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T03:53:54.000Z 澳大利亚人每年支付的刷卡手续费逾12亿澳元。 每天,澳大利亚人在咖啡馆刷卡结账或是在网上下单时,常常要面对一笔意料之外又让人烦心的额外费用:刷卡手续费。 澳大利亚人每年支付的刷卡手续费超过12亿澳元,而在我们付钱时,88%的支付依然靠刷卡完成。 高昂的支付成本正是澳联储致力于降低刷卡手续费的原因。最终决定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公布。 不过,要是去亚洲、非洲或南美洲的许多地区,就会发现有其他比刷卡更经济的支付方式,既为消费者省钱,也为商家节省成本。 实时支付在全球范围都有增加 实时支付有时也称为即时支付或快速支付,这种支付方式能在银行账户间实现资金的即时转移。实时支付的操作往往简单到只要扫描二维码,或用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就能完成。 使用实时支付时,用手机扫描收银台上放的二维码就能付款。 举个例子,您下单买咖啡时不用刷银行卡,用手机扫描收银台上放的二维码就能完成支付。 对咖啡馆来说,最重要的是钱能即时到账。相比之下,刷卡支付的钱款通常需要一两天才能进入商家的账户。 在印度、巴西、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尼日利亚、孟加拉等不同国家,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发达经济体,日常消费使用的实时支付已成常态。 对消费者来说,使用实时支付无需手续费。而且,特别是对小生意来说,实时支付的成本远低于刷卡支付。 实时支付成本较低的原因很简单:没有中间机构从收费中抽成,钱款直接在两个银行账户间流动。 世界范围内有哪些实时支付方式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是支付宝和微信钱包 在印度,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为统一支付接口(Unified Payment Interface,UPI)系统,每日实时交易量超过六亿笔。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是支付宝和微信钱包,这两种支付通过与用户银行账户关联的二维码运行。但是,支付宝和微信钱包的基础架构却是实时支付系统。在中国,实时支付的每日交易量超过10亿笔。 在巴西,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是PIX系统,日均交易量超过7500万笔。这个系统对消费者免费,而商家的使用成本比用信用卡最多便宜10倍。 在新加坡,PayNow仍是广受欢迎的支付方式,消费者和商家均可免费使用。 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英国等国家,信用卡支付仍占据主导地位。 澳大利亚人现在可以用实时支付付款吗? 可以,但现在我们能力够了,但做的还太少。 您可以通过PayID实现即时转账,或通过PayTo进行预授权扣款。 PayID允许用户使用手机号、电子邮箱地址、澳大利亚企业注册号(Australian Business Number ,ABN)或机构标识码收取转到用户银行账户的快速付款。您可以拥有多个PayID账号,每个都能关联到不同的银行账户。 PayTo就不太一样了。这个系统通过一次性授权来运行:消费者允许商家从自己的账户内扣款,扣取金额有上限,扣钱时间也有限定。我们可以将其当成向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流媒体视频平台奈飞(Netflix)或健身房定期付款保留会员资格而采用的实时支付方案。 澳大利亚有逾2700万个注册过的PayID账号,每日交易量超过500万笔。 怎样让澳大利亚人每年省下几百万澳元 使用PayID支付,个人与商家的交易成本都会降低很多。 通过PayID和PayTo服务,钱款可即时打入商家的账户。交易成本微乎其微,预计今年内每笔交易的费用将降至四澳分。 每天,澳大利亚人都有约4500万笔银行卡交易。即便其中的部分交易转为用PayID或PayTo支付,小生意也能省下数百万澳元的手续费,而消费者也可以免除12亿澳元刷卡附加费中大部分自己付的费用。 然而尼尔森/西太平洋银行做的2025年调查(2025 Nielsen/Westpac survey)显示,尽管99%的澳大利亚企业领导人认识到实时支付的必要性,但仅有25%的企业开始实施支付方式的过渡。 为什么实时支付在某些国家已融入日常生活,但在澳大利亚却没有实现?初步研究指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央行发挥的作用。就澳大利亚而言,这意味着澳联储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 与其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处理信用卡附加费问题,澳联储应该做更多的事情来推动实时支付的应用。 实时支付的风险更高吗? 海外的实时支付二维码有安全保障,商家既无法查看,也无法保留客户的电话号码或电子邮箱地址。 与刷卡支付不同,这种方式不存在丢失实体卡或卡号的风险。实时支付必须通过扫描二维码并得到授权才能完成。 当然,风险依然存在。无论使用银行卡还是实时支付,警惕欺诈和诈骗风险始终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银行协会(The Australian Banking Association)建议更多本国民众使用PayID支付以防范诈骗或误付款。 为消费者和企业降低成本 澳大利亚的小生意目前受到不公待遇。澳联储指出,小生意的每笔交易通常都要付1-2%的手续费,费用约为大型连锁企业的三倍。 难怪许多商家最后要收手续费来弥补开支。 我们已具备将实时支付应用于日常购物的工具。但与海外的情况不同,澳大利亚的收银台很少提供这种支付方式。 采用比银行卡更快捷、更经济的支付方式事有可能做到,是时候采用这种方式了。 相关英文原文 本文首发于《对话》网站(The Conversation),作者维布·阿亚(Vibhu Arya)为悉尼科技大学商学院(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博士生,雷努·阿加瓦尔(Renu Agarwal)为悉尼科技大学战略、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专业(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教授,雯·海伦娜·李(Wen Helena Li,音)为悉尼科技大学商学院( UTS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高级讲师。 Posted 25m ago25 minutes agoFri 5 Sep 2025 at 3:53am
2025-09-04T23:11:18.000Z 阿尔巴尼斯与特朗普再度通电话。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9月5日,星期五。 今天的新闻提要: 澳洲总理与特朗普通话 讨论关键矿产和安全问题 社媒精选 澳洲总理与特朗普通话 讨论关键矿产和安全问题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办公室周四(9月4日)晚间表示,阿尔巴尼斯总理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电话中讨论了澳美在关键矿产方面的合作机会。阿尔巴尼斯在社媒上形容这是“一次温暖且有建设性的”对话,但在深夜通过社媒宣布这一消息时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总理办公室的声明称,两国领导人就“符合双方利益”的贸易与关键矿产合作机遇进行了交流,并强调了共同安全利益的重要性。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特朗普常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公布与外国领导人的通话内容,但他目前尚未就此次对话发表评论。 自去年11月美国大选以来,阿尔巴尼斯已与特朗普通话四次,但仍未实现面对面会晤。 今年6月原计划在加拿大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举行的会晤,因特朗普提前离场而被迫取消。 预计阿尔巴尼斯将在9月前往美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他表示年底前有望与特朗普会面不止一次。 阿尔巴尼斯一直面临来自反对党等批评者的持续压力,认为他应该更加积极推动会面,因为美国总统在制定外交政策时非常重视个人关系。 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上周访问华盛顿,与副总统JD·万斯会晤,并于周一表示,预计领导人会晤将在“不远的将来”举行。 然而,五角大楼最初在声明中将马尔斯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斯的会面称为“偶遇”,引发反对党和绿党的批评,认为特朗普政府在轻视澳大利亚。 对此,五角大楼首席发言人肖恩·帕内尔澄清称,该会面其实是事先协调安排的,并表示赫格塞斯“很高兴能在今年第三次与马尔斯面对面会晤”。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前总理陆克文则积极宣传澳大利亚有望成为美国关键矿产的重要供应国。目前美国在这一领域高度依赖中国。 总理于特朗普通话后,陆克文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美澳关系“正在不断走强”,并称“今天早上总统与总理又进行了一次通话,真是太好了”。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7m ago7 minutes agoThu 4 Sep 2025 at 11:11pm
2025-09-04T06:50:01.000Z 几乎所有人——无论对工党是敌是友——都在质疑:丹尼尔·安德鲁斯(Daniel Andrews)为何要与专制者和独裁者们集体合影留念? 许多人震惊地看到这位维州前州长竟然站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和朝鲜独裁者金正恩身后。 就连安德鲁斯先生最狂热的支持者,也对这位三度赢得选举的工党显赫人物在一场大型阅兵式上与多位国际弃儿并肩微笑的画面感到困惑。 自两年前卸任维州州长后,安德鲁斯先生一直忙于发展其私人业务,主要担任与中国众多企业关系密切的顾问。 许多人怀疑他从中获利颇丰。他还曾在[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安德鲁·福里斯特的FMG集团任职——同样与中国开展合作。 习近平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合影,包括维州前州长丹尼尔·安德鲁斯(右上)。 担任州长期间,丹尼尔·安德鲁斯将中国列为外交优先事项。 维州各部长被要求必须以官方身份访问中国,而他们的这位领导人更是频繁出访,甚至曾在不告知媒体及维州民众其行程的情况下便对中国展开访问,引发非议。 当然,这位前州长在签署维州加入中国扩张主义的“一带一路”项目时无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警告。 该协议最终被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撕毁,但即便在最严厉的批评声中,安德鲁斯仍坚称签约是出于维州最大利益——即创造就业和促进维州经济发展。 政治遗产蒙尘? 中国是维州最大的贸易伙伴。 现任州长雅辛塔·艾伦(Jacinta Allan)将于未来两周首次以维州州长的身份访问北京。 鉴于明年将举行州选举,你可以猜到此行合影环节必将经过精心挑选。 艾伦访华合乎情理。此行旨在促进商业合作,而维州始终致力于吸引投资与招揽国际学生。 与联邦议会的工党同僚相比,现任州长对安德鲁斯的支持态度更为明确。昨日联邦工党议员们因安德鲁斯出席中国阅兵活动一事饱受质疑。 “安德鲁斯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如此崇高声望,对维州而言实属幸事,”艾伦在声明中表示。 “维州是中国的老朋友,这些联系对我们维州至关重要。” 令人费解的是,安德鲁斯先生为何会出现在这张集体照中。 另一位受邀参加阅兵的澳大利亚人是前新州工党州长鲍勃·卡尔。他虽赴北京参加庆典,但未出席阅兵式。 同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由一名外交官而非部长级官员代表出席,这与十年前的情况迥然不同。且这名代表同样缺席了阅兵式。 维州工党人士正在苦苦追问:为何普通公民丹尼尔·安德鲁斯会出现在这张势必将传遍全球的照片中? 对中国而言,有一名如此显赫的澳大利亚政要——尽管已退休——出席他们的活动实属胜利。 对安德鲁斯先生来说,这种公开曝光可能有利于商业发展。无论是这位前州长的盟友还是敌手都认同这一观点。 安德鲁斯本周早些时候未回应关于其访华行程的询问。 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中国政治制度专家、高级研究员理查德·麦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指出,政府官方代表缺席阅兵实属合理。 他表示澳大利亚仅派出一名中级外交官和国防武官出席。 “澳大利亚政府刻意决定不派遣高级代表,”麦格雷戈对ABC墨尔本电台表示。 "这是仅有的第二次在日本投降日举行阅兵,且具有极其鲜明的反日主题。" “日本是澳大利亚的亲密盟友与伙伴,因此多数西方国家同样未派遣高级官员出席。” 安德鲁斯此前访问中国时摄于天安门广场。 但麦格雷戈先生承认,安德鲁斯先生并非以政府代表身份出席。 “从中方角度看,我认为中国驻外使领馆可能都收到了指令:‘我们希望有外国高层人士出席’,”他表示。 “因此在澳大利亚,中方在联邦政府层面未能如愿。现任州长们不会出席。 “丹尼尔·安德鲁斯和鲍勃·卡尔在任期间都以不同方式与中国保持密切联系——或参与对华事务或热衷与发展澳中关系——且卸任后持续发表积极言论,显然他们是受邀的对象并接受了邀请。” 然而此事对安德鲁斯在维州乃至澳大利亚的政治遗产将造成负面影响。这也严重干扰了他昔日同僚安东尼·阿尔巴尼斯重建澳中关系的进程。 这种形象对比反差鲜明。安德鲁斯先生的政治生涯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精心塑造了个人形象及其政治立场。 2022年,他摆脱了新冠封锁期间“独裁丹”的绰号,连续第三次选举获胜,成功连任维州州长。正因如此,他与普京、金正恩一同亮相的场面对一位政客来说显得那么一意孤行。 但丹尼尔·安德鲁斯如今已卸任。显然,他的重心已转移至其他地方。 相关英文文章 Updated 21m ago21 minutes agoThu 4 Sep 2025 at 6:57am
2025-09-04T06:23:58.000Z 特朗普上周解雇美联储理事会的丽莎·库克之际表示,他“有权做任何想做的事”。 金融市场未能看清特朗普接管美联储的真正本质。 此举并非单纯只是为了压低利率,甚至也不仅仅只是关乎美联储本身。美国正经历一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制主义革命,对诸如澳大利亚等依赖美国的盟友影响尤为深远。 上周,特朗普宣布撤换美联储七位理事之一的丽莎·库克(Lisa Cook)。理由是基于其担任教授期间涉嫌抵押贷款申请欺诈的未经证实指控这一“正当理由”。 市场并未恐慌,这点令全球分析人士倍感意外。即便特朗普随后在电视转播的内阁会议上宣称:“我们很快将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获得多数席位。一旦我们掌握多数,住房市场将迎来转机,前景一片光明。当前民众承担的利率实在过高。” 但问题并非出在房价过高或利率水平上,特朗普已持续就利率问题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进行抨击和侮辱长达数月。这标志着美国又一步而且是一大步滑向专制主义,也象征着特朗普和“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政权对政府各领域的全面掌控。 美国绝大多数抵押贷款采用的是30年固定利率,定价依据是长期政府债券的市场利率,而非像澳大利亚那样,取决于央行对现金利率的操作。 此外,2020-21年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时,几乎所有借款人都转签了新的30年期抵押贷款,这些贷款将持续到2050年才到期。 特朗普在关于丽莎·库克的免职声明发布前曾宣称:“我有权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我是美国总统。” 特朗普的声明值得更多关注 这番言论未获得应有的重视。 一周前,特朗普宣布将向华盛顿特区部署国民警卫队用来平息虚构出来的犯罪潮,随后飞赴阿拉斯加红毯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踏上美国领土,并在普京步入时鼓掌致意。 上周他又接连宣布:美国政府将免费入股英特尔公司10%的股份;勒令连锁餐厅CB乡村店(Cracker Barrel)放弃其新商标;要求联邦建筑必须“重现美丽”;与前纽约洋基队投手、涉嫌服用兴奋剂的罗杰·克莱门斯(Roger Clemens)打完高尔夫后,立即要求将其纳入棒球名人堂;随后又宣布他已经解雇了丽莎·库克。 显然,最后一项决定影响最为深远,尽管将一个大型企业十分之一的股权国有化,也是一种古怪的资本主义。 为什么市场不为所动? 市场对货币政策遭遇这一政治干预企图却未动摇,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市场喜欢降息,直到经济因通胀加剧而陷入衰退; 市场正痴迷于人工智能领域,上周英伟达公布季度利润高达398亿澳元(约合260亿美元),创下企业史上最高纪录之一; 丽莎·库克正就免职一事提起诉讼,因此此事尚有悬念; 特朗普在决定利率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中实际无法占据多数席位,仅能在美联储七人理事会中占据多数席位。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由12名成员组成:7名美联储理事、纽约联储行主席,以及12家地区联储行轮换产生的4名成员(任期12个月)。 若特朗普成功撤换库克,那么他将掌控七名理事中的四席,到明年五月联储行主席鲍威尔任期届满后,这一优势将扩大至五席。 地区联储行主席任期均为五年,下一次大规模换届将于2026年2月底进行,届时所有地区联储行主席都将面临续任或换人。 特朗普虽无权直接任命地区联储行主席——因为这些人选由各联储行董事选定——但最终需经美联储理事会批准。若特朗普掌控了美联储,那么他便可反复否决地区联储行主席人选直到选出他青睐的候选人。 不过这尚需时日,至少六个月。在当下市场环境中,这已是漫长等待,而市场惯常保持乐观直至最后一刻。 市场交易员们关注的不是世界局势,而是彼此动向——正如[宏观经济学泰斗]凯恩斯所言,投资者真正需要把握的是那些“一般意见的平均意见”。 倘若他们关注世界,便会发现美国政府运作方式正在经历一场高度聚焦、精心策划且意义重大的变革。 如果特朗普控制了美联储理事会,他就可以影响明年地区联储行主席的选择。 旨在消除独立性的一项战略 包含了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蓝图的《2025计划》背后这一生机勃勃的理念被称为“统一行政理论”,该理论主张总统应拥有对联邦政府所有部门的绝对行政权。 这意味着要消除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劳工统计局和联储行等政府机构的传统独立性,将其置于总统直接控制之下。 该理论依据宪法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即所谓“行政权授予条款”,其简明表述为:“行政权应授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宪法第一条将立法权授予国会,第三条将司法权授予法院体系,确切地说是最高法院及“国会不时设立的下级法院”。 特朗普和“让美国再次伟大”政权毫不掩饰其主张,即:应严格遵循宪法第二条精神,将全部行政权力授予总统及其内阁与幕僚团队。 需特别指出,包括美联储在内的所有政府机构均不具备立法层面的白宫独立性。 基于此逻辑,特朗普解雇多名通常享有独立性的委员的举动获得了最高法院的支持,颠覆了长期以来的惯例。 如今轮到美联储了。鉴于其备受尊崇的政治独立性——以及包括澳大利亚在内多数央行享有的独立性——一旦跨过这条楚河汉界,美国政府就没有哪个机构不用处于特朗普总统直接的日常掌控之下了。 民主党人、其他特朗普反对者及多数经济学家对此深表谴责,但至少表面看来,这似乎正是宪法起草者所设想的——只要国会和最高法院能实施有效的制衡。 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强大”政权认为,所有行政权力都应该授予总统及其内阁和幕僚团队。 不仅仅是美联储 问题是特朗普还操控了最高法院,并无视或绕过国会,这在1787年美国宪法签署时是始料未及的。 现在他正在全国各地操纵选区重新划分,从得克萨斯州开始,以确保共和党人更易当选。 特朗普确实在去年大选前就向美国人保证,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需要操心的选举,此后再无选举,但即便如此,美国彻底沦为专制政体的景象仍难以想象。 选举还是会有的,因此对选民来说,一个更现实的担忧或许在于:未来的总统们可能不情愿放弃特朗普赋予他们的绝对行政权力。 政治学家将其称为“竞争性专制主义”,即专制者轮番执政并攫取财富。 美国或许正走向这条道路,除非未来的政府和国会能终结特朗普主义。 Alan Kohler是ABC财经节目主持人兼专栏作家,同时他也为《智慧投资者》(Intelligent Investor)撰稿。 相关英文文章 Posted 25m ago25 minutes agoThu 4 Sep 2025 at 6:23am
2025-09-04T01:45:09.000Z 金正恩和普京已成为重要的盟友。摄于2024年。 若非中国出手,朝鲜根本就不会存在。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发动了战争史上最惊人且最成功的反击战之一,朝鲜军队节节败退。 败北似乎已成定局。 但中国及时赶来相助,派遣出一波又一波的军队压制了韩国盟军。 最终双方在北纬38度附近(三八线)形成僵局,这条分界线至今仍是朝韩两国边界。 此后数十年,朝鲜依靠中国保障自身安全,而中国则享受着朝鲜政权在自身与美韩之间构筑的缓冲带。 朝鲜与世界的隔绝在某种程度上令中国受益,朝鲜在贸易方面几乎完全依赖中国政府。 但近年来,朝鲜与俄罗斯关系的升温令朝中关系黯然失色。 朝俄两国结盟关系日益紧密,朝鲜甚至派遣数千名军人赴乌克兰战场作战且流血牺牲。 普京与金正恩去年在平壤会晤。 今天,中国、朝鲜和俄罗斯领导人——习近平、金正恩与普京——肩并肩站立,一同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盛大阅兵式,此举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此一活动旨在纪念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0周年。 但它也将展现出一个强大的专制政权统一阵营。 中国更渴望传递另一重信号,即自己才是这个阵营的核心。 俄罗斯转向朝鲜 金正恩鲜少离开朝鲜。 这次是这位朝鲜领导人六年来首次访华。其中两年正值疫情期间,国际往来基本停滞。 但此后朝鲜与俄罗斯的接触明显增多。 2023年,金正恩乘坐装甲列车对俄罗斯进行高层访问;一年后,普京回访平壤,观看了精心编排的阅兵仪式。 2024年6月普京与金正恩在平壤会晤。 两国领导人签署了新的军事同盟协议。 此后朝鲜向俄罗斯派遣了数千名军人,协助其入侵乌克兰。 作为回报,俄罗斯将协助推进朝鲜长期受困的军事技术发展。 专制政权极少共享此类敏感技术。 俄中两国长期拒绝向朝鲜提供真正有用的技术,更倾向于牵制这个难以驾驭的政权。 但俄罗斯在乌克兰深陷战争泥潭后别无选择。 它甘愿接受国际弃儿的地位,与朝鲜这个最残暴且最孤立的政权之一结盟。 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高明炫(Go Myong-Hyun)将这种关系描述为“做交易”。 “俄罗斯进退维谷,”高博士表示。 “他们在乌克兰战事不利,因此需要尽可能获取所有援助。” 他指出,这迫使俄罗斯向朝鲜分享敏感技术。但若乌克兰战争结束,这种合作可能终止。 中国和朝鲜彼此需要 中国一直保持较为审慎的立场。 它需要朝鲜作为缓冲区,但将朝鲜政府的核计划与好战姿态视为不受欢迎的地区动荡因素。 中国也力求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中立,因为中国不能放弃与西方的经济纽带。 中国还与朝鲜的宿敌韩国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 近期北京与平壤之间缺乏高调的联合声明,引发外界猜测两国关系已遭冷落。 韩国东国大学教授金永炫(Kim Yong Hyun)指出,可能存在“某种被忽视的感受”。 “两国间确实未发生任何值得注意的外交或经济事件,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两国关系中存在某种失望情绪,”他说。 但金教授强调,中朝两国关系本质上并未改变。 中朝双方仍需要彼此,这一点不会改变。 “从平壤角度看,此次访问旨在重申与中国的经济、外交乃至军事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 “对中国而言,此行同样彰显了中朝关系的牢固性,破除了因朝俄关系升温而导致中朝关系弱化的种种猜测。” 北京会晤的“观感”考量 今日这场盛会的首要受众或许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他曾多次宣扬与三位领导人的良好关系,有时甚至不吝赞美之词。 今年八月与普京会晤后,特朗普随即宣布渴望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两人曾在特朗普上届任期内尝试达成一项协议,但最终以轰动失败告终。 第二次尝试最早或将于今年启动。 今天,世人的目光聚焦于中俄朝三国领导人。 预计将举行双边会晤,但三国领导人是否举行三方会谈尚不明确。 高明炫认为不会有重大声明。 中国仍需在俄罗斯、朝鲜与西方国家间寻求利益平衡。 但三人共同出席一场大型阅兵式本身已具有强大象征意义。 正是中国的引力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中国希望向美国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仍是该阵营的领导者,” 高明炫博士指出 “这更多关乎外界的看法,外界的观感,而非实质内容。” 相关英文文章 Posted 33m ago33 minutes agoThu 4 Sep 2025 at 1:45am
2025-09-04T00:22:57.000Z 中国大使馆在国会大厦的音乐会活动原本获得了批准,但是随后又被叫停。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9月4日,星期四。 今天的新闻提要: 澳洲叫停中国大使馆在国会大厦办抗战胜利音乐会 是否日本施压? 社媒精选 澳洲叫停中国大使馆在国会大厦办抗战胜利音乐会 是否日本施压? 音乐会随后临时改到中国大使馆举行。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独家报道,澳政府上个月阻止了中国大使馆在堪培拉国会大厦核心区域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音乐会的计划。此举在堪培拉引发了一场外交指责风波。 上个月,中国驻堪培拉大使馆邀请宾客于8月30日齐聚国会大厦大礼堂,举行“庆典”以纪念这一历史时刻。中国大使馆称,沈阳音乐学院的艺术家将登台演出,旨在“弘扬和平理想”、“铭记历史记忆”,并展开“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 据悉,国会服务部(Department of Parliamentary Services,DPS)最初批准了该活动,但在音乐会举办前几天又收回许可,迫使中方官员临时将活动移至大使馆内举行。 音乐会最终于上周六(8月30日)晚在使馆内举行,馆方称,近400名来宾出席,包括“澳联邦参议员休布里奇、各界人士,各驻澳使团、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 虽然国会服务部未公开说明撤销批准的确切原因,但一名联邦政府消息人士对ABC透露,鉴于澳政府对日本态度的敏感性、对中国利用纪念活动展示不断增强的军事力量及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等专制领导人的紧密关系的担忧,在国会大厦核心区域举办该活动将是“不可接受的”。 此外,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吉思德(Scott Dewar)也缺席了昨日在北京举行的阅兵,仅派出一名较低级别的外交官出席。不过维州前工党州长丹尼尔·安德鲁斯(Dan Andrews)出席了阅兵式,遭到反对党联盟党的批评。 习近平(中)与普京(右侧)一同出席阅兵活动,其他国家领导人及特别嘉宾,包括丹尼尔·安德鲁斯(后排最右)也在场。 国会服务部还表示,在更清楚了解音乐会的具体内容后才决定取消批准。 国会服务部发言人称:“大礼堂活动的批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申请预订时提供的活动信息。如果情况或信息发生变化,活动可以根据正常条款和条件予以取消。” “国会服务部了解到,活动方能够找到替代场地以便继续举办。” 国会众议院议长米尔顿·迪克(Milton Dick)和参议院议长苏·莱恩斯(Sue Lines)的发言人未解释取消批准的原因,只强调所有预订决定均“符合国会大厦活动政策”。 他们表示:“我们了解到,该活动已经移至其他地点举行,从而得以顺利进行。” 澳大利亚绿党外交事务发言人、参议员大卫·休布里奇(David Shoebridge)是唯一一位出席中国大使馆音乐会的联邦议员,他认为取消批准的决定欠妥。 “一个庆祝法西斯战败的音乐会,并不是今年堪培拉举办的最具争议的活动,”休布里奇说,“国会完全可以承受举办这样的活动。” 中国大使馆没有回应ABC关于此事的提问,但在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音乐会上,中国音乐家们“演奏了一系列赞颂和平与友谊的经典作品”。 声明还称,中国驻澳大使肖千在致辞中强调,“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抗战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他强调,中澳两国人民在历史关键时刻并肩抗战,结下深厚情谊。” 肖大使在本周发表的评论文章中也提出了类似论点,将中澳塑造为二战中的盟友,并呼吁堪培拉在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冲击时,与北京走得更近,以维护多边主义。 日本施压? 一名外交消息人士对ABC透露,中方官员私下将国会活动被取消归咎于日本政府,并暗示澳大利亚屈从于东京方面的压力。 但澳大利亚政府消息人士强烈否认了这一说法,强调尽管澳日曾讨论过该活动,但最终决定完全由澳大利亚官员独立作出,并符合澳方政策。 这一争议发生之际,澳外长黄英贤和国防部长马尔斯正准备赴东京,与日本外相和防长举行年度“2+2”会谈。 在上月宣布选择日本三菱重工为澳海军建造新一代军舰后,澳日关系正处高点。 马尔斯在声明中称,日本是“澳大利亚不可或缺的伙伴”,“我们的防务与安全关系建立在不断增强的战略契合和深厚互信之上”。黄英贤则表示,两国关系正在“日益紧密”。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26m ago26 minutes agoThu 4 Sep 2025 at 12:22am
2025-09-03T00:41:54.000Z 今天世界的目光在关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尤其是其将展示的先进武器。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9月3日,星期三。 今天的新闻提要: 26国元首云集北京 世界关注中国“九三”盛大阅兵 社媒精选 26国元首云集北京 世界关注中国“九三”盛大阅兵 用中国官媒的话说,今天是中国“主场外交”最重要的一天。北京时间10点起,在北京市中心政治权力中心象征的天安门广场将会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阅兵仪式。 这场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阅兵旨在展示其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此时习近平主席正试图将中国塑造为后美国时代国际秩序的守护者。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极少外访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将在这一前所未有的聚会上同习近平并肩出席,以纪念日本战败80周年。 这场经过精心彩排的“九三阅兵”盛典基本上被西方领导人所回避。出席阅兵的26个国家基本都与中国保持友好或战略伙伴关系。 北京实施了严密安保,主要道路和学校已为这场70分钟的阅兵关闭。 今天将有超过五万名观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空中展示、人民解放军士兵的徒步方队,以及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和装甲坦克等尖端军事装备的装备方队。 外界尤其关注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5、多款专为击沉敌舰而设计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东风-27、东风-5C、巨浪-3等武器。 时间项目 9:00 阅兵纪念大会开始(领导讲话等) 约10:00 阅兵式和分列式正式开始(空中护旗梯队 → 徒步方队 → 战旗方队 → 装备方队 → 空中梯队) 约70分钟阅兵全程时长 印尼总统将“闪现”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昨天动身前往北京。 此前因国内局势动荡而不得不取消访华行程的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又改主意了。他已经动身前往中国出席今天的“九三阅兵”。印尼总统发言人周二(9月2日)表示,普拉博沃总统出席完阅兵式将于9月3日当天直接返回印尼。 抗议最初在首都雅加达爆发,矛头指向政府开支,例如提高国会议员待薪酬遇等,此后已蔓延至全国并不断升级。 此前,对于他的缺席,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郭嘉昆周一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理解。 他说:“中方注意到印尼国内局势变化,相信在普拉博沃总统领导下,印尼政府能够妥善处置,尽快恢复国内局势稳定。” “中方理解并尊重印尼政府因国内需要作出有关来华安排调整。” “地表最强80后”金正恩成为焦点 朝鲜领袖金正恩昨天下午抵达北京。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昨天下午已抵达中国首都北京。朝朝鲜官媒公布的照片显示,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和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到火车站迎接,金正恩身边站着她的女儿金珠爱,据分析是要强化她正被培养为接班人的看法。 金珠爱是首次随父亲金正恩访问中国,此前均由夫人李雪主陪同。 朝中社称,金正恩对前往迎接他的中国官员表示,很高兴时隔六年再次访问中国,并称他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等党、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表示谢意”。 这是金正恩首次在多边外交舞台亮相。也是他第五次访华(即2018年3月、5月、6月,2019年1月四度访华)。朝中社第一时间报道最高领导人出访消息也实属罕见。陪同金正恩出访的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赵甬元、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金德训、朝鲜外长崔善姬。 陪同金正恩出访的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赵甬元、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金德训、朝鲜外长崔善姬。 不经常出国外访的金正恩保留了祖辈的传统,选择专列出行。他本周一从平壤启程,星期二凌晨越过朝中边界丹东进入中国。 朝鲜领导人一向乘坐专列外访。 金正恩的专列是特殊防弹列车。 金正恩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同出席“九三阅兵”。 特朗普:不担心反美轴心的形成 特朗普说不担心反美轴心的形成。 对于今天中俄朝三国领导人会一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部队,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这不是挑战。 他说他并不担心俄中关系的升温,也不焦虑一个反美轴心的形成。他还认为中国更需要美国,而不是美国更需要中国。 台湾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将出席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将出席阅兵,她已于周一晚抵达北京。 国民党立委林思铭周二表示,洪秀柱非现任党主席,不能代表现在的国民党,仅代表个人前往。对于民众自行赴陆参加阅兵,基于宪法保障人民迁徒自由,法律上是允许的,呼吁政府不用做太多联想。 另一位受邀出席的国民党前秘书长李干龙周一表示,有收到邀请,但因身体原因将不会前往。但是他表示,抗战胜利80周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两岸共同来纪念抗战胜利,非常有益。 台湾陆委会再次警告称,如果有政党、法人、人民团体或个别人士赴中参加活动涉及与中方从事任何形式的合作行为,将依两岸条例等法律规定裁罚。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来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堂堂正正,无可非议,民进党当局对此如临大敌,百般阻挠,完全丧失民族立场。 西方如何看待与解读“九三阅兵” “九三阅兵”已经准备就绪。 在西方世界的眼中,在欧洲80年来最严重的俄乌战争还未结束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侵略乌克兰的俄罗斯和朝鲜的领导人举行“三巨头会”似乎向世人展示了对侵略者的声援,而特朗普及其他西方领导人则只能在一旁观望。 分析人士表示,本周在北京举行的普京和金正恩的会晤,证明了中国国家主席对那些意图重塑西方主导全球秩序的威权政权的影响力,而特朗普的威胁、制裁和关税驱动的外交却在削弱美国长期的盟友关系。 三位领导人在中国首都的里程碑式会面,也使人联想到一个新的三边轴心正在形成,其基础是俄罗斯与朝鲜在2024年6月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以及北京与平壤之间类似的联盟。这一结果可能会改变亚太地区的军事格局。 “我们必须继续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习近平周一表示,这是对太平洋彼岸地缘政治对手美国的含蓄抨击。 对新全球秩序的愿景 习近平将二战视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中国克服了日本侵略的屈辱,成长为经济强国。 他预计将在仪式上的主题演讲中强调中国与苏联在战胜法西斯主义中的胜利,以及其在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中的作用。 普京已借此机会与中国达成更深入的能源合作协议,而这次集会也为金正恩提供了获取对其被禁止的核武器的隐性支持的机会。 首次亮相于重大多边活动的金正恩,将成为66年来首位出席中国军事阅兵的朝鲜领导人。 为这一里程碑式的活动,任何细节都要尽善尽美。 全国各地政府已动员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和中共党员,提前监控任何潜在的风险。 “大阅兵将成为习近平展示军队明确、毫无疑问地站在他身后的机会,”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的研究员宋文笛说。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本周稍早,习近平还会见了七年来首次访华的印度总理莫迪,重设紧张的双边关系。而与此同时,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加征关税,激怒新德里。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自己的和平缔造者身份,意在争取诺贝尔和平奖——声称已结束战争、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举行乌克兰和平峰会,并推动在今年稍晚与金正恩会谈——但任何包含战争侵略者的东方军事力量的汇集,都将令西方警铃大作。 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分析员金永俊(Youngjun Kim,音)在3月写道:“俄中朝三边军事演习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他指出乌克兰冲突已促使莫斯科和平壤关系更为密切。 2024年,金正恩还在平壤接待了俄罗斯领导人——这是24年来首次类似的峰会——此举被广泛解读为对习近平的冷落,同时也试图通过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来缓解朝鲜的“弃儿”地位。 普京此次访问北京,并预期与习近平和金正恩会晤,而伊朗总统已抵京出席阅兵式——西方分析人士称之为“动荡轴心”。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7m ago7 minutes agoWed 3 Sep 2025 at 12:41am
2025-09-02T04:37:57.000Z 许多海外出生的移民在澳大利亚行政系统中有不匹配的名字,这在证明他们的身份时造成了问题。 为防止在澳大利亚证明身份时造成混淆,黎庄(Trang Le)差点放弃了她的名字。 在越南,她的全名是黎氏贤庄(Lê Thị Hiền Trang)。 但当黎庄抵达澳大利亚时,她的名字被记录为“氏”,因为它紧跟在她的姓之后。 在朋友的建议下,黎庄准备在成为澳大利亚公民时采用姓氏作为她的名字。 在越南的习俗中,一些传统的名字以姓开始,后面跟一个表明性别的名字,然后再是赋予的一个或多个名字。 文(Văn)是男性的性别提示词,氏(Thị)则是女性的性别提示词。 “在越南社区,我们有一个笑话,说澳大利亚的每位女性越南裔澳大利亚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氏”,因为情况乱七八糟,”她说。 “我认识一对越南夫妇,他们在获得澳大利亚国籍后,现在名字成了‘氏’和‘文’,”她说。 黎庄说,往返于越南和澳大利亚之间一直压力很大,因为两国当局对她的名字有不同的解释。 对黎庄而言,她的越南护照与澳大利亚身份文件之间的不一致意味着她错过了疫情灾难假津贴,还因不同版本的名字而需要经过额外警方核查。 她还因姓氏“Le”不符合在线保险申请表要求的至少三个字母而遭遇注册困难。 但她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在往返越南与澳大利亚时满足移民当局的要求。 第一次预订返回越南的机票时,她用的是本名“庄”购票,结果导致在值机柜台遭到盘问。 她解释称,为简化手续,她已省略名字的前半部分贤(Hiền)。 “后来订票时我特意用‘氏’作为姓名,以免自己在澳大利亚机场被拦下,”她告诉ABC说。 “但这在我从越南登机时引发了新问题,因为越南官员认为我的名字是‘庄’,因此他们质问我为何登记为‘氏’。” 黎庄很感激她能够用她的名字而不是性别标记注册她的澳大利亚公民身份。 “我感到沮丧,有时压力很大。 “这给我带来了额外负担,既要耗费大量精力收集各种身份证明文件,又要承受持续忧虑的情感消耗。” 在入籍仪式前夕,负责办理手续的官员支持她使用“庄”作为名字,这令她感到欣慰。 她希望以自己喜欢的姓名顺序获得公民身份,能简化未来旅行手续和行政手续。 来自其他文化的命名结构可能不太适合澳大利亚现行的名和姓填空方式。 单名带来的困扰 在印尼、印度和缅甸等亚洲国家,使用单名(即单一名字)十分常见。 对于逃离缅甸的克伦族、克拉尼族和钦族成员而言,这一情况令获得优惠票价、配药、处理银行事务乃至登记婚姻都变得困难重重。 西正(Westjustice)社区法律中心法律总监约瑟夫·努恩威克(Joseph Nunweek)指出,澳大利亚各服务机构和数据库对单名的处理方式不一:有的将其视为名字,有的视为姓氏,有的则拆分至既在姓氏一栏又在名字一栏。 他说此举会引发不一致性,例如驾照信息与优惠卡不符的情况。 “任何需要身份验证或存在身份争议的场合都可能产生此类行政障碍,而鉴于经济负担,优惠政策方面的障碍尤其令人沮丧,”他说。 澳大利亚系统中的姓名填空假定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姓意味着家族姓氏。 西正缅甸人财务咨询处的希瑟·尼尔森(Heather Neilson)表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修改政府优惠卡上的信息。 她指出,这些卡片并未标明单一姓名是姓氏、名字还是单名姓氏,可能与个人对自身姓名的理解存在差异。 “许多人因此错失福利优惠,更不用说他们对自身命名方式在澳大利亚如何被接受感到相当担忧,”她说道。 尼尔森女士表示,作为客户的“最后求助渠道”,她需要在把问题升级和代表客户申诉时采取“强硬态度”,这既令人沮丧又耗时费力且成本高昂。 努恩威克说,人们不应为了避免与僵化的行政系统发生冲突而改变自己的名字。 西正曾开展名为“我的名字”的项目,协助约80个家庭及450名个人更正登记错误的姓名。 该中心还帮助那些希望使用共同姓氏,或选择能体现文化宗教身份姓氏的人士。 但努恩威克先生强调,客户应避免为规避行政系统姓名登记僵化造成的反复冲突与疲劳而随意改名。 对于那些珍视自身姓名并对其怀有深厚情感的客户,努恩威克先生和尼尔森女士认为需要改变的是制度本身。 “我们需要改变。我们不该强迫那些已有姓名的民众遵循某一命名规范,”尼尔森女士说。 希瑟·尼尔森说,联邦优惠卡没有标明某个单一名字是名还是姓,这在个人和服务提供者之间造成了混淆。 姓名遭犯罪分子利用 全球化咨询公司的菲奥娜·斯威-林·普莱斯博士(Fiona Swee-Lin Price)曾与高校、图书馆、警方、国防部门及赌场合作,致力于提升对非盎格鲁撒克逊姓名发音与结构的认知。 作为跨文化培训师,普莱斯博士协助高校完善其毕业典礼流程,并指导行政人员解读海外成绩单,确保学生数据准确录入数据库。 “多数为英语国家设计的数据库缺乏处理非盎格鲁文化姓名的必要填空位置,”她指出。 她说,这些系统想当然地认为用户能区分名字、中间名、姓氏等称谓,并懂得在对应填空位置上写入姓名。 以马来西亚名字Sharifah binti Faisal为例,其中不含有姓氏,因为在马来文化中子女姓名承载着父系血脉传承。 “系统中没有‘父亲姓名‘填空位置,但在许多穆斯林文化中,姓名中的第二个名字其实是父亲的名字,”她解释道。 菲奥娜·斯威-林·普莱斯博士表示,政府和企业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更好地理解非英语姓名的发音和结构。 普莱斯博士指出,澳大利亚社会对多元文化命名体系的认知不足,正在被犯罪分子所利用。 她曾为某大型赌场举办研讨会,帮助其理解中文姓名如何被用于制造多重身份。 同一汉字在英语拼写中可能并不一致,这取决于采用的是普通话发音还是粤语发音。 她指出,将中文名字英语化时,区分个体的声调信息也会丢失,导致无辜者因姓名拼写与通缉犯相同而遭逮捕。 普莱斯博士指出,预防混淆的最佳方式是避免将姓名“归类”到适合单一文化社会的框架中。 她建议采用“多元文化姓名解码器”,帮助熟悉盎格鲁撒克逊姓名结构的人士,以统一方式解读不同文化背景的姓名,并将其转换为符合澳大利亚语境的表达形式。 澳大利亚民政服务部是澳大利亚居民获得医疗保险、社会福利联络中心和儿童抚养费的中央系统。 西正团队表示,人们需要有在全国范围内改革客户管理数据库的政治意愿,还需要获得软件公司的支持。 “各地的公共事业公司和政府部门都关注系统建设者是怎么做的,因此我认为必须让相关人员理解这一问题,”努恩威克先生指出。 尼尔森女士则指出:“这属于系统性问题而非故意伤害相关人士的利益,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投入大量后台工作和一定的资金支持。” 澳大利亚民政服务部(Services Australia)总经理汉克·琼根(Hank Jongen)表示,该机构已为员工制定命名指南,明确不同命名规范及正确记录姓名的方式。 他强调,若姓名被错误登记,客户应主动联系该机构,并可享受覆盖200多种语言的免费口译及笔译服务。 ABC了解到,优惠卡因尺寸限制设有字符上限,当姓名超出限制时,将按规定缩短至最大字符长度。 优惠卡还需包含配偶及受抚养子女姓名,这进一步加剧了尺寸限制问题。 相关英文文章 Posted 11m ago11 minutes agoTue 2 Sep 2025 at 4:37am
