病”,方法有很多,比如分拆公司、鼓励内部创业。 但最重要的是“畅通言路”。我最近常说“不要全盘否定公司里最年轻女孩的意见”,不这么做,大企业在人口减少时代销售额肯定会下降。 刀姐doris: 您提到“不要全盘否定公司里最年轻女孩的意见”,这背后是不是和您长期研究女性消费者有关?为什么女性消费者的意见,对企业这么重要? 三浦展: 从消费行为来看,女性往往在家庭消费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对商品的细节、品质、情感价值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敏锐的感知。 男人有3种洗发水就行,但女性会从300种里挑选,她们对商品的要求严格程度,男人根本想象不到,只有听她们的意见才能明白。 说“不要否定最年轻女性的意见”,是因为不说到这种程度,很多人不会重视。去仔细研究她们的想法,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如果只做自己能理解的事,只会停滞不前。不管是年轻女性、躺平族,还是想法奇怪的人,不了解自己无法理解的意见,就找不到下一个突破点。 三、中国最需要学的,是看到人的多样性 谈到中国时,三浦展有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观点:“中国最该学日本的,是多样性”。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相信和推崇多元价值观,因为单一维度的衡量只会带来内卷和竞争。允许多元的存在,是共生社会的前提,也是幸福的土壤。 刀姐doris: 聊完日本的消费时代和企业方法,我们还是回到中国。这几年,很多中国企业家去日本游学,想从日本的过去看中国的未来,但中国市场和日本在规模上、复杂度上都有差异,那您觉得我们最该学日本什么?又该守住哪些本土特质? 三浦展: 最该学的是“多样性”。 昨天我逛了酒店的购物中心,有一层全是户外运动产品,感觉中国流行什么就全都变成那样。但日本不一样,虽然也有追流行的店,但更多是“店主喜欢什么、想卖什么就卖什么”的店。 这种多样性不是小众,是让每个消费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看不到个人意志、个性,自然就没有多样性,所以最该借鉴的,是去看到、尊重、满足个体意志的多样性。 刀姐doris: 中国现在也有自己的消费热点,比如情绪价值消费,泡泡玛特、三丽鸥联名总是卖爆,这些商品功能性不强,但能让人开心。您觉得这是短期跟风,还是会成为长期趋势? 三浦展: 是长期趋势,因为“疗愈需求”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强。 我看过一桥大学的研究:2000多种日本杂志里,“疗愈”这个词在1990年代(第四消费时代初期)急剧增加,而这个时间点,正好和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高度重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关联? 因为经济增长时,哪怕加班再多,人们也不会觉得累,因为“未来会更好”的期待能抵消疲惫;但经济放缓后,同样的工作会让人觉得没意义,空虚感会越来越强,这时候就需要能让人放松、安心的东西来填补情绪缺口。 中国现在也面临经济压力,年轻人的内卷甚至比日本当年更严重,所以这种需求会更加旺盛。 要注意的是,可爱和疗愈还是有区别。50年前Hello Kitty是给小孩的可爱东西,现在的角色IP,比如爆火的chiikawa,它的核心是疗愈。 chiikawa的核心是“疗愈” 刀姐doris: 不管是“多样性”还是“疗愈需求”,最终都要落到人身上。日本在面临的少子化、老龄化、单身化,中国也正在经历,在应对这些人群的需求上,有没有中国可以直接参考的案例? 三浦展: 核心还是在于真正去关注这群人的“真需求”。 比如,餐饮行业可以去尝试做“单人友好”的店。就像能一个人吃烤肉的隔间店,哪怕是隔间,也能让单身者轻松进入。我在北京、曼谷也见过类似的店,但还是很少。 有中国女性和我说过,一个人去餐厅会犹豫该坐哪里,怕服务员问“几位”,怕邻桌投来奇怪的目光。虽然大家觉得中国人喜欢热热闹闹,但其实也有年轻人想要一个人吃饭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可以做的。 日本一人食烤肉品牌「焼肉ライク(焼肉LIKE)」台南店 还有离异或独居人群,日本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会把情感寄托在“推活”(追星)或宠物上。 我在之前的一本书中写过一个案例:一位50岁的离异女性,每周会去看偶像的演唱会,还会和其他粉丝一起做应援,她说“看到偶像在舞台上努力,我也觉得自己能再坚持一下”。 所以,中国的孤独人群越来越多,企业不用做宏大的解决方案,只要做让人不尴尬、不孤单的小事,就能抓住很大的市场。 刀姐doris: 最后想聊点新变量,现在AI和短视频越来越普及,它们对消费的影响好像越来越大。您觉得这会让消费更个性化,还是反而加剧同质化?中国在这方面,有没有特别的机会? 三浦展: 我觉得机会在于做“个性化”。现在很多人觉得AI是分析大数据找畅销趋势,做规模化商品,但其实不是。 举个例子,我女儿最近穿了一件T恤,花纹很特别,问了才知道,是在跳蚤市场买的。卖家是按照我女儿给的关键词“星空下的猫+复古漫画风”画设计图,再找小工厂定制,一件只卖2000日元,卖得很好。如果有平台能帮他对接更多工厂、更多买家,说不定能卖一亿件。 所以,AI不该用来做“最大公约数”的商品,而该放大个人的可能性。短视频也一样,能帮小众需求找到同类人。中国的短视频和AI比日本发达,只要不用来追流行,而是服务个体创造力,就能让消费更个性化。 四、彩蛋:和三浦展聊聊女性主义 最后,我想让三浦展跳脱出学者身份,聊一些更个人化的有关幸福的话题,于是,我抛出了一个更私人化的问题:怎么看待女性主义? 刀姐doris: 您书里常写到女性、单身群体,也常强调要重视年轻女性的意见。我想问,您个人怎么看待女性主义,尤其是像上野千鹤子老师这样的女性学者? 三浦展: (笑)上野老师是个“很可怕的人”。她成长在一个并不幸福的家庭,父亲专制,母亲不得不顺从。这类原生家庭的经历,常常造就女权主义者。很多女性主义者确实有父母关系上的心理创伤。 东京大学入学仪式上野千鹤子祝辞 而我恰恰相反,我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长大,父母是恋爱结婚,母亲白天全职工作,下班还要做家务。我看着这样的母亲长大,从小就想“我要帮妈妈”,所以经常在她回家前洗碗。正因为这样,我自然而然养成了“要支持女性”的想法。 后来我在Parco工作,这家公司本身就很支持女性的新生活方式,上野老师也非常喜欢Parco。能被她认可的企业不多,但Parco是其中之一。 所以,对我来说,支持女性、倾听女性的意见,并不是因为流行或学术,而是从生活经验里自然长出来的事情。我觉得在今天的中国,如果要问“要支持哪种人群的生活方式”,答案依然是要支持女性,因为这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消费层面的扩散效应。 五、写在最后 这次对谈之后,我更加坚定地相信:不幸福的人,做不出好品牌。 我们谈消费时代、人群战略,说到底是在谈人,不是抽象的大数据,不是被压抑的欲望,而是每一个具体的人,他们的喜悦、痛苦、渴望和选择。 可问题是,很多品牌在追求增长的路上,早就忘了人。他们盯着流量、盯着竞品,却忽略了感受;看似掌握了无数数据,却没能真正看见人。 更深层的问题是:一个连自己都不幸福的人,怎么可能看见别人的幸福? 我最近在一次工作坊里深刻体会到:身体会记忆,情绪里藏着能量。如果连自己都不去面对、感受这些能量,就会被惯性和外部噪音牵着走。 品牌也是一样。当一个品牌只盯着市场和趋势,却忘了闭上眼去倾听个体的声音、感受人的情绪,它就会渐渐失去创造幸福的能力。 所以,研究消费社会,从来不是冷冰冰的趋势分析。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既要洞察宏观的结构变化,也要体察微观的情绪脉动。 幸福,不是品牌的结果,而是品牌的起点。只有当品牌人先成为幸福的人,品牌才能有温度、有灵魂,也才能在这个复杂的时代,真正打动人心。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色彩即语言 在Prada全新珠宝系列Couleur Vivante中,色彩成为讲述视觉故事的主角。非传统宝石色彩的碰撞,这一系列的珠宝色彩浓烈而纯粹,在黑白化处理的模特肌肤上跳动,仿佛在诉说:美,不受肤色界限。 这种黑白处理不仅让鲜艳的珠宝色彩更加夺目,也体现了Prada的理念:无论种族,每个人都能完美诠释珠宝的魅力,同时彰显普世美学的包容力量。 该系列由Miuccia Prada与Raf Simons联袂打造。Miuccia Prada作为品牌灵魂人物,擅长将极简主义、功能性与怪诞艺术融合,也是副线品牌Miu Miu的创始人;Raf Simons则是比利时著名设计师,现任Prada创意总监,曾担任 Jil Sander、Dior、Calvin Klein等多个品牌的设计师 ,并拥有同名个人品牌。 品牌还邀请金泰梨,演员Maya Hawke以及诗人、社会活动家Amanda Gorman助阵,她们以各自独特魅力演绎色彩,为Couleur Vivante注入多元魅力与文化张力。 产品海报 相关推荐阅读: 喜力啤酒×CASETiFY:一键防@功能手机壳,假期不被工作打扰 喜力:向被遗忘的啤酒致敬 壳牌喜力携中国国家游泳队,拍了一条态度大片 喜力啤酒:发布一款「无聊手机」,拯救你的社交 喜力啤酒最新广告:不由自主的那句“啊”Ahhh Prada×李现×陈昊宇:新绎鹊桥传说 Prada春节大片:贾玲C位,和剪影组成一条蛇 Prada七夕:你的「现」男友发来古镇漫步邀请 PRADA官宣马伊琍为品牌代言人:交流即是创造 Prada官宣贾玲为品牌代言人:不跟风,就做自己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品牌要想走得远,就必须戒掉这种小聪明,拥抱真正的透明与真诚。 最近,汉堡王一则温馨可爱的婴儿广告在美国引发争议。广告画面中,宝宝们对着父母手中的汉堡垂涎欲滴,配上“这很自然 (It's only natural)”的广告语,让人会心一笑。 然而,当人们将视线移到海报最底部的角落,一行几乎难以辨认的小字才揭示了谜底: 所谓的自然,并非指汉堡食材的天然,而仅仅是婴儿渴望食物的自然反应。人们瞬间觉得被耍了。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这种“大字吹牛,小字免责”的戏码,我们已经见多了。 前段时间,小米就因其炉火纯青的“小字艺术”而被推上风口浪尖。小米为其产品冠以“逆光之王”的称号,却用不起眼的小字解释这仅为“产品设计目标”;宣传汽车0-100公里加速性能,却在不显眼处标注“不含起步时间”…… 广告的魅力,本应在于用精妙的创意与消费者达成情感共鸣。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广告却像一场大家来找茬的智力游戏,而消费者,往往是那个被戏耍的对象。 01 小字游戏,广告界存在已久的顽疾 广告作为一种说服的艺术,一定程度的夸张和修辞不可避免。然而,当这种艺术走向极致,就催生了小字游戏这一行业顽疾。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广告主深知,必须用最直接、最夸张的承诺才能在瞬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而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小字,便成了让这些夸张承诺合法化的工具。 这套策略之所以屡试不爽,本质在于它精准地利用了人类认知的心理弱点。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将人类大脑的决策过程分为系统1(快思维)和系统2(慢思维)。小字游戏正是针对这一理论的实践。 醒目的大字标题、冲击性的视觉元素、煽动性的情绪氛围,无一不在激活我们依赖直觉、经验与情感的快思维,让我们在瞬间产生“哇,太好了!”的冲动。 而角落里那些枯燥、严谨、需要费力阅读的小字,则要求我们调动耗能且迟缓的慢思维去分析理解。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会不自觉地跳过第二步。 对广告主来说,这几乎是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营销操作。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实践中,只要广告主在页面上放置了声明,通常就被认为履行了信息披露的义务,监管机构的关注点往往在于有没有写,而不是字体有多大。 因此这种策略既通过夸张的宣传有效刺激了销售,又通过不起眼的小字降低法律风险。 于是,我们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广告: “免费” 的旁边,小字写着“仅限首月,次月自动扣费”。 “0首付” 的下面,小字注明“须预缴相当于三个月租金的保证金”。 “全场商品3折起” 的角落,小字补充“3 折起指部分旧款,详情请询店员”。 这种玩法并非新鲜事物,在广告业更发达的欧美市场,早已成为常规操作。 Virgin Media曾在英国推出“Faster for a fiver”(五镑就能更快)的广告,在报纸中用极小的字体载明限制条款。广告主打价格和速度,但细节几乎没人能读清。最终英国广告监管机构认定该广告具有误导性。 澳大利亚零售巨头塔吉特,在广告中用大字宣称所有服装都有25%至40%的折扣,但小字却排除了内衣、袜子等品类,最终被法院判定误导消费者。 戴尔的广告则更绝。2011年,戴尔在英国报纸上宣扬其XPS-15笔记本电脑是“地球上最薄的15英寸PC”。然而,最下面的小字却表明,这是与宏碁、华硕、惠普、联想、微星、三星、索尼和东芝等品牌的机型进行比较。“并未与苹果或其他未列出的制造商进行比较”。 02 小字游戏,得不偿失的短视行为 从短期来看,小字游戏似乎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营销捷径。但若将时间线拉长,这种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上的抖机灵,无异于饮鸩止渴,其带来的负面效应,远比想象中更为严重。 ●误导消费者,破坏信任 小字游戏最直接、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消费者的公然误导。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基于对品牌的初步信任,才被大字宣传所吸引。他们不会预设自己需要像审阅法律合同一样,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字里行间的陷阱。 当他们完成购买,却发现实际体验与宏大承诺相去甚远时,那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会瞬间摧毁之前建立的所有好感。 比如,很多人“免费订阅”某个服务时,并不会注意到角落里那句“月底前需手动取消”。结果到了第二个月,被自动扣费,却怎么也找不到扣款来源。消费者的心理落差极大,从占了便宜变成被坑了,信任就在这一刻断裂。 当消费者一次次被这样的创意所伤, 他们会变得愈发警惕、多疑,对所有的营销信息都预先打上问号,久而久之,他们对于广告和品牌的整体信任便会持续流失。 品牌信任,是历经数年甚至数十年苦心经营的结果,而小字游戏却在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将其快速消耗。 ●舆论反噬与信任危机 在社交媒体时代,任何不公与欺骗都难以长久隐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有消费者发现问题并将其曝光,积蓄的公众不满便会如潮水般涌来,形成巨大的舆论反噬。 品牌会发现自己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媒体口诛笔伐和网友集体声讨的对象。此时,当初那行试图免责的小字,在众目睽睽之下,反而成了品牌精于算计、缺乏诚信的铁证。 为了平息风波,品牌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公关成本,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伤,远非一次营销活动所带来的短期收益所能弥补。 信任是一种慢变量,它建立很慢,但瓦解往往只需要一件小事。 ●行业公信力被稀释 小字游戏的危害从不局限于单个品牌。它会迅速扩散并稀释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当一家企业通过这种取巧的方式获利,而同业的其他坚守诚信的企业却因此失去市场份额时,便会产生可怕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守规矩者反而吃亏,这迫使更多企业不得不降低道德标准,加入这场“向下看齐”的竞赛。 一旦整个行业都弥漫着这种风气,消费者将无力分辨孰是孰非,最终只能选择丧失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最近的小米“逆光之王”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争议一出,公众的讨论焦点迅速从小米一家公司,蔓延至对整个手机行业宣传话术的审视。大家开始拿着放大镜去检查其他品牌的广告,从此,消费者在购买任何手机时,都会更加谨慎,甚至预先带上不信任的有色眼镜。 结语:品牌要戒掉小字游戏 “小字游戏”或许能带来短期的销量和曝光,但它消耗的,是品牌最宝贵的资产——信任。在注意力极度稀缺、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今天,品牌真正的竞争力,不再是说了什么漂亮话,而是说的话值不值得信。以下是三个忠告: 从法律合规到道德合规。 法律是底线,但绝不是天花板,仅满足于合法,但没有道德,也必定被消费者抛弃。一个广告出街前,应该问一句:“如果这行小字放在广告上,自己和家人能接受吗?”如果连品牌自己都觉得理亏,那就不该让消费者去买单。 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说:“不要设计那些你甚至不愿你的家人看到的广告。” 从我能说什么到用户需要知道什么。 小字游戏往往源自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逻辑:我能怎么说、怎么包装,才能让用户心动。但真正有价值的传播,应该反过来想,用户真正需要知道的是什么? 把必要的信息放在显眼的位置,而不是藏在角落的小字里,才能赢得真正的信任。消费者不是因为被忽悠而喜欢品牌,是因为被尊重而信任品牌。 从短期流量到长期信任。 小字游戏,本质是一种短期的流量思维,靠夸张承诺吸引眼球。但品牌价值的核心,不在于你吸引了多少人,而在于有多少人愿意长期相信你。流量可以带来一次购买,但信任才能支撑一段关系。 品牌要想走得远,就必须戒掉这种小聪明,拥抱真正的透明与真诚。当信任变得越来越稀缺的时候,真诚就成了最好的营销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It's Only Natural 这很自然 父母吃的东西,宝宝总是忍不住想尝尝,更何况是一份香气四溢、让人无法抗拒的皇堡呢? 以此为灵感,巴西汉堡王在10月初推出了全新项目 “It's Only Natural(这很自然)”,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强调品牌的吸引力与食材的“自然”魅力。 项目核心内容是一系列用智能手机拍摄的蒙太奇视频,画面里父母正抱着婴儿享用Whopper皇堡,而宝宝们则瞪大眼睛、嘴角微张、甚至伸手去抢,一幕幕萌态尽显。这些影像全部来自真实用户投稿,没有专业模特或名人出镜,完全“零修饰、纯天然”,就像汉堡王一贯主张的那样。 这些细节构成了一种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品牌“纯天然”的主张。因为这场广告的重点并非“味道”,而是本能。孩子们尚未学会的行为会本能地向真相靠拢,一种对真实、美味、天然的本能吸引。 而“It’s Only Natural”这一主题,也暗藏双关。一方面,它指的是宝宝的本能反应“这很自然”;另一方面,也在强调汉堡王的食材理念,选用天然牛肉、新鲜蔬菜,坚持不含防腐剂、香精和色素。 多年来,汉堡王始终坚持这份“自然”标准:让每个人(包括婴儿)都能渴望、信任并享受这份天然的美味。或许,这才是“It's Only Natural”最可爱的注脚。 项目海报 “It's Only Natural这很自然 ”在巴西率先推出,由Ingo The Agency创作,双方曾于2020年打造了爆款“Moldy Whopper 发霉的皇堡”项目。此次活动将通过大胆而有趣的宣传语,在电视、数字媒体、社交媒体以及餐厅中展开,颂扬汉堡王标志性的正宗美味。 相关推荐阅读: 汉堡王找来国际大厨,但不让他插手做汉堡? 汉堡王70周年:天生的火焰爱好者 汉堡王广告牌:仅色盲可见 发霉的汉堡,还挺想吃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彻底摆脱职场中的“35岁定律”。 策划人输出的是谋略是知识是解决方案,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保证充分的输入才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脑力输出,因此生活和工作中的日常沉淀对策划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策划人,如果能够有意识的培养以下习惯和底层能力,经过长时间的意练习和积累就能构筑强大的护城河,彻底摆脱职场中的“35岁定律”。 好奇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 是必备的先决条件 我在很久以前请教过一位做策略出身的广告公司CEO “你认为做策略的人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什么?” 他给我的回答就是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热情。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每个人都要拥有一种成长型思维,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迭代自身的知识体系。 惰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主动自我提升、有意识的学习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违反人性的事情;如果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来支撑,往往只能是头脑一时发热引发的短暂激情、鸡血过后一切计划都被抛诸脑后,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打酱油。 比如如今AI工具能够大幅提升策划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市场和用户研究、资料搜集、信息解读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工作,AI不仅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然而用好AI工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对AI只是一时兴起,发现并没有拿到想要的效果后而直接放弃,那等于主动放弃了一个超级智能助手。 因此对新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持久的热情,是每一位想要成为策划师的朋友,必须刻入脑海深处的惯性认知和行为。 学知识!知识是一切智慧和谋略的源泉, 也是信息输出的基础养料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让知识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浏览新闻、刷社交媒体、关注公众号、下载知识APP、逛知识论坛、买在线课程、甚至看短视频看直播等,仅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我们就有无数种方式来进行学习。 相比二十年前那种知识的极度稀缺、以及巨大的信息鸿沟,如今的知识就好比有人已经把一道道菜端到了面前,你需要做的只是要不要吃和选择哪道菜吃的问题。 当然互联网平台更适合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而看书、线下培训课等这些传统的学习模式依然非常有价值,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这样的学习会更加扎实、更加有体系。 涨见识!阅历和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 咨询公司、广告公司最能卖出价钱的产品,往往并不是耗时数月的一次大型传播campaign或一条制作精美的TVC; 相比之下可能一个品牌名字、一个企业定位、一句品牌Slogan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对企业来说往往更加有价值。 有著名的营销广告人曾说过:“别看我输出的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你买到的却是我看过的每一本书、去过的每一个城市、接触过的每一个人、经历过的每一件事。” 足以说明常年积累而养成的见识,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勤思考!只有深度思考, 才能得出一些出乎寻常的洞察 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重要的事情要大声说三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我们都会碰到有这么一类人:虽然很勤奋很用功,每天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但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出不了业绩。 这种情况往往跟天赋和智商无关,只要停下急促的脚步自我审视一番,就能揪出原因找到方法;培养出定期思考和总结的习惯会让每一个人受益终生。 多交流!跟牛人交流能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 逻辑思维CEO脱不花,总结自己前半生的三盏明灯,其中一盏是”扑来的导师”。 刚到北京时她在一场广告圈的免费讲座中,浑水摸鱼拿到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湛详国先生的一张名片。 过了一个多月她公司刚好有个项目需要准备提案材料,于是他咬牙给湛详国先生打了电话、并成功把他约在了一家三明治店当面请教怎么做PPT;这次面谈激发了脱不花的求师之心、从此开启了开挂般的职场道路。 当然我们交流的对象不一定必须是大佬,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身处的社交关系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多交流可以不断扩张自身的认知阈值、突破认知茧房。 打实战!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完善知识体系、提升业务体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就是我们上学时期老师常讲的学以致用;知识和实战之间往往存在一条鸿沟,一个知识点知道了不一定能理解、理解了也不一定会运用。 营销终究脱离不开商业,因此运用知识的时候如何跟不同业务进行很好的结合,也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大学问,解决策划一时爽执行火葬场的尴尬境地。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可以把知识做到内化于心,提升到无招胜有招的最高段位。 善复盘!用一年时间赢得数年成长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复盘 职场中的大多数人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工作,项目开始前迫于时间进度和领导的压力开展准备工作,项目执行中努力争取拿好的成果是为了跟公司和领导交待。 