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活实验室 - 为更理想的生活
理想生活实验室是一家关注创意设计与生活消费的媒体。我们致力于:以国际的视野去关注品质生活发展的驱动力;把品牌、设计师与普通人群真正联结起来。
每年的 10 月 10 日是故宫博物院的生日。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京兆地方(现在的北京)的古物陈列所,之后 1925 年 10 月 10 日在紫禁城内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今年正值它的 100 岁生日。 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故宫博物院在两岸都有,不过两岸的故宫博物院都遵循了故宫最早的历史,这个 10 月两边都发行了纪念邮票来庆祝建院百年,似乎成了一种呼应,也延续了剪不断的纽带。 大陆这边的邮票由中国邮政在 10 月 10 日准时发行,这套《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由尹晓飞设计,1 套 2 枚,面值都是 1.2 元。 它们分别叫“器载文枢”和“丹青永续”,前者以“金嵌珍珠天球仪”为主题元素,背景是故宫神武门及周边宫殿群,后者以《千年和合轴》为核心内容,以“千年和合”来展现中华文化的千年传承,当中体现着和谐、包容、兼收并蓄的哲学思想与精神内核。 邮票以高精度胶版工艺印制,体现了文物的质感。除了套票,还有小版张和小全张。其中小版张的边饰用了特种金属质感油墨,顶部有“宫标”,底部有海水江崖图案,它们还带荧光效果,会在紫外灯照射下体现出来,一方面是体现了高级感,同时也起到了防伪的效果。 台湾地区的邮票由中华邮政在 10 月 17 日发行,这套《国立故宫博物院 100+ 院庆纪念邮票》有 1 套 4 枚邮票及 1 张小全张,上面展示了 5 件不同时期的故宫馆藏器物。 它们分别是商周的“婴祖丁鼎”、北宋的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清朝乾隆年间的“洋彩玲珑转旋瓶”和“雕橄榄核舟”。小全张(台湾地区小全张的概念应该是大陆的小型张)上是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谿山行旅图),它也被称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尤其在台湾地区,这是这些文物首次在邮票上出现,也让更多人可以以更多的方式了解和感受悠久的中华文化与技艺传承。 除了收藏邮票,两岸的故宫博物院也都带来了 100 周年特展,大家还有更多的方式参与到百年庆典当中。 首先是 9 月 30 日开始,“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开始在午门展厅展出,展览分成了“一脉文渊”、“百年传承”和“万千气象”三个单元,共展出文物 200 套,展期会持续到 12 月 30 日。 展览不单独售票,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预约即可参观。但需要留意的是目前展览非常火爆,社交平台上已经有“排队 8 小时就为了看一眼《清明上河图》”之类的分享了(这是时隔 10 年《清明上河图》的再次展出,的确是机会难得),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在“台北故宫”进行中的则是“甲子万年:国立故宫博物院百年院庆特展”,展览主要位于北部院区第一展览馆的 105、107 陈列室,现场以“开门见山”、“相遇寰宇”、“万象交织”和“迎向未来”四个单元呈现,展品有超过 100 套。 邮票上的 5 件作品也都在展品之列——不过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在南部院区展出的,同时亮相的还有郭熙《早春图》和李唐《万壑松风图》,这三幅“镇馆之宝”级别的藏品也是首次集体亮相。 台湾地区的展览是从 10 月 4 日开始的,将持续到 2026 年的 1 月 4 日结束。因为历史原因“台北故宫”厉害的展品也相当的多,有机会不要错过现场饱饱眼福。
对于手机拍摄我们会有怎样的期待?当传统相机已经离我们的日常越来越远,一部手机记录所有已经是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生活。但即便我们听了很多“手机代替单反”之类的说法,很多时候手机拍摄还是存在一些限制,这些限制可能是物理上或者说光学上的,比如高像素大画幅,比如长焦。 但这些限制所对应的场景,其实恰恰是我们日常拍摄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去看演唱会或者看比赛,且不说“山顶”位置,即便买了内场票,普通的手机变焦也不可能真正拍到明星或者运动员的精彩瞬间;去户外徒步,一些风光需要大画幅展现,也有很多无法靠近的美景会需要长焦来记录。 至于在城市里“扫街”、观鸟爱好者“打鸟”……这些无不需要广阔的焦段,尤其得靠长焦端的覆盖范围和高解析力才能实现。甚至很多时候为了抓住转瞬即逝的美好,我们没法去考虑构图,第一时间先按下快门再说,这时如果有足够高的像素,就能后期再在整张照片上截取出合适的画面,并同样保持足够的清晰度。 所有的这些,都完全是我们日常会经常遇到的场景——也可以说是长期以来手机拍摄的痛点。因此当 OPPO 这次推出了号称“旅拍神器”的 Find X9 系列,还和哈苏打造了专业影像套装,这让我们可以期待其所能带来的体验,看看它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出片。 作为“年度旗舰”的 Find X9 Pro 把各项配置都拉满了 Find X9 系列在 10 月 16 日发布,它有 Find X9 和 Find X9 Pro 两款,它们都有致敬 OPPO 全球合作伙伴孙颖莎的拼搏精神的“追光红”配色,Find X9 Pro 还有“绒砂钛”,以及来到理想生活实验室的“霜白”——它的玻璃背板有着绒感金属光泽,超窄边框加上 8.25 毫米的机身厚度,让单手握持和操作非常轻松。 这次 Find X9 系列用的背板工艺值得一提,这一“绒砂工艺”能让玻璃焕发出高级内敛的绒感金属光泽,又能在玻璃上打造出丝绒般细腻的亲肤感,这让我们手上的 Find X9 Pro 的机身有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绒砂质感”。 作为 OPPO 的“年度旗舰”,Find X9 Pro 各项配置都拉满了:它全球首发了 1 尼特明眸护眼屏,内置的是天玑 9500 旗舰芯片,并有新一代 OPPO 潮汐引擎和芯链技术加持,来确保各环节的体验升级。整个系列还首发搭载了刚发布的 ColorOS 16,系统强调全场景丝滑流畅,并支持了完善的 AI 应用和生态互联。 影像部分自然是最重要的卖点,Find X9 Pro 配备 5000 万像素的前置镜头,后置有 5000 万像素的超广角和广角镜头,有首颗获得哈苏光学认证的真 2 亿像素长焦镜头,还沿用了上一代 Ultra 才有的丹霞色彩还原镜头——其中广角和长焦镜头都支持了 OIS 防抖,丹霞色彩还原镜头负责处理复杂光线下的偏色问题(尤其是人像肤质)。 Find X9 Pro 首发了 5000 万像素哈苏 8K 超清照片的所有焦段默认直出,超动态大底主摄首次支持“瞬时三曝”技术,让抓拍也能保持高动态;也实现了光学系统和算法支持同步进入 2 亿像素时代——得益于新一代计算光学架构 LUMO 超像素引擎,每个像素都能单独计算和融合处理,实现“前所未有的清晰画质”。 此外它首发了 4K 超清实况照片,不管封面帧还是过程帧都能足够清晰,也强化了视频拍摄的变焦环节,并支持了 4K 120 帧杜比视界和 10bit Log 视频拍摄。Find X9 Pro 还内置自研山海通信增强芯片来优化网络连接,有 7500mAh 大容量冰川电池并支持 60 个月健康耐用,成为一套“体验全面超 Ultra”的顶级之选。 相关信息:Find X9 Pro 有 12+256GB、12+512GB、16+512GB 和 16+1TB 四种配置,价格分别是 5299、5699、5999 和 6699 元。 它将从 10 月 22 日上午 10 点开始全面发售(另外还有卫星通信版,会在 11 月开售)。 开箱和组装 OPPO 哈苏专业影像套装 感受它的质感、专业度与仪式感 OPPO 和哈苏从 2022 年宣布战略伙伴关系以来,至今已经研发了 4 代影像系统,在 Find X9 Pro 上双方的合作不仅带来了深度调校的色彩和复刻哈苏经典镜头的拍摄质感,还带来了联合打造的哈苏专业影像套装,把操作、功能性乃至仪式感都提升了一个更高的水准上。 套装的核心是增距镜,它为 Find X9 Pro 量身打造,安装后它能让长焦镜头达到 230mm 焦段,最高能到等效焦距 920mm 的惊人距离,实现 40X 光学品质变焦效果。如果对高品质长焦出片有更专业的追求,或者要的就是去演唱会好好拍拍自己的“爱豆”,那么这套装备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首先套装比手机包装盒可大多了,正面有大大的哈苏“H”标志,套装里有 4 个盒子,分别是专业磁吸保护壳、专业磁吸摄影手柄、专业手机肩带和 OPPO 哈苏专业增距镜套装,其中保护壳上装配了衔接卡槽,增距镜套装里包含前后镜头盖,还有用于连接脚架的衔接支架。 磁吸保护壳和磁吸手柄都在进一步扩充 OPPO 的磁吸生态,其中手机摄影手柄有着出色的做工,皮质手柄也带来了舒适的握感,橙黄色的快门按键和哈苏原厂一模一样,味道非常“正”,两处拨轮也是摄影师很习惯的使用方式。 而保护壳支持了肩带,肩带通过快挂扣设计来和保护壳进行连接和分离,这应该是很多摄影师熟悉的快拆操作。这一快挂扣还用上了哈苏标志性的橙黄色“快挂豆”,也在进一步“点题”。 当然主角还是这支增距镜,它的设计非常有“哈苏味”,全铝合金材质加上 180 克左右的分量,也就是细了点,除此之外握在手里的感觉就是哈苏本身的镜头(不过对焦环只是装饰和方便把持,没有实际功能),包括镜头盖几乎就是完全复刻。如果手上就有哈苏相机,完全可以放一起对比下,做工和质感应该没什么区别。 这样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一方面对于“小白”用户来说,安装和使用都是非常简单且直观的,完全不会有什么障碍,而从专业摄影师的角度来说,这套装备也非常符合大多数摄影师的使用习惯。 通过便捷且优雅的安装,我们将能得到一套相当霸气的“完全体”,这是目前 Find X9 Pro 在长焦端最专业且最顶级的形态(也许也是整个市场上最强大的组合之一),让人相当跃跃欲试想要出去好好拍一拍了。 多说两句:这套 OPPO 哈苏专业影像套装的定价是 1699 元,而除开手柄和肩带,OPPO 哈苏专业增距镜套装和磁吸保护壳也是加一起单独发售的,这一套定价 1099 元。 只相差 600 元,或许可以一步到位?因为装上镜头后无论重量还是重心都和我们普通用手机完全不同,外出时有个肩带会很方便,而手柄也非常实用——除了更好的手感和支持脚架,它甚至还能给手机无线充电。 三大最常见场景下的实拍展示 看看用增距镜如何“近距离捕捉精彩” 实拍当然是我们拿到 Find X9 Pro 和 OPPO 哈苏专业影像套装之后最期待的环节了,我们的体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日常正常的拍摄,包括前后置几个镜头都用到,也尝试了多个内置拍照模式,这是 Find X9 Pro 本身所能带来的影像体验。 二就是作为重点的、配备哈苏套装的 Find X9 Pro“完全体”的表现了。因为装了哈苏套装后会遮掉其它镜头,只留下长焦镜头加增距镜,于是这成为了一次专属于长焦的专项体验——通过户外、城市和演唱会三个大家常见的拍摄场景,我们好好过了一把长焦的瘾。 首先在常规的拍摄里,8K 超清、2 亿像素带来了出色的解析力,这应该会让“数毛党”非常满意。同时这也带来了很大的“二次构图”的空间,有时候我们可以随便拍一张下来,后续再从里面截取,反正清晰度是足够的。 这几年用 OPPO 旗舰影像手机的同学肯定都会专门去用用当中的哈苏模式,这次 Find X9 Pro 里的哈苏大师模式也是多代产品沉淀的成果了,基于 HNCS 色彩模式进行专门调校,“哈苏味”十足。 这个模式的色彩并不锐利强烈,但有层次感,没有生硬的过渡,质感舒适,光影氛围感也非常好,是一套高级的风格化拍摄的选项。它除了 AUTO 档,还有 PRO 档位,让有定制化需求的用户能调整诸如色温、快门速度、ISO 等参数来完成拍摄内容。 还有 XPan 模式。哈苏曾经推出过一款叫 XPan 的旁轴胶片相机,它以 24x65mm 宽幅格式的独特构图视角备受哈苏用户的喜爱。XPan 显影动画模式在 Find X9 Pro 上回归,并可叠加经典的 NC、CC 等胶卷滤镜,让用户快速感受哈苏这款独特相机当年的魅力。 来到哈苏套装加持的长焦部分。户外是个非常典型的场景——玩户外的同学大多都喜欢拍摄,这对相机的要求很高,多支镜头是少不了的,但这意味着要背负更大的重量,本身去户外要准备的东西就够多了,带传统相机的话负担会更大,很难保持灵活行动。 Find X9 Pro 原生摄像头的焦段是 15mm、23mm、70mm,已经覆盖了超广角到长焦,而加上哈苏套装的增距镜,长焦端能直接达到惊人的 230-920mm,并且所有焦段的解析力都保持在相当不错的程度,足够拍出质量非常好的照片。 这样超长焦镜头的空间压缩感,在户外场景中能很好地拍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照片,让更多人能拥有“从看到的到拍到的”锻炼“摄影眼”的机会和成果。 更重要的是,一部不到传统相机镜头一半重量的手机就能覆盖全焦段,也几乎完全没给背包增加什么负担,对于户外人来说,可以让自己“走得更远,得到的更多”。 多说两句:户外环节我们去到的是四川汶川县阿尔沟,这是今年川西很火的徒步路线,海拔从 3000 米上到 4100 米,到达山顶会看到龙池,简直是对每个到达这里的户外人的奖励。 回到城市,建筑摄影一直就是很多摄影师的“心头好”,各个焦段都不可或缺。相比传统相机,Find X9 Pro 免去了带各种镜头的麻烦,而相比其它手机,2 亿像素、增距镜加持下的长焦镜头提供了更大的拍摄空间,让摄影师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 最后我们去了邓紫棋的成都演唱会。演唱会绝对是最重要的拍摄时刻之一了,如果没能好好出片,简直像没有来过一样。但大型演唱会无论内场还是外场,想拍到自己满意的照片其实非常困难,而有哈苏套装加持的 Find X9 Pro,让拍摄终于变得更简单、轻松,关键是——它真的能靠手机拍到明星特写,毕竟“拍得到”比什么都重要。 在现场,想拍出环境感、氛围感,我们会用 70mm 焦段或者“哈苏增距”模式下的 10X(230mm),想拍清楚明星就直接用 20X(460mm)乃至 40X(920mm),无论坐在哪里都不用担心拍不到想要的画面,我们会有足够多的机会留下经典美好的瞬间。 写在最后 Find X9 Pro 整体表现出一款顶级旗舰的素质,而影像端搭配哈苏套装,更是在向一套专业相机靠近。更好的镜头素质、更适配拍摄场景的算法、出色的使用体验,还有丰富的格式、功能、滤镜可供选择,无论摄影爱好者还是专业摄影师,都能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这次我们其实拍摄了非常多的照片,都非常漂亮,要做取舍选出其中一部分并不容易,我们将在理想生活实验室的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继续分享这次没有发出来的其它样张。 想想我们应该很久没有这么充满热情地去到多个地方,去拍下这么多照片,显然不单是因为工作,还是称手的工具和更多的可能性激发起了心里的某些东西。 也许这就是影像之于我们的意义,让我们更兴奋地去记录自己的生活,而未来当我们每次看到这些影像,会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这是一路走来的人生印记。 从另一个角度,这也是一款美好的产品之于我们的意义,从满足功能性到有更多无形的追求,产品从“解决问题”迈向对于“生活价值”的回归,好的产品不应该让人纠结“能不能拍到”、“怎样才能拍到”,而是让我们可以把全部注意力和感情投向想要记录的事物本身上。 在 Find X9 系列的发布会上,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多次忍不住要把产品说成是“相机”,也提到有了 Find X9 系列“以后出游不用背相机”,还真是一点都没有夸张。
10 月 17 日,红魔发布了全新游戏手机红魔 11 Pro 系列,系列有红魔 11 Pro 和红魔 11 Pro+ 两款,同场还有红魔游戏本 16 PRO·2026、氘锋 80W 桌面风冷无线充电座和氚锋能量魔块 10000mAh 几款生态新品发布。 红魔 11 Pro 系列延续了品牌的视觉语言,设计上还是保持了前后纯平“零凸起”,同时也延续了透明设计——系列准备了“氘锋透明暗夜”和“氘锋透明银翼”两个透明配色,此外还有“暗夜骑士”和“银翼战神”两款非透明款可选。 作为最大的亮点,是系列首创了“风水双冷”架构,在行业中首次将风冷和水冷同时应用到了手机上。 在风冷部分,红魔本身就是业内最早将散热风扇做进手机的品牌之一,这次已经将风扇升级到了每分钟 24000 转,在高转速快速带走热量的同时还有防水特性和大风道设计,能进一步确保安全性和提升风冷效率。 而水冷部分用了 AI 服务器上同款氟化液,它有零下 60 摄氏度到零上 108 摄氏度超宽液态范围和绝缘不导电特性,解决了低温结冰、高温汽化与漏液导电等隐患,加上高强度工艺和跌落测试优化,以及整机 IPX8 级防水,确保机身内实现稳定安全的水冷循环。 此外红魔 11 Pro 系列还搭载了行业首创的 4D 冰阶 VC,体积比前代提升了 24%,整体导热性能提升了 50%,加上电竞本级别的液态金属 3.0,整体构建起了“水冷 + 风冷 + VC + 液态金属”的四重散热组合,全面覆盖热量从产生、传导到散发的各个环节,让手机性能得以持续稳定输出。 并且在机身设计上还专门通过蓝透圆环启动的方式让水冷变得可视化,这一独特的处理一下子让系列在市面上众多同质化的机身当中脱颖而出(不过是透明款才有这一设计)。 在此基础上,红魔 11 Pro 系列搭载了悟空屏 2.0,它采用 X10 屏下发光材料,有着 1.5K 分辨率和 144Hz 刷新率,搭配上 95.3% 的屏占比,用户将得到非常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而通过新思触控芯片,系列实现了 360Hz 全局采样率和 3000Hz 瞬时触控采样率,配合 MagicTouch 3.0 触控技术,这会在游戏时带来更快的响应和足够的跟手性。同时系列还搭载了 520Hz 肩键,并通过超大触控面积和防手汗算法,这些都可以帮助用户在游戏中有更好的发挥。 红魔 11 Pro 系列也继续强调品牌当家的性能表现,这次系列搭载了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同时有 LPDDR5T 及 UFS 4.1 Pro 组合,而配合 CUBE 擎天游戏引擎 3.0 的调度加上自研红芯 R4 芯片,用户能得到超分超帧并长时间稳帧表现。 此外系列还内置了 PC 模拟器,在手机上也能玩上 PC 端的 3A 大作。 电池和充电部分也都拉满了。 此外系列搭载了 5000 万像素双主摄,后期可以通过 AI 来进行消除、扩图等处理,而包括帮写、识别物体、“圈搜”屏幕内容等在内,AI 已经融入到全新 REDMAGIC OS 11 的方方面面。 红魔 11 Pro 还继续为主播考虑,它支持有线和无线的多场景投屏,有 8K/60Hz、4K/144Hz 多规格输出模式可选,覆盖各类直播场景。 定价方面,红魔 11 Pro“暗夜骑士”的 12+256GB 和 16+512GB 分别售价 4999 和 5699 元,“银翼战神”的 12+256GB 和 16+512GB 分别是 4999 和 5699 元。 红魔 11 Pro+“暗夜骑士”12+256GB 售价 5699 元,“氘锋透明暗夜”16+512GB 售价 6499 元,“氘锋透明银翼”有 16+512GB、16+1TB 和 24+1TB,价格分别是 6499、6999 和 7699 元。 还有多款生态新品亮相 红魔也照例带来了多款生态新品。其中最重磅的是红魔游戏本 16 PRO,它也采用了透明的设计语言,机身上用到了钢化铝硅玻璃材质,而键盘腕托区域的准分子超级肤感漆具备了抗汗、耐磨的属性,触控板等位置还有 RGB 灯效,将游戏氛围烘托得非常到位。 它配备了 16 英寸显示屏,这块屏幕有着 2560 x 1600 像素分辨率和 300Hz 刷新率,而响应时间只有 4 毫秒,无论游戏还是日常办公都能足够流畅。它还配备了包括 2.5G 有线网口、HDMI 2.1 FRL、三个 USB-A 在内的完善的接口,同时连多个外设都没有问题。 红魔游戏本 16 PRO 搭载了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75HX 处理器,有英特尔独家 APO 游戏优化技术能针对多线程游戏和多任务处理进行专项优化,从而减少卡顿和延迟,显卡则可选 NVIDIA 的 RTX 5070 Ti、5080 或 5090。红魔游戏本 16 PRO 还通过升级魔冷散热架构 2.0 来确保高负载下性能仍然稳定不降频,同时体感温度仍然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水平。 红魔游戏本 16 PRO 的 RTX 5070 Ti 和 RTX 5080 版本都是 32+1TB 的,价格分别是 16999 和 22499 元,国补后分别是 14999 和 20499 元,RTX 5090 是 64+2TB 的,售价 29999 元,国补后是 27999 元。 手机方面除了红魔 11 Pro 系列,还有一个 GOLDEN SAGA 系列,它以高端材质体现“极致美学·臻金传奇”的定位。它的机身采用了碳纤维材质加航天级蓝宝石后盖,同时搭配镜面银中框,并点缀了金色的电源键和 logo。 在内部,它搭载首款流金水冷散热系统,就连 VC 和风道都是镀金镀银的,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强化奢华。 它提供了一个 24+1TB 的版本,定价是 9899 元。 此外还有氘锋 80W 桌面风冷无线充电座,它能带来 80W 无线充电,定价是 499 元,目前有福利价是 399 元;氚锋能量魔块 10000mAh 提供了 PD 45W 快充并支持多协议兼容,它的售价是 199 元,目前福利价是 169 元。
10 月 17 日,优衣库和 Jonathan Anderson 个人品牌 JW Anderson 携手打造的 2025 秋冬合作系列正式发售。 双方合作始于 2017 年,也持续有 8 年了,中间有过起起伏伏,近年来随着袜子、神裤等明星产品的诞生,这个系列也进入了相对的稳定期,成为优衣库支柱型的设计师合作系列之一。 而这一季 JWA 合作系列迎来了一个特别的节点,这是 Jonathan Anderson 加入 DIOR 之后,和优衣库合作的首个系列。 近年来用优衣库打造奢侈品牌平替的讨论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有很高的传播度,从前两年的 Miu Miu 到最近的 Saint Laurent,不少网友分享了用优衣库模仿大牌穿搭的思路,而用 JWA 系列打造“DIOR 平替”自然就更名正言顺了。 新一季 JWA 系列和过去几季的思路大差不差,风格上以“英伦”、“学院”、“户外”为关键词,单品也有很强的延续性,大受欢迎的直筒牛仔裤、去年秋冬推出的舒芙蕾渐变针织衫等明星产品本季继续回归。此外像格纹衬衫、条纹衬衫、费尔岛风毛衣这些从第一季开始就在玩的经典英伦风单品,本季也继续输出新的版本。 而其中的条纹 POLO 衫以及多款衬衫,都能在 Jonathan Anderson 为 DIOR 打造的作品里找到直接的相似款。 作为秋冬系列,自然少不了外套,本季的重点款是巴恩风科技外套,它是近年来工装风流行趋势与优衣库主推轻暖 PUFFTECH 科技结合的产物,灯芯绒拼接的翻领加格纹内衬,很有那个味道。女款版型会短一些,并且有可拆卸的连帽设计,男款是更加经典的版型。 配件的部分,本季新推出的披肩、复古风的灯芯绒帽子都值得尝试,帆布手拎包有多款亮眼的新配色,袜子也继续带来多个新款式。 和过去几季一样,JWA 系列的规模依旧不大,但单品基本都非常耐看,适当的设计感赋予经典英伦风单品恰到好处的个性,不会太挑人,也有足够的穿搭造型空间。定价也是一如既往,最贵的巴恩风科技外套 599 元,衬衫有 199 和 249 元两个价位,针织衫统一都是 249 元,牛仔裤 299 元,袜子还是 39 元。系列已经在优衣库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开售。
10 月 16 日晚,OPPO 在广州正式发布了 Find X9 系列,早些时候 OPPO 已经开始预热这款机型,包括一天前的 OPPO 2025 开发者大会上也再次提到,它是 OPPO 的“年度旗舰”,同时也作为了 OPPO 30 周年的献礼之作。 系列有 Find X9 和 Find X9 Pro 两款,设计上采用绒砂工艺,让玻璃材质有了绒感金属光泽,而超精密冷雕工艺实现了镜头模组和背板的无缝衔接,加上 1.15 毫米超窄四等边直屏边框及 1:1 的机身重量分布,确保了舒适的握持手感。系列还全系支持了 IP66/68/69 满级防水,并通过了 SGS 五星抗跌耐摔认证。 发布会前 OPPO 就官宣了孙颖莎出任 OPPO 全球合作伙伴,这次首次全系带来的“追光红”配色就是为了致敬孙颖莎的拼搏精神。此外 Find X9 还有“绒光钛”、“霜白”和“雾黑”,Find X9 Pro 则有专属的“绒砂钛”及“霜白”可选。 在机身正面,Find X9 系列全球首发了 1 尼特明眸护眼屏,OPPO 通过首创的自研屏幕双产线跑通了全链路自主体系,在自研 P3 屏幕显示芯片和芯链技术加持下实现了微米级实时子像素校准,从而让 1 尼特的显示仍然纯净通透。 此外它还有 120Hz 高刷、3600 尼特超高亮度并支持全链路原彩 ProXDR 和杜比视界,以及覆盖了晶盾玻璃并支持湿手触控。 作为全新一代的“旅拍神器”,影像部分在发布会上被重点介绍,Find X9 搭载了 5000 万像素广角、超广角和长焦镜头,Find X9 Pro 的长焦主摄到了 2 亿像素,此外同样是 5000 万像素广角和超广角镜头,这次整个系列也都有了丹霞色彩还原镜头。 在拍摄中,系列首发了哈苏 8K 超清照片,照片模式下默认直出,且能覆盖广角、主摄和潜望长焦等所有焦段,它的背后是新一代计算光学架构 LUMO 超像素引擎,通过 OPPO 芯链技术及并行计算来实现的。同时系列也全球首发了直出 4K 超清实况照片,无论封面帧还是过程帧都能足够清晰。 而在光学层面,Find X9 Pro 能通过哈苏“真 2 亿”长焦镜头(首颗拿到哈苏光学认证的移动影像镜头),借助 f2.1 大光圈、70mm 黄金焦段和抑制杂光的超晶态蓝玻璃,呈现拥有清晰细节的高解析力画面。它还首次支持 2 亿像素照片多帧合成,即便裁切也是高画质,会有种中画幅相机的玩法感受。 在旅拍途中,借助超动态大底主摄和首次支持的“瞬时三曝技术”,用户能实现实时高动态抓拍。在人像部分,Find X9 Pro 搭载了第四代色彩还原技术,通过升级的 Ultra 级丹霞色彩还原镜头,协同成像传感器、多光谱传感器的三者融合,将带来最精准的色彩还原,而整个系列也都能借助丹霞色彩还原镜头在各种场景下拍出肤感细腻的人像大片。 OPPO 和哈苏的合作也进一步深化,Find X9 系列的哈苏大师模式支持了实况拍摄,即便是动态的瞬间也具备了专业哈苏影像调校,而全新 XPAN 模式复刻了经典相机宽画幅效果,并有拟真显影动画并支持胶片更换,这会让拍摄有足够的仪式感。 OPPO 还首次和哈苏联合打造了专业影像套装,在哈苏 2 亿超清长焦镜头的基础上,配合哈苏增距镜,能实现最高 40X 光学品质变焦直出超清画质的体验,在演唱会、看比赛等场景下这会发挥非常实在的作用,即便位置很远坐到了“山顶”,也有机会完成一些特写照片。 理想生活实验室这次也提前拿到了这一套装,稍后我们会为大家带来开箱内容。 同时 Find X9 系列也升级了视频拍摄的表现,通过 LUMO 智慧视频系统,基于 OPPO 超级影像专用调度器等核心技术优化,实现了对曝光、变焦和长时间拍摄的稳定性的全面优化,尤其变焦操作零时延反馈做了重点加强,超广角到长焦的丝滑过渡也更加符合人眼习惯。 Find X9 系列还支持了 4K 120 帧杜比视界和 10bit Log 视频拍摄,这将满足专业创作的需求。另外人像视频能精准还原肤质,复杂场景下的收音、防抖及智能曝光能力也有全面升级,Find X9 系列可以成为大家全场景视频录制的称手工具。 包括影像处理在内,这些都由 Find X9 系列强大的处理性能支撑。系列全系搭载了天玑 9500,同时有新一代 OPPO 潮汐引擎和 OPPO 芯链技术,以足够的算力来确保影像、屏幕、触控等全场景的体验升级。 系列也首发搭载了 ColorOS 16,强调全场景丝滑流畅,并带来了完善的生态互联表现。 这次系列还都标配了自研山海通信增强芯片,也标配了大容量冰川电池,Find X9 和 Find X9 Pro 的容量分别是 7025mAh 和 7500mAh,而配合 OPPO 自研的完美球形硅碳材料与长寿算法,电池可以支持到 60 个月的健康耐用。 定价方面,Find X9 有 12+256GB、16+256GB、12+512GB、16+512GB 和 16+1TB 五种配置,价格分别是 4399、4699、4999、5299 和 5799 元,Find X9 Pro 有 12+256GB、12+512GB、16+512GB 和 16+1TB 四种配置,价格分别是 5299、5699、5999 和 6699 元。 同时 OPPO 提供了哈苏专业增距镜套装,1099 元,如果还需要更完善的配件比如磁吸保护壳、手柄等等的话,可以选择哈苏专业影像套装,1699 元。 Find X9 系列会从 10 月 22 日开售,此外 Find X9 Pro 卫星通信版会在 11 月开售,并将率先支持 eSIM。 这次还有 OPPO Pad 5 和 OPPO Watch S 发布。其中 OPPO Pad 5 的机身厚度只有 5.99 毫米,重量 577 克,在这么轻薄的机身上配备的是 12.1 英寸显示屏,这块有着 3K 分辨率,同时支持最高 144Hz 刷新率、600 尼特手动亮度和 900 尼特峰值亮度,在出色的显示效果之外还有全程 DC 调光等护眼技术,让学生用户可以健康使用。 它内置的是天玑 9400+,搭配天工散热系统,能在重载游戏和多任务处理时保持流畅,它能实现主流游戏“全满帧”,也让 ColorOS 16 运行游刃有余。OPPO Pad 5 上带来了全新五窗同开模式,为学生用户定制了多项 AI 学习提效功能,还支持了 PC 级 WPS,这些将极大提升办公和学习效率。 它提供了“幸运紫”、“星河银”和“深空灰”三款配色,8+128GB、8+256GB、12+256GB 和 16+512GB 分别是 2599、2799、3099 和 3599 元,柔光版有 8+256G 和 12+256GB 可选,价格分别是 3099 和 3399 元。 此外 OPPO Pad 5 智能触控键盘售价 699 元,OPPO Pencil 2 Pro 售价 499 元,OPPO Pad 5 智能保护壳售价 199 元。首销会限量加赠价值 299 元的孙颖莎限定礼盒,另外学生购机还赠送价值 399 元 OPPO Pencil 2。 OPPO Watch S 采用圆表设计,它的表身只有 8.9 毫米厚,重量也只有 35.1 克,保持了佩戴的轻巧舒适。它采用 2.5D 弧面玻璃,1.46 英寸的 AMOLED 屏支持了 60Hz 屏幕刷新率和高达 3000 尼特的运动模式亮度,它还支持了湿手触控,即便运动中出汗也可以轻松使用。 OPPO Watch S 提供了专业的运动和健康功能,它首创的 AI 运动教练功能能通过分析各项指标来推荐个性化运动方案,运动中也能实时监测配速、心率等关键数据来提供改进建议。它配备的双频 GPS 能支持用户的户外活动,它也支持了 100 多种运动模式,满足从日常健身到专业训练的全阶段运动需求。 健康方面,OPPO Watch S 内置了 8 通道心率和 16 通道血氧传感器,配合 OPPO Sense 运动健康算法 ,能通过“60 秒体检”功能一键完成心脏、睡眠、身心三大场景 13 项指标的监测。 而在日常生活中,OPPO Watch S 适配了 Android 和 iPhone,有 DeepSeek 小布助手语音交互,还有智能车控,内置的 330mAh 电池还为它带来了最长 10 天的续航。 OPPO Watch S 提供了“跃动绿茵”、“律动银”和“竞速黑”三款配色,价格分别是 1499、1299 和 1299 元。