2025-09-02T00:28:18.000Z 台湾陆委会指责北京宣称主导了对日抗战,扭曲历史事实。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9月2日,星期二。 今天的新闻提要: 台湾陆委会再度告诫台湾人不要出席“九三阅兵” 澳洲前外长卡尔解释为何出席北京阅兵式 社媒精选 台湾陆委会再度告诫台湾人不要出席“九三阅兵” 台湾陆委会副主任委员沈有忠接受记者采访。 北京即将举行“九三阅兵”之际,台湾陆委会再度表示,“九三阅兵”不是有助于两岸和平气氛与全球民主团结的活动,呼吁台湾人不要去参加。 陆委会还警告称,如果有政党、法人、人民团体或个别人士赴中参加活动涉及与中方从事任何形式的合作行为,将依两岸条例等法律规定裁罚。 陆委会表示,为防范中共利用主办相关活动,对台进行统战操作,政府重申禁止中央与地方政府人员以及曾任国防、外交、大陆事务或与国家安全相关机关之特定身分人员出席“九三阅兵”及其官方主导的相关活动,违反者将依法惩处。 据台湾媒体引述国安人士的话说,台湾政界人士拟出席者包括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国民党前秘书长李干龙和国民党中常委何鹰鹭。 李干龙周一表示,有收到邀请,但因身体原因将不会前往。但是他表示,抗战胜利80周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两岸共同来纪念抗战胜利,非常有益。 洪秀柱则表示,今天会对外正式说明。 陆委会副主任委员沈有忠强调北京借所谓“九三阅兵”及错误抗战叙事,“突显出其有意强势主导国际秩序”。 他说:“其谬误的一中原则与台湾归属与事实现状相违,完全欠缺正当性与合法性。” “中共近年对我国和邻近国家施加各种软硬压力、军事胁迫以及灰色地带骚扰,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不稳定的风险来源。 “中共以民族伟大复兴为名,进行军武扩张,是当前新威权主义威胁自由民主的代表,也是80年前法西斯军国主义以民族主义为包装发动对外侵略的翻版。” 沈有忠说,北京对抗战毫无贡献,只是用战争来做大自己,并指中国是“以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口号,实际上是进行军武扩张”。 他强调,北京藉由扭曲历史事实,称主导了对日抗战,并指出,北京耗费巨资办理阅兵,欲凸显军事形象,强化其在区域及全球的话语权,也同俄罗斯、伊朗、北韩等威权阵营站在一起,欲塑造与美、欧等民主阵营抗衡的世界格局。 “同时也期待藉由‘九三阅兵’来鼓吹民族主义,凝聚中国内部的信心,也转移美中竞争,经济衰退、军中贪腐与斗争等内外部压力。” 台湾国安方面表示,如果有台湾人高调参与阅兵极可能被国际社会误解为,国民党乃至台湾主要政党对中方阅兵、特别是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立场的认同,引发外交形象混淆与争议。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表示,对于两岸的相关访问,一定要遵守政府通过的法律。在法律的规范之下,不用去禁止任何的个人,但只要从事过相关重要公职者,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8月29日表示:“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来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是秉持民族大义的体现,是坚持正义良知的体现,堂堂正正,无可非议。” 她指出,民进党当局对此如临大敌,百般阻挠、威胁恐吓,完全丧失民族立场,背弃正义和良知,严重违背两岸同胞意愿,严重伤害两岸同胞感情,“充分暴露其‘台独’本性,卑鄙龌龊,令人不齿”。 澳洲前外长卡尔解释为何出席北京阅兵式 卡尔曾任新州州长、澳大利亚外长和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 澳大利亚前外长和新州前州长鲍勃·卡尔(Bob Carr)也应邀出席北京的阅兵式,他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他很高兴能出席这一活动。 “中华民族战胜日本是值得庆祝的历史事件,”他说。 卡尔表示,他并不担心活动上也会有与澳大利亚关系紧张的国家领导人出席。 “嗯,这恰恰就是总理代表澳大利亚出席联合国大会时将要面对的场合。” 他还在《悉尼先驱晨报》上发表了题为《北京邀请我参加这一特殊庆典 我很高兴出席的原因》(Beijing invited me to this special celebration, her’s why I'm happy to go)的观点文章。 他说:“右翼评论人士批评我出席庆典,理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会在场。但这些亲特朗普的媒体却能接受特朗普在普京加大对乌克兰战争规模之时,仍在美国本土迎接普京。这对克里姆林宫而言简直是意想不到的外交胜利。” “与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和约翰·基一同出席,也让我有机会分享观点:我们必须正视一个无力阻止的现实——中国崛起为大国——并努力避免其中美发生冲突。 “当然,中国领导层会从这场庆典中寻求宣传或公关上的收获。我猜特朗普——这位美国‘后民主时代’的首任总统——在华盛顿为美军建军250周年操办阅兵时,抱持的也是同样的想法。我们当年还曾在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旁,安排政客站台宣布日渐衰落的奥库斯(AUKUS,即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伙伴关系。 “大国往往喜欢炫耀军事实力,但看起来并不好。外交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武器停留在阅兵场,而不是战场上。” 维州前州长丹尼尔·安德鲁斯(Daniel Andrews)也将出席阅兵式,ABC已联系他发表评论,但是安德鲁斯迄今没有回应。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20m ago20 minutes agoTue 2 Sep 2025 at 12:28am
2025-09-01T06:39:20.000Z 现在,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普京、习近平和金正恩之间的关系。 中国即将举办一场非凡的军事盛会,全球多位强国领导人都会出席,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并不在嘉宾之列。 9月3日,北京的长安街将变身为阅兵场,一场展示中国最新军事装备的盛大阅兵式举行在即。 举行阅兵时,人们将看到逾万名军人、百架飞机以及数百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还有各种装备。 这场盛大的阅兵式举办之日标志着二战结束,日本正式投降80周年,并罕见地让大家得以管窥中国军事发展的最新成果,首次亮相的武器装备也包括在内。 台海与南海局势紧张之际,中国军力秀肌肉的举动将受到全球军事分析人士的密切关注。 但谁会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上观看阅兵的来宾也同样吸引了国际上的大量关注。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将在出席阅兵式的众多国际政要之列。 习近平释放出信号,表明他可能对金正恩和普京有影响力。 普京和金正恩到访北京将成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一大胜利,表明他的国家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不仅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力,而且是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外交巨人的影响力。 一个强大的新轴心隐隐出现 尽管尚不清楚习近平、普京和金正恩是否会举行三方会谈,但他们这样同台亮相本身就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三人渴望更紧密、更公开地合作,直接挑战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 普京来参加阅兵式是希望把握机会来深化其与习近平的深厚情谊,俄罗斯总统此前曾称习近平为“最好的朋友”。 普京与习近平五月在莫斯科出席一场大型阅兵式时并肩而立。 金正恩参加阅兵式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打破了这位朝鲜领导人极少出访的常规。 这将是金正恩首次亮相多国参与的重要外交舞台,暗示着一个不包括西方国家的强权轴心正在形成。 此举将在华盛顿方面连绵不断地造成担忧,并可能激怒缺席此次活动的特朗普。 事实上,除斯洛伐克(Slovakia)总理罗贝尔特·菲佐(Robert Fico )外,估计不会有美国或西欧国家的领导人出席阅兵式了。 澳大利亚工党的前州长鲍勃·卡尔( Bob Carr)和丹·安德鲁斯(Dan Andrews)将出席阅兵活动,但联邦总理阿尔巴尼斯不会到场。 习近平与金正恩于2019年在平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未就西方主要国家缺席阅兵式的原因作出回应。 “中方举办有关纪念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特朗普会作何感想? 现在,中俄朝三国在关税和持续制裁问题上与美国的分歧越来越大,而习近平、普京和金正恩三人就在如此高调的场合相聚一堂。 今年五月,习近平承诺北京将与俄罗斯共同应对其他国家的“霸权霸凌”,“加强协调以坚决抵制美国对中俄实施‘双遏制’的进程。 或许为应对朝鲜、俄罗斯和中国形成的轴心,特朗普公开表示希望在将来分别与习近平和金正恩举行会晤。 但双方均未回应此特朗普的这个意愿。 本月早些时候,这位美国总统曾与普京会晤,试图促成乌克兰战争停火协议,但协议未能达成。 在西方世界眼中,朝鲜和俄罗斯属于不受信任,遭到蔑视的国家。 这场会晤让美国领导人在俄罗斯领导人面前明显落于下风。 与此同时,习近平嘴上什么都没说,却向特朗普传递了强有力的信号。 两位他渴望邀请的贵宾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式,而白宫发出的邀请被人视若无睹。 相关英文原文 Posted 9m ago9 minutes agoMon 1 Sep 2025 at 6:39am
2025-09-01T00:47:14.000Z 墨尔本警方试图分隔支持巴勒斯坦的集会和“为澳大利亚游行”活动。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9月1日,星期一。 今天的新闻提要: 多元文化社区:反移民大游行让人想起“白澳政策”年代 社媒精选 多元文化社区:反移民大游行让人想起“白澳政策”年代 阿德莱德的游行。 多元文化背景的澳大利亚人公开表达了他们对周日(8月31日)在全澳各地展开的反移民示威游行所带来的恐惧与伤害。据报这些活动有人们熟知的新纳粹分子参加。 在各大首府城市和地区中心都爆发了反移民示威,墨尔本和悉尼的规模最大。而这些示威游行本身也遭遇了抗议。部分地方发生冲突甚至打斗。 Loading... 部分游行参与者称,“为澳大利亚游行”(March for Australia)活动与种族无关,而是为了表达对澳大利亚当前移民速度的担忧。 但也有人高喊冒犯性的口号,如“把他们送回去”和“阻止入侵”,矛头直指新移民和澳大利亚的有色人种。 新纳粹组织“国家社会主义网络”(National Socialist Network)的成员在全国各地的活动中发表演讲,并使用充满仇恨和种族主义的语言,如“向白人澳大利亚致敬”(hail White Australia)。 示威者前来的理由各不相同,这其中包括担心海外移民过多,以及害怕澳大利亚变得“过于多元文化”。 这些活动的组织者与白人国家主义观点有关,并声称活动是为了“捍卫澳大利亚文化”。 悉尼数千人从贝尔莫尔公园游行至悉尼大学院外的维多利亚公园。 让人回想起“白澳政策”年代 澳大利亚民族社区理事会联盟(FECCA)主席彼得·杜卡斯(Peter Doukas)表示,这些示威让人回想起“白澳政策”的年代。 “这把新移民的经历与早期移民的经历联系了起来,那些在白澳政策期间抵达的人们。” “这再次凸显了我们需要不断为多元文化澳大利亚发声,以及广泛的多元文化社区为这个国家贡献的力量。” 巴塔查里亚说周日大游行期间,她担心自身安全。 悉尼居民纳约尼卡·巴塔查里亚(Nayonika Bhattacharya)表示,周日她在市中心为参加附近马拉松比赛的朋友加油时,对自己的安全感到担心。 “我们脑海里很大一部分都在想:我可能会遭袭击,我可能会被抢劫,我可能会被殴打,只是因为我要去看一场马拉松。” 这位26岁的年轻人表示,当天她与其他多元文化背景的朋友保持联系,互相发消息讨论如何注意安全。 作为一名有印度血统的人,她认为这次活动令人非常痛心。 “我听到[‘为澳大利亚游行’集会]的其中一句话是‘这里印度人太多了’,我觉得这太让人难以面对了。” “这真的很可怕,因为在我的认知中,我并没有把自己视为‘外人’。我每天醒来都想着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关心身边的社区。” “然后却被指我的贡献被视为是坏的或不受欢迎的,这让我觉得非常荒谬,因为我的朋友、家人和整个社区都在这里。” 悉尼的反抗议者也游行,高喊“欢迎难民”等口号。 作为多元文化青年倡导网络的共同主席,巴塔查里亚希望其他多元背景的年轻人能够感到被接纳。 “你总会遇到有人告诉你,你不属于这里。” “但只要你带着谦逊和善意出现,关心身边的人,这里永远都会有属于每个人的位置。” 专家警告极右翼战术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部长谴责了这些反移民活动,而反对党前排议员则担心新纳粹分子会借机招募新成员。 少数联邦和州政府官员参加了游行,参议员波琳·汉森(Pauline Hanson)参加了堪培拉的活动, 昆州议员鲍勃·卡特(Bob Katter)则参加了汤斯维尔的活动。 昆州联邦议员鲍勃·卡特参加了汤斯维尔的活动。 墨尔本大学犯罪学讲师利亚姆·吉莱斯皮(Liam Gillespie)表示:“这些集会上使用的语言和符号不应被忽视。” “极右翼活动人士在用语上非常老练,他们善于通过委婉的表达来打动并动员大众。” “你会看到他们的沟通方式、所使用的词汇,正好切入普通的民族主义话语,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会觉得如此具有吸引力。” 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安全研究教授朱利安·德鲁根(Julian Droogan) 表示,政府应将这次大游行视为警告。 “明确反政府和新纳粹的极右翼组织,正在利用公众对生活成本、移民等问题的担忧来……动员公众接近他们的事业,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发展。” “显然,极右翼的某些情绪正在社区的部分群体中引起共鸣。” “这些游行表明,澳大利亚更广泛的人群与极右翼的情绪、思想保持一致,特别是在反移民情绪方面。” “但这是否意味着更多澳大利亚人支持具体的新纳粹主义或明确的白人至上主义情绪,则是另一个问题。” 德鲁根教授表示,虽然政府有责任确保社会凝聚力,但普通澳大利亚人也应承担更广泛的角色。 “联邦和州政府确实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并在相关项目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专业知识,但我们应该做得更多。”他说。 “这些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政治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因此所有机构乃至全体澳大利亚人都应当更加努力。” “我们可以做更多,以确保我们有足够的韧性来应对这些极端主义、仇恨和可能分裂我们的政治运动。” 杜卡斯先生认为,多元文化社区不必对这些示威过于担忧。 “我认为,那些并未参与这些集会的普通澳大利亚人已经证明,这些只是边缘运动。” “普通澳大利亚人已经在更广泛的尊重框架下接受了多元化和多元文化,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应当得到的结论。”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31m ago31 minutes agoMon 1 Sep 2025 at 12:47am
2025-08-29T06:01:40.000Z AI 图像:此图像和它所在的虚拟画廊是用ChatGPT和Midjourney创建的。 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能够在短短几秒内通过爬取互联网来呈现数万年的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 本文“画廊”中的“画作”是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通过向ChatGPT和Midjourney输入提示词生成的。 这应被视为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奇迹,还是一场文化盗窃的行为? 原住民文化与知识产权的国际法律权威人士特里·扬克(Terri Janke)认为,人工智能对原住民群体构成一系列风险。 “人工智能没有‘创世神话’,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土地,也没有文化义务,”扬克表示。 特里·扬克博士警告称,按需印刷网站已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来盗用原住民艺术作品。 “[它]不理解文化规范,即某些图像是否来自需要被尊重的地方,或者是否应该对它们进行改编。” ABC原住民事务报道团队发现,目前流行的人工智能模型会轻易复制、合并并泛化原住民艺术、故事和语言。 上周举行的经济生产力峰会讨论了如何在平衡潜在价值数十亿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监管,以及更关键的一点——是否能够监管。 “我们正迎来人工智能的浪潮,它有可能成倍增加侵权行为,” 扬克博士表示。 不真实的“点画” 为测试人工智能对原住民文化的理解程度,ABC原住民事务报道团队向这些流行模型输入了一系列提示。 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任何一部未来人工智能法律将在此通过的地方,也是上周峰会的举行地——位于Ngunnawal土地上。 我们向ChatGPT手机应用的免费账户输入了如下提示词:“创作一幅关于Ngunnawal土地原住民创世神话的艺术作品”。 不到一分钟,它便生成了一幅以两只蜥蜴为主体的点画“艺术作品”。 人工智能图像:该图像是通过在ChatGPT中输入一个简单的文字提示创建的。它是由ABC新闻制作的。 Ngunnawal部落长老朱迪·巴洛(Jude Barlow)表示,这表明人工智能缺乏真实性。 “我们文化中的艺术作品中没有点画,”她说。 “它只是采用了当今流行的原住民艺术的通用元素。” 从广义上讲,人工智能算法的工作原理是吸收大量在线数据并从中寻找模式。 当我们要求人工智能生成Ngunnawal“创世神话时期”图像时,它表示将“在尊重的、通用的点画符号体系的‘安全区域内进行设计”。 Ngunnawal长老朱迪·巴洛担心人工智能未经同意就使用她人民的语言。 朱迪·巴洛警告称,这种做法未能真正理解原住民文化的多样性。 “它某种程度上将原住民同质化,而我们实际上是不断变化的且多种多样的,”她说。 “我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歌曲和故事,这些都与我们的土地息息相关。 “我确实对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感到担忧。” 缺乏保护“真实且神圣故事”的措施 人工智能生成的原住民艺术作品易于找到且价格低廉。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看到这些作品被创建出来并被上传到按需印刷的网站上,”扬克博士说。 在线市场Etsy上有多位卖家公开使用人工智能生成他们的“原住民”作品,这种做法符合该网站的规则。 数百张人工智能生成的原住民风格的图像也出现在Adobe Stock网站上,该网站提供免版税的图像和视频供商业使用。 像这样人工智能生成或增强的印刷品在Etsy网站上出售,该网站允许卖家使用这项技术。 像这样的人工智能生成的“原住民”艺术很容易通过Adobe Stock找到并付费下载。 这点值得商榷——但最终仍不明确——究竟有多少Etsy或Adobe Stock网站上的图片是由原住民或与原住民合作创作的。 类似作品曾通过中国电商平台Temu销售,但是否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则更不透明。 为测试原住民主题图片的生成速度与准确性,ABC使用ChatGPT为Midjourney的人工智能模型编写了生成式提示词。 高度细节化的澳大利亚中部原住民点画,灵感源自创世神话和歌谣路线,复杂的有机图案搭配鲜艳的大地基调、赭石色、红色、黄色,与深紫色和午夜蓝形成对比,不对称流动的构图,分层纹理营造出画布上手工丙烯酸画的质感,包含传统象征主义和丰沛文化遗产,真实的原住民艺术风格,超写实,8K分辨率,博物馆级品质。 没有任何指导原则、防护限制或警告显示Midjourney的人工智能模型在生成本文所使用的图像时遇到任何障碍。 人工智能图像:这个“原住民艺术品”是由ABC新闻部使用Midjourney创建的。在发布之前还手动对颜色和曝光进行过细微调整。该图像创建于2025年8月。 我们向布里斯班的Wiradyuri部落视觉艺术家兼画廊创始人比伦加(Birrunga)展示了这些作品。 他表示,虽然这些作品“看起来像中部沙漠地区的艺术作品”,但它们缺乏真正原住民艺术作品中所讲述的故事。 比伦加在布里斯班的Meanjin建立了一个画廊,专门表现原住民当代艺术。 “这是殖民主义的入门级操作,他们把我们当作资源来利用,却未能投资于理解我们文化优先事项的有形和无形要素,”他说。 “你知道,这只是美学问题……它们都是赏心悦目的装饰品,如果你碰巧有与之相配的窗帘的话。” 扬克将人工智能产生的“艺术品”描述为文化盗窃。 扬克博士认为出售这些图像属于文化盗窃,尽管她承认这些“画作”可能不会违反现行版权法。 “人工智能得以逃脱惩罚,这实际上损害了人们的健康与福祉,”她说道。 “这导致文化扁平化,通过改编真实而神圣的故事,是在剥削多样性而非保护它。” 朱迪·巴洛表示,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原住民文化,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口头故事代代相传的,这实际上导致了不完整的数据库,从而产生错误的结果。 “在我们争取讲述真相的斗争中,此类行为会严重干扰我们讲述澳大利亚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故事。” 与ChatGPT对话 在联邦政府决定是否监管人工智能之际,部分模型似乎正在制定他们自己的规则。 当ABC要求ChatGPT根据文中第一个Ngunnawal部落“艺术作品”撰写一个创世故事时,我们遇到了看似文化防护栏的限制。 该模型告诉我们,它已“保持尊重地”撰写了故事,并避免使用“神圣或社区特定的知识”。 但朱迪·巴洛表示,人工智能在未经咨询或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了她们族人的语言。 这篇创世风格的故事中出现了两只名为Buru和Yarra的蜥蜴。 “Buru意为袋鼠,Yarra意为再见,”巴洛女士解释道。 Ngunnawal是众多因“被偷走的一代”政策而遭受重大影响的原住民语言之一。 其词汇表已由Ngunnawal社区经过艰苦努力重建。 除其他来源外,ChatGPT称其遵循澳大利亚原住民与托雷斯海峡岛民研究伦理指南(AIATSIS Guidelines for Ethical Research)。 但巴洛女士指出,该系统对她语言的错误使用并未达到这些标准,且缺乏尊重。 “它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指南明确规定必须与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峡岛民就其文化进行沟通,”她说道。 “这是一种文化挪用。” 人工智能图像:该图像是由Midjourney的人工智能模型创建的。ABC没有收到任何文化指南或警告。 ABC就其协议向ChatGPT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我们已将这些问题公布在此。 OpenAI是ChatGPT背后的公司,其估值达4600亿澳元。 ABC查明,OpenAI通过文本和数据挖掘以及“人类审核员”的指导,自行制定了“政策和伦理框架”。 当被问及在制定这些政策时是否征求过澳大利亚原住民意见时,该模型回复道: “我找不到任何公开证据表明OpenAI在制定其政策或伦理框架时曾专门咨询过原住民或托雷斯海峡岛民群体。” 扬克博士表示,这表明人工智能的指南并未提供任何保护。 “它会告诉你它认为你想听的内容,这就是我从这段对话中得出的结论,”她说。 “但这一开始就错了,原住民群体才应是决定谁可以传承文化的人。” 人工智能图像:ChatGPT被用来生成一个画廊,让Midjourney生成的“作品”得以“悬挂”。 监管还是放任自流? 本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生产力委员会警告称,过度监管可能阻碍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该报告的共同作者斯蒂芬·金(Stephen King)是生产力委员会的委员,同时也是莫纳什大学的实践教授。 “人工智能在许多情况下确实会带来新的风险,它使现有危害更容易发生,”金博士本月早些时候在接受ABC全国广播网《早餐》节目采访时表示。 “现有法律需要进行审查,以确保其符合目的……但这与制定一部广泛的人工智能法案是完全不同的做法。” 生产力委员会202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20财年国际游客在原住民风格艺术品上的支出超过7800万澳元。 然而,该报告估计市场上多达75%的原住民风格艺术品并非由原住民创作。 人工智能图像:该“画廊”及其内容展示了人工智能复制原住民文化的能力。它是由ABC新闻部使用ChatGPT和Midjourney创建的。 目前,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考虑制定保护原住民文化和知识产权的法律,但尚不清楚该立法是否会涉及人工智能以及具体如何囊括。 然而,政府与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差甚远,这意味着相关法规的出台或修订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如果其得以实施的话。 由Atlassian联合创始人斯科特·法夸尔(Scott Farquar)担任主席的澳大利亚科技委员会(Tech Council of Australia)呼吁政府修改法律,允许人工智能模型从受版权保护的材料数据中“学习”。 视觉艺术家兼画廊创始人比伦加表示,人工智能只会执行用户指令,但人工智能模型利用文化内容牟利的能力可能造成危害。 “它快速、便捷、低成本……但这只会进一步削弱我们的价值。” 相关英文文章 Posted 2h ago2 hours agoFri 29 Aug 2025 at 6:01am
2025-08-29T01:45:58.000Z 普京和金正恩于2019年会面。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 今天的新闻提要: 金正恩普京将出席中国九三阅兵 社媒精选 金正恩普京将出席中国九三阅兵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说,应习近平主席邀请,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九三阅兵”活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下周北京的军事阅兵式上,与世界上一些受制裁最严重的国家领导人,包括俄罗斯、朝鲜、伊朗和缅甸的国家领导人并肩而立,以此展现团结一致的姿态。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将出席9月3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该活动标志着日本正式投降、二战结束。这将是两人首次与习近平公开同台亮相。 这也将是金正恩六年来首次访问中国。金正恩自上台以来只到国外出访过十次,其中四次是去中国。 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预计也将出现在主席台上,届时将有数万名部队士兵在中国首都接受检阅,形成一个由西方政经分析人士称为“动荡轴心”(Axis of Upheaval)的四国阵营。 中国外交部周四表示,缅甸军政府首脑敏昂莱也将出席,他极少出国访问。 此外,东南亚多国、上合组织国家以及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也将应邀出席中国九三阅兵。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新西兰前总理克拉克和约翰·基、澳大利亚前外长卡尔及维多利亚州前州长安德鲁斯也将出席中国的这一纪念活动。 联合国方面将由副秘书长李军华出席,他曾在中国外交部担任多个职务,包括担任中国驻意大利、圣马力诺和缅甸大使。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中方举办纪念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在另一场专门记者会上说,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和平赤字有增无减,维护世界和平仍任重道远。 “中国人民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在即将出席阅兵的26位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几乎没有西方领导人。唯一两名西方国家领导人是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菲佐一直反对因俄乌战争制裁俄罗斯,并违背欧盟立场访问莫斯科。 武契奇今年5月也访问过莫斯科,他希望与俄罗斯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但仍声称塞尔维亚坚持加入欧盟的目标。 分析认为,习近平希望趁着这个机会,将反美反霸的国家召集在一起。 政治分析人士称,九三阅兵将展示习近平对那些试图重塑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国家的影响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Alfred Wu)说:“习近平试图展示自己非常强大,在中国国内依然权力稳固,并受到欢迎。” “当习近平还是一名地方领导人时,他敬仰普京,并从他身上学习如何成为一名领导人。而现在他已是全球领导人。金正恩与他并肩出现,也突显了习近平如今的全球领导地位,”吴木銮说。 分析人士指出,“动荡轴心”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致力于重塑由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试图削弱美国的利益,无论是在台湾问题上,还是通过阻断航运航道,并通过彼此提供经济支持来削弱西方制裁。 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表示,此次阅兵预计历时约70分钟,共安排 45个方(梯)队 参加检阅。 有分析认为,受邀到北京观看阅兵的国家都与中国保持友好或战略伙伴关系。 俄罗斯被北京视为战略伙伴,自2022年入侵乌克兰后,已遭受多轮西方制裁,其经济濒临衰退。 普京因被国际刑事法院指控非法驱逐数百名乌克兰儿童而遭到通缉,他上一次访问中国是在2024年。他在西方基本被孤立,并在乌克兰问题上避免作出重大让步,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仍在努力结束这场战争。 朝鲜是中国的正式条约盟友,自2006年以来因其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而受到联合国安理会制裁。金正恩上一次访华是在2019年1月。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购买了伊朗约90%的被制裁石油出口,并继续从缅甸采购制造风力涡轮机、医疗设备和电动汽车所需的稀土金属。 出席中国九三阅兵的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多数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依赖中国经济投资和能源合作。 有分析认为,对中国来说,邀请这些国家参加阅兵,是巩固现有友好关系、强化战略伙伴网络的体现。此外,多数受邀出席阅兵的国家在地区安全上与西方关系不紧密,或与美国存在一定摩擦,如:俄罗斯、伊朗、朝鲜、白俄罗斯在国际上经常与西方存在冲突。其他国家如柬埔寨、老挝、越南、东南亚国家受中国周边战略影响较大。他们的出席也是在安全与国际舆论上对中国的支持,尤其在涉及历史记忆和抗战主题上。 澳洲前外长与州长受邀出席 澳大利亚前外长鲍勃·卡尔及前维州州长丹尼尔·安德鲁斯都在受邀参加“九三阅兵”的外国政要名单上。 在公布的名单中有着两位澳大利亚前政界人士:澳大利亚前外长鲍勃·卡尔和澳大利亚维州前州长丹尼尔·安德鲁斯。 此二人都来自于工党。在离开政坛后,卡尔曾担任悉尼科技大学(UTS)澳中关系研究院(Australia-China Relations Institute, ACRI)院长,也因其对华立场受到部分政界和媒体的批评。 丹尼尔·安德鲁斯2014年带领维州工党赢得州选举,出任维州州长,并在2018年和2022年连任。他于2023年9月26日宣布辞去州长和议员职务,结束九年州长任期。他在任内(2018年10月)曾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谅解备忘录(MOU),维州因此成为澳大利亚唯一加入“一带一路”的州,曾引发澳大利亚国内与联邦政府层面的广泛争议。 2021年4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动用2020年通过的《外交关系法》新权力,正式宣布取消维州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协议,理由是“不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当时,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过强烈不满,称澳方“严重损害中澳关系”。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社媒1] 以上新闻源自:ABC/路透/美联等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3m ago3 minutes agoFri 29 Aug 2025 at 1:45am
2025-08-28T03:02:37.000Z 搜索行动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28日,星期四。 今天的新闻提要: 维州枪击警察嫌犯曾就枪支许可被吊销申诉 警方称其持有大量武器 澳菲将签署协议允许澳洲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 特朗普政府将收紧学生和记者的签证规定 一名美国人在德国被起诉间谍罪 被控向中国提供美军敏感信息 社媒精选 维州枪击案大规模搜捕进入第三天 嫌犯曾说“好警察就是死警察” 警方禁止媒体接近事发区域。 维州Porepunkah小镇枪击案对嫌犯德兹·弗里曼(Dezi Freeman)的大规模搜捕进入第三天,他至今仍在逃。 56岁的弗里曼自案发后徒步进入该地区崎岖的山地丛林,据称携带多支火器,被认为极度危险且熟悉当地地形。警方还强调,该地区天然林地与多山地形,为搜捕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警方呼吁民众一旦发现疑似弗里曼的人物,请勿自行接近,立即拨打紧急电话000通报。 搜索行动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Porepunkah 地区持续暴雨、泥泞和寒冷,地面湿滑恶劣,零度附近的气温和低密度云层进一步干扰搜捕视线。此外,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可能出现雪降天气,尤其是在600米高程区域,恶劣条件加剧搜捕难度。 尽管面临不利环境,警方仍集中多支队伍投入现场行动,并高度依赖当地专家协助搜寻。 两名殉职警员身份公布 维州公布两名殉职警员身份,分别是在警队服务七年的高级警员瓦迪姆·德瓦特(左)和有着38年资历、即将退休的资深侦探尼尔·汤普森。 维州警方确认两名殉职警员分别是在警队服务七年的高级警员瓦迪姆·德瓦特(Vadim De Waart)和有着38年资历、即将退休的资深侦探尼尔·汤普森(Neal Thompson)。他们成为维州三年来首批因公殉职的警员。 在枪击事件中受伤的警员目前仍在阿尔弗雷德医院,已接受手术,情况稳定。维州警察总长迈克·布什早前表示,这名警员预计能够完全康复,但形容他“受到了严重创伤”。 维州多地展开哀悼活动。多地地标性建筑亮起警察蓝,以表达对英勇殉职警员的敬意。全州主要建筑物也降半旗,表达哀悼之情 。 Porepunkah小学今天重新开放,校方安排安全保障措施,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Bright和Porepunkah的一些设施仍暂停运营,包括图书馆和服务中心。 维州警务部长安东尼·卡宾斯(Anthony Carbines)表示,维州警方已充分动用现有资源,并获得其他州警务支援。 警方亦提醒媒体与公众,当前现场仍然非常危险,媒体不得接近事发区域,同时请大家高度配合警方安置和交通管制。 枪手曾就持枪许可证被吊销提出申诉 涉嫌枪杀两名警员的枪手德兹·弗里曼。 据悉,自称所谓“主权公民”(sovereign citizen)的弗里曼去年曾向法院申诉,称其持枪许可证已被吊销,且失去了枪械俱乐部的会员资格。 此前他还因超速驾驶、拒绝接受药物检测以及开车时使用手机被定罪,导致驾照被吊销并被禁止驾驶两年。 本名德斯蒙德·菲尔比(Desmond Filby)的弗里曼向最高法院陈述,他在一家炸鱼薯条店外因超速被拦下后,自己和家人成了“恶意起诉”和“个人报复”的受害者。 据法庭陈述,该事件引发弗里曼与警方激烈争执,最终他在未完成毒品检测的情况下驾车离开,同时拍摄了拦截他的警员。 “我的枪支许可证被吊销,俱乐部会员资格也被取消,”弗里曼在最高法院陈述道,该法院最终驳回了他的申诉。“我们家四次遭受警方非法侵入和骚扰,而我被迫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法庭听证。” 维州警方拒绝就弗里曼枪支许可证是否被吊销置评。 “好警察就是死警察” 显示为德兹·弗里曼的Instagram账号曾发帖评论称“好警察就是死警察”。 该Instagram账号虽未显示弗里曼的姓名,但经核查组确认确属其所有。 德齐·弗里曼Instagram的一条评论。 该账号于2023年12月1日在另一账号的帖文下发表全大写字母的檄文,将警察称为“新盖世太保”,并宣称他们“最好被焚毁”。 其自2019年起的社交媒体活动揭示一个极度憎恶国家权威的个体形象,他还曾呼吁“消灭”政客。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新闻核查组梳理了弗里曼在社交媒体及播客访谈中的言论。 其网络足迹揭示了他长期信奉伪法律理论的轨迹,激烈对抗警方权威。 ABC获取的法庭记录描绘出这样一个形象:一名自认深受警方冤屈的男子,他曾将警方斥为“恐怖暴徒”和“该死的纳粹”。 澳菲将签署协议允许澳洲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 上周,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与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二次澳菲防长会议。 据《美国海军新闻》(USNI)报道,根据一项即将签署的防务合作协议,澳大利亚军队将能够进入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该协议旨在在南中国海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增强这一东南亚国家的防御能力。 上周,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Richard Marles)与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Gilberto Teodoro)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二次澳菲防长会议上承诺将提升双边关系。该计划考虑澳大利亚投资并使用菲律宾群岛内部分军事基础设施。 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写道:“双方同意开展项目,以提升我们的联合综合能力、增强互操作性并强化双边和多边防务合作。这些项目将加强菲律宾的领土防御能力,与其《全面群岛防御构想》保持一致,菲律宾将对所有相关基地保持完全主权。” 联合声明称,即将达成的防务合作协议将“推进澳大利亚在菲律宾建设、使用、升级和维护防务基础设施的安排”。 虽然1987年菲律宾宪法禁止外国在该国设立军事基地,但该声明指出,这些条款将“符合菲律宾的主权和所有权”要求。冷战结束后,马尼拉关闭外国基地和驻军,迫使美国在苏比克湾和克拉克空军基地撤出。此后,外国伙伴只能通过轮换部署和训练协议与菲律宾合作。 澳菲在黄岩岛附近举行防空演习 澳菲加在黄岩岛附近举行联合军演。 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周三(8月27日)出动了三艘军舰和飞机,在南中国海黄岩岛以东海域举行演习,对抗模拟空中威胁。中国军方此前曾在该海域采取危险行动,试图驱离马尼拉的飞机和舰艇。 菲律宾军方表示,演习在这一有争议海域顺利结束,并未提及与长期在该无人居住岛礁附近巡逻的中国海警、海军和疑似民兵船只遭遇。 中国方面没有立即就此次演习发表评论,但中方多次警告称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对该岛礁及周边海域的主权主张。 菲律宾军方简短声明称,来自菲律宾西部省份启航的澳大利亚海军导弹驱逐舰“布里斯班”号(HMAS Brisbane)、加拿大海军护卫舰“魁北克城”号(HMCS Ville de Quebec)和菲律宾海军导弹护卫舰“何塞·黎刹”号(BRP Jose Rizal)在黄岩岛以东进行演习,其中包括“防空演练,通过协调防御机动,提升参演方对抗模拟空中威胁的能力”。 演习期间至少有三架战斗机在空中飞行。 此演习是澳大利亚与菲律宾举行的最大规模军事演习的收官活动之一,共有3600多名军人参与,历时15天,进行实弹射击和作战机动,演习将在今天结束。 菲律宾武装部队与澳大利亚国防军是于8月15日启动了这场名为“海浪 25”(Alon 25)多国演习的。这是自2023年该系列双边防御演习启动以来规模最大、最为复杂的一次。 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安全伙伴以观察员身份派出军力参与。 特朗普政府将收紧学生和记者的签证规定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改革措施可能会影响国际学生。 一项拟议之中的美国政府法规显示,特朗普政府计划公布新措施,拟收紧对学生、文化交流访问者以及媒体从业员的签证期限。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1月上任后,立即展开了广泛的移民打击行动。 最新的举措在当地时间周三(8月27日)公布的文件中披露,将为国际学生、交流人员和外国记者设置新的逗留美国的期限障碍。 拟议的法规将为以下签证类比设定固定期限: 国际学生使用的F类别签证 允许访美从事文化交流项目的J签证 媒体从业员的I签证 这些签证目前通常是根据项目时长或美国雇佣期来决定有效期的。 拟议之中的法规指出,学生和交流签证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四年。 这一提案写道,记者签证——目前可以持续数年——将被限制在最多240天,而拥有中国公民身份的新闻记者的最长期限仅为90天。签证持有人可申请延期。 根据美国政府数据,2024年在美持F签证的国际学生约有160万人。 在2024财政年度(即自2023年10月1日起),美国共发放约35.5万份交流访问签证和1.3万份媒体从业员签证。 第二次修改 特朗普政府在拟议法规中称,这一改变是为了更好地“监督和管理”签证持有人在美国的停留。 公众将有30天时间对该措施发表评论。这一举措与特朗普在其首个任期末期的2020年提出的提案如出一辙。 代表全球4300多所院校国际教育者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曾反对2020年的提案,并呼吁特朗普政府撤回。 时任总统拜登的民主党政府于2021年撤销了该提案。 特朗普政府加大了对合法移民的审查力度,因意识形态观点吊销了大学生的学生签证和绿卡,并剥夺了数十万移民的合法身份。 一名美国人在德国被起诉间谍罪 被控向中国提供美军敏感信息 嫌疑人于11月初在法兰克福被捕。 德国检方周一表示,一名曾在德国美军基地工作的美国男子因涉嫌向中国提供敏感信息,已被以间谍罪起诉。 这名嫌疑人根据德国隐私法规仅以马丁·D (Martin D)的化名示人,于11月初在法兰克福被捕。联邦检察官称,在本月初提交给科布伦茨(Koblenz)州法院的起诉书中,他被指控曾表示愿意为外国情报机构从事间谍活动。 检方声明称,该男子2017年至2023年初期间为美国国防部一家民用承包商工作,并自2020年起在德国某未公开美军设施任职。 检方指控其于2024年夏季多次联系中国当局,承诺为中国情报机构提供敏感美军信息。 德国媒体报道称,该嫌疑人被捕前似乎未能向中方传递任何数据。 科布伦茨法院现需裁定是否将此案移送审判,若移送则需确定开庭时间。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16m ago16 minutes agoThu 28 Aug 2025 at 3:02am
