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阶段,阔步新征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篇章正在谱写。
总书记多次提及大国重器、重大工程的新突破。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今年3月,在云南、贵州考察期间,谈及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道出其中深刻考量。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认为中国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展现了中国的治国理政智慧,期待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发展带来新动能、新机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人有计划,人人有承诺,人人都在行动。“十四五”的每一项成就,都由汗水浇灌,由拼搏铸就,由每一个不负时代的中国人共同托起。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五年规划,我们用奋斗实现。未来之路,一起携手再出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规划好实施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
“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
他们表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中国经济展现巨大韧性,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机遇。
中华大地上,奋斗为笔,山河为卷,中国式现代化气象万千!
各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道出了五年规划的重要价值。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开始举行。
“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是方法论,更是政绩观。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从来不是为了博取虚名,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这种“说到做到”的行动风格,正是我们党深得民心的关键所在。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从集齐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到中国空间站全面运营......“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彰显了中国创新的重大突破。
“十四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各地调研,从实验室、研究院,到制造业企业、工业园区,一次次走进科技创新活跃的地方,为新征程科技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作出部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
今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能源转型指数显示,与2020年相比,中国排名上升了66位至12位。
10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向日本首相石破茂致唁电,对村山富市逝世表示哀悼,向遗属表示慰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9日致电郑丽文,祝贺其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指出多年来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致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成效积极。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中国经济航船驶向更光明的未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
朴实的话语,体现着总书记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着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的赤子深情。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们要继续锚定奋斗目标,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书写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40多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一年四季活跃在一线,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返乡入乡创业……今日中国,广袤乡村活力奔涌。
探究中国发展走向,解码中国之治奥秘,更多国际视线正投向“中国规划”。
十月的三江平原,田畴广袤,稻谷金黄,搭载着测产装置的无人驾驶收割机在七星农场投入应用,阵阵稻香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产的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中国日报网
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一起感悟“弱鸟是可以先飞、高飞的”背后的中国智慧、中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高铁、核电、5G、新能源汽车等一张张闪亮的“中国名片”,不仅重塑着全球产业布局,更以强劲的动能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画卷。
您可以订阅此RSS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