往往很多人会止步于此,项目结束之后很少主动去复盘,或者为了应付汇报粗糙的写个总结报告。 熟不知一次认真的复盘,不仅是对公司和项目的负责,更是给自己一个完整的交待; 对自我成长和能力提升来说,复盘的作用甚至比执行中的努力更为重要,它是一个绝佳的自我审视机会,让我们成功汲取到项目中最宝贵的那部分经验。 敲黑板,掌握这7种底层能力和认知习惯,会让你快速成长为顶尖策划人: 好奇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是成为顶尖策划师必备的先决条件。 学知识,知识是一切智慧和谋略的源泉,也是信息输出的基础养料。 涨见识,丰富的阅历和见识,决定了一个策划师看问题的高度。 勤思考,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得出一些出乎寻常的洞察。 多交流,经常跟高手交流,能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 打实战,只有在实践中检验打磨,才能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提升业务体感。 善复盘,用1年时间获得5年成长经验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复盘。 作者公众号:老泡OG(ID:laopaostrategy)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INFINITY GROUP 上海 工作区域: 上海杨浦区 发布时间: 2025-10-20 Job ID: 269261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你无需身怀绝技,但必须: 1.创意中的关键角色,负责领导团队贡献源源不断的可执行的 Idea; 2.擅长方案及文案的撰写,能带领团队完成工作任务,有一定的提案能力,懂策略梳理和推导能力的更佳; 3. 管理团队和外部合作伙伴,对创意执行质量负责; 4. 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队可沟通经验优先; 5. 获得消费者、客户与业内认可的成功案例。 你不必出类拔萃,但要有以下与众不同: 1. 6年以上传统广告、数字营销机构等工作经验; 2. 优秀的策略、提案与沟通能力; 3. 对数字和社交媒体的前瞻性,对行业充满热情与探索精神。 Confession of Infinity Group: INFINITYGROUP创立于2016年,我们倡导的「生命力」营销模型秉承在专业营销理念和精准的市场洞察下,为跨领域的品牌主提供一站式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我们的服务包括:整合营销传播,品牌创意视频/广告,创意内容制作,线下体验营销,CRM战略规划等。通过独有的「生命力」传播策略,为品牌实现商业价值提供的无限可能。 我们在与品牌联手合作中所达成的「生命力」营销实践覆盖众多行业,包括:中国平安集团、汇丰HSBC、SUBWAY、COSTA、OATLY、保乐力加、TWE集团(PENFOLDS)、友邦、Whoo后、雅培、平安私人银行、豫园股份、捷豹路虎等金融、饮品、酒水、美妆、汽车领域的领导品牌均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卓越的创意能力和落地服务得到多项国际和国内行业奖项,包括但不限于:CAMPAIGN AISA、上海国际广告奖、虎啸奖、金鼠标、TopDigital的首肯。 联系邮箱:hr@infinity-group.cn 办公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民府路578号尚浦汇一期T2栋510室(地铁10号线三门路站)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成为一个有IP的人,是一种最低限度的自保。 文:刀客doc 一 过去两周,小米和雷军就已经在舆论上连续“翻车”,据说雷军个人的抖音账号在30天内掉粉超30万。 企业家的IP魔法开始失灵了。 我是一直不主张企业家做IP的,甚至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企业家IP破产于2025》来表达我的担忧。 不过我并不反对IP本身,只是我认为,最应该做IP的,不是企业家,而是广告人。 我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大厂品牌部大撤退》,一篇是《广告业现状》。文章发不后,后台加我的广告圈朋友越来越多。原本以为大家会聊趋势、聊平台,结果问得最多的,却是各自的职场困境。 目前是一个行业调整期。很多人开始尝试做freelancer,觉得更有掌控感,不用再卷,也不用在公司里耗着。如果能自洽,我觉得挺好,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但来找我聊天的大多不是这种状态的人。他们大都困惑、摇摆不定,对现在不甘心,对未来充满焦虑。 对这样的广告人朋友,我通常会说:freelancer可以是一个阶段,但别把它当成终点。 如果条件允许,尝试自己做一个IP,去打造一个能被别人记住的名字。 因为freelancer本质上仍然是打工。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挂靠。 客户找你,可能是因为你够专业,也可能是因为你配合度高、价格合适、方便沟通。 但这些理由,不足以穿越周期。 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是信任和影响力的积累。 当你的名字有了辨识度,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观察视角或者作品风格时,客户才会因为“你是谁”而来。 这时候,你才真正从“一个人接项目”,变成“一个小小的体系”。这是从接单者到创造者的转变。 不是所有人都非得这样做,但对那些对未来还有不甘、还有追求的人来说,这是可以尝试去走的路。 当然,过程不会轻松。也许你要一个人写方案、谈合同、熬夜出图、自己做账报税。 但你会慢慢意识到,这些琐碎,和“我是谁”有关。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我在为谁干活”。 二 前段时间,我和创意公司HOK的老板奥拓聊天。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我要做广告人的广告人。” 他的判断是,行业正在经历一轮巨变,传统的4A厂牌正在淡出,人或者说IP正在成为行业的中心。 因为他发现越来越多广告客户,在找合作时,不再只盯着公司背景和厂牌,而是在找人。 我当时听完,还没完全get到。直到最近,重读叶茂中的一些文字,我才真正意识到——在中国广告行业,这条路,其实早就有人走通过。 或许是因为逝者让文字获得了另一种重量,也可能是因为行业正在动荡,而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非常焦虑。 再看叶老师的一些话,我自己总能听到一种回声,还是很有感触的。 我贴一段原话给大家看。这段采访来自一本杂志叫《现代营销》,时间已不可考: 记者:您认为广告公司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是什么? 叶茂中: 做广告,也是一种方式的传播。我在1989年拍了第一个广告片,到1993年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你不能去找客户,因为不知道客户究竟在哪里,而应该让客户来找你。从那时开始,我就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推广,致力于“写成名”。 我的想法是,“乞丐不要和龙王比宝”,要找到自身的优势。我的公司论规模、论名气都比不上那些大公司,但是,我可以比人。我富有激情,而有激情才能产生好的创意。我就用我个人的传播来带动整个公司的发展。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成功了。很多客户都是慕名前来,有一部分甚至是对我闻名已久,带着感情来与我合作。传播做到位,让客户知道我在哪里、主动找我合作,这让我的公司超越了一般的竞争。 今天的广告行业,和三十年前完全不同。 但这句话依然成立,甚至比以前更极端。 也许没有团队、没有预算、没有背景,但广告人职业属性决定,他有方法、有判断、有表达,就能构建出属于你的小系统。 这个系统未必大,但它能自洽,能传播,能让客户因为“你是谁”而来,而不是因为你刚好在空。 叶茂中不是算法时代的产品,但他其实早就做到了“人即IP”。很多我们今天努力琢磨的新概念,他三十年前已经践行——而且用最朴素的方式,穿越了周期。 这也是我想说的:在一个连组织都变得脆弱的时代,成为一个有IP的人,是一种最低限度的自保。 三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广告从业者叫广告人? 语言从来不是中性的。 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如何称呼自己,或者如何被别人称呼,往往透露出这个行业的一种运行逻辑。 咬文嚼字一下吧。 “XX师”通常意味着一整套知识体系和认证门槛。老师、律师、会计师、分析师、工程师……这些职业的信任感,不是来自个人魅力,而是来自背后的制度支撑。它们的资格需要考试、需要牌照,讲的是流程、是准入、是职业伦理。 “师”这个字自带秩序感,它告诉你:这里有标准,有评判,有底线。 再看“员”字,公务员、程序员、研究员,它不是强调能力,而是强调归属。它提醒你,你属于一个系统,是其中的执行者。你要履行岗位职责,要服从分工,稳定、合规、可靠。 还有“家”这个字,作家、画家、科学家——听起来光鲜,也显得个体性更强。但它其实有更高的门槛。你必须被某个圈层承认,被某种舆论或成果体系认证,才能被叫作“家”。 它背后仍然是制度属性,只是更隐性、更软性。 这些称谓的共同点,是试图把信任嵌入某种框架中。哪怕你是一个人单干,别人信任的也不是你本身,而是你背后那套“可以查、可以量化、可以追责”的体系。 平台即信用,规则即安全感。 但广告行业,从来不是这样。 “广告人”这个词,是“Adman”的直译,却也恰如其分。这个称谓没有“师”的认证、没有“员”的归属、也没有“家”的权威。 “人”字称谓,往往出现在那些以创作、表达、内容为主的领域:音乐人、电影人、主持人、媒体人。它强调的是个性的表达,核心资产是人,不是体系、不是平台。 更有意思的是,广告、音乐等行业的人所做的产出,往往不说“产品”、不是项目,更愿意说“作品”。 这是一种微妙但重要的区别。 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的行业里,广告人仍然保留着“作品意识”——作品,是表达的自留地,也是广告人最后的体面。 它让这个行业不是只关于投放、预算和数据,而还有一点人味、审美和信念。哪怕这些东西被一次次打磨、删减、妥协,但当一个广告人说起“那个作品”,他眼里的光是真实的。 所以说,“广告人”三个字,不仅仅指向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姿态: 在商业世界里保留一点表达的野心,里争取一点不被标准化的空间。 四 不过,广告人始终要面对预算、KPI和执行rundown,要在创意与商业之间来回折返。 那么,这种“诗意”如何落地? 其中有一答案常常就是:把名字变成厂牌,把个人气质注入公司品牌。 广告行业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人名史”。如果打开一份20世纪的广告公司年鉴,很快就会发现:门牌上写的,不是抽象的英文缩写,而是一串串具体的人名,以下是我的一份不完全统计: 广告人从一开始就习惯把自己的名字挂在门口。 这无关情怀,是一种商业策略。 这是一个没有专利、没有厂房的行业,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资产,就是判断力与信任。而这两样东西,恰好是名字能承载的。 在20世纪初的美国广告圈,广告公司多采用合伙人制,创始人不仅是业务负责人,还对客户、对合同、对公司风险承担法律意义上的无限责任。把名字印在牌匾上,就是一种担保:这单生意,我背书。 客户之所以签约,不是因为看到公司有多少员工、多少办公室,而是因为负责人是奥格威、是伯恩巴克、是李奥贝纳。 他们说的话、过往的战绩、创意的思维,都是客户决策的依据。而这些东西,最后往往浓缩成一个名字。 这种命名方式,远不止广告业独有。 凡是高度依赖经验、判断和人本魅力的行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建筑事务所,乃至高定时尚品牌——都有相似的文化惯性:把名字变成品牌,把判断力转化为商业信用。 Skadden、PwC、McKinsey、Foster + Partners、Chanel、Dior……你看到的不是公司,而是一种风格,是一句承诺,是一个人对结果的责任。 五 相比之下,资本密集型、规模驱动型的行业走的是另一条路径。 它们的运作逻辑高度依赖资源调配、规模复制和跨地域扩张,这种模式天然要求流程化和标准化。 它们不需要一个有强烈表达欲的“人”,而需要一个可预期的系统。 于是你看到的,是一系列抽象化、技术化的公司名:IBM、GE、P&G、Google、Meta……这些名字像代号、像协议、像架构组件,本身就是“去人格化”的语言。 这正是它们对“IP”的天然警惕所在。 IP是关于个体的,关于风格、关于情绪、判断。但风格意味着不可控,判断意味着偏好,情绪意味着不稳定,总之IP是更主观的。 IP,是流动的,是不受控的,它可能突然走红,也可能某天引发争议。这种不确定性,在一些行业眼里,不是资产,而是风险。 现在很多车企老板都爱出来做IP,一开始确实拉近了用户距离,也建立了某种认同。但一旦这些表达脱离了品牌安全轨道,哪怕只是一句“语义模糊”,都会迅速被放大、解构、反噬。 这恰恰是资本、资源密集型企业最害怕的变量。 你很难想象波音、联合利华、宝洁这样的公司把资源和风险压在某一个“人格化的IP”身上,当然马斯克是一个意外和例外。 他把个人IP和企业战略深度绑定,让SpaceX、特斯拉,都像是他性格的延伸。但这种模式的成立,靠的是极致的控制权、极高的技术稀缺性和强势的资本故事。 换句话说,他不是因为做了IP才成功,而是因为他掌握了太多筹码,才能承受得起IP带来的不确定性。 对大部分资源密集型企业来说,只要公司做大,IP也得慢慢退场。他的风格、判断、语气、审美,最后都会被规章制度消化掉,变成品牌手册里的语法规则,变成组织流程的一部分。 回到广告广告行业,它本质上是创意、智慧密集型的服务业,产品不可标准化,判断无法自动化,执行极度依赖个体之间的理解和磨合。 这就决定了,广告这个行当,名字永远比流程更有价值。 六 有人会说,AI正在取代广告人。脚本、文案、图像、视频,越来越多的内容可以通过AI生成,广告人要被替代了。 但我的看法是——越是在AI时代,越应该做IP,当网红。 过去几年,我们习惯把“效率”当作判断一切商业行为的标准。投产比、转化率、点击成本,所有人都在围着ROI打转。 今天有了AI,这种效率被无限放大。 但也正因如此,“人的存在感”正在迅速贬值。 你会发现,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内容长得像:内容、文案、视频、设计……所有的素材物料都合格,但都没有体温。这些内容能被投放,但不能被记住。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正稀缺的,反而是判断、风格、表达,这三样东西,短期看不如AI高效,但长期才构成了一个人的势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辨识度”。 你是谁、你怎么看、你如何说出这句话 ——这些东西,会在无数个项目和客户反馈中,慢慢变成护城河。 你越是让AI替你决定要说什么、怎么说、给谁看,客户就越无法判断你是谁。 他们可能觉得你还不错,但下次也许会选另一个“还不错的人”。因为你没有留下痕迹。 而相反,一个能持续表达判断、能留下风格痕迹、能在项目中体现个人立场的广告人,反而在一片流水线生产中脱颖而出。 总之,平台会变,组织会变,客户会变,规则也会不断重写。广告人能掌握的,可能只有你是谁,你留下了什么风格。 所以我才说,广告人比任何行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做IP、当网红。 不是为了变现,也不是为了成名,而是为了在下一个调整期来临之前,有一张自己的牌可打。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Carnivo 工作区域: 上海黄浦区 发布时间: 2025-10-20 Job ID: 269254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按照根据公司运营情况统筹各创意团队并进行团队内的创意指导等工作 职责描述/任职要求: 1、10年以上广告公司创意经验,5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有多个创意团队管理经验者优先; 2、能够高效的带领团队,根据客户品牌完成及把控项目创意的呈现,具有出色的提案及沟通能力; 3、持续关注市场趋势、设计与文案的创新、数字创意技术、新兴AI工具等; 4、能合理规划创意团队组织架构,激励和挖掘团队成员潜能,管理及优化各种资源; 5、富有创造力,有激情,抗压力强, 善于与人沟通、思路敏捷,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 我们保证: 你可以得到绝对不低于行业平均的薪资待遇,以及针对优秀人才的激励计划 提倡高效,尽可能平衡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全方位健康福利制度 应该是最有效、最完整、最公平的岗位职责评估与晋升体系 一、公司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成都北路333号招商局广场南楼6层 二、交通情况: 公交车:公交站名—成都北路威海路,途经公交车:36路, 869路, 933路; 地 铁:轨道交通2、12、13号线南京西路站。 三、Carnivo为您提供: 1. 平台:中国区最大的数字营销网络集团所带来的专业、多元、开放的职业发展平台。量身为您定做清晰的职业规划,集结广泛的行业资源、深度的合作伙伴、和优秀的团队同事。 2. 薪资:具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完善的公司制度,可挑战的晋升空间。 3. 福利:五险一金、商业医疗保险、健康体检、年度旅行、季度团建、每月生日趴、每逢过节福利、带薪病假、女生“姨妈假”,以及各种形态的员工自发社团活动! 4. 环境:国际知名设计师倾情打造的现代化办公空间,开放式的办公环境、无处不在的设计创意以及便捷优质的办公资源,提供最一流的办公体验。 关于Carnivo Carnivo嘉年华整合营销是行业领先的整合营销代理机构,被称为“广告界的创意游乐园”。我们用传播前置的策略方法、创造形态各异且行之有效的创意内容,让品牌告别自嗨,和消费者玩到一起,实现品牌增值和生意增长。 Carnivo的三块核心业务是品牌策略与核心物料、品牌战役的全案代理、社交平台整合运营,并于去年推出品效旋木闭环营销服务体系,将科学营销和整合服务相结合,提高品牌在抖音和小红书平台的执行效率、传播效果和生意回报。 Carnivo的客户主打吃喝玩乐,品类覆盖食品饮料、运动时尚、美妆个护、通讯科技、生活方式等,服务时长超3年的客户数超20个,客户满意度由第三方公司调研行业排名前三。 Carnivo在上海设有办公室,团队拥有近百位具备整合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广告人才,年营收连续三年过亿,曾被评为年度实效代理公司、年度最具竞争力代理公司、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代理公司和行业十年十大影响力代理公司。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Carnivo”,我们会定期发布一些公司案例。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一年一度的天猫双11猫头海报如期亮相。今年它玩起了新花样:面对品牌日益丰富的内涵与多元价值,我们首次打造双场景PICK海报!设计将画面一分为二,呈现品牌或互补、或对立的另一面,告别单一的视觉美感,激发用户极限二选一的互动。 解锁驾驶乐趣,选「飞驰」还是「松弛」? 到了户外,选「敢玩」还是「好玩」? 向往的生活,选「冒险」还是「自由」? 这不仅仅是一次选择,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当然,不管你向往什么,天猫上的品牌们都能满足你的多元化生活需求,带你玩转更丰富、更精彩的购物体验。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天猫双11猫头空间,全球60+家品牌与你展开美好生活愿景。 吃喝玩乐购,尽在天猫双11 泡泡玛特 耐克 韶音 可口可乐 乐高 北面 大疆 非人哉 别克 出发家族 三丽鸥 皮爷 AMD 九号 黄天鹅 顾家家居 迪士尼 QQ飞车 TOP TOY 立白 CASETiFY 欧舒丹 周大福 从双场景PICK海报,升级到双品牌PK海报 比起品牌联合,大家更爱看品牌商战!不仅好玩好笑能凑热闹,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消费者!于是我们真的组到了16家品牌,展开了8场别开生面的猫头PK,邀请全网一起打Call,看点十足,超级有料! 霸王 VS 蜂花 麻辣王子 VS 王老吉 太太乐 VS 乌江 哥伦比亚 VS VIVO 六神 VS 7喜 雅诗兰黛 VS 周大福 领克 VS 顾家家居 巴黎欧莱雅 VS 瑞士莲 以上每张海报,网友都可到端内参与投票,赢取惊喜好礼。 最后 感谢客户的信任与支持,感谢60+家品牌全力配合,以及感谢看到最后的各位,今年哪张猫头海报,成功被你PICK? 创作名单 品牌方:天猫 创意代理:中好 制作公司:二立方 创意代理团队 CD:何小白 Account:Chris、Skye Art:MAX、刘姐、刘阳 Copy:义豪1h、月饼 相关推荐阅读: 2024天猫双11猫头海报,是个半命题作文 天猫双11猫头海报合集,感受不一样的加料惊喜 京东家电家居11.11,和邓超一起玩抽象 淘宝双11×付航:首次翻译Passion是「拍甚」! 快手双十一:18:00的好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年轻人为情感凭证付费。 原标题:QuestMobile:2025谷子经济破2400亿元,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近1亿 QuestMobile数据显示,制造产业链愈发成熟、数字基础设施深入生活以及年轻用户走上消费舞台,共同刺激了“谷子经济”持续火爆,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400亿元,并在2027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而2025年8月,全网用户关注度Top5的谷子IP分别为浪浪山小妖怪、王者荣耀、LABUBU、黑神话悟空、哪吒2。 具体来看,截止到2025年8月,“泛二次元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51亿,其中,用户使用时长更长的“核心二次元活跃用户”规模也达到0.92亿。而从核心二次元用户画像上看,男性用户占比达到63%,24岁以下用户占比57.5%,25-30岁之间用户占比达到13.6%,年轻用户可谓是一骑绝尘。 受庞大的基数影响,8月份,谷子兴趣用户达到3017.4万,谷子消费用户达到1235.8万。不过,与二次元男性为主的情况不同,谷子兴趣用户中女性占比达到54.1%,年龄分布上也更加均衡,除了30岁以下用户占比达到49%以外,36-40岁群体占比达10.6%。 由于社交属性强烈,“谷子”已经成为“社群重塑的纽带”,形成了以“悦己”、“收藏”为导向的内在驱动力,以及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的“群体身份表达”符号,例如“痛文化”的持续破圈带来了“痛包”、“痛桌”、“痛车”等互动和表达。 而从产业发展上看,“谷子经济”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闭环模型:上游IP孵化及角色破圈,中游谷子产品设计及联动,下游生产销售并带动IP及角色的二次传播…… 具体各家表现如何?不妨看报告吧。 2025谷子经济行业观察摘要 一、市场概况: 谷子经济从亚文化圈层走向大众市场 1、谷子经济市场发展及核心用户:愈发成熟的产业链与用户的破圈,共同推动谷子经济发展,其中女性构成重要消费力量 1.1 谷子定义与分类 1.2 谷子经济产业链:谷子经济产业链愈发成熟,上游IP通过故事、角色凝聚情感,中游将其具象为谷子产品,下游生产并通过消费与传播反哺IP热度 1.3 谷子经济市场热度攀升,且轻量级、社交属性强的周边进一步放大圈层影响力 1.4 年轻人不再满足于消费动漫、游戏本身,更愿意为能触摸、拥有和展示的“情感凭证”付费,预计2025年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2400亿元 1.5 二次元市场整体成熟,核心用户近1亿,保证了商业变现和社区活力的基本盘,为谷子经济提供潜在转化空间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8月谷子兴趣用户规模达3017.4万,且谷子线上消费用户规模达1235.8万,这意味着“谷子经济”不仅拥有庞大的兴趣人群作为储备,而且拥有活跃的消费群体。 1.6 核心二次元生态是年轻男性的阵地,但其衍生出的谷子经济由女性群体、消费能力更强的谷子兴趣群体驱动 1.7 以谷子为纽带聚集的用户,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元宅”,而是一个融合了二次元爱好与积极线下生活的新兴消费群体 2、谷子经济增长内在驱动力:年轻人以“悦己”和“收藏”为核心动力,通过“痛文化”进行集体身份表达 2.1 “悦己”带来的情绪满足与“收藏”赋予的情感价值,正共同构成年轻人群消费决策的主导逻辑他们通过日常的平价产品如吧唧构建身份认同,同时通过追逐高溢价的收藏品来进行情感储蓄。 2.2 “痛文化” 的持续破圈,体现了年轻人强烈的身份认同需求和个性化表达欲望,也进一步推动谷子经济的热度 痛车是“痛文化” 的典型代表,随着文化破圈,“痛文化” 渗透至各类日常与公共空间,从随身携带的痛包、痛衣,到生活空间中的痛桌、痛屋,甚至拓展至痛楼、痛机等大型载体。 2.3 其中“痛包”持续出圈,越来越多大众箱包品牌推出带有透明展示袋的痛包款式,让痛包更贴近日常消费场景 2.4 且痛文化从个人化表达,演进为有组织的、具有强大商业和社会能量的“文化运动”,品牌据此实现品牌的年轻化、重构商品价值 二、品类分析:国产IP崛起, 情感共鸣、角色塑造、用户共创成为IP运营成功的三大关键点 1、文化自信与产业成熟共同驱动国产IP崛起,谷子经济从“引进来”的跟随阶段,迈入本土创造为主的“新主场时代” QuestMobile数据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国产谷子IP内容关注度逐渐超越进口,2025年8月全网用户对国产谷子IP的关注度高达55.1%,高出进口谷子IP 26.7个百分点。 2、此外,国产IP热度的持续上升也与IP的深度开发有关如《浪浪山小妖怪》《哪吒2》电影上线,《凡人修仙传》的剧版推出进一步放大原有IP热度;而《王者荣耀》《原神》等常青IP则通过构建沉浸式的世界体验、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持续吸引用户 3、按IP类型分析:广泛的市场是发展土壤,深刻的情感共鸣是破圈的催化剂,有灵魂的角色是IP核心魅力点 3.1 庞大的用户基础及UGC创作积极性共同推动游戏谷子IP热度 而《恋与深空》与《恋与制作人》的入围则证明垂直细分赛道(如女性向)也能孕育出极具商业价值的谷子IP。 3.2 动漫内容正向从小圈层走向成年大众,能引发广泛共鸣的IP正成为市场新宠 如《浪浪山小妖怪》《凡人修仙传》等IP,凭借对成人世界观的深刻描绘及影视化运营,其用户关注度与互动量已超越部分经典作品。 3.3 此外,角色的深度塑造,也是决定IP运营成功的关键如哪吒、韩立、王林等主角的魅力正源于其“逆天改命”的成长历程中所折射出的人物弧光。 3.4 成功的潮玩IP不再是静态的玩具形象,而是与用户深度绑定的“情感符号” 如LABUBU以强烈的个性设计成为新一代潮流符号,用户关注度以17.45%领先其他潮玩IP,而线条小狗、星星人等则以治愈感引发共鸣,共同满足了年轻人在压力下的陪伴与圈层认同需求。此外潮玩IP的盲盒模式也是吸引用户消费的重要方式。 