2025-08-27T05:48:39.000Z 选择住大房子的部分原因是澳大利亚人有“一辈子的家”这种执念。 在悉尼的一小块地皮上,建筑师亚当·哈多(Adam Haddow)在他那栋占地面积69平米的有趣房子里进行着一个奢华的简约生活实验。 住在宽敞的顶层公寓时,哈多开始意识到,他和丈夫只住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他想知道:他们能缩小住房面积,并在这个过程中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吗? 这栋多层住宅位于一个面积3x10米的地块上,有一间卧室、一间书房、一间厨房、客厅以及屋顶花园。智能设计在缺乏实际空间的地方创造了一种空间感。 小小的院子围绕着一棵看似从建筑物侧面伸出的树蕨,摆满了植物的淋浴间有个天窗,打造了令人感叹的奇景,并让浴室与户外产生了连系。 哈多也是澳大利亚建筑师协会主席(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他说,这栋房子表明“你可以拥有大房子的奢华,但房子的占地面积很小”。 亚当·哈多位于悉尼市内城区的这栋住宅曾获得建筑设计方面的奖项。 这所建筑赢得2023年罗宾·博伊德住宅建筑奖(2023 Robin Boyd Award for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时,评委们称哈多的房子 是“采用新方式在都市内盖房的精彩范例”,此时这个国家“需要打破澳大利亚的传统思想,即四居的独栋房是我们唯一能提供的住房选择”。 “这座建筑中蕴含着宝贵的经验,放下执念、理解储物空间非常有用。但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么多东西,一开始就不盖那么多建筑,这是一种摆脱,是一种解放,” 建筑大师凯文·麦克劳德( Kevin McCloud)参观这座建筑时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澳大利亚宏观设计》《Grand Designs Australia》节目说。 尽管这座梦幻般的住宅响应了增加现有郊区住房密度的呼吁,但其高昂的造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但有些专家主张,盖面积小一些的房子可以降低成本并加快建房的进程。 建筑评论家伊丽莎白·法雷利(Elizabeth Farrelly )曾说,澳大利亚的房子大是因为人们太贪心了。 “我们都被教导要尽可能多地获取,”她在2003年接受《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记者采访时说道 。 “我们会见到卧室越来越大、娱乐室、工作室和书房越来越多,还有什么呢,只有天知道。只要大家能拥有这些,这种趋势就会持续下去,”法雷利表示。 她说出那番话后的20年来,家庭规模——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人数持续下降 ,而澳大利亚仍继续在建那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房子。 房地产研究公司Cotality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60%的家庭仅由一到两人构成,而三居室住房的比例最高。 但是,在住房负担能力和供应危机还有减少碳排放需求的情况下,一些人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需要多大的空间? 为什么对空间大小有如此执念? 哈多认为,澳大利亚人对“一辈子的家”的执念驱使我们去盖面积大于自己所需的住宅。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最新数据,澳大利亚新建独立房的平均建筑面积为232平方米(包括与住宅相连的车库的面积)。这个数字比2008年的246平米的的峰值略有下降。 大家考虑未来需求时,他们会认为,自己“需要越来越多的[空间]来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哈多说。 印花税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搬家时,你要再缴一次印花税。这种情况确实开始影响人们的想法,他们开始买房时实际上在寻找更大的房子。”。 在澳大利亚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房子不仅是住人的地方,也是投资,人们认为较大的房子对下一个买家更有吸引力。 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建筑博物馆(Architecture Museum )的负责人兼馆长朱莉·柯林斯(Julie Collins)博士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她表示,卧室、浴室和停车位的多少已经成为简单衡量房地产价值的一种方法。 柯林斯博士说,在20世纪,澳大利亚跟随美国的建筑趋势,在郊区建造面积较大的平房。此前的战时紧缩措施限制了新开工建筑的规模,这些措施直到1950年代初期才停止。(如今,新房子的平均面积大约是1950年代所建房子的两倍。) 开放式居住设计也导致住房的面积更大,因为这种设计“由于声音隐私而产生对额外房间的需求,”她说。突然之间,电视室和设在厨房与餐厅当中的小储物室开始出现。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导致住房面积变大。澳大利亚房地产业的倡导机构房地产理事会(Property Council)的首席执行官迈克·佐尔巴斯(Mike Zorbas)表示,年轻人在父母家中住的时间更长,而且还在家工作,这种情况激发了买家对家庭办公室、健身房和额外生活区的兴趣。 奥利弗在为施莱辛格提供建议。 居住面积少一点行吗? 苏·施莱辛格(Sue Schlesinger)怀念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草地。 三年前,她缩小了居住面积,从可供一家人住的四居室住宅搬到一套公寓时,最想念的就是自己的后院。但多层住宅也有好的一面。“我喜欢墨尔本西部的风景,我喜欢看日落,我喜欢看风吹进来的样子,”她说。 施莱辛格深谙放下执念之道。她聘请专业的“断舍离”专家莉萨妮·奥利弗(Lissanne Oliver)在自己的丈夫去世后帮助整理收拾房中的物品,并整理由她负责的几处遗产。“我新开始做的任何一件事,我都做对了,”她说。"每一次,我都觉得更轻松一些。" 莉萨妮·奥利弗帮助人们扔掉家中不用的物品。 最近,奥利弗女士一直在帮施莱辛格将老旧的录像带和家里其他值得纪念的影音资料数字化。奥利弗洋溢着一股活力和热情。她不和喜欢囤东西的人共事,她和自己所说的“普通家庭”共事。 她说,自己的角色是向客户提出合适的问题,帮助他们决定有可能想留下什么,或是扔掉什么,或是以不同的方式收纳。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清理的结果都是得到了更多的空间。她说,房间因为堆满了多余物品而没能得到利用的代价挺高的,“在我家附近,存东西的代价是大约25万澳元——介于一居室和两居室公寓之间。” 奥利弗不知道是否有简单的答案可以解答家中物品和房子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囤东西的欲望导致人们住在空间更大的房子内,还是人们只是简单的用更多的东西来填满空间更大的房子?她什么情况都见过。但她认为,大家可以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假如说你的房子烧毁了,你会在屋里放什么,你会用什么来代替?” 多大面积才算太大? 哈多认为,澳大利亚人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住房空间的问题。 他说,人们的观念正转向“景观即为奢侈”,疫情则加速了这种趋势。 “过去50年里的情况是,房屋越建越大,外面的土地却越来越小,”他说,“[这种情况]让户外生活的空间和花园的空间大为减少。” 人们开始意识到户外空间必不可少,哈多则认为这将导致房屋面积缩小。 住房研究与房地产经济学家卡梅伦·库舍(Cameron Kusher)认为,建造面积更小的房屋可能降低房价并缩短新建房屋的时间。 “疫情爆发时,建筑成本出现了大幅上涨。如今涨幅已放缓,但房价并未下降,因此现在建造与五六年前相同的房屋,成本要高得多,”他最近在ABC的《财经》(The Business)节目中表示。 “或许我们需要回到30、40年前的模式,当时房屋面积较小且易于翻新,这样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可以逐步增加卧室、卫生间、车库、阳台等设施,从而提升房屋价值,”他说。他指出,房屋增值速度快于其他投资选项的这个事实也对人们在购房初期选择更大户型的倾向产生了影响。 对于喜欢住在公寓中的购房者而言,缺乏设计合理、适合家庭居住的公寓仍是制约因素。 澳大利亚的一些城市在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已经有人提议,将在现有郊区建设所谓的“中间地带”——即单元房(units)、联排房(town houses)和半独立式房子(semi-detached homes)提高住房密度作为解决澳大利亚住房短缺问题的一种可持续方式。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的房地产、建筑与项目管理学院(School of Property,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的副教授妮可拉·威兰德(Nicola Willand)指出,澳大利亚存在“空间膨胀”问题。她认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必须接受面积更小的居住空间。威兰德博士表示,实现未来可持续的住房“意味着不让我们的房屋占据生活中每一项活动的首要位置”。 但多大才算足够?她指出,若澳大利亚要实现住房与环境目标,必须考虑“适度性”。目前,澳大利亚各州虽有能源效率标准,但住房面积却被忽视,她补充道。 在考虑住房的充足性时,威兰德博士指出,这意味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例如家庭日常运行的能源消耗,以及建造房屋所用材料和施工中的隐含能源)和社会因素。 “我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你曾经住在狭小的公寓里,在新冠疫情期间与孩子一起被困在那里,还得在家工作,你大概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她说。 “但另一方面,当我们说‘天啊,现在已经足够了,再多就是过剩’时,我们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相关英文原文 Posted 30m ago30 minutes agoWed 27 Aug 2025 at 5:48am
2025-08-26T23:48:42.000Z 伊朗外长指责澳大利亚此举是为了安抚以色列。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27日,星期三。 今天的新闻提要: 澳洲驱逐伊朗大使:以色列邀功 伊朗抨击澳洲“软弱” 社媒精选 澳洲驱逐伊朗大使:以色列邀功 伊朗抨击澳洲“软弱”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与总理阿尔巴尼斯昨天下午共同宣布了这一决定。 澳大利亚宣布驱逐伊朗大使后,伊朗外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格齐(Seyed Abbas Araghchi)套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对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批评。 他在社媒X上写道:“我一向不习惯与被通缉的战争罪犯同调,但内塔尼亚胡有一点说得没错:澳大利亚总理确实是一名‘软弱的政客’。” “伊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犹太社区之一的家园,境内有数十座犹太教堂。指责伊朗在澳大利亚袭击此类场所毫无道理,因为我们在本国正尽最大努力保护它们。” “堪培拉理应明白,不要试图去安抚一个由战争罪犯领导的政权。这样做只会助长内塔尼亚胡及其同类。”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针对伊朗外长声称此举是为了安抚以色列的说法,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予以驳斥。 “我们显然已经看到了伊朗外长的言论。我们拒绝这一说法。我们相信这一评估,”她说,这一评估指的是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ASIO)认定伊朗在澳大利亚策划了至少两起反犹袭击。 稍早,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伊斯梅尔·贝卡伊(Esmail Baghaei)表示,德黑兰正在考虑如何回应澳大利亚的决定。 他说:“基本上,任何不当和毫无根据的外交举动都会遭到对等回应。” “这一指控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我们坚决驳回。”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伊朗采取报复行动时,黄英贤表示,澳方已采取措施,将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DFAT)人员撤离德黑兰。 “我们这样做,是因为首要任务是确保我们人员的安全,”她说。 在澳大利亚国内,联邦反对党对将政府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的举措表示欢迎,但同时也批评政府未能更早采取这一行动。 黄英贤对此回应说,本届政府对伊斯兰革命卫队采取的措施比之前的联盟党政府更为有力。 以色列邀功 Loading... 以色列政府称,澳大利亚公开伊朗参与澳境内的反犹太袭击并决定驱逐伊朗大使,这些都是以色列政府的功劳。 在一场新闻简报会上,以色列政府发言人大卫·曼瑟(David Mencer)称澳大利亚是因“愧疚”才采取这样行动。 在回答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记者提问时,曼瑟表示:“内塔尼亚胡总理在涉及澳大利亚的问题上作出了非常直率的表态。澳大利亚是一个与我们长期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 “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澳大利亚认真对待针对以色列和犹太人民、包括居住在澳大利亚的犹太澳大利亚人的威胁,这是一个积极的结果。” 近日,澳大利亚宣布将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后,内塔尼亚胡发文猛批阿尔巴尼斯是一个“软弱”的领导人,称其“背叛了以色列,抛弃了澳大利亚的犹太人”。 曼瑟表示:“澳大利亚犹太人感到受到了威胁。” “这个国家(以色列)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受到了损害,因此,欢迎澳大利亚政府在内塔尼亚胡总理及时干预之后采取了这些行动。” 曼瑟还补充称,如何应对来自伊朗的外国干预威胁,取决于澳大利亚自己。 他说:“伊朗政府在世界事务中完全是一个负面影响——他们的愿望,他们公开宣称的愿望,就是要将这个国家(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 “他们在世界各地,包括伦敦,现在似乎在澳大利亚,也都在积极寻求攻击犹太社区以及以色列的其他利益或在以色列境内的目标。” 澳洲内政部长:以色列的邀功是“无稽之谈” 澳大利亚内政部长托尼·伯克(Tony Burke)在接受ABC采访时,被问及如何评价以色列声称对澳大利亚针对伊朗的举措“有功”,他说:“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从我们收到这一评估到开始研究应对措施之间,没有浪费一分钟。” “我们采取这一行动是因为伊朗袭击了澳大利亚人。得出这一结论,没有其他国家介入。” 他同时驳斥了伊朗方面称这一决定是为了安抚以色列的说法。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30m ago30 minutes agoTue 26 Aug 2025 at 11:48pm
2025-08-26T07:06:11.000Z 阿普萨拉·拉杰不明白,英语是她的第一语言,为什么她还要反复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 阿普萨拉·拉杰(Apsara Raj)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澳大利亚政府似乎并不相信她。 英语不仅是她的母语,她还在澳大利亚生活工作了13年,但这些都不重要。 她每次申请一个新签证时都必须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 “我光是参加英语考试就花了近3000澳元,”她说,她估计自己大约参加了六次考试。 "为什么我的分数一直最高,却还要不断证明自己英语水平良好?" 拉杰女士在澳大利亚签证系统中的经历,与许多移民一样,受个人情况影响而变得复杂。 但需要反复参加英语测试的主要原因在于,语言认证文件会“过期”,就像健康报告和警方背景调查等其他签证文件一样。 “其中一部分确实说得通,”这位马来西亚籍人士表示。 “但如果你能说这门语言,并且对它有很好的掌握,而且你已经声明这是你的母语,就不应该要求你不断这样做。” 压力、焦虑和延误 阿普萨拉说,等待签证批准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根据政府规定,许多签证类型(如工作签证和学生签证)都需要语言认证,以助管理“移民风险”并确保外国人能够充分融入澳大利亚社会。 不同签证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不同,申请人可通过花费多达400澳元参加九种获批考试中的一种来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 内政部并未直接回答关于语言认证为何会过期的提问,但这并非移民群体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提出的唯一担忧。 多米尼克·达格班贾博士非常担心英语考试对移民的影响。 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 法律学副教授多米尼克·达格班贾博士(Dr Dominic Dagbanja)曾就澳大利亚移民体系撰写过大量著作,并向参议院调查委员会提交过证据。 “这些测试给移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它们让移民难以承受,并阻止他们进入某些职业领域,”他说。 “与此同时,这些测试也成为参与测试的行业参与者的经济收益来源。” 达格班贾博士还指出,日常英语与实际测试内容之间的脱节意味着某些测试可以“在不具备相应英语水平的情况下通过”。 人工智能英语测试是否值得信赖? 语言导师和影响者瓦伦·达万欢迎培生英语考试评分系统的变化。 最受欢迎的考试之一培生英语考试(PTE)被指控有技术手段可以操纵评分系统。 许多移民表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培生英语考试,因为该考试采用计算机化形式,且由人工智能进行评分,这可以降低人为偏见的风险。 然而,根据运营澳大利亚语言学院(Language Academy Australia)并在YouTube教育类频道上拥有超过54万订阅者的瓦伦·达万(Varun Dhawan)指出,人工智能并非没有问题。 “人工智能很聪明,但它不如人类聪明,”达万先生表示。 “我见过一些人虽然对语言掌握得非常出色,但就是无法获得高分。” 达万专注于语言教育和考试准备,但一些内容创作者却在兜售“破解”人工智能评分系统的技巧。 据称能提升分数的常见方法包括模仿英国口音、“像机器人一样”说话、不间断地说话以及使用“模板化”的回答。 评分系统的大规模改革 内政部表示英语测试有助降低“移民风险”。 这些技术的泛滥引发了广泛担忧,以至于培生公司在2022年升级了其自动评分系统,并在2024年引入了“额外的人工干预质量保证”。 2025年,培生学术英语考试进一步进行了调整,目前约三分之一的考试题目由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同评分。 培生未回应关于其人工智能被操纵的指控,但在2024年的一份报告中,该公司表示将重点放在“维护和扩展考试诚信,同时确保可靠性、有效性和公平性措施”。 达万先生表示,完全依赖“策略或捷径”的学生现在难以获得高分。 “真正掌握语言能力的学生才能获得高分,”他说。 内政部表示,正在“监控服务质量以确保欺诈和诚信问题得到跟踪和最小化”。 该部门还开始接受四项新考试,并重新调整了对不同考试接受的分数标准,以证明一定的英语水平。 “一些考分相应标准有所提高,另一些则有所降低,以更准确地满足内政部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并确保所有考试提供商之间的一致性,”一位发言人表示。 西方护照可以“豁免”部分考试 澳大利亚依赖移民群体来填充技术短缺。 达格班贾博士仍对在澳大利亚大学获得学位或在澳大利亚工作的人士常需重新参加考试的情况表示担忧。 他同时质疑为何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及新西兰护照的人士被视为具备“合格”英语水平,从而免于为某些签证申请参加考试。 这些国家均拥有强大的英语文化,然而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调查显示,美国5岁以上人群中9%的英语水平不达标,14%的人在家中说另一种语言。 “在英语为官方教学语言及日常用语的亚洲国家,你仍需参加考试,尽管你的教育和工作经历均以英语进行,”达格班贾博士表示。 澳大利亚内政部表示,该部门实施了“非歧视性普遍签证制度”,签证申请人“必须满足所有法律标准才能获得签证,无论其国籍或原籍国”。 “内政部对各类签证子类别中的英语测试豁免进行管理。豁免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国籍,还可能包括教育背景,即课程内容以英语授课。” 为什么人们会英语测试不达标? 印度留学生奇坦·雷理解语言测试的必要性,但对一些要求感到困惑。 自2022年从印度西部搬到澳大利亚以来,奇坦·雷(Chintan Ray)已经参加了四次英语考试,涉及两家不同的考试机构。 他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充满信心,但表示在考场内有十几个人同时说话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可能会很困难。 “考场内可能会有12到20个人,”他说。 “你可能会被考场里的噪音分散注意力,无法专注于考试。” 雷先生表示,对于一场费用高达475澳元的考试,耳机质量“非常差”。 “由于考场噪音和设备故障,我可能无法捕捉到考试中的细微差别,”他说。 经营英语辅导机构最佳英语教练(Best English Coach)的奥斯卡·伊巴拉(Oscar Ibarra)表示,大多数移民需要多次参加考试才能通过。 “学生难以通过考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临时抱佛脚,”他说。 “有时他们可能不清楚考试要求,或者政府可能更改了不同签证所需的考试时间和分数规则。 “这些规则和时间表不同的州会有不同,且频繁变更。 “因此,考生往往发现自己准备时间非常有限,有些人只有15天,有些人一个月,另一些人的备考时间甚至更少,尤其是那些同时打一两份工的人。” 签证申请经常需要许多不同的表格和证书。 更高的考试成绩对“积分制签证”至关重要,因为你的英语能力将决定你获得的积分数量。 伊巴拉先生表示,准备工作可能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不同的州和签证途径对申请人的要求存在“细微差异”。 达格班贾博士希望看到进一步的改革。 “澳大利亚关于公平竞争、平等对待、平等主义等价值观应当体现在澳大利亚对待那些为澳大利亚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移民的方式上,”他说。 相关英文文章 Posted 12m ago12 minutes agoTue 26 Aug 2025 at 7:06am
2025-08-25T23:48:04.000Z 李在明在白宫会晤时多次称赞特朗普。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 今天的新闻提要: 特朗普称希望今年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社媒精选 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李在明 称希望今年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当地时间周一,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来访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双方就贸易和印太地区安全等问题进行了会谈。据韩联社报道,会谈持续约140分钟,超过预先规划的两小时。 特朗普告诉李在明,他希望能在今年尽快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李在明还请求特朗普帮助维护韩国与拥核的朝鲜之间的和平。 李在明通过翻译表示:“世界上唯一仍然分裂的国家就是朝鲜半岛,我希望您在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方面发挥作用。” “所以我期待您与金正恩的会面,”他说,并建议特朗普可以在朝鲜建造特朗普大厦,并与朝鲜领导人一起打高尔夫球。 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内曾三次会晤金正恩。 特朗普说,他与金正恩依然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时曾与金正恩会晤了三次。 “他想和我见面,”特朗普说。 “我们期待与他会面,并改善关系。” 当被问及是否可能在今年见面时,特朗普表示:“嗯,我今年要见很多人。我的意思是,很难说,但我希望今年能见他。” “我确信这是个误会” 在与李在明会晤前几个小时,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文称:“韩国到底发生了什么?看起来像是肃清或革命。我们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在那里做生意。” 这篇帖子似乎指的是韩国正在对前总统尹锡悦的行为进行调查,以及警方在一所教堂展开的相关搜查。 这则帖子让一些华盛顿人士猜测,两位领导人是否会再次出现椭圆形办公室冲突,就像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的交锋一样。 但是,李在明在会面中多次称赞特朗普的领导力、和平努力以及椭圆形办公室的新装饰,特朗普淡化了他之前的发文。 “我确信这是一个误会,”他说,“不过,你知道,有一个关于教堂事件的传言,说是突袭教堂,所以我们会谈一谈。” 据韩联社与其他媒体报道,这所被特别提及的教堂是此前由极端保守派牧师、前总统尹锡悦支持者展开抗议的“爱心第一教会”。警方确实对该教堂进行过搜查,主要是因为其与一起由亲尹的抗议者冲进法院的事件有关。 会晤结束后,特朗普称赞李在明是“韩国非常好的代表”,并表示相信他们已经在贸易上达成一致。 上个月,特朗普表示,根据一项包含韩国对美国项目投资的协议,从韩国进口的商品将被征收15%的关税。此前韩国面临的税率是25%。 特朗普提及习近平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特朗普提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对话。他说,习近平主席曾告诉他,韩国在过去两千年间与中国爆发过51次战争,当时的韩国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而不是如今的南北分裂状态。 特朗普还暗示,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或不久之后访问中国,与习近平再次会晤。 在被记者问及是否将出席10月底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3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特朗普回答说,“我认为可行”。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30m ago30 minutes agoMon 25 Aug 2025 at 11:48pm
2025-08-25T00:21:24.000Z 欧洲各地举行支持乌克兰的集会。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 今天的新闻提要: 俄罗斯阐述停火条件 万斯称普京作出“重大让步” 社媒精选 俄罗斯阐述停火条件 万斯称普京作出“重大让步” JD·万斯表示,俄罗斯在和平谈判中做出了“重大让步”。 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俄罗斯在对乌克兰和平谈判中已向特朗普总统作出了“重大让步”,并否认莫斯科正故意拖延潜在的和平协议。 在周日播出的一段预录采访中,万斯表示,特朗普正在通过与莫斯科和基辅进行“非常强硬、非常积极的外交”努力,寻求能够结束杀戮的妥协方案。 万斯说:“我认为,三年半的冲突以来,俄罗斯首次对特朗普总统作出了重大让步。实际上,他们愿意在一些核心诉求上保持灵活。” 这些让步包括: 俄罗斯承认自己无法在乌克兰扶植一个亲克里姆林宫的政府 同意战后乌克兰将保持领土主权 允许其他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某种安全保障 不过,万斯没有正面回答乌克兰的边界是否会因和平协议而发生变化。 Loading... 与此同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于周日(8月24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S)新闻频道《与媒体见面》(Meet the Press)节目的采访时说,包括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应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障方。 拉夫罗夫说,普京和特朗普讨论过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包括安理会成员国在内的一组国家应当保障乌克兰的安全。这些国家还可以包括德国、土耳其等国。 上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不需要中国作为提供安全保障的国家之一。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光明磊落,有目共睹。” 拉夫罗夫说,根据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采访记录,“提供安全保障的国家将保障乌克兰的安全,乌克兰必须保持中立,不得加入任何军事集团,也不得成为核国家。” 路透社上周曾引述三名熟悉克里姆林宫高层想法的消息人士的话说,普京总统要求乌克兰: 放弃整个顿巴斯东部地区 放弃加入北约 保持中立 禁止西方军队驻军 乌克兰庆祝独立34周年 Loading... 在万斯与拉夫罗夫发表言论之际,乌克兰人正在庆祝自战争爆发以来的第四个独立日。 由于安全担忧,乌克兰国内的庆祝活动显得低调,但在基辅,人们依然聚集,表达对国家独立的自豪与坚守。 普京近年来试图将乌克兰独立解读为苏联解体的偶然结果,并声称“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是同一个民族”。但许多乌克兰人坚决反对这种说法。 基辅居民马格列特(Margaret)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独立日意味着庆祝乌克兰与其他国家的不同。 她说:“在[俄罗斯入侵]之后,我们明白了[乌克兰]是一个民族……我们是团结的。” 另一位居民达里娅(Daria)说,尽管乌克兰的未来正在世界领导人之间被讨论,但继续庆祝独立依然很重要。然而,她也承认,俄军入侵带来的不断上升的死亡人数“令人心碎”。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乌克兰独立日表示,正在建立一个有能力保障人民安全与和平的国家,他感谢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对独立日的祝贺,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加拿大总理卡尼在乌克兰独立日之际访问基辅。 泽连斯基说,乌克兰有意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长期双边对话,达致和平、稳定、繁荣。 据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官网引述,习主席在贺电中表示,乌克兰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和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对象。近年来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祝愿乌克兰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欧洲人民声援乌克兰 欧洲主要城市都举行了声援乌克兰的示威活动。 虽然基辅因安全原因禁止大规模集会,但在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数百人走上街头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 在伦敦唐宁街对面的街道上,黄蓝色的海洋汇聚成支持乌克兰的集会。 居住在英国10年的纳塔利娅·亨得利(Natalia Hendry)表示,她必须为仍居住在乌克兰的亲友站出来。 “最重要的是支持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记得他们。” 在巴黎,数百人同样走上街头,呼吁乌克兰在和平协议下保持独立。来自基辅的卡琳娜·亚奇门科(Karina Yakymenko)表示:“我们必须帮助,因为作为一个欧洲大家庭,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击败俄罗斯的侵略。” 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教宗良十四世在每周讲话中再次呼吁为乌克兰和平祈祷。 他说:“我请求你们不要忘记我们的这些兄弟姐妹。我邀请你们为他们祈祷。” “我希望各国领导人的努力能成功恢复安全与和平。” 与此同时,挪威宣布联同德国,向乌克兰提供新一轮军事援助。挪威首相斯特勒表示,将会贡献70亿挪威克朗、折合接近7亿美元,用于乌克兰的空中防御。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27m ago27 minutes agoMon 25 Aug 2025 at 12:21am
2025-08-21T23:47:57.000Z 澳洲外长黄英贤谴责以色列的扩大定居点计划。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22日,星期五。 今天的新闻提要: 澳洲加入21国声明 批评以色列扩建定居点 社媒精选 澳洲加入21国声明 批评以色列扩建定居点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与英国、加拿大等20个国家的外长联合发布声明,谴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建非法定居点的计划。 这份声明由包括英国、加拿大、挪威、法国、丹麦在内的21个国家以及欧盟委员会共同签署。 声明指出,该计划“违反国际法”,并呼吁以色列政府“紧急撤回”。 以色列财政部长贝扎雷尔·史莫特里奇表示,“E1”定居点项目的建设将继续进行。 联合声明写道:“我们强烈谴责这一决定,并以最坚决的态度呼吁立即撤销。 “此举对以色列人民毫无益处,反而会破坏安全,引发更多暴力与动荡,使和平更加遥远。” 声明还强调,以色列政府仍有机会阻止“E1”计划进一步推进,并敦促其立即撤回。 同时呼吁以色列停止定居点建设,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并解除对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财政限制。 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多国已表示将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立场令内塔尼亚胡政府愈发不满。近期,澳大利亚与以色列因“签证风波”关系紧张。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罕见地对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发起个人攻击,他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历史将记住阿尔巴尼斯的真实面目:一个软弱的政治人物,他背叛了以色列,也抛弃了澳大利亚的犹太人。” 新闻背景:什么是“E1”计划? “E1”定居点的地理位置。 位于耶路撒冷以东的“E1”区域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被纳入以色列规划,几乎每一任以色列总理都曾表示支持。但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该计划多次被搁置或推迟。 如果在此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将把约旦河西岸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并阻断东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拉姆安拉之间的连通,使耶路撒冷与马阿勒阿杜明之间形成连续的犹太人社区。 然而,近日以色列高层规划委员会已批准了这一扩建计划。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Updated 28m ago28 minutes agoThu 21 Aug 2025 at 11:50pm
2025-08-21T01:37:26.000Z 路透社从消息来源了解到,中国即将推出以人民币为支点的稳定币。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21日,星期四。 今天的新闻提要: 路透社:中国考虑推出人民币稳定币 专家称中国社会福利改革面临关键考验 图表新闻 社媒精选 路透社:中国考虑推出人民币稳定币 美国已经通过法案,发展以美元为基础的稳定币。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国正考虑首次允许使用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以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更广泛使用,这标志着其在数字资产问题上的立场出现重大转变。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国务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审议并可能批准一项路线图,以促进人民币在全球的更大范围使用,其中包括追赶美国在稳定币领域的推进。 该计划预计将设定人民币在全球市场的使用目标,并明确国内监管机构的职责,同时还将纳入风险防控指南。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中国高层领导人预计最早将在本月底召开一次专题学习会议,重点讨论人民币国际化和正在全球加速发展的稳定币。 在这次会议上,高层领导人可能会发表讲话,为稳定币的发展定调,并划定其在商业应用和发展的边界。 如果获得批准,中国在稳定币使用上的计划将标志着其对数字资产态度的重大转变。中国曾在2021年以金融系统稳定为由,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 中国长期以来希望人民币能成为类似美元或欧元的全球货币,以反映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然而,严格的资本管制和每年高达数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阻碍了这一目标。 市场人士表示,这些限制也可能成为稳定币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以管理资金跨境流动,仅通过少数“互联互通”机制允许资本进入香港等部分离岸市场。 消息人士称,在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之际,北京将金融创新,特别是稳定币,视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前景工具。 该计划的细节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公布,中国的监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将被指定负责落实。 由于未经授权对媒体讲话,消息人士要求匿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中国人民银行在正常办公时间之外也未能立即联系上。 与此同时,香港期待已久的《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相关机构可以开始申请牌照,使香港特区成为全球首批对法币支持稳定币发行方进行监管的市场之一。 目前,美元仍旧是世界重要的通用贸易货币及各国央行的储备货币。 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目前由美元支持的稳定币主导市场,占据全球稳定币供应量的99%以上。 根据国际支付系统SWIFT的数据,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占比在6月降至 2.88%,为两年来最低,而美元则占据47.19%的份额。 重大转变 专家认为发行人民币稳定币有助于人民币的国家化进程。 在亚洲,韩国已承诺允许企业推出韩元稳定币并建设所需基础设施,日本也在推进类似举措。 此举正值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同时中国出口商日益使用美元挂钩的稳定币。 在此之前,上海一监管机构上月曾表示已召集地方官员开会,研究应对稳定币和数字货币的战略。 中国人民银行顾问黄益平近日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香港推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是“一种可能性”。 中国的商业中心上海也正在建立数字人民币的国际运营中心。 消息人士称,香港和上海将是率先推进该计划落地本地的主要城市。 中国还预计将在8月31日至9月1日于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上,与一些国家讨论扩大人民币乃至稳定币在跨境贸易和支付中的使用。 新闻背景: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设计为保持价值稳定的加密货币,通常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常被加密交易者用于不同代币之间的资金流动。 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同相同的是:虚拟资产、私密性、可去中心化,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低成本的即时、无国界、全天候资金转移,使其有可能颠覆传统的日常资金流动和跨境支付系统。 但是稳定币又不同于比特币:稳定币在发行时锚定特定资产,主要是美元和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比特币价格由于无锚定物天然有波动,稳定币则要稳定的多。 稳定币自2014年诞生,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对法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兑换实施限制或禁令,稳定币逐渐成为加密资产市场内部交易的重要媒介,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天才法案》。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就职后不久便支持稳定币,并正在建立一套监管框架,以帮助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合法化。 特朗普总统在其第二个任期明确表示要放松对加密货币的限制,甚至他还发行了自己的加密货币$Trump,更是推动了《天才法案》(Genius Act),极大地助推了大众对于稳定币的讨论和认知。 根据加密数据提供商CoinGecko的数据,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约为247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超40倍,渣打银行预计到 2028 年可能增长至两万亿美元。 到今年6月下旬,加密资产的总市值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超过法国去年GDP。 专家称中国社会福利改革面临关键考验 中国不少生意企业面对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困境。 中国最高法院近日发布司法解释,称企业和员工逃避缴纳社保违法,此举引发了对就业和小微企业生存的担忧,也迫使北京直面长期承诺的福利改革风险。 分析人士及一位政府顾问表示,该裁决旨在补充老龄化地区日益枯竭的养老金资金,并为提高社会福利奠定基础,帮助中国转向更多依赖消费需求、而非债务驱动的基建和工业投资的增长模式。 最高法院本月表示,社保缴纳本就是强制性的,但承认执法存在漏洞。实际上,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会与工厂、建筑公司、快递服务、餐馆和其他小生意“默契同意”不缴社保,以便把钱留在手中。 在今年美国提高关税的冲击下,一些工厂解雇正式员工,再以临时工身份重新雇用他们,以节省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费用。 