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content { max-width: 100%; } .thumbnail { min-width: 180px; } @media (min-width: 640px) { .thumbnail { min-width: 300px; } } ol li section { margin-top: 0.5rem; } 阿里云 Oct 9, 2024 2024 年 10 月 9 日,Hugo 部署至阿里云 边缘安全加速 ESA Edge Security Acceleration。 Shiki Aug 15, 2024 经过 2 个月测试后,把博客的代码语法高亮器切换到 Shiki。细节可参考文章: 在 Hugo 中使用 Shiki Aug 15, 2024·1050 字·3 分钟 代码 Hugo-Syntax-Highlight-Shiki Hugo Highlight Shiki 高亮 Shiki 是一款基于 VS Code 语法高亮引擎的代码高亮工具,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主题,无需维护自定义正则表达式或 CSS。在 Hugo 中配置 Shiki 只需几分钟,通过 @shikijs/rehype 插件实现纯静态高亮,适合本地或 GitHub Actions 部署。安装需 Node.js 和 Yarn,配置时关闭 Hugo 的 codeFences 并创建 .rehyperc 文件定义主题。 火山引擎 Jul 20, 2024 2024 年 7 月 20 日,博客 www 子域名解析到火山引擎实现分区解析,国内解析到阿里云 OSS 和 CDN,国外解析到 Cloudflare Pages。分担 CDN 流量压力。 热力图 May 1, 2024 2024 年 5 月 1 日,博客首页热力图,统计页热力图、统计图、饼图都去掉依赖库和插件。用 CSS 和 JS 实现。生成热力图的细节可参考文章: CSS 和 JS 实现博客热力图 Apr 30, 2024·2920 字·6 分钟 代码 Blog-Heatmap Code GitHub Heatmap Contributions 通过纯 CSS 和 JS 实现博客热力图,适配移动端并动态生成年度日历小方块,根据文章字数显示不同色深的色块,支持 Tooltip 展示文章标题、日期和字数统计,采用 GitHub 风格的配色方案并兼容深色模式! 主题 Blowfish Apr 10, 2024 2024 年 4 月 10 日,Hugo 主题迁移到 blowfish 。 外链跳转 Feb 3, 2024 2024 年 2 月 3 日,为了防止炸弹人,为博客添加了外部链接跳转提示页面,细节可参考文章: Hugo 外部链接跳转提示页面 Feb 3, 2024·1522 字·4 分钟 代码 Hugo-Redirect-Landing-Page Hugo 博客 跳转 折腾 为规避外链风险,博客采用 Hugo 的 render-link.html 模板实现外链跳转,通过 base64 编码目标链接并添加白名单机制。核心步骤包括修改渲染模板、创建跳转页面布局及背景图适配,最终通过 /go/ 路径实现安全跳转。此方案仅适用于 Markdown 内容,需手动处理 Shortcodes 和自定义 HTML 链接! Cloudflare Jan 8, 2024 2024 年 1 月 8 日,域名转出至 Cloudflare,细节可参考文章: 2024 博客变化 Jan 8, 2024·1354 字·3 分钟 日志 2024-Blog-Refactor Daily 博客 2023 年作为后疫情时代的开端和 AI 元年,引发了对生死与数字遗产的深度思考。通过将域名托管至 Cloudflare 实现自动续费、全面依赖 GitHub 进行数据存储与自动化部署、彻底静态化博客资源以避免第三方依赖、采用 Git Submodules 管理主题实现无损升级,并将主站迁移至 www 子域名以适配国内 CDN,构建了一套面向死亡的可持续博客架构。 EdgeOne Jan 6, 2024 2024 年 1 月 6 日,Hugo 部署至腾讯云 EdgeOne ,支持 Anycast。 AI 摘要 Jul 18, 2023 2023 年 7 月 18 日,引入 TianliGPT AI 摘要,因技术和性能问题,后改为用 OpenAI 官方的 ChatGPT 预生成。细节可参考文章: 博客 AI 摘要及优化 Jul 18, 2023·1763 字·4 分钟 代码 Ai-Summary Hugo Blog AI Summary AI 摘要功能能有效过滤低价值信息,但依赖第三方服务成本过高。