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Talk's Blog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Calvin 的个人主页,主要记录技术、读书、投资理财等相关内容,座右铭: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市场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10 月份暴涨的时候人人都喊牛来了,让大家抓紧时间冲冲冲。随着 11 月第一周的上涨结束,我们迎来了 11 月的市场回调阶段,虽然下跌幅度没有太高,但市场又充斥着熊市来了的声音。 ↑ BTC 月线走势 收益统计 ↑ 期货和长期账户收益 截止到 11/30 23:36,『期货』账户时间加权收益率为 -99.51%,年化收益率是 -38.33%。 时间加权收益率较上月增长 +0.11%,年化收益率较上月增长 +16.33%。 『长期主义』账户时间加权收益率为 +63.24%,年化收益率暂无。 时间加权收益率增长 -6.44%,年化收益率暂无。 本月在有知有行隐藏了已经清零的账户,将 Pionex 账户的资金转移至期货账户,目前月报只保留期货账户和长期账户收益统计。本月期货账户稍有盈余,长期主义账户主要配置仓位为 BTC,收益和 BTC 价格走势高度相关。 后记 本月市场情绪变化是一个有意思的点,继续看牛市场的人有很多看多的理由,看空市场的人也都有看空的理由。在本月缓慢却又让人心烦的下跌中我也有所怀疑市场是否已经走熊。 但我在分析解读那么多链上数据以后显示现在还没有到牛市逃顶阶段,市场缺乏一次 FOMO,大家很冷静,甚至很多人做空盈利了,这完全不像牛市疯狂后一地鸡毛的样子。 密切关注链上数据,FOMO 上涨可能很快就要出现。
前言 乔布斯是当世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禅宗教徒。他少有慧根,17岁那年,他远赴印度寻找圣人寻求精神启蒙,18岁那年,他开始追随日本禅师乙川弘文学习曹洞宗的禅法,从此禅深刻影响了他的一生。 乔布斯后来回忆说: “与乙川弘文的碰面对我来说是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我后来尽可能多地与他待在一起。” 据乔布斯的前女友布伦南(乔布斯的孩子丽莎的妈妈,和乔布斯一起跟随乙川弘文学禅多年)的传记《苹果的缺口》有大量乔布斯跟随乙川弘文学禅的细节,她回忆说,乙川弘文对乔布斯非常满意,曾经对她说:“我的弟子中从来没有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佛学——三个月,没有人能比这个时间更短。”乙川弘文对乔布斯帮助很大,经常给他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建议,布伦南回忆说: “一位禅师成了他的后盾。” “和弘文的合作,史蒂夫的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弘文的修为发展可谓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深。” 一位真正的精神大师,他帮助一个年轻的创业者成功地开发出了改变世界的科技,这样的事情在世界历史中都很罕见。” 乙川弘文也主持了乔布斯的佛教婚礼。乔布斯终生坚持打坐禅修,直到年老工作太忙的时候才有所暂停,他说禅的直觉思维对他的工作影响很大,很多事情他都是用直觉进行判断。他所设计的产品如iPhone、iPod、MacBook简洁优雅,深得禅意之美。《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在书里写道: “乔布斯对东方精神,尤其是佛教禅宗的信奉,并不是心血来潮或年轻人的一时冲动。他投入了他特有的那种激情,这些东西也在他的性格中根深蒂固。” 乔布斯的葬礼采用的也是佛教仪式。 什么是禅,禅是梵语“禅那”的简写,意思是静虑,最早源于印度,乔布斯所修的禅法属于曹洞宗,源于六祖惠能,六祖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佛性,通过禅修,一旦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乔布斯一生精进修行,禅对他的影响表现在什么方面?他的境界如何?乔布斯生前并没有做总结,出于对乔布斯和禅的热爱,我一直都在努力思索这个问题,希望可以汲取乔布斯的智慧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 半年前的一天读到《乔布斯传》第十一章里的几段话,我突然豁然开朗,深受启发。书里写道: “史蒂夫拥有现实扭曲力场。”“有他在的时候,现实都是可塑的,他能让任何人相信几乎任何事情,等他不在的时候,这种力场就会逐渐消失。”“陷入史蒂夫的扭曲力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是正是这种力场让他可以真正地改变现实。” 乔布斯拥有一种神秘的无比强大的力场,强大到足以改变现实,不就是禅所说的“心生万法”吗?这种力量,来自内心。当代高僧一行禅师有一本书叫《心力》,里面写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否把这种力量充分开发出来要靠个人的修炼,而乔布斯则把心力修炼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我隐约感到,研究乔布斯如何把心力修炼到如此强大,可能是探索乔布斯禅学境界的一把很好的钥匙。 随着深入研究乔布斯的各种资料,包括各种传记、讲稿、视频,我逐步意识到,乔布斯强大的心力,是多层次的,不仅仅包括他勇于颠覆世界、无所畏惧的“愿力”,还包括他一往无前、如激光般聚焦的“专注力”,源源不断、无中生有的“创新力”,以及超越表象、洞察本质的“洞察力”,这四种力量聚合在一起形成强大无比的合力,强大到一次又一次颠覆这个世界,强大到不仅苹果员工还有全世界的果粉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 心力中的愿力、专注力、创新力和洞察力各是什么?和禅有什么关系?在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种力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除了乔布斯和苹果,我也选择了很多其他公司和人的案例来佐证一些观点,其中引用比较多的是稻盛和夫的案例[稻盛和夫是日本备受推崇的经营之神,一生中创立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京瓷和KDDI电讯),并在金融危机时拯救了另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日航航空),他也是一名著名的禅宗信徒],研究的初衷也从单纯探讨乔布斯禅的领悟,进化到探讨心力与禅的关系以及更进一步,古老的禅如何融入现代社会并指导我们的实践,尤其是投资实践。 在正式展开论述之前,我想对禅再作进一步的介绍。我用对比的方法,六祖的禅比原始佛教有了重大的突破,原始佛教最关心的是解脱,修行的方法是禅定,主要是坐禅,六祖在《坛经》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他说此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也就是说原始佛教最关心的那些东西,他好像都不太关心,其实他也关心,不过从修行路径来说他最关心的是我们要修炼内心,如果我们真明白了我们的心性,我们就能证悟佛法,就能解脱。之前佛远在西天,六祖之后,佛就在我们心中,这个法门,非常强调我们对心的修炼。我们的内心里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能量,但这需要我们开发,怎么开发呢?这个演讲就是想提供一些思路。 所谓禅,六祖的禅,可以理解为探索心的一种法门,如果我们了解我们的心,我们对这个世界会有全新的认识,而且我们就知道如何开创自己的未来,所谓禅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在本文附录《轮回真的存在吗?》里面,通过对轮回法理的分析,以及对六祖“不论禅定解脱”内涵的剖析,我们会明白禅证悟的是真理本身,源自于宗教,而又超越了宗教。 下面我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我对这四种心之力的理解,第二部分是结合心力这个概念,比较系统地阐述心力禅的几个重要见地。 第一部分 心之四力 一、愿力 愿力,原来是佛教用语,誓愿的力量,借用到今日语境,是指人长远的强烈的追求。地藏王菩萨愿力很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们普通人的愿力和我们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稻盛和夫有精彩的论述,他说: “我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亦即,你能实现的,只能是你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如果内心没有渴望,即使能实现的梦想也实现不了。” “我希望人们能铭记这个宇宙法则,那就是:人生与心念一致,强烈的意愿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也许有人断定此言极其神秘不予接受,但是,这是我在此前的人生中多次体验后确信不疑的不二法门。” “如果用20年、30年或更长的时间来看的话,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他们自己曾经在意念中描绘过的。” 我把稻盛和夫的话总结一下,就是五个字“愿力即人生!” 不是“愿力决定人生”,而是更直截了当的“愿力即人生!” 乔布斯的人生追求是“改变世界”,当年他劝说百事可乐总裁来担任苹果CEO的时候所说的话:“你是愿意一辈子卖糖水,还是跟我一起改变这个世界?”激励了无数心怀梦想的朋友,通过那则著名的广告《think different》他告诉世人:“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乔布斯确实改变了世界,而且不是一次,是五次,他强大的疯狂的愿力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我有一位做投资的朋友,学习佛法后,有一天和我说:“我学佛越学越困惑,佛法说人生不过是场幻象,还说执著是人生痛苦烦恼的根源,我这么努力投资赚钱,还想成为巴菲特,这应该是一种执著吧?我是不是在自寻烦恼?”这位朋友的困惑非常有代表性,和我们探讨的人生追求即愿力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开导他,我和他讨论了两个问题。 首先人生是不是一场幻象? 佛陀证悟后发现,人自身,和世间的一切现象都一样,只是一些因缘(条件)的聚合,很不稳定,人一生的际遇,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健康、美貌、财富、地位等随着条件改变,也会跟着改变,甚至严重受损,人生沉沉浮浮,动荡不安,因此,人的一生,就像一个幻象。 这确实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不过也仅仅是一个比喻而已,后世佛教的一些人,把这个比喻当“真”了,而且还进一步极端化了,认为“自我”的一生根本就不是真实的,他们有一种解释是说这个“自我”和内部的各个部分、以及外部都有联系,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自我”就是不真实的,这种解释很牵强,和普通人按常识或者共识所理解的“真实”是两回事(一般理解的“真实”是“在某一个时点确定客观地存在,而不是虚构或者凭空想象”),这种极端化的解释流传很广,但并非佛陀的原意,佛陀从来没有说生命是不真实的,当下这一刻,“自我”是真实存在的,不过这个“自我”,在下一个当下,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但是不能因为“自我”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就否定“自我”当下的真实存在。 