对于笔记本电脑,我们往往还是很容易有“既要又要”的期待,既要它性能强大,工作和娱乐的需求都能满足,又得要它轻薄小巧,这样方便携带,放在任何包里都能轻松带走,并且它最好还得长续航,不需要随时寻找插座,出门一天不用带电源最好。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既要又要”不好满足,这是个长期的痛点,也是多年来各家品牌都在努力的课题。在这个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上,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代表产品带来各自的解法。今年 9 月 Acer 宏碁刚刚首发了旗下的新款笔记本电脑非凡 Go Edge,它以极致的机身承载了高效的生产力,为移动创作人群带来了新的选择。 这次我们准备了 #实验室TV 视频,来为大家更直观地分享这款机型的上手体验,当中我们也邀请到科技博主黄小凡同学来一起分享了自己对这台机型的感受。 注:我们在 WeWork 上海招商局广场(上海市静安区成都北路 333 号)和 Chuar Bar 串儿吧(上海市黄浦区泰康路 210 弄田子坊 7 号院 11 室)完成了这次拍摄。 制片:黄菊 / 导演:尹兴霖 / 摄影:马帅 / 剪辑:橙子、文慧 / 脚本:别特洛夫 极致轻薄的机身加上优雅设计 还有一系列为移动工作优化的细节 非凡 Go Edge 从发布时就很容易被我们注意到了,它的机身厚度是 16.65 毫米,重量只有 990 克,对于日常几乎随时随地都要和笔记本电脑在一起、随时移动可能还经常出差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机身数据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苹果 13 英寸 MacBook Air 都还要 1.24 千克呢,非凡 Go Edge 还能更轻 20%,可见一斑。同时它的长宽分别是 313.7 和 229.3 毫米,考虑到它是一台 14 英寸屏幕的本子,体型上几乎已经压缩到极致,这带来了极佳的便携性,尤其对于女生来说,不用去选丑丑的电脑包,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它塞进各种日常小包里带走。 非凡 Go Edge 还有着时髦的外观,它采用“云锦白”配色,外盖(A 面)上除了品牌 logo,同时还做了“乌金腰线”的点缀,另一边还有专属的 AI 标识——AI 的应用也的确体现在了后续非凡 Go Edge 为我们带来的多项功能中,直接提升了我们的体验与效率。 加上它采用了航空级镁铝合金材质(A、C、D 面都是),确保了质感和机身强度(非凡 Go Edge 通过了 10 项 MIL-STD 810H 军规测试。虽然不建议尝试,但它是能扛住跌落之类的意外的),同时材质表面还做了哑光喷砂,摸起来会比很多产品用的工程塑料要细腻太多,而且还不沾指纹。 但即便已经足够纤薄,非凡 Go Edge 还是提供了极为齐全的接口,它有两个雷电 4 和两个 USB-A 口(USB 3.2 Gen 1),还有 HDMI 2.1 和 3.5 毫米耳机孔,这也许已经超过了我们对这类轻薄本的预期了。这带来的好处可想而知,我们不用再配转接头,而雷电口支持 100W PD 充电,USB-A 口支持关机充电,有 HDMI 直连也更方便外接显示器…… 这也在进一步为我们日常携带和移动使用“减负”,同时它也极大程度考虑了应用场景,比如后面还会专门提到的长续航。而单说屏幕,非凡 Go Edge 的 14 英寸 OLED 屏有全球首款康宁大猩猩 Matte Pro 玻璃覆盖,按官方数据,这能降低 95% 的屏幕反光,使得即便在户外强光下,它的屏幕显示仍然清晰锐利,我们不用再刻意找一些背光区域才能移动办公了。 并且这块屏幕本身也是高素质的,它有着 2880 x 1800 像素的 3K 分辨率,还是实用的 16:10 比例(一屏显示的内容会更多),同时支持了触控、100% DCI-P3 广色域及 120Hz 刷新率,无论多媒体创作还是看电影之类的娱乐,这块屏幕的效果都相当可靠。 它还能 180 度“摊平”,多人开会可以直接展开,然后触摸操作即可。 这样以各方面设计和配置将日常携带和移动使用的负担降到了最低,在提供完善体验的同时也有着优雅设计,实现了多方面的兼顾。这是一款我们日常会很乐意随时带着和投入使用的工作伙伴,在宏碁对它的定位“精英身份象征 x 移动创作神器”里,它首先诠释了“精英身份象征”的样子。 英特尔酷睿 Ultra 第二代领衔的高能效表现 非凡 Go Edge 诠释“移动创作神器”定义 至于“移动创作神器”,则是基于非凡 Go Edge 的性能配置和它所能提供的工作表现,让它可以成为能长期陪伴大家的工作利器。 以理想生活实验室日常的工作来说,对于编辑和记者,处理媒体内容往往需要核实大量信息,同时开几十个浏览器标签页是家常便饭,加上 Office、Photoshop 肯定是同步安排,系统占用很容易就会跑满。 而对于商务同事来说,会经常需要接收大体积的文档,并且得快速处理方案和表格,视频编辑则是要处理大量素材并完成剪片后制……不同的工作,都同样会对性能提出要求。 目前来看非凡 Go Edge 还是表现得相当稳定,一方面得益于它的屏幕显示非常讨喜(窄边框也让工作可以非常沉浸),同时重要的是它的性能配置:非凡 Go Edge 内置了英特尔酷睿 Ultra 7 258V 处理器,它通过 8 核心 8 线程(4 个性能核心加 4 个低功耗高效内核)架构和最大睿频 4.8GHz、英特尔锐炫 140V 核显以及 47 TOPS 的 NPU 算力和 115 TOPS 的峰值总算力,让非凡 Go Edge 具备了出色的图形处理、多任务处理和端侧 AI 能力。 作为当下英特尔当家的低功耗 AI 处理器,整个酷睿 Ultra 第二代系列带来了单核性能、核显能力、AI 算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功耗降低,从而加强续航能力,这也是目前对于轻薄本来说综合表现最好的处理器方案的选择。 当然非凡 Go Edge 肯定不是奔着纯粹的性能本去的,但它处理我们日常工作场景下的需求算是游刃有余,这当然也和标配的 32GB LPDDR5X 8533MHz 内存、1TB PCIe 4.0 SSD 固态硬盘有关,非凡 Go Edge 还通过大尺寸风扇加双铜管组成的散热系统来实现强效控温,让性能可以持续输出,而同时整体仍然保持得相当安静。 在软件端,我们也能体会到非凡 Go Edge 对日常使用所提供的支持。比如它提供了一个 AcerSense 智慧电脑助手,这里能直接了解电脑的运行、电池、模式等各部分状态,我们可以在静音、普通和性能三个模式之间切换,或者看到性能的占用情况,一些应用的快捷方式也在这边,可以一键直达。 这当中还有 Experience Zone 智慧专区,这里集合了 AI 相关的功能,像是一键抠图、动态效果壁纸等都可以直接调用。如果有电话会议,系统能进行背景模糊,或者针对个人或多人会议来进行 AI 降噪。 甚至还有独立的“播客录制”选项!在这个人人都可以起号的时代,创作者们现在有了这么有针对性的工具,让大家可以不再过多操心设备或者调试方面的问题,而能尽可能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创作本身上。 兼顾多种需要,满足多元场景 很多细节也在潜移默化提升着使用体验 硬件端同时满足便携和工作的需求,应用层面对多元场景提供了体贴的支持,非凡 Go Edge 展现出了一台理想的、属于下一个世代的生产工具的样子。而在整个过程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细节,它们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我们的使用体验。 比如非凡 Go Edge 提供了全尺寸背光键盘,它的键帽用了 UV 固化工艺,会比普通塑料键帽耐用得多,同时它不仅有 1.55 毫米键程,还有着舒适的回弹反馈,但打字仍然保持在非常安静的程度。 此外右上角的开机键整合了指纹识别,触控板区域还加入了 AI 专属呼吸灯——会在开机或进行 AI 类应用时亮起,这样将无形的处理过程给具象化,带来特别的交互感和氛围感。 另一个代表性的细节来自 Acer User Sensing,这是基于 AI 赋能带来的安全管理功能,它能通过 FHD IR 红外摄像头来监测用户位置,当发现用户离开电脑 10 秒就会自动锁屏,再回来时,靠近电脑到 50 厘米范围就会自动解锁。 这样我们偶然的离开不用担心忘了锁屏可能导致安全问题,而回来时又不需要专门的解锁操作,整个是在无感、无意识的状态下就确保了安全可靠。此外这项功能还能在用户离屏幕只有不到 30 厘米时提醒用户“保持健康视距”,在健康的维度上也为用户考虑到了。 在工作之外,非凡 Go Edge 看电影看剧也是一把好手,除了因为它的广色域高清屏,还包括它的 DTS X Ultra 音效和 Hi-Res 音频认证带来的听觉体验,而要简单玩个游戏“摸个鱼”,非凡 Go Edge 的性能也能带得动。 最后提一下续航——这也是非凡 Go Edge 或者说这一类产品所需要体现的优势,这会让轻薄便携真正体现价值和具备实用性。非凡 Go Edge 内置的是 65 瓦时大电池,它的标称续航时间是连续播放视频 21 小时,在我们的实际使用中,如果只是网页浏览、文档工作和时不时开开线上会议,那么正常工作 8 小时其实绰绰有余,外出一天基本是不用带充电器的,这样移动办公也不需要到处找插座了。 而如果是密集的图像处理和视频剪辑,那么耗电会快一些,但因为非凡 Go Edge 支持了快充,本身它配的就是 100W 充电器,关机状态下它能在 30 分钟内充电 50%,也就是中午一个小睡的时间,接下来的这半天,非凡 Go Edge 就又可以满血出发了。 “用户需要啥就给啥” 让“既要又要”不再彼此矛盾,而是有机共存 总的来看,对于非凡 Go Edge,宏碁似乎有个核心思路就是“用户需要啥就给啥”——要轻薄,就用航空级镁铝合金做机身给做到 990 克;要耐用,就过军规测试;要性能,就上英特尔酷睿 Ultra 第二代加大内存;要续航,就上 65 瓦时大电池;户外办公怕反光,就用专属防眩光屏;担心安全又怕麻烦,就加上自动锁屏和解锁…… 这其实并不容易,它没有在“轻薄”、“性能”、“续航”和“耐用”这几个经常需要互相妥协的要素上做减法,没有为了某一点而牺牲另一点,而是通过设计和配置来实现了一种“不妥协的平衡”,让大家的“既要又要”不再彼此矛盾,而是得以兼顾和有机共存。 而从使用体验来看,我们会觉得非凡 Go Edge 精准击中了“高频移动办公人群”的痛点,无论是商务人士、创作者,还是忙忙碌碌的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都不用在“轻”和“强”之间做选择,而是可以有一个又轻便又强大,同时还能保持时髦优雅的干活工具的选项的。 宏碁非凡 Go Edge 参考价格:9999 元(32GB+1TB。补贴到手价 7999.2 元起) 购买渠道:宏碁天猫旗舰店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将在 10 月 29 日发布 10 月 16 日,米其林确认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将在 10 月 29 日发布。 土耳其航空和阿尔及利亚航空签署合作备忘录 10 月 13 日消息,日前土耳其航空和阿尔及利亚航空签署合作备忘录,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并在原有基础上扩展双方的代码共享协议。签约仪式在阿尔及利亚航空位于阿尔及尔的总部举行。 基于合作备忘录,未来除了扩大共享航线网络,双方还将共同探索在货运联运、飞机租赁、机上餐饮、贵宾休息室互访、维修保养和地面服务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共同推动业务增长。 格兰菲迪 XS 双雪莉桶系列发布 日前格兰父子洋酒集团正式发布全新的格兰菲迪 XS 双雪莉桶系列,系列首席酿酒大师布莱恩·金斯曼调配,包含三款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它们分别甄选 15 年、18 年及 21 年的格兰菲迪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并分别在欧罗洛索雪莉桶、莫斯卡托雪莉桶及珍稀 PX 雪莉桶中完成熟化,从而在保留格兰菲迪标志性风味的同时带来全新的风味层次。 系列将在今年 11 月率先在中国市场全球首发。 BYREDO 推出全新 Bois Obscur 夜幕暗影乌木香水 10 月 15 日消息,日前 BYREDO 在夜幕系列下推出全新 Bois Obscur 夜幕暗影乌木香水。它的前调包括藏红花、尤加利、纸莎草,中调是乌木协奏、晚香玉、茉莉,基调是矿物琥珀协奏、广藿香、岩蔷薇、檀香木。 香水用了整块玻璃雕琢成的纤长廓形香水瓶,搭配古雅金色瓶盖。大片由摄影师 Romain Lenancker 拍摄。 BYREDO 的夜幕系列在 2015 年亮相,目前已经有 5 款浓香精,除了这次的新品,还有 Cuir Sellier 夜幕马鞍匠、Casablanca Lily 夜幕卡萨布兰卡百合、Vanille Antique 夜幕远古香草和 Rouge Chaotique 夜幕无序。 百年灵发布全新广告大片 10 月 16 日,百年灵发布全新广告大片,大片由品牌代言人黄景瑜出镜,他佩戴了百年灵机械计时 B01 腕表 42、航空计时 B01 计时腕表 43 和复仇者 B01 计时腕表 44 夜间任务版。 富士发布 instax mini LiPlay+ 10 月 14 日,富士在上海正式发布了新款数模一次成像相机 instax mini LiPlay+,这是富士 instax 系列首台双镜头的一次成像相机。 它有“金米黄”和“午夜蓝”两款配色,现代美学的机身设计体现了金属质感,它有主镜头和自拍镜头,通过 3 英寸 92 万像素显示屏加自拍镜头,用户不需要翻转机身就能实现“抬手即拍”体验。 它延续了 instax 的拍摄体验,新增的叠层拍摄模式可以将主体和场景在同一张相纸上融合。除了常规拍摄,它提供了 instax 有声照片功能并新增了“有声相册”,支持将最多 10 张有声照片搭配背景音乐来输出独特片段,为此官方预置了 10 种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也支持调节录音和背景音乐比例,并配合 3 种动画效果来让用户进行 vlog 创作。 instax mini LiPlay+ 也继续支持通过专门 app 来实现手机照片打印,这次也同步有新款 mini 相纸“浮光”上市,并有两款不同配色的相机包、相机肩带及水晶壳这些中国区限定周边。instax mini LiPlay+ 的建议零售价是 1899 元。
成都的同学们,准备迎接小长假之后第一个正常的双休周末了。仍然保持在非常舒服的温度,离立冬也只有半个多月,户外活动继续安排起来。 在太古里,DESCENTE 迪桑特 9 月 29 日正式揭幕了全新的 DESCENTE CHENGDU 城市概念店,之前迪桑特已经在上海和杭州等地带来了这一全新店型,这是品牌 4.0 空间设计语言在西南地区的首次落地,也标志着迪桑特在西南区域的零售战略的再次升级。 店铺在太古里的二层,这次焕新成两层空间,门店以“明日世界”为主题,将四川标志性的竹元素融入其中,这也成为迪桑特首次大规模引入竹元素打造空间主体,搭配店内采用的雪白色、竹木原色和低饱和度灰色,体现了冰雪意象,也构建了灵活的动线、清晰的布局和沉浸式的体验。 店内带来了迪桑特的多个系列,一层兼顾产品展示和各项服务,值得留意的是 BLANC 区域,它以水泥地面搭配原木结构,以极简美学、可移动的陈列系统带来独特的选购感受,二层则是滑雪、铁三、综训、跑步等迪桑特核心品类的陈列区,除了为大家带来专业装备的选择,尖屋顶结构的保留也让空间通透,且层次感十足。 迪桑特 DESCENTE CHENGDU 城市概念店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 8 号成都太古里中里二层 2215 号铺 去太古里的话可以周六去,这周六中午 lululemon 会在漫广场带来全新活动,这是经典的“一起好状态”主题活动的再次回归,而且是在城市中心带来,热爱运动的同学们不要错过又一次热汗的机会,而且是将地标变成运动场的奇妙体验。 这次的“好状态趣动场”由 lululemon 和加拿大艺术家 Geoff McFetridge 一起呈现,提前可以在“lululemon 热汗生活”小程序上进行预约。还是老样子,lululemon 的活动完全不需要自己本身是不是什么健身达人,普通“素人”、甚至平时并不怎么运动的同学们也完全可以跟着大使和社区伙伴动起来,只要自己“感觉好”就好。 lululemon“好状态趣动场” 时间:10 月 18 日(周六)13:00 - 14:0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 8 号成都太古里漫广场 在保利时光里,这周末三天会有“好好运动会”带来。去年 10 月 18 日保利时光里开幕,很快就已经一年,作为周年庆活动,保利时光里将运动和社交融合起来,并以有趣的方式带来自己的生日企划,让整个项目成为一个运动场,整个活动也成为一场城市派对。 从周五到周日的三天里,保利时光里会有“Canpet's Party 犬岛大富翁”、“HYROX 竞赛日-PFT”、“极限脉冲 Ultimate Pulse”、“Zumba In Time”、“‘来都来了,动动也好’地图集章”及万物市集六大主题活动,它们涵盖了宠物活动、体能挑战、尊巴派对和打卡抽奖等各种形式,大家应该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 同时保利时光里还把整个周年庆时间拉长到了一个月,接下来到 11 月 16 日,场内不同区域还有各种趣味运动项目等着大家,同时还有促消费活动同步推出,像是国潮品牌满 399 减 100、精品零售满 1000 减 200、体验零售满 199 减 50、数码满 1000 减 50 这些都非常实在,此外还有全场 5 倍积分、会员专享 2000 积分兑 50 元无门槛券等可以一并留意。 成都保利时光里“好好运动会” 时间:10 月 17 - 19 日 地点:武侯区吉瑞二路 99 号成都保利时光里 这周末的演出的部分。周六晚有场游鸿明的巡演,这对于 80 后、90 后的同学们来说可能是青春记忆了,甚至不是歌迷都一定听过他的歌,或许可以看个现场来怀旧一下。 游鸿明“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2025 全国巡回演唱会·成都站 时间:10 月 18 日(周六)19:00 开始 地点:双流区吉龙路 313 号高新体育中心多功能体育馆 费用:380 / 480 / 680 / 880 / 1080 元 当然这周末真正的热门现场无疑是邓紫棋了,她的世界巡演 2.0 来到了成都站,并且是这周末连开三场。虽然票是很早就售罄了,但目前在票牛、摩天轮等 app 上还是可以买到的,邓紫棋的巡演一直以来口碑都非常出色,值得大家冲一把。 2025 邓紫棋 I AM GLORIA 世界巡回演唱会·成都站 时间:10 月 17、18、19 日每天 19:00 开始 地点:龙泉驿区东安街道体育公园路 16 号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费用:380 / 580 / 780 / 980 / 1280 / 1580 元
人在北京的同学们周末好,最近北京继续降温,大家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也快立冬了,这周末可以趁着冬天正式开始前出门逛逛市集和音乐活动。 一个大活动是郎园 Vintage 的 Plan B 音乐生活节,它从这周开始,会连着两周在每周的五、六、日进行,届时现场有包含音乐文创、原创手作、咖啡等摊位的音乐人市集,有露天音乐会,期间郎园 Vintage 还有本周末的多抓鱼市集和下周末的众爱慈善商店限时活动。 其中多抓鱼市集从这周四开始连续 4 天带来,除了图书(有特别挑选的音乐类图书和乐器入门书)和原创好物外,还有不少品牌服饰和 Remake 商品,此外有 5 家音乐厂牌带来了唱片合作区,周日下午还会有“黑胶唱片自由交换局”的活动。 另外还有“灵魂飞地”展,这会在兰境艺术中心开幕。现场将带来和 40 多年间中国独立音乐发展息息相关的珍贵物品,从绝版海报、音乐刊物到首发磁带,还有展览打造的巨型互动装置和沉浸式影像空间,热爱独立音乐的同学们不要错过。 Plan B 音乐生活节 时间:10 月 17 - 19、14 - 26 日 地点:朝阳区通惠河北路郎家园 6 号院郎园 Vintage 费用:免费 多抓鱼市集“旧物新声” 时间:10 月 16 - 19 日每天 10:00 - 20:00 地点:朝阳区通惠河北路郎家园 6 号院郎园 Vintage 16 号楼虞社演艺空间 费用:免费 灵魂飞地——独立音乐四十年回顾展 时间:10 月 17 日 - 11 月 30 日每天 10:00 - 18:00 地点:朝阳区通惠河北路郎家园 6 号院郎园 Vintage 兰境艺术中心 6、7 号楼双展厅 费用:免费 而在奥森公园,这周六和周日有“奥森计划·蹦”的演出,两天里将有 12 组乐队登台,像是 Nova Heart、法兹、柏林护士、秘密行动、八仙 8Immortals 等,而且跟音乐节一般的表演时长不同,12 组乐队中有 8 组都是 60 分钟的表演,可以享受更长时间的现场。 2025 奥森计划·蹦 时间:10 月 18、19 日每天 14:00 - 21:30 地点:朝阳区科荟路 33 号北京奥森公园南区露天剧场 费用:198 / 339 元(单日普通区 / 单日前区双人) 最近如果去到国贸,可以看到江诗丹顿旗舰店换上了全新艺术家合作主题橱窗,这是由江诗丹顿和中国青年艺术家毕蓉蓉合作带来。这一橱窗装置以“金缕问纹”为主题,以“纹样的悠久传统及跨越时间与文明的演变”为灵感,通过将萧山花边非遗工艺和瑞士圣加仑蕾丝传统融合并重构,以金线绣制和光影交织带来。 除了北京国贸,这套橱窗还同步在江诗丹顿的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和广州太古汇旗舰店亮相,它们展现着生生不息的意境,也继续扣题江诗丹顿的“臻途”精神。 江诗丹顿全新艺术家合作主题橱窗 地点: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1 号国贸商城南区二层 SL2033 江诗丹顿北京国贸商城旗舰店 而在三里屯的话可以留意 Vuori 的新店。10 月 9 日 Vuori 的三里屯太古里店开幕,这是 Vuori 的华北首店,也标志着品牌正在加快布局华北市场。 店铺延续了品牌全球统一的设计语言和空间美学,整体以海岸风情为灵感,在打造宁静又现代的氛围的同时,也塑造了“海浪”等自然元素的意象。 店内带来了 Vuori 涵盖高性能运动装备和日常通勤服饰在内的男女装系列,大家可以直接感受品牌带来的产品和兼顾运动与日常的现代生活方式。 Vuori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店 地点:朝阳区三里屯路 19 号三里屯太古里南区 SLG38-1a
如果说当下最火的展览,那也许是 10 月 12 日刚开幕的 THE MONSTERS 十周年巡展·上海站,这当然是 LABUBU 迷们这段时间最不能错过的活动,之前就连苹果 CEO 库克来中国的第一站也安排在了这里。加上最近还有贝克汉姆在澳门没买到 LABUBU,“精灵天团”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次的展览是在洛克·外滩源的众安·美丰大楼一层带来的,上海站是全球巡展的首站。 展览由 POP MART 泡泡玛特和 How2work 联合策划,以“MONSTERS BY MONSTERS: NOW AND THEN”(精灵天团:此刻与未来)为主题,全面回顾了 THE MONSTERS 从 2015 年诞生以来的 10 年发展历程。 展览分成了 6 个主题区域,“奇幻森林”区域还原了 LABUBU 和精灵伙伴居住的奇幻森林场景,“艺术回廊”区域展出了龙家升的原画作品,“手稿研究室”呈现了百余张珍贵手稿,“光影游乐场”中有 LABUBU 的互动,“镜屋”则陈列了从 2015 年至今的 THE MONSTERS 公仔。 此外户外广场上还有 6 米高的、来自 THE MONSTERS 家族的 KING MON 雕塑。 这是“LABUBU 之父”Kasing Lung 龙家升大量未曾公开手稿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历代公仔产品 10 年来首次以最完整的形式集结亮相。 展览将持续到 11 月 8 日,每天的开放时间从上午 10 点持续到晚上 8 点。展览门票 59 元,可以在泡泡玛特官方微信小程序和大麦上购买。
10 月 15 日,OPPO 在深圳带来 2025 开发者大会(ODC),在上午的主论坛环节,OPPO 分享了最新的 AI 战略,同时正式发布了全面焕新的 ColorOS 16。 而作为一年一度 OPPO 和开发者、合作伙伴密集碰撞的盛会,今年开发者大会也通过 AI 峰会和多个分论坛活动建立了更多联结,它们将定义接下来全球 OPPO 用户所能得到的体验。 首先 OPPO 强调了 ColorOS 的“本色”是“流畅”,并且是“全场景、全设备和全区域的全面流畅”。 同时 OPPO AI 的全新战略也同步发布:新计算、新感知和新生态,它们以 On-Device Compute 端侧智能计算、PersonaX 记忆共生引擎及 Agent Matrix 智能体生态框架三大技术底座,共同推动 ColorOS 全面进入 AIOS 时代。 ColorOS 16 的发布是这次主论坛最重要的内容,整个系统开发以“全面流畅”为核心,通过全新的极光引擎、潮汐引擎及自研的繁星编译器三个核心技术,以 Android 首个“无缝架构”实现的一致性、芯片级动态追帧和全新编译器来共同实现这一目标,达成重载和久用的双重流畅。 AI 是 ColorOS 16 的另一个重要属性,一个“一键闪记”功能的升级就带来了非常多全新且便捷的体验,它能具备更多的记忆内容,支持一键记多图、一键闪记视频(长视频懒得看的话,“一键闪记”可以快速提取视频摘要)、随口记等等。 同时作为定位年轻人的操作系统,ColorOS 16 针对年轻人生活的很多场景进行了专门考虑,比如更方便的查看取餐码(会有有趣的动效,甚至能匹配不同品牌,并根据冷饮热饮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图标)以及一键闪记账单等,这些也都是基于 AI 来实现的。 这次“一键问屏”也有了升级,全新“小布助手”带来了 AI 实景对话功能,通过专属声纹识别,在嘈杂环境下系统能精准识别用户声音,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的位置在手机屏幕上识别屏幕外的信息。 并且这个过程是连续对话的,甚至用户随时打断回答来重新提问都没有问题。 此外现在的“小布建议”范围更广,还多了简报功能。而全新的录音摘要功能支持实时分角色转写和 AI 摘要,系统级全局 AI 写作功能支持风格化写作(不仅能写好听的话,还能“一秒 5 喷”……发布会现场大家都会心一笑)和生成思维导图,而全新便签、智能的人像补光、焕新的相册、实况支持拼图等也都提升了操作效率或使用的乐趣。 设计方面,ColorOS 16 带来了全新光场设计,将“光”作为了这次界面的重要概念,操作中将模拟光线在真实环境中的反馈。用户可以在基于 OPPO AI 的“灵感主题”下将实况照片设置成主题,可以在桌面上生成特别文案,灵感图标还支持各种自定义。 OPPO 也继续推进跨生态的体验,ColorOS 16 和 Apple Watch 做了深度打通,OPPO 手机上可以接听和接收 iPhone 的电话、短信及应用通知,AirPods 也可以开盖即连,苹果端的备忘录现在也可以迁移到 OPPO 这边。 ColorOS 16 在 PC 上也带来了更好的跨屏互联,手机屏镜像投屏在电脑上后还能以拖拽完成文件传输,此外还有电脑版“小布助手”可用。 而 OPPO 自有生态的“一碰互传”也更方便,以及 ColorOS 16 的跨车机互联支持更全面,平板电脑的大屏优化更漂亮,手写笔体验也做了加强——平板电脑上也能得到 PC 版 WPS 体验了。 按 OPPO 的计划,ColorOS 16 已经从当天开始内测,随后它将在 Find X9 系列、一加 15、一加 Ace 6 和 OPPO Pad 5 上首发搭载。 过去一年多以来 ColorOS 保持了每月更新,ColorOS 16 也将继续“月更”。 最后 OPPO 还发布了隐私安全智护体系,会以更智能、更友好的全新权限管理帮开发者更高效完成平台权限审核,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同时 OPPO 开放平台也正式推出了“一键出海”服务,帮助开发者将应用直达 OPPO 应用服务覆盖的 108 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开发一次,发布全球”。
10 月 13 日晚,vivo 在上海举行发布会,正式带来 X300 系列,同场还有 vivo WATCH GT 2、vivo TWS 5 及 vivo Pad5e 等 IoT“全家桶”发布。 对于 X300 系列,vivo 体现出了绝对的重视,9 月底 vivo 就已经为它举行过影像技术沟通会,同时在刚过去的 2025 vivo 开发者大会上也有很多铺垫,这一切将大家对 X300 系列的期待情绪推上了最高点。而最终 vivo 也用一场近 3 小时的发布会隆重带来了这款重磅机型。 系列分 X300 Pro 和 X300 两款,它们延续了 vivo 标志性的设计语言,其中 X300 Pro 有“旷野棕”、“自在蓝”、“纯粹黑”和“简单白”四个配色,它的机身厚度只有 7.99 毫米,想想它顶级的影像能力,这个纤薄程度非常了不起。 同时它配备了 6.78 英寸显示屏,有微弧直边中框搭配背部的丝绒玻璃工艺带来舒适的握持体验,此外悬浮水滴冷雕玻璃工艺还让镜头模组到面板实现平滑过渡,视觉上也非常优雅。 X300 的机身更是控制在了 7.95 毫米厚,重量只有 190 克,加上 6.31 英寸的屏幕,这款“小屏旗舰”让携带和日常使用都非常轻松。它的背部同样采用悬浮水滴冷雕玻璃与丝绒玻璃材质的组合,而提供的是“幸运彩”、“自在蓝”、“惬意紫”和“纯粹黑”四个配色。 对于影像的介绍自然是发布会上份量最重的环节,X300 Pro 搭载了 85mm 蔡司 2 亿 APO 超级长焦,它基于 1/1.4 英寸的蓝图 x 三星 HPB 图像传感器,同时有 f2.67 光圈和蔡司 T* 镀膜,整个模组配备 CIPA 5.5 专业级防抖,加上 vivo 定义的天玑 9500 影像超能效 NPU,以及 vivo 自研蓝图算法和自研追焦引擎的深度协同,让 X300 Pro 具备了出色的运动追焦表现,即便演唱会和比赛现场需要 480mm 长焦抓拍,它也是游刃有余。 同时 X300 Pro 还有 5000 万像素蔡司云台级主摄和 5000 万像素蔡司超视野超广角镜头,尤其前者采用了 vivo 和索尼联合研发的 1/1.28 英寸蓝图 x LYT-828 传感器,通过 vivo 自研 VCS 仿生光谱 3.0 技术能实现更准确的色彩还原。 它还有 24mm 等效焦距和 f1.57 大光圈,也支持 CIPA 5.5 专业级防抖,而整个配置让 X300 Pro 在人像摄影上实现了从 24mm 到 135mm 的全焦段高清画质。 视频录制能力也在 X300 Pro 上全面升级。在蓝图影像双芯的算力支持下,X300 Pro 支持了 4K/60fps 电影人像视频功能,并提供了冷白、负片等视频风格。同时 X300 Pro 的主摄和长焦镜头都支持 4K/120fps 双轨防抖,现在可以手持完成高规格杜比视界 HDR 视频录制。 此外 X300 Pro 还支持全焦段 4K/120fps 10bit Log 视频录制,并加入了 ACES 专业色彩工作流,这对于专业人群来说将拥有电影级的创作自由。 X300 同样带来了“Pro 级影像”,它采用蔡司 2 亿像素、1/1.4 英寸蓝图 x 三星 HPB 传感器的超级主摄,同时有 f1.68 光圈和 CIPA 4.5 专业级防抖,用户可以借助高解析力在一张照片上截取出多个构图。而它的长焦则用的是蓝图 x 索尼 LYT-602 传感器,也同样获得了蔡司 APO 认证。 基于强大的硬件配置,整个 X300 系列也诠释了 vivo 要让人像摄影从“拍得清”到“拍得美、拍得有故事感”的升级之路。新一代透亮氧气美、蔡司自然人像原生美等多种风格能满足不同的审美偏好,而 AI 定制美颜功能在蓝晶 x 天玑 9500 强大的端侧 AI 能力的支持下能学习用户的修图偏好,从而实现一键批量精修。 动态人像也同样有品质保证,系列新增了“Live Photo 路人消除”功能,夜景人像场景下对于复杂的光线也有准确的处理和色彩还原。此外 X300 系列还全系搭载了全焦段变焦闪光灯,配合“电子柔光箱”智能布光技术和“闪光烟花人像”创意模式,让夜景人像更有氛围感。 而包括影像能力在内,整个性能都基于 vivo 和联发科深度共研的蓝晶 x 天玑 9500 旗舰芯片,搭配 vivo 自研的蓝图影像芯片 V3+,让 X300 系列实现了“双芯合体”,也让全新的 OriginOS 6 得以流畅展现。 另外 X300 Pro 和 X300 分别内置 6510mAh 和 6040mAh 的蓝海电池,它们采用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还有“软硬一体”的能效优化来提升续航表现。 X300 系列几乎把每个环节的配置都拉到了顶,在一些“周边配置”上,它搭载了自研寰宇信号放大系统 3.0,同时支持超声波指纹,机身具备 IP68/69 级防护,还内置了 X 轴线性马达并提供了 USB 3.2 等。 而为了提升创作表现,vivo 还为 X300 全系适配了蔡司 2.35x 长焦增距镜和摄影师套装。 最终揭晓的价格也非常不错,X300 有 12+256GB、12+512GB、16+256GB、16+512GB、16+1TB 共 5 个版本,它们分别是 4399、4699、4999、5299 和 5799 元,X300 Pro 有 12+256GB、16+512GB、16+1TB、16+1TB 卫星通信版共 4 个版本,它们分别是 5299、5999、6499 和 8299 元。 vivo 还带来了和 CASETiFY 合作的 X300 限定款手机壳,它的图案来自艺术家周日央。它支持磁吸功能,CASETiFY 标志性的 EcoShock 缓震设计能为手机带来强悍保护。它的零售价是 429 元,首销月期间和 X300 一起买可享受 129 元的优惠加价购价格。 还有 vivo 多款 IoT 新品一起发布 和 X300 系列一起发布的还有多款 IoT 新品,vivo 在多条产品线上完成了一轮更新。 其中 vivo WATCH GT 2 搭载了 2.07 英寸的大屏,同时它的黑边最窄已经做到了 1.8 毫米,实现了 82.4% 的屏占比,显示区域比上代产品提升了 24.5%。另外这次它的曜石黑版机身首次采用了黑色高亮工艺处理的铝合金中框,也进一步提升了质感。 vivo WATCH GT 2 搭载的就是刚发布的蓝河操作系统 3,它以“蓝心小 V”融合满血版 DeepSeek 带来日常生活的 AI 体验,用户能在手腕上实现语音问答及各种智能功能。此外 vivo WATCH GT 2 还支持无网通信、微信手表版、车钥匙等,也能和 iOS 跨生态互联,实现同时接收 vivo 手机和 iPhone 通知的“双机互联”。 作为穿戴设备,vivo WATCH GT 2 搭载了健康 AI 智能算法体系,它能在跑步时实时显示燃脂热量、当前燃脂占比及实时的燃脂速度等,帮助用户评估运动效果。同时它支持了超过 100 种运动模式,能全面指导用户的日常运动,还支持女性生理周期、睡眠监测、家人健康关怀等,实现全天候的健康守护。 它有“空格白”、“原点黑”、“贝壳粉”、“曜石黑”、“自在蓝”和“冰湖蓝”配色,价格 499 元起。 vivo TWS 5 有标准版和 Hi-Fi 版,它采用第二代陶瓷钨原声振膜,具备出色的瞬态、灵敏度及瞬态响应,频响范围 16Hz - 48kHz,它获得了 Hi-Res Audio Wireless 高品质无线音频认证。 同时它全系标配 LDAC 无损蓝牙传输协议,Hi-Fi 版还实现了 LHDC Lossless 无线无损音频传输,能带来 48KHz/16bit 的原声体验。 降噪也进一步加强,vivo TWS 5 的智能主动降噪深度达到 60dB,宽度 5500Hz,最高能消除 99.9% 的生活噪音。除了 ANC 主动降噪系统支持四麦克风主动降噪,它还针对飞机、地铁、公交三类高频场景定制了通勤降噪,另外通话时还有智能网络通话算法结合专业防风结构实现滤除 99% 的环境风噪,来确保人声的清晰传递。 vivo TWS 5 加充电盒能实现最长 48 小时的音乐连续播放时长,5 分钟快充能带来 2 小时的音乐播放。另外它还体现了 vivo 的跨生态的能力,它支持 Android 和苹果设备“无缝三连接”,能同时连接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三台设备并自由切换。 它的标准版有“纯粹黑”、“简单白”和“微薰紫”配色,Hi-Fi 版有“深海蓝”和“简单白”配色,系列的上市价格是 399 元起。 还有 vivo Pad5e,它的定位是年轻人的学习和娱乐全能平板电脑,它采用一体化金属机身,配备的 12.1 英寸显示屏有着 2.8K 分辨率、144Hz 刷新率和最高 900 尼特的全局亮度,还有全局护眼系统,7:5 的屏幕比例非常适合日常阅读和处理文档,它还支持选配柔光版并搭配 vivo Pencil3。 性能方面,它内置了高通第三代骁龙 8s、LPDDR5X 和最高 UFS 4.1 的组合,同时有立体散热系统来确保性能的持续输出。 使用中它支持了多款游戏的超分,有自研 4 扬全景声学系统来提升娱乐感受,在工作或学习时,OriginOS HD 加上 vivo Pad5e 对数十种主流文档的支持、多生态互联、跨端访问文件乃至蓝心大模型支持的 AI 工具等,将极大程度提升效率。 它有“展蓝图”、“灰常好”和“紫定行”三种配色,标准版的 8+128GB、8+256GB、12+256GB 和 16+512GB 分别是 1999、2299、2599 和 2999 元,柔光版有 8+128GB 和 8+256GB 两种配置,价格分别是 2199 和 2499 元。