通过本地化存储摘要数据并集成到静态博客中,既能保留功能又避免持续开销。具体方案包括将摘要存入 JSON 文件、修改 Hugo 模板实现动态渲染,并添加打字机动画提升体验。最终实现静态化部署,兼顾效率与可控性! 观影页面 Jul 11, 2023 2023 年 7 月 11 日,因为豆瓣的封闭和不稳定,转为利用 NeoDB API 创建观影页面,细节可参考文章: NeoDB API 创建观影页面 Jul 11, 2023·2857 字·6 分钟 代码 Neodb Hugo Blog NeoDB Movie 将豆瓣观影数据迁移至 NeoDB 并静态化部署,通过 API 获取数据后本地存储为 JSON 文件,利用 Hugo 生成静态页面,结合自定义 CSS 和 JS 实现排序功能,并通过 GitHub Actions 自动化更新数据。SaaS 服务不可靠,自建方案更可控! 主题 DoIt Dec 12, 2022 2022 年 12 月 12 日,Hugo 主题迁移到 DoIt。 更换 Hugo Mar 11, 2020 2020 年 3 月 11 日,博客程序迁移到 Hugo。主题 theme-hello-friend。 断舍离 Jun 9, 2019 2019 年 6 月 9 日,注销微博、QQ 空间、知乎、豆瓣及其他国内社交平台账号。部分无法注销的平台则清空内容停止活跃。后因标记观影记录找回豆瓣。 Mastodon Apr 22, 2017 2017 年 4 月初,自建 Mastodon 并加入 Mastodon.social 官方实例。 GitHub May 2, 2012 2012 年 5 月 2 日,加入 GitHub 。 更换 Typecho Mar 8, 2011 2011 年 3 月 8 日,博客程序迁移到 Typecho。 更换域名 Mar 26, 2010 2010 年 3 月 26 日,主域名从 eallion.cn 更换为 eallion.com,开始使用 Wordpress。 Twitter Nov 11, 2009 2009 年 11 月 11 日,加入 Twitter 。目前停止活跃。 Steam Apr 5, 2007 2007 年 4 月 5 日,加入 Steam 。支持正版 CS。 生如夏花 Apr 14, 2006 2006 年,在微软 w.cn 注册 eallion.cn 从 QZone 迁移,开始做个人主页。 在此之前的域名,跟此 ID 无强关联。略过不表。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家中利用闲置硬件组装 NAS 服务器的经历。起初,作者尝试在小主机上安装飞牛 NAS,但因硬件不足而决定使用老旧硬件单独搭建一台物理机。过程中遇到多个意外,包括缺少 VGA 显示器、NAS 死机以及电源线断裂等问题。在解决这些困难后,最终成功完成了装机,并总结出“没事别瞎折腾”的经验教训。此外,文中还列出了详细的配置清单和预算超支情况。整个过程反映了 DIY 装机可能面临的挑战与不确定性,以及对技术细节处理的重要性。
AI Summary Pre-generated by ChatGPT 3.5
本文介绍了如何解决中文标点符号排版时出现的挤压问题。默认情况下,连续的中文全角标点会占用较多空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一些 JS 插件或 CSS 属性来实现标点挤压。其中推荐了「赫蹏」(heti)和 ethantw/Han 这两个 JS 插件,以及使用 OpenType 字体的 halt 功能来将全角字符显示为半角形式。此外,在进行中英文混合排版时也需要注意设置 HTML 全局属性 lang,并引入相应的 JS 脚本和自定义 CSS 样式文件。最后,在文章标签上添加 Heti 标签即可让挤压标点插件生效。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 Hugo 博客集成到 Mastodon 中。作者首先解释了 API 和 RSS 两种方式可以用来集成 Mastodon,然后详细介绍了使用 API 和 JS 的方法。他使用了一个名为 mastodon-embed-timeline 的 JS 包进行集成,并提供了安装步骤。接下来,作者说明了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模板文件并修改其中的 CSS 和 JS 引入部分以及配置 Mastodon 参数。最后,作者指导读者在 content 目录下创建一个页面,并插入渲染 Mastodon 容器所需的 HTML 代码。文章给出了具体示例和技巧,帮助读者实现 Hugo 博客与 Mastodon 的集成。