无数个曾经的“当下”连在一起,构成了我们至今为止的一生,而下一个“当下”,则充满了无限可能。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去,总的存在时间虽然只有几十年,如露如电,但是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自我”的存在是真实的,不是想象或者虚构出来的,否则我们讨论人生追求,或者叫抱负、雄心、使命就毫无意义了。 佛陀说生命如幻象是提醒我们要用动态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生命的存在。“真实”或者“幻象”这种概念确实很容易产生文字上的歧义,我认为可以这样清晰地总结,当下是真实的,过程有如幻象。 第二个问题是佛法说的执著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普通人努力工作有所追求,肯定会涉及到金钱名誉地位等所谓世俗意义的成功,是不是就是一种执著,从而产生无尽烦恼? 实际上,人生有所追求,愿意付出努力去实现,是非常美妙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我们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主要方式。巴菲特太热爱投资太热爱赚钱了,他非常快乐以至他说他每天都是踩着踢踏舞步去上班的,没听他说由于赚钱而苦恼万分,相反一个人无所事事,往往非常痛苦。 佛法说不要执著,不是说努力工作有所追求,包括世俗意义的成功本身有什么不对,而是说我们所追求的这些东西,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尤其是不好的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执著于之前的状态,而是要接受现实并欣然面对,如果执著于之前的状态,无法接受变化,这才是执著,这才是烦恼的根源,佛陀说人要有“出离心”,不是指出离这种追求,而是出离这样的一种执著。再重复一次,努力工作追求成功和佛法说的执著没什么关系,不能接受改变那才叫执著,才是烦恼的根源。 我的朋友有这种困惑,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他们没有弄明白入世修行的方法和出世修行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出家人为了避免“执著”而产生烦恼,他们选择了一种普通人觉得极端的一种方法,就是舍弃大部分的尘世中的欲望,没有追求也就没有失去,没有失去也就不存在因失去而执著,但是这种方法也会带来新的烦恼。 普通人在红尘欲望中修行同样可以有非凡成就,佛经里境界极高的维摩诘居士就是在家修行,六祖惠能就非常鼓励大家在世间修行,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由于修行环境的极大差异,普通人的修行法门当然和出家人截然不同,但无分高下,工作生活就是他们最好的修炼道场。 禅的理论学习并不困难,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日常实践中证悟,如何证悟,后面几章我会介绍在实践中证悟的三种方法。现在出了很多佛学书,内容也在积极入世,但有真知灼见,能真正启迪智慧并用于指导实践的非常少,绝大多数是用出家人超脱凡尘的心态指导压力巨大的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打个比方,就像一个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用他的生活经验,来指导一个生活在赤道的非洲人如何干得更好,怎么能令人信服呢? 在世间修行,愿力同样可以很高远,同样可以慈悲为怀,造福社会,普度众生,也就是行“菩萨道”。稻盛和夫用他一生的所作所为给我们作出了表率,他创办的京瓷的经营理念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获得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他非常强调“把利他作为经营的出发点。”在做许多经营决策时,他会反复自问自己的动机,是否混杂了私心。 1982日本政府为打破国营电讯公司的垄断,允许私人资本参与电讯行业,他就打算创办DDI电讯(日本第二大电讯公司KDDI的前身),但他并不着急马上报名,他说: “每晚就寝前,我必定审视自己的参加意图,你加入电气通信事业真是为了国民吗?是否混杂了为公司或个人谋利益的私心?或者是为了受到社会的关注而自我表现呢?动机是否纯粹,没有一丝污点?”“半年后,我终于确信自己毫无私心,于是,下决心成立了DDI公司。” 稻盛和夫这么说,我相信是真的,DDI公司创立的时候,他是创始人,是可以持有很多股份的,但是他最终的选择是连一股都不曾持有,因为他不想掺杂任何私心。个人如何在工作中精进修行,而不是深山古庙里修行,稻盛和夫给我们作了最好的示范。稻盛和夫和乔布斯一生对社会贡献巨大,所造功德,何异于高僧,所以我们说,入世与出世,皆可修行,殊道而同归,看似有别,其实不二。 有一个古老的问题一直非常困扰人,那就是我们在世间有所追求,是不是有个度的问题。在这个度以内就是合理的,超过了就是贪得无厌从而滋生无穷烦恼,其实我们应该超越“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秉承“行菩萨道”的精神、合理合法去追求成功,那么他越有成就,就越能帮助世人,对这个社会贡献也越大,这是功德无量、天人共庆、皆大欢喜的事情。 自我设限是没有意义的,有些人觉得小成即安,知足即安,这种选择也没什么不对,但有人选择毕生不懈努力,永无止境地探索,如乔布斯、稻盛和夫,他们的境界早已超越了对财富名利的追求,那更值得全社会的尊重。烦恼事关执著,而执著与所谓“度”并不直接相关。有烦恼了,我们需要反省的不是所谓“度”这个问题,而是我们对待变化的态度。 愿力大的人,意志力自然强大,遇到困难不逃避,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乔布斯是个好例子,1985年他被自己亲手找的职业经理人赶出了自己亲手创办的公司,这打击太大了,他一度非常沮丧和失落,他后来回忆说: “虽然我被驱逐了,但是我仍然钟爱我所做的事情。所以我决定从头再来。” 他很快就又创立了一个名叫NeXT的电脑公司,NeXT公司后来被苹果公司收购,让他有机会得以重返苹果,从而再创巅峰。另外,愿力大的人,心如强磁,会对他的追随者有致命的吸引力。 乔布斯著名的“现实扭曲力场”的那个力,我觉得主要包括两种力,其中一种是心力中的愿力,他的愿力太强大了,所呈现出来的火山爆发一般的激情、无坚不摧的信心、势不可挡的勇气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人,让全世界最有能力、最有激情的一群天才们对乔帮主趋之若鹜,齐心协力,帮助乔布斯一次又一次颠覆这个世界。我们看现实中,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只有愿力大,人才才会纷纷投奔,如果愿力太小,根本就留不住人。 你的追求是什么?你的愿力有多大?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就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他们会热衷听取父母朋友的意见,或者了解现在的高薪职业是什么等等来寻求答案,乔布斯的忠告是: “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跟随你直觉和心灵,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你今天的生活,就是你此生想过的吗? 乔布斯说: “每个早晨,我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如果连续几天的答案都是“不”的时候,我知道我要做些改变了。” 是谁告诉你“不”这个答案的呢?也是你的心。和你的心好好谈一谈,当你的心告诉你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愿力就会慢慢生起。愿力就像一颗种子,会发芽,会长大。台湾阿里山曾经有一棵树,4000岁了,很高很大,被称为阿里山神木,是台湾著名的景点,郭台铭说过: “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绝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 二、专注力 强大的心力的基础是高度的专注力。佛学说心念如暴流,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在我们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闪过,我们工作中非常容易走神,开小差,有时候我们自己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有时候虽然意识到了,却无力自拔。乔布斯是一位极度专注的人,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后,总是全情投入,全力以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的一个副总裁乔纳桑·艾维回忆说,乔布斯是他一生中所遇到的最为专注的人。“这种专注并非来自你的内心的渴望,比如‘周一我需要更加专注’,而是在每一分钟都保持专注。” 乔布斯高度的专注力,我相信和他终身坚持禅修是有直接关系的。禅修是非常好的锻炼专注力的方法,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去年去缅甸参加了一次“内观禅”的禅修,收获比以往都要大。内观禅是一种南传的在东南亚和西方社会都有广泛影响力的禅法,有坐禅和行禅两种方式。我简单介绍一下,行禅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在我们禅修的屋子走一个来回,大概20米,一个正常人慢慢走大概需要三十秒至一分钟,经过几天训练后,我把时间延长到了46分钟,每秒钟我都在走,没有一秒钟是懈怠的,怎么做到的?方法是把走一步分为十四个步骤例如“抬脚后跟”、“脚掌前移”、“脚掌触地”等,先在心里作一个标记然后一丝不苟地执行每个细小的步骤,整个过程精神高度集中,一点点开小差,就会走得不对或者走得太快。坐禅法门是用心关注腹部微小的移动在,过程中,身体可能会有痒痛的情况,我们不必去挠它,而是把心念转到不适之处,静静地观察它,可能在几秒种内,这种痒痛的感觉就消失了,然后我们再将心念移回腹部。有些时候,你开小差了,例如忽然想看股票了,你的心马上就能觉察到,你在心里马上给这个细小的念头打上一个标记:妄想,不必试图马上把心念收回来,而是静静地观察这个妄想,可能在零点几秒的时间里,这个妄想就像一个肥皂泡一样啪地消失了,然后你再将心念移回到腹部。刚开始妄想很多,但随着我们不断练习就大幅减少了。通过练习,当我们的心可以保持高度的专注,也就是禅修里常说的“定”或“止”之后,我们就慢慢开始进入“观”的阶段,观什么呢?观察身体运动的现象,体察身体细微的感受以及各种念头的生灭,洞察一切现象无常无我的本质,从而开启我们的智慧。 经过这种训练后,我觉得自己的专注力和觉察力都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并已开始运用到工作中,一般我会调一个闹钟,例如四十分钟,规定这段时间内自己绝对不能开小差,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妄念从心里飘过,例如想看下微信、翻翻报纸、琢磨一下哪里吃饭等等,现在会很快察觉并重新专注,时间到了后休息一下然后继续。乔布斯所修的禅法是曹洞宗的禅法,我看了他前女友的传记了解了一下他禅修的法门,会有很多不一样,但是都以提升专注力和觉察力为主要目标,进而提升自己的智慧。 乔布斯几十年的禅修,我相信会对他的专注力和觉察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他短暂的一生中颠覆这个世界的次数是五次,可见他思考的效率是何等的惊人,我相信只有极高的专注力,才可能提升他思考的效率。打个比方,普通人的心的专注力就像打开手电筒的一束光,光很弱,也很散乱,照到几米外已经很模糊了,而乔布斯的心就像一束笔直的激光,亮度非常强,能照射到很远而不散乱,这么强劲的一束光,能量当然无以伦比。 