根据 Research Insights 今年 3 月发布的最新报告,2024 年全球鞋类市场规模约 4570.9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增至 5882.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3%。推动全球鞋类市场规模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趋势,也催生出对健康舒适鞋履的持续需求。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雪地靴再度翻红,成为很多人冬日的首选鞋履。但雪地靴的健康属性其实是个悖论,雪地靴的平底设计缺少对足弓的支撑,外硬内软的设计又缺少弹性和缓冲,不透气的鞋内环境还容易滋生真菌。作为一款主打保暖的鞋履,雪地靴其实是为特定场景打造的功能性产品,并不适合全天、长时间的穿着。 我们是否还有更理想的舒适健康选项? 10 年前横空出世的 Allbirds,用一双羊毛鞋征服了硅谷大佬和好莱坞明星,也向雪地靴执掌的舒适鞋履市场发起了挑战。 为什么说羊毛鞋是一个更理想的投资对象? 2016 年美国《时代》周刊用“世界上最舒服的休闲鞋”形容彼时的新晋品牌 Allbirds 推出的 Wool Runner 羊毛鞋,这款鞋因为在硅谷的流行而引发关注,包括 Google 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前 Twitter CEO 迪克·科斯特罗(Dick Costolo)在内的多位大佬都被拍到穿着这款极简低调的鞋履,它一度成为硅谷撞鞋率最高的单品之一。 有人开玩笑说它是“硅谷的制服”,《纽约时报》在 2018 年甚至撰文称“想要融入硅谷,就穿这双鞋”。 在全球科技中心诞生了一双爆款鞋履,乍一看似乎不符合人们的常识,但细细想来,用如同打造一件科技产品一样“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打造一双鞋子,恰恰使 Allbirds 羊毛鞋解决了舒适鞋履长久以来的多个痛点。 和同样主打羊毛材质的雪地靴相比,Allbirds 羊毛鞋在健康舒适和搭配适用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我们也从三个角度细细来看,为什么羊毛鞋拥有比雪地靴更高的价值感,是更值得投资的单品。 1. 为身心健康投资,舒适与可持续双重价值加成 现代鞋履的基本框架已经定型,在这一基础上,突破点主要在材料与对细节的把控。 Allbirds 羊毛鞋鞋面和鞋垫原材料的选择非常考究,它选用的是新西兰 ZQ 认证美利奴羊毛,其纤维直径仅为 15.5 - 24 微米,远远细于人类头发的 30 微米,已经非常接近羊绒,因此比普通羊毛更柔软亲肤。 这种天然纤维卷曲的结构,使其拥有了独特的温度调节和吸湿排汗特性。 众所周知,保暖的关键在于空气层,新西兰美利奴羊毛纤维卷曲形成密集气室能锁住空气,保暖性比普通羊毛高出 30%。和笨重的雪地靴相比,羊毛鞋看似轻盈,但保暖性却也强悍可靠,在零下的环境中也依旧能有效维持体温,兼顾保暖与造型。 并且和雪地靴只能在冬季穿着不同,羊毛鞋打破了季节的限制,羊毛的温度调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让大家四季皆可穿着。 同时新西兰美利奴羊毛纤维的吸湿率能达到自重的 33% - 35%,远远高于棉的 2%,能有效排除汗湿,保持双脚干爽,避免湿冷。鞋面的外层表面则有着更好的疏水性,适量雨水沾到后会变成水珠滑落,避免浸湿内部。 厚重不跟脚是雪地靴穿着感上的一大痛点,Allbirds 羊毛鞋选用纤维长度、弹性都优于普通羊毛的新西兰美利奴羊毛,其拉伸后恢复率超过 99%,结合立体编织技术,带来具有可靠包裹性又松软轻弹的鞋面,极大程度提升了穿着的舒适感。 它搭载的 Sweetfoam 鞋底能提供出色的缓震和回弹性,解决了雪地靴不利于足弓健康、加重关节负担的问题。Allbirds 羊毛鞋穿一整天也不会累脚,通勤、逛街甚至轻运动场景都能驾驭。 同时这还是一双“环保鞋”。它的核心材料羊毛是天然蛋白纤维,在土壤中 4 个月就能自然降解,且不会造成微塑料污染。其它零部件也同样强调环保可持续——鞋带是由可回收塑料瓶制造的,鞋底的原料则是甘蔗。 可以说,选择这双羊毛鞋,不仅是为舒适和健康投资,也是在为地球和内心情绪做着正向投资。 2. 为效率投资,给决策做减法 很多精英都会有一套自己的穿搭公式,会选择固定的单品和品牌组合,一旦决定,便会坚持很长时间,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乔布斯的经典三件套,他请三宅一生制作了上百件同款的黑色高领针织衫,雷打不动搭配 Levi's 的 501 牛仔裤。 对于每天可能要做上百次决策的精英们来说,剔除穿搭这些小事的干扰,精简决策,方能将宝贵的精力集中在关键事项中。选择设计和品质都信得过的单品,建立一个可靠且能经受时间考验的衣橱,之后就无需再为穿着费心了。 关于 Allbirds 羊毛鞋的舒适性我们已经说得非常多了,它会是一双让你在日常能足够省心的装备,鞋子虽是小事,但温度、脚感出现问题,其实会非常分心,羊毛鞋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这些问题。 同时它采用了极简风格的外观设计,不用担心过时,也不用担心搭配。和雪地靴主要适配寒冷户外场景不同,羊毛鞋模糊了商务与休闲的界限,它可以搭西装,也能融入更轻松的日常造型,通勤、会议、度假、轻运动都能拿下,有着超强的场景适配性。 选择它,也就像是选择了一件“效率工具”,本质上是为高效生活清除障碍,通过减少无关紧要的选择与干扰,释放更多空间给真正重要的事物。 3. 算一笔经济账,羊毛鞋的单次穿着成本极低 理性消费者都懂得计算“单次穿着成本”(Cost Per Wear),一双价格稍高,但耐用且经典的鞋,会远比一堆便宜但易过时、易损坏的鞋更加划算。 Allbirds 的羊毛鞋定价在千元左右,处于市场中位。和同等价位的雪地靴相比,它显然有着更高的利用率——传统雪地靴每年会有很长时间被闲置,闲置过程中也会损耗导致功能性减退。而和廉价的普通鞋履相比,羊毛鞋又在材质、耐用性、抗污、可机洗等方面有着更出色的表现,因此使用寿命更长,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以一双定价千元的羊毛鞋为例,如果穿着超过 200 天,单次成本即降至 5 元以下,如果穿着时间延长到两年甚至更久,那么单次成本将变得微乎其微。 从硅谷爆款,到改写休闲鞋履游戏规则 Allbirds 由新西兰前国家足球队队员 Tim Brown 与生物科技工程师 Joey Zwillinger 共同创立,一位是专业运动员,一位是材料领域的专家,这对组合从专业背景出发,希望在休闲运动鞋品类带来实质性的创新。 Tim Brown 在退役后申请了新西兰羊毛行业协会的奖金,开始研究既亲肤又耐穿的运动鞋材质,他在 Kickstarter 众筹平台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仅仅 5 天时间就筹集了近 12 万美元,远远超过了初始目标。这种热烈的市场反应预示着一场鞋履革命的到来。 2015 年 Allbirds 品牌在美国旧金山创立,2016 年 3 月 Allbirds 正式推出首款产品 Wool Runner 羊毛鞋,硅谷精英很快成为了品牌的第一批忠实用户,科技大佬们不约而同上脚同一款鞋履,自然引发关注。 Allbirds 羊毛鞋的热度并非一阵风暴,它在很长时间里持续发酵。马云、奥巴马、阿什顿·库彻、本·阿弗莱克、马修·麦康纳、伊丽莎白·奥尔森等更多名人不止一次上脚这款羊毛鞋,2018 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以个人名义投资了 Allbirds,羊毛鞋的影响力从硅谷延伸至全球。 如果说早期 Allbirds 的爆火得益于非同寻常的名人带货的路径,那么长期保持着活力则印证了品牌的产品力。2023 年,第二代羊毛鞋 Wool Runner 2 发布,《时代》周刊将它评为当年的“年度最佳发明”(The 200 Best Inventions of 2023)之一,诞生近 10 年的羊毛鞋已经逐渐展现出成为经典款的姿态。 革新式的舒适脚感与经典的外观,加上持续迭代的能力,Allbirds 羊毛鞋不仅值得成为我们每个人脚上长期的可靠伴侣,它也拥有了挑战雪地靴百亿市场的足够的底气。
内地《米其林指南》即将收录宁德和深圳 10 月 13 日,米其林宣布了《米其林指南》在中国内地的一系列调整:福建省《米其林指南》将在 2026 版纳入宁德,加上首版收录的福州、厦门和泉州,这样接下来福建省《米其林指南》将囊括福建的 4 座城市。 此外深圳也将纳入《米其林指南》,并和广州版合并,接下来将变成 2026 广州和深圳《米其林指南》。 Maria Grazia Chiuri 出任 FENDI 首席创意官 10 月 14 日,FENDI 宣布任命 Maria Grazia Chiuri 出任首席创意官。 这其实是 Maria Grazia Chiuri 时隔 26 年后的回归,早在 1989 年她就以皮具设计师身份加入了 FENDI,也由此开启了设计生涯。之后 1999 年她加入 Valentino 并专注于配饰领域,2008 年,她和 Pierpaolo Piccioli 共同出任 Valentino 创意总监,也开启了品牌的“黄金时代”。 2016 年 7 月,Maria Grazia Chiuri 出任 Dior 女装创意总监,成为 Dior 创立以来的首位女性艺术总监。在近 9 年后,今年 5 月 29 日,Maria Grazia Chiuri 在 Dior 2026 早春女装秀结束后官宣离任。 Maria Grazia Chiuri 入主 FENDI 后设计的首个系列将是 2026-2027 秋冬系列,将于 2026 年 2 月在米兰呈现。 Coach 在澳门开出“Coach Play Macau”概念店 10 月 10 日,Coach 宣布在澳门大三巴街富运台开出全新沉浸式“Coach Play Macau”概念店,店铺有两层空间,设计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米兰建筑风格中汲取灵感,同时融入了本地元素和澳门独特的葡式风情,此外 Coach 还和澳门艺术家林扬权合作,在空间中解构了澳门和纽约两地的地标与文化符号。 店内目前陈列了品牌的多个系列,目前参与店内互动活动还可以获取限定版澳门主题明信片。店铺每天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 10 点半到晚上 7 点半。 米恺晟出任新加坡乌节希尔顿酒店总经理 10 月 11 日消息,日前新加坡乌节希尔顿酒店宣布任命米恺晟(Michael Janssen)为总经理,任命已经从今年 9 月 15 日起正式生效。 米恺晟拥有 28 年资深酒店管理经验,他的职业生涯遍及亚洲、日本、中国、中东及欧洲等市场,曾在多家知名酒店担任领导职务。在加入新加坡乌节希尔顿酒店之前他曾任东京全日空洲际酒店总经理,也曾在 IHG 洲际酒店集团位于泰国、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项目担任高级管理职位。 iPhone Air 将从 10 月 22 日起在内地发售 10 月 13 日,苹果确认 iPhone Air 将在 10 月 17 日上午 9 点在内地开启预购,随后 10 月 22 日将正式发售。它有深空黑色、云白色、浅金色和天蓝色 4 种配色,256GB、512GB 和 1TB 容量分别是 7999、9999 和 11999 元。 iPhone Air 和 iPhone 17 系列一起在今年苹果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它有着极致轻薄的机身设计,并使用 eSIM。 目前已确认的 iPhone Air 发售渠道包括苹果官网、Apple Store app、Apple Store 天猫官方旗舰店、Apple Store 微信小程序、Apple Store 抖音官方旗舰店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10 月 13 日下午 5 点 45 分,2025 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奖正式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将今年奖项授予了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三位,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for having explained innovation-driven economic growth)。 其中乔尔·莫基尔将获得一半奖金(今年诺奖奖金是 1100 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 825 万元),他的获奖理由是“确定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for having identified the prerequisites for sustained growth throug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将分享奖金的另一半,他们的获奖理由是“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for the theory of sustained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乔尔·莫基尔 1946 年在荷兰莱顿出生,1974 年他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菲利普·阿吉翁 1956 年在巴黎出生,1987 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巴黎的法兰西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彼得·豪伊特 1946 年出生于加拿大,1973 年他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背景信息:一个小八卦,菲利普·阿吉翁的母亲就是 Chloé 的创始人、大名鼎鼎的 Gaby Aghion。 Gaby Aghion 在 2014 年 9 月 29 日去世,享年 93 岁。当时菲利普·阿吉翁还在哈佛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关于这次诺奖颁到的课题,其实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对于“80 后”及之后的人群来说,我们见证了超过 40 年的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在更大的尺度上,过去两个世纪里世界总体也保持了增长,大量人口摆脱贫困,除了经济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健康乃至文化程度等也都在全面提高。 但正如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 John Hassler 所说,“经济增长并非理所当然”,人类历史长河并不总以增长为主旋律,缓慢发展、停滞乃至倒退才是常态(一些重大发现会在短期内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并提高收入,但增长最终总会趋于平稳)。 而过去 200 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幅度超过过去任何时候,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很多经济学家也希望就此提出解释,找到持续增长的密码。 对此乔尔·莫基尔提出了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知识需要持续累积,“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某个东西行之有效,还需要对背后的原因进行科学解释”,而工业革命前的人们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导致了新发明的出现不仅困难重重,并且无法持续涌现。 在乔尔·莫基尔看来,驱动创新出现的基础是持续发展的“实用性知识”(useful knowledge),这包括了解释自然规律的“命题性知识”(propositional knowledge)和人类实践经验累积起来的“规范性知识”(prescriptive knowledge),它们的融合和持续叠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同时整个社会还需要对新思想、新观念有包容性,这才能让变革真正发生——正如启蒙运动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而知识的传播也会有助于提升社会的开放性,为变革创造更好的环境。 乔尔·莫基尔的理论解释了持续增长成为新常态的原因,而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解释了持续增长的动力所在。两位学者在 1992 年提出了“熊彼特增长范式”,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阐释了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早提出的“创造性破坏”:当更好的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旧产品的公司就会失败,创新带来了新事物,也带来了破坏性——技术过时的公司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而这必然会带来冲突,怎样处理这些冲突变得非常重要,公共政策、社会福利、政府补贴、家庭储蓄、金融市场等等都需要考虑进去。新技术的出现会让一些岗位消失,如何让失业的人群转到其它新的岗位;如何确保真正的优胜劣汰,不让旧的利益集团成为新技术发展的阻碍,也能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企业家有动力去持续探索未来…… 也因此,不同的时代和市场状况,政府应该干预的程度也都各有不同,经济是计划还是开放,也并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单一答案。 三位获奖者的工作在帮助我们理解当下的趋势,也引发了后续的很多研究。而过去几年全球经济大环境不太乐观,这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似乎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关注时代议题,John Hassler 表示“我们必须维护‘创造性破坏’背后的机制,这样我们才不会再次陷入停滞”。 延伸阅读:回顾 2025 诺贝尔奖系列报道 生理学或医学奖 物理学奖 化学奖 文学奖
每年的“年度色”都会成为话题,虽然一般每年年底才陆续有各种下一年的“年度色”揭晓,但也有些机构会“错峰”发布,消费趋势预测机构 WGSN 和色彩研究机构 Coloro 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联合公布了 2027 年的年度流行色和 2027 春夏主打色,早早给未来定了个调。 注意它们发布的是 2027 年的,还不是 2026 年,提前了一年半,远早于绝大多数的“年度色”公布了。会有些类似时尚行业的提前量,将影响的是准备周期更长或者提前布局得更早的行业。 这些颜色是基于两家机构对 2027 年的社会和大环境、人际关系和消费趋势等因素的预测,在它们看来,“互联互通”(interconnectedness)会成为 2027 年的重要主题,“光明与黑暗、自然与科技、古老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理性与灵性(spirituality)间将相互联系”,而颜色将在这些对立的主题之间起到平衡的作用。 WGSN 和 Coloro 公布的 2027 年“年度色”是“夜光蓝”(Luminous Blue。Coloro 代码:125-28-38),WGSN 认为这款颜色充满活力、神秘又独特,“用途广泛且魅力非凡”。 它有种 AI 时代的氛围,似乎也扣了环保和新能源的议题,同时这也是运动场和秀场可以出现的优雅色调。 此外,两家机构还公布了 4 个 2027 春夏主打色或者说关键色(Key Colour),它们分别是“活力橙”(Energy Orange)、“流行粉”(Pop Pink)、“草地绿”(Meadowland Green)和陶土色(Clay)。 在官方表述里,“活力橙”(Coloro 代码:018-57-34)在提醒产品设计过程里需要注意适应性和安全感,它以十足的活力“展现了面对气候变化等状况时人们的韧性”。其实这更容易让我们想到这一代的 iPhone 17 Pro 对吧。 “流行粉”(Coloro 代码:151-73-22)体现了快乐和无忧无虑,两家机构预测解压、玩乐会成为 2027 年产品研发和设计的一大重要主题。 这对于国内的同学们来说也是熟悉且友好,我们能想到周围很多产品乃至记忆中的美好事物都和这个颜色有关。 “草地绿”(Coloro 代码:050-61-19)则体现了宁静感,让人有无忧无虑和休憩的感受,两家机构预测 2027 年会有更多人希望拥抱更慢的生活节奏,以及会更加在乎身边的人际关系和社群归属,以此对抗孤独感和不信任蔓延的“城市病”。 有着类似属性的还有陶土色(Coloro 代码:014-60-13),它也有些粉色调,重要的是体现了温暖感、美感和实用性,有种“值得信任”的感觉。 用官方的表述,在气候变暖的趋势里,陶土色还传递了一种清凉,并且它在提醒我们可以去思考用一些类似陶土一样传统的色调和材质去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办法。 当然就和所有类似的“年度色”一样,这 5 个颜色也只代表了 WGSN 和 Coloro 的观点,体现了它们对 2027 年的洞察。 或者与其说是对未来的预测,不如说是相关机构也希望成为某个趋势的引领者,率先公布的色彩的确有可能被很多品牌优先考虑使用(看看手机厂商们就特别乐意跟着这些色彩走),成为一种相辅相成的自证预言。
10 月 10 日,2025 vivo 开发者大会在深圳举行,这是 vivo 第 8 年举行开发者大会,这也已经成为 vivo 每年最大规模的线下活动之一。 同时今年又是 vivo 创立 30 周年,活动也成为一次庆生,以及对品牌最新技术、战略的检阅。 在开场发布会上,vivo 公布了蓝心智能战略的升级,同时发布了 OriginOS 6(原系统 6)和蓝河操作系统 3(BlueOS 3),此外也分享了品牌在生态合作、安全、人文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蓝心智能战略升级,蓝心个人智能框架亮相 在 AI 方向上,vivo 副总裁、OS 产品副总裁及 vivo AI 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发布了全新升级的蓝心智能战略,他表示“AI 价值创造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vivo 将“进一步深化 AI 和操作系统的融合,深度理解用户个人情景和偏好,创造智能、温暖的个人化服务体验”。 为此,这次亮相的蓝心大模型矩阵实现了语言、语音和图像方面的全面突破,还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推出了体量更轻、能力更全的 3B 端侧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它拥有出色的语言能力、多模态能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更将作为全球首个专为端侧 Agent 构建的 3B 模型,成为开发者们构建下一代智能应用的核心引擎。 全新的蓝心个人智能框架分 4 部分来实现,通过沉淀个人化数据,让端侧能具备个人记忆能力,并持续深化 AI 和 OS 融合。 同时蓝心智能开放平台也在将蓝心智能的个人化能力开放给更多开发者,今年意图框架 2.0 全面兼容 MCP 协议,推出适配智能体协议 A2A,积极推进端侧模型能力开放,并通过更完备的上下文工程,和开发者共享意图、技能和上下文能力,让 AI 应用“更懂用户”。 OriginOS 6:强调流畅且自然舒适,个人化的智能体验更完善 全新的 OriginOS 6 的亮相是这场发布会的重头戏,新系统继续强调流畅,且自然舒适,“符合直觉”,它主要从感知、行为和情感三个层面带来了提升。 同时 vivo 将自研蓝河操作系统的技术也融入了对 Android 的重构,OriginOS 6 上首发了自研蓝河流畅引擎,它深度重构了计算、存储、显示三大核心模块,实现了对系统和性能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并在图像方面实现了行业首发双渲染架构,降低系统负载,也让游戏的显示和触控更加灵敏。 在蓝河流畅引擎的加持下,有原子动效 6.0 带来弹性动效、帧模糊、帧形变、一镜到底等多种交互效果,同时有更真实的动态模糊。它还支持了秒抢引擎覆盖更多场景,以及刷短视频更流畅、应用启动速度进一步优化,甚至还能焕新旧款机型的流畅度。 设计方面,OriginOS 6 带来了渐进模糊、音乐锁屏等新交互和新功能,系统小图标升级成了全局可变图标,“光影空间”让每个交互部分都有光影反馈,而锁屏华容网格则更加的自由和个性。 系统还优化了视觉舒适度,新系统上线了“睡眠屏幕”和“AI 全场景仿生亮度”,有“晕动视觉辅助”缓解用户的晕车情况,此外声音、震动也都做了全面优化。 网络方面,OriginOS 6 重点在电梯打电话、地铁刷短视频、宿舍多人游戏三个场景下提升了网络表现,而出境上网服务扩大了范围,也更加便宜。 续航的部分,蓝海续航系统 3.0 降低了 OriginOS 6 的 CPU 负载,系统待机时长最高能到 10 天以上,升级后的场景能效引擎将能效提升了 10%,重载场景功耗最高降低了 14%。还有行业首创的音视频全链路异构计算来提升连续播放时间,有全局直驱 2.0 让“边充边玩”更方便……整体在降低功耗、提升运行效率方向上做到“刚刚好”。 基于端侧的个人专属模型还为 OriginOS 6 带来了更个人化的智能体验,“蓝心小 V”在视觉和交互上做了升级,能更好的直达服务,“小 V 圈搜 2.0”支持了屏幕主体自动识别和意图理解,“小 V 记忆 2.0”能更好的查询手机上的资料和内容,实现“更懂你的智慧助理”……AI 在更深入地融入到系统各个环节和应用中。 今年 vivo 还和小鹏合作,通过“镜像小窗 2.0”将手机应用在车机上实现,用户能做到“一句话控车”。此外还能“一句话控家”——实现跨品牌控制家居设备。 另外包括 iPhone 在内,多人分享可以通过“摇一摇群组分享”实现快速传图,加上这次 vivo 办公套件也登陆了 iPad,vivo 成为了行业首家完成“苹果全家桶”生态互联的厂商。 OriginOS 6 已经确认将在接下来的 vivo X300 系列和 iQOO 15 上首发搭载(它们的发布会分别定档在了 10 月 13 日和 10 月 20 日),更多设备的推送也会陆续开始。 蓝河操作系统 3:为原生 AI 设备而来,既流畅又省电 同样在这次发布会上亮相的还有蓝河操作系统 3,它强调“为原生 AI 设备而来”,通过全栈采用 Rust 语言编写,在源头上杜绝重要的系统级漏洞,让设备在处理 AI 敏感数据时更加可靠。 蓝河操作系统 3 针对 AI 原生智能设备构建了一套立体感知体系。它提升了相机启动速度,支持视觉识别与空间算法,这将支持智能眼镜等设备的场景体验落地,音频框架则降低了链路时延并提升了数据精度,让音频数据录制和播放更均匀,减少丢帧和卡顿。还有更快的唤醒速度,让智能设备能更迅速的唤醒开机。 这样的智慧感知的背后是蓝心大模型更强的端侧多模态和推理能力。同时有生成式 UI 能力支持智慧应用开发,从而将极大提升开发效率。此外蓝河操作系统 3 的流畅引擎还通过“超级渲染树”和“超级协程调度器”实现了 AI 原生设备“既流畅又省电”的需求。 目前已经确认蓝河操作系统 3 会在 vivo WATCH GT 2 上首发搭载,后者有着 33 天的极限续航能力,也是系统高能效的直接体现。 关于生态合作、安全与人文 从开发者大会的 8 年来,vivo 在全球范围和十万计开发者推动开发,为 5 亿用户带来“更自然、更温暖、更可信赖、更人性化的体验”,这成为 vivo“More Local More Global”的全球发展理念的体现。 vivo 表示将持续和合作伙伴共建开放标准与接口,共研蓝河内核与蓝心大模型平台并面向开发者持续开放,以及完善全球分发与合作服务体系,“让好应用、好游戏、好服务、好内容触达更多用户”。 发布会的最后留给了安全和人文两大话题,它们通常不是话题焦点,但其实又无处不在。 安全方面,vivo 推出的“隐私权限体系”升级了权限审核平台,对 19 项核心权限层层把关,避免冗余授权,同时针对 5 类隐私数据构建了更精准的访问机制。在生成式 AI 浪潮下,vivo 推出的“可信印记”将为照片标记可追溯的真实来源,而“六维安全范式”更是将从芯片、端侧、云侧、数据、模型与人这 6 大维度搭建起覆盖 AI 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闭环。 同时 vivo 也成为国内首家加入“C2PA 内容来源和真实性联盟”的科技企业,也参与到了国际标准制定当中。 vivo 对于残障群体日常生活的关注也已经在多年的“无障碍”研发中体现,vivo 正在通过“听说”和“看见”两大功能矩阵来为视障和听障人群搭建沟通桥梁。 其中“vivo 听说 - 声音记忆”、“声音识别 - 自定义听声”能帮助听障用户在多人对话中快速分辨发言者身份和识别环境中的关键声音,并通过手机的即时震动获得提醒;“vivo 看见”则能通过“智能记忆”和“环境问答”快速识别亲友和环境信息并转为语音描述,这将帮助视障用户更轻松地“探索世界”。 除了技术创新,vivo 还在持续通过公益计划、设备支持,以及面向开发者免费开放全栈 AI 能力来推动信息无障碍生态,来从多个维度共同推进对残障人群的关爱,“让每个人都能平等享受生活”。
10 月 11 日下午,三星在苏州举行发布会,正式带来新一代“心系天下”机型 W26。 三星和中国电信合作的“心系天下”系列有 18 年了,它已经成为三星产品线上最华丽的系列。它保持了每年一次的更新节奏,每次也都是基于三星当下最旗舰的型号来打造。 这次的 W26 以三星在今年 7 月推出的 Galaxy Z Fold7 为原型,各种机身数据和产品配置都保持一致,而看点之一自然是它焕新的外观。在本身 215 克重、折叠状态 8.9 毫米厚、展开后只有 4.2 毫米厚的超薄机身的基础上,W26 提供了“玄曜黑”和“丹曦红”两款,前者延续了经典的黑金配色,后者则以漆器为灵感打造,华丽又优雅。 新配色的确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而且这个红色实在漂亮,实物似乎比图片更好看,并且也不是普通定位的普通产品可以驾驭的(这或许能帮“心系天下”系列吸引一些女性用户,不过很可能男性购机者也会选择这款颜色)。 W26 也准备了专属动态壁纸,它的设计以星云为概念,并将“心系天下”徽标融入其中,也和机身背部的“心系天下”标志相呼应。而整部 W26 还准备了礼盒包装,它以奢华金与水墨灰为主调,同时镌印了烫金文字,从开箱开始就让尊贵感贯穿在了整个体验过程里。 对于日常使用,W26 外屏和背板都采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陶瓷 2 材质,边框则以升级的增强型装甲铝材质锻造,加上超薄精工装甲铰链,这保证了机身本身和折叠屏结构都拥有足够的强度,同时 W26 的折叠屏的折痕也得以进一步淡化。 作为一款“大折叠”机型,W26 提供了 6.5 英寸外屏,展开后能得到一款 8 英寸的内屏。全新的 Samsung One UI 8 除了有更生动的交互,它也为内外双屏的搭配使用、大屏下的分屏操作等提供了支持,以更好用的多任务处理来帮助用户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AI 也完全融入到使用时的方方面面。基于多模态 AI 技术,Bixby 做了升级,它支持了复杂的语音指令,能将多份文档总结出内容摘要,也能根据指令来创作纯音乐(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会是非常实用的功能)。 此外 W26 也提供了整合各种信息的“即时简报”,“即圈即搜”支持了多学科 AI 解题,“会议助手”带来了字幕助手和翻译屏幕功能,还有智能拖放和智能收藏来让跨应用协作更加流畅…… W26 也延续了 2 亿像素广角摄像头领衔的后置三摄的配置,同时内外屏都有前置镜头,一共 5 颗镜头足够覆盖日常使用的全部场景。其中尤其 2 亿像素带来的解析力加上增强型超视觉引擎,这实现了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色彩,夜晚拍摄也能有出色的降噪效果,同时也给后期裁切构图留出了很大的空间。 一整套 AI 编辑工具则是为后期工作进一步“减负”,比如“照片助手”能根据画面元素直接进行角度调整等处理,画面中不想要的元素可以通过 AI 抹去并补足画面使得看不出痕迹,而“音频橡皮擦”能分辨不同音源,轻松实现消除环境噪声,突出人声对白等操作。 这些体验都由 W26 内置的高通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for Galaxy)提供性能支持。此外 W26 还支持了天通卫星通信,它兼容卫星通话与短信服务,即便用户在户外没有地面网络覆盖的环境,也能通过卫星系统和外界保持联系,这尤其会在突发状况下为快速救援提供支持。 最后公布了 W26 的定价,它有 16+512GB 和 16+1TB 两种配置,价格分别是 16999 和 18999 元,目前它已经开启预约,10 月 17 日将正式发售。现在预约将能享受 12 个月 1 次的优惠换屏和电池更换、180 天 1 次“只换不修”、2 次免费贴膜及 24 小时 VIP 热线的专属服务。