这篇文章是关于独立博客的自省问卷,共有 15 个问题。作者回答了每个问题,并附上了解释。其中包括博客更新频率、原创性、对他人的帮助程度、主题和程序的更换与开发等内容。作者还提到了对自己博客域名和流量统计的感受,以及通过广告赚钱和浏览别人博客的目的等。最后,作者总结说内容是最重要的,并表示通过写博客认识新朋友是一种新收获。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名为网址净化器的 Chrome 插件。该插件可以将当前标签页的网址转换成干净的网址。作者在 15 年前开发了一款电商插件,用于净化淘宝链接。他发现当时美工和客服对 URL 机制不太了解,导致店铺装修和发送给客户的链接过长。因此,他重新开发了这个插件,并进行了更新迁移至 Manifest V3、更改插件名称、添加设置白名单功能以及更新图标等操作。目前内置白名单默认支持多个常见网站,并且支持国际化(i18n)。最后,作者还提到在发布 2.0.0 版本后学习到 CSS 属性 field-sizing 并进行优化,并发布了 2.0.1 版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 Chrome Web Store 安装体验该插件。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 Hugo 中使用 Shiki 代码语法高亮器。Shiki 是一款美观而强大的代码语法高亮器,基于 TextMate 的语法和主题,并能为几乎所有主流编程语言提供准确且快速的语法高亮。与其他代码语法高亮器不同,Shiki 是纯静态的,无需引入庞大的 JS 资源。文章详细介绍了在 Hugo 项目中安装和配置 Shiki 的步骤,包括安装相关插件、设置 Hugo 配置文件以及创建.rehyperc 文件来配置高亮主题等。此外,还提供了适配暗黑模式和生成 Shiki 所需命令行操作等内容。最后还介绍了如何在 GitHub Actions 中使用 Shiki 进行部署,并给出了相应的工作流程示例。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万能炒菜公式。作者指出,做菜没有固定的用量,而是根据个人口味和情况来调整。对于炒任何菜,可以先爆香蒜末,然后加入蔬菜炒软后放盐;对于炒任何肉,可以提前腌制 15 分钟,并在油中爆香蒜末后下锅;对于煲任何汤,可以加入料酒、姜片、葱段等调味品;对于辣炒类菜肴,则可添加白糖、生抽、姜片等调料;凉拌类则可使用生抽、白糖、醋等配料进行拌匀;韩式拌饭酱需要混合白糖、生抽、辣椒粉等材料制作成调味汁。最后还介绍了其他一些常见的调味汁如雪碧一勺 + 芝麻一勺 + 韩式辣酱一勺以及芝麻一勺 + 芝麻酱一勺 + 盐一勺 + 小米辣两颗等。
这是一个uBlacklist插件的订阅地址合集,用于屏蔽中文SEO垃圾站,如机器翻译、AI生成的内容。通过Github Actions每周自动更新。插件可防止指定的网站出现在搜索引擎结果中,可以添加规则或点击工具栏图标屏蔽指定的网站。规则可使用匹配模式或正则表达式指定,并可通过云存储跨设备同步。支持的搜索引擎有Google、Bing、Brave、DuckDuckGo、Ecosia、Qwant、SearX、Startpage、Yahoo! JAPAN和Yandex。安装插件后,设置订阅黑名单列表并添加订阅地址。还可进行其他设置,如在谷歌搜索结果中屏蔽特定网站。
这篇文章《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因违规迅速被删除,显示了中文互联网审查的严格性。文章通过自身短暂的存在,印证了其标题的预言。尽管原文已被删除,但网络存档仍可供查阅。对此事件的读后感是,中文互联网和中文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一些人认为中文互联网不值得被救赎,甚至将其比作粪坑。同时,文章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普遍观点,即中文互联网正在走向衰败,这一观点在不少人心中已成为共识。
本文介绍了使用 CSS 和 JS 实现博客热力图的方法。通过获取最近一年的文章数据,并根据字数和发布日期生成相应的小方块,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级别的字数。同时,还添加了鼠标悬停时显示文章标题、字数等信息的功能。作者对比了几种类似库,并选择了适合自己需求的 heatmap.js 来实现热力图效果。最后给出了完整代码以及 HTML 和 CSS 样式部分。