4、按谷子类型分析:从静态收藏升级为动态共创,通过IP适配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4.1 谷子品类上,满足大众需求的吧唧依旧主导,衍生玩法催化传播,谷子经济从实物收藏走向共创体验 4.2 不同类型IP与谷子品类的商业联动呈现差异化规律,根据IP的形式选择最适配的衍生品开发方向 4.3 谷子经济跨圈层渗透,由泛二次元延伸至泛三次元,谷子类型愈发多元 三、营销洞察:谷子IP联名已成为品牌营销“标配”, 为品牌提供人群引流、即时转化、形象焕新等收益 1、谷子从产品成为社交货币,赋能品牌与场域增长 2、选择与拥有成熟粉丝文化的谷子IP合作,成为品牌当前吸引年轻人群的主流营销策略 3、且品牌与谷子IP联名不再是偶尔的营销噱头,而是成为一种常态化、标准化的营销手段,并与重要营销节点形成配合 4、食品饮品、服饰箱包、美妆等直面年轻消费者的快消品牌是谷子IP联名的主力其中手机壳品牌CASETiFY以高频的谷子IP联名维持品牌的潮流属性。 5、拥有完整故事背景和立体角色的动漫IP在跨界合作中最具吸引力和商业价值;当前进口IP合作在数量上仍占上风,但国产IP也逐渐得到品牌重视 6、【典型营销模式1】作为常态化话题制造机,驱动即时转化 以现制咖啡茶饮行业为典型,IP联名成为其常态化营销手段,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的消费小高潮,持续刺激用户,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牢牢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并直接推动业务增长。 7、【典型营销模式2】打破圈层壁垒,构建品牌资产 如Keep线上跑以实体奖牌为核心激励抓手,将抽象的运动成果转化为可触摸、可展示的具象化奖励,有效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与运动黏性,吸引二次元圈层人群(可能原本对健身不感兴趣)为喜爱的IP而尝试跑步。 8、【典型营销模式3】情感嫁接,实现品牌形象刷新 如好利来、周大福等品牌通过IP联名,将自身与IP所承载的“可爱”、“潮流”、“情怀”、“热血”等属性绑定,为品牌注入更多元的标签。 通过联名吸引更年轻的群体,完成未来客群的储备。 9、【典型营销模式4】打造自有IP,实现从“单次营销”到“资产沉淀” 自有IP一旦成功,就将成为一个可复用、可衍生、可跨界的万能接口。每一次联动不再是单次营销,而是为IP资产本身增值,不断强化用户印象,形成“内容曝光-情感连接-消费转化-资产增值”的自我强化循环。 10、谷子集合店:将“谷子”作为核心媒介,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和发起用户共创活动,实现吸引客流与促进销售的双重目标 11、线下商业:众多线下商业通过引入谷子店、打造主题街区、举办IP快闪活动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实现形象焕新和客流增长 四、谷子经济相关 内容关注度TOP IP榜 1、谷子经济相关 游戏IP内容关注度TOP榜单 2、谷子经济相关 动漫IP内容关注度TOP榜单 3、谷子经济相关 潮玩IP内容关注度TOP榜单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原标题:沈腾打响第一枪:京东健康11.11全明星阵容,免单天天送! 免单!又见免单! 免单在上半年算是给各个大厂玩坏了,但这两个字还是魔力满满,直戳人心,京东健康11.11延续618策略,继续免单,免出新高度。 套路千千万,真诚才是必杀技,618免单1.0版,讲究免套路"不用答题直接免单",时隔半年升级2.0版,不但有明星免单天团送免单,还有千元补贴天天领。 在大健康赛道,这是不易做到的大承诺。客户豪气,可问题来了,怎么在传播上做好这一波呢? 腾哥是京东买药的老朋友了,过往家长里短演了不少用药买药的段子。这回他背后有人!一众明星发免单,他是明星团团长。客户发话了,阵仗这么大要整点不同的,要有大促氛围。 我们盘了一盘,眼下有这么些个挑战: 促销机制多,不仅有免单,还有免单金额翻倍和大促常规的补贴,叠加明星免单天团的信息 能否call back到insight,别家的大促都要消费者算来算去算满减算折扣。我们的免单实在,免考算术 过往腾式幽默体现在生活真实感,怎么让大促感也“腾”一把 寻寻觅觅,我们在「大牌」明星送「大牌」免单发掘到了灵感。 老少爷们还在各种算算算,沈腾又一次摊牌了,不装了,直接亮“免单”底牌 。 我们用「卡牌」视觉化「大牌」送「大牌」,腾哥作为首席免单福利官在线发牌,发免单大牌。 大促感,叠加了视觉系。 一起观赏沈腾新一届“我摊牌了” 既然是明星免单团的团长,他也得给我们的神秘嘉宾撑撑场子,卖卖关子。来看这支,明星免单团的先导预热! 免单基础,免单翻倍就不基础,免单金额最高翻三倍! 这个双十一,你的账算明白了吗? 相关推荐阅读: 2024天猫双11猫头海报,是个半命题作文 天猫双11猫头海报合集,感受不一样的加料惊喜 京东家电家居11.11,和邓超一起玩抽象 淘宝双11×付航:首次翻译Passion是「拍甚」! 快手双十一:18:00的好生活 奔驰新春短片:蒋奇明喊你《先欢为敬》 奔驰车展短片:八百标兵奔北京 捷达×黄渤:一条拍给大人的儿童节广告 理想同学,陪我长大 沃尔沃×胡歌《岁月如歌》:心安哲学,不止新年 肯德基海报摆烂了,上演炸厨房的艺术 加拿大肯德基:晚宴礼仪,对不起了 肯德基 ×《F1》:炸鸡桶化身F1赛道 24小时不打烊,肯德基拆了所有餐厅的门 雅诗兰黛:赢了,妆也没输! 雅诗兰黛黑钻面霜:高奢形象破圈,见证逆龄传世之美 雅诗兰黛全新红石榴系列,纯净视觉表达上线 完美日记:没有完美的作品,只有完美的瞬间 RED CHAMBER 朱栈×于适:纯净美学新范式 天猫×何浩楠:开学季,「勤」上天猫补万物 天猫「 海上情歌电台 」,找到专属于爱的频率 2025天猫金婴奖:每一种成长都精彩 毛不易演唱会宣传片:冒险精神 刀郎视频号演唱会:一起寻找,山歌响起的地方 lululemon2025夏日乐挑战:动起来,感觉好就好 Lululemon:和78岁的她,一起活出生动 lululemon2025新春短片《回春天》:像春天一样,再次出发 lululemon《2024年幸福感报告》:一起好状态 可隆×胡歌:首部户外悬疑大片《不在场证明》 可隆:有故事,才是自然的事 vivo:来地球一趟,不用太赶趟 HOKA×井柏然:一场硬核浪漫的火山之旅 斯凯奇×梁朝伟:无需船票的航程 裘真×滕丛丛:在蝴蝶光临的小镇,记录乡村女工的一天 山下有松×于佩尔×钟小姐:她们的「东游记」 山下有松×蒋奇明×王一通:我自成风 DAZZLE×只此青绿,用一支舞蹈复刻东方美 京东快递丰收节:让稻草人当乡村代言人 京东:当千年敦煌遇见现代生活 淘宝双11×付航:首次翻译Passion是「拍甚」! 华帝双十一:傅首尔的「翻篇」故事 天猫双11收货季,各地洋溢着丰收的喜“乐” 天猫双11猫头海报合集:一个猫头,两种选择! 抖音双11好物节:13家品牌联合海报就位 林氏家居×唐香玉:从「听券」到下单,只要一场脱口秀 京东快递丰收节:让稻草人当乡村代言人 京东健康:让健康波弟照顾你的body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宋佳的S级选择 有些经典,是跨越时代的共识。 一个世纪以来,S级轿车那些被载入史册的瞬间,不仅定义了何为经典,也不断推动着整个行业向前。 由宋佳认证比S级更好的车? 只能是下一辆S级了。 梅赛德斯奔驰携手宋佳,走进S级的经典时空,亲历每一次改变汽车行业的创新。 1903年,S级轿车的前身诞生; 1951年,第一代S级轿车亮相第一届法兰克福车展; 1954年,第二代S级首次采用了“浮筒式”车身设计; 1959年,第三代S级,完成世界首次实车系统性碰撞测试; 1965年,第四代S级,逐渐成为时代名流的座驾; 70年代起,第五代第六代S级,搭载多项首创性安全配置; 1995年,第七代S级,世界首搭ESP电控车辆稳定系统; 2002年,第八代S级,世界首创PRE-SAFE预防性安全系统; 2005年,第九代S级,世界首搭车内氛围灯; 2013年,第十代S级,世界首款完全采用LED照明技术的汽车; 2021年,第十一代S级,世界首搭后排正向安全气囊。 一百多年过去,从安全带到氛围灯,从细节到格局,无数“行业标准”,都曾由S级做出定义。 那份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正是许多人选择S级的理由。跨越一个多世纪的革新,它的每一次出场,都是一次启程。 世纪之久,S级的故事仍在继续。 相关推荐阅读: 奔驰新春短片:蒋奇明喊你《先欢为敬》 奔驰车展短片:八百标兵奔北京 捷达×黄渤:一条拍给大人的儿童节广告 理想同学,陪我长大 沃尔沃×胡歌《岁月如歌》:心安哲学,不止新年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见证设计背后的行动与过程。 首发:日本设计小站 原标题:全球首发!日本最高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 2025百佳获奖作品精彩出炉! 今年也有令人惊喜的设计作品! ——日站君 2025年,时代要求设计师全面破开旧有的观念和固有思维,迎接全新时代的挑战。 以“最初的一步,拓展设计”为主题展开,2025年世界级设计奖项之一的GOOD DESIGN AWARD围绕着这个关键词,评选出了今年最新的获奖作品及BEST100作品。 从物与事这种传统形式上的设计,到现代社会由大众多数人群共同参与设计过程的项目,设计的概念正在不断的发生匹配时代的、应有的进化。从最初的一步开始,将设计的定义拓展,进化出未来更多的可能,我们在本次BEST100中可以清晰的感知到设计的意义所在。 作品公布之际,GOOD DESIGN AWARD评审员长斋藤精一、评审副委长仓本仁、永山祐子分别发布了感言。 其中评审员长斋藤精一表示:当下设计的力量正在深入到各个领域去,仅凭以往“物的设计”和“事的设计”来叙述已无法完全涵盖。出于设计热情、偶然察觉、发现意识到问题而产生的设计,如果要以良好的状态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反复研讨和持续改良。设计同时也需要与商业、经济、社区、时代变化保持联系,不能独立存在,而GOOD DESIGN AWARD也将成为见证设计背后的行动与过程、交流手法、汲取勇气的平台。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GOOD DESIGN AWARD 2025的BEST100设计。 一、随身物品 1、手表 Seiko Prospex Marinemaster Professional SBDX067 获奖公司/组织 Seiko Watch Corporation 这是汇聚了精工在潜水表开发过程中积累的技术与专有经验的旗舰型手表。在实现高强度坚固性的特殊结构下,通过重新审视零件的组装构成,解决了表壳大型化而带来的问题。通过技术开发实现的表盘深邃阴影的表现,使其既具备作为专业工具的实力,又兼具作为装饰配件的审美魅力。 2、手帕 CLASSICS the Small Luxury 获奖公司/组织 BLOOMING NAKANISHI&COMPANY 采用加勒比海的珍稀纤维瑰宝—海岛棉制作的手帕。根根细长且柔韧的纤维结构能带来柔软的触感。通过手工采摘,精心收获以避免损伤纤维。全系列包含108种颜色,按9个主题划分,每组各12色,均赋予独特意义。边缘经由细致手工缝制,蓬松立体。染色工艺采用手工印染,展现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3、学童书包 +CEL NOBLE 获奖公司/组织 SEIBAN LIMITED 革新性的书包重新审视了传统的开合方式,采用顶部开口设计,方便取放物品;侧袋可折叠,提升实用性。在保留了书包经典轮廓的同时,运用四种沉稳配色与背面的原创格纹图案,打造出兼具时尚感与亲切感的设计。 4、医用白衣 Classico/Mens Lab coat:Short coat MOVE 获奖公司/组织 Classico, Inc. 在医疗现场兼顾舒适穿着感与环境考量的医用白衣。通过运用AI进行纸样设计来减少布料浪费,实现轻盈且便于活动的造型。以简洁利落的轮廓贴近医护人员的日常需求。 5、衣服 THIS IS A SWEATER 获奖公司/组织 YONETOMI SENI CO., LTD. “什么是毛衣?”在“可持续性”成为区域社会主题的当下与未来,创始人选择创立一个针织工厂品牌,提出与之相契合的毛衣。目标是提供能够被喜爱十年、二十年,甚至跨越世代的毛衣——它既新颖,又永不过时,是承载着崭新而持久价值的毛衣。 二、个人护理产品 6、抽取式ding腈手套 Clean Pick Glove 获奖公司/组织 TEIJIN FRONTIER Co.,Ltd. 再也不用为麻烦的手套取用而烦恼了。使用“Clean Pick”一次性ding腈手套,只需轻轻拉住袖口(手腕一侧),就能一只一只地轻松、准确地取出。其卫生设计可防止手套之间粘连,即使是连续作业也毫无压力,非常适合对速度与清洁要求极高的医疗、食品、工厂等工作现场,也很适合作为家庭用品使用。 7、污物清除装置 OBUTSU mini 获奖公司/组织 TOSEI CORPORATION 用于护理与医疗现场,可高效处理沾上排泄物的衣物的小型污物去除机。无需手洗或预洗,大幅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和时间。具备商用级耐用性,能使用家用插座,设计紧凑。通过专用滚筒与洗剂实现固体顺畅排出和病毒去除,并有助于感染防控。 8、成人纸尿裤 ASKUL Adult Diaper Original Series 获奖公司/组织 ASKUL Corporation 旨在提高护理人员作业效率、同时消除穿戴者心理抵触感的成人纸尿裤。通过清晰易懂的信息设计,便于在护理人手短缺的环境中迅速辨识纸尿裤类型。无论以何种方式摆放都能实现信息可视化,减少确认所需时间。同时采用无年龄与无性别感的设计,避免拿取时的尴尬,减轻穿戴者的心理负担。 9、轮椅标识用支架 cocoe Wheelchair Symbol Holder 获奖公司/组织 Trend Co., Ltd. 为因障碍或疾病而难以步行、需将婴儿车或儿童推车作为轮椅使用者设计的标识卡夹。通过易于任何人识别的信息传达设计,减少在公共场所遭受误解或不当言论的可能性。 10、助行器 byACRE Carbon Ultralight 获奖公司/组织 byACRE ApS 旨在让行动不便者拥有“既时尚,又有生活感”的助行器。通过造型改善“心情”与“身体”,激发情绪价值让使用者愿意出行,使日常移动变得更愉快、更舒适。采用轻量且坚固的碳纤维框架(全球最轻,仅4.8kg),并极致追求用户友好性。 三、文具、兴趣产品 11、记号笔 RESEACH LAB PEN 获奖公司/组织 KOKUYO Co.,Ltd. 根据理化学系研究者的实际需求开发的标记笔。即使笔记表面附有酒精,文字也不易褪色;可在冻结或结露等湿润表面书写;配备0.6mm笔尖,可在微型试管等小型容器上进行细致书写,全面满足理科研究人员的使用需求。 12、足球钉鞋 DS LIGHT X-FLY PRO 3 / 1101A072 获奖公司/组织 ASICS Corporation 在贴合度、推进力与轻量性方面实现高度平衡的足球鞋。传统足球鞋常采用袋鼠皮革以提升贴合感,而“DS LIGHT X-FLY PRO 3”的鞋面则采用全新材质SILKYWRAP,在实现袋鼠皮般的脚感与耐久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整体性能表现。 13、棒球手套 SPEEDREVO 获奖公司/组织 Mizuno Corporation 提升球速的棒球手套。在投手层面,球速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三振率,从而在比赛策略上取得优势。同时,球速的提升也能推动击球手的竞技水平。 SPEEDREVO 是设计方首次通过科学实证证明能加快球速的手套,其关键设计在于增强握持手感的结构,从而提升传球与投球的力量与速度。 14、防震双筒望远镜 STABILIZED 10x25 S / 12x25 S 获奖公司/组织 NIKON VISION CO.,LTD. 配备防抖功能(STABILIZED)的防震双筒望远镜,拥有小巧的机身。重量仅为395g或405g,可轻松握于掌中,即使长时间用于观看演唱会或体育赛事也不易感到疲劳。通过双轴折叠结构实现高便携性,可紧凑收纳,设计上兼顾了轻量与携带便利。 15、纺车式渔轮 STELLA SW 获奖公司/组织 SHIMANO INC. 专为海钓大型鱼类设计的纺车式卷线器,产品作为SHIMANO的旗舰型号,在严苛环境下具备卓越的耐久性,并强化了应对大型鱼类所需的强大收线性能。为了让那些希望在整场钓行中抓住难得一遇的中鱼机会的钓手充满信心,产品采用了充满力量感的设计风格。 四、生活用品 16、食器 seiseisha uzra series 获奖公司/组织 224porcelain 使用环保新素材「晟土」制成的肥前吉田烧器皿系列。该材料无需使用釉药即可烧成,能够将CO₂排放量削减约40%。原本被视为次品副产物的铁粉也被巧妙纳入设计中,从而实现了较高的良品率。由Azumi Shin设计,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作为“起点之器”引发关注。 17、减盐辅助食器、餐具 Electricsalt Spoon ES-S002、 Electricsalt Cup ES-B001 获奖公司/组织 Kirin Holdings Company, Ltd. 为因健康原因需要减盐,或希望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实行减盐的人群所开发的食器与餐具。作为日常饮食中检测减盐的工具,在兼顾家庭使用便利性的同时,呈现出易于融入餐桌的设计,使清淡健康的饮食更加美味与愉快。 18、卡式炉 Table Stove 获奖公司/组织 BALMUDA Inc. 为提升围坐餐桌时的美感与现做料理的乐趣而设计的卡式炉。其炉架高度仅有73mm,超薄设计带来简洁美观的桌面效果,同时采用宽幅结构,可安全使用大型锅具。无论桌面风格为何,都能自然融入并提升整体料理与用餐体验,是现代餐桌的理想卡式炉选择。 19、杀虫剂 Puritto Baits 获奖公司/组织 TOKAIRIKA,CO, LTD. 由于阿根廷蚁这一世界级入侵外来种在日本境内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不断扩大,而以往的诱饵剂在防治效率和作业性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开发了一种兼具环保性、便携性与施工性的全新诱饵剂(通过让蚂蚁将药剂带回巢穴,从而实现整巢歼灭)。该产品从实际作业场景出发进行设计,并通过与政府的协作,推进其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20、简易房屋 EZDOME HOUSE 获奖公司/组织 TCL Co.,Ltd 为守护所有人的生命而设计的灾害应对型庇护所。旨在保护生活在地区社会中的所有人免受地震、台风、暴雨等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威胁,设计目标是摆脱日本沿袭至今的传统避难所生活方式。 五、生活家电 21、电子压力锅 IH Electronic Pressure Cooker 获奖公司/组织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利用急速升压技术均匀加热米粒,能煮出松软有弹性的米饭的IH电子压力锅。其双格蒸笼设计可在一次炊煮中同时完成两碗米饭与两道配菜。坚实如铁釜的造型既能融入各种厨房空间,又兼具优雅与实用性,成为可靠的日常伙伴。 22、无线吸尘器 Dyson PencilVac™ Fluffycones 获奖公司/组织 Dyson K.K. 基于紧凑居住环境开发的无线吸尘器。机身重量仅为1.8kg,直径38mm,拥有全球最纤细的设计。搭载新开发的吸头与马达,实现全方位轻盈操作的同时保持强大吸力。具备边吸边压缩垃圾的结构设计,以及兼顾卫生与简便的集尘处理功能。 23、移动式高压清洗机 OC Handy Compact 获奖公司/组织 Karcher Japan Co., Ltd. 具备出色携带性的内置电池型便携式清洗机,只需备好水并连接水管或塑料瓶,即可立即进行清洗。折叠后体积紧凑,便于携带,外出时也能轻松使用。即便是过去在外不便处理的泥污,如今也能随时轻松清除,让“随时保持清洁”成为可能。 24、滚筒式洗烘一体机 SHARP Front Loading Washing Machine with Dryer ES-8XS1 获奖公司/组织 Sharp Corporation 兼顾舒适生活与节能性能的紧凑型滚筒洗衣机。针对居住环境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而日益增长的小型机需求,首次在业内采用具备卓越节能性能的热泵式系统。通过对内部结构的革新及钢板材质的使用,实现了节省空间且简约的设计风格,兼具工整外观与提升空间品质的质感。 25、洗衣机 Panasonic Alpha Set XQG130-P5HD+FDC-H5 获奖公司/组织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融合保时捷的造型灵感与松下的先进技术的洗衣机。展现纯粹而极简的美感。通过去除冗余元素,运用直线与圆形重构工业设计语言,开创出在业界独具特色的美学表达。 六、影像、音响产品 26、无反相机 EOS R1 获奖公司/组织 Canon Inc. 佳能首款专业级旗舰型无反相机。具备优异的操作性与高等级防尘防滴性能,可在体育、新闻等严苛环境中发挥出色表现。搭载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的自动对焦辅助功能与最先进的视线输入技术,在画质、自动对焦性能与高速性等各方面均毫不妥协,满足专业摄影师的严苛期待。 27、影像制作用摄像机 FUJIFILM GFX ETERNA 55 获奖公司/组织 FUJIFILM Corpration 搭载集结了“GFX系列”技术的大尺寸感光元件的影视制作相机。除具备丰富层次与立体感的影像表现外,还搭载了全球首创的双侧GUI界面与镜头远程操作等功能,实现了小巧便携与高操作性的兼备。从追求高画质的电影制作到强调机动性的纪录片拍摄,皆切实回应了专业现场的多元需求。 28、可换镜头无反相机 SIGMA BF 获奖公司/组织 Sigma Corporation “相机改变人类意识、激发创造力的存在”。从这一理念出发,重新思考了人们日常使用并长期陪伴的相机应有的姿态。不拘泥于既有常识,从根本上重构了相机的构成要素。为唤起摄影本质——“拍摄”的纯粹喜悦,Sigma BF由此诞生。 29、家用投影仪 EF-62B/N, EF-61G/R/W, EF-50G/R/T 获奖公司/组织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配备TVOS系统,可轻松享受大屏幕视频点播内容的智能投影仪。通过独有的3LCD × 3色光源技术实现广色域和鲜艳画面,并结合Bose扬声器,提供身临其境的极致观影体验。具备实时自动校正功能,无需手动调整,且机身小巧便于携带,让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松享受影音娱乐。 30、XR头戴式显示器 SRH-S1 获奖公司/组织 Sony Corporation+Sony Group Corporation 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 面向创作者、支持更自由3D创作的沉浸式空间内容制作系统。配备4K OLED微型显示屏与独有的渲染技术,能够精细呈现材质质感;通过6个摄像头与传感器实现高精度识别功能,并结合环状控制器与指向型控制器,实现精密的创作操作。 七、信息产品 31、移动电源 Sodium-ion power bank 获奖公司/组织 ELECOM 全球首款钠离子移动电源。旨在减少移动电源火灾事故、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环境破坏及劳工问题。具有低环境负荷、高安全性、约5000次充放寿命、耐低高温的特性;外壳使用再生塑料,包装采用无塑设计,实现了整体环境负荷的降低。 32、智能手表 HUAWEI WATCH D2 获奖公司/组织 HUAWEI JAPAN 符合日本管理医療機器标准的血压计内置的智能手表。可方便进行日常血压测量,并搭载已获得日本程序医療機器承认的心电图功能。对于关注血压或希望开始多角度健康管理的人士而言,是一款可靠的健康管理助手。 33、个人电脑 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获奖公司/组织 Lenovo 全球首款使用柔性面板作为显示屏的电动可卷式笔记本电脑。通过两个微型马达驱动,屏幕可从14英寸扩展至16.7英寸。设计团队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重新定义了移动性、生产力与易用性的平衡,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未来感体验。 34、面向老年群体的电视通话服务 memet 获奖公司/组织 I-O DATA DEVICE, INC. 为希望与远方家人交流的老年群体设计的视频通话服务。不同于传统的视频通话服务,无需进行互联网设定,开机即可使用。本体外形简洁,专注于“看着画面通话”的使用情境,即使不经指导也能直观操作。 35、打印机 RoboPRIN 获奖公司/组织 KAJIMA CORPORATION + ROBOSHIN Co., Ltd 建筑工地用的划线打印机。采用圆润无棱角的设计,符合年轻从业人员的喜好。 八、产业、医疗设备 36、干式办公造纸机 PaperLab Q-5000/Q-40 获奖公司/组织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无需大量用水,即可将使用过的纸张再生为新纸的干式办公造纸机。相比以往产品,机身缩小约50%,通过采用天然来源的结合材料和纸张的反复再生,实现了更高的环保性能。此外,配备的纸源处理器在确保机密性的同时,也支持在远离主机的位置进行废纸的回收和处理,打造一个人人都能轻松参与环保的未来。 37、污泥减量化生物制剂 Bellefomer 获奖公司/组织 Kataoka Bio Laboratory CO.,LTD KOMATSU MATERE Co., Ltd. 通过微生物制剂与技术支持相结合来减少污泥体积的生物制剂。传统的污水处理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此制品可将这些剩余污泥最多削减100%。通过显著减少废弃物和处理成本,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作出贡献。 38、全身用X射线CT诊断装置 Aquilion Rise 获奖公司/组织 Canon Inc. 支持卧、立、坐三体位拍摄的全身用多体位CT检查装置。能够显现仅在站立时加重的疾病或功能异常,提高早期诊断与治疗的可能性。结合摄像影像与AI功能优化检查流程,缩短检查时间,减轻医护人员与患者双方的负担。 39、重离子线治疗装置 Heavy Ion Therapy System CI-1000 获奖公司/组织 TOSHIBA CORPORATION Toshiba Energy Systems & Solutions 无需外科手术或住院的癌症治疗新选择的重离子线治疗系统。在继承以往系统的同时进一步进化,实现了大幅小型化。将日本卓越的医疗技术和高品质服务打包提供,并成功出口海外。是通过提升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实现众多相关人群幸福感的最新的癌症治疗系统。 40、光学式眼轴长度测量装置 OA-1 获奖公司/组织 TOMEY CORPORATION 在儿童近视已成为社会性课题的当下,这是全球首款专注于“儿童眼轴长度测量”的改良装置。传统设备往往需通过按压固定儿童才能完成测量,而 OA-1 则彻底改变了这一体验。采用了吸引儿童主动“探头”的“亲和型前脸设计”,配合“让人忍不住想拥抱”的整体造型与可动部位的安全设计,在保障测量准确性的同时提供安心、安全的使用体验。此外,其体积紧凑、价格合理,便于在包括学校健康检查在内的多种场合中广泛导入。 九、住宅设备 41、充电式壁面照明 KAGEAKALI 获奖公司/组织 musashi.inc 重拾日本传统美学中“阴翳”的自动点灯照明。在以亮度为主的家庭LED照明产品中,实现了阴影的活用。通过减少存在感并与墙面融合的造型,即使在白天也毫无违和。全系列24款以丰富的灰色调展开,根据不同场景与空间,提供兼具美感的光与影。 42、榫钉 plate cramp 获奖公司/组织 TANAKA Co.Ltd 相比传统的卡榫,提高施工效率的板式卡榫。显著减少了施工时的敲打次数与所需时间,从而减轻劳动负担。当前建筑工地普遍面临高龄化与人手不足等问题,省力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款创意产品,为缓解现代建筑现场的作业压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43、瓷质砖 Tiles designed by Teruhiro Yanagihara Studio 获奖公司/组织 Alternative Artefacts Danto 由淡陶社生产的瓷质砖产品。“Flat”采用展现坯体质感的无釉与透明釉两种表面处理方式,具备5种尺寸与39种颜色变化,展现丰富多样的组合可能性;而“Tray”则以雕塑般的造型设计,提出超越建筑材料范畴的多用途使用方式。 