现在有一种观点,把坐禅和禅学脱钩,不关心禅的见地,也不知道什么是空性,把坐禅纯粹当作一种提升专注力的方法,这非常可惜,类似买椟还珠。还有一种观点,很传统的,认为只要专心打坐就能证悟到各种境界,这也不对,禅修也叫止观,止而后能观,打坐是一种好的让心安顿下来并保持高度专注(也就是止)的方法,止是用来观的,光有止没有观,就像一个长跑运动员,做了很多很漂亮的准备动作,又踢腿又一字马,然后回家了,不跑步了,然后宣布自己跑步水平很高,这可能吗?一些人打坐打得很好,据说已经证悟到什么境界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一点小事,就六神无主,心烦气燥,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你能相信他的境界吗? 六祖对禅定的理解,相比原始佛教有很大的突破,他激烈地反对以单纯打坐来修证佛法,他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他认为长时间打坐,住心观静,是一种病,(“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综观全书,他并不反对传统的坐禅,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是主要的证悟方法,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界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他认为应该在世间,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工作学习中修炼,六祖继续阐述说:“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大意是在一切善恶境界中,保持心境不乱,见到自心清静本性,就是“真定”,我们要在这种真定中修行。 我的理解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一心一意,高度专注,是六祖说的这个“真定”的基础,但是,这种专注,还没达到六祖说的“真定”的境界,我们还要对“空性”(后面会有详细介绍)有非常深入的认识,才可能不思善不思恶(“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 我把禅修分为两个层次,初级的层次就是做每一件事情,保持高度专注,例如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阅读的时候,专心阅读,拍拖的时候,专心拍拖,一心一意,就是禅修,更高级的层次就是,在保持高度专注的基础上证悟空性,我在后面两章会总结证悟空性的三种方式,我先举例其中一种方式,在高度专注的基础上思考事物的因缘,洞察本质,更进一步总结规律指导实践,是更高层次的一种禅修。 乔布斯所说的专注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聚焦“focus”,之前所说的是集中精神“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乔布斯在一次采访说过“专注和简单(focus andsimplicity)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 乔布斯所说的这种专注和简单是直接相关的,如果太复杂,心即散乱,就很难保持专注,只有简单,才能做到专注,只有专注,才能极致。所谓做减法,就是这个道理。乔布斯还把他领悟的“简单”用心注入到他所设计的产品当中。乔布斯当年重返苹果后,大刀阔斧地减少电脑的品种,只提供四种,横向是专业用和家用,纵向是笔记本和台式机,iPod只提供两种型号,而iPhone更是极致到只有一种型号,而且iPhone的界面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按键,但功能却非常丰富,当年一推出来,就轰动世界。乔布斯说过:“专注的核心在于你要敢于否定,对那些好创意说不!”,一个产品里加入很多好创意,听起来很好,但是可能会太复杂而影响简单,影响了简单的设计就不是最好的设计。 有一个很值得深思的故事,微信张小龙说的,他说: “‘摇一摇’这个功能上线后,Pony发了一封邮件给我,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如果竞争对手来模仿,会不会在上面叠加一点东西,就说他创新了。我回复说,我们现在的这个功能已经做到极简化了,竞争对手不可能超过我们了,因为我们是做到了什么都没有,你要超过我们总要加东西吧,你一加,就超不过我们了。” 三、创新力 1. 空性的世界 所谓创新就是无中生有,包括思想、产品、艺术等,重大的创新我们称为颠覆。乔布斯至少五次颠覆了这个世界:一是通过苹果电脑Apple-I,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二是通过皮克斯动画,颠覆了动画产业;三是通过iPod,颠覆了音乐唱片产业;四是通过iPhone,颠覆了手机通讯产业;五是通过iPad,颠覆了平板PC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乔布斯找到了颠覆这个世界的密钥,只要他想,他就能不经意地颠覆一下,我个人认为,禅学中的“空性”,正是这把密钥。 什么叫空性?也就是缘起性空。很多年前我就很喜欢看佛学的书,学习了很多佛学概念,千头万绪,头脑还是一塌糊涂,直至有一天,是08年的一个秋夜,有一天我看南怀谨的《如何修证佛法》,书里写道: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南怀谨想了又想,“我当时回答我的老朋友萧先生说:‘他悟的就是那个缘起性空。’萧先生说:‘嗯,对了!’”推开门就走了。” 我看这段文字的时候,恍然大悟,那个晚上弯月如钩,秋凉似水,我是一夜无眠,种种佛学知识和一些人生经历如电光火石,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般掠过,“缘起性空”这几个字,提纲挈领,把林林总总都串了起来,经过那个晚上,我感觉有所长进了。 什么叫缘起性空呢?缘起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是由一些条件(因缘)聚合在一起而生起的,这种生起,性质是“空”的,“空”是指这些条件都不是稳定的,一旦一些重要的条件发生改变,事物的性质就会跟着发生变化,因此,一切事物都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都不是常住不变而是在变化中不断发展的,所谓证悟空性,是指通过修行,不但在理论上明白这一点,更要在实践中证明这一点。缘起性空听起来有点抽象,搭积木是很好的比方,一个房子由若干形状大小不一的立方块堆砌而成,不同的方块组合造就不同的房子,每一座房子的组成方块可以挪来挪去,小的挪动没问题,挪动大了,房子就面目全非,甚至有可能就倒了,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是。《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谓相是一个事物的表相,所谓“非相”是指我们不要满足于只了解它的表相,而是要穿透它的表相,弄清楚是由什么条件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聚合在一起生成这个事物的,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明白事物的本质了,智慧觉性也就生起了(“即见如来”)。 更进一步,如果我们可以把一些条件聚合在一起,这种组合的方式是前所未有的,看看是否可以成立,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成功机率很低的过程,如果真的可以成立,那么所谓创新就横空出世了。这个过程和搭积木房子基本是一样的,你不停尝试,用各种形状的方块试来试去,加加减减,直到有一款,很漂亮,自己满意大家喜欢,创新就大功告成了。 以乔布斯发明iPod为例说明,iPod之前早就有MP3播放器了,但一直流行不起来,乔布斯很早就打算开发一款这样的产品,但一直觉得时机不成熟。直到2000年,他知道日本东芝发明了一种微型硬盘,体积只有一美元硬币那么大,但容量高达5G,乔布斯敏锐感觉机会终于来了,接着苹果很快找到了一种电池,可以支持连续十小时播放音乐,另外苹果的设计师发明了一非常有创意的拇指转盘,单手就可以操作,即使多达1000首歌,但要找到任何一首歌轻而易举,最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歌曲在哪里呢?乔布斯和五大唱片公司谈,可以在iTunes商店上售卖单曲,价格最多只能是0.99美元,唱片公司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同意了。总结一下,硬盘、电池、拇指转盘和单曲销售这几大关键条件全部具备后,iPod销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颠覆了整个音乐唱片行业。 iPod成功后复盘,逻辑很清晰,大家可能认为本来就该如此,事实上,在当时研发的时候,有无数个选择项,乔布斯的智慧就在于他能从无数个选项中用非常苛刻的标准选择出最合适的,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有一次乔布斯在一个采访中说,“设计一款产品,你得把五千个问题装在脑子里,必须仔细梳理,尝试各种组合,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 把支持事物成立的条件加加减减,颠来倒去,进行各种异思天开的组合,像搭积木一样,是进行创新很好的一种思路,有一本颇有影响的探讨创新的书叫《水平思考》,主要就是根据类似理念而设计了多种创新的思路,我结合现实案例介绍其中几种。 先看一个把因果颠倒进行创新的思路,iPhone一代推出的时候,和电讯公司的合作采用区域指定甚至独家合作的方式,同时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要求分享苹果客户的电讯资费,电讯公司大吃一惊,因为传统认为是电讯公司帮助手机公司卖手机,苹果有什么资格要求分享客户的电讯资费呢?但乔布斯却认为,是iPhone给这些电讯公司带来了大量的新客户,因果互换了,这么离经叛道的合作方式,最后居然谈成了。相似的案例是非常轰动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这种选秀节目传统是老师选择学生,但是,好声音的做法却是学生选择老师,也算是某种形式的因果互换,指导老师为了吸引学生加入他的战队而想方设法,抢学生的场面火爆,形式非常新颖,结果一炮走红,成了一款现象级的综艺节目。 再看另一种思路,就是在设计的时候随机增加一个条件,看看能不能成立,相当于搭积木的时候随机增加一个立方块。举个真实的例子,有一次我做这种创新练习,设计一款新的杯子,我问一个朋友说,你现在看到了什么,她到处看了下说她看到了温度计,温度计和杯子有什么关系呢?我突然想到了,妈妈给小婴儿喂水的时候总要反复用热水混一些冷水来调试,一会热水加多了,一会冷水加少了,非常麻烦,为什么不可以生产一种带有温度刻度的杯子,直接标示水温,以减轻妈妈的负担? 再介绍一种思路,就是思考某件事情有哪些特性是最重要的,大家认为是最理所当然的,然后考虑能否打破这种特性,相当于搭积木的时候把核心的一些立方块抽掉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杯子有什么主要特性?能列出好几条,其中一个是它有一个平的底座,这样才能放在桌面上,这个特性是否可以打破?能不能生产一个没有平的底座的杯子呢?真的就有人生产了这样一种杯子,底是尖的,你不能直接放在桌子上,但可以放在一个有洞的托架上,为什么要生产这么奇怪的杯子呢?有一些酒吧老板喜欢,他们希望顾客多喝酒,不要老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半天不喝一口。顾客拿着尖底的杯子,放下来不方便,不经意中就会一喝再喝,从而刺激了酒的销售。 再举一个案例,一个商场招商,商场提供服务,进场的商家交纳佣金或者租金,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吧。eBay来中国发展的时候,采取的就是佣金模式,和美国一样,商家根据成交额的一定比例,一般是5%左右,向eBay交纳费用,马云也打算开这样一家店,不过,他的想法令所有商家都大吃一惊,他说我一分钱都不收,服务做得比eBay还好,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吗?