2024 年 4 月 16 日早上,作者接到妈妈电话说家被台风吹跑了。作者回家后发现房顶被吹走,决定自己掏钱盖新房。村里共有 8 户受灾,但只是厢房的房顶被吹走。重建过程中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最终在村民帮助下完成了重建。期间姑父为帮忙而杀鸡、鸭,并做了三锅菜。整个经历让作者感觉像是梦境一样,同时也意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并没有停止。
奈飞版《三体》第一季的结尾定格在把云天明送入太空这段情节中。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情节之一。《三体》我读了两遍,2016 年开车通勤时在喜马拉雅听了一遍。之后又读了一遍。全书让我感怀至深,久久无法忘怀的,就是维德故意告诉程心是云天明送她星星后,他们却“杀死”了他,决定“只送大脑”时,然后她呆呆地说的那句话:——“那,他吃什么?!”
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 Shell 脚本将 Mastodon 上的内容同步到 Memos。作者使用 Shell 脚本实现了这一功能,并提供了详细的配置和操作步骤。脚本会检查最新的 Mastodon 内容,并将其发布到 Memos 上,同时记录 Mastodon ID 和 Memos ID 的绑定关系。同时,作者还分享了自己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示例和代码。
文章介绍了作者为了合规和自我审查,在博客中迁移评论系统并清理链接,通过跳转页面实现外部链接的跳转。作者使用 Hugo 内置模板_render-link.html_进行 base64 编码,并提供了代码示例。同时,作者还介绍了如何创建一个中转页面模板_go.html_以及相关样式和脚本的设置。最后,文章指出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渲染 Markdown 内容文档,并对自定义 HTML 链接做了说明。
文章介绍了联邦宇宙(Fediverse)和 Mastodon 的概念。联邦宇宙是由一系列自由软件组成的网络,用户可以在不同实例上注册账号并进行互相关注、评论和点赞。Mastodon 是使用 ActivityPub 协议的一个开源社交网络软件,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支持该协议的实例来加入联邦宇宙。文章还提到了其他联邦宇宙软件如 Misskey 和 GoToSocial,并分享了自建 Mastodon 实例的经验。
副标题:面向死亡编程。作者在 2023 年底回顾一年,围绕“如果我死了,我的博客怎么办”主题调整个人博客,包括转移域名实现自动续费,使用 GitHub 作为数据源,资源静态化,使用 Git Submodules 独立升级主题,重定向主站到 www 域名等,目的是在自己去世后,博客内容能最大程度保留和继续可访问。
文章介绍了部署动态生成 OG Image 的 API,作者使用 @vercel/og 包和 Next.js 应用来生成 Open Graph 图片。然而,由于不支持中文和字体大小限制,作者决定手动生成 OG Image,并分享了压缩字体的方法。文章还提供了具体操作步骤和自定义修改的地方,并推荐了其他相关工具和插件。最后,作者分享了自己目前使用的手动生成 OG Image 工具链接。
《星际穿越》是一部深度治愈的电影,讲述了爱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作者在 2015 年第一次看时受到震撼,但无法具体说出原因。2017 年再次观看后,作者意识到爱是最伟大的力量,并能感受到它超越光速存在的特性。文章还提及亲子关系不完美、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挑战等内容。作者相信命运并接受一切,但认为当前的体验不能被轮回所消磨。
文章讨论了现代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指出他们缺乏实感。作者认为实感是与世界产生联系的能力,而现在的孩子被限制在学习和竞争中长大,无法体验到生活中的碰撞和疼痛。此外,互联网使他们过早地接触到成人世界的不美好,导致对未来没有期待。作者呼吁重视感性,并表示这是发展问题需要通过发展解决。最后,作者相信中国会有文艺复兴文化启蒙,并富裕起来。