44、透水混凝土模板 Dotcon+ 获奖公司/组织 PUMPMAN Co.,Ltd. 将透水铺装所需的功能性、施工性与环境性能高度融合的新一代透水性混凝土模板面板。以“无水害的未来”“从铺装材料改变城市基础设施”为理念,将水的渗透、储留与维护管理集于一体,成为次世代的基础设施结构体。 45、电气设备 Archi Design 获奖公司/组织 Panasonic Corporation 以建筑视角和整体最优为出发点思考,致力于美化生活景观的电气设备。与建筑设计方共同探讨理想形态,统一原本分散的产品色彩、光泽、形状、尺寸与施工方式,成系列提供同一世界观的产品群。在提升空间价值的同时,也减轻了整个价值链的环境负荷,实现美与环保的兼顾。 10、家具、办公室及公用设备 46、mie火器 OF1 LIQUID 获奖公司/组织 YAMATO PROTEC CORPORATION 使用完全不含氟化合物灭火剂的mie火器。氟化合物部分成分在自然界难以分解,并被指出对生态与人体有负面影响。mie火器作为强制配置的设备,与人们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该产品实现了更安全的使用体验。 47、送水口 Fire Dept,Connection Two Way Pillar Type Ftype 获奖公司/组织 ITACHIBORI MFG.CO.,LTD 送水口是一种在火灾时从消防车向建筑内部的放水口或喷淋头供水的设备。通常设置于靠近道路的位置,为了减少与道路边界的干涉,其软管连接部分相比传统产品采用了更少凸起的结构。通过将软管接口收纳于送水口本体内部,实现了平整的外形,并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追求简洁的美感。 48、葬送一体型推车 Full Moon 获奖公司/组织 NKC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kaimen Co., Ltd 将抬棺车与收骨推车融合为一体的送葬车。在选择火化的人数增加、设施更新的背景下,即使在人员与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合理化火化前后的动线,减轻运用负担。台车本身即可完成与故人的最后对面与收骨仪式,以庄重方式支撑遗族安静而细致的告别,成为次世代火葬场的基础设施。 49、洗车机 ROBOSEN 获奖公司/组织 HIRAMAZ Co.,Ltd. 为运输行业司机减轻负担,兼顾效率与环保的自动式洗车机。配备发电机与水箱,只要是平坦路面即可使用。通过简洁的遥控操作,任何人都能轻松上手,体现了方便轻松的设计理念。 50、铺装材料 Cementless soil-based pavement 获奖公司/组织 Nara Women’s University 在保留“土壤”柔软质感与天然特性的同时,不使用任何水泥或树脂进行固化的环保型铺装材料。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可利用现场挖出的土壤进行再利用,从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景观空间。 十一、移动工具 51、乘用车 DELICA MINI 获奖公司/组织 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 兼具SUV力量感造型与宽敞车内空间的轻型超高顶小型车。无论是育儿家庭,还是希望轻松享受户外的用户,都能在日常与休闲场景中,与家人朋友共享愉快时光。 52、电动汽车 AIM EVM 获奖公司/组织 AIM Co., LTD. 作为日本唯一量产型微型EV,面向能源与交通存在课题的离岛等地区,以可负担的价格提供人人易用,灾害时也能发挥作用的超小型交通工具。通过重新审视移动的本质价值,致力于提升生活质量,体现“社会包容性设计”的理念。 53、铁路车辆 Tobu Railway Series 80000 获奖公司/组织 TOBU RAILWAY CO.,LTD.+ The Kinki Sharyo Co.,Ltd. 作为“Urban Park Line”可持续发展与降低环境负荷整体更新计划的一环开发的列车。在延续既有线路品牌的同时焕新形象,并针对沿线育儿家庭众多的特点,致力于打造不仅适合通勤,也能在通学和家庭外出等场景下安全舒适使用的车辆。 54、游船 WATERWAYS Ⅲ 获奖公司/组织 Tokyowaterways Co.,Ltd 以“水面上突然现身的BAR”为概念的BAR巡航船。旨在为当地居民与游客提供一个轻松聚集的场所,为都市河川带来多样的享乐方式。通过开放感十足的空间设计和富有氛围的间接照明,打造一个既可供日常生活中顺路造访,也可作为观光体验的新型“可停留水边空间”,是面向未来、兼顾可持续性的都市型水上移动平台。 55、搬运系统 Linear Track System 获奖公司/组织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利用电磁力替代传统工厂输送带的新型搬运系统。可在轨道上高速驱动多个载具,并能单独控制其速度和行进方向。除了实现上述功能外,设计还充分考虑了安装的灵活性与作业人员的使用便利性。 十二、建筑(独栋住宅、小规模集合/共同住宅) 56、临时住宅 DLT Timber Temporary Housing 获奖公司/组织 Shigeru Ban Architects+IEMOTO+HASEMAN 2024年能登半岛地震后建设的应急临时住宅。通过在木材上钻孔并插入木销而非使用胶水,将其制成木销层压木板(DLT),并进一步组合为箱型单元结构进行堆叠,有效缩短了工期。在石川县的珠洲市与轮岛市,共建造了12栋二层建筑,总计为166户居民提供了临时住所。 57、小屋 DANKYO 获奖公司/组织 Ryu Mitarai & Associates, Architects+Toiyama+Kitamoc 通过将地梁横跨在林中四棵树之间、以悬浮于地面的形式建造的小屋。其内部设有中央火炉,极小的空间中配置了四个带有身体尺度的凸窗,像螺旋般向上盘旋而成。每一扇窗的大小与开启机制皆因应周边自然环境而设定,居住者在开关窗户的过程中,能够真实感受到这片土地所蕴含的丰富自然魅力,体现出一种与环境深度呼应的建筑理念。 58、长屋 Shimosakunobe Farmland Reorganization Project 获奖公司/组织 Furuya Design Architect Office 由拥有农地及生产绿地的所有者开展的一系列收益性事业组成。在面对生产绿地税制优惠解除的背景下,城市近郊的绿地被迫进入流通市场,并逐步宅地化,可能导致景观破坏。本计划通过保留承担地区景观功能的绿地,同时建设三栋出租住宅群,以保障绿地的持续存在与市场价值,实现环境保全与永续营运并重的目标。 59、与城市相连的小型集合住宅 Toritor ‒ A Mixed-Use House in Togoshi-Ginza 获奖公司/组织 Yuto Takemi Architects Workshop LLC +Gen Tanaka+Mari Tanaka 延床面积为140㎡的三层木结构租自用混合住宅。位于充满活力的商业街背后,由业主住宅与两套可作为SOHO或民宿的出租单元组成。建筑巧妙利用微地形,通过螺旋状垂直动线与共享光风的中庭,将商业街延伸出的“城市深处的丰富性”引入其内部。面向社区开放的共享空间与多功能出租单元共同构成。 60、地基改良工法 Log Piling Method for Soft Ground and Carbon Stock 获奖公司/组织 Sumitomo Forestry Co., Ltd. +Tobishima Corporation+Misawa Homes Co.,Ltd. 通过在软弱地基中打入原木,以原木与地基共同支撑建筑的地基改良工法。原木埋设至地下水位以下以防腐朽,从而长期维持地基改良效果,并将固定化的碳半永久性储存于地下。仅使用天然材料,实现了气候变动缓解与森林资源循环利用的双重目标,是一种环保型工法。 十三、建筑(中、大规模集合/共同住宅) 61、集合住宅 LIVE-WOOD Osaka Castle 获奖公司/组织 Orion Construction Co., Ltd. +buildingLandscape+U'plan Co., Ltd. 建于可眺望大阪城的地段,地上8层的都市型木结构出租公寓。1至3层为钢结构,4至8层为木结构。当地从未有中大规模木造施工经验的工务店,通过与经验丰富的木构工厂协作,实现了由工务店主导的中大规模木造建筑。作为耐火建筑,同时呈现室内木质裸露的特色空间设计。 62、长屋 Nishiogi comichi terrace 获奖公司/组织 NARUSE・INOKUMA ARCHITECTS Co., Ltd +MEITETSU CITY DESIGN CO.,LTD. +KOSHIN KENSETSU CO.,LTD.,etc. 延续周边绿意盎然的独栋住宅区环境而规划的23户长屋与贯穿场地的小径。每户一层设有客厅,并在小径与室内之间布置地被植物、土丘、中高木与屋檐等层次,营造自然联系。小径既是住户的生活动线与儿童的游乐场,也是居民彼此感受生活氛围的共享空间。 63、集合住宅 Harport Suginami Sud 获奖公司/组织 AKI WATANABE ARCHITECTS 位于东京的50年老旧出租公寓再生改造项目。从无抗震与无合格证的状态出发,通过耐震化与合法化实现长期融资。在加减之间解决问题的同时,保留半个世纪以来逐渐扎根的人群、建筑与绿地共存的环境。通过在多年变化的痕迹上叠加新设计,使持续变迁与延续的状态得以可视化。 64、社区密切型特别护理老人院、保育所等 Rokugo Campus 获奖公司/组织 LIFE no Gakkou+tomito architecture +KAWAMIARCHITECTS,etc. 建于东日本大地震时成为海啸水际线的土地上的面向老人、儿童与残障人士的福祉据点。这里汇聚不同个性、身体与文化的人群,探索如同聚集而成街区般的全新福祉形态。 65、通过街区再开发形成的复合住宅群 NISHIIKE VALLEY 获奖公司/组织 TSUDOU DESIGN STUDIO 位于电车站口都市繁华区的小型街区,通过保留并活用原有分布的建筑物,逐步推进复合型住宅与商业设施的再开发項目。由企划与设计团队一体推进,试图在高层建筑背后的“谷地”街区中,编织出新的空间关系。在持续分阶段开发的过程中,亦同步规划新建楼栋,致力于从单体建筑的层面跃升至对整个街区进行再编辑的城市更新实践。 十四、建筑(产业、商业设施) 66、小型水力发电站 Oohito Subaru Micro Hydropower Plant 获奖公司/组织 River Village Ltd +Takebayashi Landscape Architects Ltd. 作为支撑当地生活与传统的新型区域环境协调设计的小型水力发电站。利用当地资源与施工体系,以融入景观的姿态营造安心氛围,并将发电收益回馈于用水及传统艺能等生活延续。 67、点亮地域未来的现代村落 obama village 获奖公司/组织 sumais+code inc.+FUJIWALABO 在仅约650人、正经历过疏化的小村落“小浜”,面向樱岛与锦江湾美丽环境而发起的民间地域再生项目。由当地工务店策划与运营,集结7个办公室与6家店铺,在营造社区的同时,持续培育职住一体的生活场所。 68、在都市中重新定义公园的举措 Ginza Sony Park Project 获奖公司/组织 Sony Enterprise Co., Ltd. +Sony Group Corporation 在索尼大楼重建过程中,将工地临时开放为公园,并作为探索城市可能性的实验场所,于银座创造出“余白”与“节奏”。其过程、机制与最终形态皆独特新颖,不仅是企业品牌据点,更成为为城市注入新节奏与多样体验的平台。 69、共享商店 Fujimidai Tunnel 获奖公司/组织 Fujimidai Tunnel 住宅区内的共享商店。配备有大型餐桌和厨房空间,供共享会员自由使用,无论是作为营业用的店铺,还是举办工作坊等活动都可灵活运用。鼓励以小规模经营为契机,在自己所居住的街区尝试将兴趣拓展为实验性的活动,或将本职工作延伸至与他人协作的形式,成为探索新型工作方式的社区据点。 70、2025大阪・关西世博会民间馆 Blue Ocean Dome 获奖公司/组织 Specified Nonprofit Corporation ZERI JAPAN +Nippon Design Center, Inc. +Shigeru Ban Architects 以“将丰富海洋留给下一代”为主题的大阪·关西世博会民间馆。其结构采用竹集成材、CFRP、纸管等具未来潜力的材料。馆内设有展示水循环与海洋污染的内容,并以可拆解、可再利用为前提设计,便于分解与运输。 十五、建筑(公共设施)、土木工程、景观 71、图书馆等复合设施 Ojiya City people,town,culture co-creation base hontoka. 获奖公司/组织 Ojiya City+ACADEMIC RESOURCE GUIDE,Inc. +Kenya Hiraga,etc. 以中心市街地活性化为目的,围绕图书馆功能建设的复合型设施项目。并非仅作为纯粹的设施建设,而是以共创为核心理念,从规划、建筑、信息设计、管理运营,到开馆后的使用,全程以一体化的方式持续推进设计。通过这种持续性的综合性实践,旨在拓展居住在这座城市的居民以及所有相关人员的可能性与参与价值。 72、重振水都三岛: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水之道 Genbe River, a Clear Stream Where Fireflies Dance and Aquatic Flowers Bloom 获奖公司/组织 Groundwork Mishima 由当地居民亲自清理、亲身实践、唤回生态活力的川流复兴项目。设计理念基于人与动植物共生的“生态提升”。如今,这条河流已恢复高自然度,孩子们可自在玩水捉鱼,游客能在河中漫步,萤火虫飞舞,水中花三岛梅花藻盛放。 73、城市建设 GRAND GREEN OSAKA (Advanced opening phases including South Park of Umekita Park) 获奖公司/组织 MITSUBISHI ESTATE CO., LTD. +OSAKA GAS URBAN DEVELOPMENT CO., LTD. +ORIX Real Estate Corporation,etc. 以“城市与自然融合”为核心理念,大阪站北侧的货运站旧址上诞生的新型城市开发项目。围绕绿意盎然的中央公园进行整体规划,致力于为聚集于此的市民、游客与办公人群等多元群体提供提升生活质量的契机,并通过设计激发新价值的发现与创造。是一个兼具可持续性的发展典范,旨在成为城市建设的全新转折点。 74、木结构建筑物 The Grand Ring 获奖公司/组织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on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OBAYASHI CORPORATION, etc. 体现“多样而统一”的大阪·关西世博会会场设计理念的象征性建筑。其结构结合日本神社佛阁所用的传统贯接工法与现代技术建造而成,不仅作为会场主动线保障交通顺畅,也提供遮挡风雨与日晒的舒适停留空间。 75、线性公园、地铁站、公共空间 心中山线形公园 获奖公司/组织 ECOSCOPE + TAIPEI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 位于台北的变革性都市项目。将原本被忽视的公园再生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为居民、通勤者、家庭和访客提供了多功能的共享场所。通过白天与夜间皆可使用的、具有在地特性的可编程设计空间,实现了包容性、可达性与永续性,重新连结了邻里关系,推动了地区商业的发展,并促进了社会交流。 十六、室内空间 76、建筑 Tamagawa Takashimaya S・C West bldg.Street/Food Court【P.】 获奖公司/组织 DDAA Inc.+Toshin Development Co., Ltd. 位于电车站附近的美食广场改造计划,以街道为主角营造成广场感。通过外墙退缩与可全开窗扇扩展街道宽度,实现内外连贯,并以跨越窗扇的大型吧台拉近店铺与行人的距离,促进交流。 77、住宅 house in Moriya 获奖公司/组织 MASAYUKI TAKAHASHI ARCHITECTS 项目的起点是建筑师接到父亲关于郊区一栋已建成住宅的翻修咨询。该住宅建成约30年,因设备老化而需改造。在与母亲离世后,父亲一人独居此屋已有13年左右,而住宅总面积的一半几乎处于未使用状态。本项目通过重新思考并改造这类建售住宅中常见的问题,尝试探索一种可能的应对方案。 78、酒店 北京前门文华东方酒店 获奖公司/组织 CCD/Cheng Chung Design 对北京历史悠久的草堂胡同进行改造,在保留传统四合院格局与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旨在吸引渴望沉浸于正宗文化氛围,并在城市历史核心地段寻找静谧居所的旅客。 79、文化学习空间 Harmony 获奖公司/组织 Yen Partnership Architects + MisoSoupDesign 由老旧工厂改建而成的教育设施。采用灵活的空间布局、跨学科协作区域与沉浸式数字媒体,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体现了以“情境化教育”为核心的设计策略。 80、饮料生产与灌装工厂 CAN-PANY 获奖公司/组织 mitoasya+Toyo Seikan Co., Ltd. 集无酒精饮料的生产与提供于一体,兼具工厂与立饮吧的功能的都市型小规模灌装设施。其名称寓意“装罐的伙伴”,通过透明墙体向街区开放生产过程,将“制造”的行为重新引入都市生活。 十七、媒体、内容 81、鸽子饼干 1枚装铁盒 Hato Sable Single Tin Set 获奖公司/组织 Toyoshimaya Co., Ltd. 为纪念丰岛屋创立130周年,并配合8月10日“鳩の日”顾客感谢日推出的纪念铁罐套装。共有棕色(鸽子饼干色)与三色旗(蓝、白、红)共四种款式,罐内饰以春夏秋冬插画,可用于携带鸽子饼干或作为收纳小物盒。 82、“萩饼”和“饭团”的品牌 SAZAE 获奖公司/组织 Sazae Foods Co., Ltd. 1957年于北海道创立的老字号食品品牌“SAZAE”,因产品线过度扩张而削弱了品牌优势。以创立初心的“萩饼”与“饭团”为核心进行品牌重塑,从经营战略到品牌概念、产品、标志、包装、门店及网站等全方位焕新。 83、设计系统 Serendie Design System 获奖公司/组织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Takram Japan 三菱电机推出的开源设计系统。旨在打破职业类别、公司内外、乃至国家之间的壁垒,通过敏捷的方式创造全新价值。对外公开UI组件、开发代码及设计指南,支持开放式、协作型的事业发展与组织文化的建立。 84、博览会展馆官方网站 Official website for the Japan Pavilion at the Expo 2025 Osaka, Kansai, Japan 获奖公司/组织 Nippon Design Center, Inc. 以“生命与生命之间”为主题的2025大阪·关西世博会日本馆官网。设有探讨“循环”的《月刊日本馆》与全面解读日本馆的《完整指南》等内容,不仅便于参观前后了解,也为重新审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提供契机。 85、音乐奖 MUSIC AWARDS JAPAN 获奖公司/组织 Japan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日本最大规模的国际音乐奖项。由日本音乐产业的五大核心团体跨越界限共同主办与运营,旨在向全球传播日本的音乐文化,尤其以环太平洋地区为中心,构建全球音乐网络,并以此为契机开拓音乐的未来。 十八、系统、服务 86、网络服务 Reposaku 获奖公司/组织 Ezowin Inc. 能够实现实时、高精度可视化数十台同时运行车辆轨迹的Web应用。作为将农业现场的熟练技艺传承给下一代的智慧农业基盘的第一步。自主开发了对应QZSS CLAS的终端,实现12cm误差定位。以激发“想用”的操作体验,实现包括高龄者在内的全员参与。实现团队协作强化、教育成本降低与作业效率18%提升。 87、促销品共同配送平台 Co.HUB 获奖公司/组织 MIC Co., Ltd. 面向零售店与制造商的促销品联合配送服务。各制造商的促销物料被集中至MIC的物流中心进行统一集货与分拣,再根据各门店的需求进行最适化包装,每周一次定期配送。服务上线两年半以来,已有约一半的药妆店参与,有效减轻了门店的作业负担,实现了物流效率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削减及促销品使用率的提高。 88、书籍小额经销服务 HONYAL 获奖公司/组织 TOHAN Corporation+Watanabejunpeisha Inc. 由综合书籍批发商“TOHAN”推出的书籍小额批发服务。开发出一套开设书店的标准化方案,不仅支持小型书店创业,还支持餐饮店、美发沙龙等异业态门店的书籍销售,甚至适用于公共设施与一般企业等多样场景。通过充分运用其自有的配送网络,简化流通流程,旨在全国范围内扩展人与书之间的接触点。 89、地方旅馆再生・闲置资产活用服务 MUJI room SAKAMOTOYA 获奖公司/组织 Ryohin Keikaku Co.,Ltd. 由于设备老化、劳动力短缺以及游客需求变化等因素,地方旅馆面临集客困难,逐渐陷入休业状态。对此,良品计画构建了一种商业模式:在不转移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前提下,由良品计画进行设备投资,并通过其品牌与自有媒体渠道进行信息传播,以协助旅馆吸引顾客。帮助那些有经营意愿但缺乏资金的旅馆业主,得以重新启动并持续其事业。 90、共创型设计共享平台 OPEN DESIGN 2025: Designing a Generative Commons for Co-Creation at Expo 2025 获奖公司/组织 VISIONs inc.+ningen Co., Ltd.+1→10.inc 以“大阪·关西世博会”的设计系统为起点,提出“开放的设计”理念,不止于指南,而是作为促进参与与共创的协议,社会化落地为生成型开放设计系统。以昵称“Co-MYAKU”为象征,贯穿现实与数字空间,创造出文化共享的公共领域。 十九、地域构想、活动 91、举措 Fukuoka City’s Yatai Food Stall Recruitment System 获奖公司/组织 Fukuoka City 在LED闪耀的街景中营造出怀旧氛围,屋台作为福冈独有的观光资源持续创造价值。为保留屋台,引入了“公开招募制度”。尽管过去因交通和卫生问题面临减少趋势,但随着具有新魅力的屋台诞生,100家屋台得以延续,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访客。 92、连接水仙产地风景与未来的项目 nokate 获奖公司/组织 Nokate LLC 通过多样的在地实践延续水仙产地风景的举措。在被选为重要文化景观的越前海岸水仙田上,重新审视日本水仙价值,展开新型“生业”实践,运营作为交流与关系人口创造的据点,并通过记录在地生活传递文化景观。旨在让多样人群成为风景的共同守护者。 93、活动 Farm based community educational design 获奖公司/组织 Sagotani. Inc 拥有85年历史的牧场在新冠疫情期间转向放牧酪农,探索重新构建“生活与生命相连的酪农价值”的养殖方式的项目。通过与当地社区协作,完善放牧地、体验农园与交流据点等设施,并结合标志与包装设计将理念具象化,展现对未来酪农理想形态的思考。 94、离岛振兴活动 Shima Ame Lab. 获奖公司/组织 Fuk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在依靠雨水生活的岛屿,围绕生活用水保障与离岛振兴所开展的项目。具体内容包括:建设专门收集、储存并净化雨水以作为生活用水的设施“雨畑”,以及围绕该设施开发并提供的体验型环境教育项目“雨水生活体验”。不仅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也通过教育与体验的形式推动了离岛的可持续发展。 95、工艺遗产计划 Next Artisan, a new way to preserve traditional rush weaving art 获奖公司/组织 Taiwan Yuan-Li Handiwork Association 拥有300年历史的元里藺草织因工匠高龄化而逐渐衰退。为保护这一工艺,相关协会建立了认证制度,通过文件化传统知识,并举办比赛、工作坊和培训,推动创意传承,从而保障其可持续的未来。 二十、一般构想、活动 96、新型公园建设 Chiyoda City Park Development Plan 获奖公司/组织 Chiyoda City+Kokusai Kogyo Co., Ltd.+Tetor inc. 推进①公园基本方针制定、②公园更新整备、③软性政策三项举措,致力于在短期与中期内打造契合地区课题与需求的新型公园。面地区内人口增长,尤其是白天人口庞大的状况,旨在实现能回应多样化使用需求的公园建设。 97、厌世者协会 The Misanthrope Society 获奖公司/组织 UNME DESIGN CO., LTD. 旨在通过提供灵活且友好的工作环境来支持抑郁症患者的餐厅。创造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社交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患者重返社会的过程。同时,通过提升公众认知,帮助更多人更好地理解并接纳抑郁症患者。 98、活动 Forestry that doesn't cut trees 获奖公司/组织 NAKAGAWA Co., Ltd. 提倡“不伐木的林业”,开展以育林为核心的林业活动。通过林业数字化(开发大型无人机)实现省力化作业,创造女性就业机会,并与和歌山县田边市签订灾害时期物资运输协议以贡献于地区发展。此外,与残障者就业设施等合作,利用由当地儿童与高龄者收集的橡实进行苗木培育。目前已有7家公司基于本模式在9个都县展开业务。 99、学校保温隔热工作坊 School insulation workshop 获奖公司/组织 Masayoshi Takeuchi+Akira Uchiyama+Masayuki Mae 由于学校教室的隔热性能较差,整体环境恶劣。夏季时空调效能不足,难以有效降低温度;冬季即使开启暖炉,室温也难以上升,冷热不均的状况尤为严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舒适性与节能的双重目标,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坊,实施天花板、墙体的隔热改造,以及在开口部位安装内窗等措施。 100、从“体育”到“运动”的意识改革 SAGA2024 JAPAN GAMES & National Sports Festival for People with a Disability. 获奖公司/组织 SAGA Prefecture 始于1946年的“国民体育大会”在2024年佐贺县举行时全面转型,正式更名为“国民体育大会”。佐贺县以“SAGA2024”为契机,贯彻体育本质,打造一个全新的赛事形式,旨在实现日本体育界从传统“体育会”式文化向更现代、多元、包容的运动文化的重大转变。 本次的100件受赏作品皆可在GOOD DESIGN AWARD官网查看:www.g-mark.org 作者公众号:日本设计小站(ID:japandesign)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文科倒闭潮,最先冲走广告学。 来源:网易数读 原标题:中国最卷文科专业,开始批量倒闭了 在大众印象里,广告业几乎等同于创意工厂。从“收礼只收脑白金”传遍大街小巷,到“你的益达”让口香糖品牌一炮而红,这个行业仿佛掌握了点石成金的秘诀。 这些光环也吸引了大批学子报考广告学,憧憬着毕业后一个创意卖出百万,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从入学第一天起,现实便开始与理想割裂。 四年里填满了熬不完的夜,做不完的小组作业,比不完的“大广赛”“学院奖”。但最震惊的是,有人甚至还没等到毕业,专业就消失了。 学广告,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广告学,正在被淘汰 我们熟知的经典广告语,都诞生在改革春风吹满地后。 1979 年正月初一,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一则特别的内容——一家三口选购补酒送给爷爷,观众起初以为是新闻,直到片尾才发现是一则广告,这就是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 这一年中国只有 10 家广告公司,而到 1999 年时,已经有 6.48 万家广告经营单位。这种爆发式增长,催生了广告学专业的开设潮 [1]。 1983 年,厦门大学率先设立广告学专业。到 2013 年,全国已有 412 所院校开设该专业 [2]。 但近几年,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撤销广告学。