《阿凡达:火与烬》内地定档 12 月 19 日 10 月 9 日,20 世纪影业确认《阿凡达:火与烬》(Avatar: Fire and Ash)中国内地定档 12 月 19 日上映,和北美院线档期同一天(不过香港和台湾地区会提前一天在 12 月 18 日上映)。国内正式海报一并发布。 这部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系列影片来到第三部,前两部分别在 2009 和 2022 年上映。 《惊天魔盗团 3》确认内地引进 10 月 11 日,《惊天魔盗团 3》(Now You See Me: Now You Don't)确认内地引进,目前待定档。 影片由鲁本·弗雷斯彻执导,摩根·弗里曼及初代“四骑士”杰西·艾森伯格、伍迪·哈里森、艾拉·菲舍尔和戴夫·弗兰科全部回归。影片北美已定档 11 月 14 日上映,这将是 2016 年的《惊天魔盗团 2》后时隔 9 年的回归。 % ARABICA 雅加达 Plaza Indonesia 店焕新亮相 10 月 4 日,% ARABICA 位于雅加达市中心地标购物中心的 Plaza Indonesia 的门店焕新亮相,店铺最早在 2021 年开业,最近 Plaza Indonesia 进行了大规模翻新,% ARABICA 也进行了移铺重装。 重新亮相的店铺由日本团队 no.10 操刀,基于商场地下一层中心位置的铺面,门店以开放式设计,“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当中大量采用白色墙壁和橙色瓦片屋顶,这一灵感来自印尼殖民时期建筑,而圆形布局的灵感则来自雅加达的各种广场,也是希望店铺能像广场一样“成为大家的聚集地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万宝龙发布全新 2025 秋冬眼镜系列广告大片 10 月 10 日,万宝龙发布了全新 2025 秋冬眼镜系列广告大片,大片由万宝龙亚太区眼镜系列品牌大使白敬亭出镜。 Le Labo 南京德基广场店开业 10 月 10 日,Le Labo 在南京德基广场开出新店,这是 Le Labo 的南京首店。店铺有着明亮通透的设计,它的外立面和内部陈列架都采用了复古浅色金属材质,同时搭配了米白色涂料和手工砖。 店内陈列了品牌的经典香氛、香氛身体、家居香氛、全身护理和复古理容系列,同时也提供了个性定制标签服务。
北京时间 10 月 9 日晚 7 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瑞典学院(Swedish Academy)将奖项颁给了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表彰他“以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for his compelling and visionary oeuvre that, in the midst of apocalyptic terror, reaffirms the power of art)。 在 2002 年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获奖之后,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成为了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匈牙利作家。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1954 年 1 月 5 日在匈牙利贝凯什州久洛出生,今年 71 岁。他在学生时期学过法学和教育,也曾做过爵士乐队的钢琴手、编辑和小镇图书馆的管理员,1984 年他成为自由撰稿人,随后在 1985 年出版了处女作《撒旦探戈》(Sátántangó)并一鸣惊人。 从一开始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就展现出复杂的文学风格,他以后现代主义、反乌托邦和末世气息著称,同时文风独特且带有怪诞的夸张,会用复杂的长句传递密集的信息。 他有着中欧作家的特征,但他的视野又同时往东西方不断扩展,这让他的作品多元又深邃,兼具个性、实验性和时代性。 2015 年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获得了布克奖(The Booker Prize),而第二年,2016 年获得布克奖的就是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韩国作家韩江了。 不过很多同学接触到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不一定是因为文学作品,也可能是因为电影。比如《撒旦探戈》就被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Béla Tarr)拍成了电影在 1994 年上映,这部影片长达 7 个多小时(439 分钟),成为史上公映的影片中时长最长的之一。 2019 年影片曾在上海电影节展映(很体贴地准备了两次中场休息),一票难求。推崇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苏珊·桑塔格对这部影片有着很高的赞誉,她甚至表示“希望我在有生之年每年都重看一遍”。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和贝拉·塔尔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甚至他只和贝拉·塔尔合作,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负责编剧的 6 部影片全部由贝拉·塔尔执导,除了《撒旦探戈》,还有《诅咒》(1988 年)、《最后一艘船》(1990 年)、《鲸鱼马戏团》(2000 年)、《来自伦敦的男人》(2007 年)和《都灵之马》(2011 年)。 多说两句:不过双方合作也不都是改编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自己的作品,像《来自伦敦的男人》就是改编自乔治·西默农(Georges Simenon)的同名小说。 值得一提的是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还和中国有很多渊源,他可能是过去多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里和中国关系最密切的之一,他的妻子就是汉学家,他本人则多次来过中国,对中国文化非常好奇且做了很多功课,尤其喜欢李白和《道德经》。 他写过关于李白的文章,也出版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半小说半纪实作品(《天下的毁灭与悲伤》,也译作《天下浩劫》,2004 年出版)。有人说他也许比很多中国人更加了解儒家经典。他还有一个中国名字叫“好丘”,意为“美好的山丘”,这呼应了孔丘(孔子)。 在国内也是比较好读到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作品的,在这次诺奖宣布之前,国内就出版过他的 4 部代表作,现在这些书在电商平台上也都标上了诺奖的信息,有的还提供了 4 本一起买的打包选项,方便同学们快速入手。 《撒旦探戈》 出版时间:1985 年 国内出版:2017 年 7 月 作为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首部长篇小说作品,国内是在 2017 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这距离它最初出版已经过去了 32 年,也是远远晚于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最早来中国的时间(他第一次来中国是 1991 年)。 《撒旦探戈》有着复杂的结构和表述方式,这也使得翻译有相当的难度,中文译者余泽民和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认识多年,就在中文版出版的同一年,余泽民获得了“匈牙利文化奖”(但即便如此,这本中译本还是很有争议)。 购买:天猫 《反抗的忧郁》 出版时间:1989 年 国内出版:2023 年 6 月 1989 年出版《反抗的忧郁》是影片《鲸鱼马戏团》的原著,国内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在 2023 年 6 月出版,继续由余泽民翻译。 这部长篇小说以对匈牙利革命的讽刺展开,同时延续了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跳跃式的叙事结构、密集的表述以及超现实主义风格,仍然是一本阅读门槛很高的书。 购买:天猫 《仁慈的关系》 出版时间:1989 年 国内出版:2023 年 8 月 同样在 2023 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带来了《仁慈的关系》,这本短篇小说集最初也是在 1989 年出版,它收录了 8 个故事,阅读这本书被认为是一次标志性的阅读后现代派小说的体验。 这本书仍然得到“难读”的反馈,一方面仍然是余泽民的翻译所遭到的争议(而且余泽民在这本书里写了长达 20 多页的序,这得到了特别两极分化的评价),不过其实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文风在匈牙利本国读者看来也很有挑战,似乎谁能先习惯并且驾驭它,谁就能越早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购买:天猫 《世界在前进》 出版时间:2013 年 国内出版:2025 年 10 月 国内出版的最近的一本是《世界在前进》,由 99 读书人出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在 10 月刚刚出版,时机太好了。 这仍然是短篇小说集,最早在 2013 年出版,它收录了 21 个故事。并且这次国内的出版换了新译者舒荪乐,似乎反响好了非常多,或许这一本可以作为大家阅读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入门。 购买:天猫
当下的快节奏让我们不断迎接着很多新事物,而一些过去的、过时的物件的告别却可能是悄无声息的,不会被大多数人记得乃至怀念。就像我们经历过胶卷的时代,更早时还有电报或者手写信,往大了说,曾经还有协和式飞机改变过人类对于长距离旅行的认识与想象。 这些“消亡之物”即便已经不再存在于“主流世界”中,但它们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它们能提供给现在的我们以怎样的思考,这是这本《旧物录》要探讨的内容。 书中带来了 85 个案例,有 119 幅图片来展现,并邀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当中有很多奇妙的故事,像是建在城市地下、通过气压管道来输送信件的“气动邮政系统”,或者穿上可以漂浮的、爱迪生设计的“反重力内衣”,它们中有穿戴技术、外骨骼技术的雏形,也有对电动汽车、太阳能利用的想象…… 很多现在看起来匪夷所思或者根本不可行的创造,在当时也的确承载了人类对技术发展和未来生活的期待,而有的概念则为后来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或者说,所有物件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们往往是各自时代人类创造力和工艺技术的结晶,是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重要节点。它们的告别或许是一种必然,但回望它们,我们可能会重新思考人与世界、人与环境应该怎样相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否是必由之路,想到创新、进步之于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本书有芭芭拉·彭纳(Barbara Penner)、阿德里安·福蒂(Adrian Forty)、奥利维娅·霍斯福尔·特纳(Olivia Horsfall Turner)和米兰达·克里奇利(Miranda Critchley)共 4 位作者,他们有着建筑、设计、教育乃至策展的背景,这让阅读《旧物录》的过程有了种看展的体验。 这本书也不是以线性方式梳理内容的(事实上技术进步也不总是线性的,人类历史上经常有停滞、迂回甚至颠倒的案例),而是将涉及到的诸如娱乐、通讯、时尚、交通、医疗和人类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分散排布,它们通过一条内在主线串联起来。对于充满好奇心和感知力的同学们来说,这本书会有特别的趣味,也会让我们对过往有更多一层的视角。 购买:天猫
10 月 1 日,DIOR 2026 春夏女装秀在巴黎举行,这是创意总监 Jonathan Anderson 的品牌女装首秀。 对于像 DIOR 这样以女装起家的时装屋而言,女装秀的份量自然更重,因此即便已经在 6 月发布了男装系列,这场女装首秀依旧备受外界关注。 与隔壁 CHANEL 任命新创意总监后 10 个月没有动静形成鲜明对比,DIOR 与 Jonathan Anderson 在过去几个月保持了非常活跃的姿态。 3 月 Jonathan Anderson 正式从 LOEWE 离职后就基本无缝衔接投入到了 DIOR 的工作中;4 月晒出在 DIOR 的首张工作照,并预告了品牌 logo 回归首字母大写的经典设计;6 月初正式官宣成为首位真正意义上同时执掌 DIOR 男女装和高级定制系列的创意总监;6 月下旬就开始为 2026 春夏男装秀做预热了,最终的首秀在 6 月 27 日上演。 首秀后也并没有停止曝光,8 月底到 9 月初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艾美奖颁奖礼上,多位明星身着 Jonathan Anderson 打造的 DIOR 定制礼服亮相,引发热议。 紧接着,DIOR 官宣了米奇·麦迪森(Mikey Madison)、米娅·高斯(Mia Goth)、格蕾塔·李(Greta Lee)三位全球品牌大使,随后发布了三人出镜的 LADY DIOR 手袋全新广告大片。这也是 Jonathan Anderson 时期的首组大片。 如此密集的曝光节奏是前所未见的,也不断抬高了大家对 Jonathan Anderson 的 DIOR 女装首秀的期待。 秀前的最后一波预热带来了看秀嘉宾的试装物料,粗略估计,品牌为数十位明星定制了看秀造型,这种规模也同样前所未见,可以说设计师的创意呈现不仅在 T 台,也在秀场头排。Jonathan Anderson 将明星效应放大到了最极致。 和 6 月男装秀的极简秀场形成对比,女装秀打造了更具戏剧张力的秀场空间,置景由导演卢卡·瓜达尼诺(Luca Guadagnino)和制作人兼建筑师斯蒂法诺·拜西(Stefano Baisi)打造,秀场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倒金字塔,底下则是一只小小的 DIOR 鞋盒。 时装秀由一段 5 分钟的纪录短片拉开序幕,它由纪录片导演 Adam Curtis 制作,开场抛出了一个提问“Do You Dare Enter the House of Dior?(你有胆量步入迪奥时装屋吗?)”。 短片回顾了 DIOR 的历史,中间又穿插了希区柯克 1950 年电影《欲海惊魂》的片段,刻画出 Jonathan Anderson 加入时装屋又兴奋又恐惧的内心状态。最终历史闪回,一切被收回到那只小小的鞋盒中。记忆被收纳,新的篇章正式开启。 DIOR 的经典元素和典藏设计、数世纪之前的古典风格,与更年轻的姿态,以及务实的商业款融合,构成了 Jonathan Anderson 的 DIOR 女装首秀。 蝴蝶结贯穿了整个系列。从开秀模特的优雅礼服,延续到和男装秀一脉相承的立领领结,再到全新手袋和高跟鞋,它无处不在,成为这场首秀的一个标签式元素。 还有花朵元素。迪奥先生钟爱花园,花卉始终是其创作中的重要灵感。在 Jonathan Anderson 的首秀中,花朵以多种形态绽放,或印花或刺绣,或起到装饰作用,或融入剪裁之中。 与此同时,Jonathan Anderson 也重新演绎了品牌典藏中的多款作品。Bar Jacket 是 DIOR 创意总监的必答题,秀场呈现了多个版本,整体以更具建筑感的轮廓呈现,短款、腰线上移、搭配百褶裙的设计带来更年轻的姿态。 还有对 1949 秋冬“Junon”礼服的焕新演绎,秀场有两套造型都有从这一经典的梦幻礼服中汲取灵感,时装秀的压轴礼服在延续“Junon”浪漫设计的同时,更轻量的设计也彰显了年轻姿态。另外两条模仿“Junon”孔雀羽毛的设计,则是更加的日常。 Jonathan Anderson 还以更夸张的建筑感轮廓重塑了 1952 年诞生的“Cigale”晚礼服,致敬了 1959 秋冬由 Yves Saint Laurent 创作的蕾丝礼服,重新演绎了 John Galliano 打造的 2005 秋冬高定系列中的蝴蝶裙。 作为首位同时负责 DIOR 男女装的设计师,Jonathan Anderson 也终于将品牌男装和女装的风格调性完全地统一了起来,以往这两者其实是有很强的割裂感的,包括今天 Louis Vuitton 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DIOR 这两场秀有多套可以对应起来的造型,有细微调整,但也展现出性别流动的自由感。 手袋和鞋履在秀场上极富存在感,有多个全新型号出现,或精致、或随性,风格调性很多元,可以说是非常“用力”。社交媒体上的评价有点两极分化,最终市场会给予怎样的反馈,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就像时装秀开头影片中所说的,加入 DIOR 这样一家时装屋需要一些勇气和胆量,Jonathan Anderson 试图在女装首秀中照顾到方方面面——历史的致敬、经典的焕新、个人风格和设计语言的输出、创意与商业的平衡等等,但越是渴望面面俱到,越容易事与愿违。最终的呈现以就 DIOR 和 Jonathan Anderson 的标准而言,有些平庸。 从个人观感来说,整场秀的最高潮是开场影片,伴随着恐怖片里惊恐的尖叫声,历史一幕幕闪回,品牌创始人、John Galliano、Raf Simons 等历任创意总监悉数出现在画面中,惊喜和感动交织,情绪被提到很高的点,但当秀场的灯光亮起,一套套新造型出现在面前时,那股情绪几乎是一直在下滑的,直到最后一套造型展示完,也没有出现新的情绪高点,结束时会觉得有些遗憾。 首秀常常背负着额外的任务和压力,也承受着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强烈的审视,不尽完美几乎是难以避免的。本季大约有 15 家品牌迎来新任创意总监的首秀,几乎没有一家能从舆论讨伐中幸免。 Jonathan Anderson 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只有两个月时间准备这场秀,时间很紧,和各部门也还需要磨合,并且创意团队其实也还在完善中(9 月刚刚任命原 LV 女装成衣总监 Michela Kalb 出任高级定制、男女装成衣、女鞋和婴儿系列总监)。或许等到团队磨合完成,新 DIOR 的形象会进一步丰满。 至于快节奏,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三个月后的 2026 年 1 月就将展示 2026 秋冬男装系列,随后将无缝衔接 2026 春夏高级定制秀(也会是他的高定首秀)。不出意外,Jonathan Anderson 一年要给 DIOR 做 10 个系列,单单这份工作量就已经很疯狂。 为此,他的个人品牌 JW Anderson 已经在运营上做了调整:向生活方式品牌转型,暂停时装秀,增加了家居、收藏品、艺术品类的输出,近期还上线了新官网,并和 WEDGWOOD、英国工艺家具设计师 Jason Mosseri 等进行了跨界联名。这一转型也算符合品牌调性,重要的是减少了 Jonathan Anderson 肩上的压力。 而原本大家估计可能会砍掉的优衣库联名竟然还有下文,UNIQLO and JW ANDERSON 2025 秋冬合作系列已经在 10 月 7 日正式发布,并将在 10 月 19 日上市,还是熟悉的英伦风,这次多了“DIOR 平替”的话题点。 Jonathan Anderson 被工作累丑甚至在中文社交媒体上也形成了破圈级的讨论,玩笑归玩笑,但他是否能持续扛住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可能是他在 DIOR 生涯最大的挑战和变数。
10 月 8 日下午 5 点 45 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北川进(Susumu Kitagawa)、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和奥马尔·M·亚吉(Omar M. Yaghi)三位科学家获奖,获奖理由是表彰他们“为金属有机框架领域发展的贡献”(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在两天前坂口志文获得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又一位日本科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奖——北川进 1951 年生于京都,1979 年他在京都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在他是京都大学教授、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而理查德·罗布森 1937 年在英国 Glusburn 出生,今年已经 88 岁,他在 1962 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但获得的是哲学博士),现在他是墨尔本大学的化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是 1965 年在约旦安曼出生的,1990 年他获得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学位,现在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加州大学几个分校今年都有诺奖进账)。 过去大家都戏称诺贝尔化学奖是“不知道怎么分类时都按化学奖”给,它不一定会是传统的化学范畴的科学家获奖,但在去年授予蛋白质设计和结构预测的研究方向后,今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出的领域算是“纯化学类”,也是一次“纯创新”,是应用化学领域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突破。 不过时间还是过去得有些久。最初是理查德·罗布森在 1989 年开始的研究(前两年获得诺奖里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疫苗相关的研究,都是“很近”的,今年目前颁出的几个诺奖研究都比较有历史,有些回归到诺奖本来的样子了),他通过将带正电的铜离子和一种四臂配体分子结合,该分子每个“臂端”都含有能和铜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基团,它们的结合形成了结构规整且内部有大空腔的晶体,气体和其它化学物质可以在其中储存或流动,从而让不同的结构能具备不同特性或者承载不同的功能。 之后这被称为“金属有机框架结构”或者叫“金属有机骨架”,英文“metal-organic frameworks”,取了首字母缩写为“MOF”。 这一分子结构虽然潜力巨大,但最初稳定性很差,随后在 1992 - 2003 年间,北川进证明了气体可以在结构中流入或流出,而奥马尔·M·亚吉改善了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和材料,带来了更加稳定的 MOF,从而让整个分子结构与它的可能性变得切实可行。 随后化学家们构建了各种不同的 MOF,仿佛像搭积木或者编程一样可以进行“创作”。其中很多的 MOF 正在解决人类生存当中的一些问题,比如降解环境中的微量药物残留,或者从沙漠空气中收集水分等。而这还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继续诺贝尔奖时间。在昨天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出后,北京时间 10 月 7 日下午 5 点 45 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正式公布。 三位科学家获奖,他们分别是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H·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和约翰·M·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获奖理由是表彰他们“发现了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子化现象”(for the discovery of macroscopic quantum mechanical tunnelling and energy quantisation in an electric circuit)。 其中约翰·克拉克 1942 年在剑桥出生,1968 年他在剑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现在他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实验物理学教授。 米歇尔·H·德沃雷特 1953 年在巴黎出生,1982 年获得巴黎第十一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在是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而约翰·M·马丁尼斯在 1958 年出生,1987 年他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现在他也是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学教授。 当然大家对于后两位科学家的关注有个重点在于他们和商业世界的密切关系,两位都在 Google 有项目:米歇尔·H·德沃雷特是现任 Google 量子人工智能(Google Quantum AI)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而这一项目就是约翰·M·马丁尼斯 2014 年在 Google 组建的,他在 2020 年 4 月因意见分歧辞去了职务。 去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约翰·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辛顿在机器学习领域的大量工作就是在 Google 做的,而今年轮到了 2019 年率领团队首先达成量子计算优越性(俗称“量子霸权”)的科学家(中国是第二个实现的国家,在 2020 年达成的)。Google 在前沿技术上的储备和投入真是相当恐怖。 不过这次诺奖表彰的是三位科学家在量子物理学领域的基础研究,这些工作主要是在 1984 - 1985 年期间完成的。 此前量子力学领域已经提出了隧穿效应,允许粒子直接穿过障碍(可以简单理解为“穿墙”),但如果涉及大量粒子,效应会变得非常不显著。三位科学家设计了名叫“约瑟夫森结”(Josephson junction)的装置,通过将带电粒子在超导体中移动,从而共同构成一个系统,这一粒子状系统最终通过量子隧穿逃离了零电压状态,并通过电压的出现而被检测到。 这实现了让量子力学的特性在宏观的尺度上也能被具体化和可检测,并且系统的行为也是符合量子力学的预测的,它只能吸收或者释放特定数量的能量。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为量子计算机等量子技术的持续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 Olle Eriksson 则更是强调“量子力学是所有数字技术的基础”。 而从 1900 年被定为量子力学的元年以来,这门学科已经超过了 100 年,目前看,它不仅还在持续带来新的惊喜,它在应用端无限的前景才刚刚开始体现。
2026 春夏时装周有大约 15 家品牌迎来了新任创意总监的首秀,这是我们前所未见的场面,而这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还是 Matthieu Blazy 的 CHANEL 香奈儿首秀。他于去年 12 月被任命为品牌创意总监,过去 10 个月来没有预热造势,悬念被保留到了最后一刻。 10 月 7 日,CHANEL 2026 春夏时装秀在多年来的办秀地点——巴黎大皇宫上演。整个空间宛如太空,巨型的星球或从天花板垂落,或从地板浮出,色彩绚烂,甚是梦幻。 由宏大的宇宙作为新篇章伊始的背景,很贴切。与此同时,这一设计会让人联想到宇宙星空与品牌叙事的关联,1932 年嘉柏丽尔·香奈儿打造的首个钻石珠宝系列便有用到流星元素,由其星座狮子座衍生出来的狮子元素一直是品牌图腾。 而这一秀场设计在中文语境中正巧又多出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点,这回是真“宇宙大牌”了。 CHANEL 的历史超过 115 年,在今日被视作经典风格的代表,时间过去太久了,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这家时装屋曾经走在挑战女性穿衣规则的最前线。香奈儿女士舍弃当时还很普遍的紧身胸衣,以更流动的剪裁赋予女性身体自由;使用男性打底内衣常用的针织面料制作女装,它们舒适柔软,让穿着者拥有行动自由。 Matthieu Blazy 选择回到“CHANEL 宇宙”开始的起点,香奈儿女士的前卫与先锋或许不可被复制,但那种自由的穿衣状态值得被时刻重温。 香奈儿女士本人的穿衣风格成为 Matthieu Blazy 首秀致敬的对象,早年她经常会穿着男友 Boy Capel 的衣服,创立时装屋后,也大量从男装中汲取女装创作的灵感。这一思路也充分体现在 Matthieu Blazy 为品牌打造的首个系列中,开场是两套由男士西装改造的套装;中性的衬衫则被作为一款宣言式的单品——出现在秀场的预热大片中,也贯穿了整个系列。 一些优雅精致的造型中,外露的罗纹针织裤细节,则呼应了香奈儿女士用男士内衣面料制衣的革新之举。 对于 CHANEL 的经典符号,Matthieu Blazy 也带来了新鲜的诠释。黑白配色是品牌视觉的经典,其黑白双 C logo 经过了百年的风格考验,秀场上给到了多套以白色为基调,辅以黑色线条勾勒的设计。山茶花刺绣镶嵌在衣摆和裙摆,麦穗、珍珠项链等元素亦有被提及。 而最精彩的还是粗花呢套装,Matthieu Blazy 对这一品牌符号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构重塑。面料上,除了常规的粗花呢,他也尝试了更轻盈的粘胶纤维,或是以钩针编织模拟粗花呢的纹路;剪裁上,带来了极具建筑感的夹克,也有腰线下移、高开衩的半身裙;搭配上,摆脱粗花呢套装一体化的思路,引入对比与变化,带来更多灵动感。 在 Bottega Veneta 时期,Matthieu Blazy 便建立了擅长利用手工艺的名号,如今在 CHANEL 他更是如鱼得水,借由面料工艺,赋予格子衬衫等经典款以更高级的质感,或是打造了极致梦幻的礼服。 在很长时间以来,CHANEL 被视作风格灯塔,它代表某种永恒的经典,但若经典不再与时俱进,它势必会蒙尘,拥有超过百年历史、且历经数次沉浮的 CHANEL 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一点,它在巩固经典的同时,也保持着某种警惕性。 Matthieu Blazy 的品牌首秀从创始人奠定的自由基因出发,以具有风格的手法重塑品牌经典,一个兼具品牌底蕴与当代精神的 CHANEL 出现在我们面前,而这只是开始。