分析人士指出,该裁决将于今年9月1日起生效,可能使北京更接近兑现长期承诺,即加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安全网,但也将对政府更广泛的改革雄心构成挑战,因为如果导致企业和员工手中的可支配资金减少,短期经济增长将面临风险。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对路透社表示,这一决定对许多小生意来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法国兴业银行估算,如果这一条款的得到严格执行,该裁决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约占GDP的 1%。 研究机构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分析师乔·佩塞尔(Joe Peissel)称:“中国正在面对一个核心问题——改革的成本由谁来承担。” 目前,工人和企业承担了主要负担,这既打击就业和消费,也不可持续。他表示,这需要出台新政策,为社保体系提供更多国家资源。 “这些改革能否成功,长期来看取决于政府是否愿意承担更多成本。”佩塞尔说。 人社部及国务院新闻办未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直接冲击 目前,中国面对经济滞涨难题、就业前景黯淡,消费不振。 中国社保缴费因城市而异,但一般来说,员工需缴纳约合工资总额10%的金额,而企业则需缴纳约25%。 经济学家指出,这在全球范围内属于偏高水平,因此刺激了各种“非正式规避”行为。 此外,中国复杂的缴费分档制度使社保缴纳高度累退,低收入群体承担的比例更重,打击了他们缴费的积极性。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的一份报告也指出了这一问题。 人力资源公司中和集团去年对6000多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只有28.4%完全遵守社保规定。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有3.87亿职工缴纳城镇养老保险,约占劳动力总数的一半。 在浙江金华工作的23岁餐厅服务员戴玛丽(Mary Dai,音)表示,老板要求她把工资从每月4000元降到2500元,以便双方都能缴纳社保。 “这就像一刀切把所有人砍倒。”戴女士说,这点收入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她可能不得不回老家与父母同住。 四川绵阳的一位餐馆老板秦思念(Qin Sinian,音)说,他不得不解雇12名员工中的六人,才能从下月起负担社保缴费。 他的餐馆年收入70万元,其中50万用于房租、人工和食材成本。社保将再增加12万元开支,税前仅剩八万元(约合 1.73 万澳元)。 “感觉就像被一座大山压住。”秦先生说。 社媒用户也表达了对养老金资金管理的不信任。中国国务院2024年的一份报告发现,13个省份挪用了406亿元养老金资金用于其他支出。 《中国数字时代》创始人萧强表示,部分相关帖子已被删除,包括批评该裁决对弱势群体打击更大的观点。 来自湖北的一名建筑工人李女士称,她和雇主都无法在她3500元的工资上负担社保。 “他们出台这些政策时,有没有考虑过底层人的困境?”李女士说。 “压低劳动力成本” 一直以来,中国都以压低劳动力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免缴社保在国内外助长了中国的经济失衡。 它降低了工厂用工成本,提升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它也使得基建项目成本更低,间接降低了制造业物流成本,并缩短供应链距离。 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缴费缺口正在加大,预计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 同时,社保“缺口”释放了更多资金用于工厂扩张,加剧了产能过剩。这也迫使工人依靠自己存钱以备不时之需,从而遏制了消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顾问表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核心缺陷之一,是依赖压低劳动力成本来竞争,导致对美欧产生巨额贸易顺差。” “这不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该顾问说,并提及贸易紧张,“如果你连工资都付不起,你开这生意还有什么意义?” 该顾问建议,北京应在严格执法前增加失业救济,以缓冲企业倒闭带来的冲击。 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预计,政府可能推迟执行,或出台更多刺激政策来抵消冲击。 “决策者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劳动力市场再遭受一次冲击。”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图表新闻 俄乌战争:普京想要哪些领土? 乌克兰多个地区已被俄罗斯吞并,很可能成为任何领土交换的焦点。 10年前,顿涅茨克还是乌克兰东部的大都会。 到2013年,十分之一的乌克兰人把这里当作家园。人口为443万。 然而,顿涅茨克和邻近的卢甘斯克——合称顿巴斯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觊觎的目标。 自2022年2月以来,大部分激烈战斗都发生在这里,房屋、企业和场馆被夷为平地,数百万人被迫逃离。 如今,据报道,俄罗斯总统要求基辅交出这一面积超过2.6万平方公里地区中剩余的四分之一,以换取乌克兰的和平。 Before: 这是俄罗斯2022年大举入侵之前的乌克兰地图。、2014年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 . After: 与俄罗斯交战三年多改变了乌克兰的版图。. . Instructions: Use left and right arrow keys to control image transition Before and after images SLIDE 这是俄罗斯2022年大举入侵之前的乌克兰地图。、2014年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 / 与俄罗斯交战三年多改变了乌克兰的版图。 与此同时,俄罗斯周三(8月20日)表示,在没有莫斯科参与的情况下试图解决与乌克兰相关的安全问题是“一条死路”,并向西方发出警告,因为西方正急于为基辅未来的安全保护制定保障措施。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还特别批评了欧洲领导人的角色。这些领导人周一在白宫会见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讨论可能有助于结束这场三年半战争的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 澳洲29家未达标托幼中心清单公布 澳洲有关部门公布不符合标准托幼中心的名单。 29家未能达到澳大利亚国家质量和安全标准的托幼中心的名称已被公开,其中11家位于西澳州。 上周,联邦教育部对这些中心发出了合规整改通知。 这是国会通过相关立法、允许政府撤销未通过基本检查的托幼中心补贴支持后,首次发布此类警告。 国家质量标准(NQS)涉及所有托幼中心、家庭日托机构、课外托管、学前班的儿童的健康、安全和教育。 收到警告的托幼中心至少连续七年未能达到标准,并被要求在本周前告知家长有关整改通知。 这29家托幼中心清单如下: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Updated 46m ago46 minutes agoThu 21 Aug 2025 at 2:02am
2025-08-20T05:12:59.000Z 方便面是一种对数百万人来说都深受欢迎且烹饪简单的食物。但这种食物对你有益处吗? 方便面价格低廉、烹饪快捷且令人感到舒适,常常是学生、忙忙碌碌的上班族、家庭以及任何竭尽全力在食品杂货预算上精打细算者的首选小吃或饭食。 在澳大利亚,随着食物开销的上涨以及亚洲美食的日益流行,方便面市场持续增长。 但如果方便面成为天天吃的正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靠每天拿方便面当饭吃能受得住并让身体健康吗? 咱们来看看普普通通一包方便面里的成分,这些成分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将方便面融入更均衡的饮食之中。 经济实惠、用途多样且具有重要文化意义 要吃到方便面真是太容易了。一袋方便面特别便宜,几分钟就能煮好并填饱肚子。方便面易于储存,保质期长,几乎在每家超市或街角小店都能买到。 方便面还承载着文化方面的意义 。 对不少留学生和移民来说,方便面在异国他乡带来熟悉的味道。一袋美极炒面(Maggi mi goreng)、一碗辛拉面(Shin Ramyun),或一份营多(Indomie)方便面,都能让人瞬间回到童年时的厨房、热闹的夜市或是与朋友一起享用夜宵的时刻。 辛拉面是韩国人搭机旅行时的最爱。 这些食物不仅仅是快捷的餐食,它们承载着记忆、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在新的环境中,方便面既能让填饱肚子,又能带来一丝家的感觉。 但一包普通方便面里到底有什么呢? 虽然方便面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熟悉的感觉,但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还有改进的余地。 一包标准的方便面由小麦粉做的面条和一包调味料组成。一些高端版的产品还会加入蔬菜干或酥脆的炸蒜片。 然而,平均来说,大多数方便面产品的盐含量非常高:一份普通方便面可能含有600-1500毫克钠,接近甚至超过了每日推荐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钠摄入量低于2000毫克)。 长期以往,钠的摄入量过高可能对心脏和肾脏造成负担。 由于通常由精制小麦(而非全麦)制成,方便面通常膳食纤维含量较低。 膳食纤维对维持消化系统规律运作和帮助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方便面的蛋白质含量也较低。吃了方便面后,精制碳水化合物会让您产生饱腹感,但吃方便面时如果不配上鸡蛋、豆腐或肉类等蛋白质来源,这种饱腹感持续时间不长。没过多久,您就会又饿了。 方便面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含量也较低。这些营养素对维持身体正常的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方便面价格便宜、容易煮熟而且哪里都有。 天天吃方便面会带来哪些健康风险? 偶尔吃顿方便面不会对您造成伤害。但是,研究表明,如果方便面成为您的主要营养来源,那么就有潜在的长期问题。 一项针对韩国成年人的研究发现,经常食用方便面(每周两次以上)与患代谢综合症的高风险有关联,这种情况在女性中尤其明显。代谢综合症是一组会共同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健康问题风险的病症。 虽然这项研究没有证明方便面直接导致健康问题,但表明我们经常吃的东西长期来说会影响健康。 高钠摄入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方便面与较高的代谢综合症发病率有关,有可能是方便面中钠含量导致的问题。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摄入的钠已经超过了推荐摄入的含量,加工食品是主要原因。 低纤维饮食也与肠道健康不佳 、便秘以及二型糖尿病和肠癌的高风险有关。 膳食缺乏多样性意味着您错过了蔬菜、豆类、水果和全谷物中的重要营养素。 这些营养素都有助于长期保护您的健康。 如何让方便面吃得更健康而且美味不减 如果您经常在厨房里煮方便面,没必要把面条都扔了。 相反,您可以通过简单加上一些食材让碗中的面条上一个档次,方法如下: 加一点蔬菜(扔进一把冷冻豌豆、菠菜、西兰花、胡萝卜或任何手边能找到的蔬菜增加这碗面中的纤维、维生素和口感) 还要有蛋白质(加上一个煮鸡蛋或煎蛋、豆腐块、毛豆、鸡丝或罐头黄豆,这些食物有助您保持更长时间的饱腹感,帮助维持肌肉健康和免疫健康) 少放调料(方便面内的盐主要来自调料,所以试着放一半或更少量的调料,或者将低钠汤、大蒜、姜、香草或辣椒搅拌在一起作为替代品) 试试全麦面或干面条(一些品牌现在提供用荞麦、糙米或小米制成的高纤维面条供人选择,所以检查一下包装背面的成分,看看做面条的谷物主要成分是什么)。 有很多方法可以提升一碗面的营养价值。 那么,我们应该把方便面扔掉吗? 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 像绝大多数食品一样,方便面也可以融入健康饮食当中,只要不是每天的主要膳食就好。 把您的身体想象成一辆汽车。方便面就像燃油一样,可以给您足够的能量让您动起来,但不足以让引擎长时间平稳运转。 在繁忙的生活和多元化的厨房中,方便面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只需在厨房中常备几样食材,做一些简单的调整,您就能一直吃那些带来慰藉而且烹饪便捷的食物,同时增加更多的营养。 本文系在知识共享许可下转载自《对话》网站。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相关英文原文 Posted 1h ago1 hours agoWed 20 Aug 2025 at 5:12am
2025-08-20T00:02:04.000Z 此事标志着两位领导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最新升级。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 今天的新闻提要: 内塔尼亚胡猛批澳洲总理“背叛以色列” 两国紧张关系骤然升级 社媒精选 内塔尼亚胡猛批澳洲总理“背叛以色列” 两国紧张关系骤然升级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发起了罕见的个人攻击,称阿尔巴尼斯总理“背叛了以色列”。 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历史将记住阿尔巴尼斯的真实面目:一个软弱的政治人物,他背叛了以色列,也抛弃了澳大利亚的犹太人。” 这则社交媒体帖子标志着以色列与澳大利亚之间、以及两位领导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最新升级。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色列反对党领袖亚伊尔·拉皮德(Yair Lapid)则讥讽内塔尼亚胡的这一攻击。他在X上写道:“如今在民主世界,最能强化一位领导人声望的事,莫过于与内塔尼亚胡对抗,而他是西方世界最具政治毒性的领导人。不明白为什么比比(内塔尼亚胡的昵称)急着给澳大利亚总理送上这份大礼。” 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苏珊·李(Sussan Ley)也发表评论,称此事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外交事件”。 她表示:“无论哪个政党执政,澳大利亚的总理都应受到尊重。但尊重是相互的。阿尔巴尼斯把国际关系搞得如此糟糕,以至于自己成了这一严重外交事件的核心。这是他本人及其政府错误决策的直接后果,根本无益于澳大利亚利益。阿尔巴尼斯必须解释,他将如何修复这一因领导失败而陷入破裂的关系。” 两周前,阿尔巴尼斯曾与内塔尼亚胡通话,当时澳大利亚政府正考虑宣布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签证风波 伯克坚持自己的相关签证决定。 此次外交争端升级之前,两国在一系列签证问题上爆发矛盾。 先是澳大利亚政府日前取消了以色列极右翼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党(Mafdal-Religious Zionism)议员西姆查·罗斯曼(Simcha Rothman)的签证,当时他正计划前来澳大利亚进行演讲。 澳大利亚内政部长托尼·伯克(Tony Burke)表示,澳大利亚不会接受来访者煽动分裂。罗斯曼曾主张驱逐加沙巴勒斯坦人,并否认该地区存在饥饿问题。 随后以色列外长吉迪恩·萨尔(Gideon Sa’ar)撤销了澳大利亚驻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代表的签证,此举被视为对澳大利亚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报复。萨尔称,这也是对澳大利亚拒绝向包括罗斯曼在内的知名以色列人士发放签证的回应。 伯克此前在2024年11月拒绝了以色列前司法部长阿耶莱特·沙凯德(Ayelet Shaked)的签证申请,理由是担心她会威胁社会凝聚力。 萨尔称,随着反犹主义抬头,澳大利亚政府通过错误指控助长了危机。 以色列外长萨尔撤销了澳大利亚驻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代表的签证,并称这是对澳大利亚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回应。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则回应称,以色列取消澳方代表签证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回应”,并表示内塔尼亚胡政府正在“让以色列陷入孤立”。 澳大利亚犹太人事务执行委员会(ECAJ)也呼吁“保持冷静”。 该委员会联席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里夫钦(Alex Ryvchin)表示:“作为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联系紧密的盟友,双方不应陷入这种削弱数十年积累善意与合作的外交报复行动。冷静的头脑必须掌控局面,否则约20亿澳元的双边贸易、对澳大利亚初创企业的大量投资、关键的安全合作,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以色列药品和医疗技术都将受到威胁。” 今年6月,澳大利亚还联同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挪威,联合宣布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部长班-格维尔(Itamar Ben-Gvir)和金融部长史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实施经济和旅行禁令。 澳洲政坛炸开了锅 内塔尼亚胡对阿尔巴尼斯总理言辞激烈的指责在澳大利亚国内引发强烈反响。 内政部长伯克说,阿尔巴尼斯展现了“真正的力量”,因为他在政府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前,直接与内塔尼亚胡沟通过。 伯克表示:“力量不是体现在炸死多少人,或让多少人挨饿,而是像总理阿尔巴尼斯那样,在知道以色列不会接受的情况下,依然当面沟通并公开表态。” 伯克坚持自己的相关签证决定。他说:“我绝不会为保持一致而道歉,我不想把仇恨言论带进澳大利亚。” “言语可以像子弹一样有杀伤力……作为内政部长,我有责任决定澳大利亚是否要向持有极端言论的人铺上欢迎的红地毯。” 工党前座议员、住房部长克莱尔·奥尼尔(Clare O'Neil)表示,内塔尼亚胡对阿尔巴尼斯的指责“令人失望”,但澳大利亚政府不会以同样方式回应。 她称:“总理在与世界各国领导人交往时一贯保持礼貌。内塔尼亚胡也曾对其他与他意见相左的全球领导人说过类似的话。这种外交手段从未有效,因此澳大利亚政府不会参与其中。” 澳大利亚反对党影子内政部长安德鲁·海斯蒂(Andrew Hastie)再次批评政府取消罗斯曼签证的决定。 他表示,澳以关系“已跌至历史最低点”,“我认为政府没有意识到取消这一签证意味着什么。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签证”,尽管罗斯曼发表过“一些我可能并不同意的言论”,但作为以色列议会成员,他应当被准许入境。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16m ago16 minutes agoWed 20 Aug 2025 at 12:02am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
2025-08-18T22:51:04.000Z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举行了会前记者会,气氛与上一次截然不同。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今天的新闻提要: 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会面的五大关键看点 社媒精选 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会面的五大关键看点 Loading...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在白宫会见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包括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茨在内的欧洲领导人,讨论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路径。 特朗普确认将举行美乌俄三方峰会 Loading... 七位欧洲领导人、乌克兰总统、他们的车队、数十名特朗普政府官员以及逾百名记者齐聚白宫,等待这场罕见的会议。 人们猜测: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否达成和平路径?还是像2月份那样演变成一场争吵? 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泽连斯基在2月因衣着和举止受到批评,这次有所调整。他身着更正式的服装,并多次向特朗普表达感谢,因此获得了比以往更客气的对待。 但尽管特朗普承诺在达成和平协议后帮助保障乌克兰安全,却没有迹象显示各方在领土交换、安全保障或制裁等关键问题上有实质性让步。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面对记者交谈了20分钟后转入闭门会谈,欧洲领导人稍后加入。 Loading... 会议结束后,特朗普在社媒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发文称:“在会议结束后,我致电普京总统,并开始筹备在待定地点举行的一次会晤,参会者为普京总统和泽连斯基总统。之后,我们将举行一次三方会议,由两位总统加上我本人参加。” 一名克里姆林宫助手告诉俄罗斯媒体,两位领导人的通话大约持续了40分钟。普京“热情地”感谢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款待,以及会议期间取得的进展。 俄罗斯通讯社俄新社(RIA)报道称,两人都表示支持俄乌代表团继续进行直接谈判。 德国总理默茨会后表示,普京和泽连斯基将在未来两周内会面。 特朗普在贴文中还表示,在今天与泽连斯基及欧洲领导人的会晤中,“讨论了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这些保障将由多个欧洲国家提供,并与美方进行协调”。 “每个人对俄乌和平的可能性都感到非常高兴。” 他称这是战争中“非常好、非常早期的一步”。 特朗普补充说:“副总统万斯、国务卿卢比奥和特使维特科夫正在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行协调。” Loading... “可能进行领土交换” 特朗普确认,“可能的领土交换”已被列入今天的议程。 特朗普的俄乌问题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在当地时间周日接受 CNN 采访时曾表示,莫斯科在目前完全或部分控制的五个乌克兰地区上做出了一些“让步”,并称关于顿涅茨克的“重要讨论”正在进行,“讨论会聚焦于顿涅茨克将会如何处理”。 他说,这一讨论将在周一“具体展开”,但未透露细节。 俄罗斯在2014年通过一场被基辅和西方谴责为骗局的公投吞并了克里米亚,并在2022年发动战争“吞并”了另外四个乌克兰地区——顿涅茨克、赫尔松、卢甘斯克和扎波罗热——尽管俄军至今尚未完全占领这些地区。 一名知情人士向法新社透露,特朗普周六与欧洲领导人的通话中表示,他“倾向于支持”俄罗斯的要求,即在顿巴斯(包括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战事最惨烈的地区)获得尚未完全夺取的领土。 作为交换,莫斯科将同意“冻结”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前线。俄军在这两个地区控制了大片领土,但并未拿下州府城市。该知情人士称,这是特朗普的原话。 迄今为止,俄罗斯一直坚持要求乌克兰从这四个地区全部撤军,并称这是达成任何协议的前提。 泽连斯基始终坚称,根据国家宪法,他无权割让土地。根据乌克兰宪法第73条,唯一改变这一状况的方式是举行全民公投。 “北约式”安全保障 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被问及所谓“北约式”的安全保障具体指什么。 这是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周日提到的内容。他当时称这是普京的一项让步,意味着乌克兰不会直接加入北约(这是普京的红线),而是可能仅由美国提供类似《北约宪章》第五条的保护。 北约创始条约第五条确立了集体防御原则,即对任何成员国的攻击都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 但目前这一安排的具体形式仍不清楚。 特朗普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的回答也含糊其辞:“所谓北约式,我的意思是,现在隔壁房间里就有一些人,他们都是欧洲最重要的领导人,他们想要提供保护。他们对此感受非常强烈,而我们会在这方面帮助他们。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我认为,达成协议非常重要。” 记者问泽连斯基希望美国提供哪种安全保障,“是美军、情报还是装备?”,泽连斯基回答:“全部。” 随后,在与欧洲领导人的会议室中,特朗普表示:“我认为欧洲国家将承担大部分负担。我们会提供帮助,并确保安全性。” 连声致谢 与上次会晤不同,这次的会面气氛热络。 在今年2月的白宫会晤中,美国副总统万斯曾指责泽连斯基“不懂感恩”。 这次,泽连斯基确保不会再出问题。他在椭圆形办公室的开场白中表达了八次感谢,大部分是给特朗普的。 他说:“非常感谢您,总统先生……感谢您的关注。非常感谢您为停止杀戮、停止战争所做的努力,特别是个人的努力。谢谢。” 他还特别感谢美国第一夫人,因为她曾向普京致信,要求归还被掳走的乌克兰儿童。 泽连斯基补充说:“借此机会,也感谢您的夫人。” 他还感谢其他欧洲伙伴,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强调他们在支持乌克兰。 与上次会晤不同,这次万斯基本保持沉默。 战斗正装 此次会议意义重大,但外交官们最关心的八卦却是:泽连斯基会不会穿西装? 答案是:算是。 泽连斯基身穿黑色小翻领夹克,胸前有嵌袋,但没打领带。一位欧洲外交官形容是“几乎像西装”,风格介于战场与会议室之间,可称为“战斗正装”。 这对特朗普来说至关重要——他在2月时因泽连斯基未穿西装而不悦。 这次泽连斯基过关了。甚至有记者在现场称他看起来“很棒”,特朗普立刻附和:“我也是这么说。”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Updated 8m ago8 minutes agoMon 18 Aug 2025 at 11:11pm
2025-08-18T00:47:13.000Z 8月13日,在美俄领导人峰会召开前,德国总理默茨迎接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 今天的新闻提要: 英法德意等欧洲“声援”团将陪同泽连斯基赴美会见特朗普 社媒精选 英法德意等欧洲“声援”团将陪同泽连斯基赴美会见特朗普 欧洲和北约领导人表示,他们将陪同乌克兰总统与特朗普举行会谈。 德国、法国、英国等国以及欧洲领导人表示,他们将陪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往华盛顿会见特朗普,在此关键时刻做他强大的后盾。 这支强大的“声援”团队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北约秘书长吕特以及芬兰总统斯图布。 与特朗普的会面将于周一(8月18日)在白宫举行,这将是泽连斯基今年2月在白宫与特朗普发生争吵不欢而散之后首次造访白宫。欧洲“声援”团希望避免2月份发生的情况重演。 德国总理默茨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周日主持了一次盟友会议,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也参加。他们希望为乌克兰争取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8月13日,法国总统埃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等人与泽连斯基和默茨举行视频会议,讨论乌克兰战争的最新局势。 特朗普上周五在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后,正在敦促乌克兰达成协议。 据消息人士透露,美俄两国领导人讨论了这样的提议:俄罗斯放弃在乌克兰境内占据的一些小块区域,作为交换,乌克兰将放弃东部大片地区,并在其他地区的前线停止战斗。 特朗普政府高层官员暗示,已经大部分被俄方控制的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命运悬而未决,同时某种形式的防御协定也在讨论之中。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当地时间周日表示,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需要做出让步才能达成和平协议,而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将在周一进行讨论。他同时强调,如果未能达成协议,必须对俄罗斯施加进一步压力。 从提议的内容来看,普京的一些要求对乌克兰来说几乎无法接受,这可能意味着接下来的谈判将极其艰难。 俄罗斯同意美国为乌克兰提高保护? 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周日对CNN表示,“我们争取到了以下让步,即美国可以为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宪章》第五条的保护。” 他指出,这将作为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的替代方案。他还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俄罗斯方面同意这一点。” 北约创始条约第五条确立了集体防御原则,即对任何成员国的攻击都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 澳大利亚的立场 在昨天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被问及俄乌战争时,“我们希望看到停火。我们希望看到乌克兰的主权得到保护。” “我们要看到的是乌克兰的主权得到保护,而普京先生和俄罗斯所发动的这场非法且不道德的入侵不能得到任何奖励。 “这[场战争]不仅给乌克兰人民带来了巨大代价,也让许多俄罗斯士兵失去了生命,代价同样巨大。” 阿尔巴尼斯总理也正面评价了特朗普总统的斡旋:“特朗普总统是和平的倡导者,这是一件好事”。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1m ago1 minutes agoMon 18 Aug 2025 at 12:47am
2025-08-15T00:17:21.000Z 美国和菲律宾正在考虑在菲律宾本土部署更多导弹系统。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 今天的新闻提要: 南中国海紧张局势加剧 美菲讨论部署更多中程导弹系统 社媒精选 南中国海紧张局势加剧 美菲讨论部署更多中程导弹系统 美国正在讨论向菲律宾可能部署更多导弹发射装置,以加强在有争议的南中国海和其他亚洲安全热点地区对咄咄逼人行为的威慑,但双方尚未作出最终决定,马尼拉驻华盛顿大使周四(8月14日)表示。 去年4月,美国军方向菲律宾北部运送了一套名为“提丰”(Typhon)的中程导弹系统,这是一种陆基武器,可以发射标准-6型导弹和战斧陆攻击导弹,作为联合作战演习的一部分。今年4月,美国军方又向菲律宾最北部的巴丹内斯省(Batanes)了一套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该省与台湾隔海相望。 北京强烈抗议美方部署导弹系统,称此举旨在遏制中国崛起,并警告这将威胁地区稳定。中国要求菲律宾从其领土撤走导弹发射装置,但由总统小马科斯领导的官员已拒绝这一要求。 何塞·曼努埃尔·罗慕尔德兹是菲律宾驻美大使。 菲律宾驻美大使何塞·曼努埃尔·罗慕尔德兹(Jose Manuel Romualdez)没有详细说明,但表示美国可能部署更多“海军陆战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导弹发射装置,“正由双方讨论考虑中”。他说,这些反舰导弹系统可部署在面向南中国海的菲律宾沿海地区及外围地区,以增强对咄咄逼人行为的威慑力。 “这是美菲坚实防务伙伴关系的一部分,”罗慕尔德兹告诉美联社。 罗慕尔德兹是在马尼拉一场贸易和投资会议的间隙发表上述讲话的。在会议上,他与菲律宾外长特蕾莎·拉扎罗(Theresa Lazaro)鼓励美国大型企业投资菲律宾能源、电信、基础设施、海军造船等各个行业。菲律宾是美国在亚洲最古老的条约盟友。 1951年美菲两国签署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今年3月飞抵马尼拉,这是他首次访问亚洲,并表示特朗普政府将与盟友合作,加强对全球威胁的威慑,包括中国在南中国海日益激进的行动。 赫格塞斯当时表示,美国并非在为战争做准备,但强调和平将通过“实力”来实现。 中国声称几乎整个南中国海归其所有。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台湾也对这一资源丰富、航运繁忙的海域提出了重叠主张,但近年来中菲海警和海军力量之间的对峙不断升级。 本周三,美国在南中国海有争议的黄岩岛海域短暂部署了两艘军舰,称之为“航行自由”行动。就在本周早些时候,中国海军和海警两艘舰只在试图驱赶一艘较小的菲律宾海警船时发生碰撞。这起公海事故引发了亚洲和西方国家的担忧。 “航行自由对每年经由这些水域、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贸易至关重要,”美国驻菲律宾大使玛丽凯·卡尔森(MaryKay Carlson,又被称为罗美凯)在马尼拉投资会议间隙对记者说,“这关乎贸易,也关乎生计和生活。”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1m ago1 minutes agoFri 15 Aug 2025 at 12:17am
2025-08-14T06:37:00.000Z 澳大利亚第一座中国和平少女铜像纪念二战日军性奴隶(也称慰安妇)幸存者。 一尊尊无言的少女铜像镌刻着战争对女性的蹂躏,折射出现代政治的漩涡,也提醒当今世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慰安妇铜像背后的故事。 李健民(Jimmy Li)小心翼翼地掀开覆盖在海运货箱上的层层塑料薄膜,木框箱中的一尊少女铜像赫然显现。 这名少女目光坚定,双手紧攥,衣着发式一如上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地区少女的穿戴。 这是澳大利亚第一座中国和平少女铜像,旨在纪念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强掳充当性奴隶的妇女和女童。 据联合国估计,该群体人数高达20万,来自中国、韩国、菲律宾、印尼等国。但日本政府表示该数据“缺乏确凿证据”。 “铜像象征着我们没有忘记战争,也没有忘记她们所受的苦难,”李健民说。 “在任何战争中,受害最重、最大的还是妇女。尤其是这批被日军强迫作为慰安妇的妇女… “她们所受的是无声的、难以言说的凌辱,”李健民说。 "我们有责任来为纪念战争受害者做一点事情,同时通过竖立铜像来警示世人战争的残酷性和我们为和平而努力的决心。" 李先生和同仁创建的澳洲华人和平协会一年前发起和平铜像项目。在上百位人士的捐款资助下,这座重达60公斤,由美籍华裔纪录片导演史雷永(Leo Shi Young)和中国雕塑家潘毅群设计的铜像漂洋过海抵达墨尔本。他们原计划将中国铜像竖立在墨尔本已有的韩国和平少女铜像旁。 李健民希望通过竖立铜像来警示战争的残酷并呼吁和平。 在墨尔本东南郊区亨廷戴尔(Huntingdale)火车站附近的韩裔会所外,韩国和平少女铜像已独自在那端坐五年有余。 这尊铜像由韩国艺术家金运成(Kim Eun-Sung)和金曙炅(Kim Seo-Kyung)夫妇设计,所塑的韩国少女短发垂耳,身着赤古里裙,肩上停着一只象征自由的小鸟。 位于墨尔本东南郊区一火车站附近的韩国和平少女铜像。 由于所在土地归多个韩裔社团共同所有,各方对中国铜像的入驻无法达成一致,所以中韩两尊铜像至今没能并肩而坐。 但墨尔本慰安妇之友协会秘书长克莉丝汀·金(Christine Kim)表示,她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这一幕发生。 "将两座铜像放在一起不仅是为韩国和平少女铜像增添了一位朋友,还是一个伴侣和提醒,即我们需要与不同社区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理想结果是将两座铜像并排放置。但如果无法实现,我们将努力为每座铜像找到合适的场地,并寻找另一处地方将所有铜像一起摆放,”她说。 克莉丝汀·金表示,和平少女铜像是一种普世的和平象征。 金氏夫妇设计的韩国和平少女铜像分布在首尔、柏林、悉尼、墨尔本以及美国加州和密歇根州等全球多地。 金女士表示,和平少女铜像是一种普世的和平象征,提醒世人这段历史至今仍是现实问题,从未得到解决。 “[铜像]不仅是对幸存者的承诺,即我们将继续抗争;更是对全世界的承诺,即针对性奴役、性别暴力、人口贩卖等正在发生的问题,我们将持续抗争,”她说。 这也是中国和平少女铜像设计者史雷永的初衷。 2011年,韩国铜像在首尔问世激发了正在设计中国铜像的史雷永的灵感。2014年他与同学潘毅群前往首尔与金氏夫妇会面,商讨拓展和平少女铜像的想法。 史雷永和潘毅群在制作中国和平少女铜像模型。 “慰安妇不止有韩国人,还有人数上更多的中国人,”史雷永说,“我有个想法,和他们合作,以同样的模式做一对少女铜像,这样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他们非常赞成这一概念。” 2015年,第一座韩中艺术家合作的和平少女双铜像在首尔大学城附近揭幕。 2016年,第二座同样的双铜像在上海师范大学校园内竖立,中韩两国的慰安妇幸存者冒着大雨参加了当时的揭幕仪式。 8月9日,在墨尔本一场纪念二战结束的音乐会上,中国和平少女铜像首次在澳大利亚亮相。按照计划,这座铜像将于9月6日与韩国铜像一同展出。 中国和平少女铜像周末在纪念二战结束的社区音乐会上首度亮相。 寻找慰安妇 过去十年,史雷永的纪录片团队寻访到了七八十位慰安妇幸存者。 二战结束已80年,慰安妇幸存者人数也已随岁月凋零,所剩寥寥。 过去十年,为拍摄纪录片《最后一个是铜像》(The Last Comfort Woman),史雷永和他的团队深入中国海南、山西、湖南等地寻访,并采访到了近80位幸存者。 史雷永表示,她们当时都已八、九十岁,可能对晚年的事情记不太清楚,但年轻时的可怕遭遇却刻骨铭心。 “因为十二三岁的事情对她产生的创伤是不得了的。” “有些人一问到当时的情况马上就摇头,说‘我不讲’,可能是太过于痛苦不愿回忆。有些人就讲出来了。肢体语言很丰富,有的一说起来就哭得一塌糊涂,” 史先生说。 “湖南岳阳有一个叫彭竹英的还活着。她是一个双重受害者。九岁的时候,由于日军轰炸岳阳时投下毒气弹,导致她双目失明。16岁时被日军抓去做慰安妇。” “她现在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80多年都看不见。” 2019年史雷永和团队在海南拍摄了一位93岁的幸存者,当年日军包围村庄时她才16岁。 “她在躲藏时被一名很肥胖的日本兵发现了,当时就把她扔在草垛上给强奸了。然后日军抓了些年轻漂亮的女的和男的劳工…他们都[被]抓到县城的据点里关起来,”史雷永说。 "白天要去做苦工,晚上日本兵排着队就来了。她属于双重奴役。" 中国慰安妇幸存者、海南万县人陈连村 (1926-2021) 史雷永说,在海南的拍摄中,一位叫陈连村的90多岁的慰安妇幸存者当场给他们比划不听话或反抗时日本兵对她们的惩罚。 “在地上放一把刺刀,让她们四脚着地,这个刺刀对着她们的肚子,她们一下去就被刺着。” 史雷永说,这些幸存者很多都失去了生育能力,其中绝大多数人现已不在人世,她们直到去世都没有等到任何道歉和赔偿。 铜像的困境 美籍华人张盈盈教授(Ying-Ying Chang)是墨尔本中国和平少女铜像最早的捐款人之一。 她的女儿张纯如(Iris Chang)是震撼全球的英文畅销书《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的作者。 张纯如的父母张绍进和张盈盈于2017年9月22日旧金山慰安妇铜像揭幕当天与铜像合影。 “慰安妇铜像在美国很多地方都有了,从东岸的纽约到西岸的旧金山,但是没有听说在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城市里有[中国慰安妇铜像],所以我非常高兴澳大利亚也要竖立这样一个铜像,”张盈盈说。 张教授认为,用“慰安妇”来称呼这个受害群体并不正确,因为她们是被日军强掳的性奴隶。 “这是一个战争罪行。但是日本政府还不承认这个事实,而且还说她们是自愿的,是被付有薪水的,这完全是不对的。 “现在慰安妇大都去世了,剩下的很少了,她们一直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赔偿,但一直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赔偿。所以我觉得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件事情,”张盈盈说。 过去十多年,和平少女铜像在世界各地纷纷竖起,随之而来的是日本政府不断的抗议声。 2011年首座和平少女铜像在位于首尔的日本大使馆对面竖立。 2011年,金氏夫妇设计的首座和平少女铜像在韩国首尔竖立,铜像中的少女坐在椅子上凝视着对面的日本大使馆。 日本政府不断呼吁移除该铜像,声称破坏两国关系。 位于悉尼阿什菲尔德联合教堂(Ashfield Uniting Church)外的和平少女铜像。 2016年,悉尼首座和平少女铜像引发日本社区团体抗议,声称铜像激化种族仇恨,损害社区。 人们争相一睹旧金山首座慰安妇铜像。 2017年,美国旧金山竖立纪念慰安妇的和平少女三人铜像后,日方为表抗议,解除了大阪和旧金山的姐妹城市关系。 A memorial statue that commemorates the Filipino "comfort women" who worked in Japanese military brothels during World War II, is seen erected along a main street of Roxas Boulevard, Metro Manila, Philippines January 15, 2018. 2018年,菲律宾马尼拉街头竖立的慰安妇铜像在日本政府抗议后被拆除。 位于柏林的和平少女铜像。 2020年,柏林慰安妇铜像引发政界与公众的冲突。米特区政府在日本政府施压下原本计划拆除铜像,但在市民的抗议下撤回了拆除令。 由于永久竖立铜像的申请被柏林政府拒绝,目前这尊铜像据报即将迁往一家住房合作社免费提供的公共空间。 研究日本战争史的田中利幸教授(Yuki Tanaka)谈到日本政府担忧世界各地和平少女铜像的原因时表示日本政府“不愿为日本所犯下的任何战争罪行承担责任”。 “这还与日本政府一直以来将国家塑造成战争受害者的形象有关。 这非常方便,因为这样可以让日本免于承担战争责任,”现居墨尔本的田中教授说。 田中利幸表示,日本政府不愿为日本所犯下的战争罪行承担责任。 田中利幸曾供职日本广岛和平研究所,也曾在墨尔本大学任教。他表示,1931到1945年日本对亚太发动的战争共导致中国、印尼、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亚和新加坡及太平洋岛国民众约三千万人丧生。 1945年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不仅导致数十万日本平民丧生,受害者还包括数万名被强行带到日本并在军工厂从事强制劳动的韩国人和一些被日军俘虏的澳大利亚和荷兰战俘。 “他们[日本]强调自己是战争的受害者,尤其是美军轰炸的受害者,但他们从未追究美国的责任。因为他们不追究美国军队暴行的刑事责任,所以他们也不去思考日本军队对亚洲人民实施暴行的责任,”田中利幸说。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你们没有认真审视自己的战争罪行和战争责任。” “由于他们的态度,他们不被信任。日本人不被亚洲人信任,尤其是中国人和韩国人。” 日本驻墨尔本总领馆在回复ABC的置评请求时表示,“包括个人索赔在内的慰安妇问题已依法解决,日本政府一直积极采取措施,以恢复慰安妇的名誉并提供援助。” “慰安妇问题深深伤害了众多女性的尊严和荣誉。日本政府绝无意否认或淡化慰安妇问题的存在 “日本政府希望,在尊重和重视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不同背景的人们能够和平共处。我们担心此类雕像的建立将引发分裂和冲突,给此前享有和平关系的当地社区留下伤痕,”日本驻墨尔本总领馆表示。 澳大利亚慰安妇 二战期间新加坡沦陷前夕,50多名澳大利亚陆军护士在逃离途中艰难登上了邦加岛(今属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东)。两天后,成功抵达拉吉海滩的21人被日军机枪扫射致死。这场海滩大屠杀中唯一的幸存者维维安·布尔温克尔(Vivian Bullwinkel)在今年7月出版的新书《布尔温克尔修女:那些未曾讲述的、未经删减的故事》中证实,一些澳大利亚护士被日本军官强迫充当慰安妇。 而更广为人知的澳大利亚慰安妇幸存者是荷兰裔澳大利亚人简·拉夫·奥赫恩(Jan Ruff-O’Herne)。 简·拉夫·奥赫恩(Jan Ruff-O’Herne)在印尼度过童年。 据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记载,简·奥赫恩于1923年出生于印尼万隆。日本入侵荷属东印度群岛后,她和母亲及两个妹妹与数千名其他荷兰妇女和儿童一同被日军关押。 1944年2月,一车日本军官来到营地,挑选了十名年龄在17至28岁的年轻女性,包括奥赫恩女士在内的七名女孩被送往专门为日本高阶军官服务的慰安所。 简画的日本军官强掳荷兰女孩作慰安妇。 “接下来的四个月里,这些均为处女的女孩们日夜遭受反复强奸和殴打。怀孕者被强迫流产,”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记载道。 四个月的噩梦结束后,这些女孩们被转移到西爪哇的营地与家人团聚。日军警告,若有人透露所受遭遇,她们及家人将被杀害。 数月后,简一家被转移至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营地,该营地于1945年8月15日被解放。 简·拉夫·奥赫恩用画笔回忆当年被强掳作日军慰安妇的同伴。 战后,简与英国士兵汤姆·拉夫(Tom Ruff)结婚,之后一起移民澳大利亚。 1991年,韩国老人金学顺(Kim Hak-Sun)公开讲述自己被征为慰安妇的经历,首次让慰安妇议题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受此鼓舞,简·奥赫恩打破半个世纪的沉默,于1992年在东京举行的“日本战争罪行国际公开听证会”上讲述亲身经历,成为首位公开揭露日军强掳性奴隶暴行的欧洲裔女性。 2007年,简·奥赫恩在美国国会首次关于保护慰安妇人权问题的听证会上作证,促成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针对慰安妇的决议案并要求日本道歉。 简·拉夫·奥赫恩在有关日本战争罪行的东京听证会上作证。 上世纪90年代初,田中利幸在研究慰安妇问题期间与居住在阿德莱德的简·奥赫恩取得了联系,并通过书信往来和偶尔的电话交谈与她保持沟通。 1997年,田中利幸和简·奥赫恩受邀参加联合国大学在北爱尔兰举办的研究战争与性别的国际会议。 “她[简·奥赫恩]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反对针对女性的军队暴力的重要使命。因此,她积极投身于这一运动,”田中利幸说。 1997年,74岁的金学顺在韩国去世。 2019年,96岁高龄的简·拉夫·奥赫恩在阿德莱德去世。 史雷永纪录片团队采访到的中国慰安妇幸存者如今仍然在世的也只剩下一人。 “抹不掉的证人” 克莉丝汀·金上大学时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对二战中女性被强征为慰安妇的历史一无所知。 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克莉丝汀·金坦承,像她这样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并致力于为慰安妇发声的年轻人并不多。 她回想起最初接触到这一话题是在大学学习亚洲历史课程时,老师讲授日本殖民时期时曾简要提及慰安妇问题。 “这显然引起了我的兴趣,”她说,“我回到家,开始深入研究,结果被震惊了,甚至可以说被这个事实困扰了,原因是我竟然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 "当我调查这些女性是否得到了公正对待时,我找不到任何证据…我无法袖手旁观。" 但她也发现很难让更多年轻一代参与其中。 “有些人仅仅将其视为历史问题,看不到历史与现代社会的关联性… “而有些人可能根本不在乎,这取决于他们的利益、立场和价值观。要让别人参与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也确实困难。” 田中利幸认为,日本的年轻一代也缺乏对二战历史的了解和反省。 “如果你去日本,你会发现那些深度参与反战运动或批评日本政府所负责任的人,都是老年人,没有年轻人,”他说。 田中利幸将此归咎于日本教育系统对这段沉重历史的有意忽略。 田中利幸认为,日本年轻人没有在学校被教授关于日本二战罪行的历史。 “他们没有详细讲述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日本是如何进行战争的以及他们在整个亚太地区犯下了多么残暴的行径。 “教科书中没有这些细节。比如如果你问一位大学生是否听说过慰安妇问题,他们会说‘没有,我们从未听说过’,或者有些学生会说‘听说过,但不知道细节’,因为学校没有教过这些内容。” 田中利幸认为,漫画、杂志等日本流行文化也对误导国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些流行杂志和漫画也宣称,日本暴行的历史是日本一小撮学者编造的虚构故事。人们竟然相信这些,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没有学到这些,而是通过阅读一些流行杂志和漫画来获取信息。" “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尤其是当我们去世后,谁来讲述真相?” 韩国和中国和平少女铜像模型并肩而坐。 答案或许在像克莉丝汀·金这样的年轻人身上。 担任墨尔本慰安妇之友协会秘书长七年之久的金女士表示,她一直怀揣着一个愿景,那就是希望能够竖立韩国、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一系列和平少女铜像。 “我们衷心希望能够接触到更多社区,让更多和平雕像并肩而坐,以实现我们的全球愿景,” 金女士说。 而据史雷永先生透露,以简·拉夫·奥赫恩为原型的和平少女铜像已经制作完成。 “我想,这些人最终都不在了,但是我们有铜像出来,代表她们申诉……[铜像]可以延续很多年,永远地教育后来的人。” “[铜像]坐在那里虽说是无言的,但却是抹不掉的证人,”史雷永说。 Updated 10m ago10 minutes agoThu 14 Aug 2025 at 6:38am