教育部数据显示,2013 年到 2022 年,共有 53 所高校撤销了广告学专业,其中不乏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等 985、211 名校。 还有一些高校虽然没有撤销广告学专业,但对应的本科招生计划开始大幅缩水。例如,复旦大学广告学所属的新闻传播普通类招生数,从 2023 年的 66 名锐减到 2024 年的 19 名 [3]。 而早在张雪峰 2023 年“报新闻学就打晕”的言论之前,同属新闻传播学科的广告学就已显现颓势。2021 年时,广告学专业撤销数量就已突破两位数。 高校撤销专业主要是因为招生难或就业难。 在《中国广告教育四十年(1979~2019)》一书中,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前副院长钟以谦表示,“从 2008 年开始,我们的毕业生就业率陡降,举个例子,2007 年平均 1 名毕业生有 5 个岗位空缺可供挑选,而在 2008 年只能达到 1∶1.2、1∶1.5 左右。” [2] 文科缩减的大潮进一步加剧了广告学的危机,2024 年发表于《国际新闻界》的一项研究调研了 24 所院校后发现,即便是被评为省一流的广告学专业,经学校权衡后仍被裁撤 [5]。 有高校老师在接受《人物》采访时称,该校广告学专业历年招生和就业数据都正常,但因为在工科院校内排名不高,所以收到了停招的通知 [6]。 而置身于这股撤销潮中的广告学学生,更是悔不当初,含泪成为预备牛马。 既肝又卷,前途未卜 从学习体验来说,几乎没有广告学学生,能逃过卷成“六边形战士”的宿命。 大部分人的课表都是“大杂烩”,不仅要学 Ps、Ai、Pr 等 Adobe 全家桶,还要学摄影、Python 编程等课程。 然而实际上,有人吐槽自己的老师从来没在广告公司上过一天班,上课时要么用着古早的广告案例,要么教着业界早淘汰了的软件。 课件是上个世纪的风格,上课讲广告历史、播放(老师认为的)优秀广告片...在如今电商为王的广告营销时代,四年授课内容关乎电商的只字不提。 武汉大学学者对国内 48 所院校广告学本科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后发现,实操类课程平均占比达 39.98%。然而,各个院校之间开设课程的比例差距较大,有些院校七成以上的课程都是理论类 [7]。 还有人吐槽广告学虽然许多课不用考试,但是几乎门门都有小组作业,有些课程还强制要求参加“大广赛”“学院奖”等比赛。校内又卷又肝,校外还得利用空闲时间刷各种 4A、大厂实习来丰富简历。 到找工作时,一些毕业生更是焦虑,搞创意比不过艺术生,写文案不及汉语言文学,做海报、剪视频又不如设计学、广播电视学学生,尤其是当下还多了个“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来抢饭碗。 倍感压力的不仅仅是广告学学生,广告公司们也在经历“寒冬”。曾被视为行业标杆的国际 4A 广告巨头也开始裁员,有些老牌 4A 广告公司甚至已经倒闭。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 年中国广告市场整体规模为 1.3 万亿元,增长幅度高达 17.5% [8]。 广告市场并非没有前景,但市场越来越细分,传统广告公司的饭碗越来越难端得住,新的玩家纷纷来分一杯羹。 传统广告公司通过捆绑媒体,以代理费的方式进行曲折变现。但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以及传统媒体广告业务的大幅萎缩,他们处于随时可能被替代的担忧中 [1]。 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例如硬广、海报、TVC 已不是市场主流,品牌更倾向于社交媒体营销、短视频营销、电商广告 。 虽然广告公司仍可以做代理生意,但是不少互联网平台组建了效果团队,有商务能直接对接品牌方。且得益于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化,品牌如今可以直接借助各种数据与工具便利自主地完成投放 [1]。 另一方面,深谙流量密码的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传统广告公司在创意领域的优势逐渐不再明显。 毕业生们也感到了广告行业传来的寒气,职友集数据显示,近年来广告行业招聘职位数持续下滑,2024 年广告行业招聘职位数相比上一年降低 18%。 广告营销公司更倾向于招来了就能干的人,没有时间和成本再培养新人。不少广告公司的招聘要求里都注明「X 年广告公司经验优先」,一些毕业生甚至自嘲,毕业后只能回家开打印店。 而不少广告资深打工人,更是在不遗余力劝退想要入行的年轻人。 广告人的出路,在哪里 如果在社交网站上搜索广告公司,你会看到刷不到底的吐槽贴。2024 年 3 月,一份吐槽广告公司的共享文档在广告营销圈疯传,一进去就是各种“快逃!”“避雷”等加粗标红的字词 。 论起加班最狠的行业,广告业绝不会掉出前三甲。工作日用咖啡续命通宵出方案已经是广告人的常规操作,节假日也只是换了个地方远程办公。 而与工作过劳不相上下的,是让许多人“气到长结节”的甲方。面对着“五彩斑斓的黑”这样的奇葩需求,广告人还得秒回一句“好的~”。 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能坚持下来的打工人不仅得有钢铁般的意志,还得有一个铁打的身体,这也使得广告人的职业寿命普遍较短。 据数英《2023 广告营销行业薪资报告》, 近三年,有 66.4% 的广告营销从业者换过工作, 其中,27.6% 的从业者换过两次及以上工作。 越年轻,换工作的频率也越高,25-30 岁的打工人中换过工作的比例达到了 75% [9]。 而在传统广告业式微的时代,广告人也不仅仅只是在行业内跳来跳去,而是重新开始找适合自己的“锚点”。不少优秀的广告人已经离开广告业,有总监级的广告人感慨,过去的 2024 年在工作中已经没有什么困惑,但—— 唯一有点意外的是招聘方面,行业人才水平衰退太快了,难以为继。 我们统计并分析了社交平台上广告行业工作相关跳槽去向的讨论,发现对于不少广告人来说,跳槽的终极目标是进入甲方公司。 有广告人称,很多资深广告人从乙方跳槽到甲方,导致比稿时一些甲方对于提案的经验比所有竞标的乙方都好。 一些广告人跳槽去互联网大厂,在广告公司摸爬滚打中积攒的工作技能还能转化为大厂运营岗的爆款方法论。还有一些人不想再做螺丝钉,靠着在广告行业积累的资本开始创业。 去媒体、做销售、当自媒体博主也是一些热门的出路。许多富有创意或长相适合出镜的年轻人,在学生时代就开始经营自己的社交账号,而不再单纯把毕业后进广告公司作为唯一的职业选择。 同样,许多来自广告行业的人也成功转型为博主,虽然面临一定的压力,但至少赚的钱都是自己的。也不乏有些人通过努力做大了个人 IP,甚至成功成立了工作室或中小型公司,拓展了更广阔的事业版图。 不论是转行还是留下,广告人心知肚明的一点是,属于《广告狂人》的黄金时代已然落幕。但广告不会消失,消费社会永远需要广告来点燃欲望,正如一个广告学毕业生所言—— 虽然没有那么理想,但不后悔,哪都不是特需,哪也都用得上。 参考文献 [1] 刘佳佳, & 王昕. (2020). 中国广告公司四十年(1979~201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宋红梅. (2019). 中国广告教育四十年(1979~201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复旦招生网. (2024). 招生计划. Retrieved 31 January 2025 from https://ao.fudan.edu.cn/36332/list.htm. [4] 姚曦, & 李春玲. (2015). 互联网、大数据、营销传播结构主义视角下我国高校广告教育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新闻与传播评论 (00), 163-178. [5] 林升栋, 吴珺婷, & 李伟娟. (2024). 中国大陆广告教育转型升级的探讨——基于24家广告学国家级一流专业的调研. 国际新闻界 (07), 77-94. [6] 李雨凝. (2024). 高校老师,在专业消失之后. 人物. Retrieved 31 January 2025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OLV9-OzrhzN4MlwsuWTjNQ. [7] 周茂君, & 何江移. (2023). 新文科背景下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基于国内48所院校本科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 新闻与传播评论, 76(1), 114-128. [8] 市场监管总局. (2024). 2023年度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 Retrieved 31 January 2025 from https://www.samr.gov.cn/xw/xwfbt/art/2024/art_72870266d29c4d7d864f073719a03b10.html. [9] 数英. (2023).《2023广告营销行业薪资报告》数英重磅发布. Retrieved 31 January 2025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uY7PnBlmfhMDPsidBG4RYA. 作者公众号:网易数读(ID:datablog163)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围观 工作区域: 广东深圳 发布时间: 2025-10-18 Job ID: 269247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职位描述 1、负责品牌的创意文案产出(创意发想、策略输出、完整的创意逻辑、创意文案撰写能力); 2、扎实的基本功和网感并存,不要腐朽的老木头,也不要完全不落地的艺术家(这不是幻觉); 3、6年以上广告公司工作经验,全品类客户经验,丰富的整合营销思路; 4、丰富的创意团队管理经验,掌握数字创意与内容创意的创意精髓,有自己独特的创意经验与方法。 任职要求 1. 6年以上数字创意/Social广告公司文案类经验;有2年以上团队领导经验者优先; 2. 不局限于传统广告思维,愿意一起探索全新的品类广告或沟通方式; 3. 熟悉整合传播Campaign全案或Digital/Social传播全案的创意需求,对创意有自己的洞察,理解和沉淀; 4. 具有出色的表达、客户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需要有提案能力,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先锋意识。 PS补充~ 1、Art Base/Copy Base 皆可,只要你的创意够强,来这里,把你的伟大IDEA全部做出来。 2、作为一个team的领导,会相对独立的领导一个团队,或作为助手协助管理创意团队,主力服务部分重点客户,需要你专业度强,气场强大,管得住组员,Hold得住客户,能带领团队做出叫好叫座的作品和案例,也能帮客户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3、最基本的要求是“Passion”,希望你对广告创意具有足够的热情,说实话,做这一行满累的,经常加班加点,陪家人的时间明显不如传统行业,回家还在想创意,老板要求又高,如果没有足够的热情,没有想做出好作品好案例的企图心,那还不如趁早转行,或者去其他更清闲的公司。 4.有机会成为合伙人~ 地产勿扰!!!感恩!!!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足力健定位的是“老人鞋”,但却没真正研究透“老人”。 原标题:人群VS场景:为什么足力健在斯凯奇面前输得彻底? 足力健最近出了个新闻,他们在河南悄悄开始了自己品牌的第二条曲线:足力健有机食品店。 店里除了没有老人鞋,吃喝用品一应俱全,从4.9元的速冻饺子到果汁饮料。据说门店已经40家了,有机食品店会员数也超过了8万人。 足力健的这次战略大转移,定准了下沉市场的老年人的高频吃喝需求。 一个好好卖鞋的品牌,怎么卖起速冻饺子来了?卖鞋卖不动了吗? 数据显示,足力健从2020年开始连续亏损,老人鞋市场也被斯凯奇等品牌不断分走。曾经被定位派奉为圭臬的品牌,为什么走不动了? 我概括出一句话:足力健定位的是“老人鞋”,但却没真正研究透“老人”。 “老人”这个词太大了,而且这个词的定义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变化,足力健脑子里对老人有个模糊的定义,既然老人画像不精准,就缺少精准的产品、价格、渠道、营销的匹配。 搞下来,反而不如不定位人群、而是定位“舒适科技”的斯凯奇发展空间大。 事实上,这也是定位人群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人群”是很不稳定的一个要素,一则大,二则易变。 一、谁是老人 老人这个概念太宽泛了,60多岁是老人,90多岁也是老人,但五六十岁的老人和八九十岁的老人几乎是两个物种。 足力健到底是做给谁?显然60左右的人自己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是老人,而8、90岁的老人自己是否还有买鞋的意愿或能力?一双鞋他们得穿多少年才能坏掉? 所以,初老市场,压根不喜欢足力健,他们喜欢的是:斯凯奇。毕竟同样是舒服、一脚蹬,“熊猫鞋”这样的说法洋气多了,给他们留足了面子。 除了年龄,还有地域。一二线城市的老人和小镇老年,也不是一类。 这个点上足力健似乎默默做了选择,所有的店面选址几乎都选在了便宜一些的街边和社区店,这就把消费力更强的城市老人和shopping mall留给了斯凯奇这样的品牌。 最后,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选择下,足力健的“老人”,变成了下沉市场里的“老老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概括一下品牌人群印象就成了:三四线城市以下、75岁以上的老人。这样的人群反向也影响了他们的产品设计、开发、服务方式、渠道特点等。 顾客和品牌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一开始没把顾客想清楚,过程中全靠潜意识推动,就会有一天走到窄路上。 二、“老人”一直在变 2015年足力健创立品牌,距今10年。一代人已经老去,新一代人的想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更何况中间还经历了“口罩”这种对人的三观强行修正的人类大事件。 换句话说,10年前的服务方式和产品设计在今年可能都已经落伍了。 今天的老年人是否还会被“半跪式试鞋”打动?是否还会被“宽敞舒适”的穿着体验打动? 人,是最大的变量。 定位定在人群上,短期内会很有效,长期要不断调整不断迭代。这对企业战略落地是个挑战。 三、最重要的是:竞争格局也变了 做生意,千万不要祈祷自己“爆发”,聪明的企业家都是悄悄赚钱,猥琐发育。那些大张旗鼓说自己“爆了”、“火了”的,绝大多数都是需要融钱的。 一旦一个事被所有人都关注到,就离给自己“惹事”不远了。 “老人鞋”过去的高调,引来了鞋市场无数双虎视眈眈的眼睛。 光是有“老人鞋”这个类目的鞋子品牌大概有600多家,一旦一个类目火了,同行谁会觉得自己做不了呢? 但“足力健老人鞋”的护城河并不高。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几乎没有强势长板。 反倒是斯凯奇这样的品牌很聪明的抓住了“闪穿科技”这样一个“痛点场景 + 科技门槛”的点,在“内容体验”上下足了功夫。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2025年5月,斯凯奇又被巴西著名的赋能式投资机构3G资本纳入麾下,未来针对“舒适科技”再进行一通成本精益管理,反而更像会赚钱的样子。 四、当人群遇到场景 足力健品牌是典型的人群逻辑起品牌,早期很爽,后期很慌。现在终于走上了吃干榨净这个人群的路子,开始卖老年人的一切。 斯凯奇更像是痛点和场景逻辑起品牌,舒服的鞋,不管是什么年代,什么人群,都需要,哪个人群最需要我就卖哪个人群,哪怕最后买我的全是腿脚有问题的病人也没问题,生意会一直稳。 深挖一下不舒服的场景有哪些,很快他们发现了“穿鞋提鞋”这个场景,“一脚蹬”闪穿科技广告顺势打的满大街都是,效果很好。 写在最后 在类似鞋这种生活消费日用品类里,我们定义一个品牌时,就不能想着通过定位某个人群一路保底,不能幻想一开头快、后面快、最后还是快。 因为,所有的快,终究是要拿慢来换的。就看你想要的是前面快还是后面快,你想要的是一个“爆”了的品牌还是一个“长青”的品牌。 一旦选了开头快,就选择了永动机的节奏,后面就要提醒自己,不断迭代,反复腾挪,创新不能停,哪个品牌能做到这样呢?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这才是广告人该做的广告。 最近刷到一条热度很高的帖子,主角是宜家的一则地铁广告。 画面里一对年轻人用宜家蓝色编织袋“装”着小猫,配文“一定要准备好,才能开始吗?家装得下计划,也装得下‘意外’”。 帖主认为它没搞“傲慢”的设计,没去硬凹“为小空间家庭设计折叠婴儿床”,聚焦“意外收养小流浪猫”,这种当代年轻人常有的经历,特别接地气,也让大家感受到宜家有颗“不傲慢的心”,能共情普通人的生活。 帖子也因此收获了不少的点赞和共鸣。 好多人在评论区接力赞同:太有洞察了! 这才是广告人该做的广告。 天才mkt方案。 还说广告场景像极了《花束般的恋爱》里男女主收养猫猫的场景。 还有网友很喜欢这种多元包容的感觉,觉得处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很有安全感。 还有网友开始分析起了画面的高明之处:这个色彩搭配绝了,让大家一眼聚焦在袋子上。 接着其他网友补充道:不杂乱,仔细看家具和墙面不是豆绿色就是黄色,靠深浅搭配来营造层次感,并且明度都调得很低。 人物一灰蓝一白都是中性,这样亮蓝色的袋子就一下子凸显出来了,实在太讲究了。 有不婚主义网友说:创意是好,比传统结婚生子叙事新鲜多了,也喜欢这种多元的感觉,但看到年轻情侣还是会觉得没戳中自己,真希望以后有更多“家≠婚姻”的广告。 还有人分享类似经历:现在好多产品都贴婴幼标签,之前感冒买乳霜纸,满货架都是婴幼包装,最后选了黑底云彩款,终于不用被迫代入家长角色。 还有人忍不住对比起常见的设计套路:现在刷各种APP封面,国内好多都想把所有东西往一个图里塞,特别满。 但这帖子里的广告图,还有之前看到的蓝色苹果主图,完全不一样,看着就舒服。 “家”这个主题,我们很容易下意识地联想到孩子和婚姻。 但这则广告跳出了这个固定套路,它展现的是一种更人性化、更随性的生活可能。 更有人读出了广告背后的温度:我觉得还有一点很感触的是,这个广告传递的是一种企业价值观,而不是真的推广那个5元的袋子或是养宠友好。 如果真的要推广宠物友好,宜家有那么多宠物产品,但它恰恰没有推广那些商品,而是放了最普通的袋子。 而且感觉标语也很好啊,装得下计划也装得下意外。 家是最包容之所,给人勇气,给人喘息的余地。 现在大家都太紧绷了,宠物经济背后透露出年轻人需要情感慰藉和焦虑情绪的缓解也被照顾到了。 忽然到来的猫猫狗狗可能会打破计划,但是因为有家随时在身后准备着,可以慢慢来,可以放轻松。 还有网友晒出了自己的宜家故事:好感动呜呜,我家大宝也是用宜家蓝色袋子捡回家的,当时和女朋友刚毕业,也是在小小的家里慢慢把猫养大了。 宜家的沙发床的广告就是有只猫钻到抽屉里,可以和人一起睡这点我就买了,虽然我知道我家猫会和我躺在一起。 还有网友发现宜家广告一直很“敢”:而且我在微博刷到一个宜家的广子,爸爸做家务妈妈在办公,在国内广告里属实是一股清流了。 我们这边的youtube这周开始播的宜家广告,介绍丁克和毛娃(狗狗)以及一位男士立志成为城里最好的plant dad (“植物爸爸”),说“在宜家梦想皆有可能”。 昨天去宜家看到买鲨鱼的广告也挺有意思,大概的意思是“不需要孩子也可以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乐趣”这种。 前几天去宜家拍的,真的是很懂一些说话的艺术。 大家越聊越认同:感觉宜家的广告设计真的有在动脑! 甚至有网友用行动表示支持:行吧,支持一下宜家,去买个柜子。 很快宜家官方也现身回应,感谢这份细致的理解,并表示希望成为用户身边“懂你的朋友”,而不是爱说教的“大家长”。 还为贴主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表达感谢。 我去搜了下,发现这是宜家“家,给生活更多”主题广告里的其中一则,而同系列其他广告也一样很戳人。 每一则都精准拿捏住了生活里的情绪与思考,把“家”的温暖和包容,用特别细腻的方式传递了出来。 “忙忙碌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个拥抱,给你答案。 “生活的底气从哪里来?” 来自三餐四季,一家人围坐的烟火气。 “真的要这么焦虑成绩吗?” 转向孩子的世界,就会有答案。 “明天会更好吗?” 睡个好觉,明天再说。 “躺平不行吗?” 学会“躺平”,才能找回自己的节奏。 “什么时候才能放下?” 从整理的那一刻,开始吧。 翻看评论区,满屏都是对宜家广告的认可:宜家是真会做广告! 有人想起此前宠物打碎杯子、小物件的创意广告。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也有人提到宜家中年夫妻的品质卧室,感慨连中年夫妻的相处细节都能捕捉到,宜家是真的懂生活。 还有很多网友提到:宜家的广告总是会让人觉得很幸福,很有家的感觉,感觉宜家广告里有一个乌托邦美好世界。 同意,宜家商品一直给我产品不分贵贱,都是好生活的感觉。 回头看这波宜家广告,最打动人的,或许正是这份“被理解”的感觉。 它不刻意煽情,也不说教,只是安静地呈现出生活的各种模样,无论是计划之中的安稳,还是意外之外的惊喜。 不得不说,在当下,能让人感受到“好生活”的可能,甚至一点点乌托邦式的慰藉,这样的品牌就已经赢了。 说到底,好的广告,就是让你在里面看见自己,也看见生活更多的可能。 宜家,做到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像喝奶茶一样喝啤酒,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作者:罗立璇,贾阳;首发:20社 原标题:雪王又来再造蜜雪冰城了 蜜雪冰城要做啤酒,而且阵仗还铺得不小。 国庆期间,蜜雪冰城公布,以2.97亿元获得鲜啤连锁品牌福鹿家53%股权,他们的业务版图也正式从茶饮、咖啡,扩展到现打鲜啤。 成立于2021年,从2023年5月开放加盟,福鹿家今年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了1200家,门店范围覆盖中国28个省份地区,在2024年实现107万元税后利润,已经盈利。 实际上,福鹿家的实控人是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的弟弟、蜜雪集团CEO张红甫的配偶田海霞,从成立开始就被认为与蜜雪冰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很难说在供应链、选址、加盟商没有隐形支持。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的发展路径,也是早期独立发展,孵化一段时间后由集团接手。 张红甫2019年提出 “五年内复制出一个蜜雪冰城”,现在六年时间过去了,幸运咖并没有成长为另一个蜜雪冰城。 据此前官方数据,截至今年7月,幸运咖全国签约门店总数突破7000家,与瑞幸的26000家相距甚远。 这一次,雪王能成功吗? 01 小吃街缺一家鲜啤馆? 从定价来看,福鹿家确实非常“蜜雪”。 根据价目表,店内产品价格在5.9元到14.9元之间:最便宜的福鹿鲜啤5.9元/杯;增味啤酒里,茶啤8.8元/杯,果啤9.9元/杯;最贵的有区域限定款,14.9元/杯。 从福鹿家的宣传语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用户定位:“成年人的奶茶 叫做微醺快乐”。这显然是在和蜜雪冰城针对的年轻人群互相呼应。在公告里也提到,这是“针对熟龄人群”的饮品线,也是对现有奶茶、冰淇淋、咖啡核心产品矩阵形成的有效补充。 国庆期间,曾经有一个段子广为流传: 如果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不知道该去哪儿吃饭。 只需要打开地图,星巴克密集的地方有大商场,蜜雪冰城密集的地方,有小吃街。 如果是在小吃街这个场景,啤酒确实是一个适配的产品。 另外,中国内地门店数量已经达到4万多家的蜜雪冰城,已经看到了增长的天花板。根据多家机构的估算,目前对于蜜雪冰城的最大开店数量预期在5万左右,最乐观的也有到7万,但终点就在那里。 如果只看沙盘演练,啤酒这个品类,对蜜雪冰城是比较理想的:一是能拉奶茶品类比较难触及到的人群,二是能服务晚上这个奶茶不方便服务的时间段,三是能复用以往的部分拓店资源。 再来看看消费趋势。在公告中,蜜雪冰城称,投资福鹿家是为了“把握现打鲜啤行业的发展机遇”。 在各种报道和探店视频中,福鹿家的对标品牌都是精酿酒馆,如果蜜雪冰城盯上的是精酿,那么看起来天花板也不是很高。 这个领域的头部品牌是优布劳,门店数量刚刚超2000家。而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同比增幅30%。但蜜雪冰城去年的营收已经接近250亿元。 但如果把现打啤酒看成含酒精的饮品,那这个市场就大得多。 在消费下行的背景下,中国的低度酒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经增至57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而且,爱好喝点小酒的年轻人并不少。在低度酒市场里,18-26岁消费者占比41%,40岁以下人群占比达76.4%,形成约4.9亿人的消费市场。 从逻辑上看,蜜雪冰城的布局都是转围正在增长的年轻人饮品市场,而且奶茶、咖啡、啤酒,都是能让人快乐、且有一定“上瘾”感的饮品,也是日常最触手可及的愉悦享受。 趋势没问题,逻辑上也说得通,那么回到市场层面,为什么雪王做咖啡没有对这个市场形成降维打击呢? 幸运咖早在2017年开始孵化,瑞幸当年也是刚刚成立。从产品角度说,咖啡作为主要原料不像奶茶那样,可以无限压缩,而两个品牌的供应链协同是在蜜雪完全接手后才逐步进行。 福鹿家与蜜雪雪城的供应逻协同显然更早,在过去的各种探店视频中,被问到与蜜雪冰城的关系,加盟商的回答都是共用供应链,福鹿家的招商热线也是同样的说法。回到原料的问题,鲜啤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啤酒的成本。 传统认知中的精酿啤酒,指的是只能通过酿酒桶一次生产几百公斤的craft beer,原材料、酿造时长、酿造方法都可以调节,变化更多;工业啤酒则相对风味变化少,但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很多。 蜜雪冰城公告中的现打鲜啤,则是另一个市场概念。鲜啤酒一般是指不经灭菌的啤酒,和 “精酿”“原浆”存在一定重合,现打则是从售卖方式来看。 “现打”啤酒屋在宣传上都主打新鲜,但实际上新鲜并不意思着短保。据此前媒体报道,在冷藏条件下,没有开封的桶装鲜啤,保质期可以长达几个月。 也就是说,鲜啤完全可以集中生产,再用20L的钢罐配送,且未必采用精酿的艾尔工艺酿造。 根据咖门数据,福鹿家已经建立了万吨级自建工厂以及全国冷鲜运输网络,可实现0–8℃下配送锁鲜。 在收购后,福鹿家的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因为蜜雪可以把麦芽、啤酒花等原料纳入现有采购体系分摊成本,预计物流成本可下降15%~20%。 02 用做奶茶的方式,再造一个瑞幸 就算是城里的第一家福鹿家,经过的年轻人也会第一眼找到熟悉的感觉,说是一家啤酒店,其实从店铺到酒单的设计都更像奶茶店。 福鹿家主打现打精酿,酒精度数普遍不高,从2.3度到5度,被分为鲜啤、茶啤、奶啤和果啤。店员一般会解释,这种好入口的果啤、奶啤,是为年轻女性消费者设计。 这个产品思路很瑞幸,在打开咖啡的大众消费之路上,瑞幸的小甜水功不可没,桃子美式、多肉桃桃咖等果咖,很适合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杯咖啡。 为了突出现制,福鹿家也和奶茶店一样,把接酒开关放到消费可以看到的位置,当面把啤酒接到杯子或是袋子里。 对于精酿啤酒行业,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渠道模式。 精酿啤酒从渠道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 1、精酿酒馆,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优布劳、京A、牛啤堂,以及海伦司都是这样模式,主打餐酒一体。 2、近几年几乎所有传统啤酒品牌,如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都出了精酿产品线,这些产品有些有独立渠道,但也会进入商场等主流渠道。 