各路商家蜂涌从eBay迁移到淘宝,生意非常火爆,很快就超越了eBay中国。不收佣金,淘宝怎么赚钱呢?把海量的客户和商家吸引来之后,淘宝卖“搜索排名”,例如你在淘宝搜索“杯子”,如果你想排名靠前,是要交纳不菲的费用的,这个完全创新的商业模式被证明是利润极为丰厚的,2016年去年阿里巴巴收入1011亿元,其中搜索广告占542亿元,占比54%。马云这个创意价值多少钱呢?最新是超过了4500亿美元。 2. 将心注入 下面我换一个角度继续探讨创新的问题。大家看一下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我在2016年2月在加拿大班夫一片低矮的树丛里拍到的,当时已近傍晚,大雪纷飞。照片背景很黑色很魔幻,这只灰林鸮那一刻刚好把翅膀收起来在空中滑翔,双目有神,姿态奇特,灰林鸮在《哈里波特》里是魔法世界传递消息的信使,我当时按下快门后回看照片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它就是那个信使,魔法世界有大事发生,它有一封非常重要的信要尽快送给哈里波特,虽然昏天暗地,漫天大雪,它非常努力,历尽艰辛,日夜兼程,最终不辱使命。这个故事如何?我自己都被打动了,可能评委也被这个故事打动了,最终这张照片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2016年全球摄影比赛中国区自然类的二等奖。 大家再看一眼这只灰林鸮,然后闭上眼睛,然后用你的“心”去看一下这只鸟是什么,我觉得是魔法世界的信使,还有好多人说像是一条在漫天星光中飞翔的神鱼,不同的人在心里看到了不同的东西。这只真实的灰林鸮其实不过是匆匆掠过树梢,快门一按,它飞进了我的心,当它飞进了我的心后,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它已经从客观时空分离出来,失去了时间的广延性和空间的延展性,继而成了我内心所编织的一个动人的故事的主角——“魔法信使”,它从一个客观事物变成了我的纯粹的精神现象,从那刻起,它就不再是一只普通的鸟了,它承载了我对它的一些感情或者幻想,可以说,这只鸟由于我“将心注入”,它重获新生,有了全新的意义。 我希望大家意识到,“将心注入”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DeBeers这句广告词大家都听过吧?钻石不过是块闪烁的石头,但被注入“爱”后,它就成了爱情浪漫坚贞的象征,身份百倍。咖啡豆不过是用火烤后有点香味的豆子,但是自从星巴克把“优雅浪漫人生”注入给它,它就伴随着星巴克的扩张风靡了全世界。乔布斯设计的MacBook笔记本有一个睡眠指示灯,它闪烁的频率是多少,大家有留意吗?是每分钟12次,与一个成年人正常呼吸频率是一致的,自从这个笔记本被乔布斯“将心注入”,可以和人一起呼吸,它就获得了灵魂,而不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了。iPhone 问世的时候,它的质地、线条、色泽,还有你抚摸着它的那种手感,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神秘的魔力,全世界无数的人喜欢它以致为它发狂,喜欢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有人愿意卖肾换机,生命简约优雅,自成其美,乔布斯将心注入,将他领悟的这种生命之美,通过一款iPhone传达给世人,在那一瞬间,你感受到了,你被深深打动了,你是被什么打动的,是乔布斯的一颗心! 看了乔布斯1987年接受采访的一段视频,深受感动,他说: “嬉皮士运动启发了我,有些东西是超越日常忙碌的生活的,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家庭、财产、职业,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某种冲动,许多人想找回生命的意义,有人去流浪,有人在印度神秘仪式里寻找答案,嬉皮士运动大概就是这样,他们想寻找生活的真相,生活不应该是父母过的那样,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有人宁愿当诗人也不愿意做银行家,我想把这种精神注入产品里(“I think that same spirit canbe put into product.”),只要用户使用产品,就能感受这种精神。麦金塔用户真心喜欢我们的产品,在这之前你很少听人说真正喜欢某种商业产品,但你可以从麦金塔感受某种奇妙的东西。” 禅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修行人的眼里,黄花并非无情物,他们在一朵美丽的黄花里发现了神秘的般若法身,一台手机亦然。世尊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我觉得乔布斯正是那个见拈花而破颜微笑的人,而且他通过一个手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把他的领悟传达给全世界。 岂止乔布斯,那些大师们的作品之所以卓越不凡震撼人心,是由于你能从他们的作品中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美、对人性、对生活强烈而独特的感悟。普通工匠的作品其实也反应了他们的感悟,之所以平庸,是缘于他们还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2010年乔布斯接受日本电视台的采访,谈到创业,他说为了赚钱而创业有很大的可能不会成功,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创业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些不同的想法,但没人听,他们不得已,只好开家公司,通过他们的产品向世界表达。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创新又何曾不是如此?你现在在做创新,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赚更多的钱?那按乔布斯的逻辑,那很有可能是不会成功的,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强烈地想表达出来,那么,你将这种新想法通过你的心注入到你的产品里,这样的一种创新,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对乔布斯影响很大的一本书——铃木俊隆的《禅者的初心》写道:“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惟一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创新,或许更接近创新的本质了,乔布斯以颠覆世界为已任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实践铃木俊隆禅师的这句话。关于禅的“将心注入”,我还会在最后一章的“心与世界的关系”里作更深入的探讨,并提升到“道由心创”的高度。 3. 心无所住 换一个角度继续探讨创新,还是回到这只灰林鸮,它进入我的内心成为我的一个精神现象后,就脱离了它原来的时空,而进入了一个新的精神时空,在这个新的时空里,只要我敢想,它就敢变,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它可以头长两只犀牛角,它可以穿越时空回到盛唐,它也可以变身为一个年轻人回到古希腊与苏格拉底相处一个下午探讨哲学的问题。在心的时空里,没有限制,更没有逻辑。禅宗有些话例如“石上裁花空中挂剑”、“无柴猛烧火”、“三冬花木秀,九夏雪霜飞”,叫人摸不着头脑,还有一则故事,说一位喇嘛避雨,躲进小小的蜗牛壳里,人没有因此缩小,蜗牛也没有因此变大,这可能吗?有人解释是特异功能,其实这不是好的解释,禅宗不过是用这些故事,打破我们对常识还有科学的种种认知,打破宇宙时空的各种限制。一百多年前,有作家幻想着终有一天人可以长着一双翅膀在天空翱翔、乘着飞船去月球旅行等等,当时听起来是如此的荒诞不经,但今天都成为了现实。 《金刚经》有一句著名的经文“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听了这句经文而开悟,什么叫“生其心”,就是我们的心生起一个念头,例如思考一件事情,什么叫“无所住”,就是我们不要被现实的各种条件所束缚。因为所有这些条件、限制都是暂时的、脆弱的、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甚至消亡的,心所想久“住”也“住”不下来。我们说禅是超越逻辑的,为什么呢?因为所谓逻辑,换一个角度看就是现成的思维路径,这条路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是有一定规则的,沿着这条路走一定能走到某一个地方,禅强调无所住,就是要大家走一些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既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该往何去。无所住而生其心,意味着抛开一切成见,打破一切框框,所谓创新,正需如此。 1997年,苹果公司制作了非常经典的一则广告“Think different”。我觉得“无所住而生其心”,译成英文“Think different”也还不错。,广告中的那些特立独行、打破常规的伟人和乔布斯本人,正是践行“无所住而生其心”从而改变世界的光辉典范。 我们再来看以下两个案例。的士这种交通工具,是需要拥有专门的牌照才可以上路的,普通人买的私家车是不可以载人营运的,全世界基本都这样,直到2010年,一个美国小伙子推出了一款叫Uber的App,把众多利用效率极低的私家车组织起来,供大家像叫的士一样叫车,价格便宜很多,大家都很喜欢,但这种做法和绝大部分国家的的士管理法规是相抵触的,一开始Uber到处被人投诉、示威甚至打官司,但是他们非常勇敢地抗争,争辩说原来的的士制度是不合理的,现在移动互联网已经可以完美地解决车辆计费和监管的问题。在全世界民众的支持下,最终的结果是,世界各地的政府先后为Uber修改法例,从而合法化了。这个大胆的和全世界交通管理法规作对的创新,现在的估值超过600亿美元。 再举一个例子,上面说到灰林鸮自从进入我的内心后可以形象百变,,我想到了近年来有一位很红的歌手叫初音未来,大家知道吗?全球有几千万的粉丝,很漂亮,其实她只是一位数字化的虚拟美女,这本来没什么,但这位虚拟美女走了一条从来没人走过的路,就是搞起了线下的演唱会,怎么做到的?原来有技术公司用3D全息技术,在舞台上再现了这位虚拟美女歌手,载歌载舞,美艳动人,非常轰动。最近雷军签约了初音未来作为红米手机的形象代言人。这位美女永远年轻,永远时尚,身材永远劲爆,永远没有丑闻,永远不知疲倦,想一想,还有比她更完美的女性吗?这是多么巨大的商机啊。未来随着AR、VR、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和现实就分不清了,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创新源源不断地生起。 按冯友兰的说法,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强烈的哲学情结但是缺乏宗教情结的民族,儒学是主流,民众行为主要受道德约束而不是宗教约束,天性崇尚自由,不喜欢仪式,不喜欢过多的约束,1949年后,君权、族权、神权、夫权全部被推倒重来,所受的约束就更少了,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特别百无禁忌,特别敢想敢干敢创新,创造了太多的经济奇迹。在移动互联网年代,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崛起,创造了非常多的全新的商业模式。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确实天生就非常适合创新,这是由它的文化基因决定的。创新力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成败,就这个意义上说,我对中国未来非常乐观。 4. 