2025-08-14T01:39:39.000Z 知情人士称,这些追踪器被用于戴尔和美超微的服务器的运输环节中,这些服务器含有英伟达和AMD芯片。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14日,星期四。 今天的新闻提要: 据报美国秘密安装定位器 以防先进芯片被偷运至中国 中国当局敦促国内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H20芯片 社媒精选 据报美国秘密安装定位器 追踪先进芯片是否被偷运至中国 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芯片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限制对华出口芯片及其他技术,以遏制中国军事现代化。 据路透社独家报道,美国当局在他们认为极可能被非法转运至中国的先进芯片产品及运输箱秘密安装位置追踪装置,以防这些芯片被转运至受美国出口限制的目的地。两名直接知情人士透露了这一此前未被报道的执法手段。 安装位置追踪器是美国执法机构沿用数十年的调查手段,常用于跟踪受出口限制的产品,如飞机零部件。近年,它们也被用于打击半导体的非法转运。 另有五名在人工智能服务器供应链的业内人士称,他们知道这些追踪器被用于戴尔(Dell)和美超微(Super Micro)的服务器的运输环节中,这些服务器含有英伟达(Nvidia)和AMD芯片。美国自2022年起限制英伟达、AMD等厂商向中国出售先进芯片。 消息称,追踪器通常藏在服务器包装中,但不清楚由谁、在何处安装。 路透社无法确定追踪器在芯片相关调查中使用的频率,也不清楚美方何时开始用它调查芯片走私。 据两名供应链人士描述,2024年有一批搭载英伟达芯片的戴尔服务器货物被发现有追踪器既安装在运输箱上,也隐藏在包装内甚至服务器内部。第三名人士称,曾看到其他芯片经销商从戴尔和美超微服务器中拆除追踪器的图像和视频,其中一些大型追踪器的大小接近智能手机。 知情人士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通常会参与此类行动,国土安全调查局(HSI)和联邦调查局(FBI)也可能介入。HSI与FBI拒绝置评,商务部未回应置评请求。中国外交部表示不知情。 美超微在声明中称,不会披露为保护全球运营、合作伙伴和客户而采取的安全措施,拒绝评论美方的追踪行为。戴尔称“不知晓美政府在其产品运输中安装追踪器的举措”;英伟达称“我们不会在产品中安装秘密追踪装置”;AMD未予回应。 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芯片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限制对华出口芯片及其他技术,以遏制中国军事现代化。 白宫及国会两院曾提议要求美企在芯片中加入位置验证技术,以防被转运至受限国家。 中国批评美方出口限制是打压崛起的手段,并反对位置追踪提案。 今年1月,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已追踪到通过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向中国走私AI芯片的有组织活动,但不清楚是否通过安装追踪器追踪。 一些参与将受控芯片及服务器转运至中国的人士表示,他们知道确实有这些追踪器。两名经销商称,他们会定期检查转运的AI服务器是否有追踪器,以防被监测。 中国当局敦促国内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H20芯片 H20芯片“后门”事件将英伟达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三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中国当局已召集包括互联网巨头腾讯和字节跳动在内的国内企业,要求其解释为何需要采购英伟达H20芯片。 据消息人士称,监管部门询问企业,既然可以从国内供应商采购芯片,为什么还要购买英伟达的产品。另有一名知情人士称,监管方还担心英伟达要求企业提交给美国政府审核的材料中,可能包含包括客户数据在内的敏感信息。 不过,这些匿名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当局并未要求相关公司停止采购H20芯片。 彭博社周二早些时候报道称,中国当局已敦促国内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H20芯片,尤其是在与政府相关的业务中。报道称,多家公司收到官方通知,不建议在国有企业或私企中将H20用于任何与政府或国家安全相关的工作。 另据《信息》(The Information)报道,过去两周内,中国网信办已要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完全暂停采购英伟达芯片,理由是数据安全风险。这一指令是在特朗普政府撤销对H20芯片出口限制后,网信办召集十余家中国科技公司开会时传达的。 英伟达在2023年底美国针对其更先进AI芯片实施出口限制后,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了H20芯片,H20一度是英伟达在华获准销售的最高性能AI芯片。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政府禁止对华出口H20,但在英伟达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后,于7月撤销了禁令。 上个月,中国网信办曾召见英伟达代表,要求解释H20芯片是否存在影响中国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后门”安全风险,英伟达对此坚决否认。 近日,中国官媒对英伟达的批评声加剧。央视旗下“玉渊谭天”微信公众号周末发表文章称,H20芯片存在安全风险,且技术先进性和环保性不足。 这波审查可能冲击英伟达的重要营收来源——截至1月26日的财年,中国市场销售额为170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3%。 中国正加速推进国产AI芯片,包括华为等企业研发性能可媲美H20的处理器,北京方面也在敦促科技行业提高自给能力。 不过,美国对包括光刻机在内的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实施的制裁,限制了中国厂商的扩产能力。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Posted 9m ago9 minutes agoThu 14 Aug 2025 at 1:39am
2025-08-13T05:21:35.000Z 穿过一道铁门,沿着土路向前走,长长的围栏屏障中露出了一个豁口。 几名以色列士兵把守着路障,身后的水泥方墩上放着一个饮水机。 当车队穿过安检区域后,前方又出现了一片无人地带,后面是另一道18英尺高的围栏。 这是刚刚进入加沙后几米远的地方,是这片战火肆虐的土地上以色列希望世界看到的一部分,与遭到彻底毁坏,在22个月前还是繁华城镇和城市的地方相距甚远。 在土堆和垃圾当中,偶尔有流浪狗在四处游荡,远方出现了几十辆大型卡车。 几辆卡车的挡风玻璃上留有弹孔,是加沙地带更深入地区局势混乱的证明。 许多卡车仍满载着装有物资的货运托盘,上面印有捐助方旗帜,包括——约旦、阿联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与欧盟的国旗与组织标识。 以色列正在利用在凯雷姆沙洛姆看到的场景来宣传自己的说法,即其允许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车辆沿着土路行驶时,以色列国防军(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后方指挥部(译注:指以色列国防军中负责平民保护的军区司令部)的SUV扬起股股尘土。 一开始,尘土为棕色和米色。而当车辆碾过从卡车上掉落的麻袋中洒出的一堆堆面粉时,尘土就变成了白色。 此前,这条路因车流量过大而崎岖不平,但在包括一些社媒网红的座驾在内的车队接近这一大片围起的空地时,路面变得平坦起来。 那片区域是加沙一侧的凯雷姆沙洛姆(Kerem Shalom )过境点。 ABC记者首次随以色列国防军进入加沙 尽管多次提出进入请求,但这是战争开始后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记者首次获准随以色列国防军进入加沙。而其他国际媒体机构,尤其是美国媒体曾多次获得这样的机会。 不可否认,此类“深入”活动经过精心安排且受到严格控制。 但加沙之行也为媒体提供了机会,得以进入以色列用于证明其向加沙人口提供食物的地方进行采访。人道主义界和各国领导人认为以色列向加沙提供食物的说法漏洞百出。 一些援助物资的包装出现破损。而在一些角落,冒出的气味表明食物在炎炎烈日下已经变质。 自战争开始以来,以色列一直未允许国际媒体独自进入加沙,并多次拒绝开放加沙地带的呼吁,称记者在那里采访太危险了。 代表那些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活动的各国际媒体的外国记者协会(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FPA)正在以色列最高法院对这些限制提出挑战。 在存放援助物资的场站内可以听到远处隆隆作响的炮声。 再隔着一条围栏警戒线,就是昔日拉法市(Rafah)的废墟。这一地区完全由以色列国防军控制,已被夷为平地,有卫星图像证实该地区存在大量土方工程。 在下道围栏屏障线的另外一侧就是昔日拉法市的废墟。 存放援助物资的场站内满满当当,一排排货运托盘上堆满了从罐头番茄和豆子到卫生纸和牙膏在内的各类物品。 大瓶的葵花籽油和一袋袋的面粉一起堆放在地上。有些物品的包装都破烂不堪了,说明这些物资已经在那里放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某些角落里,冒出的气味表明食物在夏天的炎炎烈日下已经变质了。 援助物资堆场“就像航空值机柜台” 以色列正在利用在凯雷姆沙洛姆看到的景象来宣扬自己的说法,即允许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但是联合国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并没有按照协议中他们的责任来做事。 一名以色列国防军的工作人员说,军方将这个堆场看成了类似航空公司值机柜台的东西。 放在货运托盘上的食物,像行李箱一样运进来并办好运输手续,然后由行李工送到目的地。 战争开始以来,以色列一直不允许国际媒体独自进入加沙。 以色列认为,自己的援助责任在“登记”援助物资的那一刻就结束了。 但是人道主义界一直对此进行批评,称这是以色列逃避义务的一个例子,运送这些物资一直都太困难、太危险了。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决定部分放松援助限制,并允许在加沙建立所谓的“安全走廊”。此前一周,世界粮食计划署( World Food Programme ,WFP)指出了以色列拖延援助的详情。 捐助者包括约旦、阿联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欧盟。 WFP向以色列有关部门提出了138次前往凯雷姆沙洛姆以及奇基姆(Zikim)过境点附近北部援助点的请求,但其中只有76次请求获得批准。 得到进入许可后,WFP表示,其中一些车队需要46个小时才能走完全程。考虑到加沙南北距离不到50公里,这个时间可不短。 有多少援助物资送到了目的地? 以色列称自从七月下旬部分放松限制以来,每天都有更多的援助进入加沙地带,这么说没错。 星期二,300辆卡车进入加沙,另外300辆卡车装载货物在加沙地带分发。 但与2023年10月战争开始前的数字相比,穿越边境的卡车仍然少得多。 挡风玻璃上的弹孔说明深入加沙内部的地方局势混乱。 人道主义机构表示,以色列实施全面人道主义封锁并决定在物资分配者中将联合国排除在外。加沙的局势在几个月后非常严峻,与所需相比,目前的援助物资送达率只是沧海一粟。 穿越加沙地带运送物资的车队经常被绝望的巴勒斯坦人蜂拥包围。当地的医务人员表示,在周三的一次此类事件中,有20多人死亡,另有五人死于饥饿。 巴勒斯坦卫生机构表示,饥饿造成的死亡人数正迅速接近200人。 亲以网红传播有利以色列的信息 ABC与一家以色列媒体机构、一名以色列作家以及几位社媒网红共同参与了此次“深入报道”。 以色列指责国际媒体将哈马斯的宣传不加分析盲目传播,未能向世界传递诸如凯雷姆沙洛姆这种地方流出的信息。现在,以色列采取另一种方式来传播消息。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与一家以色列媒体、一名以色列作家和一些社媒网红一起前往加沙做深入采访。 饥饿的加沙儿童的图像开始占据全球新闻头条的位置时,大量讲述截然不同的情况的社媒帖子也开始在网上出现。 这些帖子中的影像均在加沙地带内拍摄,这个地区未经以色列军方批准无法进入。通过那些影像可以看到等待运送的食品和援助物资堆积如山。 “我亲眼看到的……在加沙!”亲以色列的网红贝拉米·贝卢奇写道。 每个帖子都有论调一致的内容,为以色列辩护,抨击联合国,并指责联合国制造了加沙的饥荒危机。 “联合国本应将这些食物运给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所做的是指责以色列让加沙人挨饿,”一位网红在帖子中说道。 更新帖子内容的人并不是国际认证的记者。有国际认证的这些记者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独自进入加沙记录战争的请求多次遭拒。 相反,在这次罕见的加沙地带内部深入采访之行中,有几位亲以色列的网红参与,他们之后发布的报道内容与以色列军方的信息别无二致。 “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晒在太阳下面,等待联合国和国际组织前来领取,”以色列军方在同一地点拍摄的一段视频中这样说道。 "Embeds", as they are called, are highly choreographed and controlled. 正如他们所称的,“深入采访”为精心安排并被高度控制。 联合国没有回应这些网红的帖子。联合国多次表示,曾多次尝试获取堆放在边境过境点的援助物资,但遭到以色列的阻碍,甚至被阻止,且以色列未能为援助物资的分配提供安全的运输路线。 包括美联社(AP)和《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在内的多家媒体也去了堆放援助物资的地点并报道了联合国的立场。 以色列军方未向ABC提供获准进入加沙的网红名单,也未回应关于这些网红是否受以色列国防军或以色列政府邀请前往该地的提问。 但这一做法在以色列国内被称为“哈斯巴拉”(Hasbara),这个术语用于形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宣传活动。 上月,以色列《国土报》(Haaretz)的报道称,以色列外长正资助16名美国社媒网红赴以色列参观游览,鼓励他们创作符合色列政府政策的内容信息。 相关英文原文 Posted 57m ago57 minutes agoWed 13 Aug 2025 at 5:21am
2025-08-12T18:53:47.000Z 这个超级大国正主导着全球清洁能源技术行业,而这并不全是因为气候变化。 英文版 仅仅一个月之间,中国在今年4月的太阳能发电月装机量超过了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的装机量总和。 并不是说澳大利亚在太阳能方面的表现欠佳,实际上它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这只是说明了中国社会在各个层面接受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速度惊人。 但是,不要误以为这种转型是出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道义责任。 中国这么做的原因,与其说是为了遏制气温上升,不如说是为了摆脱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并解决这些燃料带来的污染问题。 这个超级大国将经济实力与政治意志同时投入可再生能源技术,加速了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迎来了“电气化国家”的时代。 “整个现代工业经济是建立在化石燃料之上的。现在全世界都在远离这一模式,这意味着我们正在围绕新兴清洁技术领域重建经济,”能源智库Ember中国首席分析师杨木易说。 “一旦方向确定,势头就会自我维持,让回头变得不可能。我认为中国现在已经确定了走向清洁能源未来的道路。” “你能想象中国政府说‘我们要回到燃油车,不要电动车’吗?这不可能……这种势头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浙江省舟山市东绿华岛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维护工作。 化石燃料走向终结 要理解中国清洁能源技术推广的规模很难,但回顾近代史会更容易体会这种转变。 20世纪末,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生产廉价、低质量的产品。这一工业化进程让国家现代化,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空气污染。 化石燃料为工厂供能,使中国的排放量飙升,并令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污染国。 中国在2006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排放国,但纵观历史,美国仍是最主要的排放国,占全球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然而,中国转向可再生能源的战略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不断上升的排放量。 随着被污染的水系和充满刺鼻雾霾的城市空气成为危机,中国必须采取行动。大约十年前,中国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重塑制造能力,重点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所需的高科技产品。 这个威权政权以一种许多民主国家难以想象的规模和速度,将国家资源全力投入清洁技术领域。 一名工人在距离甘肃兰州西北950公里处的敦煌太阳能发电场检查太阳能电池板。 中国开始投资可再生能源的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风能、太阳能、电动车和可用于交通及储能的电池。杨木易先生表示,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国使用了大量政府补贴。 “大家都知道,新兴产业和技术需要一定的保护才能成长。就像帮助婴儿学走路,最初需要扶持。” “但中国政策支持背后的逻辑一直很清楚——这种支持并不是无限期的。” 在1990年代崛起为工业强国时,中国意识到,通过在同一地区建立涵盖产品全产业链的生产中心,可以最大化产出。这个思路同样被应用到可再生能源领域,例如在汽车厂附近建立电池厂。 杨木易说:“这不是单纯的补贴,而是科学规划、持续投入和有针对性的支持。” 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推进,中国需要更多电力来供给耗能巨大的工厂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生活。为跟上需求,中国一边建设新的燃煤电厂,一边安装更多风电与光伏设备。 这种可再生能源与燃煤同步增长的“矛盾”,让中国既被评价为气候英雄,又被批评为反面教材。 这也意味着排放量仍在增加。 航拍照片显示,2025年4月11日,中国浙江省金华市的一座荒山上安装了六万多块太阳能光伏板。 可再生能源的繁荣 十年后的今天,这一清洁能源转型令人震惊。 “这是个很有趣的政策——一个10年计划,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技术制造商,而他们已经完全实现了,” 气候能源金融(Climate Energy Finance)智库的中国合作负责人王涵说,“他们让自己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变得不可或缺”。 中国拥有全球一半的光伏太阳能装机、一半的风电装备和一半的电动车。 “仅在4月一个月,中国新增了45.2吉瓦(GW)光伏发电,超过了澳大利亚的光伏总装机量,”王涵说。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呈指数级增长,这也推动了煤炭使用量和排放的下降。煤炭正出现结构性下降。” 这已经对排放产生影响。 根据 Carbon Brief 的最新分析,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排放量下降了1.6%。中国占全球排放量的30%,这对气候行动来说是关键里程碑。 凭借无与伦比的规模经济,这种高速发展也降低了全球电气化成本,使中国成为清洁技术的世界领导者。中国制造的电动车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澳大利亚道路上——就像光伏面板和家用电池早已占领澳洲市场那样。 杨木易说:“中国成功帮助世界降低了转型门槛,这让其他国家更容易加入。” “转型必须要可负担,否则很多发展中国家会非常困难。” 根据 Carbon Brief,单在2024年,中国的清洁能源出口就使中国以外的全球排放减少了1%,并将在未来30年持续发挥作用。 王涵指出,这个绿色时代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去年仅清洁能源一个行业就贡献了中国GDP的10%。它已经超过了房地产——要知道,房地产几年前还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东部江苏省宿迁市一家工厂内的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组件。 中国山东省滨州市的一家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公司。 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石城子光伏电站。 作为“电气化国家”的能源安全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扩张与另一超级大国——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抛开气候损害不顾,能够重回“钻井、钻井、再钻井”的老路,因为它生产的化石燃料足以自给自足。 中国则不同。它转向电气化的关键原因之一是摆脱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 沙特阿拉伯鲁卜哈利沙漠(Rub' Al-Khali)中由阿美公司(Aramco)运营的巨型油气田。 杨木易说:“我认为这里有很深的战略思考……这不仅仅是履行环境义务或国际承诺,也不能完全用就业和投资等经济利益来解释。”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它是支撑经济运转的基础。” “中国认为传统的化石燃料增长模式不可持续,而且越来越无法支撑长期繁荣。” 在全球经济依赖化石燃料的年代,谁掌握能源供应,谁就能左右国际市场。 “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气候与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员约里特·戈森斯(Jorrit Gosens)说。 “那时人们才开始认真思考能源安全问题,尤其是对中国而言。” “中国煤炭资源很丰富,但天然气和石油非常匮乏。” 中国山东烟台港,等待装船出口的比亚迪电动汽车。 新型电动汽车从比亚迪公司货轮驶下。 电气化正在改变这一点。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正依靠电动车逐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如果你今天去北京,可以站在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却发现那里安静得像老鼠一样,最吵的东西可能是一辆吱吱作响的自行车,” 戈森斯先生说。 去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在非疫情年份里首次二十年来出现下降。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将在2027年达到石油消费峰值。 这已经影响到全球石油生产预测——在2013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中国贡献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二。 中国腾格里沙漠的新能源基地。 “石油国家”的终结? 20世纪由化石燃料资源丰富的国家主导,许多战争都为争夺这些资源而爆发。 如果电气化推进顺利,这种局面也会改变,因为大多数国家将生产自己的电力。 “即便你的自然资源条件很贫瘠,也可以从太阳能板中获取不少电力。这真的在改变地缘政治,”戈森斯先生说。 “可再生能源是最安全的能源形式,因为它消除了进口需求。” “而且它的成本是稳定的,一旦建成,价格就锁定了。你会同时避免价格波动和供应风险。” 对澳大利亚来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中国的快速电气化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示范。 “即便我们在国内仍在打气候之战,还在争论应该多快摆脱化石燃料,但最终,世界其他国家会决定还会买多少我们的煤炭、天然气和铁矿石,”戈森斯博士说。 “我认为最大风险是我们没有做好准备,而这些变化的速度会比我们预想的更快。” 王涵表示,澳大利亚必须清醒认识中国正在发生的事。 “我认为,澳大利亚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短板在于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中国是个复杂的国家……有好也有坏。在能源转型这样的复杂领域,为了国家战略利益,我们确实需要了解中国在做什么。” 在国家利益和安全中找到希望似乎有点奇怪,但对王涵来说,中国的转型让她对气候危机更有信心。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他们能在短短十年内做到这一点——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没做到过的成就。所以这非常鼓舞人心。亲眼看到这一点让我对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充满希望……这里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中国江西省中部遂川县一个风力发电场的风力涡轮机。 Read the story in English: 阅读英文版 报道与撰稿: Jo Lauder 设计与图表: Alex Lim 标题照片插图(左起顺时针方向): Getty: Kevin Frayer; STR/AFP; Reuters: Florence Lo Updated 4h ago4 hours agoTue 12 Aug 2025 at 10:24pm
2025-08-13T01:36:52.000Z 金建希成为韩国唯一一位被捕的前第一夫人。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 今天的新闻提要: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被批捕 社媒精选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被批捕 金建希还被指与多起腐败指控有关,其中包括她涉嫌通过一名风水师收受奢侈礼品。 韩国法院周二晚(8月12日)对前总统尹锡悦的夫人金建希签发逮捕令。52岁的金建希成为韩国唯一一位被捕的前第一夫人,韩国宪政史上也首次出现前总统夫妇都被捕的情况。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当晚以有毁灭证据之虞为由对金建希签发逮捕令。 周二早些时候,金建希身穿黑色套装出庭时鞠躬致意,但未回答记者提问,也未发表声明。庭审结束后,她依惯例前往首尔一家看守所等待裁决。 特别检察官办公室在简短声明中称,法院已批准羁押金建希,但未提供更多细节。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以有毁灭证据之虞为由对金建希签发逮捕令。 检方对她的指控包括证券欺诈、受贿和非法权力交易等,可判处多年徒刑,且涉及企业主、宗教人士及政治掮客。 她被指在2022年随丈夫出席北约峰会时佩戴一条价值逾6000万韩元(约6.65万澳元)的梵克雅宝吊坠,但该物品未按法律要求列入夫妻的财产申报。 此外,她还被控收受某宗教团体赠送的两只香奈儿手袋(总值2000万韩元,约2.22万澳元)和一条钻石项链,为该团体业务谋取利益。 特别检察官发言人吴正熙表示,金建希向检方辩称梵克雅宝吊坠是20年前在香港买的仿制品,但检方认为是真品,由一家国内建筑公司提供,供她在峰会佩戴。 金建希的律师团队当天未立即置评,但此前曾否认全部指控,并称媒体有关部分礼物的报道纯属无稽之谈。 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出现前总统夫妇都被捕的情况。 金建希丈夫、前总统尹锡悦在今年4月因去年12月企图实施戒严失败而遭罢免,目前正因叛乱罪受审并被羁押。该罪名可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他还面临滥用职权等其他指控,但他否认一切罪行,并拒绝出庭或接受检方问询。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2025-08-12T00:28:33.000Z 中国海警船严重受损。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12日,星期二。 今天的新闻提要: 中国军舰在南海撞上自家海警船 中国审查相关内容 社媒精选 中国军舰在南海撞上自家海警船 中国审查相关内容 事件发生在周一,地点是有争议的黄岩岛附近。 菲律宾周一(8月11日)发布相关视频和照片,显示当天一艘编号为164中国海军舰艇在南中国海追逐一艘菲律宾海警巡逻艇时,与自己的一艘海警船相撞。 画面显示,一艘中国海警船朝菲律宾巡逻艇高速驶来,而体型巨大的中国军舰则横插进来,砰的一声巨响,撞上自家的海警船。 待几艘船分散开后,从菲律宾巡逻艇的角度可以清楚看到中国海警船船头严重损毁,中国军舰船身有明显的刮痕,不清楚事件中有无人员伤亡。 菲律宾海警随后公布的更多视频和照片显示,受损的中国海警船仍漂浮在水面上,但整个船艏被撞得内凹变形。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杰伊·塔列利亚准将(Jay Tarriela)发表声明称,事件发生在有争议的黄岩岛附近,当时菲方海警正在护送船只向当地渔民运送援助物资。 塔列利亚在声明中表示:“追逐菲律宾海警船‘苏禄安号’的中国海警船3104高速从菲船右舷后方实施危险机动,导致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舰相撞。” “这使得中国海警船舰艏严重受损,已无法航行。” 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塔列利亚称,就在碰撞发生前,较小的中国船前甲板上还能看到船员身影。 “我们不确定这些人员在碰撞前是否被救下,但我们希望他们平安无事,”他说,并补充称中国船员“从未回应”菲律宾船只的援助提议。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中国海警发言人甘羽就这一事件发表声明,但未提及碰撞。 他在声明中称:“8月11日,菲律宾组织多艘海警船、公务船,以给渔船运补为幌子,不顾中方一再劝阻和警告,执意侵闯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采取跟监外逼、拦阻管制等必要措施予以驱离,现场操作专业规范、正当合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周一被法新社问及此事时,没有确认或否认发生碰撞,而且这一内容在外交部发布的记者会文字记录中被删除,只是刊登了彭博社记者的相关问题,林剑的回答是:“中方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合理合法。” 中国媒体也只报道了甘羽的声明,同样只字未提碰撞事件。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昨天一度在社媒上发文引述外媒对此事的报道,并指责菲律宾应对中国执法船碰撞负全责。然而胡锡进的文章已被删除,显示“此内容暂时无法查看”。 中国军舰也有明显的刮痕。 周一的事件是近年来中菲在南中国海一系列对峙中的最新一起。尽管2016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设立的仲裁庭裁定中国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北京仍声称几乎整个南中国海为其领海。 全球超过六成的海上贸易经过这一争议水域。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在周一上午的记者会上表示,菲方巡逻船将继续在相关海域“保持存在”,以捍卫并行使马尼拉认为属于其领土的主权权利。 黄岩岛由一圈三角形的礁石和岩礁构成,自2012年中国夺取控制权以来,一直是两国争议的焦点。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ABC中文《头条》在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2025-08-07T00:26:25.000Z 根据7月31日签署的关税命令,特朗普对67个贸易伙伴加征超过10%的关税,未列入名单的则维持10%,包括澳大利亚。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今天的新闻提要: 美国“对等”关税正式生效 中印巴是否会组成反美国关税联盟? 特朗普首次明确支持万斯竞选下届美国总统 称可与卢比奥搭档 涉嫌捅死14岁中国游学生的13岁学生据说有心理健康问题 社媒精选 美国“对等”关税正式生效 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颠覆了80年前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征收10%至50%的更高关税的命令于周四正式生效,这项措施正在考验他在不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不引发严重通胀或激起激烈报复的前提下,缩减美国贸易逆差的战略。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从美国东部时间8月7日凌晨12:01(澳东标准时间下午2:01)起开始征收新关税。在此之前,外界对特朗普最终税率一直高度关注,多个主要贸易伙伴也在最后时刻试图通过谈判压低税率。 根据CBP本周发给运输商的通知,在关税生效前已经装船、正运往美国的货物,只要在10月5日之前抵达,将可按原较低税率清关。 随着“对等”关税生效期临近,特朗普近期多次调整关税计划,针对部分国家实施了更高的税率,包括对巴西商品征收50%、瑞士39%、加拿大35%、印度25%的关税。他还宣布将于21天内对印度商品再额外征收25%的关税,理由是该国持续购买俄罗斯原油。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文称:“对等关税今晚午夜生效!数十亿美元将开始流入美国,这些钱大多来自多年来占美国便宜、还洋洋得意的国家。” 包括欧盟、日本和韩国在内的八个主要贸易伙伴已与特朗普达成贸易和投资让步的框架协议,将基本关税降至15%。英国获得10%税率,而越南、印尼、巴基斯坦和菲律宾则获得19%或20%的税率。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贸易专家威廉·雷因施(William Reinsch)表示:“对这些国家来说,这已经是‘没那么糟’的结果了。供应链会发生一些重组,会达成一个新平衡。美国国内价格会上涨,但真正显现还需一段时间。” 特朗普的命令还指出,凡是被认定为“借道第三国绕开高关税”的货物,将被加征40%的额外关税,但他的政府尚未公布识别此类货物的具体方法或如何执行该规定。 根据7月31日签署的关税命令,特朗普对67个贸易伙伴加征超过10%的关税,未列入名单的则维持10%,包括澳大利亚。 这些进口关税只是他多层次关税战略的一部分,还包括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半导体、制药、汽车、钢铁、铝、铜、木材等行业征税。特朗普本周三还表示,芯片的关税可能升至100%。 中国则处于另一个关税轨道。如果特朗普不延长此前与中国的关税“停战期”,中国将可能于8月12日面临进一步加税。特朗普还威胁称,如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可能像印度一样被追加关税。 中印巴是否会组成反美国关税联盟?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这是印度总理时隔七年多后首次访问中国,显示出在两国与美国关系趋于紧张之际,印中之间外交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莫迪上一次访华是2018年6月。此后,2020年中印在有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发生军事冲突,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去年10月,莫迪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举行会谈,为两国关系解冻铺平了道路。 习近平与莫迪于2024年10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此次莫迪访华正值印美关系数年来最严重的危机。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宣布对印度加征25%关税,理由是新德里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新关税将于8月7日后的第21天生效,届时对部分印度商品的税率将提高至50%,成为美国征收最高关税的国家之一。 特朗普曾威胁对金砖国家(包括印度)成员国的进口商品加征额外10%的关税,理由是这些国家“站在反美立场”。 特朗普周三表示,对同样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可能也会征收跟印度类似的额外关税。 “这有可能发生……我现在还不能确定,”特朗普对记者说,“我们已经对印度这么做了,可能还会对其他几个国家这么做,其中一个可能是中国。” 莫迪在今年2月特朗普刚上任一个月就访问白宫。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自2025年1月特朗普重新上任以来,美印关系最严重的一次恶化。新关税可能扰乱印度对美国这个最大出口市场的准入,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总额接近870亿美元,受影响的产业包括纺织、鞋类、宝石和珠宝等。 这也标志着特朗普与莫迪在今年2月会晤时展现的“友好关系”发生重大转变。近期,特朗普称印度经济“死气沉沉”,其贸易壁垒“令人厌恶”,并指责印度利用廉价俄罗斯石油牟利,却对俄罗斯三年半来入侵乌克兰并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置若罔闻。 印度外交部对此回应称,美方决定“极为令人遗憾”,并指出许多国家也基于国家经济利益进口俄罗斯石油。 “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利益,”声明称,并强调购买俄罗斯石油是由市场因素和14亿人口的能源需求所驱动。 巴西总统卢拉:将致电印中领导人 捍卫多边主义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印度总理莫迪和巴西总统卢拉于2025年7月出席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 美国周三也宣布对同是金砖国家的巴西关税提高至50%,巴西总统卢拉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目前他认为没有与特朗普直接对话的空间,因为那“很可能是一种羞辱”。 卢拉表示,巴西不会宣布对等报复性关税,也不会放弃部长级别的对话,但他本人并不急于致电白宫。 “等到我直觉告诉我特朗普愿意谈话的那一天,我不会犹豫,立刻打电话给他,”卢拉在巴西利亚总统官邸接受采访时说。“但今天,我的直觉告诉我他不想谈,而我不会去自取其辱。” 卢拉说:“特朗普总统正在做的事情是赤裸裸的——他想摧毁多边主义,即通过机构内的集体协商达成协议的机制,取而代之的是单边主义,也就是他与其他国家进行一对一谈判。” “一个拉美小国在面对美国时有什么谈判力?一点也没有。” 卢拉表示,他是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中捍卫多边主义的火炬手,将推动金砖国家在内部展开讨论,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他说,他计划在周四致电印度总理莫迪,随后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其他领导人通话。金砖国家集团还包括俄罗斯及其他新兴经济体。 他说:“我要试着和他们讨论各自在这种情况下的处境,以及每个国家受到的影响,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决定。”他还补充道:“要知道,金砖国家中有十个是二十国集团(G20)成员。”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特朗普首次明确支持万斯竞选下届美国总统 称可与卢比奥搭档 特朗普表示,副总统J.D.万斯可以成为其“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的继承人。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副总统JD万斯“最有可能”在2028年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这是特朗普首次明确表达对万斯的支持,此前他一直避免指定接班人。他曾在今年2月表示,尽管万斯“非常有能力”,但现在做出这样的决定还为时过早。 本周二,当被问及万斯是否是其“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的当然继承人时,特朗普对记者说:“嗯,我认为最有可能。” “说句公道话,他是副总统,”他补充道。 此番言论出现在有关特朗普可能试图违宪谋求第三任期的猜测之后。 “显然,现在讨论这事还太早,但他确实做得非常好,”特朗普表示,“而且他现在可能是最被看好的。” 特朗普提出,卢比奥可以在202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与J.D.万斯搭档,共同代表共和党参选。 他还提出一个设想,即让万斯与现任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搭档,组成下一届共和党竞选组合。 “我认为马尔科也可能会以某种形式和JD联手,”他说。 尽管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一次,特朗普仍多次暗示可能谋求第三个任期。 目前,在他的官方网站上仍有印有“特朗普2028”和“改写规则”等字样的T恤在出售。 不过,特朗普在周二接受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他“可能不会”寻求第三任期。“我很想,”他说,“我现在的民调支持率是史上最高的。” 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弹劾两次的总统——第一次是在2019年,因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第二次是在2021年,因煽动叛乱。两次弹劾最终都被参议院驳回。 副总统万斯曾是海军陆战队员和律师,在政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内政策的主要倡导者和关键外交特使。 他曾表示可能会在2028年竞选总统,但会先征询特朗普的意见。 卢比奥则是前佛罗里达州参议员,是自基辛格以来首位同时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的官员,政治地位也大幅提升。 涉嫌捅死14岁中国游学生的13岁学生据说有心理健康问题 案件于周三在新州儿童法院首次庭审。 一名13岁中国游学学生因涉嫌捅死另一名同行的14岁同学而被起诉。新州儿童法院获悉,该名被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可能是导致其涉嫌行凶的重要原因。 这名14岁女孩在周一(8月4日)晚上于新州纽卡斯尔一处寄宿民宅内被刺伤,送医不治身亡。 这名13岁女孩由于法律原因不能透露其姓名,她的案件于周三上午在儿童法院提讯。