3、还有一种就是几年出现的新渠道品牌,如歪马送酒、盒马、胖东来等新零售渠道都有自己的自营精酿产品。 如果不考虑后两种渠道,福鹿家的扩张速度远超传统的酒吧和小酒馆。截至今年8月底,福鹿家已经有1200家门店,海伦司还不到600家。 目前看来,蜜雪冰城至少规避了海伦司的致命弱点:在提供低客单价的产品的同时,还想打造社交空间——本来消费者给的钱就少,还不挪坑,商家吭哧吭哧服务一晚上,也挣不到多少钱。 现在好了,拿了就走,只要消费者认可鲜打的啤酒比罐装啤酒好喝,产品就有生存的机会。 蜜雪集团公告透露的开店目标是2026年福鹿家门店数量翻倍至2500家。有雪王的背书以及成熟的选址、培训和营销系统,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对此,蜜雪冰城认为双方协同效应明显,在公告中提出了三大协同方向:供应链协同、品牌运营协同以及加盟体系协同。 根据上半年财报,蜜雪冰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合计为176.1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8.5%,足以支撑起这个速度的扩张。 当然,对于加盟商来说,更重要的是开店模型是否健康,大家能不能在这里赚到钱。对于雪王来说,如果不能保证七成加盟商赚钱,未来也很难大规模招商。 03 鲜啤,下一个万店赛道? 最近几年,啤酒市场的命题是怎么防止下坠。我国啤酒的人均消费量从2011年的35.61升,已经跌到了2023年的29.84升。 传统啤酒商的做法是,过产品分层来提价,以及大大提高罐装率,提升利润;不能只依赖渠道,要去直接面向消费者,开小酒馆,比如青岛啤酒的TSINGTAO1903 青岛啤酒吧、华润的JOY BREW酒馆,但大多是浅尝辄止。 蜜雪想玩一个新游戏,通过用奶茶的方式,杀入这个已经充分竞争行业,去改造啤酒的销售和消费模式。 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模式前所未有。 青岛啤酒总部所在的青岛市,装着青岛啤酒的啤酒机和铁罐子,遍布街头巷尾的啤酒屋、便利店,甚至流动摊位上。这些鲜啤装置,甚至不需要一块交租金的地皮,在人行道上就能营业。固定时间有货车来补给库存。但这种业态没有走出青岛。 啤酒设备生产商乐惠国际旗下的“鲜啤30公里”,同样跨界入局,更接近鹿福家如今的模式。在华与华的咨询设计下,它少有地使用了“鲜啤”的定位,而非市面上拥挤、且没有国标标准的“精酿”。它的售卖形式包括鲜啤酒馆、打酒站、鲜啤机和罐装啤酒。 其“百城百厂”战略下,如今在上海、宁波、长沙、沈阳和武汉建成5家规模鲜啤工厂,昆明和长春工厂正在建设中。 但“鲜啤30公里”盈利艰难。2024年其鲜啤业务亏损7500多万。据参加“鲜啤30公里”招商会的一位乐惠国际股东记录,小酒馆2022年投放后直营跑不通,2024年开始将直营转为承包制,2025年主要做加盟形式(3-5月加盟数量为20家、近30家、47家)。其酒馆单店模型,每店每日只能销售30单左右。 而其今年以来,“鲜啤30公里”还以冷柜+罐装形式入驻全家华东地区1700+门店,入驻小龙虾等餐饮商家,罐装频繁登上李佳琦直播间。这某种程度上说明,原本的模式商业难以独立生存,必须依附于已有的渠道和场景去消化产能、提升利润。 蜜雪同样选择去卡“鲜啤”这一心智。就像曾在奶茶、咖啡赛道做过的事情,蜜雪最擅长的,就是把已有模式的效率做到极致。蜜雪把福鹿家正式纳入体内,它面临的挑战跟“鲜啤30公里”是类似的。 投产工厂自不必说,已被福鹿家提上日程,但随着门店覆盖城市增加,其工厂势必需要加大密度。 更难的在于消费心智的重新塑造。 2000家门店的优布劳,卖点是“鲜打精酿”“30分钟闪送”,场景是到家、到餐。3000多家直营门店的泰山原浆主打7天鲜活概念,其门店更像带桌椅的便利店。不管是精酿,还是工业水啤,都需要社交、餐饮、看球等场景,与工作场合和时段是互斥的。 而目前的福鹿家产品,价格普遍在10元以内,有果啤、茶啤、奶啤。某视频号测评下的评论,挑剔声非常多,认为这酒就是给对酒品质要求不高的小年轻。 而像喝奶茶一样喝啤酒,是一个很难的事情。福鹿家酒精度虽不高,但也有2.3度到5度不等,与工业啤酒相当。喝一瓶600ml的5度啤酒,就可能达到酒驾标准。你也很难像喝奶茶一样,带着福鹿家进办公室、教室。 这就限制了门店点位,需要依托于景区、餐饮。如果选址像普通蜜雪门店,那全日订单流量,很可能集中在晚间。这就对单店的营收和利润模型提出了挑战。 据上述“鲜啤30公里”招商单店模式数据,门店投入15万+月成本4-7万左右,福鹿家门店更小,但装修、设备、原料、租金、人力,不会低太多。 而“鲜啤30公里”的客单价几乎10倍于福鹿家,这就要求福鹿家的日单量也要多倍于前者的30单,才有盈利空间。开启加盟后的福鹿家,集团层面已经实现盈利。但单店模型是否跑通,还未知。 蜜雪要把鲜啤奶茶化,改造成功,则是下一个万店赛道。但大概率增长潜力有限。留给蜜雪可供改造的赛道,不多了。 对于蜜雪来说,再造第三增长曲线能否成功,还要看是否有其他体量相当的对手冲进来。近几年来,大多数还在增长的赛道,都会吸引来众多巨头。幸运咖再造雪王的目标,就被后来的瑞幸和库迪等同样主打低价的同行冲乱了。 作者公众号:20社(ID:quancaijing_20she)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盘盘时装周上的值钱创意。 9-10月初,4大国际时装周轮番登场,即便不关注时尚,咱也跟着看了不少相关热搜。 听说:XX明星,又美美艳压了;XX网红,又去显眼了。 听说:今年各家大牌创意总监大洗牌,Chanel、Loewe、Dior、Maison Margiela……好一个换乘恋爱。 本人虽不太懂时尚,但也隔空围观了一波。 究竟有多少颠覆的时尚美学,没咋看明白。但从创意角度,大牌们不仅很懂制造话题,那些脑洞大开的内容物料、秀场装置,还也都挺厉害的。 选了几个印象比较深的秀场片段,大家一起评评看—— 01 Maison Margiela 的logo 记忆点:logo上脸,考验牙口的时候到了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就是今年最出圈,也被骂的最多的 Maison Margiela。 因为这季Maison MargielaSS26秀场,新任创意总监Glenn Martens,给模特嘴上加上了代表品牌标识的四角缝线,露出牙齿。 品牌本意是反讽时尚符号对人的驯化:最早Maison Margiela将logo简化成四角缝线,是为了去标签。当这种反叛也成为一种标志,是否意味着另一种个性的消解? 夸张妆造一登场,当天就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点。 有人担心起模特,不会流口水吗? 有人深感不适。 也有人评,这简直是哗众取宠! 我倒觉得罪不至此。只不过“logo上脸”过于冲击,我都没印象这次品牌出了啥新款了。 02 Miu Miu的围裙 记忆点:时尚围裙,劳工美学 前段时间还有人嘲笑无印良品的蓝色劳工服,这届巴黎时装周,Miu Miu又祭出一件家庭必备时尚单品——围裙。 没错,就是围裙!整个MIU MIU 2026春夏秀场,对围裙符号的重塑,是其中核心。通过元素混搭焕新围裙,以“AT WORK”命名的这场大秀,意在思考女性的工作状态,致敬劳动者、清洁工、家庭主妇。 MIUMIU以《坠落的审判》女主角Sandra Hüller开场 也有意为其叙事加上人文光环 不过这份致敬,同样争议不少。 网友辣评,“以后杀猪可以用miumiu的刀了”。 一部分评论质疑,奢侈品牌调用工人阶级形象合适吗? 其实,想想那些内衣外穿、钻石短裤、超超超短裙……打破穿衣边界,把“不该穿出门”的东西推上神坛,一直是Miu Miu的品牌基因。 只不过品牌致敬的对象,从来不是MIU MIU的用户罢了~ 03 CHANEL的星空宇宙 记忆点:星空啊,流苏啊,多浪漫啊 CHANE的秀场布展,在这届巴黎时装周上,绝对算数一数二的。 “我们都仰望着同一片天空,我想它能在我们心中激发同样的情感。”作为新任设计总监的首秀,Matthieu Blazy将这场秀的灵感寄托于星空。 在巴黎大皇宫的穹顶下,群星悬浮于半空,月亮和太阳在反光的黑色亮漆地板上缓缓旋转……看着的感觉就很奇幻、浪漫。 到最后模特,穿着一条繁花般的裙子闭场,一幅“新香奈儿”的气象,已经跃然眼前。 很多人说这场秀“很不香奈儿”,难不成只有我这种0购买力的觉得好吗? 04 Loewe的色彩美学 记忆点:明亮、鲜艳的三原色,这可太多巴胺了 罗意威是不是这季时装周赢面最大的咱不知道,但绝对是最显眼的之一。 高饱和色调是这场秀的主打。据两位新任创意总监的说法:“浓烈的色彩与感官张力,正如品牌的西班牙血统,最终呈现我们感同身受的乐观主义精神。” 大概看了下秀场切片,浓郁色彩+明朗线条,能get出那种满溢阳光的氛围。 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时装周前,品牌放出的这套预热海报。 海滨假日的明媚感,很有些经济上行期的美。让人心想:怎么这才刚到秋天,就开始期待入夏了? 05 GUCCI的大片 记忆点:用首映礼的方式预热,用走红毯的方式走秀 GUCCI怎地不走秀,改拍电影了? 在米兰时装周,GUCCI放出了一支群星云集的意识流大片。 Tiger(虎) 长达半小时的影片,由一个女人神经质的嘶喊和拉扯开始,按品牌的介绍,女主角是GUCCI 全球负责人 Barbara Gucci (其实就是隐喻中年危机的GUCCI)。故事围绕一场家庭派对,上流社会精致体面被撕破。露出一片焦虑、颓废、自我吞噬的黑暗面…… 我看完感觉就一个,有点懵。里面颇多隐喻,感兴趣的,可搭配网友剧情分析一块食用。 虽然没有正式的秀,但加入GUCCI后第一次登上时装周,新任艺术总监Demna也通过影片,带出了他为Gucci设计的一小部分设计——“La Famiglia”系列。 一支大片、一场将红毯变秀场的首映礼,也是给他明年的首秀拉满期待了。 06 Moschino的“锅碗瓢盆” 记忆点:快递盒、旧报纸、钢筋锅……万物皆可手提包 在怪诞有趣这个方向上,Moschino这两年就没让人失望过。 品牌秀场的一大特色,就是万物皆可当配饰。此前就因为对生活物品的戏谑仿制造型,引起过话题。 这次在米兰时装周,Moschino继续搞怪。模特们身着“旧报纸”,头顶“塑料绳”,手提“板砖”、“钢筋锅”,脚踩“木鞋”、“拉菲草”一一登场。 对日常废弃或廉价物的再设计,既有解构的意味,这种野路子,也圈了不少粉。 07 Diesel的巨蛋 记忆点:是“蛋仔派对”吗?不,是上街办秀了 叛逆了40年的Diesel,在秀场上也惯是不走寻常路的。 米兰时装周第一天,作为开场品牌,Diesel又玩出新花样。 没有T台,也没有明星前台看秀,Diesel在米兰城市的各个角落,放置了18个透明巨型“彩蛋”、55套造型。看起来又有点废土风、又有像外星人入驻地球了。 创意总监Glenn Martens对此解释:“我们决定把‘前排’让给米兰这座城市。与其举办一场只面向嘉宾的时装秀,不如让任何人都能同时观看收藏。” 是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说不好,但是Diesel这波关注度肯定是赚到了。 08 Giorgio Armani的道别 记忆点:盛大的、优雅的告别 阿玛尼的2026春夏女装系列时装秀,是今年米兰时装周的压轴,也是乔治·阿玛尼生前亲自操刀的收官之作。 告别的氛围里,整场秀有些肃穆和伤感,但还是能看到阿玛尼一贯的随性自由、精致考究。 印象最深刻就是闭秀,阿玛尼先生的灵感缪斯之一Agnes Zogla身着一条星空礼裙登台。看着她礼服胸前上隐约可见的阿玛尼先生的头像,真忍不住感慨一个时代过去了。 很喜欢一位网友的评论:一场没有谢幕的时装秀划上句号,何为“永恒的优雅”似乎有了答案。 — — — — — — — — — — 回顾了一下时装周,整体感觉时尚圈又活了起了。尤其是一波大换血后,虽然引起的争议不小,但确实可见品牌个个都现出了一些新面貌。 而且吧,好像我这越来越能欣赏些奢侈品的美了,钱包开始释放危险讯号…… 最后,咱也不是时尚编辑,肯定有遗漏的看点,欢迎评论区补充~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一夜之间,肯德基上校的门牙掉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请看VCR 原来有“内鬼”。 这是肯德基联合代理商Courage专门策划的一项广告创意事件,为庆祝冰球比赛顺利举办。 冰球运动是加拿大人最热爱的体育运动之一,掉了两颗门牙的微笑被称为“冰球微笑”(The Hockey Smile),象征着勇气、坚韧,是球员的荣誉徽章。 于是,肯德基用冰球胶带“拔掉”了上校的两颗门牙,将品牌与勇气、坚韧和幽默联系在一起,这体现了上校的本性,也定义了冰球。 肯德基加拿大代理首席营销官阿齐姆·阿克塔尔 (Azim Ahktar) 表示, 上校露出冰球式的微笑不仅是一个巧妙的创意,更是一个持久的象征,象征着我们本赛季对冰球文化的深度拥抱,以及肯德基与冰球运动的紧密联系。 两支视频由加拿大电影制片人马克·博恩 (Mark Bone) 执导,他的著名纪录片作品曾在 CNN 上播出。该活动采用了多种摄像机设置进行拍摄,包括新款 iPhone Pro 和真正的闭路电视摄像机,使其像被监控拍下来一样。 不止是门店招牌、餐盒,户外广告牌的上校也都掉了两颗门牙。 相关推荐阅读: 肯德基海报摆烂了,上演炸厨房的艺术 加拿大肯德基:晚宴礼仪,对不起了 肯德基 ×《F1》:炸鸡桶化身F1赛道 24小时不打烊,肯德基拆了所有餐厅的门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快来看看获奖作品! 10月17日晚,2025金投赏国际创意节迎来了万众期待的压轴大戏——第十八届金投赏商业创意奖颁奖典礼。在全球创意精英与商业创新者的见证下,年度最具含金量的商业创意榜单正式揭晓! 全场大奖 金奖 银奖 铜奖 年度 提名奖 本届金投赏以“释放AI创造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优秀企业与品牌、创意机构的2420件参赛作品,获奖入围率20%。令人振奋的是,今年品牌公司组参赛作品再创历史新高! 经过来自全球的百余位顶级评委——包括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国内外创意精英及权威学术专家的专业、严苛甄选,最终评选出:9个全场大奖、40个金奖。值得一提的是,9个全场大奖新鲜出炉,于10月15日金投赏创意节期间终评会现场评出,代表着本年度商业创意领域的最高荣誉。金奖获奖率依然保持在2%,延续了金投赏“高门槛、高含金量、高公信力”的行业标杆地位。 在AI全面融入创意生产的时代背景下,本届获奖作品展现出“人机共创”的多元想象力——从AI导演的广告短片、智能交互体验,到数据驱动的品牌增长案例,皆折射出创意行业的革新浪潮。正如金投赏创始人贺欣浩博士所言:“十八岁的金投赏,不仅见证了创意的成人礼,更代表着行业从灵感驱动走向智能共创的拐点。” 创意无界,智能共生——祝贺这些以智慧与创意闪耀时代的获奖者,向勇攀高峰的创意力量致敬! 如果想了解更多获奖作品信息,可以点击:https://winner.roifestival.com/cn/ 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The N3 Agency 上海 工作区域: 上海徐汇区 发布时间: 2025-10-17 Job ID: 269240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职位描述: -最好是擅长找insight的设计师,有敏感的小心思; -与团队一起参与项目的创意发想,并能独立完成职责内的创意执行; -尽量能在不加班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给你一枚copy,就能组队解决战斗。 任职要求: -3年以上工作经验; -有个人独特的设计风格,但不甘于被一种风格定义; -最好具备tvc经验,镜头感十足。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The N3 Agency 上海 工作区域: 上海徐汇区 发布时间: 2025-10-17 Job ID: 269233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职责描述: 1.协助leader的日常与客户的联络、沟通、跟进与协调; 2.负责项目的推进及执行各项工作; 任职要求: 1.需1-3年广告或公关公司工作经验,优秀应届毕业生亦可。 2.有责任心、思维逻辑清晰,擅长沟通、有文字工作相关经验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服务意识,优秀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抗压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The N3 Agency 上海 工作区域: 上海徐汇区 发布时间: 2025-10-17 Job ID: 269226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职位描述 1. 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带领团队完成日常项目执行工作。 2. 独立负责并带团队完成大型项目比稿和Campaign。 3. 把控项目整体进程,协调内外部资源,达成项目目标 任职要求 1.3年以上广告公司工作经验; 2. 有独立负责大型提案的Campaign的能力和经验; 3. 具备优秀的逻辑分析能力,项目统筹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客户谈判力及良好的个人沟通技巧 4. 有责任心,学习能力强,上进心,能承受工作压力; 5.具备较好的英语读写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全面梳理分析AI在视觉创意行业中的发展现状、核心问题与未来趋势。 《VACAT 2025 AI视觉创意应用蓝皮书》,是AI视觉创意应用白皮书、AI视觉创意大赛(瓦卡奖VACAT)组委会联合发布的首部系统性地聚焦于AI视觉创意应用领域的行业指南。 该蓝皮书立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背景,结合国家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 全面梳理并分析了AI在视觉创意行业中的发展现状、核心问题与未来趋势, 旨在填补行业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推动行业从探索阶段走向规范与成熟。 蓝皮书核心内容概览 (一)行业背景与市场规模 1、全球生成式AI市场预计在2029年达到9635.9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7.65%。 2、中国AI视觉创意相关技术领域市场规模预计接近40亿美元。 3、细分领域中,AI图像、影视特效、视频动画等市场规模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二)技术环节与从业者画像 1、核心技术包括:文生图、图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音频生成、后期制作等。 2、从业者分为四类:专业AIGC创作者、业务爱好者、内容生产者、传统公司转型者,各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与挑战。 (三)行业特点与经验洞察 1、降本增效成为标配,效率提升高达200倍。 2、创意价值回归“人味”,市场定价权向“洞察+美学”倾斜。 3、岗位边界溶解,人机协作成为新常态。 4、行业仍处于“轻量应用”阶段,重质感内容仍需人工介入。 (四)四大应用领域深度剖析 1、平面设计:AI用于概念具象化、增值服务提供; 2、品牌广告:强调AI内容的“自传播力”与“大场面”表现; 3、影视制作:AI在特效、分镜、原生内容等方面广泛应用; 4、自媒体:AI赋能IP打造与多维度商业变现。 (五)四大建议模块 1、应用工具建议:梳理主流AI模型(如Midjourney、可灵、Sora等)及其适用场景; 2、知识产权建议:分析中外AI图像版权案例,提出创作证据保留与合规建议; 3、教育范式建议:强调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构建AI时代的创作思维; 4、人力资源建议:指出AI技能已成为“必备项”,并提出岗位转型与人才培养路径。 以下为报告内容:(文末附完整报告下载链接) 《VACAT 2025 AI视觉创意应用蓝皮书》 完整报告下载:AI视觉创意应用蓝皮书 2025.pdf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看完我原谅这个世界了。 无人在意的角落,大阪世博会结束了。 对,就是那个吉祥物备受争议的世博会, 结束后,官方还发了个买周边的视频,别说,乍一看是细胞怪物,看久了也挺可爱 (歌词大意:买了吗?你买了吗?最后都买了吗?) 但是,世博会闭幕词收到了一波好评: 这是大会结束后,官方给每个参会者发了一封邮件,其中附有的一张闭幕致辞: 点击查看大图 翻译文案: 早安,未来。 清晨来临了。 如同每一个往常一样,清晨来临了。 2025年10月13日,世博会落下帷幕, 184天里,为能与 2500 万人相遇而感到欣喜,真的非常感谢大家。 确实,世博会已经结束了。 但我也这样想一 世博会,其实还在继续。 是的,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延续着。 那并不仅仅是指创意或创新这样宏大的东西, 也许只是—— “海的那一边还有那么多国家、那么多文化和价值观啊。” “原来所谓的理所当然,并不是理所当然。 “世界上确实有许多难题,但希望也同样多得数不清。” “人类和世界,还有无限的可能性与成长空间。 如果你心中已萌发昨日未有过的悸动, 那么,今天的早晨,你的早晨,一定能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前进。 一定可以,绝对可以。 早晨来了。 看似与往常一样,却又有些崭新的早晨, 正因为如此,我想把这句话送给你- 早安,属于你的未来。 大阪·关西世博,闭幕。 各位,非常感谢。 (内容由网友翻译,作者微调) 世博本是一个正式场合,按照常规思路,应该是略带书面又不失亲切的风格,但这篇闭幕词显得宏大又微小。 宏大在于,它跳出了世博本身,从未来视角予以祝愿,进而让致辞上升了一个高度,充满见地。 微小在于,它虽出自官方,却又极具个人色彩,从感受体悟循循道来,海的另一边也丰富多彩,希望和难题一样多,可能也无限多。 它讲的是一种包容性和可能性 是人们心中各自的春天 它让结束变成一种温柔的开始。 ——这,大概就是大阪万博最想留给世界的“后劲”。 (图源小红书) 不过,也考虑到它的场景,是发生在点对点的邮件中,表达节奏变慢,情感变浓,都显得合时宜。 这篇致辞引发的另一个强烈观感是,“日本人真得很擅长写这种言之有物的长文案”。 这点在广告中也很常见。 01 【学校招生广告】 You're the HERO. 早稻田学院自2016年起,为应考生们打造了名为“You're the HERO.”的系列广告。该系列广告的初衷是为在入学考试当天独自前往考场的孩子们提供支持,直至最后一刻。 站在考场上的学生是什么心情? 大概率会被概括成几个词:焦虑、紧张,延伸出的鼓励方式是,“你一定行”、“山登绝顶我为峰”。 但为何焦虑?紧张之下又是什么?是怕输?还是怕让爱的人失望……多探究一层,或许就有了不同的沟通角度。 早稻田学院选择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处理事情的心态。把考试当成学生一次按照自己意愿决定的经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考试时为了自己”。 创意总监佐藤克分享洞察的思考过程,“的确,备考有很多人支持,但考试那天,你只能孤身一人站在那里。最终,你必须相信的是你自己。你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你了。没关系,你不会背叛自己的。考试是如此。不,人生也是如此。” 【初中考试篇】-你正克服挑战,一步步向前 文案翻译: 尽管如此, 不放弃的经历, 在你的一生中,没有人能够将它从你身边夺走。 我必须参加考试吗? 那时的你,还很迷茫。 我想和我的朋友们多玩一会儿。 我希望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宠爱。 我犯了很多错误,有时我感到困倦并嘟囔着说我想放弃。 我感觉自己被妥协吞噬了。 但渐渐地,你不再放弃。 即使你认为这次不行,你仍然坚持站起来, 我开始独自走到我的办公桌前。 我面对了很多不可能的挑战,一步步变得更加强大。 考试所获得的经验将给你力量去克服生活中的任何挑战。 现在你已经准备好了。全力以赴吧。 你是英雄。 让我们在樱花盛开之前绽放。 (PS:日本升学考试是在二三月份,而樱花在三四月份盛开。同时,“樱花盛开”还有个意思是考试合格) 【高中考试篇】—记住不断激励自己的力量 文案翻译: 考试中发生了什么, 所有这些都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毫无疑问,最支持我的人是我自己。 我是最能倾听自己真实感受的人。 我是最了解自己所经受的考验的人。 我最清楚自己有多努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未放弃自己并总是重新站起来。 不断鼓励自己的力量。 激励自己的力量。 这在多大程度上会成为你未来生活中生存的引擎? 通过高考,我遇到了我无可替代的伴侣。 你有你自己的支持。 将您的战斗精神付诸行动。 你是英雄。 让我们在樱花盛开之前绽放。 【大学考试篇】-表扬下自己吧 文案翻译: 在重要的日子到来之前给自己一点鼓励吧。 在你去考试中心之前,我想让你尝试一下。 表扬一下自己。 表演之前表扬自己比表演之后表扬自己更好。 我从现在开始就会努力,到现在为止我也一直努力。 我希望你花点时间去回忆。 其中的努力别人不知道,只有我知道。 你一定有话要说。 我已经尽力了。我没事。我会赢的。 我希望你能给自己尽可能多的词语。 我不希望人们仅仅根据结果来评判我的努力。 我会一直这样,直到考试结束。 我希望你记住这一点。 现在,让我们来一场正面交锋吧,这正是我想要的。 你是英雄。 让我们在樱花盛开之前绽放。 02 【优衣库广告】 一位父亲的独白 文案节选: 我在家里是个父亲 理论上应该是被感谢的那一方吧 但如果问我这个父亲是否有做到值得被感谢 我就没有自信了 正因为没有自信,所有就算什么都没收到也不会抱怨 是的,不会抱怨 但如果能收到一句「谢谢你一直以来的付出」之类的话 就算只有一点点 我也会觉得自己可以再更努力,真的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这个广告的特别之处在于,优衣库在及时追上热点之后,依然用情感洞察去打动更多人。 先说下背景。优衣库与代言人津田笃弘的渊源,出自一档综艺节目。当嫌疑人告诉他要去新潟时,只带了短袖衬衫的津田恳求他们“去帮我买件长袖衬衫”、“请顺便优衣库看看”,但都被拒绝了,产生的喜剧效果引发不小轰动。 “我们注重的是真实感。我们希望津田夫妇以母子的身份出现,而不是广告代言人”,负责文案的栗田正敏如此解释创意初衷。正好他们母子也同时出现在综艺节目中。 母亲节和父亲节是全然不同的两种气氛。优衣库也是两种不同的营销目标—— 面对母亲节,优衣库希望打动的是那些不善表达情感的人,帮助他们克服尴尬,送出一份母亲节礼物; 面对父亲节,则更多是营造一种氛围,让平时缺乏热闹的父亲节热闹起来。 所以母亲节广告充满感性,团队特地采访了津田本人的真实感受,“虽然平日里不常表达感激之情,但心里非常感激”。 母亲节篇文案处理得简洁,羞涩又真诚 我很抱歉,我是一个如此不孝顺的儿子。 说实话。 到现在为止, 我还没有在母亲节为妈妈做过任何特别的事。 我甚至没有给妈妈说过谢谢。 原因是我感觉有点尴尬。 我知道这不是借口。 尽管都长这么大了, 但我还是一个不孝顺的孩子。 我从小就被妈妈百般照顾, 到现在仍然也还是给我很多帮助。 今年,我终于鼓起勇气行动了。 请收下我送的优衣库。 第二天早上报纸投递后,这则广告的阅读量创下了优衣库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父亲节采用了一种幽默方式,既符合人物性格,也展现了父亲节常常被遗忘的现实,对比之下,一个父亲内心深处的谦卑与期盼,显得更能引发同情。 03 【电视广告】 给毛利小五郎的告白信 文案翻译 我是DMM TV的宣传负责人, 这可能是非常个人的一番话,但我实在是太期待今年的柯南剧场版了,真的等不及了 因为今年,终于能在大银幕上看到毛利小五郎英勇帅气的身影 他并不是那种一眼就让人觉得帅的角色,出场抢眼的戏份也不算多。 上一次看到他认真耍帅的样子,到底是多久以前的事呢? 但我一直相信—— 总有一天,他一定会重新站到聚光灯下。 而这个心愿,今年终于、终于实现了。 谢谢你,剧场版《名侦探柯南》 谢谢你,青山刚昌老师 也庆幸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追柯南, 我想,一定也有很多柯南粉丝,和我有着同样的心情吧 #终于可以畅聊毛利小五郎的帅气 (文字由@东京广告人 翻译) 这个广告如果事后分析,它的新颖性在于,去表白了一个不怎么出众的人物角色,以小众博大众讨论。