文章描述了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母亲养鸡,父亲在竹椅上沉思,种草烟。竹椅是已故爷爷坐过的,秋天凉意微拂,夜晚安静宁祥。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平凡而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并传递出一种深度睡眠和禅意的感觉。
文章介绍了如何自部署 GitHub 风格的点赞功能。作者提到了各种实现方式,包括博客系统、评论系统、API 和第三方服务等。然后介绍了一个名为 emaction 的项目,提供了前端和后端代码,并给出了部署步骤。首先需要在 Cloudflare 上创建数据库,然后克隆代码并安装依赖包。接着修改配置文件中的数据库 ID,并登录 Wrangle 授权访问数据库并创建数据表。最后将项目部署到 Cloudflare Worker,并在前端使用时引入 JS 模块即可实现点赞功能。
本文介绍了如何实现图床 CDN 域名国内境外分流。作者首先提出了实现分流的目的,即削减成本、提高性能。然后说明了实现思路,即国内域名 CNAME 指向 Cloudflare 作为回源,再通过 Cloudflare Worker 访问 R2 或 B2 存储。作者列出了各服务的免费限额,以小网站为例说明国内外分流的具体配置步骤,包括 R2 绑定域名、Cloudflare for SaaS 接入、添加 CNAME 记录、创建 Worker 等。文末总结了实现分流的关键步骤。
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 GitHub Actions 同步对象存储。作者担心腾讯云删库跑路,决定将存放在腾讯云 COS 上的文件通过 GitHub Actions 备份到 GitHub、Cloudflare R2 和 Backblaze B2 上,并实现图床 CDN 国内国外分流。文章详细介绍了使用 Rclone 进行同步的配置方法,并提供了示例代码。最后,作者还介绍了使用 GitHub Actions 进行自动备份和同步的具体操作步骤。
文章讲述了一个 34 岁癌症晚期的母亲想要给 5 岁女儿留下有意义的东西。回答者建议她留下自己完整的形象,通过文字、声音和影像记录自己的过去和情感,以便孩子在成长中能够理解和认识她,并避免缺乏爱和认知所带来的问题。作者还表达了对死亡与重逢的思考,并祝福那个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找到完整的生命。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如何使用 AI 摘要插件来优化博客阅读体验。他通过多种方式获取 AI 摘要,并将其保存在本地的 JSON 文件中。然后,他修改了博客模板文件,将 AI 摘要渲染到每篇文章的开头。最后,他还添加了打字机效果和样式来增强显示效果。通过这些优化措施,作者提高了博客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豆瓣标记同步到 Notion 和 NeoDB 的方法。作者通过 GitHub Actions 实现了将豆瓣标记的 RSS 同步到 Notion 和 NeoDB,并分享了注意事项。文章还提到,由于豆瓣图片防盗链策略升级,之前引用豆瓣图片的服务都无法使用。作者决定将观影记录迁移到 NeoDB,并对该平台进行捐款和贡献代码。在改造过程中,作者发现了一篇已经有人做好的教程《豆瓣标记导出到 Notion 并同步》,因此放弃自己造轮子,在该教程基础上完成了操作。最后,作者分享了两个坑以及对 Notion Integration 升级后的修改方法。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 NeoDB API 创建观影页面。文章中包含了注册 NeoDB 账号、生成 NeoDB Token、标记影音、下载 NeoDB 数据、新建 HTML 模板等步骤。作者提到他选择将数据下载到本地进行静态化处理,以提高性能。他还提到了注册 Mastodon 和 NeoDB 的过程,并简要介绍了 Shell Script 脚本的使用。最后文章提供了一些必要的 CSS 和 JS 代码来修改页面样式和处理数据。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获取 NeoDB 的 Access Token。首先需要注册 NeoDB 和 Mastodon 账号,并登录 NeoDB。然后进入 NeoDB 的开发者中心,创建一个应用并获取 AUTH_CODE。最后,通过发送请求,可以获取到有效期为 1 年的 Access Token。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如何在Artalk的管理后台中实现了一个功能,即在无评论时随机显示诗词。