9 月 26 日,2025 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厦航嘉年华酒店举行,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评奖和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相关情况,而主视觉海报、评委会提名名单等也同步公布。 今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 11 月 11 - 15 日举行,地点还是厦门,届时除了开幕式和金鸡奖颁奖典礼,中间还会有中国电影诞生 120 周年座谈会及国产电影展、国际(华语)影展、XR 影展等展映活动,一些创投大会、项目推介会、电影学堂、学术论坛等也会同步进行。 每届活动的设计部分还是会成为话题之一,这次的第 38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主视觉海报和 2025 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海报在活动上被正式介绍。过去主视觉主打一张海报,今年变成了两张。 其中“第 38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主视觉海报”有些奇怪,它更像是一个 logo,不过还是明确了它的应用:除了金色标志本身,还有黑色到青色的渐变设计的背景,这呼应了厦门海滨的晨曦。整个设计诠释了“金鸡奖‘金鸡啼晓,唱响中国电影光明未来’的精神内涵”。 “2025 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主视觉海报”就是常规的海报设计了,破晓的光有着金鸡的轮廓,也诠释了“光之羽”的概念。同时海报以红色为主色调,“传递着中国电影 120 年辉煌的激情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多说两句:2025 年作为中国电影诞生 120 周年,虽然是按 1905 年拍摄并播出的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来算的,但在厦门,1905 年在鼓浪屿有“影戏”(类似默片)首次放映,这其实也是关于中国电影开端的一个里程碑。 这也让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办活动更多了一层意义。 同时第 38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名单也正式发布。这次报名的影片范围是 2024 年 7月 1 日到今年 6 月 30 日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最终有 212 部影片参选,最终它们将角逐 7 个影片奖、12 个单项奖及评委会特别奖,最终的颁奖典礼会在 11 月 15 日晚举行。 很多影片都是大家熟悉的,提名最多是《好东西》和《志愿军:存亡之战》,各有 7 项,紧随其后的是 6 项入围的《长安的荔枝》,《小小的我》和《破·地狱》各入围 5 项。 此外“最佳男主角”将由大鹏、朱一龙、刘昊然、易烊千玺和黄晓明角逐,“最佳女主角”里卫诗雅、宋佳和咏梅也都是热门人选。而《F1:狂飙飞车》 入围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美术片”里则有《哪吒之魔童闹海》和《雄狮少年 2》的 pk。 第 38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名单 最佳故事片 《小小的我》 《长安的荔枝》 《好东西》 《志愿军:存亡之战》 《唐探 1900》 《破·地狱》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小白船》 《乌龙镇》 《但愿人长久》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怒江》 最佳儿童片 《不丢人》 《月光里的男孩》 《闪耀少年之空中接力》 《再见萤火虫》 《青铜葵花》 最佳外语片 《F1:狂飙飞车》(美国) 《此心安处》(美国) 《还有明天》(意大利) 《我仍在此》(巴西、法国) 《姥姥的外孙》(泰国) 最佳戏曲片 《大风歌》(锡剧) 《双蝶扇》(闽剧) 《布衣于成龙》(晋剧) 《重渡沟》(豫剧) 《锁麟囊》(京剧) 《满江红》(京剧) 最佳纪录/科教片 《上学路上之山海无阻》(纪录片) 《乡归》(纪录片) 《她是红线女》(纪录片) 《您的声音》(纪录片) 《熊猫奇遇记》(纪录片) 最佳美术片 《时间之子》 《哪吒之魔童闹海》 《聊斋:兰若寺》 《雄狮少年 2》 《熊出没·重启未来》 《燃比娃》 最佳导演 大鹏(《长安的荔枝》) 陈茂贤(《破·地狱》) 陈思诚、戴墨(《唐探 1900》) 邵艺辉(《好东西》) 顾长卫(《刺猬》) 最佳编剧 陈茂贤、郑纬机(《破·地狱》,原创) 陈凯歌、张珂(《志愿军:存亡之战》,原创) 邵艺辉(《好东西》,原创) 林见捷(《家庭简史》,原创) 游晓颖(《小小的我》,原创) 最佳导演处女作 达杰丁增(《月光里的男孩》) 李季(《大场面》) 秦天(《但愿人长久》) 高朋(《老枪》) 黄婷婷(《幸运阁》) 最佳男主角 大鹏(《长安的荔枝》饰演李善德) 朱一龙(《志愿军:存亡之战》饰演李想) 刘昊然(《解密》饰演容金珍) 易烊千玺(《小小的我》饰演刘春和) 黄晓明(《阳光俱乐部》饰演吴优) 最佳女主角 卫诗雅(《破·地狱》饰演郭文玥) 宋佳(《好东西》饰演王铁梅) 咏梅(《出走的决心》饰演李红) 段奥娟(《岁岁平安》饰演刘岁岁) 徐海鹏(《但愿人长久》饰演夏蝉) 最佳男配角 周政杰(《老枪》饰演耿晓军) 赵又廷(《好东西》饰演前夫) 祖峰(《家庭简史》饰演涂伟父亲) 袁富华(《水饺皇后》饰演糖水伯) 耿乐(《刺猬》饰演周正爸) 最佳女配角 宋晓英(《我和我母亲的疼痛》饰演郑淡竹) 钟楚曦(《好东西》饰演小叶) 黄子琪(《小白船》饰演金明美) 蒋勤勤(《小小的我》饰演陈露) 惠英红(《水饺皇后》饰演红姐) 最佳摄影 王博学(《长安的荔枝》) 张兴(《潮》) 赵非(《志愿军:存亡之战》) 曹郁(《解密》) 鲍德熹、蔡文龙、周志辉、叶振(《蛟龙行动》) 最佳录音 王丹戎(《志愿军:存亡之战》) 李丹枫、司中林(《小小的我》) 张金岩、龙筱竹(《好东西》) 郝钢(《刺猬》) 富康(《老枪》) 最佳美术 王竞(《长安的荔枝》) 刘山(《只此青绿》) 陆苇(《志愿军:存亡之战》) 卓文耀、周德夫(《蛟龙行动》) 韩忠、马晓飞(《解密》) 最佳音乐 吕亮(《只此青绿》) 李赫(《不说话的爱》) 陈光荣、黎鸣朗(《水饺皇后》) 高小阳(《老枪》) 翟锦彦(《长安的荔枝》) 最佳剪辑 汤宏甲(《唐探 1900》) 李点石(《志愿军:存亡之战》) 张叔平、彭正熙(《破·地狱》) 周新霞(《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廖庆松(《青铜葵花》)
来到一年一度的国庆假期,也来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季。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将有 6 个奖项连续发布,其中 10 月 6 - 10 日每天会公布一个,最后的经济学奖会在 10 月 13 日公布。 刚过去的北京时间 10 月 6 日下午 5 点 30 分,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也译为卡罗琳医学院)首先揭晓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项授予了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发现(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 其中玛丽·E·布伦科 1961 年出生,她是普林斯顿大学遗传学博士,现在是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高级项目经理,弗雷德·拉姆斯德尔生于 1960 年,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博士学位,现在是旧金山 Sonoma Biotherapeutics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两位都是美国科学家。 日本免疫学家坂口志文生于 1951 年,他在京都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2 年他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目前他是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教授。 多说两句:又一位日本科学家获奖,会让人想到 2001 年 3 月日本政府提出的“50 年内要拿 30 个诺贝尔奖”的目标,当时无论日本本土还是海外的主流舆论其实都是不看好的,而现在才过 20 多年,只在自然科学奖项上日本获奖者就已经超过 20 位,那个目标现在看来明显保守了。 对于三位科学家的获奖,诺贝尔委员会主席 Olle Kämpe 表示他们的研究发现“对我们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机制,以及为什么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换上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决定性意义”。 三位科学家的工作有着典型的连续性(自然科学的发展往往来自全球科学家的接棒努力),首先是坂口志文在 1995 年发现了一类以前未知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能保护身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这改变了当时普遍的对免疫耐受性的理解,相对于过去主要认为的“中枢耐受”机制,坂口志文将研究推向了深水区。 随后在 2001 年,玛丽·E·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发现在小鼠体内一个名叫 FOXP3 的基因中存在的突变,会使得某一类特定小鼠特别容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这一基因突变会在人类身上导致严重的 IPEX 综合征。 两年后,坂口志文综合前面的发现,证明了 FOXP3 基因控制着他在 1995 年发现的细胞的发育,这些细胞现在被称为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它们监测着其它免疫细胞,并确保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耐受我们的自身组织。 也因此,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开辟了一个新的“外周耐受”(peripheral tolerance)领域,而这将直接推动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的研究发展,也会推动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的提升。一些相关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在临床试验中。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Blue Bottle Coffee 蓝瓶咖啡还是心心念念的品牌,什么时候开到自己的城市这一直都是社交平台上大家发出的热门话题。相对来说蓝瓶开店也的确不快,一店一设计,谨慎、扎实且高成本。 刚过去的 9 月,蓝瓶在我们周围又有两家新店开出,一家在深圳,一家在大阪,在已经进入的深圳这座城市多了一家店,而大阪新店也可能会成为国庆假期中去到大阪玩的同学们会去打卡的地点。而至于其它城市,悬念还在继续。 深圳第三家,继续由 wrk-shp 操刀 粗犷又细腻,自然又现代 虽然我们之前一直觉得国内下一家蓝瓶新店会是杭州万象城的那家,毕竟打围已经很久了,但 9 月初我们得到消息,真正上了日程的其实是深圳新店,这家店在 9 月 30 日开业,位于深圳湾万象城二期。 这是蓝瓶在深圳的第三家门店,前两家分别是深圳万象天地店和深圳万象城店,都在华润的项目上。 同一天也是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开业的日子。“湾万”一期在 2018 年 12 月揭幕,近 200 个品牌开出,这次二期更是有近 300 个品牌,项目一下变得非常庞大,包括艺文生活在内的多元业态也完整补齐。而蓝瓶作为了和项目同步亮相的品牌,在下沉广场位置和大家正式见面。 新店继续由总部位于洛杉矶的设计事务所 wrk-shp 操刀,wrk-shp 此前设计了蓝瓶深圳万象城店,在新店我们能看到熟悉的、由蓝瓶和家具设计工作室 Sun at Six 合作的椅子和长凳(不过颜色变成了绿色调),而整体风格还是有了很大变化。 这次设计以“自然的平衡”为理念,将深圳湾过去的潮汐地貌和现代美学进行交融,空间整体采用温暖的米色,粗砺墙面上有仿佛被潮水冲刷的圆石元素,而咖啡吧台又以不锈钢材质的台面跳脱了出来,“宛如岩石中的珍稀金属”。整体粗犷又细腻,自然又现代。 加上植物的点缀,以及大面积落地窗带来的视野和采光,让店内有着闹市中的绿洲一般的静谧氛围。一天里的不同时刻,店内的光影效果也各不相同。 随着新店开业,蓝瓶也照例带来了首发产品,这款“柠香气泡新奥尔良式咖啡 NOLA COLA”采用香草和菊苣熬制的糖浆搭配鲜榨柠檬汁,同时融合了蓝瓶自制 NOLA 原液和气泡水,它的售价是 46 元。 目前新店就已经在营业中,它每天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 9 点到晚上 10 点,周五和周六晚上会营业到 10 点半。而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新店应该……就是杭州万象城店了。 蓝瓶咖啡深圳湾万象城店 店铺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苑南路 2888 号深圳湾万象城 B 区 B1 层 BB114 营业时间:每天 9:00 - 22:00(周五、周六为 9:00 - 22:30) 大阪第二家,由芦泽启治设计 城市中心的安静角落 更早的时候,9 月 19 日,蓝瓶在大阪心斋桥商圈的心斋桥 TK 大厦(心斎橋 TKビル)的一层开出新店,这是蓝瓶在大阪的第二家门店(蓝瓶的大阪首店是 2021 年在梅田茶屋町开出的,整好是四年前)。 新店由芦泽启治建筑设计事务所(芦沢啓治,Keiji Ashizawa Design)操刀,这也是蓝瓶长期的合作伙伴了,国内上海的静安嘉里中心店和前滩店都是芦泽启治设计的。 身处闹市和游客主要的目的地区域,又是临街铺面,蓝瓶希望在城中心打造出一个宁静的角落。店铺保持了建筑本身朴素又干练的混凝土外立面,同时用植物隔出了很大的外摆区域,室内则以大阪著名景点通天阁为灵感,多个台面包括大桌子都是八边形,呼应了通天阁的八角结构。 同时细节上还有丰臣秀吉的“黄金茶室”意象的融入(这已经被很多日本设计复刻或重新诠释,包括今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上也专门有“黄金茶室”的展现),店内有大量金色元素的应用,虽然体现了奢华的一面,但也并没有距离感,反倒让整个空间有了更多层次,也保持了温暖和亲密。 新店提供了 38 个室内坐席和 44 个室外坐席,有宠物友好的细节。店铺每天营业时间从上午 8 点开始,到晚上 7 点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心斋桥店开业过程里,“进入日本市场 10 周年”的说法再次多次出现,蓝瓶在日本的首家门店是 2015 年 2 月 6 日开业的,就是著名的东京清澄白河店,这不仅是蓝瓶在美国本土之外的海外首店,也正是这家店收获了现象级的成功,让蓝瓶被更多人所知。上半年蓝瓶就在日本做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而今年在日本开出的新店们也都有了种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下一个 10 年”的开启。 蓝瓶咖啡心斋桥店 店铺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南船场 4 丁目 7 番 23 号心斋桥 TK 大厦 1F 营业时间:每天 8:00 - 19:00
说起水野学这个名字可能知道的同学不会太多,但如果说到熊本熊,那也许大家就会恍然大悟了,有着“熊本熊之父”之称的水野学以设计和品牌营销策划成为一个时代的日本设计师的代表,他的很多案例也都在各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本《设计的力量》国内是 2021 年底出版的,200 页的小书,读起来非常快也非常轻松。书的内容是水野学基于他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湘南藤泽校区做的“品牌推广策划”讲座,并重新编写而来,因此读起来有很多口语化的流畅感,有种水野学就在面前、亲自给我们讲述一样。 书里分 4 讲,涵盖了产品定义、设计到品牌推广和未来持续成长的话题,虽然是本“设计书”,但其实看下来,即便不是设计从业者也完全值得一读。水野学强调了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设计和推广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等等观念,即便在设计之外,对于其它工作也有着参考价值。 而虽然这些道理说出来大家都懂,但实际执行中能真正做好并且贯彻下去的并不多,很多设计师一接到工作就马上开始做具体的设计,但为什么这么设计,这和品牌的特质、公司的方向、受众的需求、市场的洞察有什么关系,设计师可能是回答不上来的。 水野学指出“没有无法解释的设计”,这也同样适用于设计管理人员——很多管理者自己不是专业设计师出身,因此也许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评判设计,水野学也表示不存在这样的事情。而只有高管有创新能力,设计介入到经营和决策当中,企业品牌力才会加强,经营才可能有诞生“爆品”的可能。 当然这些并不容易,就像水野学在自己的工作经历里,有时客户提出的需求是 A,但水野学经过调研,发现做 B 才能解决客户的“真问题”,这时他会直接把 B 提案准备好。 不是每个设计师都会想到或者愿意去做这件事,也不是每个经营者都会接受并且真的执行下去,成功的案例终归只是少数,而重要的是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一些事情或许有一些不一样的方式。 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并不高(7.2 分),但我自己看下来还是津津有味,这本书讲述的方式让人非常能“看得下去”。同时水野学的这套理论也让我想起佐藤可士和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等书中所分享到的,很多事情或许殊途同归呢。 购买:天猫
9 月 12 日,Bose 正式推出了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机 Ultra II(以下简称“QC 消噪耳机 Ultra II”),作为 Bose 新一代旗舰耳机,它也是 2023 年亮相的 QC 消噪耳机 Ultra 的续作,继承了更早期的 QC 系列打下的口碑,而成为 Bose 当下最顶级且完善的选择之一。 而和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一起公布的,是 Bose 宣布由王鹤棣出任全球品牌代言人——选人的眼光和公布的时机都相当不错! Bose 也由此推出了两款 Bose x 王鹤棣限量联名礼盒来助兴。它们分别以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和 QC 消噪耳塞 Ultra II 为主角,同时和王鹤棣个人品牌 D.DESIRABLE 做了碰撞,D.DESIRABLE 的原创 IP——D.FA.MILY 里的“小 D”和“小恶魔”形象出现在了产品的包装和各种附件上。 其中 QC 消噪耳塞 Ultra II 的是“小恶魔”礼盒,它的耳塞盒体现了金属质感和特别的光效,同时搭配了联名贴纸和王鹤棣小卡。 而来到理想生活实验室的是“小 D”礼盒,它里面就是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了(作为礼盒款的是晨雾白,另外它还有经典黑,以及作为限量版配色的午夜罗兰、沙漠鎏金和浮木沙灰)。 此外礼盒里还有专属的可拆卸紫色犄角耳饰和斜挎式头戴耳机包,以及限定联名贴纸 1 张和限定联名小卡一套 5 张。 其中耳机包是带挂绳的,连起来就成为一只斜跨包了,需要留意的是这个包的大小,因为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本身也附赠便携包,但便携包是没法塞进这个斜挎包里的,同时耳机如果装上犄角耳饰,折叠起来也不能塞进斜挎包里。 比较理想的用法是让斜挎包单独出现,然后耳机戴头上或者挂脖子上就好。 和王鹤棣的联动让 Bose 有了加倍的高级感和时髦气质,应该能增加很多时尚人群的关注,但其实大家别忘了——尤其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是 Bose 当家的、旗舰级降噪耳机,这一产品线每次更新甚至都有着行业层面的意义,包括它的定价也是目前行业的第一梯队,它的直接对手就是苹果的 AirPods Max。 这可以说是 Bose 新的“集大成”,但从开箱过程看,其实特别容易和之前的 QC 消噪耳机 Ultra 混淆,最明显的区别也许是外包装右下角的“2nd GEN”。而相比上一代耳机腿是哑光磨砂效果,新款换成了镀铬亮面金属质感(耳机腿颜色呼应了耳机本身的配色),一下子好看了非常多。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重量是 260 克,比上代的 252 克略重一点,不过有柔软的耳罩带来舒适的贴合感,头梁结构也减缓了压力,佩戴感仍然是轻盈的。 同时耳机腿阻尼适中,折叠后放便携包里也很优雅自然(相比之下 Beats 现在的耳机包要靠“塞”的,还是有点别扭)。 大体上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的使用和前代一样(或者说和所有类似的耳机产品一样),长按物理按键开机并配对,有 USB-C 口来充电,旁边有指示灯和 2.5mm 耳机孔(也赠送了 2.5mm 转 3.5mm 转接线),另一边耳罩上有多功能按钮和音量条(就是上面那一条凸起,可以以滑动触摸的方式调节音量大小)。 但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也和前代有很多不同,比如它的 USB-C 口已经不单单是用来充电了,它能进行有线连接来实现无损音频传输,并且不只是高保真音质,它其实也解决了大家对于无线耳机在延迟方面的担忧,像在手机端玩游戏时,如果实在不信任无线耳机的延迟,那么连有线就行了。 另一个不同是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新增了佩戴检测(似乎也在步步蚕食“苹果系”的优势),它的使用逻辑和“苹果系”稍有不同:长按电源键打开耳机,这时耳机并不会和设备连接,而是把它戴在头上后它才会连接(并有音效提醒),播放时把耳机摘下,它会暂停播放,但并不会马上断开连接(可能是判断用户或许只是暂时摘一下),直到将耳罩翻折平放,这时耳机才会和设备断开。 而即便已经断开,我们也不需要手动去关闭耳机的电源,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数月的低功耗待机模式”,也就是我们放着不管它就好,它会自动待机,要再次用的时候直接戴上就能自动唤醒正常使用。 应该说这种逻辑是非常自然且符合直觉的,习惯后或许会非常依赖,不过这多少让人担心它的电池时长。按官方数据,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关掉降噪的最长续航有 45 小时,打开沉浸音频有 23 小时,整体比上代有提升,但这个长时间低功耗待机的实际表现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验证,不过既然提供了这个功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至少不会太差。 而目前提到的这些操作还都是独立于 app 来实现的,如果下载 Bose app(国内下载时叫“Bose 博士视听”),那将得到更完整的功能和设置选项:提示语音可以换成中文、可以自动下载和安装固件更新、有更直观的模式切换和均衡器调节…… 甚至“噪音控制”都还有多个档位可调,对于大家来说可操作空间很大(当然我们习惯性肯定是拉满,否则就换“感知外界”的通透模式了)。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也支持和两台设备保持连接(一般就是手机和电脑连接了),这种切换是无缝的(前提是其中一个设备已经暂停了播放。如果同时播放的话,耳机只会听到最开始连接的那个设备的音频),非常方便。 至于 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支持第二代高通 S5 音频平台,支持了 Snapdragon Sound 骁龙畅听技术和 aptX Lossless 这些,这些可以在日常使用中、一些专门场景下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是根据音频设备的支持情况自动进行适配无损音频和低延迟)。 总的来说,如果单论音质和听感,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和上代相比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至少是在可感受的范围变化不大。但新款在佩戴上让我们感觉更舒服,也许是心理作用,但的确让人很愿意长时间佩戴它,这在主观上其实也能增加产品的好感度。 而综合整个使用过程,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明显要更加“现代”,佩戴检测等功能让耳机的使用流畅自然(上代虽然也有“佩戴时检测”并能连两台设备,但切换时有一些限制条件,并不完全通畅),相比上代多少还有些操作上的压力,新款用起来要轻松得多,也符合直觉得多。 如果要推荐,QC 消噪耳机 Ultra II 相比上代肯定是更值得拥有的。不过虽然两款产品目前在 Bose 官网上定价一致,但在电商平台上上代产品已经做了比较大幅度的调价,或许会让人稍微纠结一下下(但我们还是推荐“买新不买旧”。如果预算不高可以买别的,也没必要选上一代)。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机 Ultra II 参考价格:3599 元 购买渠道:Bose 天猫官方旗舰店 本文图片由 Deven 拍摄。
10 月 1 日,第 62 届金马奖的入围名单正式公布,今年有 593 部影片报名,最终的获奖名单将在 11 月 22 日的颁奖典礼上揭晓,届时的颁奖典礼将在台北流行音乐中心举行。 今年的金马奖会有些令人期待,像是入围“最佳男主角”的不仅有张震和张孝全,还有年仅 33 岁、已确诊肺腺癌四期的香港演员柯炜林,而入围“最佳女主角”里有范冰冰、刘若英和林依晨等。 其中范冰冰出演的《地母》这次有 8 项入围,而入围最多的是陈玉勋执导并编剧的《大濛》,达到了 11 项。 时间安排的话,接下来最近的是金马电影学院,会从 10 月 20 日开始,并持续到 11 月 19 日,金马影展是 11 月 6 - 23 日,金马创投会议是 11 月 17 - 19 日,最后以颁奖典礼收尾。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们还会继续看到金马奖的相关进展,而伴随着的是这次的主视觉,这套设计从 7 月 25 日公布以来有非常多的讨论,相比台湾金钟奖和台湾金曲奖偶尔有一些大胆又莫名的新尝试,金马奖的设计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准之上,可预期,又常常惊喜。 今年金马奖的主视觉由涂鸦艺术家 REACH 操刀,而灵感来自侯孝贤执导、舒淇和张震出演的《最好的时光》,这部 2005 年上映的影片在第 42 届金马奖上获得 11 项提名,最终舒淇获得了金马“影后”。而今年是《最好的时光》上映 20 周年,今年金马奖跟那届金马奖也是时隔 20 年,这次的致敬在情理之中。 而设计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发挥 REACH 本身的涂鸦技能,这次还邀请了舒淇和张震两位参与,舒淇用毛笔写了“最好的时光”五个字,而张震提供了过去用胶片相机拍的照片。 还挺感慨的,《最好的时光》里舒淇的角色就是常常收到手写的书信,张震则带着相机,20 年后两位分别以书法和摄影来参与了创作。 最终的海报有两张,绿色这张叫《Still》,它以《最好的时光》中出现的台球厅为意象,同时取了舒淇写的“最好”两个字,蓝紫色这张叫《Crash》,色彩来自 REACH 从《最好的时光》里取的画面,并融合了张震的照片得来,上面还叠加了 REACH 标志性的“Cat Paw”猫爪图像和舒淇写的“时光”两个字。 一次特别奇妙的碰撞与融合,让设计穿越在 20 年的时光中,也连接了过去和现在,这样的有当事人参与的“致敬”,也许以后也不容易再看到。 加上最近舒淇刚刚在第 30 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张震也在内地跑《刺杀小说家 2》的宣传,时过境迁,但两个人仍然活跃在第一线,对于影迷们来说,也真是一种确定的幸福吧。
人在北京的同学们,小长假是怎么安排的呢?算是北京一年之中气候最宜人的一段时间,如果不出远门,假期里面也有不少新店可以打卡,不少户外市集活动可以参与,别错过这么好的天气啦。 整个假期前 7 天,石景山首钢园融石广场都有银盐市集,现场有近百个摊位,有不少值得来淘的 vintage、原创品牌、文创和手作,同时现场也有咖啡酒水和烘焙甜品的摊位,吃的玩的肯定都有,此外也少不了现场音乐,每天都会有乐队表演。市集每天都会持续到晚上 8 点半。 银盐 x 首钢园开箱市集 时间:10 月 1 - 7 日 地点:石景山区首钢园二高炉南路 8 号融石广场 费用:免费 而在昌平,IKEA 宜家在小站公园的全新“小店”在 10 月 1 日正式开业了,这是 1999 年进入北京的宜家在北京的第 4 个线下店铺(前面分别是四元桥商场、西红门商场和五棵松体验中心),现在住昌平乃至住海淀的同学们都不用跑太远了。 它只有 400 平方米面积,以小巧的规模和更贴近社区生活的定位提供了“设计订购中心”的服务,这里仍然有标志性的宜家产品陈列,也提供了涵盖客厅、卧室、厨房在内的 6 个展间,顾客能直接购买的产品超过 300 种。同时顾客能得到一对一的全屋设计服务,享受家庭空间焕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也能通过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方式购买到宜家全品类商品。 宜家的餐点也在这里提供,冰淇淋、咖啡及瑞典风味小食区的美食都有,即便不是为了买家具,这里也能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放松休闲、“没事来逛逛”的目的地,这也是每家宜家商场为周围社区带来的体验。 宜家北京昌平设计订购中心 时间:每天 10:00 - 22:00 地点:昌平区东小口镇龙锦一街 37 号院二区 26 号楼小站公园购物中心一层 L1-014 在朝阳这边,Canada Goose 加拿大鹅的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最近完成了焕新升级,已经正式亮相。全新的二层门店空间有着雕塑感的螺旋楼梯,整体融合了自然灵感与属于都市的精致感,希望为大家带来沉浸式的氛围。 店内带来了涵盖服饰、鞋履与配饰的加拿大鹅目前的全系产品(这几年品牌也一直在强调产品“四季皆宜”),主打的则是最新的 2025 秋冬系列,其中的重点单品有女士的 Chilliwack 抓绒飞行员夹克和 Chilliwack 羽绒服,以及男款的 Chilliwack 同色调徽标羽绒飞行员夹克等。 Canada Goose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 地点:朝阳区三里屯路 11 号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红馆 看展的话,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少,但更好:迪特·拉姆斯中国首展”还在进行中,这次小长假是最后的观展机会,还没去看的同学们可以抓紧时间。 而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一层展厅还有“能源与文明——科学艺术·聚变未来”展,展览由央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和合肥市政府联合推出,是国内首个以“可控核聚变”为主题的美术馆级科学艺术展览,它会持续到 10 月 12 日。 展览通过多个装置作品,以横跨历史、科学和艺术三个维度的知识图谱,沉浸式地向大家科普了可控核聚变的原理及这项科技可能给日常生活带来何种改变,展览特别带来了多件核聚变科学的文物来让我们追溯技术的发展史,到场的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多个互动环节,来在亲身体验中、趣味性地理解核聚变的工作过程。 “能源与文明——科学艺术·聚变未来” 时间:9 月 14 日 - 10 月 12 日每天 9:30 - 17:30 地点:朝阳区花家地南街 8 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层展厅 费用:50 元 在泰康美术馆,“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展也值得一看。 作为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规模、综合性文献和艺术展,现场以“从台前到幕后”的逻辑分成了“序厅”、“经典巡礼”、“媒介探索”、“当代回响”和“绘动之旅”五个单元,通过上千件美术设计稿、上百个动画角色原稿,以及分镜台本、模型、工作照、口述影像等展品,系统性地呈现了“上美影”的发展史,也带我们回顾了那些童年时光里的经典。 现场还有着有趣的互动,有《阿凡提的故事》中经典的大巴扎场景的还原,也有当年老动画人的工作台场景的重现。展览里也能看到当年记忆中的那些动画片,现场特别设置了“童年放映厅”,每天轮流播放 5 - 6 部“上美影”的作品,像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宝莲灯》等,会不会是一种“有生之年”级别的体验? 这既适合和朋友们一起重温童年回忆,也很适合全家带小朋友来参观——展览也准备了亲子票的选项,肯定是都考虑到了。 “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 时间:7 月 3 日 - 11 月 2 日每天 10:00 - 17:30(每周一闭馆) 地点:朝阳区景辉街 16 号院 1 号楼泰康集团大厦 1F - 2F 泰康美术馆 费用:60 / 75 元(单人 / 亲子) 假期里要看演出的话,可以去到朝阳公园,整个假期连续 8 天都有爵士艺术生活节,共计会有 32 场现场演出,每天表演时长达到 8 小时左右,除了由国内顶尖的爵士乐手李高阳担任音乐总监,还有数十支爵士、雷鬼、放克等类型的乐队参与。 除此之外,现场还聚集了多达 180 个手作、唱片、生活方式、饮品小吃店内类型的摊位,在市集里逛一整天也没问题。 DEFACTTO 爵士艺术生活节 时间:10 月 1 - 8 日每天 12:00 - 22:00 地点:朝阳区农展南路 1 号朝阳公园东五门微博 IN 广场 费用:9.9 元