你看,它的tag就是#终于可以畅聊毛利小五郎的帅气,一种坚定的立场。 但更佩服的是,品牌方的勇气。一个内部高层对一个动漫人物的站台,和真情流露,打开了影视剧宣传创意的边界。 这个广告的目的是为宣传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独眼之残像》及系列第1~26部作品均可畅看无阻。 有无数种创意思路,然而它选择了最真情的一种。 悄悄提一句,现在流行“配角上桌”,像很多影视剧、动漫IP火的都有配角,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把宣传重点放在看似小众的角色/事物上,反其道而行之也不失为一种路数。 04 【洗护用品】 谢谢你,给了我无数个第一次 文案翻译: 初次体验,无论多少次都谢谢你。 孩子第一次说出“我要做饭了”。 (天啊,鸡蛋怎么能那样打…) (啊啊啊,要洒出来了…) 想帮忙他又会闹脾气说要自己来,所以我只能小心翼翼地,不让他发现地在旁边协助。 这样手忙脚乱的烹饪,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 对这个孩子来说,充满“初次”体验的日子接踵而至。 而这也是我作为母亲的“初次”经历。 我们一起说“好吃”吧。 之后洗澡时,再一起把头发上的油渍洗干净。 这是花王Merit洗发水最新发起的一波系列广告。它的定位是家庭洗护用品,这波讲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爱”,而主题切入的是孩子带给家庭的第一次体验。广告分别从各个成员的视角,观察一个家的变化和情感涌动。 从爸爸视角,看到的是自己父亲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变得柔软。 文案翻译: 家庭旅程在变化中持续前行。 “姐——姐——!” 父亲模仿着宝宝的哭声,用谜一样的撒娇腔调喊着。 (这什么啊……) 对我都没露出过这副面孔。那个从不开玩笑的父亲,如今竟变成了这样。 家中流动的空气已然改变。 一个微小的生命,将我们这些日渐疏远的家人,重新联系在了一起。 “‘姐——姐——’是什么意思?” 我去问父亲,他不语,只是一味地换着尿布。 孩子的视角,开始思考什么是家人的存在。 文案翻译: “家人” 想这样称呼的人,是存在的。 我不禁思考, 所谓“家人”, 究竟是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为止呢? 住在一起就是家人吗? 有血缘关系就是家人吗? 但是,即便没有这些纽带, 也存在着一些让你觉得“这就是家人”的人。 比如老家的那条狗, 我就绝对、打从心底地想称它为家人。 我觉得,只要你觉得“是家人”,那便是家人。 我希望,能怀着这般宽舒的心态去定义。 而和我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他, 是那种可以共用同一瓶洗发水的关系。 嗯,这感觉,也挺像家人的。没错。 花王一直围绕“家庭与爱”发散广告创意,像去年的两篇也同样打动了很多人,主题切入点是“希望孩子长大,又希望你一直在我身边”,父母心中那股高兴又伤感的心情被写的丝丝入扣。 而描写的场景永远是一些家庭琐事——骑自行车、出游拍照、做饭,再从中把对当下的觉察摊开。如品牌所说,家人的日常,大多是这样平淡无奇的日子,但正是这些不断重复的日常,才被称作爱。 “今天,也会像昨天一样,以平凡的方式结束”,是不是和世博会的最后一句很像?这种永续的日常,或许对日本人而言,是一种可把握的幸福感。 当然,日式经典长文案还有很多,这只是我从近一年中挑选出来的作品。 当你看得越多,其实多多少少能感知到一些规律。 1、不停留于单件事,而是去找与之相关的联系 虽然广告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产品,但他们似乎永远不会只停留于单薄的物或事上,而是热衷于找与之相关的事情、场景。 一个世博会,它看到的是,人类短暂相聚之后又散落各地,但奔赴着一样美好的未来。 一个洗发水,它联想到的是“孩子不需要你洗头”的瞬间,从而把重点拉到品牌要讲的家庭关系中。 一次考试,它探究到的是,孩子内心深处与自我的对话,从而让他意愿坚定。 这也启示我们,寻找洞察时放置感受周围的触角,去看到事物之上,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互动。 像一支笔,给不同的人使用,它所经历的也是不同的故事和心情。而定位于家庭和定位于年轻人的洗护用品,所进行的对话,也是各不相同的。 别忽略,生活中每件小事带给你的触动。请记得,随时记下来。 2、一个细小的沟通角度,和积极的沟通立场 这点可以从黑川雅之的《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寻得一些踪迹。 书中提到一个「微」的关键词。 大多数人习惯从整体开始,再落到局部和细节。但日本人习惯从细微之处看整体,强调“现在”中有时间的一切,“这里”有空间的一切,“个体”内有“人”的一切。 这也是日式文案给人一种微小而深刻的印象。他们受佛教禅宗影响,讲究一花一世界,从自我、从角落出发,用个人体悟去映射整体。比如用津田的一封个人信,去说出广大父亲群体的声音。 另一方面是,日本崇尚他者文化,他们十分在意他人的感受,以“如何让他人感到舒适的自觉行为”作为行事标准,保持彼此间的协调关系是基本条件。 他们不追求“正确的”,而是追求“舒适的”,一种自己和对方心情都平衡与舒适的感觉。 如此,他们广告的表达,也往往共情力大于冒犯感,积极鼓励大于批评施压。 这点真的值得广告人和品牌人学一学。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一款凌厉刚毅的中文字体。 来源:优设网、庆科字体 字体概述 创客贴金刚体是为支援抗击疫情而创作的字体, 由知名设计平台创客贴(旗下有知名字体设计师郑庆科)倾力打造。 之前只在创客贴 ckt.cn上架了这款字体,现在庆科字体将字体安装包开放下载,并可以免费商用! 其设计理念是将一切繁琐的笔画融合简化,让字体更加简约有力量,而又不影响字体的识别性,适用于商业海报、电商 banner、包装、品牌宣传。 【点击免费下载字体】 字体特征 创客贴金刚体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GB2312-80 字符集标准,包含大陆简体汉字 6763 个、繁体中文 16 个、英文大小写 52 个,阿拉伯数字 10 个,以及 682 个符号,满足日常用字需求。 字型比例1:1,笔画粗度为 150pt,非常适合用于画面标题: 省略了竖勾的勾,更有利于视觉传播: 以下是创客贴金刚体部首的多种处理方式: 字体展示 授权范围 无任何特定限制,可以免费用于个人或商业项目,但禁止单独出售本款字体。 【点击免费下载字体】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十个不容错过的好创意。 广告行业每天都会涌现各种各样的案例,数量众多并且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即使是关注度颇高的从业者,也没有精力浏览完所有的案例。「营销看点」精心为你挑选出那些值得一看的项目,并附上几句点评,力求给你带来新的启发与感悟。 在本期的营销看点中,你将看到:银联「诗歌POS机」在公益行动第七年回归陆家嘴,以诗歌乐园的形式让山里的孩子被看见;大人糖打造了国内首个女性愉悦展,填补女性愉悦的缺席史;呼伦贝尔文旅用高能反转剧情,借都市打工人的疲惫压抑讲述草原的壮美与治愈...... (点击带下划线的标题可查看项目详情) 1、中国银联:诗歌POS机第7年 品牌:China UnionPay 中国银联 代理商:天与空 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始于2019年,今年以“诗歌乐园”的形式回归上海陆家嘴,用山里孩子诗中最常出现的“风、伞、大、林、人”等汉字,打造了一座充满童趣与诗意的互动装置。孩子们的诗心与想象力被具象化为可触摸、可玩耍的秋千、跷跷板、滑梯等,让城市里的人们也能够直接感受到那份天真与快乐。 这一创意是公益、文学与公共艺术的巧妙融合。通过诗的形式,不仅为乡村儿童募集艺术教育资金,让孩子们通过诗歌表达自我、建立自信,更是打破了城乡之间的情感隔阂,让山里的孩子被看见。让诗走出大山,让快乐没有距离,品牌在商业与公益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柔软而坚固的桥梁。 2、大人糖:女性愉悦展 品牌:大人糖 代理商:大人糖 大人糖联合中华性文化博物馆,打造国内首个以「女性愉悦」为主题的特展《门》,整个展览巧妙利用浴室、书房、卧室这三个日常场域所作为叙事空间,引导观众完成从「远距离的猎奇」到「近距离对自己身体产生好奇」的认知转变。 长期被历史叙述忽视的女性视角与体验,在大胆的展览中被重新置于聚光灯下,这本身就极具勇气与突破性。在展览中,大人糖也没有直接植入产品,而是通过艺术装置互动、科普纠偏等形式,把抽象的性愉悦转化为可感知、可讨论的公共议题,为沉闷的性别话语体系推开了一扇充满可能性的门。从看见身体,到审视观念,再到拥抱自我,观众穿过展览每一扇房间的门,也同时在穿过自己内心的一扇扇认知的门。 3、抖音生服心动榜酒店:奔赴人生瞬间 品牌:抖音生活服务 代理商:WMY 五米外 抖音生活服务携手杨洋推出心动榜酒店广告《奔赴人生瞬间》,创意内容并非罗列冰冷的酒店数据,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份有温度、有故事的人感榜单。它精准捕捉了后消费主义时代,人们从“祛魅”转向为生活“赋魅”的社会情绪:我们不再只为性价比买单,更渴望那些能定义“活着真好”的鲜活瞬间。 广告短片通过杨洋与素人真实动人的旅行片段,将“人生瞬间”诠释为一个个不完美却真挚的体验:一个拥抱、一次狼狈、一刻无聊。这有效传达了心动榜的理念,它不追求平均分,而是记录用户集体点赞的心动,让品牌与人们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 4、高德:扫街榜 品牌:高德 代理商:待认领 面对现在餐馆常见的刷分、注水现象,高德地图最新推出“扫街榜”,基于十亿用户真实导航、搜索、到达等行为数据,生成一份生活服务榜单。广告短片通过一位乐山面馆老板“只会做菜,不会宣传”的朴素故事切入,生动揭示了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无数优质小店因不谙营销而被埋没的困境。高德借此巧妙地建立了“看得见的数字评分”与“看不见的用心经营”之间的对立,并将自身定位为后者坚定的支持者。 “用脚投票的,才是真正的分数”。高德通过为默默努力的小店发声,成功塑造了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品牌形象,精准地回应了公众对真实的渴望。 5、呼伦贝尔文旅:“牛马”的生活 品牌:呼伦贝尔文旅 代理商:待认领 呼伦贝尔文旅广告《“牛马”的生活》巧妙借用打工人自嘲的网络热词“牛马”,通过一系列高能反转剧情,将都市打工人的压抑生活与草原的壮美自由进行强对比。广告短片以“女友疑似出轨”的悬念开场,剧情层层递进,展现主角在工作与情感中的困境,却在每个压抑节点突然切入呼伦贝尔的辽阔景色,最终以一场精心策划的惊喜求婚和文旅领导送上机票的神来之笔,让观众感受到社畜被治愈的感动。 这支短片可以说完全跳脱了传统风光片的拍摄角度,精准地切中了年轻群体的精神内耗。神反转也并非为了悬疑而悬疑,而是告诉人们:呼伦贝尔不仅是地理目的地,更是疲惫心灵的精神疗愈所。 6、剪爱公益:认识整个老人家 品牌:剪爱公益 代理商:电通创意DentsuCreative 认识老人家,不仅是老人,还有家。 在世界阿尔茨海默主题月期间,剪爱公益发起的“认识整个老人家”项目,将关注焦点从患者个体拓展至“患者+照护者”的完整家庭单位,以“老人家”这一日常称谓为创意核心,巧妙拆解为“老人”与“家”两个相互依存的部分。项目通过纪实影片、镜面互动海报、线上H5工具等多种形式,真实呈现了认知症家庭在长期照护中面临的困境与坚韧,黄渤等公众人物的配音更赋予了议题广泛的社会感染力。 精准洞察90%认知症患者依赖家庭照护却长期被忽视的社会现实,新颖又有温度的切入角度,极具代入感的创意表达,让无形的照护压力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共鸣。这不仅是对认知症人士的关怀,更是对中国家庭照护体系的一次社会补位。 7、美团买药×新华社客户端:家庭药品置顶行动 品牌:美团买药 代理商:凡人广告 药品放在离孩子「高而远」的地方,尤其是0-4岁的儿童,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却也是经常被人忽视的真相。美团买药联合新华社客户端发起“家庭药品置顶行动”,聚焦于“将药品置顶于儿童无法触及的1.5米高处”这一具体行为倡议,并将它变成一个有体感的创意事件。 通过一把标注在户外广告牌上的实体刻度尺,“1.5米”的安全高度变得具象化。每一块广告牌的1.5米刻度线都经过实地测量与定制安装,严格对准真实地面的1.5米高度,弥补了传统的口号式传播,将公益倡议转化为一次可感知、可测量的公共互动。极致的执行,将品牌善意转化为一种严谨的社会关怀。它不仅填补了公众认知中的安全空白,也成功地将品牌角色从“产品提供者”升级为“安全守护者”。 8、美团团购:省钱才不是小事 品牌:美团团购 代理商:PAWPAW 木瓜创意 北京 省钱这件日常小事如何讲得不枯燥? 美团团购与代言人肖战合作了一支广告,以独具创意的悬疑叙事成功将省钱这一日常话题提升为引人入胜的都市谜题。面对团啥都省的接地气诉求挑战,广告短片巧妙地将肖战塑造成传递省钱情报的“特工”,通过理发店悄悄话、追车戏码等紧张情节营造悬念,最终在“肖战到底说了什么”的全民猜想中,自然引出“用美团团购更省钱”的核心信息。 用谍战大片质感包装生活小事的反差手法,既保持了代言人的高级感,又将品牌主张融入其中,配合肖战在“爆炸”场景中的喜剧演绎,让省钱不再是尴尬的推销,而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选择。 9、Netflix:美剧《星期三》户外广告 品牌:Netflix 代理商:待认领 Netflix为宣传美剧《星期三》第二季推出的系列户外广告,用独特的“毒舌”风格和黑色幽默成功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 系列广告牌巧妙利用了剧中两位女主角性格的巨大反差:阳光开朗的“小狼女”依妮·辛克莱总是说出充满正能量的鼓励话语,而哥特风的星期三·亚当斯则在一旁用犀利的毒舌评论进行反转。她们之间的对话不仅通过背景颜色和人物表情形成强烈视觉对比,内容上的巨大反差也营造出典型的黑色幽默效果。 广告精准还原了星期三角色的核心魅力,简洁有力的文案设计与场景化表达,让星期三聪明、爱挖苦人且死气沉沉的性格跃然纸上。同时,Netflix通过这些广告延续并强化了《星期三》系列的哥特式搞笑氛围,不仅给剧迷会心一笑的惊喜彩蛋,也成功激起了潜在观众的好奇心。 10、燕之屋:中秋第一个想到的人 品牌:燕之屋 代理商:有了创意 广州 说到中秋,就会先想到的人,肯定是在社交关系中,很珍惜的人。基于这一洞察,燕之屋中秋广告以「中秋第1个想到的人」为核心概念,进行极具创意的抽象化表达。广告牌以系列"数数广告"为主视觉,在上海机场等场景铺设"第1个、第2个、第3个想到的人"的连续提问式画面,巧妙将品牌的产品特质,与消费者情感决策中的优先级关联起来。 一反传统高端品牌严肃形象的活泼姿态,打破常规的抽象设计,开放式的提问,激发受众主动思考与分享,既维持了品牌高端调性,又实现了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同时,品牌还通过温情故事片和电梯礼盒等场景化互动,将产品与"送给最重要的人"的情感诉求进一步深度绑定,在竞争激烈的中秋礼品市场中成功强化了“高端健康礼”的品牌认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杨幂的抽象广告又更新了。 雅诗兰黛携手代言人杨幂带来底妆「幂」方小剧场,整支广告分为内调外养篇、晨练篇。 开头一句“这是杨幂”,已经给人期待值拉满了。在广告短片中,杨幂展示了秋冬养生的一面,静心围炉煮茶、早起做上一套养生操。杨幂一如既往淡定的精神状态,配上画外音一本正经地进行解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 视频 内调外养篇 晨练篇 相关推荐阅读: 雅诗兰黛:赢了,妆也没输! 雅诗兰黛黑钻面霜:高奢形象破圈,见证逆龄传世之美 雅诗兰黛全新红石榴系列,纯净视觉表达上线 完美日记:没有完美的作品,只有完美的瞬间 RED CHAMBER 朱栈×于适:纯净美学新范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四款不同造型的挂件,走得也是抽象路线。 奇怪的联名又增加了,最近我刷到,名创优品和双汇联名了。 刚听到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名创优品开始卖香肠了?还是双汇要进军文创圈? 提起双汇有什么ip形象,大家可能一下子想不到,但是看到这个表情包,死去的记忆全回来了。 我之前也写过,双汇因为这个表情包而出圈了。 那时候大家都在调侃:品牌奇怪的出圈方式+1,双汇靠包装袋上的猪火了。 品牌奇怪的出圈方式:双汇靠包装袋上的猪火了.... 所以当大家在名创优品看到双汇小猪的周边,表示这也行?? 一共有四款不同造型的挂件。 但是,这个挂件走得也是抽象路线。 双汇也是自卖自夸上了。 无语流汗款,这是之前很火的表情包: 表情包走进现实了: 猪猪皇帝款: 也是参考了热门表情包的造型。 猪猪眼神放光款: 黑猪款:表情基础,肤色就不基础。 双汇小猪还被网友,挂在了乙游男主上。 双汇还自己出来认领了。 跑到各个评论区刷存在感。 大家都觉得太搞笑了哈哈哈。 被抽象得不行了。 玉皇大帝双汇猪很诱人,但是这个形容词对吗? 猪电眼,让人想起猪符咒。 除了名创优品的四款,还有一些文字款。 谁家表情包跑出来了。 连周边设计稿都流出过。 除了文创周边,甚至还有双汇猪聊天气泡。 双汇出来认领表示,这些周边是他们自己做的。 网友锐评:这一波啊,这一波是双汇招了00后做运营。 还有网友夸双汇的市场部反应好迅速。 双汇这个表情包看着真的贱嗖嗖的。 吐槽这个挂件的做工太粗糙了能不能做得精致点。 吐槽价格太高了,一个要19.9。 网友建议,这个猪挂件应该是买火腿肠送的赠品。 还有网友许愿上了,双汇这样都行的话,她想要白猫洗衣粉的白猫。 啥时候做个太太乐的母鸡? 不仅联名,现在双汇的小红书账号也全是这只猪。 甚至为了猪搞了一个专门的收藏夹。 还专门上线了猪猪表情包。 「收猪,收不听话的猪」 你说,你收猪是为了干什么?是不是要给它们做成火腿肠? 网友也非常配合玩梗,表情包又上新。 小猪佩奇也来了,不敢想象如果双汇和小猪佩奇联名,将是怎么样的地狱场面。 为了推荐不同的产品,猪还有不同的肉感OOTD。 这一路的鲜香麻辣只有自己知道。 与游戏率土之滨的联名,也是玩梗得手到擒来。 怎么还有其他品牌来给自己加戏! 让猪理财? 余额宝你糊涂啊。 关云……肠? 这个谐音梗竟然该死的美味。 推荐食物都要放在猪嘴里。 连猪猪版扫腿舞都来了,这下真是火腿“长”了,才艺这一块,轻松拿捏了。 把河北博物馆邮局都招来了。 余额宝你…… 吐槽天气热,都带着一股食物的香气。 猪猪也是紧跟潮流,抽象上了。 猪:可以把我变红吗? 结果直接变成火腿肠了。 这个梗还是有点太地狱了。 还给小猪画上了漫画,我不是大猪,也不是小猪,因为我是一只中猪,中国猪猪。 《做自己》 我杀我自己。 体脂率在15%-20%,肥得像猪跟真的猪没有关系。 土得有点潮了。 手机壁纸都给大家安排上了。 双汇这只小猪,本来只是包装上的印刷图案,现在靠抽象出圈了,成了大家玩梗的载体。 双汇的反应也很快,吸引了一波流量,毕竟,能让人记住的品牌,才是真正的赢家。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以“释放AI创造力”为主题,设置8大AI相关圆桌论坛、26场主题分享。 10月15日至17日,2025第十八届金投赏国际创意节在上海静安瑞吉酒店如期而至。 2025年,金投赏以全新的姿态迎来18岁成人礼——以“释放AI创造力”为主题,从创意生产到商业转化,从技术革新到伦理规范,全面探讨AI时代的创意力量。 今年,金投赏国际创意节汇聚巨量引擎、鲸鸿动能、爱奇艺、联想、分众传媒、蓝色光标、微博、小红书、快手磁力引擎、小米商业营销、阿里妈妈、湖南卫视&芒果TV、哔哩哔哩、新潮传媒、大中华区杰尔集团等行业巨头,共同展示最新的商业创新与营销实践。 数百位来自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董事会、国际品牌CMO、全球创意精英与权威学术专家齐聚金投赏创意节,他们的思想碰撞,将为行业定义AI时代商业创新的新边界。 当行业将目光聚焦于“释放AI创造力”这一前沿议题时,金投赏以其18年的坚持,向世界展示了一条更为深邃的路径:在技术狂潮中,如何通过制度化的信任,守护创意的尊严与长期价值,让中国的创意力量成为一场可持续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高峰论坛:释放AI创造力,引领行业前沿讨论 今年的金投赏创意节以“释放AI创造力”为主题,汇聚来自品牌、平台、代理商与技术领域的近百位行业领袖参与高峰论坛分享,共同探讨AI实战时代的创新逻辑与增长路径。 论坛环节共设置8大AI相关圆桌论坛、26场主题分享,覆盖AI原生创作、智能营销、品牌信任重构、人才与组织演进等核心议题。无论是聚焦实践的“AI测量与归因革命”,还是探讨未来模式的“人与AI协作新组织”,都将成为推动行业思考与行动的重要节点。 科技、艺术、消费、教育等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此碰撞,共同探索AI如何打破产业边界,推动“创意无界”。2025金投赏以全新的议题结构与前瞻视角,再次确立了其在全球创意产业的引领地位。 在金投赏的体系中,论坛是其“协同”理念的延伸。正如其组织进化过程中,从“个人奉献”到“系统协同”的飞跃,论坛旨在打破机构与思维的壁垒,促成跨界对话。 这种设计,源于金投赏对“人的热度周期”的深刻理解。没有人能永远保持巅峰热情,但一个良好的制度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协同机制,让不同的智慧在特定的时空下高效耦合,激发出超越个体的创新能量。 成人礼:从“信念”到“机制”的十八年跋涉 十八岁,对个人意味着成年;对金投赏,则意味着一场社会实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金投赏的诞生与成长,源于一个朴素而强大的信念——“创意价值,值得被制度化地尊重”。 金投赏董事局主席 贺欣浩 十八年来,金投赏的会员体系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演化: 从基于个人信任的发起,到构建职责清晰的制度; 从看重职位的筛选,到坚守“即便离开平台,其本身依然优秀”的选人标准; 从简单的会议沟通,到发明“贡献记录”系统,实现透明协同; 最终,成长为一个拥有清晰理事会与奖项系统“双轨制”的成熟治理架构。 这一切并非源于顶层设计,而是每年会员大会上共同修订、共识的结果。正如其核心哲学所言:“一个可持续的组织,也许不是规划出来的。但凡是可持续的组织,一定都经历过一段‘努力规划’的过程。” 这十八年,是“让热情变制度,让信任成文化”的生动实践。正是这份对规则与透明的极致坚守,使得金投赏在微信、百度指数上影响力遥遥领先,并吸引了全球十几个国家的机构参与,成为全球首个引入AI辅助评审的创意奖项,奠定了其发布行业宣言的权威根基。 AI崛起:技术浪潮中的价值定力与“大R”标准 2025年,AI重塑创意业已成既定事实。金投赏敏锐地拥抱这一变革,本届创意节以“释放AI创造力”为主题,并收获了近200件深度运用AI技术的参赛作品,与可灵AI联合举办的AIGC创意大赛更收到超700件作品,盛况空前。 然而,与单纯追逐技术效率不同,金投赏更肩负着在AI时代定义创意价值的重任。这直接体现在其核心奖项“金投赏商业创意奖”评审标准的战略性升级:从过去衡量即时效果的“小r”(投资回报率),转向更具长期视野的“大R”体系: 商业影响:证明品牌增长力。 文化影响:塑造品牌的文化存在感。 行业影响:展现行业的领导力。 社会影响:践行品牌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升级,是金投赏“创意实践哲学”的核心体现。它回应了三个根本性命题: 价值论——在AI时代,什么是真正的创意价值? 认识论——我们如何认知创意的有效性? 伦理学——创意的责任边界在哪里? “大R”标准意味着,获奖作品不仅要能解决当下的商业问题,更要能沉淀长期价值,经得起文明尺度的衡量。 在由全球CMO、创意领袖组成的“创意智库”的终审下,金投赏引导行业思考:如何在使用AI提升效率的同时,守住创意的人文底线?如何在技术驱动中,找到与人文关怀的平衡?这并非对技术的抗拒,而是以更成熟的姿态,确保技术红利转化为可持续的行业增长动力和文明进步。 未来视野:从中国高地到全球话语体系的构建 站在十八岁的新起点,金投赏的战略视野愈发清晰。其未来体现在三个方向: AI赋能,驱动产业升级与伦理建设:继续拥抱技术,但更致力于建立AI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标准与伦理规范,让技术服务于“模式创新”和“意义创造”。 快速响应,以制度创新引领行业方向:从评审标准升级到团队年轻化,金投赏以自身的快速迭代,示范组织如何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全球化链接,打造中国创意的国际话语权:这是金投赏的未来目标。2026年,金投赏计划在新加坡举办首届国际峰会,真正以“中国创意”的名义走向世界中心。其目标不仅是成为全球三大创意奖之一,更是要证明中国的创意体系能讲述商业的故事,更能讲述文明的故事。 这一切的背后,是金投赏基金会正在努力构建的“长期捐赠基金”,旨在解决组织的“确定性”问题,保障教育、研究、奖项的永续运作。这意味着,金投赏追求的不是一时的喧嚣,而是穿越经济周期、成为时代“守夜人”的能力。 凝聚之力:信任制度铸就行业向心力 金投赏创意节每年能吸引数千家参赛公司和数百位顶级评委参与,其核心吸引力源于18年来对商业创意价值的坚持、完善的制度设计以及深厚的行业信任。 金投赏的凝聚力首先在于其始终聚焦商业创意本质。在AI时代,组委会通过“大R”标准引导行业关注长期价值,这种明确价值观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8500余家企业持续参与。 其次,其制度设计保障了公平性与专业性,从“贡献记录”系统到“双轨制”治理架构,建立了透明可追溯的运行机制。更重要的是,18年的坚持让金投赏从一场活动演变为一种行业信仰。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金投赏从未中断,这种韧性源于组织者与参与者共同的信念:创意是穿越周期的稳定力量。 特别值得感谢的是六大赛道合作伙伴——小米商业营销、百度营销、小红书、巨量引擎、巨懂车、鲸鸿动能。这些不同赛道的合作伙伴,他们的深度参与构建了完整的创意生态。 瞻望未来:向光而行,共筑全球创意信任基石 在2025年金投赏国际创意节的璀璨舞台上,当关于AI创造力的讨论如火如荼地进行时,金投赏本身的存在已然成为最有力的宣言:创意产业的未来,固然需要算法的精妙,但更根植于人性的信任与制度的文明。这座连接东西方创意的桥梁,正以其十八年积累的底蕴,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创意的独特价值。 2026年,金投赏将加速其全球化步伐,致力于搭建更加坚实的东西方创意对话平台。这不仅是中国创意力量的集体亮相,更是东方智慧对全球创意文明的重要贡献。 十八岁的金投赏,正以更成熟、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邀请全球创意生态的参与者共同向光而行!作为亚洲领先的商业创意奖项,金投赏将继续推动中国商业创意,助力全球企业成长。让我们携手同行,在信任的基石上,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璀璨的创意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易烊千玺开演唱会了,天猫连续八年的品牌代言人易烊千玺,时隔六年终于又开演唱会了! 此次演唱会刚官宣不久,就成为了大麦内地歌手演唱会想看人数第一的演唱会,火热程度不言而喻。 易烊千玺的众多合作品牌都在借势发起营销活动,和其他品牌不同的是,我们这次的客户天猫应该是易烊千玺个人合作历时最久的品牌伙伴,双方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合作,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本次演唱会,淘宝天猫作为线上独家互动合作平台深入参与了其中。 明星演唱会往往是粉丝情绪最为高涨的阶段。表面看,品牌借势营销似乎很简单——做一些活动、发一些周边和福利,粉丝大概率会买单。但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沟通,甚至打破圈层,实现品牌、艺人、粉丝的“三向奔赴”? 解题第一步-认真读题 易烊千玺此次演唱会名为《礐嶨》, 意指山石嶙峋、坚硬多石的地貌,也呼应了新专辑中四首与“山”有关的歌曲。 