小结 以上我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空性与创新的关系。空性到底是什么?为了世人容易理解,六祖就像一位极高明的画师,给空性画了一幅画,他说: “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大意是说,我们心之自性,壮阔无边,整个宇宙,现存的包括自然、人文、思想都显现其中,未来的各种变化也孕育其中。空性在哪里呢?它不是远在天边,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了解我们的心去认识它,所谓“明心见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通过参禅证悟空性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我模仿一下,表述一下我的见地: 参禅之初,看一栋屋子,就是一栋屋子:禅有悟时,看一栋屋子,不是一栋屋子,而是想象中的一栋屋子(这栋房子被拆得只剩下骨架,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禅中彻悟,看一栋屋子,还是一栋屋子,想象中的那栋屋子隐身于现实中的那栋屋子之中。 参禅之初,你看到的是房子的表象,这种表象也是当下的真实,这种真实,是你用眼睛看到的;禅有悟时,你看到的是房子的本质——支持房子存在的条件(因缘),此处用房子的骨架来代表这些支持条件,这样的一间被拆得剩下骨架的房子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之中。骨架不是恒定不变的,若有变动,房子就会变型甚至倒塌,因此这栋房子的存在是不确定的脆弱的,是随时可能变化的,用幻象来形容也很贴切,这个幻象,是你用内心“看”到的;彻悟时分,你从幻象回归真实,但这个真实和参禅之初你所感受到的真实有了质的飞跃,这种真实是如梦如幻、脆弱不堪的,你眼睛看到的真实和你内心“看”到的幻象,已经虚实合一,水乳交融了,也就是说,你既看到了屋子的表象,又看到了它的本质,既看到了真实,也感知了幻象,禅修者同时生活在真实和幻象之中,既能真切感知当下的存在,也能预知未来可能的变化。这个境界,就是《心经》里的“空色不二”的境界。 修到“彻悟”,不仅仅可以预知未来的变化,更进一步,他还可能创造未来,还是以这栋房子为例,世人看起来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些结构,坚不可摧的一些梁柱,在他看来,都是脆弱不堪的,他内心强大到可以轻松地扭曲、移动、添加、重置这些梁梁柱柱,以无所住心重新设计,从而建造一栋新的房子,所谓创新,即是如此,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佛法说的“心生万法”的内涵,“心生万法”很容易被人误解,它不是指心有什么神通,能够随心所欲地变出什么东西,而是指心能够洞察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那些因缘(条件),只要我们能够努力达至因缘俱足,那么我们就可以生起这些事物,后面我还会继续深入探讨“心生万法”的内涵。 上一章说了乔布斯著名的“现实扭曲力场”主要包括两种力,一种是愿力,还有一种我认为就是创新力,他的创新力似乎达到了接近随心所欲的程度,能够不断地创造颠覆性的新产品,一次又一次地“扭曲”现实。他的心力如此强大,以至他周围的人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坚信只要和他在一起,一切皆有可能,世界定能改变。我们的内心确实是可以非常强大的,以至可以“心生万法”,从这个角度一想,那么所谓“命运”就不值得完全相信,因为只要我们努力把各种条件精心准备好,人生就具备了无限可能,如果真的有命运这回事,先天好的命运可以更好,先天坏的命运就有可能扭转。 空性智慧指导我们创新,如果反过来思考,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结论:进行创新就是在证悟空性!如六祖所示,我们要在“世间”的实践中证悟空性,否则,“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但是在实践中怎么证悟空性呢?我尝试总结一下,在空性智慧的指引下提升创新力,进行各种创新的尝试,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悟空性”的方式,一个人对空性证悟越深,他创新就越有可能成功,创新的颠覆程度和空性证悟的境界密切相关。我认为,在实践中证悟空性主要有三种方式,这是第二种。 第一种是什么?在专注力这一章里,我提到缅甸的“内观禅”,通过禅坐,“当我们的心可以保持高度的专注,也就是禅修里常说的“定”或“止”之后,我们就慢慢开始进入“观”的阶段,观什么呢?“观察身体运动的现象,体察身体细微的感受以及各种念头的生灭,洞察一切现象无常无我的本质,从而开启我们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空性的智慧,这种方法,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证悟空性的方法,不过当时我还没有介绍空性,因此我等到现在才回过头来总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如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湖中月影、空山足音等等而证悟,也就是说传统的修行人,很多是通过观察身体、自然现象的缘起缘灭而证悟空性,我把这种方式列为三种在实践中证悟空性方式的第一种。 本章末尾,我还想补充一个观点。研究创新,包括研究空性还有一个全新的角度,就是“失控”这个角度。《失控》研究的主要不是个人而是组织的进化和创新,我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失控与投资》有详细的介绍。KK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体系,每个事物都不是孤独地存在,相互间存在各种复杂的连接,事物存在的本质在于它连接了什么,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事物A和事物B有连接,意味着事物A有可能对事物B产生一些或直接或间接,或强烈或微弱的影响,这种连接关系是不稳定、脆弱和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由此可见连接和禅说的“因”有契合之处,禅的“缘起性空”用“连接”来解释也很不错。 如何构造一个让创新源源不断地涌现的组织,KK认为要打造一个生态型组织,马化腾深受他的影响,撰文写道: “那些真正有活力的生态系统,外界看起来似乎是混乱和失控,其实是组织在自然生长进化,在寻找创新。” “如果一个企业已经成为生态型企业,创新就会从灰度空间源源不断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创新不是源头,而是产物。企业要做的,是创造生物型组织,拓展自己的灰度空间,让现实和未来的土壤、生态充满可能性、多样性。” 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生态型的组织,各种连接非常复杂,各种“因”(条件)非常丰富,这些“因”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果由因生,你都想象不出它能结出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果来,所谓“失控”,就是指即使你是组织者,你也无法预测结果,这个果能长成什么样子你也不知道。 一个组织成长的可能性越多越大,我称之为组织的“空性”越大,这样的组织之所以存在,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我们的内心对大自然失控性成长的规律有深刻的洞察而人为创造的,同样是心生万法的结果。 四、洞察力 洞察力是指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可能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乔布斯被公认为极有洞察力的一个人。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洞察力高度相关。有很多观察的角度,我选两个角度谈谈我的认识。 1. 直觉力 我把洞察力分为直觉力和逻辑能力,直觉力是指追随你的内心的指引,不经过逻辑推理而把握本质的能力。我这里把直觉力的范围作一些限制,指研究本质或者规律这个层面,普通的一些事情,例如决定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就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里了。逻辑能力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培养,而直觉力很神秘,来去无踪,很难把握。乔布斯的直觉力是非常强大的,他自己说过,很多重大的决策,他都是凭直觉作出来的。乔布斯17岁的时候曾经去印度寻找圣人寻求精神解脱,若干年后他回顾了那趟旅程对他的影响,其中特别谈到了直觉: “我回到美国之后感受到的文化冲击,比我去印度时感受到的还要强烈。印度乡间的人与我们不同,我们运用思维,而他们运用直觉,他们的直觉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要发达得多。直觉是非常强大的,在我看来比思维更加强大。直觉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1983年乔布斯在一个采访中说:“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乔布斯传》作者在书中写道:“禅修磨练了他对直觉的欣赏能力,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情。”乔布斯从小接受良好的西方教育,锻炼了他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十七岁起接受东方禅学的训练,锻炼了他非凡的直觉力,两种能力珠联璧合,成就了乔布斯传奇般的洞察力。禅和洞察力尤其是直觉力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禅认为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而是要深入探讨它的因缘,了解支持事物成立的条件以及为什么会以这样的一种状态生起,而且是以动态的、变化的角度去思考。这种思维的方式,对于洞察事物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我研究过某些宗教,它们往往强调信众要非常”Trust(信赖)” 神,根据神订下的一些原则和契约执行就够了,不能说谁比谁高明,但禅是特别强调人的独立的深层次的思考。 中国禅宗与别的宗派的区别就是特别重视直觉力,六祖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他说他自己的经历“我于忍和尚处(指在五祖那里),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说的就是凭着直觉,一刹那顿悟佛法,禅宗的禅法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的就要摆脱文字、语言等的限制,以心传心,凭直觉直接证悟,可以说,在禅看来,直觉的智慧不开启,是不可能证悟成佛的。每一位禅宗信徒的修行,从某一个角度看,是在锻炼他们的直觉力,直觉力强大了,才有可能顿悟,对禅的领悟越深,直觉力也就越高,高到一定程度,他就能突破各种束缚,见性成佛。 思考一件事情的本质,首先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我们通过持续学习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知识架构,我们的直觉力和逻辑力与我们的知识架构密切相关。我们先来考察一下知识架构,知识架构和下面这张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很像,都是网状结构,其中图中红色的五条纵向干线和黑色的三条横向干线是主干线(称为“五纵三横”),我用来代表我们最擅长的几个领域的知识,另外,图中还有密密麻麻的大量中小支干线,紧密连接着主干线,我用来代表其他的各种知识,知识与知识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我们完整的知识架构。