作者在前端配置中插入了今日诗词的API代码,并选择了适合不同背景颜色的文字颜色。作者表示这种低代码实现方式无需侵入网页的JS,也无需单独编写兼容CSS,这个功能在作者参与的多个网页或应用中都嵌入了今日诗词的API。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配置Artalk评论系统在Memos应用和Memos嘀咕页面中。作者提供了登录Memos应用后台,在系统设置中添加自定义样式和脚本的方法,并给出了需要修改的内容。另外,作者还介绍了在assets/memos.js文件中添加和修改代码的步骤,并在HTML文件中引入Artalk的JS和CSS资源文件。
这篇文章介绍了歌手孙燕姿在她的个人独立博客上分享的关于AI的回复。她赞赏孙燕姿文采好、有阅读习惯,同时惊讶于她拥有自己的独立博客。文章谈到孙燕姿对AI的看法冷静透彻,她认为AI可以处理海量信息,模仿和创造出独特而复杂的内容,威胁到人类创造的工作。虽然AI目前可能没有情绪和音调变化,但作者怀疑这种看法是短暂的。文章还提到AI技术能够为每个人提供独特的内容,但也让人变得可预测和可塑。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在Windows系统中安装和配置Rime小狼毫五笔拼音输入法的过程。由于微软五笔输入法的一些限制不符合作者的需求,他决定重新安装Rime小狼毫。文章还解释了Rime、Plum和Weasel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作者将详细记录了安装过程,并分享了一些个人的自定义设置和使用体验。
这篇文章介绍了Umami Docker的部署和优化。作者首先介绍了Umami是一个开源的自托管的轻量级网站统计分析工具,适用于个人博客和小型网站。然后,作者提供了安装Umami的步骤,包括安装Nginx、添加被统计的网站和获取跟踪代码。接着,作者提供了三种优化策略:广告插件反屏蔽、将跟踪代码部署到自己的CDN和如何集成到API。最后,作者介绍了Nginx反向代理的设置和如何在静态博客中使用Umami。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最近看完的电影《去有风的地方》带给他的感受。他感到被治愈了,但同时也带来了淡淡的忧伤。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旅游的看法,认为自己不喜欢旅游,因为很少能找到真正的理想之地。然而,作者现在有了软肋,即他的儿子,因此他决定陪伴儿子成长,带着他去更多有风的地方。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对非24小时睡眠觉醒障碍(N24SWD)的经历和了解。作者从高中时期开始就意识到自己的生物钟不是24小时,而是需要调节来适应正常的节奏。起初,作者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病,以为是学习压力或上网通宵的原因。经过多年的折磨和痛苦,作者在电竞圈的一次事件中认识到自己可能患有N24SWD,并通过查询资料找到了相关的研究。了解自己的病症后,作者对生活更加放松,将其视为一个特点而非问题,对生活的影响已经减小。
这篇文章介绍了使用Memos API获取总条数的方法。作者指出Memos官方amount API已不再使用,而是要利用Json返回的数据总条数计算Memos的总条数。
这篇文章介绍了Memos API公告样式滚动效果以及大大的小蜗牛Memos的简介系列。文章提供了参考代码,包括主页的核心代码、相对时间的实现以及引用的插件和样式表。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Memos API调用渲染嘀咕、微语、说说类的静态页面。首先需要找到自己Memos实例的API,并在合适的位置放置一个CSS选择器作为展示Memos的容器。大多数网站只需要在新建页面中加入相应代码即可。文章还提供了完整的HTML示例和相关插件的参考资料。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手动导入类似数据到Memos迁移平台。作者首先解释了Memos官方尚未提供导入导出服务的情况,然后介绍了通过操作SQLite数据库文件来实现手动导入的方法。作者指导读者通过发布一条Memos并下载数据库文件,然后将其转换为.csv文件作为模板。接着,作者说明了如何打开和导出数据库文件,并使用编码转换和命令将以前的数据转换为新平台可导入的格式。最后,作者提到了修改文件访问权限和使用SQLite数据管理工具的一些建议。