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将在 10 月 5 日营业结束后闭店 9 月 30 日,北京库布里克书店确认 10 月 5 日将是书店对外营业的最后一天,之后书店就将关闭同时也退出北京市场。之后书店的会员权益可在上海库布里克书店继续使用。 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在 2009 年开业,至今超过 15 年。今年早些时候它传出了即将闭店的消息,我们也曾在之前的报道中提到了这件事。对于很多北京的书迷和文艺青年来说,这也许是又一个堪称“一个时代结束”的事件。 成都麦卡伦体验空间揭幕 9 月 28 日,The Macallan 麦卡伦在成都太古里的全新体验空间正式开幕,这是麦卡伦继深圳体验空间之后在中国内地打造的又一个体验空间,也是麦卡伦首次将品牌体验引入西南市场。 空间由麦卡伦和 Liquid Gold 合作带来,开幕仪式现场有爱丁顿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冰、爱丁顿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方斯桦(Francois Saurel)以及 Liquid Gold 主席 Benson Chen 到场剪彩,体现了店铺的规格和各方的重视。 整个空间以现代雅致的设计语言打造,平面设计师 David Carson 为麦卡伦升级的视觉形象得以全面应用,空间中完整呈现了包括经典雪莉由美国桶系列、双雪莉桶系列在内的麦卡伦核心年份系列,也有专门针对中国口味的麦卡伦盈钻(Litha),以及年度限量臻味不凡系列(Harmony Collection)等。 同时这里也展现了麦卡伦威士忌的品鉴场景,让大家可以以视觉、触觉、味觉等各种维度完整感受从雪莉橡木桶的制作到最终风味的雕琢,去体验麦卡伦跨越两个世纪的对风味的追求。 A BATHING APE 重庆首店开幕 9 月 30 日,A BATHING APE 在重庆万象城北区 L1 层 NL117 开出新店,这是 A BATHING APE 在重庆的首家专门店。 店铺设计将品牌的街头美学和重庆的城市魅力相融合,有高级不锈钢墙面、迷彩和霓虹灯橱窗等元素的大量应用。而除了常规的产品陈列,这次 A BATHING APE 也推出了重庆限定迷彩图案,专属的重庆迷彩鲨鱼帽衫将在 10 月底发售。 ANIPLEX 杭州店开业 9 月 30 日, ANIPLEX 安尼普杭州店正式开业,店铺位于杭州工联 CC 地下二层 223、224 号,店铺占地约 75 平方米,店内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并提供了《Fate/Grand Order》、《鬼灭之刃》、《孤独摇滚!》、《魔法少女小圆》等多个 IP 和作品的周边发售,各种手办、色纸、玩偶、徽章盲盒及文具等热门商品超过百款。 苹果推送 6 大系统更新 9 月 30 日,苹果推送了 iOS 26.0.1、iPadOS 26.0.1、macOS 26.0.1、tvOS 26.0.1、visionOS 26.0.1 和 watchOS 26.0.2 系统的版本更新。这一轮主要是错误修复和安全性更新。
成都的同学们大家好,假期来到,是出去走走还是在城市里休整一下?天气仍然不错,过了很热的时候,凉爽有风,去看看一些新店,一些全新目的地的打卡都可以安排。毕竟这也差不多是今年最后的小长假啦。 首先是重要的新店。9 月 26 日,ASICS 亚瑟士成都太古里城市形象店正式开幕,开业当天有 ASICS 中国董事长、ASICS 大中华区高级总裁西脇刚史和 ASICS 中国总裁高凯,以及 ASICS 大中华区董事、ASICS 中国总经理黄泽辉到场剪彩,官方对这间新店的重视可见一斑。 店铺在成都太古里的二楼,一层空间,当中陈列了包括专业跑步、潮流生活方式、球类运动在内的 ASICS 全品类产品矩阵,无论是专业装备还是生活方式产品都可以直接体验和试穿。 还有两个值得留意的地方,一是 ASICS 联合了涂鸦艺术家王棕正(Alan Azzon)创作了橱窗装置,这是以 ASICS 品牌哲学为灵感,展现了金属质感的牵牛花围绕 ASICS 鞋款和 GEL 胶在生长的场景。同时这次 ASICS 选择在这家店带来了成都款 GEL-KAYANO 12.1 限定首发套组的限时发售,这也是开业期间店里最受关注的单品之一。 ASICS 成都太古里城市形象店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 8 号成都太古里 27 栋 2 层 2323A 号铺 既然在太古里了,也可以顺带去星巴克旗舰店看看,在之前“金桂大赏”联动主题店的布置后,趁着 9 月底星巴克推出和敦煌美术研究所合作的联名系列,这家店也换上了全新的主题设计,成为全国超过 100 家主题设计店铺之一。这套设计会持续到国庆假之后。 这套主题还是围绕着联名产品来的,它们有联名的马克杯和保温杯、两款“熊店长”、两张星礼卡和啡天丝路锦绳,设计上都体现了敦煌壁画、莫高窟、敦煌壁画中常见的陀螺花等与星巴克元素的碰撞,包括门店设计也是敦煌飞天和塞壬女神的互动。整个联名既有意义,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十足的吸引力,非常值得拥有。 星巴克成都太古里旗舰店·敦煌主题设计 时间:每天 7:30 - 23:0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 8 号成都太古里 12 栋 1 层 1215 号铺 在 SKP,9 月底 MCM 带来了一波宠物友好快闪活动,这是在 SKP 花园层星空露台呈现的“臻宠秘境”。整个区域大量采用了天蓝色,同时准备了宠物隧道、攀爬阶梯等各种宠物游乐设施,空间中还有各种潮流陈列和趣味装置提供给“毛孩子”和主人们尝试与探索。 这次快闪是围绕 MCM 2025 秋冬系列展开的,也充分体现了 MCM 自由、探索和包容的精神。当中可以留意的是在木质小屋的 4 套造型,它们来自新一季新品,并融入了复古未来主义和创新视角;还有灵感源自孩童欢乐与宠物带来的陪伴的宠物友好型椅垫,它以耐用材质制作,并融入了 MCM 标志性 logo。另外还有 MCM 动物园香水,它的灵感来自 MCM 标志性的皮革动物玩偶。 整个“臻宠秘境”将持续到 10 月 8 日,带着猫猫狗狗的同学们国庆假期可以到这边来,现场还准备了各种互动环节和专属礼赠,打卡等方式就能获得。 MCM“臻宠秘境” 时间:9 月 28 日 - 10 月 8 日每天 14:00 - 19:00 地点: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 2001 号成都 SKP 花园层星空露台 赶在国庆小长假前,二八板块的 The Gate 量子介复合型文娱商业园区也在 9 月 26 日正式亮相了,整个园区以音乐和电竞为核心,同时融入了运动、文化等元素,也自然成为周围社区的一部分。现在这边地铁 17 号线通了,仙韵四路也通了,交通也完全补全了。 量子介的招商与呈现带来了复合型的生活方式体验,这里有电竞场馆,同时有 An Ko Rau、Pang 匹克球俱乐部、STANDARD NERDS CLUB 乒乓俱乐部等近 50 家泛运动品牌参与,此前量子攀岩已经在爱好者群体里有了很大影响力,而现在有 REFGYMpro 东门店、你和·瑜伽普拉提及筹备中的 DogDay 狗狗假日会将社交、潮流、宠物等元素融入到运动中来。 随着项目亮相,始建于 1955 年的省级文保建筑厂部大楼也焕发新生,这里现在成为了展陈空间,整个区域也带来了草地电影、园游会、夜校课程等等充满在地化的内容,形成了项目、品牌和社区的有机循环,打造了一种全新的“邻里关系”。此外像星巴克也已经开了,各种活动也正在假期中带来,成华这边的同学们可以随时去逛逛看。 The Gate 量子介 地址:成华区仙韵四路 1 号 同样在成华,东郊记忆在这个国庆假期准备了丰富的活动——除了国庆和中秋,当下也正值东郊记忆 14 周年,可谓是“三节同庆”,为此这次东郊记忆将潮流、艺术、音乐、展览等元素融为一体,以一个“潮流嘉年华”覆盖整个园区,为大家带来融合了国潮风尚和成都本地文化的节日体验。 其中成都舞台有慕尼黑啤酒节在进行中,也融入了四川美食,整个东郊记忆还有跳海、oldspeak、公路商店等“微醺商户”也正同步带来假期活动;东市火车头市集有各种复古装置和工厂风的“变身”,这呼应了 9 月底开播的央视纪录片《遗迹有奇迹》;假期中,园区各公共舞台还有多种风格的音乐现场,东区超现场和 CGT48 星梦剧院两大场馆则分别有王一珩和阿鲲的演出。 此外随着假期到来,“多萝西的疗愈之旅”全国首展也正式开启,这作为了东郊记忆的年底 IP 巡展,同时一些常设展也仍然在进行,逛店途中看看展换换口味也是不错的选择。 东郊记忆潮流嘉年华 时间:10 月 1 - 8 日 地点:成华区建设南支路 4 号 另外,这周日陈珂的个人巡演也将来到成都站,这个假期能和陈珂近距离,对于歌迷同学们来说应该可以很好地安排行程计划。同时这次成都场还准备了限定互动,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清新、生动而又温柔治愈的现场。 陈珂个人巡演点亮计划 3.0 成都站 时间:10 月 5 日(周日)20:00 - 22:00 地点:龙泉驿区东洪路 666 号梵木创艺区·正火艺术中心 1 号馆 费用:289 元
时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途。我们将刻度回拨至 1755 年,24 岁的制表大师 Jean-Marc Vacheron 招收了第一位学徒,双方签订的契约成为了江诗丹顿品牌的起点。或许当初谁也不曾预料,这段旅途会持续穿越三个世纪,成为时间最持久的同行者。今年是江诗丹顿品牌诞生 270 周年,在从未间断运营的制表品牌中,它是历史最悠久的一家。 绵延未曾间断的历史,也使江诗丹顿见证并参与塑造了整个现代制表史。近三个世纪以来,制表技艺与审美不断发展更替,从征服一项项复杂功能,到突破精进装饰工艺,江诗丹顿以一件件杰作满足了不同时期最挑剔的时计顾客,也记录了时代走过的每一步。 在新的里程碑时刻,江诗丹顿将 270 年的积淀凝结为精炼而有力的“臻途”(The Quest)一词,它关乎此刻的庆祝,更关乎走过的路途与前方未尽的旅程。 7 月,江诗丹顿以“臻途”之名,率先在上海张园呈现了 270 周年限时体验空间,日前这一主题空间也来到了成都。 9 月 25 日,江诗丹顿 270 周年“臻途”限时体验空间正式登陆成都 IFS 古迹广场。成都是除了上海之外唯一的一站 ,并且这次少见地专门做了户外的独立搭建,也足可见品牌的重视。 整个展览分为“传奇源起”、“时艺高峰”和“艺象无垠”三大主题展区,汇集了多款 Heritage 典藏名作及包括 270 周年限量版在内的年度重磅新作,同时通过一系列数字互动装置,让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江诗丹顿 270 年“臻途”的底蕴。 “传奇源起”展区:从典藏名作中,感受穿越时空的制表魅力 迎着马耳他十字交织的光影步入首个展厅“传奇源起”,天花板垂落飞舞的档案和书页,呼应 270 年前那份代表“臻途”起点的契约。 如同时光长廊的展柜中陈列了数枚 Heritage 典藏名作,历史最悠久的展品来自 1819 年,距今已经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 从 1823 年的二问报时怀表、1901 年的双秒追针计时怀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双秒追针时计之一)、1909 年的皇家天文台怀表、1910 年的三问报时怀表、1955 年具备万年历和月相显示的黄金怀表,到 1819 年的手工雕刻黄金猎装怀表、1823 年镶嵌多种宝石的三色金怀表、1927 年东方风情的女士珠宝腕表……这些典藏名作标记了江诗丹顿近三个世纪来在制表工艺和装饰工艺上的持续创新。 在江诗丹顿,技术与艺术并非分属理性与感性范畴的二元对立,它们常常统一于一款作品之中。比如这次展出的一款 18K 黄金二问报时怀表,它配备了独特的跳时显示功能,同时表盘设计也极为精致,手工漆面、机刻雕花令纯银表盘散发出雅致迷人的气息,刻度圈则经过镂空处理露出生银色,又展现出简约的气质。 “时艺高峰”展区:江诗丹顿用这些新作庆生 进入中央的“时艺高峰”展区,抬头就能看到自 1880 年以来便是品牌象征的马耳他十字。在这一经典标识之下,是江诗丹顿为庆祝 270 周年诞辰而推出的一系列重磅新作。 中央展区陈列了四款具有代表性的新品,它们对应了万年历、月相与月龄、逆跳、陀飞轮这四大复杂功能,展现了品牌在复杂功能领域持续的探索。 首先是两款 Overseas 纵横四海系列超薄万年历腕表,它们搭载品牌自制 1120 QP/1 超薄自动上链机芯,具备了万年历与月相显示功能。 两款腕表的表壳直径都是 41.5 毫米,同时非常纤薄,厚度仅 8.1 毫米,外观设计都非常大胆出挑,其中粉红金款采用了通体统一的设计语言,表盘也是和粉红金相同的色调,白金款则搭配了浓郁的勃艮第红色调漆面表盘。两款腕表也都可以替换为更休闲的橡胶表带来搭配。 另外是江诗丹顿 270 周年限量版腕表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两款作品。Traditionnelle 传袭系列陀飞轮万年历腕表搭载了全新品牌自制自动上链机芯 2162 QP/270,再次集结了陀飞轮和万年历两大复杂功能。它的 42 毫米经典比例表壳以 950 铂金制成,搭配标志性机刻雕花表盘,尽显典雅风范。它仅限量 127 枚。 Traditionnelle 传袭系列陀飞轮逆跳日历镂雕腕表则是将逆跳显示功能与镂雕艺术做了结合。某种意义上讲,逆跳和镂雕都是让时间显示变得更加浪漫的表达——逆跳功能的实现打破了传统表盘的布局,而镂雕工艺则让机械拥有如同蕾丝版的优美气质。 在这款 270 周年限量版腕表上,逆跳日历下方,透过镂雕表盘的上半部分可以欣赏的内部的机械构造,再加上陀飞轮,三个部分彼此镶嵌,展现机械的迷人魅力。这款腕表限量 370 枚。 旁边的展柜还有更多 270 周年限量版腕表:Traditionnelle 传袭系列月相腕表、Traditionnelle 传袭系列手动上链腕表、Patrimony 传承系列月相逆跳日历腕表,以及 Patrimony 传承系列自动上链腕表。它们都以江诗丹顿标志性的美学风格庆祝这一特殊的里程碑。 所有 270 周年限量版腕表都在表盘中饰有灵感源自马耳他十字的机刻雕花图案,作为纪念版标识,机芯也有特殊纹样润饰。展柜里特别将腕表用到的特殊部件或者特别处理的位置做了单独陈列,并准备好了放大镜,让大家可以仔细鉴赏。 “艺象无垠”展区:把腕表做成艺术品 最后的“艺象无垠”展区则是聚焦了品牌的四大装饰工艺:机刻雕花、手工雕刻、珐琅彩绘和珠宝镶嵌。在这里我们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对于江诗丹顿而言,制表不仅是机械的创新,也是艺术的探索。 这四大装饰工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内部匠人手中代代相传。现场通过视频和文字介绍,详细讲述了每项装饰工艺背后的精妙之处,制作工具与最终的腕表成品被陈列于同一个玻璃展柜中,唤起观众对于每项工艺更直观的感知。 Métiers d'Art 艺术大师系列是江诗丹顿艺术匠心的集大成者,江诗丹顿从世界各地的文化与艺术中汲取灵感,品牌内部专精不同装饰工艺的艺术大师协同合作,创作了众多艺术品般精美的时计。 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直是江诗丹顿的一个重要的灵感源泉,Métiers d'Art 艺术大师系列的中国十二生肖传奇腕表从 2012 年蛇年开始,到 2024 年龙年正好完成了一轮创作。而传统的龙、凤、北京和上海夜景俯瞰图等,也都曾为江诗丹顿 Métiers d'Art 艺术大师系列所演绎。 最新的例子是 2024 年推出的 Métiers d'Art 艺术大师系列“致敬中国文化标志”腕表,江诗丹顿以两种方式演绎了经典的“海水江崖纹”。其中的浪涌乾坤腕表以掐丝珐琅和手工雕刻,将龙袍中的“海水江崖纹”移至表盘之上;月耀河山腕表则以大明火珐琅表盘结合手工雕刻和珠宝镶嵌工艺,呈现如青花瓷般雅致的“海水江崖纹”。 我们曾在去年江诗丹顿在北京普度寺带来的“盈海恒山——海水江崖与时间之旅”主题特展上与两款腕表零距离,在这次的展览现场,它们也再次和我们见面,更多同学将可以直接欣赏到这两款艺术品般的腕表。 一场浓缩江诗丹顿 270 年制表历程的展览 三个展区就像三个时空切片,典藏名作中凝固的制表智慧,周年新作里展现的创造力,艺术大师系列中技艺与美学的交融,叙述着江诗丹顿 270 年“臻途”中的专注与热忱。江诗丹顿以 270 年未曾中断的创作,在现代制表史中书写了最完整的独立篇章。 这场展览中,两个多世纪前的古董时计与最新腕表置于同一个空间,让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现代制表技术的演进,以及时代审美风格的流转。 这场展览也可以说是江诗丹顿 270 周年庆祝活动在国内的正式收尾,展览将持续到 10 月 12 日,覆盖了整个国庆假期,对制表工艺与艺术感兴趣的同学不要错过这一难得的机会。
《疯狂动物城 2》内地定档 11 月 26 日 9 月 29 日,迪士尼宣布《疯狂动物城 2》内地定档 11 月 26 日上映,和北美院线档期是同一天。正式海报也正式发布。 影片是 2016 年上映的《疯狂动物城》时隔 9 年的续作,两位导演拜伦·霍华德和杰拉德·布什回归执导,人气角色们悉数回归,同时加入了新角色。 惠英红成为 LOEWE 品牌代言人 9 月 28 日,LOEWE 罗意威宣布惠英红成为全新 LOEWE 品牌代言人。 icebreaker Touch Lab 重庆万象城店开幕 9 月 26 日,创立于 1995 年的新西兰美丽诺羊毛户外品牌 icebreaker 开出重庆首店,新店位于重庆万象城北区 1 层,开业活动上有品牌挚友、青年演员陈鑫海及众多品牌好友亮相一起见证。 店铺设计延续了一致的视觉语言和品牌气质,店内带来了“100% 无塑化之旅”主题墙,当中展现了从对羊毛等天然原料的甄选,到以可持续生产模式为支撑的材质应用,再到 icebreaker 合作牧场标识贴牌的复刻等各个环节,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icebreaker 的品牌理念。 店内目前陈列了品牌全系列美丽诺羊毛产品,经典的基本款和功能性服饰都在体现美丽诺羊毛纤维所具有的温控调节、柔软亲肤、防臭抑菌、轻盈透气和支持机洗等特性,很多产品都是全年均可穿着,也适合多种运动场景。 而现场陈鑫海穿着的则是美丽诺羊毛“毛壳”冲锋衣和美丽诺混纺弹性户外长裤,它们来自 icebreaker 这一季秋冬系列,其中“毛壳”冲锋衣以 96.8% 的天然原料比例打造,实现了 100% 天然美丽诺羊毛紧密编织工艺和 DWR 环保防水膜的自然结合,除了防风防水,它还能带来亲肤、柔软、静音、防静电且高度环保的穿着体验。 程潇成为 Coach 眼镜品牌代言人 9 月 29 日,Coach 宣布程潇成为 Coach 眼镜品牌代言人,程潇首次出镜的 2025 秋季眼镜广告大片也同步发布。 阿斯顿·马丁和堡林爵香槟达成全新全球战略合作 9 月 29 日,阿斯顿·马丁宣布创立于 1829 年的堡林爵香槟(Champagne Bollinger)成为官方香槟合作伙伴,同时阿斯顿·马丁也成为堡林爵香槟的官方汽车合作伙伴。 基于这次合作,堡林爵香槟将出现在未来阿斯顿·马丁全球范围重要的体验活动与贵宾专属场合。
当下年轻人的消费选择正经历着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的深刻转变,为产品所提供的愉悦感、满足感和确定性买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消费趋势。这一消费观念的升级,折射出年轻一代对生活品质的重新定义——不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实用价值,更追求其带来的情绪回报和身份认同。 从潮玩盲盒的惊喜体验到故宫文创的文化共鸣,从虚拟偶像的情感陪伴到各大品牌 IP 联名的情怀加持,都无不印证着情绪价值消费时代的到来。这股浪潮悄然渗透进生活的每一寸肌理中,我们会发现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常常容易忽略的事物,往往在情绪状态的塑造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 照顾好那些“最重要的小事”,能带来情绪上极大的满足,撬动生活品质的跃升。 比如刷牙这件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近年来正越发受到年轻人的关注与重视。对口腔健康的精致追求成为持续升温的趋势,无论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还是线下的社交场合,大家都在更频繁地谈起口腔护理的话题。我们几乎从出生就开始刷牙,太过熟悉,养成了一套近乎机械的习惯,反倒忽略了细究。直到偶然刷到科普视频,或是受到周围人的提醒,才会猛然意识到,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日常动作,或许只是带来了一种“刷干净”的心理安慰,而与“有效清洁”相去甚远。人们对口腔护理的需求正变得日益差异化、精细化和系统化,一口好牙不仅是健康的标志,更成为了自律生活、精致态度的外在体现,成为当代年轻人自我关爱的生活宣言。 专业科技赋能,刷牙也能成为每日“小确幸” 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年轻人格外渴望生活中那些可控、可预期的“小确幸”。刷牙,这件每天都要进行两次的日常小事,恰恰成为了许多人建立生活秩序感的重要起点。 飞利浦 Sonicare 凭借 33 年的持续迭代的科技创新,让刷牙这件事变得更具确定性和治愈力。早晚各两分钟的刷牙时光,成为日常生活中稳定而可靠的存在,就像锚点,帮助我们在纷繁变幻的生活中保持平衡。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清晨醒来,睡眼惺忪中拿起飞利浦 Sonicare 声波电动牙刷,开启专属的清洁模式。通过“马达-金属环-刷毛”三位一体的设计,产生驱动流体深入齿缝的微泡水流——这些看不见的微小气泡正在悄无声息地完成着深度清洁工作,能够到达刷毛本身难以触及的“刷牙盲区”。 微泡水流技术就像是一支专业的清洁小队,它模拟了专业声波洗牙,能深入牙间隙和牙龈沟,将这些容易藏污纳垢的区域彻底清扫干净,显著减少牙菌斑滋生。当我们感觉刷毛在牙齿表面移动时,实际上真正发挥清洁作用的还有这些看不见的微泡水流,它们正在完成刷毛无法完成的精细工作。 经过万次调试,打造刚好一颗牙的摆振黄金三角区,确保清洁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避免了对牙龈的过度刺激,力度恰到好处——既能有效清洁,又不会伤害敏感的口腔组织。 多效模式选择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偏好。清晨醒来,你可能需要温和的敏感模式来呵护刚刚苏醒的牙齿;经过一天的饮食后,则需要深度清洁模式来彻底清除牙菌斑;而每周 2 - 3 次的美白模式,则能帮助你维持牙齿的自然亮白。 AI 智能技术的加入,让刷牙体验进入了智能新时代。Sense IQ 智能感应科技能精准感应我们刷牙的力度、频次和覆盖率,以此为基础来自动控压降档,确保刷牙的力度刚好合适。 而通过内置传感器和 AI 算法对刷牙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系统能识别可能被遗漏的区域,并通过 app 提供个性化指导。就像有一位牙医在身边耐心辅助,帮助你改进刷牙技巧,确保每次刷牙都达到最佳效果。 口腔需求千人千面,你的牙齿值得一场“私人订制” 随着年轻人对生活各方面需求的不断精细化,口腔护理也不再是“一刀切”的简单事务。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家有着不同的口腔状况,需要独特的口腔护理体验。作为全球牙医推荐声波电动牙刷第一品牌,飞利浦正在通过完善的产品矩阵,精准回应着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差异化的护理需求。 如果你是初次接触电动牙刷,不妨从钻石 3 系列开始,和传统手动牙刷相比,它能 5 倍去除牙菌斑,把“刷干净”这件事做到位。它还特别设置了新手模式,柔和度 +50%,帮助首次使用的同学更好地适应电动牙刷,温柔过渡。如果想要更智能的体验,可以选择钻石 3 Pro,它额外配备智能屏和灯环压力提醒,刷牙力度一目了然,再也不怕刷得太用力。 牙龈脆弱、需要长期养护的人群则可以考虑钻石 7 系列。对于牙齿敏感或是在进行正畸的同学们来说,日常刷牙是场小心翼翼的“拉锯战”,不是清洁不到位,就是过度刺激牙齿,飞利浦钻石 7 Pro 就专门为敏牙而生。钻石 7 Pro 所搭载的 2+1 GumPro 模式是飞利浦和牙医共同研发,能做到净护合一,仿佛齿间按摩,前 2 分钟高低频 + 轻重力交替,洁牙清澈又舒缓,后 1 分钟低频温柔按摩,轻柔清洁牙龈线,洁净力达到了手动牙刷的 7 倍,还能减少 60% 牙齿磨损风险,既温和,又彻底。 再往上就是钻石 9 系列了,它的洁净力提升到了 10 倍,同时配备了专研的“亮白+”模式。通过变频深度清洁加牙前侧密集抛光,无需一周就能实现亮白一度。还有它的设计——对于追求精英质感和产品颜值的同学们来说,钻石 9 无疑也更富魅力。 当下飞利浦 Sonicare 产品矩阵下的顶配是钻石 AI 刷,它集清洁、护龈和亮白功能于一身,并搭载有 SenseIQ 智能感应科技,智能护航每一次的刷牙,确保力度、时长、覆盖面的全到位,仿佛身边有一位牙医在指导。它能 20 倍去除牙菌斑、2 倍去除表面牙渍、6 周 15 倍提升牙龈健康,实力上是当之无愧的全能旗舰选手。 马上就是国庆假期了,出游自然要好好享受当地美食,旅途中的口腔护理也很重要。钻石 9 Pro 和钻石 AI 两款产品都配备了便携式充电旅行盒,方便大家随身携带,还能随时充电续航,出门在外也能轻松守护口腔健康。 追求更细致的口腔护理不能仅仅依靠刷牙,冲牙器是口腔护理不可或缺的另一块拼图。飞利浦牙科级专业冲牙器是牙刷的强效补充,四向脉冲水流能更彻底地清除牙缝中的残留物,减少细菌滋生。一般可以在晚上刷牙前使用,有条件的话在餐后即时使用冲牙器就更理想了,时刻保持口腔的清爽,也能让整个人处于更加自在、有活力的状态。 从选购到守护,飞利浦全程陪你“好好刷牙” 在硬件产品不断迭代的同时,飞利浦也在服务体验上持续提升。9 月 19 日爱牙日前夕,飞利浦口腔护理专业旗舰店在天猫升级亮相,这不仅是一个购物平台,更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口腔健康解决方案提供者。 这里汇聚了飞利浦声波电动牙刷全系列产品矩阵,让用户能轻松比较不同产品的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那一款。 更周到的是,这里还提供了一系列服务和礼遇。包括 365 天牙医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在线咨询,获得专业牙医的建议和指导;有每周直播间的专家在线科普问答,让专业口腔护理建议触手可及,这种即时性和便利性大大降低了维护口腔健康的门槛;而家庭护牙礼遇包含了成人洁牙和儿童口腔护理,为大家带来切实可享受的口腔护理福利。 在推广口腔护理重要性这件事上,飞利浦尤其将 Z 世代视为重要的沟通对象,一方面是希望帮助大家在年轻时就养成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另一方面也希望由他们带动、影响整个家庭,成为口腔健康的传播者。当下飞利浦也在通过多种公益举措,持续鼓励年轻人关注口腔健康。 今年 8 月起,飞利浦在全国 19 个城市开启了“手动牙刷换电动牙刷”活动,大学生前往指定的飞利浦线下门店,凭相关预约和认证就能 0 元申领飞利浦声波电动牙刷 1 支,据悉已经有 20000 名大学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而在“920 全国爱牙日”前夕,飞利浦更是通过国家卫健委主管的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面向北大、清华与复旦等全国 10 多所高校捐赠了约 53000 支、总价值超过 1000 万元的飞利浦声波电动牙刷,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公益行动,更是一份信念的传递和知识的传播,旨在从青年群体开始,树立“预防大于治疗”的科学口腔健康理念。 早晚两分钟,让刷牙变成一天中最治愈的仪式 早晨起床后的两分钟,代表着一种自我关照的开始。用飞利浦 Sonicare 声波电动牙刷好好刷牙,感受声波振动带来的轻微麻酥感,听着那稳定而舒缓的工作声音,看着镜子中专注的自己——这不仅仅是在清洁牙齿,更是在以一种清爽的方式打开自己,为新的一天注入信心与活力。 晚上饭后。这时,刷牙更成为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它扫除的不仅是牙齿上的牙菌斑,还有一天积累的压力和烦恼。随着刷牙的完成,我们仿佛也完成了从“对外模式”到“对内模式”的转换,让自己重新归位,准备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 这两分钟不再只是简单的清洁时间,而是成为一天中难得的自我关照时刻。在这短短的两分钟里,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社交的负担,只有和自己的相处。飞利浦 Sonicare 通过持续升级的科技、产品与服务,陪伴用户在刷牙这件“最重要的小事”中收获治愈,把握生活中的确定性。 飞利浦 Sonicare 理解的口腔护理,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工具理性选择,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对细节不妥协,对健康不将就,对每一天的生活不辜负。每一次刷牙,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每一口好牙,都是健康生活的见证。