查理芒格主张,我们要学习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掌握精髓,融会贯通,他说: “你必须知道主要学科中的主要理论并有规律地用到这些理论——是所有理论而不是其中一些理论。多数人只在一个模型中接受教育,比如经济学——并试图使用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芒格把这个理论称为知识“格栅理论”,其内涵和这张铁路干线图基本是一样的。 从这张干线图上的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即使隔得很远,只要多转车几次,总能达到,这种运输能力和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很相似,因为都有成熟的清晰的路径可供利用,铁路网越庞大越复杂,一般代表运输能力越强,同样地,我们的知识架构越庞大越复杂,一般也代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越强大。在这张图上,如果要增加一个新站点,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找到离这个新站点很近的一个老站点,然后铺设一段较短的铁轨就可以把新老站点连上了,铁路网越庞大越复杂,意味这个老站点越好找,成功的机率就越高。这个过程我觉得和直觉思维很相似,对一个新事物进行直觉判断,需要有一个思考的原点,这个原点在你的知识架构之内,和新事物相关度比较高或者说“离得比较近”,然后在两点间寻找一个“一步跨越”的机会,所谓直觉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原来的知识架构越复杂越庞大,这个思考的原点就越容易找到,“一步跨越”的成功机率就越大。 举两个例子,乔布斯当年亲自设计了拥有革命性的图形界面的麦金塔电脑的漂亮字体,其灵感源于十年前他退学后在里德学院旁听时学习的书法字体。巴菲特所在城市有一家当地最大、口碑最好的家具店,由B夫人以500元白手起家发展壮大,当她决定向巴菲特出售股份的时候,巴菲特没有查公司账本,没有做尽职调查,一口就答应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用直觉做决定的例子,为什么做这个决策?巴菲特在年报解释说: “我对这个家族与其事业已欣赏了数十年。” “当我们在评断一家公司的企业价值时,我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假设我有足够的资金与人才时,我愿不愿意和这家公司竞争”,我宁愿和大灰熊摔角也不愿和B太太家族竞争,他们采购非常有一套,经营费用低到其竞争对手想都想不到的程度,然后再将所省下的每一分钱回馈给客人,这是一家理想中的企业,建立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转化为对所有者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 这样的企业以及经营者是巴菲特研究公司几十年来最喜欢的类型,因此当出现交易机会时,巴菲特即刻就能凭直觉决定了。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所谓直觉思维其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和长期知识的精心积累,从而拥有良好的知识架构有非常重大的关系。洞察本质需要直觉力和逻辑能力一起配合来完成,逻辑能力通过分析事情的各项属性,不断接近本质,有点类似禅说的“渐修”,按禅的理论,渐修是无法直接证得的,最后“一步跨越”的那一步,看似一小步,但却是巨大飞跃的一步,只有通过激发直觉力,打破逻辑所营造的各种条条框框,瞬间的全部的获得,我们才能把握本质,这个意义上,直觉力类似禅的顿悟。 再换一个角度看直觉,直觉力强大的人,有一个共同特质就是敏感度很高,所关心的领域的一点细微的变动,他都不会放过,如果出现了重大的变动,尤其是在转折关头,他往往能比别人更早地洞察先机,这是非常重大的能力。禅常把我们的心比做一面光明澄彻的镜子,非常灵敏,可以反映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但是由于世人无明,这面镜子蒙上了厚厚的尘垢以至黯淡无光,反应就会变得迟钝,禅修是很好的法门,能帮助我们去除污垢让镜子重焕光明。乔布斯说他的坐禅体验: “如果你坐下来静静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灵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静下来,那情况只会更糟,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总会平静下来,心里就会有空间让你聆听更加微妙的东西——这时你的直觉就开始发展,你看事情会更加透彻,也更能感受现实的环境。你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你的视界会极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种修行,你必须不断练习。” 乔布斯的禅修心得非常珍贵,我们一天繁乱工作然后下班回到家,内心塞满了各种观念、执念、成见,还有各种各样的喧嚣的情绪,如愤怒、妒忌、失望等等,这些东西就像镜子里的那些厚厚的污垢,坐禅的时候,你内心专注而宁静,那些污垢就像冬日里被阳光照射的雪人,一点点就融化了,我们的心会逐渐回复明亮和清澈,打个比方,坐禅相当于电脑“Reset”了一次,恍若重生,回到这样状态的一颗心,会发生一些非常细微的变化,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加敏锐,正如乔布斯所说的:“你看事情会更加透彻,也更能感受现实的环境。”你的直觉也会静静生起,正如乔布斯所说的:“你的视界会极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坐禅确实是一种神秘的妙不可言的体验,不亲自尝试,你永远不可能明白。 2. 不二 “不二”的意思是指平等而无差别,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被推崇为至高法门,它超越一切差别而直指本质,是洞察力的最高境界,因此我放在本章来讨论,传统解说高深莫测,我尝试用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 (1)超越对立 “不二”通俗来说,是指一些比较重大的看起来非常对立的观念,在更高的维度看其实是一致的。例如生死,非常对立,但是在更高的维度看,由于有死,我们才会珍惜生命,才会思考生的意义,没有死,生就味同嚼蜡,同时,旧事物的死去,给新事物的诞生创造机会,死是生的契机,生是死的延续。乔布斯早已参透了“生死不二”,他说: “人必有一死,你我都无法逃脱。这也本该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杰出的发明。它是生命的轮回,它为新生事物清理道路。” 我们认识生死不二,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感悟,而是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的,乔布斯正是运用这个“生死不二法门”来指导他洞察生命的意义,他说: “每个早晨,我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如果连续几天的答案都是‘不’的时候,我知道我要做些改变了。” “谨记我随时死去,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有帮助的工具,它帮我作出了生命中重要的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来自难堪和失败所有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统统消亡,剩下的爱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乔布斯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只有在直面生死的时候,你才可能知道。 这个世界从表象或者概念看存在太多的分别,例如美丑、愚智、空色、强弱等等,其实质都是聚合在一起的一些因缘(条件)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形态,这些差别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纯概念(《坛经》称为法相语言)和现实性两种,纯概念主要是指与空性的理解直接相关的一些概念,如空色、有无、真实与幻象等,很抽象但很重要,我在前面几章对空色的不二、真实与幻象的不二作了分析,都是从空性的概念着手层层递进,用这种思路去分析其他的这些分别也很适合,本章主要探讨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就是现实性的一些分别,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个人主观感受,例如美丑、喜嗔、愚智等,举个例子,一般中国人可能认为范冰冰比凤姐漂亮,但是看过一个采访,有些美国黑人就认为凤姐比范冰冰漂亮多了,可见美丑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第二类属于相对而非绝对的范畴,例如长短、大小、明暗等,以长短为例,长与短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没有最短,只有更短,没有最长,只有更长。 第一类和第二类理解起来都不太复杂,我就不展开论述了。第三种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强弱、生死、常与无常、烦恼与菩提等,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上,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烦恼,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我重点分析一下。 先分析强弱,强与弱天然对立,但在更高的维度上看,强弱实质上只是对立双方力量不断消长的某个时点的现状,暂时占优的一方叫强,暂时处于劣势的一方叫弱,强弱也分全部和局部,弱的一方不是全部各个部分都弱,某些局部它可能比对手强。强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中国人说盛极必衰、否极泰来,说的是强弱到了某一个极限,量变引发质变,弱者变强,强者变弱,这就是强弱不二的主要内涵。 知道这个道理有什么用呢?它是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的,例如,它可以指导我们根据实力消长情况,灵活制定对策,举个例子,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在他的经典著作《论持久战》写道,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目前日本是强的一方,但它是一个小国,失道寡助,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是弱的一方,得道多助,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文章把这场持久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在不同战争阶段我们将采取不同的对策,例如他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敌方力量虽然受到重挫,采取守势,但仍然很强,我方的力量在快速增长中,转入进攻,但仍然很弱,“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而到了第三阶段,敌方力量大幅下滑,我方力量大幅增长,但总体上敌方力量仍然比我们强,我们仍然不可以头脑发热与敌方发起决战,“这个阶段我所采取的主要的战争形式仍将是运动战,但是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抗战结束后回顾这些光辉论断,不得不为主席的远见卓识由衷佩服。 