这篇文章介绍了Memos简介及其部署方法。作者提到了他最早用的微博客程序是PageCookery,并介绍了“B言B语”和Memos的应用。文章还提供了Memos的常用命令和升级命令,提到如果要对互联网提供Memos访问服务,需要使用Nginx反代5230端口。最后,文章介绍了Memos的数据持久化配置。
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的避暑旅居胜地——凉城利川。凉城利川被称为世界硒都,是中国三大后花园之一。文章提到,对于想要避暑的人来说,武汉和重庆是首选城市,而利川作为一个常住人口不足80万的小县城,今年迎接了超过50万人来此避暑。作者表示本来是要写一篇关于避暑房的软文,但由于没有时间,所以打算明年再写。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在学习做一道菜时的经历。作者之前一直想尝试做珊瑚鱼这道菜,但觉得比较麻烦并且没有时间做。直到作者看到王刚老师发的教程,发现做这道菜主要耗费时间的是刀工,整个过程只需要半小时左右。作者前一天正好有养鱼的朋友送了条鱼,于是决定开始动手做。然而由于没有经验,第一次切得有点粗了,像松鼠鱼。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读过的一篇关于中文逐渐消亡的文章,并提到了对原文的讨论和批评。作者认为一些人无法正确使用“的”、“地”、“得”、“那”、“哪”、“在”、“再”、“作”和“做”,这使得他们被称为文盲。文章还提到了语言的进化以及其他语言也面临类似问题。最后,作者表示对于中文的消亡并不感到痛心,并提到了作者以往的写作风格和对文字作品的搜索体验。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为什么选择将博客的评论系统从Twikoo和Waline切换为Disqus,并讨论了维护成本增加的问题。作者认为Twikoo和Waline的维护成本较高,而Disqus提供了更完善的功能和更简便的部署。作者还提到了对开源产品提出的无理取闹的功能性建议以及几种部署工具的使用体验和更新文档的问题。作者总结道,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选择了更成熟和易用的Disqus评论系统。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部国产剧《且试天下》的评价和观众的观点。作者表示虽然剧情、演技和制作质量都不高,但女主角的表现吸引了他。文章还提到了原著小说的内容以及对武侠文化的回忆和喜爱。作者认为这部剧在与其他热播剧作比较时评分较低,但对于女主角的加分仍给予了6分的评价。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的博客网站遭受攻击的经历。作者通过短信报警得知自己的腾讯云CDN流量被耗尽,并采取了暂停CDN服务和迁移域名等措施应对攻击。作者将域名切换到Cloudflare后,攻击数量显著减少,并感谢Cloudflare为小网站提供的服务。文章还提到网络攻击成本低,面对攻击时只能关闭服务或展示实力。作者特别感谢类似Cloudflare和Vercel这样的组织为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基础网络设施。
这篇文章介绍了替代Hugo .GitInfo的方法。对于一些CI/CD中使用–depth=1选项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在构建过程中丢失content目录中.md文件的.GitInfo。作者通过使用一个替代的字符串来解决这个问题,该字符串可以在模板文件githash.html中进行替换。作者希望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与大家分享。
这篇文章介绍了使用Docker安装Gitea的备忘录。Gitea是使用Go开发的,对系统资源需求不高,适合在树莓派等设备上运行。文章详细介绍了使用Docker安装Gitea的关键信息,包括镜像名、数据持久化、Nginx反代以及授权等步骤。文中还提到了可以使用Sqlite3数据库或宿主机的Mysql,需要在宿主机的Mysql中授权Gitea的IP访问。最后,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绑定的域名即可访问Gitea。
您可以订阅此RSS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