2025-08-07T06:03:05.000Z 美国政府已经撤销了对华芯片出口禁令,但中国的华为和壁仞科技等科技巨头正在加快国产AI芯片的开发速度。 近日,在美中人工智能领域竞争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网信办)7月底对华出售的H20芯片预留“后门”问题约谈了英伟达。 网信办称, 英伟达的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为了“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该机构要求英伟达就向中国销售的H20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官媒《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的评论文章,称“必须维护好网络空间安全,绝不能让‘带病’的芯片上岗”。 按照中国网信办的说法,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已具有成熟的“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技术。 一些美国国会议员今年5月曾计划提出一项法案,要求英伟达等高科技巨头在芯片中装入定位系统,以追踪芯片售出后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应对英伟达芯片被大量走私到中国的情况。 英伟达不久即对中国媒体《第一财经》表示,“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公司芯片不存在‘后门’,并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晶片的途径”。 特朗普为何重新允许对华出口芯片? H20芯片“后门”事件将英伟达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近三年来,美国一直在竭力阻止向中国出口性能强大的芯片。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ASPI)的技术和安全项目研究员贾森·范德·施伊夫(Jason Van Der Schyff)表示,“如果我们考虑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任何在时间上的拖延所带来的障碍,都会帮助美国维持其战略优势”。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曾禁止向中国出口H20芯片,但7月时悄然取消了禁令。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这是美中稀土谈判的部分内容。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认为,对企业维持“先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先制造商”这一地位来说,能够对中国出售H20芯片至关重要。 而对中国来说,获得这款芯片将让本土科技企业继续维持人工智能系统领域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华为等中国芯片制造商也全力研发国产芯片,缩小与美国竞争对手的差距。 施伊夫认为,中国在黑市上对高性能美国芯片的需求激增, 这次政策转变可能是一种回应。 “在短短几个月内,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受限芯片被走私到中国,”他说。 “这次政策反转可能是政府的一个转变,意识到如果不提供合法渠道来销售稍微降级的芯片,买家就会绕开你。” 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从事高级分析与人工智能研究的沙赫里亚尔·阿克特教授(Shahriar Akter)表示,这一举动似乎遵循了“硅谷的一种销售理念”,即销售得越多,用于推动研发的投资就越多。这个理念被视为硅谷技术进步和经济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已在进行中,而限制出口人工智能芯片将激励他们加快研发的速度。” “目前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中国,”阿克特教授表示。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信息系统专业副教授穆罕默德·侯赛因(Mohammad Hossain)则认为,特朗普政府可能在试图一箭双雕。 “美国正努力在涉及中国关键矿产——稀土元素的更大规模的地缘政治博弈中维持杠杆地位,同时让中国继续依赖美国技术”,他说。 他表示,英伟达芯片问题完全是政治问题,而不是涉及技术的问题。这是两国在关税等方面讨价还价的工具。当然,美国也想获得中国的稀土元素。稀土是中国的工具,英伟达芯片则是美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工具。 中国还会进口H20芯片吗? 目前世界上只有寥寥无几的企业可以生产尖端水平的微芯片,而中国科技企业正在这方面奋起直追。 英伟达否认了对H20芯片“后门”的指控,但似乎并没有拿出让中国信服的证据。“绝不能让‘带病’的芯片上岗”代表了中国官方的态度。 目前尚不清楚这场风波何时结束,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中国还有可能继续进口H20芯片吗? 阿克特教授表示,中国很有可能加快华为昇腾910C这类国产芯片的开发和部署,而不是依赖英伟达的H20或其他进口芯片。特别是最近发生了针对H20的“后门”指控,同时地缘政治局势也非常紧张。 在他看来,如果能解决远程遥控这样的芯片“后门”问题,中国会继续进口H20芯片,因为他们需要了解英伟达芯片的最新研发情况。 从美国出口管制的历史记录中不难看出,禁止向中国出口此类芯片的情况并非首次。中国也知道,这种情况在今后几年还会发生,所以不会停止进口英伟达的芯片。 不过,阿克特教授同时指出,中国也确实会继续加快研发与英伟达芯片性能相当的产品。例如,中国在几周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推出了华为Cloudmatrix 384超级计算机,从计算角度看,Cloudmatrix 384比英伟达的GB 200计算机要强大很多。 当国内生产的替代品崛起后,中国会鼓励厂商生产自行研发的半导体芯片,因为政府对这一特殊行业非常感兴趣。 芯片后门风波更像是地缘政治问题 侯赛因博士认为,美国越来越难以让中国继续依赖美国的技术。 对美国来说,让中国依赖于这个国家的技术,从技术角度看合理,也有政治方面的动机。然而,希望中国对美国技术产生依赖性反而加速了推动其技术自力更生的紧迫性。目前,中政府已经在国内的半导体生态系统方面做了大量投入。 因此,像H20芯片“后门”这样的指控,既为中国提供了政治方面的理由,也为中国将更多资源用于本土技术提供了公众方面的支持。 “这些替代品的性能可能还比不上美国最先进的芯片,但仍在不断进步,”侯赛因博士说。 他说,全球范围内替代美国技术的技术发展有可能加速,最终会削弱美国在全球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因此,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如果出现一些美国科技巨头的竞争对手也不奇怪。 值得一提的是,侯赛因博士认为,中国认为H20芯片存在“后门”的说法反映了一种政治上的、系统上的安全担忧,而不是在芯片本身技术问题方面的考虑。所以,即便H20芯片在所有技术方面都没有问题,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地缘政治背景也让英伟达的芯片在政治方面看更加脆弱。 “所以,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像是地缘政治问题。” 在他看来,技术上用来替代,或部分替代英伟达H20、H100,H800芯片的产品都可以实现。华为昇腾910C这样的芯片不断发展,最终可以和美国的芯片匹敌。但对美国来说,稀土却是无法生产出来的矿物质。 H20芯片有什么特殊之处? H20芯片是英伟达在2024年时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产品,为了规避管制而对算力做出限制。 曾担任拜登政府人工智能特别顾问的本·布查南(Ben Buchanan)在其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表示,H20芯片计算性能平庸,却配备了大容量的高带宽内存,使其在人工智能系统推理方面的性能提升,甚至超过了整体性能更先进的H100芯片。 布查南认为,有分析表明,到2026年时,推理将占到人工智能需求的70%以上。 美国媒体称,专供中国的H20芯片的性能并非最强,但依然是中国企业渴望得到的产品。 ASPI的贾森·范德·施伊夫认为,H20芯片的执行速度逊于依然对中国禁运的英伟达H100芯片和DGX B200芯片,不过即便是稍微降级的芯片也能服务于大规模模型训练。
2025-08-08T01:20:33.000Z 目前以色列已经控制了加沙大约四分之三的领土。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8日,星期五。 今天的新闻提要: 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军事接管加沙城计划 特朗普要求英特尔CEO立即辞职 指其与中国企业联系存在“严重利益冲突” 柬埔寨和泰国同意让东盟观察员确保停火的执行 社媒精选 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军事接管加沙城计划 Loading... 以色列安全内阁已批准在加沙地带的加沙城实施军事接管的计划,这是战争的重大升级。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确认了占领加沙城的军事计划,但尚未说明何时开始进攻。 目前尚未公布更多细节,但这很可能意味着以色列国防军将向加沙城派遣部队,并可能进一步扩展到其他尚未被占领、且数十万巴勒斯坦人逃往的地区。 目前以色列控制着加沙75%的领土。 此次安全内阁会议是在本周早些时候与军方领导人会晤之后举行的,以色列官员称那次会议气氛紧张,军方高层对扩大行动提出了反对意见。 内塔尼亚胡周四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军方打算全面控制整个加沙,并剥夺哈马斯的权力,随后交由“文人治理”。但周五获批的计划则特别针对位于加沙北部、也是加沙最大的城市加沙城。 内塔尼亚胡补充说,以色列无意治理加沙,而是想要建立一个“安全缓冲区”。 “我们不想占有它,”他说。“我们想要有一个安全缓冲区。我们不想治理它。我们不想作为管理机构留在那里。” “我们想把它交给能够妥善管理、不会威胁我们并能给加沙人带来美好生活的阿拉伯部队。这在哈马斯的统治下是不可能的,”他补充道。 “让人崩溃” 35岁的贾贝尔·阿布·奥德(Jaber Abu Odeh)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我住在帐篷里,在街上无家可归,但接下来的情况会更糟,因为他们有能力实施这些计划。” 他原本来自加沙北部的贝特哈努恩(Beit Hanoun),但现在被迫迁往地带中部地区。 “美国支持他们,西方支持他们,整个世界都支持他们,”他说。 “他们有来自空中的战机,来自地面的军队,从各个方向进攻。” 阿德尔·肖马利说,再次被迫搬迁的可能性“让人崩溃”。 40岁的阿德尔·肖马利(Adel Shomali)说,再次被迫搬迁的可能性“让人崩溃”。 “从战争开始到上一次停火,我们已经被迫从加沙城搬到南部,然后又搬回加沙城,这已经够了,”他说。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但愿不会发生。 “这一次担心的是局势会变得更糟,如果有新的入侵,会造成更多的破坏。” 哈马斯指责这是“公然的政变” 哈马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内塔尼亚胡扩大侵略的计划毫无疑问地证实,他试图摆脱并牺牲人质。” 一位约旦官方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阿拉伯国家“只会支持巴勒斯坦人同意和决定的事情”,并补充说,加沙的安全问题应由“合法的巴勒斯坦机构”处理。 哈马斯官员奥萨马·哈姆丹(Osama Hamdan)告诉半岛电视台,该组织将把任何组建起来治理加沙的部队视为与以色列有关联的“占领”部队。 以色列抗议者封锁街道 在耶路撒冷,数百人在市中心总理办公室外封锁街道,抗议在加沙扩大战争。 人群敲着鼓、吹着哨子和喇叭,试图让他们的声音传到正在院内开会的安全内阁。 抗议者米哈尔·戈伦(Michal Goren)对ABC表示:“我们无法接受,这既不代表我,也不代表这里的其他人,这个政府所做的一切。” “太令人伤心了,我非常担心他们会占领加沙,所有的人质都会死——这个局面真的很悲哀。” 另一名抗议者纳达夫·赫尔曼(Nadav Hellman)说,总理没有倾听社区的声音。 “我担心那些现在正在地道中垂死的50个人,”他说。 “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为了内塔尼亚胡联合政府的生存。 “如果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结果就是更多的士兵、年轻人会死去,地道中的人也会死去。 “在我看来,内塔尼亚胡是个可怕的人。” 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国际上遭到谴责,在国内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找到结束加沙22个月冲突的途径。 在以色列国内,内塔尼亚胡全面军事占领加沙的愿望遭到军方高层以及被哈马斯绑架的人质家属的批评。 据报道,总理还寻求安全内阁批准在人口稠密地区开展军事行动,据称哈马斯在2023年10月7日绑架的人质就被关押在那里。 澳洲敦促以色列放弃该计划 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摧毁了该地区大量的建筑。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敦促以色列政府放弃占领加沙城的计划,并表示此举将违反国际法。 她在一份声明中说:“澳大利亚呼吁以色列不要走这条道路,因为这只会加剧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 “永久性的强制迁徙违反国际法。 “澳大利亚与国际伙伴一道,继续呼吁实现停火、释放人质,并确保援助畅通无阻地送达。 “两国方案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径——一个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国在国际公认的边界内和平安全地比邻而居。” 专家担忧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国防事务分析师詹妮弗·帕克(Jennifer Parker)曾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以色列的这项提议“令人担忧”。 她表示,这与以色列1967年占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情况类似。 据联合国统计,1967年战争期间,有110万巴勒斯坦人被置于以色列的统治之下。 “这听起来很像近20年前以色列在加沙所做的一些事情,而且看起来我们正在重蹈覆辙,”她说。 据传,这引发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尤其是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的反对。 “很明显,以色列国防军担心自己会过度疲劳。加沙的冲突已经持续了近两年,”帕克说。 “但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以色列进入加沙人口稠密的地区,首先,你可能会看到更多以色列国防军的人员伤亡,因为他们很可能被困在那里。 “其次,人们担心以色列军队真正进入这些地区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质被杀。 “而且已经有一些这样的例子——以色列国防军接近时,人质被杀害。” 与此同时,资深记者、以色列《国土报》(Haaretz)撰稿人阿基瓦·埃尔达尔(Akiva Eldar)表示,内塔尼亚胡的内阁批准不太可能面对任何反对的声音。 这位政治分析人士告诉ABC,他很可能“根本不会”遇到反对者。 “[内塔尼亚胡]的行动符合他的政治和个人利益,他身边都是些听命于他的平庸政客,”埃尔达尔说道。 埃尔达尔表示,内塔尼亚胡可以解雇任何不遵循其政策的部长,而这次会议只是“走过场”的一种方式。 特朗普要求英特尔CEO立即辞职 指其与中国企业联系存在“严重利益冲突” 陈立武今年3月接任英特尔CEO。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8月7日)要求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立即辞职,称其与中国企业的联系使其“严重利益冲突”,并对其扭转这家陷入困境的美国芯片巨头的计划表示怀疑。 路透社今年4月独家报道,陈立武向数百家中国先进制造和芯片企业投资至少两亿美元,其中部分企业与中国军方有关。 特朗普在其社媒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发文称:“英特尔的CEO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必须立即辞职。这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特朗普的干预是美国总统罕见地公开要求罢免一位CEO,此举在投资者中引发争论。 拉登堡·塔尔曼资产管理公司(Ladenburg Thalmann Asset Management)CEO菲尔·布兰卡托(Phil Blancato)表示:“这会树立一个非常不幸的先例。你不希望美国总统来决定谁经营公司,但他的观点确实有其合理性和分量。” 英特尔股东Aptus资本顾问公司股票主管兼投资组合经理大卫·瓦格纳(David Wagner)说,尽管“很多投资者可能认为特朗普管得太多,但这也是一个信号,表明他非常认真地想把业务带回美国。” 英特尔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说:“英特尔、董事会和陈立武致力于推动美国的国家与经济安全利益,并在与总统‘美国优先’议程一致的方向上进行重大投资。我们期待与政府继续合作。” 65岁的陈立武于今年3月接任英特尔CEO。他出生于马来西亚华人家庭,曾在2008年至2021年担任楷登电子CEO,其间该公司向一所参与核爆模拟的中国军方大学出售产品。上月,楷登同意就相关美方指控认罪并支付逾1.4亿美元罚金。 英特尔股价周四收跌3%。这一领导层变动可能加大这家美国芯片支柱企业的压力。去年,英特尔获得80亿美元补贴(《2022芯片法案》下最大一笔),用于在俄亥俄等地建厂。 路透社4月报道,他本人及其创立或运营的创投基金曾投资包括为解放军提供服务的中国企业,时间跨度为2012年3月至2024年12月;其中20家基金或公司与中国政府基金或国企共同持股,这些政府基金多来自杭州、合肥、无锡等科技城市。 一名知情人士当时告诉路透社,陈立武已从中国的相关实体中撤资,但未提供更多细节。路透社当时查阅的中国数据库仍显示他的许多投资为“当前持有”,且无法确认其撤资程度。 分析人士认为,陈立武并非存在真正“利益冲突”,但与中国的联系在当前政治环境下形象不佳,他也缺乏能缓和特朗普怒火的私人关系。白宫官员称,特朗普致力于确保美国标志性企业由值得信任的人领导。 英特尔近年来失去制造优势,在AI芯片、数据中心和PC领域市场份额流失,利润率降至历史高位的一半。去年底,公司提前解雇时任CEO帕特·基尔辛格(Pat Gelsinger)。 陈立武上任后,大幅裁员,搁置多国建厂计划,并暂停部分制造项目;在俄亥俄州的工厂建设进度进一步放缓,预计要到2030或2031年完工,引发当地议员呼吁调查其履约情况。 柬埔寨和泰国同意让东盟观察员确保停火的执行 泰国和柬埔寨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宣布,将在两周内举行更多会谈。 柬埔寨和泰国的高级国防官员已同意允许来自东盟组织的观察员检查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并协助确保敌对行动不会重新爆发。 这两个东南亚邻国在上个月爆发了十多年来最严重的战斗,包括炮火交战和喷气式战斗机的轰炸,造成至少43人死亡,超过30万人在边境两侧流离失所。 尽管中国和马来西亚进行了外交斡旋,呼吁保持克制,战斗却仍在持续。 路透社独家报道说,柬埔寨和泰国领导人直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告诉他们,除非实现和平,否则关税谈判将不会继续,才走上谈判桌。 柬埔寨国防部长迪西哈(Tea Seiha)与泰国代理国防部长纳塔蓬·纳帕尼上将(Nattaphon Narkphanit)周四在吉隆坡马来西亚武装部队总部会面,商定永久停止敌对行动的条款。 纳帕尼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将有一个由驻泰国和柬埔寨的东盟军事武官组成的观察小组,由马来西亚领导。” 马来西亚目前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他还补充说,驻在两国的外国观察员将不会越过边界。 “泰国和柬埔寨是拥有共同边界的邻国,无法离彼此太远……达成协议将使我们的人民恢复和平生活,”他说。 泰国和柬埔寨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他们将在两周后举行更多会谈,并在一个月后再次会面。 “双方就停火的执行条款和两军之间改善沟通达成一致,”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泰国和柬埔寨在817公里长的陆地边界上的部分地区争执了一百多年,该边界最初是在1907年由当时的宗主国法国绘制。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今天的ABC中文《头条》就是这些,感谢关注,祝您周末愉快!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2025-08-11T06:00:26.000Z 数万名男性用户在MaskPark电报(Telegram)频道分享性剥削影像。 当澳门居民林女士得知名为“MaskPark”的电报(Telegram)频道存在时,她决定尽自己所能提醒其他女性。 数万男性用户在其中传播在未经同意下拍摄的中国女性的性剥削影像,该事件上个月登上了全球新闻头条。 但在中国,这件事几乎没有激起任何反响。 主要的官方媒体没有报道这一丑闻,政府也保持沉默。 虽然Telegram,这个总部位于俄罗斯的加密聊天应用关闭了主要的MaskPark 频道,但一些类似群组仍在继续分享这类的内容。 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全名和家庭住址,也在Telegram频道上被分享。 于是,林女士和许多中国女性开始自行调查,并呼吁中国境外媒体关注她们的故事。 “我手机里有许多影片可以当做证据,但是(画面)太露了,没法发出来,”只愿意透露姓氏的林女士接受ABC中文采访时说。 “其中一段是在商场偷拍女生上厕所的影片,很诡异、很恶心,我不知道怎么形容。” Telegram表示,该应用内禁止分享未经同意而拍摄的内容。 Telegram允许用户发送加密和可自毁的消息,以及分享图片、视频和其他文件。 尽管该应用在中国大陆被禁止,但人们仍可通过VPN使用。 据报道,MaskPark频道的订阅人数超过10万。 该频道群聊中的大部分视频是在公共场所拍摄的,包括地铁、商场试衣间,甚至医院的B超室。 还有一些是在受害女性家中拍摄的,由与受害者有亲密关系的人分享。 专家表示,这些影像被用作牟利的工具。 频道中的用户还会分享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全名、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并出售隐蔽摄像等监控设备。 据中国《南方都市报》报道,包含面向中文用户的色情内容的Telegram论坛会员人数多达90万。 一位不愿具名的女性受害者告诉该报:“我的前男友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偷拍了性爱照片,把我的私密照片发到群里,并公开了我的社交媒体账号。”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中国社交媒体与流行文化的王盼教授表示,MaskPark的受害者大多是普通女性。 “她们的身体和隐私被用于满足男性欲望,并成为牟利工具,”王教授说。 王盼教授表示,中国当局必须找到追究匿名用户的方法。 一些女性希望通过国际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采取行动。 一位小红书博主制作了一段英文视频介绍这起丑闻,并呼吁观众在国际社交平台上分享。 “这件事性质极其恶劣,在国内的热度不高,”这位要求匿名的博主接受ABC中文采访时说。 还有一些女性整理了一份200页的资料,发送给国际媒体。 MaskPark相关话题在中国社媒被审查 2018年底到2020年间,韩国的“N号房”事件曝光。Telegram上传播涉及韩国女性的性剥削内容的聊天室引发全球关注。 试图提醒公众的女性们表示,中国政府不仅没有对MaskPark频道的幕后黑手采取行动,反而在阻挠她们发声。 MaskPark事件曝光后,“中国N号房”标签在中国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N号房”丑闻是韩国的一起刑事案件,女性和未成年人被胁迫分享性剥削内容,这些内容随后在加密的Telegram聊天室中传播。 然而,一些用户发现,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和小红书屏蔽了相关帖子。 一名女性表示,她最初在小红书上试图曝光此事,但发布后账号被永久封禁。 她随后转向微博,但帖子很快被限制权限,无法再被转发。 其他在小红书发帖的人也表示,他们的内容被限流或删除。 林女士说,当她发现自己的一些帖子被删除时,她感到非常沮丧和愤怒。 “如果连这种信息都不能分享,这个平台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林女士说。 “我简直无法相信。我不知道这个国家[的政府]是不知道这件事还是不管,还是因为什么原因,感觉这件事没有热度。” 要求化名的受访者C女士在MaskPark事件后通过小红书发帖,提醒公众警惕针孔摄像头。 该帖很快收获了数万条评论,但大部分评论在一夜之间被平台删除。 “7月25日早上我去看的时候,只剩下大约90条评论,”她在接受ABC采访时说。 中国女性对有关部门在处理Telegram上的性剥削内容缺乏行动感到沮丧。 随后,小红书将该帖子设为仅作者可见。 微博和小红书未回应ABC的置评请求。 王盼教授表示,中国政府并未完全封杀MaskPark事件,用户仍有讨论空间。 “批评政府、挑战主流价值观、激化社会情绪或鼓动集体行动的内容,更容易被删除或限流,尤其在事件真相尚未查明之前,舆论监管通常会更为严格,”她说。 ABC已致函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寻求置评。 Telegram“将责任转移给用户” Telegram发言人表示,该平台明确禁止分享未经同意的色情内容,并在发现时会“移除”相关帖子。 发言人称,MaskPark群组已于2024年被Telegram移除。 “管理员会继续主动监控平台并接受用户举报,如果此类群组再次出现,将会立即再次删除,” 这名发言人说。 社交媒体小红书目前在中文市场很受欢迎,拥有很大影响力。 然而,王盼教授表示,Telegram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将责任转移给了用户”。 “我相信从技术上讲,他们可以直接封掉这些[类似MaskPark的]群组。” 王盼教授建议政府加强对偷拍事件的应对措施,强化平台监管,打击黑色产业链,并完善对女性和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机制。 王盼教授建议设立有效的举报渠道,并加强对酒店、餐馆和洗手间等公共场所的检查,防止偷拍设备的安装使用。 “[有关部门]要想办法追踪匿名用户,即使是在境外平台,也要尽力而为,”她说。 "受害者必须继续发声……她们的一手信息和线索很可能指向犯罪者,因此她们的声音不能被盖掉。" 专家还建议,受害者应保存境外网页的证据,并对群聊信息保留清晰的截图或录屏。 韩国记者元恩智(音译,Won Eun-ji)曾调查“N号房”聊天室,她的调查成果曾帮助检方起诉了犯罪分子。 尽管林女士等中国女性正在不断努力,但MaskPark频道的创建人仍很难被追责。 中国律师苏若楠对《南方都市报》表示,跨境犯罪侦查对中国警方来说可能非常困难。 “因为涉及到国家主权,中国警方不能直接去美国抓人或调取他电脑、手机里的证据,” 苏律师说。 “需要依赖国际司法协作,这之间的流程相对非常复杂和漫长,而且也会受到两国关系等影响。” 小红书网红伊丝特·冯(Esther Feng)深知此类事件中维权的艰难。 2024年底,冯女士发现有人以她的自拍照作为头像在X上创建账号,背景图为女性私密部位的图片。 该账号还用她的照片发了十几条带有侮辱性标签的帖子。 “刚看到这些图片时,我的脑袋翁的一下,随之而来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愤怒,”冯女士说。 “对于我的情况来说,调查难度非常大,国内的警力能做的非常有限。” 在得知MaskPark事件后,冯女士在小红书发声。 “现在女孩的处境是,如果你是个陌生的女孩,你会在酒店或路上成为他们偷拍的素材, “如果你是一个他们认识的女孩,那么你在朋友圈的照片也会成为他们的(素材)。” ABC / 路透社 相关英文文章
2025-08-11T00:23:48.000Z 近期澳大利亚国内要求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 今天的新闻提要: 澳洲宣布将于9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解读:承认巴勒斯坦国意味着什么? 以色列新一轮加沙攻势即将开始 据报中国中联部部长刘建超被带走问话 再有中国留学生在霍巴特遭袭 塔州青少年犯罪日益引发关注 “双普”会前 俄乌坚守各自诉求 社媒精选 澳洲宣布将于9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知情人士称,阿尔巴尼斯政府即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宣布,将于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阿尔巴尼斯称这一承认基于“澳大利亚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得到的承诺”。 他表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重申了以色列的生存权,并承诺实现非军事化及举行大选。 法国和加拿大上个月表示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而英国则称,除非以色列解决巴勒斯坦的人道主义危机并达成停火,否则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阿尔巴尼斯说,联邦政府发布这一声明,是作为“协调一致的全球努力”的一部分,旨在推动两国方案获得更大动力。他说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他与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以及日本首相石破茂进行了讨论。 他还于上周四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及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进行了磋商。 阿尔巴尼斯总理说:“两国方案是人类打破中东暴力循环、结束加沙冲突、苦难与饥荒的最佳希望。” 阿尔巴尼斯重申,政府已明确表示哈马斯不能在未来的巴勒斯坦国中扮演任何角色。 “这是澳大利亚向阿巴斯总统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寻求并获得的承诺之一。” 阿尔巴尼斯说,他告诉以内塔尼亚胡,加沙的局势“已超出世界最坏的担忧”。 “内塔尼亚胡政府正在迅速扩建非法定居点。约旦河西岸的定居者暴力事件增加。存在吞并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及永久强制驱逐巴勒斯坦人民的威胁。这些行动,加上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可能让两国方案在一代人内难以实现。” 阿尔巴尼斯指出,以色列政府持续蔑视国际法,拒绝向加沙提供足够的人道援助。 “我理解这个问题的历史影响深远,每一代人都经历了失败和虚假风暴。然而,这场斗争同样在错失机会,”他说。 有记者问阿尔巴尼斯总理,这一决定是否只是“象征性姿态”,以及政府是否预计美国将在联合国安理会上行使否决权。 阿尔巴尼斯表示,今天的宣布是为推动局势进展所做的实际贡献。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消息,国务卿卢比奥周日与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通话,讨论了印太地区和中东问题,以及全球范围内打击反犹太主义的努力。但是并没有具体谈及澳大利亚承认巴勒斯坦国一事。 以色列谴责各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称这是对控制加沙的武装组织哈马斯的奖励。 内塔尼亚胡说:“看到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就这样一头栽进那个兔子洞……这令人失望,我认为这实际上是可耻的,但这不会改变我们的立场。” 内塔尼亚胡周日对记者表示,大多数以色列民众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因为他们认为这会带来战争而非和平。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抗议者涌上特拉维夫街头,反对内塔尼亚胡升级这场已持续近两年的战争并夺取加沙城的计划。 解读:承认巴勒斯坦国意味着什么? 承认将意味着认可巴勒斯坦的主权与独立。 巴勒斯坦目前包括被占领的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以色列认为建立巴勒斯坦国将对以色列国家构成生存威胁,并坚持其占领加沙城的计划是结束战争的最快方式。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四分之三的联合国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包括中国、印度、西班牙、爱尔兰和挪威等。但美国、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以及其他七国集团(G7)成员国如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尚未承认。 最近两周,局势出现重大转变: 法国率先宣布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随后英国表态除非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并放宽人道援助,否则将跟进承认 加拿大也提出类似承认,但以巴勒斯坦权力机构(PA)需承诺民主改革和2026年排除哈马斯的选举为前提 欧盟成员国马耳他表示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澳大利亚周一宣布将于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 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Winston Peters)周一也表示,新西兰正在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将于9月作出正式决定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这一承认是实现巴勒斯坦人民自决的机会,同时孤立哈马斯,促使其解除武装并最终驱逐出该地区。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表示,这一承认将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改革的进展挂钩,并承诺帮助提升其能力。 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腐败严重,领导人阿巴斯执政已超19年,选举一再被推迟,民众支持率低。 然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内部腐败严重,领导人阿巴斯执政已超19年,选举一再被推迟,民众支持率低,许多人视其为以色列的附庸。 部分评论指出,承认巴勒斯坦国虽象征意义强烈,但对改善当地状况影响有限。 专家认为,真正的广泛国际承认还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但常任理事国美国的否决权阻碍此路。美国坚持认为巴勒斯坦国问题应通过与以色列谈判解决,并已阻止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支持巴勒斯坦成为正式会员。 承认巴勒斯坦国象征着承认其主权,但目前约450万巴勒斯坦人生活在以色列军事占领下,尚无实际主权和独立。该举措更多传递出重大国家及以色列盟友的外交和道德立场,部分国家可因此升级外交关系,如英国可能允许巴勒斯坦在伦敦设立大使馆,并最终在约旦河西岸开设正式使馆。 以色列政府坚决反对两国方案,认为建立巴勒斯坦国会奖励哈马斯,导致更大范围的安全威胁。 内塔尼亚胡总理强调其控制加沙城的计划是快速结束战争的最佳方案,反对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议会也曾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反对在约旦河西岸建立巴勒斯坦国,称其将带来生存威胁和地区不稳定。 总体来看,虽然承认巴勒斯坦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外交影响,但实际效果受限于地区复杂局势、巴勒斯坦内部治理问题及国际大国博弈。 两国方案仍被视为解决以巴冲突的国际共识,未来和平依赖于巴勒斯坦政治改革、哈马斯放弃武装、以及以色列政策调整和国际社会的持续协调。 以色列新一轮加沙攻势即将开始 内塔尼亚胡表示,他计划占领加沙更多地区的蓝图将会带来和平。 内塔尼亚胡周日表示,他预计将“相当迅速”地完成一轮新的加沙攻势。 目击者称,周日晚些时候,以色列加强对加沙地带人口最密集的加沙城的空袭。 巴勒斯坦媒体称,一枚导弹击中医院附近记者使用的帐篷;希法医院院长穆罕默德·阿布·萨拉米亚(Shifa Hospital)在半岛电视台表示,那里有七人遇难。 丹麦、法国、希腊、斯洛文尼亚和英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扩大军事行动只会危及加沙所有平民的生命,包括剩余人质,并导致更多不必要的苦难。” 国际援助机构表示,由于以色列有意限制援助,营养不良在加沙地带广泛存在。以色列否认这一指控,将巴勒斯坦人的饥饿归咎于哈马斯,并称大量援助已被分发。 加沙卫生部表示,已有217人死于饥饿,其中包括100名儿童。 以色列对这些数字提出质疑,但并未提供自己的数据来反驳,联合国则称这一死亡人数基本准确,甚至可能是保守估计。 内塔尼亚胡称澳洲人“也会这么做” 内塔尼亚胡总统表示,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中正面对一场“全球性的谎言运动”,并辩称,澳大利亚等国家若认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有助于中东和平,那是自欺欺人。 在耶路撒冷为国际媒体举行的一场罕见记者会上,这位以色列总理坚称,他计划控制加沙城是“尽快结束战争的最佳途径”。 “我认为我们实际上是在审慎地使用武力,他们也知道这一点,”内塔尼亚胡在回答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提问时说。 “他们知道,如果在墨尔本旁边或者悉尼旁边发生这样可怕的袭击,他们会怎么做。 “我想他们会这么做,至少会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可能、也许还没有我们做得这么高效、精准。” 据报中国中联部部长刘建超被带走问话 刘建超曾于2023年底访问澳大利亚,在悉尼科技大学发表演讲,警告澳大利亚海军舰艇在中国附近海域必须“谨慎行事”。 据《华尔街日报》周日独家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被广泛视为未来外长热门人选的中国高级外交官刘建超已被有关部门带走问询。 刘建超是中国资深职业外交官,亦曾在中共反腐机构任职。近年来,他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主管与外国政党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知情人士称,他在7月底结束一次海外公务行程返京后被带走,原因尚不清楚。 现年61岁的刘建超无法联系置评。中国外交部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对外联络部和中共中央纪委监察机构也未予回应。 官方信息显示,刘建超上月末以部长身份访问了新加坡、南非和阿尔及利亚,对外联络部的官网仍列其为部长。 如果该报道属实,此次调查将是自2023年秦刚被免去外长职务以来,涉及外交官的最高级别案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以来主导的纪律整肃行动已查处大批高级官员,并加强对党政人员的国家安全审查。自2012年以来,已有620多万人因腐败、不作为、泄露国家机密等受到党纪处分。 秦刚被免后,因资历和经验,刘建超一度被视为外长强有力人选。 2024年初,刘建超访问华盛顿和纽约,会见了亚洲协会、黑石集团CEO施瓦茨曼、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等投资人,以及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其他拜登政府官员。他因呼吁稳定中美关系而获美方与会者好评。 一位美国官员回忆称:“中国人基本就在告诉我们,他将成为下任外交部长。他们说,‘他会走向更大的舞台。’” 但据报该行程在北京引发非议,因为在正式宣布前就以“准外长”姿态亮相被视为不符合政治规范。 刘建超曾于2023年11月底访问澳大利亚,在悉尼科技大学(UTS)发表演讲时警告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海军舰艇在中国附近海域必须“谨慎行事”。当时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刚刚于11月初结束对中国的破冰之旅。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新闻背景:刘建超其人 刘建超精通英语,1980年代加入中共及中国外交部,并赴牛津大学学习国际关系,曾任外交部发言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走入公众视野。此后他出任驻菲律宾和印尼大使,2013年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2015年,他转入中纪委国际合作局工作,主导“猎狐行动”追捕外逃贪官。2017年出任浙江省纪委书记,协助试点监察委员会制度,次年该制度在全国推开。 2018年,刘建超重返外交体系,进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任职。2022年,他出任对外联络部部长,并晋升为中共中央委员,较前任更频繁出访,包括访问美国及其他以往部长少有造访的西方民主国家。 刘建超的大部分职业生涯在外交系统度过,也曾在党和国家反腐机构任职。熟悉他的人说,他酷爱打高尔夫,但在反奢靡风潮下可能已停止。他的儿子曾在美国金融业工作,现已回到中国。 再有中国留学生在霍巴特遭袭 塔州青少年犯罪日益引发关注 塔州警察局助理局长今年5月曾表示,面对未成年人犯罪,警员们“常常感觉自己像无牙老虎”。 上周有网传信息显示,一名33岁的中国留学生在塔斯马尼亚首府霍巴特遭袭,头部受伤。 塔州警方上周五下午(8月8日)发布通告,称周二在霍巴特的格莱诺基区(Glenorchy)发生一起骚乱及严重袭击案,导致一名33岁男子受伤。 通告称两名少女已经被起诉。另外来自塔州南部的四名男性少年——两人14岁、两人15岁——已经于上周三被逮捕,他们被指控违反《刑法》实施袭击,随后在附加条件下获得保释。 此后,两名14岁的少女主动前往格莱诺基警察局自首,并被指控违反《刑法》实施袭击。 刑侦督察马克·伯克(Mark Burke)表示,与该事件相关的所有涉嫌犯罪人员现已全部被起诉。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周六(8月9日)发布关于该中国留学生被打伤案最新进展,称这名学生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状态稳定,下周仍需接受修复手术和脑震荡检查治疗。 