再举个例子,强弱不二还可以指导我们如何以弱胜强,还是以毛主席指挥战争为例,当年主席在江西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应对国民党军队的扫荡,成功进行了四次反围剿。主席非常清楚敌人力量百倍强于我们,正面对抗必败无疑,主席的策略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让敌人疲于奔命,而且会主动引诱敌人的一些小分队进入大山里的一些适合伏击的地方,集中十倍于敌人的兵力,也就是说在某个局部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对陷入重围的敌人予以致命打击,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小型胜利,并积小胜为大胜。强弱不二强调我们制定策略时要持续评估双方力量对比及消长情况,不但在战争中,而且在一切竞争中都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们再讨论常与无常,佛学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不是恒常不变的,是无常的,那么无常中,是否会有“常”的存在呢?答案是一定的,这个“常”,我们一般称为规律,不过,所有规律都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条件发生改变,这个规律也要调整,甚至不再适用,这个“常”从发现,到发展到消亡,最好地印证了世界的本质是“无常”的,这就是“常与无常不二”,举个例子,牛顿发现了力学的三大定律,极大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但是后来发现一些天体运动的现象无法用三大定律来解释,爱因斯坦研究后指出,三大定律是受五大条件假设限制的:①空间是绝对的;②时间是连续的、均匀流逝的、无穷无尽的;③时间和空间无关;④时间和运动状态无关;⑤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突破了第一和第二条假设,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突破了第三、四、五条假设。 学禅明白世事无常还远远不够,焦虑仍然如影随形,我们还要努力在无常的世界里找到规律,才能对未来真正生起信心,才能真正免于焦虑。过分强调世事的无常,而不重视如何建立方法论在无常中发现阶段性的规律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就会导致“不可知论”、“努力无用论”,很多人把无常当作自己悲观厌世、懒惰无能和不思进取的借口。有人炒股票亏了钱很痛苦,去寺院求见大师指点,大师很慈祥地对他说,要放下!当时听了好像醍醐灌顶,但回家后发现大师说了和没说一样,他炒股票还是继续亏钱,他还是很痛苦,所以光要他放下没有什么用,他也不可能真正地放下,帮助他增长智慧让他未来投资赚钱才更重要,如果我是这位大师,我还会送他一本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股市是非常动荡的,暴涨暴跌乃为常态,是世事无常最极端的领域之一,但巴菲特在这种无常中发现了规律,简单来说就是“护城河”加上“安全边际”,他以这个看似简单的法门笑傲江湖几十年,如果这位朋友真读懂了这本来书,那么他就掌握了价值投资的规律,以后炒股票赚钱就容易多了,这才真正帮助了他。 如何在无常中发现常呢?我们必须“心有所住”,支持事物成立的因缘(条件)有很多,我们从中选择一些最重要的因缘(条件)进行研究,即把心“住”在这些条件里,然后构建体系并用实践来验证。 如何才能找到这些最重要的条件呢?我觉得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就是《金刚经》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般人的头脑受很多成见、规则、习俗、别人看法、权威意见等等的约束,只会把心“住”于有限的一些条件中,极大约束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我们打破头脑里的各种框框,敢于选择各种条件,哪怕听起来非常匪夷所思的条件,来展开我们的思考,也就是说想怎么“住”就怎么“住”,我们的创造力才会无比强大。第二步,在无限多的各种条件中根据某些方法论选择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条件。 以上两个步骤我还是用搭积木房子来举例说明,眼前有无数个积木方块,之前我们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影响,只会选用其中的特定的几个方块来搭房子,“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让我们明白其实我们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块,有无数种可能的组合,光知道这个大道理还不够,实践中我们还是需要具体选择某些方块,怎么选?方法论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佛陀并没有说,为什么没有说呢?因为佛陀教导我们要打破各种框框,打破框框后我们就获得了无限的可能性,如果佛陀说某一种方法最好,那么无限的可能性又变成了一种,那么我们又将再一次陷入了某一种框框里,佛陀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其实方法论有很多很多以至无数种,适合不同的人,其中我觉得“辩证法”是非常强大的一种,而且能和空性很好地对接,它的基本思路是:它和佛法一样也研究事物存在的条件(因缘),但是它把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促进它发展的,一类是阻碍它发展的,我们要判断哪些条件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我们的心要“住”于何处呢?我们心除了要“住”于主要条件,因为它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同时还要“住”于主次双方力量的消长从而灵活制定对策。上面介绍了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通过分析抗日战争的时局,展现了辩证法见地最精华的部分,不仅政治和战争,辩证法也能指导经济建设,大家可以看下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系列文章,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辉,近40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辩证法强大的适应性和非凡的智慧。空性的智慧揭示世事无常,一切皆有可能,要“无所住而生其心”,辩证法的智慧指导我们具体如何选择条件把心“住”下,以寻找“常”即规律,两种智慧结合在一起,我相信会生起更大的智慧。 研究不二,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思考的方式:非常对立的两种观念当然会激烈冲突,如果能够在某种条件下和谐共融,就会有非凡效应。举几个例子,一般人对投资的认识是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有没有可能做到低风险同时高收益呢?而且是长期,听起来不可能,但巴菲特认为低风险和高收益其实是不二的,唯有不二,财富的积累才可持续,如果财富的持续获得要靠高风险,那么就有可能随时失去,他的方法是:研究具有强大护城河优势公司,耐心等待时机,在远被市场低估的情况下(例如市场长期低迷或者投资者由于一些短期的公司利空而极度恐慌卖出等等)买入,就能实现低风险和高收益同时兼得;一个手机能否操作极为简单,但功能极为强大呢?听起来也不可能,乔布斯做到了,iPhone简单到只有一个操作按钮,但功能包罗万有,怎么做到的?原来他在手机里地建立了一个App store,鼓励所有人为苹果手机开发各种应用提供各种功能。 对于“不二”这样的一种认识给我们投资选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多年前如果我对“不二”有这种认知,苹果刚出iPhone的时候,我就可能买入它的股票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微信,微信界面非常简洁,它在几个月前推出了小程序,无须下载,非常方便,小程序是微信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进化,如果可以成功的话,那么微信的功能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前途无量,那么尽管历史上腾讯已经涨了很多,但是仍然可能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 按这个思路我们畅想一下,如果能让一个人不需要那么努力学习,就能聪明绝顶无所不知,或者能让一个胖子,不需要那么辛苦锻炼或者节食,就能轻松恢复苗条,那么这种机会就是下一个创造超级财富的机会,这可能吗?有人可能想到了人工智能芯片植入人体,或者从基因层面研发减肥技术。 (2)因应分别 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各种不平等,贫富悬殊,智力差距、身份尊卑有别等等,我们冷眼旁观这个世界,在更高的维度观察各种不平等其实并无分别,也就是“不二”,回到现实这个维度,种种不平等是消失了呢,还是仍然存在?当然是仍然存在的。我们在更高维度证得不二,与我们在现实这个维度观察“二”(此处指分别)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在更高维度证得“不二”,就能对现实这个维度中存在的种种“二”看得更加的清晰,理解得更加深刻,为什么呢?因为所谓证得不二,是指你知道世间当下的种种分别,是在什么具体条件下(因缘)形成的,每一种分别又会在什么具体条件(因缘)发生改变后,随着发生改变甚至出现逆转,也就是说这种分别其实是无常的。 我们只有把“二”看得了了分明,我们才能根据这种“二”非常理性地制定因应之策,例如,佛陀早就证得了世人佛性不二,但是不同的人的根性分别非常大,非常“二”,“二”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分为八万四千种,因此他准备了八万四千种法门,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种法门,对症入药,度化不同根性的众生。再举个案例,在更高维度证得“强弱不二”,会让我们对当下这个维度强弱情况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只有非常冷静地评估双方力量的对比情况,才能根据这种不二的智慧提出相应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佛法说“无分别心”,可能是最被误解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执著于分别,而不是否定这种分别。有些人错误地理解了这句话,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没有分别的世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与人为善包括豺狼,对敌人和亲人一视同仁,后果可想而知,但有人争辩说,假如我们看到王子和乞丐,难道我们就应该厚此薄彼吗?这种观点似是而非,虽然王子和乞丐身份不同,但我们给他们同样礼遇,源于我们对人性的尊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不是说知道他们身份不同就一定要分别对待。