9 月 25 日,2025 雷军年度演讲在北京举行,这是雷军的第 6 次个人年度演讲。今年演讲以“改变”为主题,主要分享的是自研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 随后照例是发布环节,这次有小米 17 系列、小米定制服务以及小米平板 8 系列、米家三区洗衣机 Pro、米家冰箱 Pro 微冰鲜双系统法式平嵌、小米电视 S Pro Mini LED 2026、Xiaomi 路由器 BE10000 Pro、Xiaomi Sound 2 Max 和小米随身蓝牙音箱等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亮相。 15 周年的小米:前 10 年积淀,后 5 年蜕变 今年是小米创立 15 周年(小米方面还是讲“创业 15 周年”),2020 年小米年营收首次突破 2000 亿,也开启了高端化探索,当时小米为“下一个 10 年”定下了发展道路: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确立“技术为本”作为公司“牢不可破的铁律”,未来 5 年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 1000 亿元。 随后 5 年小米扩大团队并重塑管理团队,按雷军介绍的数据,2020 年小米研发投入是 93 亿,2024 年已经到了 241 亿,今年更是预计投入会到 300 亿。同时研发人员数量也从 2020 年的 10000 人出头,到现在已经超过 20000 人。 成果的大量涌现体现了小米阶段性的成绩:今年旗舰芯片玄戒 O1 发布,让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 4 家具备 3 纳米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SU7 系列成为近一年 20 万以上最畅销轿车,SU7 Ultra 位列国内 50 万以上轿车、纯电销量双第一;手机业务持续在国内 4000 - 5000 元价位排第一;小米空调在今年 7 月跻身全渠道中国第三…… 同时小米还在持续布局,位于武汉的小米首座智能家电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投产。而在手机业务上,小米曾在 2021 年底首次宣布在产品上“对标苹果、学习苹果”,这次发布会上,以小米 17 系列作为开端,小米对苹果要“从全面对标到正面迎战”,迈向手机高端化历程的“下一个 5 年”。 小米 17 系列: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首发,“妙享背屏”成为亮点 小米 17 系列因为在预热阶段宣布“改名”、全面对标苹果而得到更多关注和讨论,最终亮相的有小米 17 标准版和小米 17 Pro 系列,后者包括小米 17 Pro 和小米 17 Pro Max,是苹果用户们非常熟悉的序列命名方式,也有了一种直观的对比(乃至有种潜移默化的替代感)。 其中小米 17 配备了 6.3 英寸 M10 发光元件显示屏,这块屏幕有着 3500 尼特的峰值亮度,户外强光下也能清晰可见,同时它有着 1.18 毫米的窄边框,超大 R 角设计也让机身触感进一步柔和,而整个机身厚度控制在了 8.06 毫米,重量 191 克,保持了轻量化和便携性。 影像方面,小米 17 配备了 5000 万像素前置大底镜头,后置有 5000 万像素光影猎人 950 传感器主摄和徕卡浮动长焦镜头组合的徕卡 Summilux 光学系统,它的主摄支持 OIS 光学防抖,长焦支持了 10 厘米超近对焦距离,它强调了“小米史上最佳水准”的全焦段影像,也特别提到了新一代大师人像模式在人像方面的表现。 小米 17 内置了 7000mAh 金沙江电池,同时支持了 100W 有线快充和 50W 无线充电,也兼容了 100W PPS 充电协议。它有 4 种配色,12+256GB、12+512GB 和 16+512GB 分别是 4499、4799 和 4999 元。 这次整个系列都首发采用了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而在小米 17 Pro 系列上还带来了更多的看点,小米 17 Pro 和小米 17 Pro Max 分别采用 6.3 和 6.9 英寸屏幕,也同样保持了 8 毫米机身厚度,以及都有黑、白、冷烟紫、森野绿 4 种配色可选。 最鲜明的卖点在机身背部的摄像头区域做了一块“妙享背屏”,它支持个性化壁纸、AI 壁纸以及动态通知、便利贴等多种功能,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显示航班信息、打车显示车牌号等,它也支持了自拍操作,以及有了各种玩法的更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整个小米 17 Pro 系列也采用了徕卡 Summilux 影像系统,它们都用上了全新的光影猎人 950L 主摄传感器,1/1.28 英寸大底加上新一代高动态技术 LOFIC,单帧直出画面能达到原来 3 帧合成的高动态画面表现,实现了小米迄今最高的 16.5EV 传感器动态范围。 另外小米 17 Pro 实现了 5 倍光学变焦和 20 厘米长焦微距,小米 17 Pro Max 则有 5 倍大底潜望长焦并支持硬件级 HDR,还通过全新的超聚光棱镜结构让进光量能再提升 30%。 两款机型的电池容量分别是 6300mAh 和 7500mAh,也都支持 100W 有线快充、50W 无线充电和 100W PPS 快充协议,其中小米 17 Pro 的 12+256GB、12+512GB、16+512GB 和 16+1TB 分别是 4999、5299、5599 和 5999 元,小米 17 Pro Max 的 12+512GB、16+512GB 和 16+1TB 分别是 5999、6299 和 6999 元。 小米定制服务:小米成为中国首家真正意义上提供定制服务的车企 定制服务的公布成为新品发布环节的一个亮点,类似的概念不少同学应该都有畅想过,现在小米还真这么做了。全新的“小米定制服务”目前覆盖 YU7 Max 和 SU7 Ultra,首批提供 26 项个性选配,包括 5 款全新豪华车漆和 4 款内饰,以及全新设计高工艺锻造轮毂、定制卡钳、定制车标、车身拉花等个性化配置。 这样的定制服务过去主要是劳斯莱斯和保时捷这些车企在提供,小米也由此成为中国首家真正意义上发布定制服务的车企。为此小米在北京工厂打造了占地超过 400 平方米的定制服务中心,要“力求让更多用户体验到媲美百万豪车的专属服务”。 小米平板 8 系列:更高效的体验释放更强生产力 这次同步发布的小米平板 8 系列有小米平板 8 和小米平板 8 Pro 两款,它们都采用 11.2 英寸 3200 x 2136 像素分辨率的 3.2K 屏,这块屏幕还有着 144Hz 高刷新率和最高 800 尼特的全屏亮度。同时整个系列内置 9200mAh 大电池,并搭载小米澎湃 OS 3 及支持 Wi-Fi 7。 小米平板 8 和小米平板 8 Pro 分别搭载了第四代骁龙 8s 和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这成为它们的主要区别,使用中整个系列强调了“PC 一样的网页交互体验”和更高效的多任务交互方式。小米还为系列准备了包括小米焦点触控笔 Pro 等配件,实现对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 系列有黑、冰晶蓝、松石绿 3 种配色,小米平板 8 的 8+128GB、8+256GB 和 12+256GB 分别是 2199、2499 和 2799 元,小米平板 8 Pro 的 8+128GB、8+256GB、12+256GB、12+512GB 和 16+512GB 分别是 2799、3099、3399、3699 和 3899 元,加 200 元还可选配柔光屏。 配件方面,悬浮键盘 699 元,小米焦点触控笔 Pro 是 599 元,键盘式双面保护壳 399 元,磁吸双面保护壳售价 129 元,钢化保护膜 99 元。首销期间还有限时的套装优惠:小米平板 8、小米焦点触控笔 Pro 和悬浮键盘三件套套装 3198 元起。 家电产品更新,洗衣机、冰箱和电视都是旗舰水准 也照例迎来家电产品的更新。米家三区洗衣机 Pro 滚筒 10KG 带来独特的三筒分洗、三筒内部独立水路设计,有效避免交叉污染,配合“小米超电解技术”更能实现纯水电解杀菌,从进水到洗衣全流程中对常见病菌的杀灭效果达到 99.99%,同时技术产生的活性氧还能有效分解水中色素,实现高效去除有色污渍、净白防串色的效果。 它一共提供了 36 种洗涤模式,支持 20 种污渍的清洗,满足多场景、多材质的衣物需求。它的定价是 4999 元,目前首销价是 3999 元。它还有带双小筒烘干功能的米家三区洗衣机 Pro 滚筒 10KG 小筒烘可选,它的价格是 5499 元,首销价 4399 元。 冰箱部分,这次的米家冰箱 Pro 微冰鲜双系统 法式平嵌 560L 是小米首款进军高端市场的旗舰冰箱,它有冰晶白和星锻银两种配色,支持不同的家装风格,600 毫米超薄机身加上底部前置散热结构,实现对标准橱柜平嵌安装的支持,并且冰箱两侧可以“零厘米”空隙。 使用中,它搭载了精准控温的微冰鲜科技,实现新鲜肉类和水产保鲜周期延长到 10 天,并保留口感且锁住营养,实现“免解冻即烹饪”。同时它通过全自动制冰系统能 55 分钟快速出冰,24 小时制冰量能达到 1.22 公斤,并且制冰全链路还通过了抗菌认证。 它的零售价是 7999 元,首销价是 6399 元。 小米电视 S Pro Mini LED 2026 也同样带来了旗舰体验,它的设计质感十足,0.9 毫米极窄黑边加上一系列细节处理,将边框、显示屏和各层模组组合连接起来,实现“真正的全屏显示观感”。它配备顶级华星光电 WHVA 屏,并有 LR 反射率 0.5% 的低反膜,这能提升画面通透度,并让“黑色更黑”。 同时它采用分区控光,能同时实现最大激发亮度 5200 尼特,配合搭载 Light Sensor 光线传感器可自动感应环境光线变化,从而调节屏幕亮度和画面色温,让显示更加自然舒适。它还支持了 94% DCI-P3 色域,多色温色彩还原技术带来了更好的色彩准确性,自研画质算法则对色彩、明暗质感及亮度都做了调优。 目前 85 英寸的小米电视 S Pro Mini LED 2026 的首发价是 8499 元。 更多生态新品:从路由器到音箱 路由器方面,这次小米带来了高端产品线的新品 BE10000 Pro,它采用三频万兆无线,全面支持 Wi-Fi 7,无线速率达到 10023.6Mbps,有线速率达到 30Gbps 总传输带宽。它的 12 根全向高增益天线每根都配备独立的高功率信号放大模块,确保了全方位信号覆盖和强劲的收发功率。 BE10000 Pro 用的是高通跃龙 NPro A7 平台,这一方案首次加入的 AI 特性也实现了小米路由器的首个 AI 网络引擎,这让系统能智能识别当前的网络使用场景和干扰源,从而自动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和无线信道选择,提升用户的化网络表现。此外它还搭载了小米独创的全屋智能双网关,以及有全新的 M.2 硬盘插槽来实现远程文件下载和备份存储等功能。 它的定价是 1699 元。 音箱品类也有高端新品,Xiaomi Sound 2 Max 以旗舰家庭音箱定位打造,它采用一体化压铸铝合金箱体,强调顶级做工,同时正面底部隐藏了一条能显示音箱状态的 LED 灯带,这同时也增强了氛围感。小米还为它推出了同色金属支架,它本身还有三种不同材质的磁吸面板,这让它可以适配任何风格的环境。 在内部,Xiaomi Sound 2 Max 搭载 4 枚深度定制的主动声学单元,2 个低音单元和 1 个中高音同轴单元组成了三分频声学系统,而内置的小米专业监听和小米夜莺调音两大模式让专业级用户在录音棚等场景下也能开展工作。 小米还同步推出了 Xiaomi Sound 无线音频连接器,通过独立组网芯片加小米私有无线音频传输协议,带来“媲美有线的稳定连接性能”。 使用中,两台 Xiaomi Sound 2 Max 能组成 2.0 立体声,四台 Xiaomi Sound 2 Max 将可以组合成 4.0 环绕声,Xiaomi Sound 无线音频连接器支持多台音箱组合下的 CD 级无损音频传输,还能将常规的 2.0 立体声自动转换为 4.0 环绕声,市面上主流电视品牌都能适配。 它也已经从发布当天开始发售,产品定价 1999 元,单独搭配木质、金属和织布面板的话分别是 399、299 和 199 元,此外金属落地支架 399 元,Xiaomi Sound 无线音频连接器 299 元。 还有一款随身蓝牙音箱,它提供了宝石绿、钛金属色、晴山蓝、日暮粉、晚霞紫、曜石黑 6 款配色,整体采用六系铝镁合金材质打造,重量只有 249 克,加上 10 小时续航和 IP66 级防尘防水,非常方便携带和移动使用。 它采用三单元声学配置,调音算法有全面升级,内置的均衡、室内、室外三种智能环境音效兼顾了室内外使用场景,它也支持高、中、低频三频独立调节,用户可自由定制专属音色。 同时小米随身蓝牙音箱也是小米首款支持“一键收藏”的蓝牙音箱,它联动了 QQ 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两大平台,另外它也支持三方歌单直接下载歌曲,4GB 的内置空间足够使用。 另外它和小米澎湃 OS 有深度联动,它支持小米手机 NFC 一碰即连,两台能组成立体声,最多 10 台都能串联播放。它提供了 USB-C、蓝牙 5.4 等连接方式,定价是 299 元。
“BEAMS AT HOME”是日本的 BEAMS 专门打造的一个内容系列,通过去探访 BEAMS 在全世界各地的员工们的家庭,去记录他们的生活,在每一个充满个性的员工的身上,也构建出一个 BEAMS 公司的独特样貌。 系列在 2014 年 10 月首次出版,国内主要引进过两个版本,早一点是浦睿文化出的,后来都是新星出版社的版本,包括新星出版社自己也做过版本更新,我们曾经在 2016 年的 #每周一书 推荐过系列的第二本,后来这个版本也做了修订,现在整个系列国内已经出了四本。 我们还是可以从第一本开始,这定下了整个系列的基调,某种程度上代表了 BEAMS 打造这一系列的初衷。这个版本 2022 年 5 月在国内出版,480 页,满满当当。 书中采访了(当时的)BEAMS 集团的 130 位员工,他们有的在东京,有的在伦敦或巴黎,不同城市的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品味和喜欢的物件,而这些体现乃至反过来成就了大家各自的风格。 这本书也带大家走进了包括 BEAMS 社长设乐洋在内 58 个家庭空间,当中能看到艺术品和古董家具的搭配、不同风格的元素的碰撞,也能看到不同风格、不同背景的员工是怎样布置出最适合自己的、安全且放松的场所的。 这本书应该会给很多同学带来启发,比如如果当下还不确定自己的风格,那么可以先从自己喜欢的一件单品着手,而不用忙着一来就去定义整个空间。会有很多实操的经验的分享。 而即便我们明明知道整套书都是 BEAMS 宣传自己的方式,但每个人的生活是具体的,翻开书之后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这样的真实感足够的迷人和让人沉浸。 就像浦睿文化最早的版本给这本书命名叫“何为美好生活”那样,看这本书的过程,或许我们能够得到自己的答案。 购买:天猫
9 月 26 日,vivo 在线上举行了 X 系列蓝图影像技术沟通会。这是 vivo 在影像方面阶段性的汇报,也是为即将发布的 X300 系列进行预热,后者“将通过对影像架构的系统性革新,在影像画质、极限场景、旅拍人像及视频创作四大维度实现全面跃迁”。 甚至可以说这场沟通会成为了对 X300 系列在影像配置和表现方面的剧透,比如 X300 Pro 将独家搭载全新蔡司 2 亿像素 APO 超级长焦,它用了 vivo 和三星独家定制的 1/1.4 英寸超大底“蓝图 x HPB”传感器,通过底层像素架构优化并结合 VCS 仿生光谱技术来实现出色的信噪比表现。 它能实现硬件 4 倍无损光学直出,更能在 85mm 焦段镜头上达成 340mm 光学信号直出,远超行业标准。同时 1G+5P 浮动潜望镜组、萤石级 FCD100 超低色散玻璃镜片加上经典蔡司 T* 镀膜,这些顶级的光学设计会从源头抑制色散,从而大幅提升画面纯净度。 还有行业新高的 CIPA 5.5 级模组防抖能力,曝光时长比上代提升了 100%,让手持长焦拍摄的稳定性和成片率来到新的层面。 而在 X300 上,这颗 2 亿像素“蓝图 x HPB”旗舰级传感器用作了主摄,让“标准版用户”也能拥有顶级解析力。X300 也有定制专属镜头模组、蔡司 T* 镀膜和 CIPA 4.5 级防抖,并配合 NICE 人像高像重建大模型和 GTR 人像高像素质感大模型,实现顶级的人像肤质与风光细节还原。 vivo 也继续加强在演唱会场景下的表现(之前的 X200 Ultra 在这一场景下攒下了出色的口碑),X300 系列要从“拍得清”到“拍得好、录得稳”,成为“拍录最好的手机”。 比如针对舞台光线复杂、主体高速运动的痛点,全新“灵动人像算法”整合了零延时多帧与 NICE 3.0 光学重建引擎、MAGIC 2.0 画质还原引擎及 GTR 3.0 质感人像引擎,即便在昏暗环境下也能精准捕捉舞台上的人脸细节,还原氛围感。而创新的像素级摩尔纹三重剔除算法则彻底解决了拍摄大屏幕时的废片难题。 通过“录拍双系统分时架构”,用户在录制 4K 视频时能通过独立影像通路拍下真正的多帧融合照片,相比上代舞台模式分辨率提升达到 355%,成片率提升 35%。 在比赛场景,vivo 带来了全新设计的长焦抓拍系统架构,它以蓝图极限追焦引擎为核心,在自研 X-Track 追焦算法的基础上,有联合 MediaTek 联发科一起定义了专为实时追焦服务的影像超能效 NPU 及 Imagiq 实时对焦引擎。 这样的软硬协同下能实现追焦稳定性提升超过 200%,并能在 480mm 超长焦段进行每秒 12 张的高画质连拍。 还有人像摄影,X300 系列要从“拍得清”向“拍得美、拍得有故事感”升级,这次会有全新推出的透亮人像氧气美、蔡司自然人像原生美等多种风格,而“元气骨相重塑”技术能智能调整面部结构与神态。 vivo 还联合联发科带来了行业独家的“AI 定制美颜”,这依托 vivo 的 AIGC 技术积累和天玑 9500 强大的端侧 AI 能力,让系统能学习用户的修图偏好并一键完成批量精修。 另外,蓝图影像芯片 V3+ 和天玑 9500 的组合,配合自研影像芯片 VS1,会在 X300 系列上带来 4K/60fps 电影人像视频的行业首发,在人像虚化、肤质呈现和光影层次上带来“媲美专业电影的观感”。 同时 Live Photo 也做了重构,有“Live Photo 路人消除”功能首发,也会让夜景的动态人像更具氛围感。 而一个已经确认的趋势是,在将静态影像打造到一个阶段后,vivo 正在向视频能力持续加码,这次沟通会上提到了 X300 系列的一系列配置,像是全球首发蓝图 x 索尼 LYT-828 传感器、“Hybrid Frame-HDR”等技术,让动态范围达到 100dB+,再配合云台级防抖,实现出色的夜景和逆光等场景下的表现。 同时 vivo 还和联发科对影调、色彩、曝光、功耗、流畅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平台级联调,这样的视频通路底层重构,实现了多焦段满血版 4K/120fps 杜比视界 HDR 视频录制,以及 Android 阵营首发 4K/120fps 双轨 EIS 防抖,并支持拍摄 4K/120fps 10bit log,加上认证 ACES 工作流,这些都为后期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在输出端,X300 Pro 在 Android 阵营独家首发了“剪映”app 对 4K/120fps 杜比视界视频的编辑与导出能力,实现了从拍摄到分享的无缝专业体验。而针对很多创作者对续航的担心,现在 4K/60fps 能稳定录制 5 小时 43 分,基本也是够用的了。 接下来,X300 系列发布会将会在 10 月 13 日举行,我们将可以完整了解被 vivo 称为“集大成”的这一系列的全部特色,在 vivo 的描述里,这也将是“一个属于全场景创作的移动影像新时代的开启”。
9 月 24 日,高通在北京举行了 2025 骁龙峰会的中国站,今年骁龙峰会是北京和夏威夷两地同步举行的,相比专门去到夏威夷,今年在北京的活动可以吸引到更多合作方尤其是相关高层出席,也让活动有了十足的规模和份量。 加上今年正值高通公司成立 40 周年和高通进入中国市场 30 周年,让这次峰会有了更多一层的意义。第一天的开幕活动上就有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媒体、研究机构及上百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企业到场,现场展示了超过 100 项基于智能手机、PC、汽车、XR、物联网等终端在端侧 AI、连接、影像、游戏等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和体验升级,这成为高通和合作伙伴的成果汇报,也展开了一个令人期待的未来。 AI 是当下的时代议题,自然也是这次峰会的重要话题,随着夏威夷那边高通总裁兼 CEO 安蒙(Cristiano Amon)分享了关于 AI 发展的 6 大趋势(AI 是新的 UI、从以智能手机为中心转向以智能体为中心、计算架构迎来变革、模型混合化发展、边缘数据相关性增强、迈向未来感知网络),在北京这边,高通发布了全新的“AI 加速计划”(AI Acceleration Initiative)。 这是继 2018 年发起“5G 领航计划”和 2020 年发起“5G 物联网创新计划”后,高通和合作伙伴面向未来的 AI 时代发起的全新计划,这次有 GTI(全球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合作组织)、电信、移动、联通、小米、荣耀、vivo、OPPO、中兴、龙旗科技、华勤技术、立讯精密和面壁智能参与。 关于计划要推动的事情,高通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 Akash Palkhiwala 表示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在智能手机上实现更多 AI 赋能的功能和优化;将智能体 AI 的体验引入更多终端;与中国的模型提供商和开发者合作,共同推动更多 AI 应用案例的探索与落地”。 作为这次骁龙峰会的另一大重头戏,是在活动的第二天高通正式发布了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以及面向 PC 端的骁龙 X2 Elite 和骁龙 X2 Elite Extreme。一次性将移动端和桌面端的芯片方案都推上了全新的阶段。 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强调了卓越的性能、能效和端侧 AI 处理能力,它的第三代 Qualcomm Oryon CPU 最高主频达到 4.6GHz,性能提升 20%,成为“全球最快的移动 CPU”,全新架构的高通 Adreno GPU 带来了提升 23% 的图形性能,高通 Hexagon NPU 性能更是提升了 37%。 它能支持个性化智能体 AI 为用户提供跨应用的、定制化的操作,基于持续的端侧学习和实时感知,让多模态 AI 模型能深度理解用户并主动完成工作,同时保持用户数据始终存放在终端设备上。 它也是全球首个支持高级专业视频编解码器(APV)录制的移动平台,以及有包括 X85 调制解调器在内的强大的移动连接系统。而整个方案在多个环节都有提升能效,从而加强最终设备的续航表现。 按照目前已经公布的,包括中兴、小米、REDMI、vivo、索尼、三星、ROG、红魔、realme、POCO、OPPO、一加、努比亚、iQOO 和荣耀在内的全球厂商和智能手机品牌都将在旗舰产品中采用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接下来各家的产品发布都将陆续开启。 然后高通也带来了全新的骁龙 X2 Elite Extreme 和骁龙 X2 Elite,这是 X 系列最新一代的顶级平台,两款处理器强调卓越的性能和 AI 表现,以及能支持实现“多天电池续航”,成就了“目前最快、最高效的 Windows PC 处理器”。 其中骁龙 X2 Elite Extreme“专为超高端 PC 打造”,它集成的第三代 Qualcomm Oryon CPU 最高主频达到 5GHz,相同功耗下 CPU 性能领先竞品 75%,全新的高通 Adreno GPU 相比前代平台每瓦特性能和能效提升了 2.3 倍,而高通 Hexagon NPU 则成为面向笔记本电脑的全球最快 NPU,它支持 80TOPS 算力。 骁龙 X2 Elite 则是面向高端 PC,着重在体现强大、高效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它相比前代平台在相同功耗下的性能提升了 31%,达到相同性能所需的功耗降低了 43%。NPU 端它和骁龙 X2 Elite Extreme 是一致的,都是 80TOPS,从而支持 Windows 11 AI+ PC 体验和并发 AI 处理。 搭载骁龙 X2 Elite 的终端预计会在 2026 年上半年上市,这个时间或许显得有点晚,今年接下来的市场可能会被英特尔酷睿 Ultra(Core Ultra)、AMD 锐龙 AI(Ryzen AI)系列吃掉不少。毕竟高通在真正意义的 PC 芯片上的发力还比较晚,作为新军,也会有个必然的过程。
年轻人正在重新爱上黄金。 说到当下年轻人新的社交货币,黄金珠宝是热门中的热门。保值、文化认同、祈福祝愿所提供的情绪价值,黄金的这些属性都无比精准地戳中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面对黄金的新浪潮,珠宝品牌又该如何做出回应? 9 月 17 日,周生生携手中国本土潮流品牌 Randomevent 在成都保利时光里带来了 Charme 限时体验空间,来共同探索青年文化与黄金珠宝的共振。 周生生 Charme 限时体验空间:当黄金串珠遇见音乐文化 早在 2013 年周生生就推出了 Charme 串珠,系列以黄金工艺为载体,诠释黄金别样的多面玩法。如今 Charme 系列有了非常丰富多元的表达,既有图腾形象、祥瑞祝福,也有引入不同材质与设计风格的钻石 Charme、酷黑 Charme,此外周生生还将它和多个 IP 进行联名互动……Charme 串珠的缤纷选择,以及可进行 DIY 创作的属性,让它在黄金珠宝潮流化的趋势中持续展现出极大的潜力。 这一次在成都,周生生和 Randomevent 从成都青年文化中浓厚的音乐氛围出发,带来了关于黄金串珠与音乐文化的共生叙事。 整个限时体验空间以波谱色调打造而成。在黄金光匣区,由 Charme 串珠图腾装饰的呼吸灯渐显渐隐,如同鼓点一般。 一旁的黑胶唱片区,Charme 串珠与嘻哈、雷鬼、爵士、摇滚 4 种音乐风格一一对应,这些带有独特含义的串珠就像是期许,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真我个性,也成为身份认同的标记。 而整个体验空间最独特的装置,当属首次亮相的 Charme Trunk 百变旅行箱。这是一个奇妙的、沉浸式的展示空间,它的设计灵感来自旅行珠宝盒。 打开它,一个三面展示柜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中央展示的Charme串珠融入了四川本地方言的解读,与本土文化的联动既带来了亲切感,也赋予了串珠更独特的寓意。 下方则陈列有周生生标志性产品之一的酷黑系列,黑金配色与潮流元素的组合腔调十足,极富街头感,也格外契合这次限时体验空间的氛围。 Charme Trunk 百变旅行箱的另外两面则展示了 Charme 串珠的百变应用场景。除了常规用于手串,它们还可以用来装点冷帽,或是用作鞋带扣,抑或是作为个性化挂饰的一部分。 周生生借此展现黄金珠宝佩戴的无限可能,也希望越大家共同挖掘更多造型玩法。 限时体验空间也同步带来了 Charme 创意工坊,大家可以在这里体验如 Charme 般随性自在的风格缔造,将城市限定版麻将元素和空间限定 NFC 迷你黑胶唱片和串珠搭配,创作专属挂件。 对话洪扬 Younker:以黄金珠宝为媒的跨界共创 在当下,跨界联名已经成为品牌寻求创意突破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多数情况下,合作会以产品作为主要载体。但从去年开始周生生与 Randomevent 进行的三次合作中,我们看到双方跨越了潮流服饰与传统珠宝的界限,突破了单纯的产品层面的合作,而进入到了文化共创与沉浸式体验的更深层次。 这次在成都,我们也和 Randomevent 主理人洪扬 Younker 好好聊了聊品牌与周生生的几次深度合作,以及当下势不可挡的黄金珠宝潮流趋势。 双方首次携手是在去年 8 月,在发布全新钻石 Charme 之际,周生生和 Randomevent 联动,在上海打造了一个限时体验空间,开启了对这一系列的潮流叙事的探索。随后在今年 3 月的 ComplexCon 2025 香港站双方再次合作,进行了更深度的在地文化共创,将 Charme 与香港的糖水文化进行了融合,这一“心碎糖水铺”空间让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洪扬说:“自从香港开始,我们和周生生彻底地玩了起来”。 这次在成都,双方也抱持着近一步深入探索城市青年文化的初衷。今年是 Randomevent 在成都开店的第 5 年,洪扬形容自己不再是游客了,他有了对成都更在地的理解,于是和周生生的这次合作,他并没有选择火锅、熊猫、麻将这些常规的成都符号作为限定空间的主要元素,而是基于个人的经历与视角,选择了“音乐”这一文化载体。 来到成都后,洪扬发现身边有非常多做音乐的朋友,玉林路有很多老牌的、old school 的唱片店,春熙路和太古里又有很多新生的唱片店。这是一座有着非常肥沃的音乐土壤的城市,“足以碰撞出很多潮流灵感”。 也因此,成都 Charme 限时体验空间被包装成一间“唱片店”。洪扬告诉我们,在策划过程中周生生团队始终强调希望概念落地时能还原唱片店的体验感,这一点我们在现场也有着直观的感受,空间里精选了不同音乐类型的黑胶唱片,大家可以挑选试听,洪扬说希望大家“首先能感受音乐,感受唱片带来的灵感冲击”,由此自然地“接收各种潮流讯号”,再在创意工坊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 DIY 串珠”。 在洪扬看来,今天黄金珠宝的流行有着实用与情绪两方面的原因。“现在大家买这些小首饰比买衣服还频繁。它占用面积不大,方便携带,没有季节性,可搭配的程度比服装高很多很多。”与此同时,黄金还有保值的概念,“现在年轻人更看重这个”。 洪扬还将今天黄金首饰的潮流与当年球鞋热类比,“它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情绪赋能”,“就像包包我可以不买,但是包包上的挂件我还是不停买不停换”。 珠宝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这一点和潮流文化的内核高度契合,而像 Charme 所采用的串珠形式则让珠宝搭配的空间更近一步扩大。传统珠宝款式的搭配最多就是叠戴,而 Charme 的串珠“可以放到任何地方”。 比如这次周生生与 Randomevent 合作的限定联名周边产品是一顶融入“C”字图纹的冷帽,它可以解锁串珠的一种全新配搭方式——搭配别针,将 Charme 串珠别在冷帽上。另外,在 Randomevent 为周生生创作的一组大片中,我们也看到模特的编发里串入了 Charme。这些有趣的搭配思路,都让我们看到了黄金串珠的更多潮流可能性。 专访的最后我们也请洪扬回答了我们的保留问题:请他分享自己的“理想生活”。洪扬表示自己很幸运,在前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已经拥有了“相对比同龄人更理想的生活”,至于下一个阶段,他这样描述,“我喜欢的城市都能有一家 Randomevent 店铺,它能跟当地文化的、音乐的、商业的人群、品牌和团队去做一些共创。保持新鲜!” 创造与当代青年文化同频的黄金珠宝 从情感能量的赋予,到个性语言的构建,周生生 Charme 让黄金珠宝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品,而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连接同好的重要媒介,它既承载祈福与美好向往的心理需求,也化身风格与态度的外显符号。 周生生 Charme 在设计与叙事层面都积极回应着当代年轻消费者对于黄金珠宝的深层需求。通过图腾象征和文化联动的设计,Charme 系列让每颗串珠都能成为承载故事和意义的符号。而通过和 Randomevent 的跨界合作,双方在共创开拓黄金串珠新的潮流表达,周生生也在真正持续融入进本土青年文化生长创作的环境中。 在这一持续递进的过程里,周生生在一步步创造与当代青年文化同频的黄金珠宝。 相关信息:周生生 Charme 限时体验空间还在进行中,它将持续到 10 月 8 日,人在成都的同学们可以到成都保利时光里的 Randomevent 门店体验和打卡。 可以留意的是,在展陈期间, Charme 限时体验空间有联动周生生成都指定门店展开伴手礼活动,在门店消费指定金额即可获取限定联名周边。 本文图片来自徐小明、周生生官方。
《下一个台风》定档 10 月 25 日 9 月 24 日,《下一个台风》确认定档 10 月 25 日上映,正式海报发布。 影片由李玉执导,张子枫、张伟丽、李心洁、姚晨等出演。 % ARABICA 哈伊马角 Al Hamra Mall 店开业 9 月 24 日,% ARABICA 在阿联酋哈伊马角(Ras Al Khaimah,缩写 RAK,又叫拉斯海玛)的 Al Hamra Mall 开出新店,店铺由越南工作室 NKAA 设计。 店铺有面向室内走廊和通往停车场两个入口,因此吧台设置在店铺中心,方便从各个方向都能到达。店内采用了大地色的水磨石,整体氛围温暖柔和。 这是 % ARABICA 在哈伊马角的第 2 家门店,全球的 232 号店。 许光汉出任 Canada Goose 全球品牌大使 9 月 25 日,Canada Goose 加拿大鹅宣布许光汉成为最新全球品牌大使。 科沃斯和《家居廊》举行“全嵌美学”设计师沙龙 9 月 24 日下午,科沃斯和《家居廊》在重庆举行了主题为“隐于形,显于净”的科沃斯全嵌高定设计私享沙龙,活动围绕地宝 X 全嵌高定款展开,这是科沃斯带来的首款全嵌隐藏式滚筒洗地机器人。 地宝 X 全嵌高定款改变了“基站+主机”的独立占地模式,实现了基站和主机的“双舱分离”,这样基站可以做到柜子里,上下水用软管连接即可,工作时噪音也更小,主机则能布置在踢脚线等低矮位置,最低支持 16 厘米的高度,能无缝嵌入更多空间,加上一体式电动舱门和柜体可以浑然一体,实现地面“零外露”,也能让主机随时出发开始工作。 地宝 X 全嵌高定款也保持了强大的清洁能力,它搭载 OZMO ROLLER 2.0 恒压滚筒活水洗地专利,实现 16 倍清洁力,并有 BLAST 飓风拔尘 PLUS 技术来吸走毛发与颗粒垃圾,此外 98 毫米高的主机搭配 TruePass 四驱越障系统,能确保在低矮空间中顺畅工作,而十项全能基站集 150 天免维护、自动集尘、热水洗拖布、63 摄氏度热风烘干等功能于一身,还能通过 AI 来持续学习并为用户推荐清洁方案。 这次活动还邀请了青山周平和周宸宸两位设计师到场,他们都分享了自己对设计的理解和近期工作中的思考,青山周平分享了自己操刀的多个案例,他提到现在的设计会有更多“浪费”的空间,但它们会很大程度定义乃至改变在其中的生活体验,周宸宸则提到用设计引导并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以及“空间与生活的极简,是建立在内心世界足够丰富的基础上才能成立”。 这的确是两位设计师风格的体现,而这样的诠释也和地宝 X 全嵌高定款的“全嵌美学”相契合,科沃斯在将“科技”与“设计”相统一,实现智能家居与家居空间设计的无界共生。 KEF 推出新一代 Muo 蓝牙扬声器 9 月 23 日,KEF 正式推出新一代 Muo 蓝牙扬声器,它由 Ross Lovegrove 设计,采用铝材质打造,有暮银、雾琥珀、橙月、幻影蓝、森绿、可可棕和午夜黑等 7 种配色可选,同时支持挂绳,方便外出携带,它还具备 IP67 级防水防尘设计,能在零下 20 摄氏度到零上 45 摄氏度正常工作。 作为一款便携式扬声器,Muo 支持蓝牙 5.4 aptX Adaptive,通过大尺寸跑道型驱动单元搭配搭配 P-Flex 悬边技术确保低音音质,专属高音单元则能带来饱满的中频和清亮的高频表现,它还有 KEF 独家的 DSP 算法 Music Integrity Engine(MIE)来提升声音的完整性和细节。使用中,除了支持无线和 USB-C 有线等连接,也支持两只 Muo 扬声器配对,实现便携式立体声 HiFi 系统。 Muo 单次充电能支持 24 小时连续播放,同时它充电 15 分钟就能续航 3 小时,2 小时就能充满。 它已经从发布当天开始发售。