领馆声明称:“针对近期塔州连续多次发生中国公民被袭事件,总领馆已照会塔州政府和警方,敦促澳方严惩肇事者,采取切实措施维护中国公民人身安全。” 上个月,一对中国游客夫妇也在霍巴特遭袭,两名少女被捕。 塔州青少年犯罪问题正日益引发关注。今年5月,塔斯马尼亚警察局行动事务助理局长阿德里安·博德纳(Adrian Bodnar)表示,2024年全州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一半是由57人所犯,其中一些人涉案90多起。其中最常见的是盗窃,但去年青少年实施的袭击案件也有“大约530起”。 博德纳说,面对这些未成年人嫌疑人,警员们“常常感觉自己像纸老虎一只”。目前塔州政府正考虑效仿昆州,采取更严厉的法律来针对青少年累犯,实行“成人类别的犯罪,采取成人类别的惩罚”。 “双普”会前 俄乌坚守各自诉求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负责协调美俄两国领袖的阿拉斯加会晤。 美国副总统JD·万斯表示,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通过谈判达成的和解不太可能令任何一方满意。 他说,美国的目标是达成一个两国都能接受的和解。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五(8月8日)表示,他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商谈结束俄乌战争。 特朗普说,俄罗斯和乌克兰接近达成一项可能结束这场三年半之久冲突的停火协议,该协议可能要求乌克兰割让大量领土。 然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刚刚过去的周六则表示,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不能违反宪法,并补充道:“乌克兰人不会将他们的土地送给占领者。” 俄罗斯目前控制着乌克兰近五分之一的领土。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习近平同普京通电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8日就乌克兰问题和俄美近期接触的情况通电话。 中国政府官网通稿写道,习近平指出复杂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是“中方乐见俄美双方保持接触,改善彼此关系,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进程”。 通稿还还称,俄方高度赞赏中方为政治解决危机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愿继续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 此外,普京还与多个金砖国家领袖通了电话,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巴西总统卢拉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 俄乌美的诉求和立场 普京与特朗普预计本周五在阿拉斯加会面。 普京始终坚持莫斯科的强硬要求,这引发外界担忧,普京可能会利用与特朗普举行的峰会,迫使乌克兰接受一份不利的协议。 普京将与特朗普的会晤视为一次机会,不仅要敲定俄罗斯在领土上的既得利益,还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并驻有任何西方军队,从而让莫斯科逐步将乌克兰重新拉回其势力范围。 克里姆林宫领导人认为,时间站在他们一边——筋疲力尽且武器匮乏的乌军正在超过1000公里的前线多个战区艰难抵挡俄军推进,同时乌克兰城市正遭受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的密集轰炸。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样在立场上保持坚定,同意特朗普提出的停火,但重申乌克兰拒绝放弃寻求加入北约,并拒绝承认俄罗斯对其任何领土的吞并。 与此同时,欧洲领导人纷纷表态支持乌克兰,称战火中的乌克兰的和平不能在没有基辅参与的情况下解决。泽连斯基周日在X平台发文感谢欧洲盟友:“战争的结束必须是公平的,我感谢所有与乌克兰和我们的人民站在一起的人。” 然而,一些专家认为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很难在谈判中获得。 俄罗斯诉求: 俄罗斯可能要求乌克兰军队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撤出(这四个地区是莫斯科在2022年9月非法吞并的,但从未完全占领) 俄罗斯还可能要求乌克兰冻结西方武器供应,并禁止任何第三国军队进入乌境内 莫斯科还建议乌克兰解除戒严令并举行选举,之后双方可签署一份全面和平条约 俄方还要求乌克兰禁止“美化和宣传纳粹主义与新纳粹主义”,并解散民族主义团体 乌克兰诉求: 乌克兰一贯拒绝俄罗斯要求乌保持中立地位的要求,认为这是对其主权的侵犯,指出乌克兰有权自由选择其联盟,并补充称加入北约将取决于与该联盟的共识 基辅或许会拒绝对其武装力量的规模作出任何限制,也拒绝对外国军队在乌境内的存在进行限制 乌克兰反对承认任何俄罗斯的领土占领,同时将当前接触线视为谈判的起点 需要国际安全保障来确保和平协议的落实并防止进一步侵略 美国的立场: 特朗普表示,“将会有一些领土交换,让俄乌双方都受益”,但未透露细节 他最终调和的协议是否会让乌克兰、欧盟及国际社会满意仍是未知数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以上新闻源自:ABC/通讯社 今天的ABC中文《头条》就是这些,感谢关注!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2025-07-30T05:52:02.000Z 以色列人权组织卜采萊姆的一份报告提出了对以色列实施种族灭绝的指控。 以色列两个主要人权组织首次将本国在加沙的行动定性为“种族灭绝”,要求国际社会加大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压力,让其改变现有的行事路线。 人权组织卜采莱姆(B'Tselem)与以色列人权医生(Physicians for Human Rights Israel ,PHRI)周一下午在耶路撒冷发布了两份报告,详细介绍了在加沙长达22个月的战争期间对以色列当局的严重指控。 尽管这两个组织一直对以色列政府和军方持批评态度,但它们的介入加剧了国际上的有关争论,即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行为是否以及何时越过了从自卫到彻底毁灭的界线? 两个组织汇集了巴勒斯坦人的证词,以及关于加沙战争影响的官方统计和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卜采莱姆在名为《我们的种族灭绝》(Our Genocide)的报告中详细说明了使其对以色列作出种族灭绝指控的依据。 几个月来,以色列一直因只允许有限数量的援助进入加沙而受到批评。 这些依据包括大规模杀戮、破坏基础设施、强迫民众流离失所、大规模逮捕,以及巴勒斯坦人据称在以色列监狱中遭受虐待。 “今天发布的报告是一份我们从未想过要写的报告,”卜采莱姆的执行董事尤利·诺瓦克(Yuli Novak)说。 “但最近几个月,我们目睹了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承认事实的现实。 “以色列正在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实施种族灭绝。” 在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人道主义形势施加压力后,以色列现在已允许向加沙空投救援物资。 诺瓦克说,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致命袭击,杀害了约1200名以色列人和外国人,并劫持了250名人质,这是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导火索”。 “10月7日的事件真实存在。这确实是主要针对平民的袭击。这是一次犯罪性质的袭击,就我个人而言,可以说这是我这辈子最可怕的一天,”诺瓦克女士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 “袭击在以色列社会制造了真实存在的生存威胁感。 "那种感觉,那种集体创伤,被政府利用了。" “以色列强加了暴力且有歧视性的制度” 卜采莱姆承认10月7日的袭击,但表示不能孤立地看待以色列的反应。 “目前对包括加沙地带在内的巴勒斯坦民众的猛烈袭击,必须放在70多年来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强加了暴力和歧视性制度的背景下理解,”报告写道。 以色列一再否认在加沙进行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指责哈马斯试图彻底消灭以色列的犹太人。 以色列有关机构经常称在加沙的战争针对哈马斯而不是巴勒斯坦民众。 卜采莱姆的报告认为,以色列政府用2023年10月7日发生的“集体创伤”为其在加沙的行动辩护。 但卜采莱姆和PHRI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根据巴勒斯坦卫生机构的统计,目前死亡人数已接近六万人,而当地遭到破坏的规模证明了以军的打击范围之广。 以色列拒绝接受加沙卫生机构发布的数字,认为这是哈马斯的宣传,没有为其说法提供任何证据,也没有公布自己在战争中的死伤人数。 加沙卫生工作者“表现英勇” PHRI将调查的重点放在对加沙卫生部门的破坏上,称在长达22个月的战争中,加沙地带的医院和卫健人力资源遭到“蓄意和系统性的破坏”。 该组织指出,以色列军队经常以加沙的医院为目标,在战争期间发布疏散与转移的命令,直接攻击则让医院的运作瘫痪。 PHRI列举了对包括希法(Al-Shifa)医院、阿里(Al-Ahli)医院、Al-Awda(阿瓦达)医院、卡马尔阿德万(Kamal Adwan)医院、纳赛尔(Nasser)医院、印度尼西亚医院和欧洲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的破坏,作为此次与卜采莱姆的联合调查的证据。 “从一开始,以色列就把医院称为合法的军事目标,为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会容忍的袭击辩护,”PHRI的执行董事盖伊·沙莱夫(Guy Shalev)说。 “以色列声称哈马斯将医院用于军事目的,但这些说法未经证实,与全面、彻底摧毁整个系统毫无关系。 “在这种恐惧中,我们的同事和朋友,加沙的医疗工作者,在他们自己受到直接攻击的情况下,英勇地拯救生命。” 沙莱夫医生说,逾1500名医护人员被杀害,300人遭以色列军队羁押。 “我们有责任支持他们,确保他们受到保护,并坚持问责和正义,”他指出。 加沙当地卫生部门表示,最近几周死于饥饿的人数有所增加。 有人问沙莱夫医生,他是否认为以色列公众舆论的趋势正在转变——或者,至少,民众认识到了加沙当地的现实情况。 “是的,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此外,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加沙地带的实际情况要糟糕得多,”他回答说。 “我认为,对于许多观看这些在加沙拍摄的影像的以色列人来说,不可能做到否认这点,也做不到视而不见。 “我们总是说迟做总比不做好,每个人都在反思过去近两年发生的事情,并愿意加入我们的行列,呼吁停止这种行为,尽一切努力阻止这种行为,这是我们理所当然支持的事情,也是我们希望鼓励的,但是,也需要对过去的事情做出解释说明。” 以色列外交部拒绝接受卜采莱姆的报告,称其为“有政治动机的文件”。 “这个所谓的‘倡导’团体长期以来致力于诋毁以色列,同时包庇哈马斯等圣战恐怖组织,”一名发言人说。 “偏激地使用极端化的词汇‘种族灭绝’的目的是引起是非,并吸引媒体和公众的注意。 “不必说,这种指控骇人听闻,在事实和法律上都毫无根据,只会助长哈马斯这个圣战恐怖组织的气焰,这个组织公然且自豪地犯下可怕的暴行和屠杀,这些行为本身就是种族灭绝行为。” 以色列外交部表示,以色列“只针对哈马斯,肯定不是平民”。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及其政府一再否认种族灭绝的说法。 “他们称加沙人为动物” 根据国际公约,种族灭绝罪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证明意图。 卜采莱姆和PHRI都表示,有大量证据,比如政治和军事领导人的声明,再加上对军事打击现场破坏的规模都可以证明意图。 “尽管这场法律方面的讨论非常重要,对于将犯罪者绳之以法至关重要,但历史告诉我们,法律体系,肯定是国际法体系,没有在阻止种族灭绝所需的时间框架内发挥作用,”诺瓦克说。 “通常在损害已经造成之后很久才会得出结论。 “在袭击的最初几天,以色列最高政治层——包括总理本人、国防部长、以色列总统都站出来将他们的意图告诉我们,告诉我们所有人,告诉全世界以及他们的士兵。 “他们认为加沙全体居民应对哈马斯的袭击负责。 “他们称加沙人为动物。” 相关英文原文
2024-08-16T05:47:16.000Z 原住民被描述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家。” 对我来说,黑暗夜空一直像家一样。 我出生在维多利亚州Bpangerang乡村,母亲是戈梅罗伊/卡米拉罗伊族人(Gomeroi/Kamilaroi)。在那里,分享星空故事和仰望星空是我童年最甜蜜的时光。 在我刚满18岁时,母亲意外去世,很快天文学便成为了我生活的重心。 Krystal De Napoli是戈梅罗伊/卡米拉罗伊族获奖作家、天体物理学家和科学传播者。(Supplied: Kathy Mexted)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一直都是敏锐的观察者,他们对科学的追求传承了65,000多年。 千百年来,世界见证了全球古代文化的兴衰。原住民居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始终坚定不移地生活在澳大利亚,维系着健康多样的地貌,见证了非凡的地质和天体物理事件,这些事件只以口述记录方式保存下来,否则就会泯灭在历史长河中。 例如,北领地的卢里特贾(Luritja)社区详细描述了4200年前陨石撞击形成亨伯里(Henbury)陨石坑的情景。 我们的夜空在人一生的时间尺度上可能显得有些静止。 想想你自己的经历,你可能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从小就熟悉的星座每年都会回到它们在天空中的老位置。 南十字星总是出现在南方的天空中,但是像猎户座的人像或被称为七姊妹星的微弱星团这样的星座,在冬季会消失数月之久。 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每年春天它们都会开始回归星空。 它们每年的位置都保持不变,但是从6.5万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我们的夜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在其轴心上摆动的26000年周期带来新的恒星。 塔斯马尼亚原住民的创世故事记录了这段历史,他们描述了1.2万年前才可能出现的天体和地面景观。 我为能够继承祖先的遗产而感到自豪,而通过这种方式,我也得以继续带着母亲前行。 给她带来最多启发的是七姊妹星,那是一个暗淡的星团,代表着女性的坚韧。 七姊妹星,即昴宿星,是金牛座的一簇星星。(Supplied: Noeleen Lowndes) 这些恒星也被称为昴宿星团,它们成为我研究的重点,因为我试图了解属于许多原住民社区的这些恒星故事的意义。 然而,现在即使是在乡村天空下,光污染也淹没了七姊妹星等微弱恒星的光芒;从远古时代起,这些星座就一直指引着我们与乡村的交往——那是一个远在生命记忆之前的时代。 天空是一座图书馆 传统知识体系建立在深不可测的漫长时间跨度中的仔细观察之上,形成了对国度、海国和天国如何交汇的内在联系的理解。 许多原住民社区都强调陆地与天空之间的联系;他们认为,天国之上的景象会反映到地上的景象中。这种二元性适用于地上的所有动物、植物、生物和景观。 对于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和昆士兰州的欧亚赫拉伊人(Euahlayi)等族群来说,陆地和天空最初是一个整体,其中所包含的一切都具有相同的形态,说着相同的语言,并且和谐共处,直到一次梦境事件将天空之国和陆地一分为二。 梦创时代的故事根据原住民信仰和文化描述了世界的创造。(ABC Science: Belinda Smith) 这种分离造成的伤痕一直存在,部分被星际尘埃遮蔽的星河被称为银河系,也被称为布利马灵境(Bulimah),其相互联系和反射的性质通过数百代人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天文学家逐渐意识到,这种陆地与天空的联系可以提供很多启示。 密切关注星星闪烁的速度、它们从红色到蓝色的颜色变化以及它们的朦胧程度,可以帮助预报特定的天气事件和季节变化。 每颗星星都蕴含着层层含义,等待着我们去观察,就像夜空图书馆中的百科全书。 黑暗夜空中的星座 银河在南半球文化的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我们拥有银河系中心的最佳视野。 原住民对天空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明亮的恒星,我们将这些恒星连成星座群,而且还对存在于明亮恒星之间的天空暗区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暗区通常存在于银河中的气体和尘埃中,它们阻挡了银河自身的光线,形成了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暗影。 “天空中的鸸鹋”从地平线上升起。(Getty Images: Juande Prados Lopez) 正是在这些黑暗区域中,我们发现了“天空中的鸸鹋”星座,以及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卡米拉罗伊族(Kamilaroi)原住民所熟知的袋鼠、鳄鱼和蛇等其他黑暗夜空星座。 “天空中的鸸鹋”星座让各个社区了解到这片土地上鸸鹋的行为和繁殖周期——这是指导卡米拉罗伊地区可持续收获鸸鹋蛋的必要信息。 黑暗夜空星座的命名并不是因为它们在视觉上是黑暗的,而是只有在纯净的黑暗夜空下才能看到的星座。 举例来说,如果你到过黑暗夜空区域,那么你或许会记得曾观察到过奇特的微弱云层,它们的形状从未改变过——一大一小,彼此靠近,而且都在鸸鹋星座的视线范围内。 这对云状结构实际上是一对被称为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的矮星系,它们将在未来几十亿年后与银河系相撞。 对许多原住民来说,它们是天空中的一对飞鸟,通常被视作“澳洲鹤”。然而,当环境中出现光污染时,它们就会很快被淹没,今天澳大利亚的大多数人都看不到它们。 光污染 光污染是一种隐蔽的污染形式,由于其影响微妙,历来容易被忽视。 但是,世界上80%以上的人口无法看到黑暗夜空或黑暗夜空星座,许多人从未亲眼见过银河。 作为一名天文学家,光污染令人讨厌,因为它影响了我们进行观测和收集天体物理数据的能力。 作为一名原住民女性,光污染是毁灭性的,因为它掩盖了我们的星空图书馆,而星空图书馆是用来指导我们健康明智地与这片土地沟通交流的。 对我来说,光污染尤其是一种隐患,因为它对我们有责任保护的本地物种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这些物种不仅构成我们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而且还依赖其环境中的光线线索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许多物种利用光来辨别方向和寻找庇护所。 像山地侏儒负鼠这样的本地物种,每年在布勒山(Mt Buller)冬眠七个月后,都要依靠进食对光敏感的迁徙物种(如博贡蛾)来增加一倍的体重。 山地侏儒负鼠一年中有七个月会在雪下的岩石洞穴中冬眠。(Supplied: Zoos Victoria) 近年来,博贡蛾的数量已从四十多亿只下降到几百只,因此,奇特的山地侏儒负鼠也濒临灭绝。 与许多其他污染物不同,消除生态系统中的光污染可以像关灯一样简单。 我们有机会也有能力采取行动;确保本地物种和千年文化传统在未来长久延续,你会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Krystal De Napoli是戈梅罗伊/卡米拉罗伊族获奖作家、天体物理学家和科学传播者,致力于倡导原住民知识和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公平。 相关英文文章 Posted 1m ago1 minutes agoFri 16 Aug 2024 at 5:47am
2024-08-16T01:25:47.000Z 瑞根的比赛动作包含袋鼠跳和其他动作,引起国际关注。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8月16日,星期五。 今天的新闻提要: 澳洲霹雳舞奥运选手瑞根首次回应对她“毁灭性”的批评 社媒精选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澳洲霹雳舞奥运选手瑞根首次回应对她“毁灭性”的批评 瑞根的参赛动作连续三场被评委打零分。(Getty Images: Elsa) 在奥运比赛中只拿到零分的澳大利亚霹雳舞选手瑞切尔·根(Rachael Gunn)(又称瑞根,Raygun)呼吁人们停止对她的“相当具有毁灭性”的批评。 霹雳舞是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上首次被引入的比赛项目,赛前已经引起关注,没有想到的是,36岁的瑞根的袋鼠系列独创舞步连续三场被评委打零分,被淘汰出局。 她的一套参赛动作让她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甚至遭到辱骂和嘲弄。 Loading Instagram content 在奥运会后的首次发言中,瑞根说她在奥运会上全力以赴,并对自己受到抨击感到震惊。 她在自己的Instagram页面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我想首先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我真的很感谢大家的积极支持,我很高兴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欢乐,这也是我所希望的。 “我没有意识到,这也会给我带来许多仇恨,坦白说,这些仇恨对我的打击非常大。 “我去那里很开心,我也确实非常认真。我拼了命地备战奥运会,我真的全力以赴了。 “关于流传的指控和错误信息,我想请大家参考澳大利亚奥委会最近发表的声明,以及澳大利亚霹雳舞协会(Ausbreaking)的Instagram页面和世界体育舞蹈总会(WDSF)Breaking for Gold的页面上的帖子,”瑞根说。 “我恳请媒体停止骚扰我的家人、朋友、澳大利亚街舞界以及更广泛的街舞界。 “每个人都因此经历了很多,所以我请你们尊重他们的隐私。” 本周四,澳大利亚奥委会要求删除change.org上的请愿书,该请愿书呼吁对瑞根参加奥运的资格“立即问责并提高透明度”。 请愿书提出,更多有才华的霹雳舞者被忽视,未能入选奥运代表队。请愿书还批评了澳大利亚奥运代表团的领队安娜·米亚雷斯(Anna Meares)。 澳大利亚奥委会首席执行官马特·卡罗尔(Matt Carroll)在周四(8月15日)的一份声明中说,委员会已致函change.org,要求撤下这份请愿书,称其“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煽动了公众的仇恨”。 卡罗尔说:“匿名者编造的这些虚假信息以这种方式发布是可耻的。” “这等同于欺凌和骚扰,具有诽谤性。我们要求立即将其从网站上删除。 “任何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此时此刻,我们支持根博士和安娜·米亚雷斯。 赛后很多人都在问:她是如何获得参赛资格的? Loading... 瑞根是一位拥有文化研究博士学位的大学讲师。她曾与人类学家卢卡斯·玛丽(Lucas Marie)合作撰写了一篇文章。 卢卡斯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他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2023年10月,在悉尼举行了一次大洋洲预选赛,来自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的任何霹雳舞男女选手都可以参赛。 “她赢得了这些比赛,赢得了悉尼的参赛资格。 “任何人都不会感到意外。 “在过去的五到十年里,她在澳大利亚的许多霹雳舞比赛中一直保持着相当稳定的成绩,获得冠军或亚军或季军。” 卢卡斯说,他并不认为瑞根的比赛动作有何不妥,因为霹雳舞跟体操这类项目不同,没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标准。 “它总是有一种原创性。它总是有一种即兴的特质。我认为,寻找不同和尝试不同的东西一直都是值得称道的。 “我认为瑞根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嘻哈音乐的核心特质,很多霹雳舞演员都是这样做的。” 她代表澳洲最高水平吗? 澳大利亚奥运代表团团长安娜·米亚尔斯(Anna Meares)在瑞根的表演结束后坚持认为,她是澳大利亚最好的霹雳舞者。 是这样吗? 卢卡斯说,在她获胜的资格赛和她获胜的其他比赛中,她当天表现得更好,赢得了入场券。 “这并不意味着她是最好的。事情并非如此。” 当被问及在其他地区例如西澳州珀斯、维州或布里斯班乡镇地区是否有可能有资格但无法前往悉尼参加选拔赛的选手时,卢卡斯说有可能。 马利克-迪克森(Malik Dixon)是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十多年的非裔美国人,毕业于悉尼大学。 迪克森批评了准予瑞根参赛的机构,称她的表现贬低了霹雳舞的价值。 “不管是哪个管理机构提名她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奥运会,要么是不了解他们的职责,要么就是并不真正相信霹雳舞的尊严或意义,因为如果他们相信的话,他们就会直接说,与其不尊重这种文化,不如今年我们不准备派选手参赛。” 他抨击说瑞根非常大胆,但没有自知之明。 他对瑞根是澳大利亚最好的霹雳舞者表示怀疑,“肯定有人比他更厉害!袋鼠!洒水舞姿!她竟然跳了洒水舞的动作!” “这是我文化的一部分,我不认为澳大利亚人有资格告诉我,我应该如何看待霹雳舞在国际舞台上受到嘲弄。” “之前人们已经对霹雳舞被列入奥运项目表示怀疑,瑞切尔·根直接[把这种怀疑]给坐实了。”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ABC中文《头条》仍在更新中,敬请关注! Posted 23m ago23 minutes agoFri 16 Aug 2024 at 1:25am
2024-08-15T07:27:21.000Z 欧盟新的人工智能法于8月1日生效了。 在世界各地,各国政府都在努力研究如何以最佳方式管理人工智能(AI)这头越来越不驯服的野兽。 这一迅猛发展的技术有望促进国民经济,使琐碎的工作变得更容易完成。但它也带来了严重的风险,如人工智能引发的犯罪和欺诈、不实信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增加、公共监视的加强以及对本已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的进一步歧视。 欧盟在应对这些风险方面发挥了世界领先的作用。最近几周,欧盟的《人工智能法》开始生效。 这是国际上第一部旨在全面管理人工智能风险的法律。随着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也在努力确保人工智能对每个人都是安全有益的,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人工智能:一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已经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应用。它是在线音乐流媒体Spotify和网络视频点播服务Netflix等应用程序推荐音乐、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各种算法的基础。在机场和购物中心,识别人员的摄像头中也有人工智能的身影。它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招聘、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 但人工智能也被用于更令人担忧的目的。它可以创建深伪图像和视频,为网络诈骗提供便利,助长大规模监控并侵犯我们的隐私和人权。 例如,2021年11月,澳大利亚信息与隐私事务专员安杰琳·福尔克(Angelene Falk)裁定,一款名为Clearview AI的面部识别工具违反了隐私法,因为它出于训练目的从社交媒体网站上截取了人们的照片。然而,独立新闻网站Crikey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调查发现,该公司仍在为其人工智能数据库收集澳大利亚人的照片。 诸如此类的案例凸显了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监管的迫切需要。事实上,人工智能开发者甚至呼吁制定法律来帮助管理人工智能风险。 Clearview表示,其软件可以在脸书等数据库中搜索人脸。(Reuters: Dado Ruvic) 欧盟人工智能法 欧盟新的人工智能法于8月1日生效了。 最重要的是,该法根据不同人工智能系统所带来的风险程度制定了相应的要求。某个人工智能系统对人们的健康、安全或人权造成的风险越大,它就必须满足越严格的要求。 该法案包含一份被禁止的高风险系统清单。这份清单包括使用潜意识技术操纵个人决定的人工智能系统。它还包括执法部门使用的不受限制的真实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与中国目前使用的系统类似。 其他人工智能系统,如政府机构或教育和医疗领域使用的系统,也被视为高风险系统。虽然这些系统并未被禁止,但它们必须符合许多要求。 例如,这些系统必须有自己的风险管理计划,要根据高质量数据训练而成,要满足准确性、稳健性和网络安全要求,并确保一定程度的人工监督。 风险较低的人工智能系统,如各种聊天机器人,只需遵守某些透明度要求。例如,必须告知聊天者他们正在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而非真人进行互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和文本也需要说明它们是由人工智能而非人类生成的。 指定的欧盟和各国机构将监督欧盟市场上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是否符合这些要求,并对不符合要求的系统处以罚款。 其他国家也在效仿 并非只有欧盟在采取行动驯服人工智能革命。 今年早些时候,拥有46个成员国的国际人权组织欧洲委员会通过了首个国际条约,要求人工智能尊重人权、民主和法治。 加拿大也正在讨论《人工智能与数据法案》(AI and Data Bill)。与欧盟的法案一样,该法案将根据各种人工智能系统的风险制定相应的规则。 美国政府最近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法律以应对不同领域的不同人工智能系统,而不是以单一的法律辖制。 澳大利亚可以从中学习并发挥领导力 在澳大利亚,人们对人工智能深感担忧,并正在采取措施为这项新技术设置必要的防护栏。 去年,联邦政府就澳大利亚安全且负责任的人工智能问题进行了公开咨询。随后,联邦政府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专家组,该专家组目前正在制定第一部人工智能立法提案。 政府还计划改革法律,以应对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消费者保护和创意产业方面的挑战。 在考虑如何监管各种人工智能技术时,欧盟和其他国家采用的基于风险的人工智能监管方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然而,单一的人工智能法律永远无法解决该技术在特定行业中的复杂性。例如,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将引发复杂的伦理和法律问题,需要在专门的医疗保健法律中加以解决。一部通用的《人工智能法》是不够的。 对各行各业的各种人工智能应用进行监管并非易事,要想让所有国家都制定出全面且可执行的人工智能法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策制定者必须与澳大利亚各地的业界及社区携手合作,确保人工智能为澳大利亚社会带来承诺的好处,而不会造成危害。 Rita Matulionyte是麦觉理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法律系副教授。本文最初发表在《对话》(The Conversation)网站上。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Posted 21m ago21 minutes agoThu 15 Aug 2024 at 7:27am
2024-08-14T22:46:41.000Z 猴痘会导致流感样症状和皮肤脓液样病变。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8月15日,星期四。 今天的新闻提要: 非洲疫情迅速蔓延 世卫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非洲疫情迅速蔓延 世卫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疫情已经席卷数个非洲国家。(Reuters: Arlette Bashizi) 世界卫生组织(WHO)周三(8月14日)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这是世卫两年来第二次宣布猴痘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卫曾于2022年宣布猴痘为PHEIC。目前非洲国家刚果爆发猴痘,并已蔓延到邻国。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是世卫组织的最高警戒级别,旨在加快研究、筹资和国际公共卫生措施与合作,以遏制疾病。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说:“很明显,要阻止这些疾病的爆发并拯救生命,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 猴痘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症状通常比较轻微,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会致命。它会引起类似流感的症状,并在身体上出现化脓性病变。 刚果的猴痘疫情始于一种被称为I支系的地方性菌株的传播。但一种新的变种Ib支系似乎更容易通过日常密切接触传播,包括性接触。 它已从刚果扩散到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等邻国,这导致世卫发出警戒。 谭德塞说:“在刚果(金)东部发现新支系的猴痘病毒并迅速传播,在以前未报告过猴痘病毒的邻国也发现了这种病毒,而且有可能在非洲内外进一步传播,这令人非常担忧。” 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已经发放了150万美元(约合227万澳元)的应急资金,并计划在未来几天内发放更多资金。世卫组织的初步应对计划需要1500万美元(2270万澳元),该机构将呼吁捐助者提供资金。 本周早些时候,非洲最高公共卫生机构宣布非洲大陆进入猴痘紧急状态,称该病毒感染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今年已有超过1.7万例疑似病例,造成500多人死亡,其中主要是刚果的儿童。 世卫组织说,刚果猴痘疫情的传播途径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疫苗可用,但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并找出最佳目标人群。世卫组织还呼吁有疫苗储备的国家捐赠疫苗。 在澳大利亚,今年的猴痘病例也激增,截至7月底,全国记录152例病例。维州疫情最为严重,有83例。除了接种疫苗外,当局还建议人们限制性伴侣数量并保留详细信息以进行接触者追踪。 猴痘通过密切身体接触传播,任何人都可能感染,但最常见于男男性行为者。 猴痘的症状包括皮疹、发烧、发冷、肌肉疼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和疲惫。 ABC中文《头条》仍在更新中,敬请关注! Posted 2m ago2 minutes agoWed 14 Aug 2024 at 10:46pm
2024-08-14T10:13:51.000Z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大旱、大涝等极端天气,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 简而言之: 近日,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连续遭遇凄风冷雨,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极端天气。 中英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则表明,如果不控制全球变暖的情况,极端天气的出现将更为频繁。 接下来会怎样? 掌握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风暴产生多少大雨的决定性因素,并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新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在过去一个世纪引起的全球变暖增加了地球75%以上陆地面积的雨量变率,特别是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东部这些地区的雨量变率。 由中国科研人员与英国气象局(UK Met Office)共同完成的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期刊》(journal Science)杂志上。二者首次提供了系统性的观察证据,证明气候变化正在让全球降雨模式更加不稳定。 气候模型已经预测雨量变率在气候变化下会恶化。但这些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0年内雨量变率已经发生恶化,特别是在澳大利亚。 以前对观测记录的研究要么侧重于长期平均降雨量,要么侧重于降雨量极端数值,前者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系统性的变化, 而后者的变化很难准确测量。最新的这项研究只关注变率,变率指的是不均匀的降雨时间和降雨量。 结果与之前研究结果一致,我们的研究也包括在内。这个结果意味着旱季比过去更为干燥,雨季更为潮湿。 令人担忧的是,全球变暖继续,问题将恶化下去。这种情况增加了干旱与洪涝的风险,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一个息息相关的问题。 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研究表明,雨量变率自1900年代以来就系统性地增大。在全球范围内,每日降雨量变化每十年就增加1.2%。这种趋势在1950年后的20世纪中后期更加明显。 雨量变率的增加意味着降雨在时间上的分布更加不均匀。这也许意味着某地一年的降雨量现在减少,也可能意味着历史上长期、干燥的时期穿插了持续短暂而接连不断的倾盆大雨,或者干旱与洪涝。 研究人员检查了观测数据,发现自1900年代以来,研究区域中逾75%的地区雨量变率增加。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东部受到的影响更大。这些都是有详细长期观测数据的地区。 在其他地区,雨量变率的长期趋势不太突出。研究报告的作者表示,这可能是由于变率的随机变化,或者数据集的错误。 尽管季节性差异出现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但世界范围内四季的日雨量变率都在增加。 报告的作者说,雨量变率增加主要是人类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结果,排放造成更热而且更潮湿的大气、更密集的降雨以及它们之间更大的波动。 他们表示,研究发现对天气和气候预测,以及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全球变暖为什么会影响降雨量 工业革命以来,低层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增加了10%,产生了更多的降雨。 掌握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风暴产生多少大雨的决定性因素,并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第一个因素是空气中含有多少水蒸气。温暖的空气可以包含住更多的水分。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气温每上升一摄氏度都会导致特定地表区域的平均水蒸气含量增加7%。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有这个问题了。工业革命以来,地球温度上升1.5摄氏度,相当于低层大气中的水蒸气增加了10%。所以,这种情况让风暴形成更多的降雨。 第二个因素是风暴气流能有多强,第三个因素是较小的云粒子太容易形成大雨滴了。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但当前看到的证据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进一步加剧了短时间隔内降雨量增加的情况,也加剧了非常极端风暴中降雨量增加的情况,同时减少了较弱风暴中降雨量的增加。 新发现和澳大利亚的研究有什么关系? 除非温室气体排放迅速减少,否则澳大利亚许多地区的雨量变率将继续增加。(ABC Central West: Mollie Gorman) 昨晚公布的研究结果证实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对澳大利亚降雨量变化的研究。 对全澳各地当前每日极端降雨总量的分析以及对未来每日极端降雨总量模拟结果的分析显示,未来极端降雨总量的增长可能要超过之前众多研究的预期结果。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降雨量可能会急剧增加,而且似乎在澳大利亚大陆的几乎所有地方都是如此。 2022年,我们利用雷达数据对悉尼每一小时的降雨量进行观察。我们发现,在过去的20年里,悉尼的最大小时降雨量数值增加了40%。 我们的发现对悉尼的抗洪准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强度更大的暴雨可能会淹没为过去气候条件设计的径流系统。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显著的区域性降雨增加,有多少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也不知道这种降雨的范围有多广。 不断增加的雨量变率也意味着更大的干旱风险。气候模型表明,除非温室气体排放迅速减少,否则澳大利亚许多地区的雨量变率将继续增加。 在澳大利亚,仅仅屈指可数的那么几天大降雨就可能导致干旱或结束干旱。这就意味着,随着干旱期变得更加干燥,即使雨量变率的微小变化也会在将来带来更具破坏性的干旱。 当心大自然的警告 制定政策的人可能往往过度关注世界范围内自己管理的地区在总体上是变得更潮湿还是更干燥。但这项最新研究表明,他们应该担心的是雨量变率。 这种变化可能会表现为更加严重的干旱,也可能意味着极端降雨和洪水的大量增加。 目前的雨量变率将在从稀缺水资源管理方面到自然灾害应对的许多方面给政府和社区带来挑战,现在,我们就应该着手为这些未来的挑战着手进行准备。 随着这个严重的全球问题恶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限制全球变暖的需求变得愈加紧迫。 作者史蒂文·舍伍德(Steven Sherwood)是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limate Change Research Centre)大气科学专业的教授。安娜·乌科拉(Anna Ukkola)是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本文首发于《对话》网站(The Conversation)。 相关英文文章 Posted 5m ago5 minutes agoWed 14 Aug 2024 at 10:13am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2024-08-14T00:34:07.000Z 佩洛西猛烈抨击基廷有关台湾是“中国的土地”的言论“荒谬可笑”。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8月14日,星期三。 今天的新闻提要: “太荒谬了” 佩洛西抨击基廷“台湾是中国的土地”言论 社媒精选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太荒谬了” 佩洛西抨击基廷“台湾是中国的土地”言论 Loading... 美国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猛烈抨击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Paul Keating)有关台湾是“中国的土地(Chinese real estate)”的言论“荒谬可笑”。 上周,澳大利亚前工党总理基廷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7.30》电视时事节目专访时说台湾是“中国的土地”,认为澳大利亚不应该在台湾问题上提供任何军事支持。基廷还呼吁澳大利亚政府放弃“与美国的危险联盟”,特别是在奥库斯(AUKUS)协议方面。 本周,佩洛西也接受了《7.30》节目的独家采访,被问到如何评论基廷关于台湾的言论,佩洛西时说:“你不会想听到我对他的描述。” “这太荒谬了。这不是中国的土地,他应该知道台湾就是台湾,台湾人民在那里拥有民主。” “我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说法,”佩洛西说。 “我不知道他和中国有什么关系,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这样说确实不符合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 “这可能是他所相信的,但我认为他错了。” 基廷在周二下午发表声明回应佩洛西对他的批评:“我们两国都认为,台湾成为某种暴力接管的对象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这就是为什么我上周在《7.30》节目中说,中国和台湾的利益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上得到解决。” 自1987年成为国会议员以来,佩洛西一直直言不讳地谈论与中国有关的人权问题以及台湾独立问题。