从舞台设计、海报、预告片到概念视频,“山石”成为贯穿始终的核心意象,是除了易烊千玺之外最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演唱会《礐嶨》是每个粉丝都想奔赴的远山,淘宝天猫是否可以用“山石”帮粉丝铺一条去这座山的路? 所以这次我们把线上互动的主题落点在了 —— 集石头票根,赢演唱会门票 《礐嶨》演唱会设上海、北京、成都三站,每场开始前,粉丝可在淘宝app内参与“集石头电子票根”活动,除了可以收集票根作为专属纪念,还有机会抽中演唱会门票、官方主题帆布袋、流沙票根冰箱贴、消费红包等礼物。 听起来像是常见的抽奖玩法,但想要真正做出差异,就要在每一步的运营里加入细腻的情感设计。 解题第二步-看起来基础实则要专属 互动的开始,粉丝在淘宝搜索“易烊千玺”进入活动页,完成任务可选择一个祝福关键词生成专属石头电子票根。 我们不希望祝福流于俗套,而是真正呼应《礐嶨》的意象,最终确定了这样一组关键词:如太阳般炙热,如山石般坚固,如大地般静谧,如山草般柔韧,如山花般绽放,如山风般自由。 每一个词语,都是来自山的祝福。 希望来自山的天然能量可以成为守护粉丝的温柔力量。 解题第三步-为了抵达目的不妨走些“弯路” 选择关键词后,粉丝可生成一张带唯一编号的石头电子票根:上面的每颗石头都独一无二。 更特别的是,这些石头并非随意生成,而是来自演出城市周边特有的矿石种类,经AI技术还原其真实样貌。 我们首先筛选出每个城市周边矿石中,与六个关键词气质相符的种类,最终3个城市共收集了22种矿石的详细特征,整理成表交付AI团队。为了实现真实的原生感、保证每个石头之间的差异性,AI团队不断调试,仅一种矿石就要生近300张,有的甚至生到700多张,确保粉丝收到的每一个石头都漂亮且独特。 基于石头本身特征还加入了一些特别“创作”:在其中悄悄埋入了几颗彩蛋石头。山花石(呼应易烊千玺的新歌《山花》)、爱心石、玫瑰花石(玫瑰在粉丝心里有特殊意义)……这些彩蛋石都被聪明的粉丝们一眼识别,成了热门收藏款。粉丝甚至还根据颜色和纹理把石头和易烊千玺的专辑封面一一对应。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粉丝自发创造出了多种票根石头的衍生作品:拼贴画、手机键盘背景、黏土项链、手机壳支架等等…… 这些石头不再只是虚拟票根,而成为具身化的情感符号。 中奖不再是唯一目的,不少粉丝在互动中爱上了收集石头票根本身。 截至活动结束,共有558万人参与互动,生成了3857万张电子石头票根,单人最高收集729张。 粉丝们用在淘宝收集的一块块石头,垒筑成一座属于自己的山,成为《礐嶨》分之一。 解题第四步-去现场成为演唱会记忆的一部分 每一位去现场看演唱会的粉丝都有一份伴手礼,其中就包含淘宝天猫定制的流沙票根冰箱贴。 我们为三城演唱会分别设计了票根,每场演出的票根上都印有该城市的市花与演出日期,打造专属印记。粗细颜色不一的细沙和亮片交织汇聚,轻轻翻转,流沙流动闪耀如同微型的演唱会在眼前徐徐开启。 票根成为粉丝打卡演唱会的重要道具和收藏纪念品。 客户还有一个视频需求,将历年来易烊千玺为天猫拍摄的视频混剪,在每场演唱会现场大屏播放,体现双方八年的合作情谊。 混剪视频怎么做出彩?在大量的视频素材里,我们看到了这八年间双方相互映照的变化和成长,所以有了一个相对温情的构想: 把视频概念设定为一张载满回忆的来自过去的CD,主题为《八载同行,始终如一》。 古早味的CD封面上,易烊千玺与猫天天淘小宝一同仰望远方——有对过去八年的回忆,有对未来的期盼。视频里的画面按时间顺序依次放映,其中当然包括粉丝现在很少能看到的,青涩稚嫩只属于那个年份的少年易烊千玺。 写在项目交卷后: 这次营销收获了可观的数据和流量,但更令我们开心的是粉丝“每一场的石头都好好看”“猫猫好用心”的评价,活动里每一个用心的细节粉丝都感知到了。 回顾活动全程: 以“山石”为核心延伸互动,紧扣演唱会主题,营造整体感与沉浸感; 借助关键词选择、矿石收集等环节,强化参与仪式感和情感归属; 通过AI生成+彩蛋埋点,激发粉丝探索与分享欲,推动UGC二次传播; 线上电子票根与线下流沙票根形成闭环,增强体验的真实感与延续性; 八周年视频进一步强化品牌与艺人合作的长情与信任,提升品牌情感价值。 粉丝营销的关键在于不止步于“明星同款”或“福利发放”,而是深入粉丝情感语境,将品牌融入偶像与粉丝的共同叙事中。 以上回顾为deep seek总结的官方话术。 简单点说:粉丝对明星的爱,往往是感性中藏着理智,他们愿意为心意买单。真正能打动人的,是品牌真的理解粉丝并尊重粉丝情感。 完结撒花,以此文章纪念淘宝天猫和磨物一起跨越的又一座山。 相关推荐阅读: 天猫×何浩楠:开学季,「勤」上天猫补万物 天猫「 海上情歌电台 」,找到专属于爱的频率 2025天猫金婴奖:每一种成长都精彩 毛不易演唱会宣传片:冒险精神 刀郎视频号演唱会:一起寻找,山歌响起的地方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HardCandy硬糖 工作区域: 上海徐汇区 发布时间: 2025-10-16 Job ID: 269219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职位描述 丰富的IMC经验,深谙digital/social品牌定位及互动营销精髓 过往有丰富美妆护肤客户经验 擅长带领团队产出核心概念及创意延展 文字功底深厚的同时,逻辑性强 嘴炮能力不亚于文字功底 善于产出易于传播的各种渠道品牌内容 任职要求 88年以后开始和世界say hello 对这创意及创造充满热情与执念; 熟悉各类文体,文案撰写速度较快,6年以上文案工作经验优先; 沟通表达能力强,工作态度积极认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适应工作节奏。 注:简历请附上创意作品 职位诱惑:顶级国际热店共享brief 可带狗上班 福利:年假 年终奖 季度奖 年度outing 等各种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HardCandy硬糖 工作区域: 上海长宁区 发布时间: 2025-10-16 Job ID: 269212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对护肤奢品行业有sense,管理团队有一套高效的方法~ 客户很nice又专业,需要有Ambition的你 职位描述: 1、能够独立完成所负责客户的策划和执行工作,推动IMC创意方案的执行,对方案进行细化、整理及说明; 2、收集并分析与客户及其产品相关的市场、消费者、竞品信息,对广告战略和整体推广活动提供市场信息基础; 3、合理准确的把握客户需求,有效控制项目预算、进度及质量; 4、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并负责项目实施工作的跟进、执行和协调工作; 5、负责客户关系维护与拓展,与客户方项目负责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及个人关系; 任职要求: 1、希望你有 Passion ,有行业登顶野心,聪明 2、拥有丰富的Digital和传统背景,至少三年或以上创意型广告公司工作经验,或拥有服务Global客户的经验; 3、除日常书面工作外,有独立撰写Proposal能力,分配并监督工作的推进,内部协调各部门,外部客户关系维护等。 福利待遇: LGBTQ友好,宠物友好,年假、年终奖、年度outing 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BU蓝昊 工作区域: 广东广州 发布时间: 2025-10-16 Job ID: 269205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双休/五险一金/超长带薪年假/加班补助/交通补贴/节日福利/生日福利/定期团建/员工旅游/行业大咖带教/优质项目机会 我们希望你【BU无聊】:金句信手拈来,故事引人入胜,脑洞越大越好,最好是个E人(I人没关系,但希望在某些点上能成为E人),擅长沟通合作,会上能持续坚持自己的想法,用创意征服大家。 也希望你【BU将就]:是文字洁癖晚期患者,也是逻辑漏洞的八倍镜猎手,对产出有要求,对奖项有期望,对广告有执念,提案即艺术品,作品不容一丝平庸。 还希望你【BU正经】:6G在线冲浪,喜欢带薪发疯,爱游戏,爱旅游、爱音乐,爱摄影,爱电影,爱唱跳,爱什么都可以,早已成年,却始终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 更希望你【BU设限】:多面发展,拒绝油腻,点亮同事,闪瞎老板,远离职场宫心计,不断优化项目复盘,高薪奖金拿到手软。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没有事业心,就是孝心。 1 标题不是反话。 一个清晰认知到父辈成功难以复制,自己只是投胎运气好, 所以专注吃喝玩乐的富二代,才是最好的富二代。 一个自我意识过剩, 总想证明自己比父辈几十年老江湖更强的富二代,是脑子有问题。 对一个富二代来说,花里胡哨的操作是完全错误的,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不把父辈的东西拖累掉,而不是自己努力。 越努力,反而越有可能把父辈的钱赔出去,例如那个弄共享单车的人,他不仅丢了单车,还伤了我的心。 2 为什么富二代过于努力属于有问题? 这不是说他们自己不够优秀,而是因为【打天下】和【守天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玩法。 守天下一点都不容易,打过RTS你也知道,开分矿容易,守分矿难。 啃老的坏处无非就是坐吃山空,但富二代不怕坐吃山空,只怕想西想东。 3 《西虹市首富》大家都看过吧? 虽然戏剧很魔幻,但有一点没错,那就是财富是有引力的。 当你足够有钱以后,你不需要动太多脑子,财富都会自己聚集更多的财富。 假如你是一个富二代,只要你不去作,那你已经通关了。 但如果你还想进入这个绞肉机一样战场证明自己,那战场是真的很残酷的。 假如你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富二代,你心有不甘,觉得光花钱不赚钱不行,所以你就是要创业。 而且你还决定做和你爹妈完全不同的行业,从零开始。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你会被世界和身边的狐朋狗友疯狂折磨。 你自己吃喝玩乐是一个人烧你爸妈的钱,你去创业、去雇一帮人搞事情,那就是几十几百个人一起烧你爸妈的钱。 作为富二代,这是一件非常亏的事情。 甚至如果身边的狐朋狗友只是花你的钱给你整不靠谱的项目,都还是运气好的。 最怕的是随机刷出的狗头军师和点子王。 给你在关键节点出一堆离奇的建议,其中很多直接动摇你家的根基。 那可就乐子大了。 4 就算这个富二代确实是个天才,“啃老”也是更稳妥的选择。 因为任何富一代的成功,都是个人天赋结合特定时代背景的超低概率事件,潜台词就是难以复现,直接说就是运气好。 很多人做了一模一样的事情, 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里,结果就是不一样的。 就算你有能力,爸妈当年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特殊红利,你现在也不可复制了。 今天肯定也有计算机和商业天赋不逊色于比尔*盖茨的人,甚至连家世都有可能比比尔盖茨更好,但他有可能成为技术专家,有可能成为高管,却不可能再创办出第二个微软。 因为那个能让微软诞生的互联网起源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没有机会了。 甚至你让富一代重来一遍,他也很难重复自己的成功。 同样的操作,在不同的时间做,结果就是会截然不同。 5 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 另外,富二代没必要去赌任何高风险的事情,因为赌赢了收获不大,但赌输了问题很大。 说白了就是,因为存量盘巨大,所以输赢的投入产出比不同。 对富二代来说,金钱的价值已经到了边际效用递减的程度。 有10万块的人,生活会因为另一个10万块发生很大变化,例如买车。 有100万块的人,生活会因为另一个100万块发生很大变化,例如成为房奴。 有10个亿的人,再得到另外10个亿,单纯从体感上,能提升的幅度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下一次质变,得到火星了。 但要是输了呢? 嘻嘻嘻。 6 创业和赌博差不多,都是高度不确定性的事情。 只有两种人最适合赌,要么是已经有钱到了一定程度,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可以随便试错。 要么就是实在没有退路了,只能孤注一掷。 前者输得起,输了也等于没输。 后者已经到了谷底,反正也没什么可输的了。 哦不对,我有点小看了网贷,对不起。 7 富二代没有事业心,就已经是对他们爸妈最大的孝心了。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搞共享单车创业的富二代,我有点难受。 大家好好的享受人生,不好么。 哎。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直播电商新一轮“抢人大战”? 作者:场妹;来源:新播场 原标题:淘宝“挖角”小红书,直播电商新一轮“抢人大战”? 双十一前夕,李诞、熊黛林、包文婧等多位明星陆续在淘宝开播。 这批明星都与小红书颇有渊源,如李诞是小红书头部主播。 面对淘宝的挖角,小红书亦未沉寂,悄然扶持出新的“带货一姐”,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场双十一前夜的攻防战,究竟会重塑直播电商的竞争格局,还是仅仅成为又一轮流量争夺的序幕? 01 明星主播“出红入淘” 双十一前夕,各平台都在摩拳擦掌,淘宝直播率先出手,以一场“明星迁徙”拉开战局。 李诞、林、包文婧、谈莉娜、伍嘉成等多位明星从9 月下旬开始陆续在淘宝直播,为 10 月份开启的购物节预热。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明星都与小红书颇有渊源:李诞是小红书头部主播,熊黛林和包文婧也曾小红书上试水直播。 这些明星主播为何出走?直播数据滑落,或许是推动他们“出红入淘”的原因之一。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李诞在小红书的直播表现并不理想。9月李诞在小红书仅开启2场带货直播,场均销售额为28 万,场均观看人次为34万,较去年单场260万元的GMV峰值大幅缩水。 相比之下,转战淘宝为他带来了明显起色。9月23日其在淘宝的直播观看人次达 342万,其中售价99元的空刻意面成为橱窗销冠,累计销量突破6万份。 另一个原因或许在于,小红书并没有永恒的“一哥一姐”。 9 月 21 日,香港明星吴千语在小红书的首场直播便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订单量达4.6万份,总GMV突破7000万元,超越了董洁与章小蕙当年的首秀表现。 这一现象也折射出小红书头部主播阵营的快速迭代。 自2023年董洁开启直播带货首秀后,小红书平台上的明星主播已历经多轮更替:从章小蕙、伊能静到吴昕、赵露思,始终未有如李佳琦那般在淘宝长期稳坐头把交椅的标杆人物。 原因之一在于小红书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机制,把60%的流量分配给腰尾部博主和素人笔记,因此在自媒体圈素有“小红书更容易起号”一说。 克劳锐指数研究院的报告印证了这一点,2024年100万-300万之间粉丝的腰部 KOL在抖音、快手、微博平台占比均为60%左右,而10-50万粉丝腰部KOL 在小红书占比高达81%。 但这一机制也限制了头部主播的商业天花板,当抖音快手头部博主的直播带货GMV 动辄过亿时,小红书的顶流战绩仍停留在 7000 万级别。 因此,为追求更高收益,头部博主“入淘”发展便成为一条自然路径。 02 淘宝抢人大战 小红书在淡化头部,淘宝却求贤若渴。 事实上,这并非淘宝首次从其他平台引入主播。 2022年双十一,淘宝直播成功邀请当时抖音顶流主播罗永浩入驻开播,其首秀预估销售额达2.1亿元。同一时期,李诞也随“交个朋友”机构进驻淘宝,创下单场超3200万元 GMV 的首秀成绩。 此后,更多头部主播相继转战淘宝:刘畊宏、俞敏洪先后开启淘宝直播带货,遥望科技旗下的明星主播张柏芝也在此完成首秀。 与此同时,四大头部MCN 机构:东方甄选、遥望科技、无忧传媒与交个朋友齐聚淘宝直播平台,一时间热闹非凡。 为吸引外部主播,淘宝投入真金白银与流量资源。平台为主播和商家提供“回淘开播即送30万流量”的激励政策;为争取罗永浩,淘宝直播动用了APP开屏曝光的战略资源。 在头部效应与流量激励的双重驱动下,大量腰部主播也纷纷“跳槽”淘宝。据阿里官方数据,2022年淘宝新增超过50万名新主播,生态扩容成效显著。 这两年,淘宝的“抢人大战”仍在持续。 2024 年,淘宝将目光投向小红书,成功邀请当时的带货“一姐”章小蕙开启平台首播,首场观看人数便突破千万。加上今年双十一前夕再次从小红书密集引入主播,不难看出淘宝直播对头部人才的渴求。 然而,被挖至淘宝的主播,大多难逃“高开低走”的结局。 东方甄选入驻一个月后,场观从千万量级骤降至三百余万;刘畊宏因销售表现不佳停止更新;李诞的首次淘宝直播生涯也在2024年4月画上句号。章小蕙转战淘宝后,个人账号粉丝仅累积约20万,店铺中多数商品销量停留在数百件,且未再开启新直播。 罗永浩成为淘宝挖角名单中少数仍在持续开播的主播,尽管如此,在薇娅隐退后,淘宝始终未能成功培养出接棒的“新一姐”。 总体来看,淘宝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并未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执掌淘宝直播的负责人程道放也于2024年离任,据《晚点LatePost》报道,程道放离岗原因与淘天GMV 没有突破有关,“淘天管理层认为内容团队花了很多钱,但没有改变GMV的占比和商业效率”。 然而从今年再度启动的挖人动作来看,淘宝直播显然并未放弃这一策略。那么,它为何曾经失败,又为何如此执着? 03 为何执着于“挖角”? 淘宝的挖角行动,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流量与内容的突围。 当前,直播电商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头部主播难培养、号召力下降,行业乱象却层出不穷。例如今年9月底,就发生了“千万粉丝网红收取30万佣金却0成交”的事件,进一步削弱商家对直播带货的信心。 而淘宝直播还面临更多更强劲的对手。据《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抖音电商、快手电商、淘宝直播 GMV 分别达到 7452.3亿元、5888.2亿元、5060.2亿元,三大平台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 40.5%,32%,27.5%。此外,拼多多、视频号、京东也在持续加码,甚至长视频平台爱奇艺也于今年4月宣布入局直播带货。 这意味着,扩充主播阵容、为商家注入强心针,在群狼环伺的战场争夺更高的份额,成为了淘宝直播的重要课题。 而作为从货架电商起家的平台,淘宝始终面临一个现实困境:其直播内容生态的丰富度与吸引力,难以与以内容基因见长的抖音、快手相抗衡。 为弥补这一短板,淘宝采取“内外兼修”的策略——对外,从其他平台精准引入成熟主播;对内,则持续通过赛事机制自主培育新人。 2022年,淘宝直播联合点淘发起《中国新主播》挑战大赛,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角逐,最终诞生11位主播新星;次年,《中国新主播2023》接续启动,从逾千名参赛者中筛选出全国11强。 2024年,淘宝直播与浙江卫视合作,推出电商主播职业技能成长节目《王牌新主播》,以综艺化、大众化的形式,系统性选拔与培养专业主播。 整体来看,淘宝直播正面临增长见顶、强敌环伺的严峻局面,焦虑之下,通过从成熟平台引入已被市场验证过的主播,成为一条难以舍弃的“捷径”。 然而,依赖“输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纵观行业,外部主播与平台生态难以兼容的案例比比皆是,不少主播在不同平台间迁徙,却难逃“水土不服”的困境。 以抖音出身的颜值类主播“一栗小莎子”为例,2022年她高调入驻淘宝,初期凭借热度一度冲上小时榜前列,但后续带货表现持续乏力,最终逐渐淡出,将主战场撤回抖音。 熊黛林入淘后,9月20日的直播虽收获201万观看人次,但其主打商品为定价较高的水晶手链与珠宝,销量受限;谈莉娜尽管在9月内开播16场,频率颇高,场均观看却始终徘徊在30万左右,热度不足。 对淘宝直播而言,比引进主播更重要的,是留住主播。如何让外来主播真正融入平台生态、实现长效经营,才是真正值得倾注资源的课题。 作者公众号:新播场(ID:New_bc)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招聘企业: Ogilvy 奥美 工作区域: 上海静安区 发布时间: 2025-10-16 Job ID: 269198 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岗位目前是freelance合同形式,至少半年起,坐班制,可以接受再投递哦谢谢~】 主要职责: 客户关系管理: 负责核心客户的日常沟通与关系维护,准确理解并传达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及时的服务。 项目执行与管理: 协助客户总监进行项目管理,跟进项目进度,确保项目在预算内按时、高质量地交付。 数字与社交媒体营销: 支持客户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的日常运营与内容规划,参与数字营销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并协助进行效果分析。 展会与活动支持: 深度参与客户年度大型工业展会的策划、筹备与现场执行工作,与各方供应商协调,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跨团队协作: 与内部创意、策略、媒介团队及外部供应商保持紧密协作,有效沟通,共同推进项目落地。 任职要求: 经验背景: 拥有2年左右4A广告公司或相关整合营销机构的客户服务经验。 语言能力: 具备出色的中英文书面及口头沟通能力,能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流利地进行会议沟通和邮件往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背景者优先。 专业技能: 熟悉客户服务流程,对数字营销、社交媒体传播有深入了解和实践经验。具备服务知名消费品品牌(To C)或工业领域经验优先;有服务B2B客户经验者亦可。 加分项: 具备ATL广告(特别是TVC或品牌宣传片)项目执行经验者将获得优先考虑。 个人特质: • 工作细致、有耐心,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出色的细节把控能力。 • 具备优秀的综合能力,包括项目管理、多任务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思维开放,包容性强,能快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挑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 Job Overview Key Responsibilities: Cli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Manage daily communications and maintain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our core client. Accurately understand and convey client needs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and timely service. Project Execution & Management: Assist the Account Manager/Director in managing projects, tracking progress to ensure on-time, high-quality delivery within budget. Exhibition & Event Support: Be deeply involved in the planning, preparation, and on-site execution of the client's annual large-scale industrial exhibitions. Coordinate with various vendors to ensure events run smoothly. Digital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upport the daily operations and content planning for the client'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e.g., WeChat, Weibo). Participate in the planning and execution of digital marketing campaigns and assist with performance analysis. Cross-Team Collaboration: Work closely with internal creative, strategy, and media teams, as well as external vendors, ensur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o driv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 Experience: Approximately 2 years of account servicing experience in a 4A advertising agency or a relevant integrated marketing agency. Language Skills: Excellent written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both English and Mandarin Chinese. Must be able to use English as a working language for meetings and email correspondence. Overseas study or work experience is a plus. Professional Skills: Familiar with the account servicing workflow, with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 Experience serving well-known consumer brands (To C) or clients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is preferred; experience with B2B clients is also considered. Bonus Points: Experience in executing ATL advertising projects (especially TVCs or brand videos) will be highly regarded. Personal Attributes: • Meticulous, patient, with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excellent attention to detail. • Strong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cluding project management, multitas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 Open-minded and inclusive, with the ability to adapt quickly to a fast-paced work environment and diverse challenges. A strong team player.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数英网 - 文章频道 - 项目频道 - 招聘频道
您可以订阅此RSS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