2003 年观音桥北城天街开业,它成为重庆主城第一座现代化购物中心,亮相伊始就成为重庆的时尚潮流地标。在很多重庆人的成长记忆里,北城天街都有着一席之地。在开业 20 年后,北城天街在 2023 年启动了从硬件到品牌的全面升级。今年 4 月 18 日,北城天街 B 馆率先揭幕,而 9 月 26 日,A 馆、X 馆及星座广场部分也将在完成全面改造后焕新亮相。 我们也借这一机会,和 4 位重庆的同学聊了聊他们与北城天街的故事。 彭彭,记者 这些年,重庆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作为重庆商业地标之一的北城天街也在时光的长河中不断蜕变,承载着无数重庆人的记忆与情怀!16 年前我还是个青涩的学生,第一次踏入北城天街充满了好奇,好潮、好时尚是第一印象,尤其印象深刻是去逛优衣库门店,简约的装修风格、舒适的服装面料,让我瞬间就喜欢上了这个品牌,当年为了买一件优衣库的衣服还得攒着零花钱呢! 16 年过去,我也三十好几了,北城天街依然是我和家人购物的首选之地。曾经我可能更注重衣服的款式和潮流感,而现在我更看重品质、舒适度。优衣库也一直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越来越多高品质、多功能的服装,满足了我和家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穿着需求。 雨中之蚊,科技博主 那些年,因为爱去 UME 看电影,常常去逛北城天街。后来北城天街进驻了优衣库,价格很适合还是少年的我。而逐渐成为优衣库粉丝是因为 UT,这一粉就是很多年。 现在的我家庭美满,仍然会带着妻女时常逛逛北城天街,会给女儿讲述爸爸妈妈在这里的一些往事,也会给女儿买 UT(尤其迪士尼的系列!)。而我嘛,不再是那个张狂少年了,AIRism 成了我低调的最爱。希望我的家庭能一直这样安定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总会有几件优衣库的对吧。 李大宝 Jeremy,媒体人 北城天街是龙湖商业在重庆的第一座天街,是一座已经超 20 年的项目了,前年起就陆续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焕新改造。最近 A 馆揭幕后很惊喜的看到了优衣库的巨大 logo,原来优衣库也将从原位置搬到新位置。 想起来 16 年前第一次逛优衣库就是在北城天街店,当时对服饰品类之间的差异还没什么概念,但优衣库经典基础款的多品类覆盖就抓住了我的心,并且伴随我到了现在,无论是日常逛街购买买外套、针织衫这类换季必备的单品、还是像 U 系列、C 系列联名款上市,还是有突发情况需要立马换上一身符合时宜的着装,优衣库都是我的不二选择。 刘婷,广告设计师 16 年前第一次逛北城天街,还是学生的我在优衣库试了件基础款 T 恤,“简约百搭”是我对它的印象。她没有紧跟潮流的紧迫,但是确实衣柜里最试穿的一件。也记得当时北城天街刚成气候,周边还带着些待开发的青涩。 如今天街早成了重庆的潮流地标,高楼霓虹。这些年不断尝试多种风格的新衣,而今我变得不再执着于“拥有新衣”,反而更爱优衣库法兰绒衬衫、舒芙蕾针织等的亲子装、HEATTECH 保暖内衣,看重舒适与实用;消费从求变变成按需,就像这座城市从青涩走向繁华,我也从懵懂少年长成能为家人遮风的支柱。 “重返”优衣库重庆北城天街店,相伴成长的具像化 2009 年是优衣库在中国市场战略转型和加速扩张的关键阶段。那一年优衣库拥抱电商,在淘宝开设线上旗舰店,同一年,优衣库豪气租下上海南京西路原通利大厦的新闻引发关注,随后第二年,品牌在这里开出了第 4 家全球旗舰店,也是当时全球最大店。而同样是在 2009 年,优衣库在北城天街开出重庆首店,迈出了拥抱西南地区的第一步。 这家店是许多重庆人认识、接触、爱上优衣库的第一扇窗。16 年的时间足够的长,长到可以用“相伴成长”来形容。 如今跟随北城天街的升级改造,优衣库的铺位也从原来南区室内挪到了商场门头的位置,醒目地成为了门面担当,可以说是 C 位中的 C 位。各方对这家“重庆一号店”的重视不言而喻。 现在的优衣库位于北城天街 A 馆 3 楼,超过 1000 平方米的空间接近老店的 1.5 倍,不仅面积扩大,店铺整体的格局也更加开阔,当中陈列了更加丰富的产品,同时考虑到周围家庭和潮人客群居多,店铺也着重放大了相关品类。 重庆独家 + 山城特色,主推商品很懂你 16 年的陪伴不是空谈,彼此的默契与了解随时光与日俱增,在这家升级回归的“重庆一号店”的货架上,我们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优衣库对重庆的了解。 在陈列最显眼的位置,是匹配北城天街潮流氛围的专属单品。 北城天街的“重庆一号店”成为全城唯一一家集齐新一季全系列的店铺——除了庆祝店铺焕新开业,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商圈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北城天街向来是年轻人追捧的潮流聚集地,客群的潮流敏感度足够高,对设计师联名有着十足的热情。 新一季 U 系列由艺术总监 Christophe Lemaire 和 Sarah-Linh Tran 领衔的优衣库巴黎研发中心打造,系列以靛蓝为核心色调,辅以深罗勒绿、意大利李子紫等富有韵味的静谧色调,并采用了美利奴羊毛、尼龙、功能性面料等材质,鼓励大家自由叠穿。这也和重庆山水叠错的城市肌理遥相呼应。 暖暖面包服、廓形单排扣大衣等有防水科技加持,可以轻松应对突如其来的小雨;哈灵顿风 PUFFTECH 空气棉服等单品兼顾机能性与时髦外观,让重庆湿冷的冬日也能温暖又有型。 除了坐拥全城唯一的完整 U 系列新品,“重庆一号店”还有主推更多潮流单品,比如新一季的巴恩风外套,它采用工装风箱型轮廓,翻领拼接了灯芯绒材质,极简又纯正,女款特别设计了时髦的短款版型,它有多种色彩可选,还包括了牛仔色,这是潮人衣橱不可或缺的经典装备。 重庆的秋天气温波动大,衣服适合叠穿,而针织衫自然是叠穿核心的组成部分。优衣库的针织系列在本季时髦升级,它不再是单纯的基本款,更是个性与审美表达的载体。舒芙蕾、精纺美利奴、羊绒、罗纹 4 大系列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触感和外观,在配色和款式设计上都有超缤纷的看点,可以融入多样的造型中,也能让每个人找到自己最舒适的状态。 爬坡是 8D 山城的日常,大家常开玩笑说的“来重庆别带裙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优衣库的牛仔裤系列一直以来“神裤”叠出,新一季继续带来经过细节打磨的“弯刀牛仔裤”、“宽松直筒牛仔裤”等新品,不挑腿型,又好搭配。 除了在 2025 秋冬新品中,用心挑选了适配重庆脾性的单品,这里还有优衣库新人文“服趣联城”城市乐不同系列推出的重庆限定创意图案供游客朋友选购。国庆来重庆旅游少不了逛观音桥,正好可以在优衣库带走几件城市专属 UTme! 作为纪念。 优衣库与山城的双向奔赴 优衣库“重庆一号店”的焕新回归,“感恩”和“陪伴”成为开业活动的关键词。店铺为大家准备了“到店专属礼”:活动期间来到现场就可获赠定制感谢卡,而扫码参加“16 年时光邮箱”活动,给自己或优衣库写封信,还有机会赢取千元好礼。 此外,10 月 5 日前,到店消费、会员单笔实付满 300 元还有机会参与抽奖,赢取“任我行”实体卡、重庆专属城市字母包、限量款绒绒冰箱贴等礼物,而新注册会员及企微新粉丝还能领取满 300 减 20 元的专属立减券……总之,福利多多。 毕竟已经在重庆深耕了 16 年,首店焕新之际,优衣库也特别希望能为这座城市多做一些什么来感谢大家,回馈社区。日前优衣库参与了 2025 年重庆“残健同行,乐享运动”残疾人健身周活动,为残障运动员定制了 120 件运动衣,留下了温情又温暖的时刻。 而说起来,服装不仅是功能的介质,也是成长与记忆的载体。服装悄无声息地记录下你我 16 年的成长,从年少时抢到钟爱 IP 联名 UT 时的兴奋,到和伴侣穿上同款 UT 情侣装,再到为人父母后挑选亲子装……回过头看,我们长大了,但很多美好从未改变。 16 年,足以让一座城市焕新容颜,也让一个品牌深耕生长。优衣库北城天街店的这次焕新不仅是店铺的升级,也是相伴 16 年彼此变得更好的证明。 与重庆 16 年的陪伴共生,优衣库自然地浸入城市肌理,与山城和生活其中的人们共同成长,陪伴的初心不变,与此同时,大家也都在好好成长。
星巴克推出敦煌美术研究所联名系列 9 月 23 日,星巴克推出了和敦煌美术研究所合作的联名系列,系列以五幅敦煌经典壁画为灵感,将它们在零售产品上做了全新的呈现。 其中的联名马克杯和保温杯上有敦煌飞天和塞壬女神的互动,同时有飞天飘带、陀螺花和咖啡花图案的搭配,并且整体采用了敦煌壁画的复古色调;限定刺绣托特包也采用了同款图案,它以细腻的刺绣工艺带来了图案的各种细节。 限定会员星礼包包括了脚踏祥云、手持琵琶的两款“熊店长”,以及两张星礼卡——透卡叠加时可呈现飞天与塞壬相会的透视效果,有种穿越时空的概念。另外还有啡天丝路锦绳,它的灵感来自莫高窟 387 窟藻井纹样,它以象征幸福希望的陀螺花为核心,以咖啡豆与敦煌色彩交织的图案进行了点缀。 随着联名系列推出,星巴克敦煌益旺国际店(星巴克在敦煌的首店)已经被打造成敦煌主题店,它会在十一期间推出敦煌限定客制化饮品。同时全国 100 多家门店也都将换上全新主题设计,这套设计会持续到国庆假之后。 RIMOWA 推出 Groove 皮革包袋系列 9 月 22 日,RIMOWA 推出 Groove 皮革包袋系列,系列产品以意大利优质皮革制成,品牌标志性的行李箱沟槽设计被演绎为了特别的纹路,包款在保持立体廓形的同时也足够轻盈,此外每只包款还都装饰了 RIMOWA 浮雕标识及内里定制铆钉标牌。 系列目前推出了 Groove 系列小号斜挎包、Groove 系列大号斜挎包、Groove 系列 Hobo 包和 Groove 系列托特包 4 种包型,它们的定价分别是 9310、13720、15670 和 16650 元。发布当天系列已经开始通过 RIMOWA 线下官方精品店、微信官方精品店、天猫官方旗舰店和京东官方旗舰店发售。 Golden Goose 成都太古里旗舰店开业 9 月 12 日,Golden Goose 在成都太古里的门店移铺亮相,焕新后的全新门店成为旗舰店规格,它占地面积超过 340 平方米,以本地文化基因融合意式时尚美学打造,工业风的空间中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墙面和地板,同时有做旧的仿古地毯、回收再利用的复古木质家具,乃至摆放了品牌团队在世界旅行时收集的纪念品。 店铺将 DIY、共创作为了关键词,多个区域都强调了产品养护、改造和再利用的体验。其中有 SARTORIA(精裁)区域和“Co-Creation 共创体验”专区,顾客可享受一对一个性化定制服务,比如为产品增加装饰、更换标志性的星星图案,甚至有做旧、刺绣和手绘等工艺服务支持。门店也提供了鞋履定制服务,顾客可以和驻店艺术家 Dream Makers 一起从零开始打造一双完全属于自己的 Golden Goose 原创鞋履。 在 CALZOLERIA(焕新)区域,这里准备了全套制鞋机械和工具,可以提供对顾客的鞋履的修补焕新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在“Con Amore 与爱同行”专区,顾客可以选择定制的包装纸、丝带、蝴蝶结等元素,“将每一次购物体验都转化为爱的表达”;Golden Goose 也在这家门店开出了西南地区第一家 Younique Caffe,顾客可以在这里点到咖啡和甜点,同时它们也都加入了定制的元素。 此外这次 Golden Goose 也首次独家呈现了全新 Marathon Speed 鞋履系列来为新店开业助兴。而整家门店陈列了品牌目前最新的男女成衣和鞋履系列,以及涵盖手袋、太阳镜、首饰等品类的配饰系列和儿童成衣、鞋履系列等。 周大福 x 全运会系列发布 9 月 19 日,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周大福 x 全运会系列,以此呼应即将在 11 月 9 日开幕的第 15 届运动会。周大福是本届全运会珠宝业界唯一官方赞助企业,并将负责奖牌的设计与制作。 为这次全运会打造的特别珠宝系列有三个主题款式,灵感分别源自会徽、奖牌及吉祥物造型。 会徽款有 5 款产品,它们以会徽和钻石为核心元素,部分项链和手链更加入了运动主题的挂饰元素;奖牌灵感手镯是以莫比乌斯环为概念,象征永恒与循环,它有 66 道纹路,寓意 1959 年首届全运会以来已经走过了 66 年。 在吉祥物灵感的转运珠手绳和金章等产品上融入了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同时也有融入了广州、香港、澳门等多个地域文化的主题款。 福特中国成立福特销售服务公司 9 月 23 日,福特中国宣布在上海正式设立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这是福特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它将负责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华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公司将从 10 月 1 日正式运营。 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总裁将由陈晓波担任,他将向福特中国及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兼 CEO 吴胜波汇报。在加入福特中国之前,陈晓波曾担任长安福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执行副总裁等职位,他还有过在长安汽车、雷诺中国等公司供职的经历。
说到品牌的代表色,大家随口能说上来的比如“蒂芙尼蓝”,或者 Christian Louboutin 的红、爱马仕的橙、Bottega Veneta 的草绿或者百事可乐的红蓝配,而接下来又有一个品牌想要加强这样的印象了:9 月 22 日,LANVIN 浪凡发布了“Lanvin Blue”(浪凡蓝),它将成为品牌专属的标志性色彩。 这款颜色的灵感来自品牌创始人 Jeanne Lanvin 本人最喜欢的颜色,它比此前 LANVIN 的品牌色相比会更深邃,但也保持了灵动轻盈,同时又有高雅的一面。同一色系的色彩本身在 LANVIN 过往的设计中就经常出现,对于 LANVIN 的粉丝来说,现在看到这个颜色肯定不会觉得陌生,反而应该会有种熟悉感。 加上此前一直就有“浪凡蓝”的说法,现在它算是正式转正了。 这是 LANVIN 和 M/M Paris 一起带来的。在此之前,2022 年 LANVIN 焕新品牌标识就是 M/M Paris 操刀的,现在配上专属色,一整套视觉更完善了。而算上去年 9 月 Peter Copping 正式出任 LANVIN 的艺术总监,LANVIN 仍然在持续调整、塑造一个全新形象的过程中。 现在这款新色彩还是很好看的,重要的是它带有某种独特性,这其实也是其它品牌不太容易驾驭、很难贯彻使用的颜色,它显得特别“浪凡”。 目前 Lanvin Blue 会先用在包装上,并在全球范围推出,同时 Peter Copping 也将这一颜色用到了他执掌的首个配饰系列里,系列已经随 2025 秋冬系列发售。 而后续已经预告的,LANVIN 的 2026 春夏系列里还有更多元的 Lanvin Blue 的呈现,会有更多“材质与呈现形式的探索”。
在 9 月 10 日苹果今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后,9 月 19 日,这一轮的新品开始正式出货,我们在苹果上海南京东路零售店现场见证了首日发售的盛况,而前一天,我们完整体验了这次发布会亮相的全部新品,也有了自己直观的感受。 当下有很多同学已经拿到了今年的 iPhone 和配件产品,还有的同学错过了刚开始的下单,现在要么得等 10 月份送货,或者等到店里有现货、好买不排队的时候再入手,或者持币观望,先看看网上大家的反馈再决定。 而结合目前看到的和我们之前的所体验到的,对于今年的新品买不买、怎么买,我们准备了这 18 条小贴士大家可以留意。 综合来看,iPhone 17 还是这次最均衡完善的机型,它有着让人很习惯的设计、做工和好手感(但如果手上就是 iPhone 16,它可能会有些乏味)。它现在的显示屏也和之前 iPhone 16 Pro 一样大,也有了高刷新率,177 克的重量比 204 克的 iPhone 17 Pro 少了 15%,非常可观。 相比 iPhone 17 Pro,iPhone 17 主要是少了一颗长焦摄像头,光学变焦选项最大只到 2X(没有 4X 和 8X),这可能是最直观的区别。至于处理器、USB 接口传输速度乃至电池续航的一点点差别,在实际使用中都可以忽略不计。 考虑到 iPhone 17 最低 256GB 只需要 5999 元就能入手,着实非常的香。 iPhone Air 仍然很有讨论度,一方面的确是设计美好,同时大陆地区的推迟上市也再吊了一下大家的胃口。目前它还没有在大陆地区的 Apple Store 提供展示机,最近去香港地区或者出国玩的同学很多都已经摸到了。 iPhone Air 在大陆地区的上市还需要“等通知”,不过从我们得到的消息,“应该快了”。考虑到这次只是 iPhone 17 系列三款机型的发售就排队排成这样,iPhone Air 后面单独上市时似乎还能再来一波热度,对于苹果来说未必是坏事呢。 iPhone Air 的确展示出苹果顶级的设计水准和工艺能力,专业的同学会去研究苹果是如何将元器件和电池在这么极致纤薄的机身中妥善安放的,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把它拿在手里的感受就说明一切。 5.64 毫米厚的机身是真薄,165 克重量也很轻,6.5 英寸的屏幕也非常适合,加上窄边框,很多科幻片里会有“魔法玻璃”之类的设备,iPhone Air 就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它能轻松单手握持,并且并不硌手,反而是温润舒适,很妙。相比之下三星 Galaxy S25 Edge(厚度 5.8 毫米,重量 163 克)就有种锋利感,对比还挺明显的。 另外 iPhone Air 背部凸起的部分非常自然优雅,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同时面板还有着光影的层次,精致又梦幻。总的来说我们会建议买云白和天蓝色,很漂亮,深空黑有点过于低调了。 不建议 iPhone Air 深空黑色还有个原因是背部磨损体现得有点明显,很多海外博主已经在店内展示机上发现了这个问题(主要是无线充的圆形印记,此外还有一些划痕)。对于大陆同学来说,iPhone 17 Pro 的深蓝色有类似情况也被注意到了(但有些博主专门去店里划 iPhone 的背板,这已经属于违法行为)。 从个人来说,因为肯定会戴保护壳,是否容易有划痕完全不重要。而如果想要“裸奔”,这次 iPhone 17 Pro 的银色应该是最适合的(也是我们最推荐的一个配色)。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这次的设计有些争议,包括从钛金属换回铝金属、背部的拼接等,而从实际感受来看,iPhone 17 Pro 的手感让我们印象深刻,整体紧凑、机身配重均衡、边框弧度特别柔和……握在手里的感觉妙不可言。 关于背部拼接的位置,我们体验时拿到的几款都特别紧密且自然,有点让我们想到 MacBook Pro 腕托和触控板间那种细密程度,但社交平台上有一些说接缝不齐的反馈,这或许是个体差异,至少我们没遇到(而且如果要戴保护壳的话,就算有问题也很快就忘了)。 说到保护壳,硅胶保护壳是最常规的,iPhone Air 的透明保护壳会影响它本身超薄的效果,为此苹果准备了另一个边框保护壳,它套在 iPhone Air 四周来保护对机身边缘的冲击,但……搭配斜挎挂绳可能好看点,独立用的话有点怪怪的。 它仍然提供了“相机控制”按键,也许是这个壳成本最高的部分。 iPhone 17 Pro 系列的透明保护壳做了一些不同,背部有大块白色面板,从外面看不到里面隐藏的 MagSafe 磁环和定位磁铁,并且整个白色区域都在内侧,外面是一整片完整的。 并且这次的 iPhone 17 Pro 系列透明保护壳似乎手感比过去的好,也许是心理作用,但在体验的当下感觉特别强烈。 iPhone 17 Pro 系列这次新增的科技织物保护壳受到很多关注,这一苹果的又一次尝试带来了和之前精织斜纹保护套不同的触感,后者更像织物,而这次“科技织物”的手感会偏塑料一些,当然它本身的确是塑料的一类。 它的好处是比硅胶保护壳要更顺滑,不会有后者那种黏糊糊的手感,同时体验完善均衡,给人感觉结实耐用。 但它的内衬是不带绒的(相比之下 Beats 保护壳的超细纤维内衬就更加到位),其实就是个带 MagSafe 的硬壳,会稍有种廉价感,毕竟要 479 元呢(但我还是买了)。 同样是 479 元的斜挎挂绳给大家多了一个携带手机的选择(也多了一个花钱的点),它基本上一定得搭配保护壳用,所以一次就是两笔开支,不算少。不过发售后它卖得还不错,部分店铺一些颜色还是断货的,这应该超过不少同学的预期。 它肯定是有品牌溢价的,但很多细节还是体现了“果味”,它的金属件做工非常好,长短调节也很方便,直接拉就行(最长 2.08 米,最短 1.08 米),同时线是带磁性的,可以自然贴合在一起。另外手机端的连接是扣上去的,不是磁吸,不用担心是否牢固的问题。 今年 Apple Watch 系列算是常规升级,在体验的现场也相对“冷清”,换个角度想就是太稳定可靠了,该买的同学就正常买就是。尤其这一代蜂窝网络版支持了 5G,在这方面有需求的同学可以特别留意,另外就是都用上了 S10 芯片,电池续航也都有加强。 这当中 Apple Watch SE 3 有种脱颖而出的感觉,这可能是这一代(个人觉得甚至是“有史以来”)性价比最高的 Apple Watch,它大多数配置都和 Apple Watch Series 11 一致,主要是少了血氧和房颤功能(毕竟有的用户买 Apple Watch 就为了测这两个),其它诸如屏幕亮度和强度要差一些,实际使用中的感知都会比较弱。 包括 Apple Watch SE 3 也支持 5G,也内置 S10,以及支持睡眠评分和手势操作等等。它有 40 和 44 毫米可选,也是能选到的最小尺寸的 Apple Watch。它的 GPS 和蜂窝网络版起售价分别是 1999 和 2399 元,对应比 Apple Watch Series 11 足足便宜了 1000 和 1400 元。 Apple Watch Ultra 3 也是稳定更新,这次提到通过 LTPO3 技术的广视角 OLED 屏,让屏幕显示的边框宽度减少了 24%,从而让屏幕可视面积更大。要玩户外的同学或者喜欢大尺寸表壳的同学可以选。 表带值得一提。今年是 Apple Watch 和爱马仕合作的 10 周年,今年也有新款爱马仕表带,虽然产品上不存在特别标注,但可能店员会介绍说是“10 周年纪念”,同时苹果官网也提到了“携手十年”。 今年的爱马仕表带里个人最喜欢就是主打款的 Bleu Nuit 午夜蓝色 Faubourg Party 表带,它采用艺术家 Tibor Kárpáti 设计的插画,图案灵感来自爱马仕福宝大道总店,织物的触感非常舒适(也很贴合)。 女生的话可以考虑全新的 Grand H Fin 表带。去年出了爱马仕 Grand H 表带,今年相当于是去年的窄版。它只适配 42 毫米的 Apple Watch,戴着很纤细,个人感觉比宽版更好看。 不过虽然更窄,但价格却更贵了,要 8499 元(Grand H 表带是 7499 元)。 NIKE 表带的话主要是更新配色,回环式运动表带上的“钩子”标上面是“RUN”。 AirPods Pro 3 也是这一轮新品的重点单品之一,时隔 3 年的升级,强调在各方面都有提升。 首先直观感受是充电盒比上代轻(从 50.8 克减到 43.99 克),但代价是综合续航缩短(从 30 小时减到 24 小时)。同时 AirPods Pro 3 单耳重量是 5.55 克,也比上代的 5.3 克重,但续航时间多了 2 小时(从 6 小时增加到 8 小时),以及多了心率传感器,似乎比较好接受。 发布会上介绍 AirPods Pro 3 提升了佩戴舒适性和稳定性,一个明确的体现是新增了 XXS 号耳塞,现在共有 5 个尺寸的耳塞头。不过在佩戴时,我个人感觉是没有上代那么贴合,可能因为耳塞本身体型变小,和皮肤的接触面更少,有种“插在耳朵上”的感觉,或许可以多试试不同尺寸的耳塞头来优化。 AirPods Pro 3 最强的提升应该是在降噪上,非常明显,感觉比上代强得多(当然上代已经很好了),开启后世界都安静了,上次有这么惊人的感觉的还是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II。不过第一感觉耳压会比上代略高,需要稍微习惯一下,尤其是开降噪那一下。 至于心率功能,其实只能在健身 app 上打开,甚至连健康 app 都是不支持的,这样完全依托于特定 app 使用,并不是很多同学想象的那种全天候心率监测,并不能完全代替 Apple Watch 的场景(其实官方说法就是“适用于体能训练的心率传感器”,很准确)。 所以这个功能应该不会成为大家选择 AirPods Pro 3 的主要理由,就当多一个功能选项就好。 而整体来说,如果现在正在用 AirPods Pro 2 的同学倒是没太大必要升级,用其它更早版本或者别的“真无线”耳机可以考虑更新。
《喜人奇妙夜》第 2 季将从 9 月 26 日开播 9 月 17 日,腾讯视频《喜人奇妙夜》第 2 季确认将从 9 月 26 日开播,每周五、周六中午 12 点更新。前期预热中,逐梦亚军、某某某、四士同堂、酷酷的天放、胖达人 3 五组回归“喜人”已确认。 始祖鸟联合蔡国强带来西藏烟花秀引发争议 9 月 19 日,由始祖鸟赞助、艺术家蔡国强在海拔约 5500 米的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燃放了艺术烟花,9 月 20 日,《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发布,随后引发网友就高原生态保护问题的争议。虽然官方一度强调“烟花全部使用生物可降解环保材料”等,但随着事件持续发酵,相关各方都已删除活动相关内容。 9 月 21 日,西藏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发布通报,表示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同日始祖鸟和蔡国强工作室都发布了事件说明,为“存在很多考虑不周之处”表示道歉,并表示将配合第三方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自然生态评估。 Coach 发布“勇气如初”2025 秋季系列广告大片 9 月 15 日消息,日前 Coach 发布“勇气如初”2025 秋季系列广告大片,大片由品牌代言人艾丽·范宁(Elle Fanning)以及田小娟、几田莉拉出镜,Elaine Constantine 掌镜。 野兽派推出 2025 年度中秋大片 9 月 16 日,野兽派推出主题为“他乡亦故乡”的 2025 年度中秋大片,大片由品牌代言人井柏然出镜,在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贵州台江村落等地拍摄。 大片中出现的产品是野兽派 2025 中秋限定桂香系列,系列有 5 款限定桂花秋香,它们以中国传统用香为灵感,加上龙涎、沉香、当归、黄酒和茶香等东方香材,并甄选中国多地桂花净油融合呈现。 lululemon 推出全新网球系列服饰 9 月 18 日消息,随着中国网球公开赛到来,日前 lululemon 推出全新网球系列服饰,为专业运动员和网球爱好者带来新选择。 女款方面有 Textured Mesh 网球纹理网面运动背心和网球裙,它们都采用四面弹性的独特纹理网面面料,前者内置可拆卸胸垫,后者加入了内衬底部硅胶设计,在确保稳定性的同时帮助女性心无旁骛完成比赛。男款则有 Tennis 网球短袖 T 恤或运动背心,以及 Tennis 网球短裤、Striped Mesh 网球条纹网面短裤等,它们采用舒适的面料,并确保了透气效果。 此外这次还有一系列兼顾运动元素与生活风格的网球单品,比如 Cotton-Blend 网球棉混纺绞花针织开衫、Side-Pleat 侧边褶饰高腰网球裙、Steady State 圆领卫衣以及 Racket 带球拍收纳袋背包等。
如果问影响你最大的设计师,每个同学都可能说出一大堆,而如果要问影响这些设计师的设计师呢?很可能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会是其中出现最多的名字之一。 每个关注设计的同学都一定知道“少,但更好”(Less, but better),都对“设计十诫”如数家珍,而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为博朗设计产品以来,迪特·拉姆斯定义了大量产品的形态,很多设计在此后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包括苹果在内,很多公司和设计师都并不避讳是从迪特·拉姆斯的设计里寻找的灵感,或者干脆就是一种致敬和对“博朗设计哲学”的传承。 多说两句:迪特·拉姆斯说的是“少,但更好”,而密斯·凡德罗说的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有时会看到有同学在这里弄混。 可以理解成迪特·拉姆斯在密斯·凡德罗的基础上做了延伸并加强。 在此之前迪特·拉姆斯在国内还一直没做过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展览(不过一些博朗收藏家们做过小范围的交流性质的分享活动),9 月 14 日,“少,但更好:迪特·拉姆斯中国首展”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四层展厅开幕,这成为我们和迪特·拉姆斯的经典设计近距离的难得的机会。 展览是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联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德国拉姆斯基金会、北京国际设计周共同主办的,是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点项目之一,我们理想生活实验室也作为协办媒体参与。 这同时也是迪特·拉姆斯在中国的首次大型展览。展览将进行亚洲巡展,这次的北京站是巡展的第一站。 展览呈现了迪特·拉姆斯半个多世纪的设计理念与创作历程,现场带来了 30 件经典的设计作品(不少都是我们过去只在设计书上才看到的),还有手稿、照片和影像资料,一些没有实现的设计也在当中体现,还可以一并看到《Rams》和《谁是 Mr. Braun?》两部纪录片。 还可以特别留意的是“Ingeborg Rams 摄影作品”和“博朗钟表与计算器”两大策展单元,这是这次北京站新增的,之前世界巡展没有,算是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一个小惊喜。 前者是作为迪特·拉姆斯伴侣和合作伙伴的英格博格·拉姆斯(Ingeborg Rams)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为博朗和 Vitsoe 拍摄的产品和空间影像,后者则是博朗首次系统性展示自己在钟表品类的探索,这部分记录了迪特·拉姆斯和长期伙伴、工业设计师迪特里希·吕布斯(Dietrich Lubs)的合作。 背景信息:家具公司 Vitsoe 创立于 1959 年,它因和迪特·拉姆斯的合作而出名,后者为 Vitsoe 设计了大量家具产品,包括上世纪 60 年代推出的 606 搁架系统等产品至今都有无数效仿者。 写到这里,也忍不住看了一下手上的表。 迪特·拉姆斯在 1932 年 5 月 20 日出生,今年已经 93 岁了,说起来,发现好多同学都以为迪特·拉姆斯已经去世了……简直是种曼德拉效应,似乎很容易把他归到和上一代比如伊姆斯夫妇,或者上上几代的设计师比如勒·柯布西耶那一辈。 换个角度,也是因为迪特·拉姆斯的设计模糊了时代性,即便现在看也仍然时髦前卫,这正是“好设计”能穿越时空的直接体现。 甚至于,迪特·拉姆斯的设计和理念在当下这个时代还在体现更大的价值,在消费主义浪潮下每个人的位置,我们如何和物品、和环境相处(就在这两天,始祖鸟和蔡国强在西藏的“炸山”营销正引发轩然大波),对于一个长久的乃至永续的设计来说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所有的这些都仍然是现在的设计师乃至每个人都值得去思考的课题,而迪特·拉姆斯已经给出了“少,但更好”的答案。 多说两句:很多同学可能会想说,当年迪特·拉姆斯的设计这么经典,但为什么过去几十年博朗感觉换了个样子,产品没有延续迪特·拉姆斯定义的风格,反倒是苹果、MUJI 这些传承了博朗设计理念的品牌大行其道并获得了成功呢? 这也是我在很长时间里的一个疑问,而最近看《设计师眼中的博朗设计准则》里,前博朗设计总监、现德龙集团(2012 年德龙集团收购了博朗品牌永久使用权,算是现在博朗的母公司)设计总监 Duy Phong Vu 提到 1995 年迪特·拉姆斯退休后,公司设计师和管理层都有变动,风格的确做了转向。 但在 2005 年左右,“我们意识到这个尝试是失败的,这彻底摧毁了品牌设计语言”,随后“我们决定再次回到过去”。现在的博朗是否回到了过去不好说,但这的确给过去几十年的变化定了一个性。 Duy Phong Vu 还提到“我们需要感谢苹果”,因为“那时我们对博朗的设计没有信心,但苹果采用了博朗原有的设计理念,并在市场上做到了非常有名……这让我们觉得过去的设计理念仍然适用于今天”。 说回到展览,展览将持续到 10 月 8 日,覆盖整个国庆假期,每天是从上午 9 点半到下午 5 点半,不过每周一还是照例闭馆,同学们可以留意安排。观展是免费的,需要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小程序上预约个观展时间即可。 本文图片来自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德国拉姆斯基金会。
前段时间在看《关于产品设计的 101 个常识》,然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些这本书里讲到的一些内容,有很多同学看到了来问,我自己也会觉得里面有的的确是很值得分享的。 这是一本由张诚(Sung Jang)和马丁·泰勒(Martin Thaler)两位设计系教授和整个“通识学院”系列丛书的创始人马修·弗雷德里克(Matthew Frederick)一起合作带来的小书,它所在的“通识学院”系列还有商业、工程、心理、广告、烹饪等主题,不过彼此倒是没有直接联系,可以单独来看。 它的阅读门槛是很低的,读起来不费劲,整本书就是由一条一条单独的经验内容组合在一起的,一共才 7 万字多一点,可想而知(感觉上也许才 7 千字)。也因为是这样的内容组成方式,使得整本书全是干货,基本没什么水分。 不过看起来虽然很轻松,可以很快,但要慢下来也可以慢下来,很多也都非常值得琢磨。 就是在我往社交平台上分享时,我想的是很多设计师工作了一辈子,这里面的很多道理也许都是没想明白的,这样的话就太遗憾了。而这也正是我们阅读的意义,也许就是不经意间的某句话点醒了自己,然后过去的很多积累一下子都可以被放到合适的地方,然后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我觉得对于设计师来说(无论是平面还是产品设计师),这本书应该一定会带来一些帮助,而即便不是从业者,里面很多道理和设计思维大概也可以平移到其它事情上。目前这本书在豆瓣上还处于“评价人数不足”状态,它其实已经出版了快两年了,算是为大家发现了一本还不错的冷门书。 购买:天猫
您可以订阅此RSS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