她曾在1991年天安门大屠杀两年后来到天安门广场,并展示一面旗帜,以纪念身亡的示威者。 最受瞩目的一次是她于2022年率领美国国会代表团访问台北,引发北京强烈反弹,在她离台后举行大规模围台实弹军演。 佩洛西在《7.30》节目的采访中说,美国国会几十年来一直支持台湾,这不仅是跨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同时也是跨院(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支持,“一直非常强烈地支持台湾的民主”。 佩洛西说,基廷的言论未能理解维持台湾海峡自由航行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即使你对台海局势没有任何看法,你也知道中国不该在那里封锁海峡,”她说。 “也许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不在乎这一点,但这是让人们对那里发生的事情关注的一大原因。” “如果他[特朗普]来了,我会暴揍他” 佩洛西多次强调,要确保特朗普再也不能入主白宫。(Reuters: Kevin Lamarque/Yuri Gripas) 佩洛西还谈到拜登退选。 据多方报道,佩洛西在促使拜登退选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佩洛西说,她的目的是确保特朗普不会在11月的大选中获胜,重返白宫。 她告诉《7.30》节目,她认为要赢得大选,民主党必须改变竞选活动,而拜登的竞选活动正陷入困境。 她说:“我们并没有走在赢得选举的道路上。” 佩洛西说,哈里斯必须赢得选举,以团结分裂的美国,摆脱特朗普的政治风格。 “你必须获胜才能击败特朗普,但要以团结的方式击败他。” 在采访中,84岁的佩洛西把共和党形容为是“暴徒的邪教”,并再次猛烈抨击特朗普以及2021年1月6日发生的美国国会山骚乱。 “如果他[特朗普]来了——出于自卫——我会暴揍他,我可能会因为殴打他而入狱,但这对我来说没问题。”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ABC中文《头条》仍在更新中,敬请关注! Posted 14m ago14 minutes agoWed 14 Aug 2024 at 12:34am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2024-08-13T08:45:14.000Z 7号台的现任和前任员工说,他们在该公司经历了骚扰、性别歧视和剥削。 澳大利亚电视频道七频道标榜自己是一个家庭频道,但对其展开的调查显示,该频道是一个位高男性的“二次机会俱乐部”。据称,七频道存在霸凌、性别歧视、攻击和剥削,这些情况导致了员工住院、无法工作和试图自杀。 在一起案例中,一名年轻女记者对她所受到的待遇感到非常痛苦,她跑到了七频道办公室外的一辆车前。 ABC《四角方圆》(Four Corners)团队为撰写这篇报道采访了200多人,其中包括现任员工,他们认为无论是七频道还是更广泛的商业电视行业都亟需变革。 目前向七频道电视网提出的法律投诉包括性别歧视、违反工作场所法和歧视残障人士。仅其位于悉尼的新闻部门就有三起。 警告: 本文包含粗俗语言和企图自杀的描述。 许多声称受到性骚扰和霸凌的雇员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这些员工有的是主播,有的则在主播以外的岗位上。这些协议压制了她们讲述自己故事的权利。 “他们试图制造一种假象,让人以为这里是稳健、快乐的工作场所,在顶尖新闻报道中履行公众利益,”律师乔希·博恩斯坦(Josh Bornstein)说。 “保密协议所做的是掩盖残忍的工作场所文化这一现实,在这种文化中,女性尤其经常受到非常恶劣的虐待。 “这是一种异常残忍的文化。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文化。” “你的工作就是拿到这个婊子的故事” 乔希·博恩斯坦的一位客户起诉该电视网存在性别歧视,她曾在悉尼担任七频道《聚焦》(Spotlight)节目的记者。她形容那是一个性别歧视严重的工作场所。 她的诉讼请求列举了2022年的一个例子:某天她进入编辑室后,看到墙上挂着一张色情图片。 “那是一个张开双腿的女人,非常细致地描绘了阴道,还在滴水,”这名女记者说。 “我觉得这完全不当,而且很恶心。” 她并没有暗示执行制片人了解这一情况。 许多声称受到性骚扰或霸凌的出镜和幕后员工都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Four Corners: Nick Wiggins) 今年四月,《聚焦》节目被揭露为布鲁斯·莱尔曼(Bruce Lehrmann)支付了一年的房租,莱尔曼被指控为一名强奸犯。还有一项指控称,《聚焦》节目支付了性工作者和可卡因的费用,莱尔曼先生和七频道对此予以否认。 澳大利亚联邦法院闻悉,《聚焦》节目的一些男性制片人生活奢侈,他们与莱尔曼先生一起去塔斯马尼亚打高尔夫,在昂贵的餐厅用餐,其中包括点了一份361澳元的战斧牛排。 而他们的女同事却不是这样的经历——她在写给七频道的律师函中表示,她“每周七天,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 律师函中说,她的高级别男同事“每次离开办公室数小时,在马丁广场的多家餐厅用餐和饮酒......回到办公室后,他们经常出现喝酒以后的明显的状况。” 她说,有一位男同事——不是执行制片人——在一次海外旅行中浪费了制作预算,喝得“躺在......地上,躺在水沟里”,还在提到一位性侵犯受害者时对她说:“嘿,嘿,你的工作就是拿到这个婊子的故事。” 7号台的员工对该公司提出性别歧视、违反工作场所法律和歧视残疾人的法律指控。(Four Corners: Mark Hiney) 她说,她不得不花自己的钱来完成这个报道,这让她在等待七频道报销费用之前没钱付房租。 “压力大得令人难以置信。” 事情变得如此糟糕,这位记者说她因呼吸道疾病而极度不适,并咳血。 她说,医生发现她的血氧含量极低,告诉她需要回家。 “我开始啜泣,因为回家和不回办公室的压力,以及如果我这样做会有多么大的报应,”她说。 “[医生]说,‘如果你现在不回家,你就会因肺炎在床上躺六个星期......如果有必要,我会叫救护车去你的办公室。’” 这位记者说,她的上司希望她继续在家工作。 “我到了有自杀倾向的地步,我记得在一个尤其黑暗的时刻,我整个周末都在工作。 “我拨通了生命热线,预约了医生,因为我知道我离自杀很近了。我还有一个孩子,我不能这么做,因为我是一名单亲母亲。” 这位女士并不是唯一一位考虑过自杀的七频道记者。 “我就这样崩溃了” 在今年三月发生的一起令人不安的事件中,一名年轻记者在该电视台位于布里斯班库特山(Mt Coot-tha)的办公室外冲向一辆汽车,然后因为在该电视台受到的待遇而跳下了山坡。 位于Coot-tha山的7号台布里斯班总部。(Four Corners: Mark Hiney) 她说,她的工作时间非常长,包括周末,基本工资仅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她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决定另谋高就。 当这位女士告诉七频道她要离开时,她说,她被告知公司不允许她这样做——她必须在公司再工作六个月。 “我唯一能描述这种感觉的方式就是,我感觉自己的脖子被套上了绞索,”这位年轻女士告诉《四角方圆》说。 她说,她感觉自己“与 [七频道新闻] 处于一种坚定的家庭暴力关系中”。 今年3月8日,这位年轻女性的同事对自己刚刚目睹所发生的事情做了同步记录。《四角方圆》获得了这些笔记。 10点45 - 接到[我同事]的电话。嚎啕大哭,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除了“他们不让我走”、“我毁了我的职业生涯”、“我想被车撞死”之外,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两分钟后,这位年轻女士挂断了电话,管理层也得到了消息。 “我就这样崩溃了,”这位年轻女子告诉《四角方圆》。 “我看到一辆车在路上朝我开来,我跑到它前面,希望它会撞到我。 “它停了下来。我继续跑去找另一辆车。我看到了库特山悬崖的边缘,就跳了下去。我翻滚下山,穿过灌木丛。” 这名女士说,她被告知7号台不会让她离开。(Four Corners: Mark Hiney) 上午10点50分,她的同事接到了七频道另一名员工的电话,他刚刚看到了发生的一切。 他说[她]试图跳到他的车前......而他现在正跟着她进入演播室另一侧的灌木丛。 这些人跑向灌木丛,她就是从那里跳下山坡的。 11点10分 - 两支[昆士兰救护车团队]到达。 这名年轻女子被送往医院。她再也没有回到七频道。 七频道拒绝就该女子的案件发表评论,但在一份一般性声明中表示,已采取行动处理《四角方圆》提出的问题。 这份声明说:“我们目前正在重塑企业文化。 “[我们]希望明确,某些个人的行为并不反映整个电视网的价值观、行为和态度。” “灵魂粉碎” 记者奥利维亚·巴布(Olivia Babb)听说了她的布里斯班同事的遭遇后感到非常震惊。 她说:“他们晚上怎么睡得着?” 奥利维亚·巴布说,她在7号台受到骚扰和霸凌。(Four Corners: Mark Hiney) “那是你的工作,那是你花费所有时间和精力的地方,他们就这样让你觉得,你必须结束它? “如果他们就是这样对待年轻女性的,那他们就不应该在这个行业立足。” 我们谈话之际,36岁的巴布正在昆士兰地区的七频道工作,靠每年不到6万澳元的收入艰难度日。 巴布说:“这是最有辱人格且令灵魂破碎的工作场所之一。” 她说,她的同事们都拥有高等新闻专业学历,但需要打第二份工来支付账单。 “前几天我们做了一个报道,我的一个[采访对象]说,‘我们离无家可归只差一两张薪水单了。’那就是我的处境。”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奥利维亚·巴布说,7号台是“最堕落、最令人心碎”的工作场所之一。(Four Corners: Mark Hiney) 她说,对于在莱尔曼诽谤听证会上有关《聚焦》节目支付性工作者和可卡因的费用一指控,她感到“羞愧、愤怒和尴尬”。莱尔曼先生和七频道电视网否认了这些指控。 巴布曾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工作过五个月,她说自己在为七频道工作期间曾受到骚扰和霸凌。她认为,公开支持像布鲁斯·莱尔曼的男性恰恰反映了该电视台背地里对待女性的方式。 “你真的认为#MeToo运动对七频道有什么影响吗?” 她问道。“我从未见过任何事情能让我们觉得它到底是不是发生过,七频道到底知不知道#MeToo运动。” “那个混蛋让我害怕” 《四角方圆》节目了解到,还有另外一些女性因为在七频道媒体公司受到的待遇而住进了医院。其中一位曾在悉尼工作的记者也在起诉该电视台。 在她向律师提交的事件时间表中,投诉内容包括: 一名摄影师的持续性骚扰,导致她发短信给当时的老板说:“那个混蛋让我害怕,和他一起工作让我很不舒服......他让人毛骨悚然,举止不当。” 她的老板禁止她在镜头前戴眼镜,因为他说电视台新闻总监告诉他,眼镜会让她“看起来像他妈的巴迪·霍利(Buddy Holly),别再他妈的戴眼镜了”。而新闻编辑室里有两名男记者佩戴眼镜。 当她拒绝采访一位带着幼儿跳下悬崖的妇女的丈夫时,一位经理威胁要派一位怀孕七个月的记者去采访。 有23次,她被迫将自己的报道交给一名男记者,这些报道往往都是创伤性的,包括她工作到深夜的对儿童死亡事件的报道。 七频道没有对这名女性的案件发表评论,但她的律师乔希·博恩斯坦说,他看到过年轻女性经常被要求将自己的报道交给男性的无数例子。 对于这种行为以及他所看到的其他针对女记者的行为模式,他的解释是“厌女症”。 博恩斯坦先生说:“那里对女性充满敌意。” 一名女士说,她一直忍受着一名摄像师的性骚扰。(Getty Images: Marc Atkins) 博恩斯坦先生呼吁人权委员会作为“巡警”出面干预,对商业电视台进行调查。 他说:“在我超过25年的法律实践中,这个行业与我遇到过的任何行业都不一样。” 这些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商业电视台。其他媒体机构也有性骚扰指控,包括ABC。 针对投诉女性 一些向七频道管理层投诉过自己遭遇问题的员工眼睁睁地看着公司向自己动刀。 一位要求匿名的前七频道人力资源(HR)工作人员说,她曾被指示去查看那些管理层决定要除掉的员工的电子邮件,并针对她们编造出虚假或误导性的案例,以终止她们的合同。 “这是一个工具。这是一种内部广泛使用的工具,一种策略,一种方法,”她说,她并不是唯一一位主动向我们透露这种做法的前七频道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 她说:“我感到反胃,我觉得这是对内部政策的严重滥用,这些政策本应是出于道德原因而制定的,结果被扭曲以迎合......一个精心策划的最终结果。” 这位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说,她亲眼目睹了管理层使用的策略。(Getty Images: Brendon Thorne/Bloomberg) 她说,她还目睹了七频道的性别歧视文化。 “那里似乎......真的无视任何支持性别平等的工作场所政策、流程或做法。在新闻编辑室里,女性肯定被性化了。” 她听到新闻部门的资深男性同事以不恰当且带有性方面色彩的方式评论女性的外表。 “围绕女性胸部的大小,有非常强烈的评论和持续的评论,”她说,这些男人评论的是一名主播。 一位前新闻总监记得类似的评论,他告诉《四角方圆》,他曾被公司的一位高层人士批评,原因是一位替补的动态更新主播“没有胸部”。 “[会]说‘这狗是谁?她没有奶子,’”这位前新闻总监回忆道。 “都是些可怕的、极度厌恶女性的文字。” 七频道拒绝了《四角方圆》多次提出的采访要求,但在一份声明中说:“表现出不符合七频道价值观的行为的个人已被公司除名。” “在新管理层的领导下,我们已经更新并重新传达了我们的政策和程序,我们鼓励所有七频道团队成员抨击任何不反映七频道价值观的行为。” 二次机会俱乐部 对于曾经的七频道珀斯分部明星马克·吉布森(Mark Gibson)来说,该电视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与幕后实际运作方式之间存在脱节。 吉布森说:“它经常说‘这是朝阳升起的大家庭,这是电视节目精彩连连的大家庭,这是七频道新闻的大家庭。’” “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家庭。” 吉布森说,他之所以站出来说话,是因为“不能再允许这种有毒的工作场所行为盛行了”。 马克·吉布森先生现在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珀斯广播电台主持《早餐》(Breakfast)节目。(Four Corners: Mark Hiney) 我们的调查揭露了许多这样的事例,即七频道管理层对多起关于高级别男性对员工行为的投诉置之不理。 而且这些男性往往保住了自己的工作。如果没有,他们随后也会得到第二次机会。 马克·卢埃林(Mark Llewellyn)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十年前,他因殴打一名男性制片人并撕破其衬衫前襟,而被调离了七频道《周日之夜》的执行制片人岗位。 后来,他又被调回负责七频道的《聚焦》栏目,《四角方圆》披露他曾给一名犹太裔制片人发送反犹太和攻击性的短信。 在《聚焦》节目卷入布鲁斯·莱尔曼丑闻后,卢埃林于今年四月被迫辞职。 卢埃林在一份声明中说:“我断然否认有任何反犹行为或构成欺凌、歧视或不当的行为。” “有一种说法被捏造了出来,这根本不符合事实。这种说法现已被许多人接受为事实。” 七频道没有回答有关卢埃林的具体问题。 为男性平反的这一模式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年代。 2008年,多名员工投诉前西澳新闻总监肖恩·梅内戈拉(Shaun Menegola)的行为,马克·吉布森是这些七频道在珀斯的员工之一。 吉布森说,他目睹了梅内戈拉“非常无理取闹,经常咄咄逼人,辱骂、欺凌、骚扰、轻视他人”。 “我曾两次目睹他在办公室里怒不可遏地捶打墙壁。” 七频道珀斯分部当时的管理总监克里斯·沃顿(Chris Wharton)将员工的担忧反映给了管理层。 员工们以为梅内戈拉会被解雇,但他并没有。 7号台的珀斯总部。(Four Corners: Mark Hiney) “克里斯·沃顿情绪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我很抱歉。我觉得我让你失望了,”吉布森回忆道。 “‘我很抱歉......他可以保住他的工作。’” 三年后,面对持续不断的投诉,梅内戈拉作为新闻总监的合同没有续签。 在一份声明中,梅内戈拉承认有员工投诉,但“早在几年前就得到了处理和解决”,他说“我在2011年离开七频道珀斯分部与这些投诉没有任何关系”。 他说:“可以说,我一直在推动团队和个人取得最好的成果,但不能说我会大喊大叫、霸凌来完成任务。” 他后来成为九频道的新闻总监。《四角方圆》曾与多名九频道员工交谈,他们遇到的行为与吉布森所说的梅内戈拉在七频道的行为类似。 前九频道记者米娅·布兰科夫(Mia Brankov)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都说他很难相处。他是个易怒的人,诸如此类,”布兰科夫说。 “有些人......那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非常黑暗的时光。” 当她觉得忍无可忍准备辞职时,梅内戈拉拒绝接受她的辞呈,并对她“大发雷霆”。 布兰科夫回忆说:“他说,‘你们这些该死的年轻记者,签了这些合同,就以为可以一走了之’。” 布兰科夫说,她当时泪流满面,既生气又难过。 “我骂他是个混蛋。” 梅内戈拉最终离开了九频道。他说,他“在九频道珀斯分部的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很享受与团队一起工作”。 马克·吉布森说,当2018年底梅内戈拉受聘担任七频道墨尔本新闻总监时,他和珀斯的同事们都感到非常惊讶。 “他究竟是怎么被重新聘用的?他遭到了一连串的投诉。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吉布森说:“受到恶劣的对待是一回事,看到恶劣行为的实施者得不到任何处置......并且得到晋升又是另一回事。 “这让人崩溃,灵魂受到摧残。” 据墨尔本新闻编辑室的一些人说,梅内戈拉的行为在他任职期间有所收敛。一些员工告诉《四角方圆》说,他们喜欢他这个老板。 今年四月,梅内戈拉在管理层辞职潮中离开了七频道墨尔本分部。他说,他离开“新闻编辑室但留下了许多持久的关系”。 梅内戈拉说:“我为我们团队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奥利维亚·巴布在接受完《四角方圆》的采访后离开了7号台。(Four Corners: Mark Hiney) 奥利维亚·巴布现已从七频道辞职。 她说,她想成为那种敢于直言、为年轻女性而战的记者。 “我再也不能在七频道工作了。但我不想在七频道工作,”她说。 “他们知道他们在对我们做什么,他们什么都知道。他们根本不在乎。 “那只是一个大男孩俱乐部。” 注:作者Louise Milligan和Nick Farrow曾在七频道工作过。Katri Uibu 和 Isobel Roe对本文有补充报道贡献。 点击进入ABC iview观看《四角方圆》对七频道的完整调查。 相关英文文章 Posted 33m ago33 minutes agoTue 13 Aug 2024 at 8:45am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2024-08-13T00:57:12.000Z 2014年,掼蛋被批准为江苏省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8月13日,星期二。 今天的新闻提要: 《北京青年报》引发的“掼蛋”论战是否来自“最高层”? 社媒精选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北京青年报》引发的“掼蛋”论战是否来自“最高层”? 掼蛋流行于江苏和安徽等地,据估计全国有超过一亿人参加。地方电视台亦推出了掼蛋栏目,也有网站上线了掼蛋游戏等。(Reuters: Yew Lun Tian) 流行于江苏及周边地区的扑克牌游戏掼蛋近日被推上风口浪尖。中国官媒《北京青年报》从8月5日至7日一连三天发表评论文章,标题分别是《警惕掼蛋沉迷助长消颓之气》、《“全民掼蛋”的躺平之风该管管了》和《亟须破除掼蛋编结的“圈子文化”》,炮轰“掼蛋”,认为它导致了社会问题和道德沦丧。然而,该报的报道发出后,接连遭到多家地方官媒反击。 掼蛋又称“淮安跑得快”,产生于1960年代的江苏省淮安县南闸公社,游戏用两副108张牌(连鬼牌),由四位玩家进行,相对的两人为一方。基本的规则是,以更大的牌型压制对方,以第一位出完牌的玩家为上游,并且升级,以先打过A级的一方为胜。 据报,近年来,这种游戏的人气飙升,流行于江苏和安徽等地,据估计全国有超过一亿人参加。地方电视台也推出了掼蛋栏目,也有网站上线了掼蛋游戏等。在商界和官场社交圈深受喜爱,被称为“金融圈新型社交货币”。 据说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掼蛋打得好,说明有头脑;掼蛋打得精,说明思路清;掼蛋算得细,说明懂经济”。 掼蛋为何风靡? 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中国和亚洲研究副教授王盼表示,掼蛋游戏是对中国传统纸牌游戏的新玩法。 “掼蛋玩起来相当简单,既有趣又富有创意,玩家需要非常有策略性,”王盼博士说。 “掼蛋需要团队合作,可以培养战略思维,还能激发智力,因此对某些人来说既有趣又容易上瘾。” 律师李克树(音,Li Keshu)告诉路透社,掼蛋可以帮助玩家了解他人的性格。 “我们可以知道队友是否了解我们,队友是否知道如何合作,甚至学会为了团队牺牲自己。” 不过,《北京青年报》的文章批评道:“如果热衷喝酒组局、打牌掼蛋成为某些领导干部的日常爱好,成为个别企业经营者用以开拓市场的‘撒手锏’,成为不少年轻人心慵意懒的‘避风港’,掼蛋沉迷也就成了‘躺平文化’的新变种。” 文章还上升到政治高度,抨击掼蛋“成了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掼蛋圈’”,还有人企图借此搞政治攀附。 掼蛋在商界和官场社交圈深受喜爱,被称为“金融圈新型社交货币”。(Reuters: Yew Lun Tian) 地方官媒加入论战 《北京青年报》是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它发表的言辞犀利的文章在各地方官媒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8月8日,中共江苏省委的机关报《新华日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江东观潮”发表题为《掼蛋的“打”与“被打”》的长篇文章,矛头直指《北京青年报》关于掼蛋的三篇评论。 文章称,掼蛋只是“不同人选择的不同休闲方式”而已,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关乎底线的,“不需要谁来判定对与错”。动辄口诛笔伐、上纲上线的思维已经和今天的发展环境、社会心态不再相容。 同一天,湖南媒体红网也以《反对掼蛋?别扯蛋了!》为题反驳《北京青年报》的评论,称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媒体有什么理由横加指责,并冠以种种罪名? 掼蛋之争是否来自“最高层”?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彦中教授曾从中国政府官员那里学会了玩掼蛋。 黄彦中教授认为反对掼蛋的理由有些言过其实,并表示《北京青年报》连续发表三篇文章批评掼蛋,“这本身就很不寻常”。 “人们可能会想,这是否代表了党内更高级、更高层官员的倾向。” 但黄彦中教授指出,目前还不清楚究竟是谁在背后支持这场反对掼蛋的运动。 “我不太确定指示是否来自最高层。 “如果不是最高层,我想他们不敢这么做。” 他说,在这一轮激烈争论中,人们在等待上级是否有更明确的指令,或国家的新华社或《人民日报》等“更高级别的”官媒是否会发表相关评论文章。 不过黄教授说,认为该游戏会腐蚀社会或危害社会健康的想法是“荒谬的”。 “如果你因为这个原因禁止掼蛋,那么你也应该禁止麻将和扑克,”他说。 他说,这个问题是后疫情时代中国社会“缺乏活力”的缩影。 “在经济低迷时期,它反映了社会的情绪:缺乏主动性,”他说,“人们和官员不想犯错,所以‘躺平’玩游戏成为首选之一。” 王盼博士指出,在她看来,掼蛋并不是这次运动的真正目标。 “目标是不当行为或反社会行为——与腐败有关的饮食、裙带关系、纵欲或享乐主义倾向以及小圈子文化,”她说。 “对许多人来说,掼蛋纯粹是一种娱乐活动,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无论是家庭、同事、商业客户还是陌生人,”她说。 王盼博士还表示,对掼蛋的批评令人不安,因为它表明国家监控正在延伸到新的领域。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监控从传统的审查制度——从政治敏感话题、卖淫、性多元(LGBT)、女权主义、粉丝圈、女性化的男性气质——延伸到高尔夫、网球和现在的掼蛋等新事物,”她说。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ABC中文《头条》仍在更新中,敬请关注! Posted 21m ago21 minutes agoTue 13 Aug 2024 at 12:57am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2024-08-12T06:27:05.000Z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新自由资本主义”助长了新法西斯运动的崛起。 你会如何定义“良好社会”? 在这个充满危机的历史时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向所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的新书《通往自由之路:经济学与良好社会》(The Road to Freedom: Economics and the Good Society》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要了解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最有可能提高大多数公民的自由,包括通过适当地划定自由的正确界限、构建正确的规则和法规以及做出正确的妥协,”他写道。 “我提供的答案与一个多世纪以来保守派的观点背道而驰。”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新书询问你会如何定义一个“良好社会”。 “它不是自由主义者所倡导的极简主义国家,甚至也不是新自由主义所设想的高度紧缩的国家。 “相反,答案应该是复兴的欧洲社会民主或新的美国进步资本主义——这是一个21世纪版本的社会民主,或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福利国家,”他写道。 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斯蒂格利茨教授,那么可以这样介绍他:他是“1%”概念的开创者。 该概念指的是,近几十年来处于美国最顶尖位置的1%的人群(更准确地说,是0.1%的人群)积累起海量财富和权力,并业已危及美国政治体制的现代现象。 十三年前的2011年,他解释了财富不平等的严重增长若不加以控制,将如何不断自我反哺,并进一步加剧政治中的不平等和分裂。 次年,即2012年,他出版了《不平等的代价:当今分裂的社会如何危及我们的未来》一举成为畅销书,该书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发出了警告。 “随着我们的经济体系被大多数公民视为失败,随着我们的政治体系似乎被金钱利益所俘虏,人们对我们的民主和市场经济的信心将伴随着我们的全球影响力而削弱,”他警告说。 “随着现实告诉我们,我们不再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家,甚至我们长期以来所信奉的法治和司法制度也受到损害,甚至我们的国家认同感也可能受到威胁。” 今天,他在新书中重返这一主题,但角度有所不同。 以这个多危机时代一些社会所面临的极端社会、政治和环境问题为出发点,他的思考深入美国公民(以及其他国家的公民)如何能在未来几十年扭转财富不平等的破坏性增长,重建一个更美好、更健康的社会。 “在我有生之年,对民主和自由的挑战和攻击从未如此巨大,”他警告说。 你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可能不知道答案,但当我们抱怨某项新政策、税收设置、住房、医疗和教育系统或人口增长速度时,我们其实往往在进行政治哲学思考。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认为某项政策不好,我们就一定有一个更好的政策想法(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把它与我们心中的某个理想进行比较。 例如,你对拥有枪支有什么看法? Loading YouTube content 是否应该允许澳大利亚人像美国人那样获得枪支? 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在很大程度上透露你对“良好社会”的理解。 你认为如果农村到处都是枪支,澳大利亚人会更自由、更幸福吗?我们的学校会更安全吗?我们的政治会改善吗? 这就是斯蒂格利茨教授在本书中提出的问题。 他花了大量时间谈论大多数人蓬勃发展所必需的前提条件——经济自由。 他谈到了一个人拥有的“机会集”的重要性,即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在其可支配的资源条件下,他可以做出的一系列选择以及机会集如何决定了其行动自由,以及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可以为一个人提供自由令其发挥潜力。 “勉强生存的人的自由是极其有限的,”他说。 “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赚取足够的钱,以支付日用品、住房和上班的交通费用......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为低收入者被剥夺自由或自由减少做些什么。 “生活在最贫穷国家的人们强调经济权利、医疗保健权、住房权、受教育权和免于饥饿的权利,这并不奇怪。 “他们担心的失去自由不仅是来自某个压迫性政府,还有来自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失去自由,因为这些制度使大部分人口陷入贫困,”他写道。 他提醒我们,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最终是不可分割的。 “当你把经济自由理解为行动自由时,它就会立即重构许多围绕经济政策和自由的核心问题,”他说。 我们被告知的谎言? 为此,他在书中用了很大篇幅来论证我们为什么被“新自由主义”灌输了谎言。 他说,新自由主义的政治项目让美国和其他国家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失去了自由,因为它摧毁了美国的中产阶级(并严重威胁到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同时让超级富豪赚得更加盆满钵满,并破坏了民主体制。 “20世纪最后25年在大西洋两岸发展起来的制度被称为新自由主义,”他写道。 “‘自由’在这里是指不受政府干预,包括通过法规干预。而‘新’则意味着其中有新的东西。 “真正的新东西是新自由主义的把戏,它声称新自由主义废除了各种规则,但其实它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强加有利于银行和富人的新规则。 “例如,所谓放松对银行的管制,就是让政府暂时不插手,从而让银行家们自己获得回报。但随后,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政府占据了舞台中心,用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提供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救助资金。银行家们以牺牲社会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利。以美元计算,我们其他人付出的代价超过了银行的收益。 “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中可以被称为‘伪资本主义’,在这种伪资本主义中,损失被社会化,收益被私有化。” 他的书名明确引用了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于1944年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 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1944年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教授是战后新自由主义政治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撰写《通往奴役之路》的目的是警告人们,在他看来,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政府越来越愿意干预市场体系,为大众规划或指导一些经济活动,这对自由构成了威胁。 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让世界摆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影响,凯恩斯的政策处方激励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政府在战后推行“充分就业”政策(巧合的是,这些政策支撑了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所谓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哈耶克教授和包括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内的其他新自由主义者所推崇的“自由”概念将我们引向了另一条错误的道路。 “他们大谈‘自由市场’,似乎强加规章制度就会导致‘不自由的市场’,”他写道。 “他们把私人企业——即私人拥有的公司——重新贴上‘自由企业’的标签,似乎给它们这个称谓就会赋予它们某种崇高的地位,暗示它们不应被触碰,它们的自由不应被剥夺,即使他们对人们和地球进行剥削。 "[而且]右翼人士声称,政府通过税收不必要地限制了自由,限制了富人的预算,从而......减少了他们的行动自由。 “即使在这一点上,他们也只是部分正确,因为由这些税收资助的支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例如对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资,可能会以更有意义的方式扩大他们的机会集(他们的自由),”他写道。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保护并维护自由”的战争 斯蒂格利茨教授出生于1943年。他今年81岁。 他认识书中写到的一些人,并亲眼目睹了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市场转向”。 过去40年里,他目睹了市场转向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影响。 不难想象,新自由主义所宣扬的“自由”愿景的支持者们会在他的书中发现很多问题,无论是从历史分析还是政策建议方面。 但斯蒂格利茨教授没有退缩。 “不受约束的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与可持续的民主背道而驰,”他下结论说。 “哈耶克的名著《通往奴役之路》声称,过于庞大的国家正在为我们丧失自由铺平道路。 “今天,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以及许多右翼人士所倡导的自由和不受约束的市场显然让我们走上了法西斯主义的道路,走上了因科技进步而变得愈加糟糕的21世纪版专制主义,一种奥威尔式的专制主义,监控成为了时代的主流,真理被权力所牺牲。” 他说,归根结底,我们必须开始利用经济体系为更多人提供有意义的自由,这意味着利用政府的力量让民众更容易获得资源,从而扩大民众的“机会集”,改善他们的经济和政治自由。 斯蒂格利茨教授警告说:“我们正处于一场保护并维护自由的全球性的思想和政治战争之中。 “民主政体和自由社会能否提供公民想要和关心的东西,能否比专制政权做得更好? “这场争夺人心的战斗无处不在。我坚信,民主和自由社会能够比专制制度更有效地满足公民的需求。然而,在几个关键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我们的自由社会正在失败。 “但是——这一点很重要——这些失败并非不可避免,因为其部分原因是在于右翼分子对自由的错误理解带领我们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还有其他道路可以提供更多他们想要的商品和服务,更多他们想要的安全,同时也为更多人提供更多自由。” 斯蒂格利茨教授来澳大利亚是为了宣传他的新书。此行由智库澳大利亚研究所(The Australia Institute)赞助。他将于周一晚参加ABC的《问与答》(Q+A) 节目,该节目将在新州昆比扬表演艺术中心(Queanbeyan Performing Arts Centre)现场直播。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相关英文文章 Posted 21m ago21 minutes agoMon 12 Aug 2024 at 6:27am
2024-08-11T23:39:58.000Z 巴黎奥运会降下帷幕。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今天的新闻提要: 巴黎奥运会降下帷幕 洛杉矶接过2028年奥运会主办权 新冠影响巴黎奥运会赛事 安全情报机构警告称友好国家不应干预澳洲社区事务 社媒精选 ABC中文周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 Email address Subscribe 巴黎奥运会落幕 洛杉矶接过2028年奥运会主办权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1日(星期日),巴黎奥运会落幕。澳大利亚代表队旗手马特·韦恩(左)和凯莉·麦基翁亮相在法兰西体育场举行的奥运闭幕式。(AAP: Dan Himbrechts) 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狂欢中降下了帷幕。在为期两个多星期的比赛中,澳大利亚奥运代表队获得了喜人的战绩,在最终的金牌榜单上位于第四位:18金、19银、16铜(共计53块奖牌),从金牌数量上看,巴黎奥运会是澳大利亚表现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金牌银牌铜牌奖牌总数 2024巴黎奥运会18191653 2004雅典奥运会17161750 2020东京奥运会1772246 2000悉尼奥运会16251758 2008北京奥运会14151746 1956墨尔本奥运会1381435 由于澳大利亚人口只有2800多万,因此很多人认为18块金牌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这届奥运会上,中美两个体育大国之间在金牌榜上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最终美国位居第一,中国第二。两个国家虽然金牌数相当,但是美国奖牌总数(126)要远超过中国的91块。中国也取得了境外参加奥运的最佳战绩,获得的奖牌数只比北京奥运会少了8枚。 闭幕式上中国奥运代表队旗手是李发彬、欧紫霞。(Reuters: Fabrizio Bensch) 最新金牌榜 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在致辞时感谢了运动员们。 “你们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所能达到的伟大。 “你们和平地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即使你们的国家[可能]因冲突而分裂,但是你们仍能相互尊重。 “你们创造了一种和平文化。” 巴赫先生还感谢了法国人为奥运会舞台所做的准备,“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惊叹的舞台!” 巴黎奥运会是在国际奥委会推出了新理念:“更年轻、更城市化、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后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巴赫先生称这届奥运会为“塞纳河畔轰动的奥运会(Seine-sational)”。 他用法语向法国人民讲话,感谢他们的参与:“谢谢巴黎,谢谢法国!” 下一届奥运会将于2028年在美国加州的洛杉矶举行。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从天而降”,给人们带来惊喜,并接过奥运会会旗。 与此同时,2024年巴黎残奥会将于8月28日开幕。 “双喜临门”:一场奥运、七次求婚 意大利选手铜牌获得者阿莱西娅·毛雷利在奥运期间接受伴侣求婚。(Reuters: Hannah Mckay) 本届奥运会期间,一共有7名运动员在全世界观众面前求婚。这其中包括: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刘雨辰在获得羽毛球混合双打决赛金牌后,向同为奥运女友的黄雅琼求婚成功 法国女子帆船运动员萨拉·斯泰亚特(Sarah Steyaert)和查琳·皮孔(Charline Picon)在获得铜牌后都被伴侣求婚 意大利体操运动员阿莱西娅·毛雷利(Alessia Maurelli)在获得艺术体操团体赛铜牌后,刚从领奖台上下来就被交往了两年的男友的求婚 新冠影响巴黎奥运会赛事 诺亚·莱尔斯在200米决赛后出现呼吸困难现象。(Getty Images: Richard Heathcote) 上周四(8月8日)晚上,在巴黎举行的200米决赛后,美国田径选手诺亚·莱尔斯(Noah Lyles)被从法兰西体育场(Stade de France)的跑道上送医治疗。这让很多人感到震惊。 本届奥运会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第一届没有对新冠采取特别措施的一届奥运会。然而,新冠病毒并没有销声匿迹。 本届奥运会,第一个确诊病例发生在巴黎奥运会正式开始前的几天里,病患是澳大利亚女子水球队队员。 之后,新冠病毒在水球队中肆虐。就在澳大利亚水球队准备第一次参加决赛时,所有感染新冠病毒的运动员的核酸检测(PCR)都呈阴性。 英国蛙泳之王亚当·皮蒂(Adam Peaty)在奥运比赛的第一个周日获得100米银牌后仅24小时就被证实检测呈阳性。 他回到泳池参加接力赛,但他告诉路透社,“就我的身体状况而言,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周”。 第二天,有人看到泳池甲板上有几名戴着口罩的教练,其中一些来自英国队、荷兰队和德国队,还有一名来自澳大利亚队。 这只是对奥运村里出现的新冠病例的回应,但尽管采取了这些预防措施,一天后,即7月30日星期二,澳大利亚女子游泳运动员拉妮·帕利斯特(Lani Pallister)被确诊感染病毒后被迫退出1500米比赛。 比赛后期,澳大利亚另一位游泳女将埃拉·拉姆齐(Ella Ramsay) 也因感染新冠而退出了200米混合泳决赛,而200米蛙泳银牌得主澳大利亚男选手扎克·斯塔布尔蒂-库克 (Zac Stubblety-Cook)在决赛前一天才完成了为期五天的新冠治疗。 甚至连澳大利亚竞速小轮车运动员榊原爽 (Saya Sakakibara)也被新冠病毒击倒,她承认在抗病毒药物发挥作用并让她赢得一枚精彩而激动人心的BMX牌之前,她以为她为奥运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结束了。 除了新冠之外,肠胃炎也让包括澳大利亚运动员在内多国选手退赛。 8月13日星期二,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委员会(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队医卡罗琳·布罗德里克(Caroline Broderick) 表示,85名运动员和官员接受了各种疾病检测。 其中,44人(31名运动员)检测呈阳性,其中16人为新冠,15人被归类为“其他”。 安全情报机构警告称友好国家不应干预澳洲社区事务 Loading... 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ASIO) 负责人表示,如果人们知道他的机构发现哪些国家积极干涉侨民社区,他们会感到很震惊。 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局长迈克·伯吉斯(Mike Burgess)表示,友好国家是被发现在澳大利亚社区积极活动的“三到四个”国家之一。 他警告说,如果威胁对澳大利亚人构成重大风险,他将公布这些国家的名字。 伯吉斯先生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时事节目《知情人》(Insiders)采访时说:“我能想到至少三四个我们实际上发现积极参与外国干涉澳大利亚侨民社区的国家。” “其中一些会让你感到惊讶,其中一些也是我们的朋友。” 上个月,联邦政府公布了推出几项新措施的计划,以对抗日益增长的外国干预威胁。 这些计划包括将2020年成立的反外国干预工作组永久化,并扩大到包括澳大利亚税务局(Australian Taxation Office)等机构。 最近几个月,有消息称国家安全机构发现一名当地公务员和一名医生被招募来协助追捕一名外国政权的批评者,该政权随后向其特工提供大笔资金,要求他们“尽一切必要”来压制异见人士。 ABC还获悉,当局最近发现了一个国际情报机构的阴谋,该机构试图引诱一名批评外国政权的澳大利亚居民到海外,然后“消灭”(eliminated)他们。 间谍机构负责人批评伊朗大使 就在伯吉斯发表上述言论的几天前,联邦政府将澳大利亚的官方恐怖警报级别提升至“很可能”,因为加沙战争加剧了社区紧张局势。 安全部门认为,现在发生暴力极端主义行为的可能性比当局在2022年11月将警戒级别降低至“有可能”时更大。 伯吉斯先生再次斥责伊朗驻澳大利亚大使,称该外交官的言论可能会引发暴力。 联邦政府上周召集了大使艾哈迈德·萨德吉(Ahmad Sadeghi),因为他在社媒上发帖鼓动将以色列人从“巴勒斯坦圣地”暴力驱逐。 他的帖子说,他希望“最迟在2027年将犹太复国主义瘟疫从巴勒斯坦圣地中消灭”。 伯吉斯先生说,这一言论“不可接受”。 “伊朗驻澳大利亚大使,这是一个典型的、可怕的例子,实际上是不恰当的、不可接受的语言,它实际上会引发我们社会的暴力,”他告诉《知情人》节目。 “我通常不会对外交官和他们所说的话发表评论,但实际上那是一个值得被指出的例子。” 虽然不愿对个别政客发表评论,但伯吉斯先生也承认前副总理巴纳比·乔伊斯(Barnaby Joyce)将选票比作子弹的言论没有帮助。 澳大利亚国家党前座议员乔伊斯在告诉参加反风力发电场集会的抗议者“准备好装弹匣”并投票罢免总理、联邦能源部长克里斯·鲍文(Chris Bowen)和当地议员斯蒂芬·琼斯(Stephen Jones)后被迫公开道歉。 “如果你用伤害人的武器来类比,这是无济于事的,”伯吉斯先生说。 社媒精选 ABC中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刊登短小精悍的视频和帖子,报道突发新闻以及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ABC中文的X、Facebook和YouTube账号。 Loading Twitter content 《头条》仍在更新中,敬请关注。 Posted 9m ago9 minutes agoSun 11 Aug 2024 at 11:39pm
您可以订阅此RSS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