有人说,只要心中存在分别,就会比较,就会选择,就会产生烦恼,其实你之所以会产生烦恼,不是由于有这种分别,而是你对这种分别非常执著,如果你不执著,你就不会因此烦恼。 举个例子,黄晓明比我帅,我认识到了,但是我都不在乎,我烦恼什么?某个人投资做得比你好比你有钱,例如巴菲特,你不在意这种差距,你有什么烦恼?但是如果你在意,那么就有烦恼,怎么办呢?通过种种法门,例如打坐冥想否定这种分别有用吗?没有用,有些宗派并不是主张上升到更高的维度去证得不二,而是在当下这个维度否定差别的存在,简单粗暴,但是副作用非常严重,甚至会影响我们对常识的判断、自欺欺人而陷入愚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教义呢?有些初衷可能是为了能获得平和的心境,有些是为了培养慈悲,但也有些可能是想让信众盲目地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哪怕是并不如意的生活。 回到刚才那个投资差距的问题,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深刻洞察投资的本质并在实践中总结规律,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正是由于存在差距,我们才会有动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智慧才会因此而增长,六祖说“烦恼即菩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分别,如果你在意,也就是你执著这个分别,虽然会带来烦恼,但很多时候说明你有奋斗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不经历这种烦恼,你就不会有进步,也就是说有烦恼不都是坏事,过分强调不要有分别,不想有任何烦恼,认为这样才心安理得,很多时候只是一些不思进取的人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 人性对分别是非常敏感的,现实中我们有时候要减少分别,例如,贫富悬殊过大会引发社会动荡,所以政府要运用累进所得税制、遗产税等方法减小财富差距,有时候我们又要加大分别,主要运用在管理方面,如果措施得当,就可能有很好的效果。 我举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杰克韦尔奇任职CEO的时候制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年终评估制度—强制性的2-7-1法则,业绩在前20%的直接加薪、晋升,业绩在后10%的,没有任何借口,直接被辞退,在中间的70%不变。他是人为地对员工进行区分,并根据结果制定严厉的奖惩制度,看起来残酷,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作用非凡。我想起自己的一个教训,很多年前,我在一个公司做一个小领导,刚学佛理解肤浅,不管别人工作态度如何,对部门所有人一视同仁,将心付出为了别人好,但结果是一塌糊涂,部门效率和执行力都十分低下。二千三百年前,韩非子就指出,人性一方面好逸恶劳,另一方面又趋利避害,通过区分,重赏厚罚,能很大激发人的潜力并有效管理团队,几千年过去了,人性何曾稍变? 第二个例子,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洞察到中国人吃了几十年大锅饭,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并没有调动起来,他提出了一个口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包括允许农村包产到户、以厂长承包制为核心的国企改革、鼓励乡企、私企创业发展等,这对千百年来崇尚“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治国理念是非常重大的突破,中国人长期被压抑的聪明才智和创业激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邓小平人为地加大了一下国人的贫富差距,结果是创造了人类经济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第三个例子,乔布斯更是“二”到极点,评价人不是“天才”就是“白痴”,评估产品不是“最好的(the best)”就是“狗屎(totally shitty)”,没有中间地带。实际上,要拿到产品“最好的”是非常困难的,也许是97分才能拿到,97分以下的都是“狗屎”,他的下属因此被逼到绝境,到了那个境地,退无可退,那么只好把一切框框打破,进行各种大胆的创新,苹果公司那些伟大的产品就是这样来的。 这让我想起禅宗的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故事,禅师会对学生拳打脚踢,当头棒喝,学生受到极大的刺激,在绝境中冲破一切思维的局限从而开悟,这种方法和乔布斯的方法是一致的,乔布斯的下属尽管经常受他责骂,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和他在一起工作,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情,因为如果没有乔布斯,他们可能永远都不能够突破自己,去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因此我认为,乔布斯在苹果的角色,其实就是一名禅师,他运用的法门是非常粗暴的非黑即白二分法门,效果非常显著,下属们大彻大悟迅速成长,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乔布斯可能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禅师。 我举的这三个例子,都是人为制造分别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案例,当然,这种分别要适度,过度的分别会造成过大的刺激和压力而适得其反。 综合以上两节,我们会对佛法的“不二”、“分别心”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我们不但要在更高维度上证得不二,还要在现实维度上明辩分别,二者兼有,才是最高的智慧,《维摩诘经》中宝积赞叹佛陀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表达的是同样意思。一些佛教流派过分强调不二,忽略甚至否定现实的分别,我觉得是有严重缺陷的。不二法门是如此的充满智慧,它不仅仅是禅的至高法门,也是道家的至高法门,《老子》里的一些重要思想,例如“无为而无不为”、“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谷。”“祸者福之所倚,福者祸之所伏。”等,所证悟的也是不二。不二听起来虚无缥缈,好像没什么用,但正如冯友兰所说的,宗教或者哲学是无用之用,以其无用是有大用。 3. 小结 以上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洞察力,直觉力和空性的感悟直接相关,不二是洞察力的最高境界。上一章我总结在实践中证悟空性有三种主要的方式,介绍了两种,第三种就是:在空性智慧的指引下我们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在研究一件事情时能够洞穿表象,深入探讨它的因缘,从而把握本质,更进一步是总结规律,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悟空性”的方式,一个人对空性证悟越深,他对本质的认识、对规律的把握就会越深入,深入的程度和空性证悟的境界密切相关。以上介绍了三种证悟空性的方式,第一种是比较传统的方式,比较出世,而另外两种则比较入世,但是这三种方式无分高下,殊道而同归,所证悟空性的境界并无分别。 探讨至此,我们可以重温一下我在“创新力”一章给证悟空性所下的定义:“一切事物都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都不是常住不变而是在变化中不断发展的,所谓证悟空性,是指通过修行,不但在理论上明白这一点,更要在实践中证明这一点。”传统佛学对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证悟空性语焉不详,令人无所适从,我做的这个研究,就是试图作一个补充和完善,而且,特别有意义的是,我发现证悟空性的这三种方式和我们心力的提升有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传统佛教书籍里,很喜欢神化证悟空性,例如会引发什么电闪雷鸣、天降祥瑞等等,其实这些所谓神迹都不过是我们内心的幻象,如梦幻泡影,在我们心力虚弱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它,但当我们心力强大的时候,我们就能识破它并且放下它。 创新力和洞察力这两种力和专注力是什么关系?专注力是一个人心力的基础,可以理解为心的蓄能电池,创新或者洞察本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心提供持续的强大的能量才能获得突破,一个人专注力不足,他的创新力或者洞察力要很强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光有专注力还不够,还要对空性有深入的理解,我们的创新力和洞察力才能越练越强,反过来,当我们的洞察力和创新力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们心的专注力也会因这种高强度的思考而得到提升。 我之前提到过,坐禅与行禅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心的专注力的方法,我们要持续坚持。禅与别的一些宗教或者哲学非常不同的地方是,它不仅仅是讲些大道理让我们遵守,它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大家为了锻炼肌肉会去健身房,如果要锻炼自己的心让它变得更强大,可以去禅修,不仅仅指平常的坐禅,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持续练习。心力因禅修而增强的同时,我们的智慧也会显著提升,这听起来好像很神秘,确实,禅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东西,既朴实又神秘,既理性又感性,既远在天边又近在人心。 一个入世修行的普通人,立志在工作实践中证悟空性,他在高度专注的情况下,持续提升他的洞察力和创新力,会有一个显著的结果,就是他对他的工作的本质、规律会有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他就越来越有能力进行各种大胆的创新,就越来越有机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甚至成为大师级的人物我。 举个日本的例子,六祖的禅宗自唐朝传入日本,极为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日本人把禅传承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六祖提倡在世间修行,日本人做到了,他们把禅与自己的工作相融合,并提升到道的境界,例如茶有茶道,花有花道,剑有剑道,以至饮食、建筑、相扑、园艺等等都各有其道。禅学修行六度(修行的六种方法)中的“精进”原意是指修行要非常刻苦用功,凡对众生有利益工作,尽力去做,精进不怠,彼岸自达,在日本逐步演化为“追求极致”,极致的程度印证着精进的程度。 日本茶圣千利休将心注入地把禅融入一杯茶中,所提出的“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把简简单单的喝茶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道的境界,他对茶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方位的改革,利休的遗世名言“吾这宝剑,祖佛共杀。”充分体现了他证悟空性的境界,“祖佛共杀”缘自《临济录》,连佛陀连达摩都可以杀,那还有什么框框是不可以打破的呢?由于茶道本身就是融会了饮食、园艺、建筑、花木、书画、雕刻、陶器、漆器、竹器、礼仪等诸多文化艺术,因此,千利休的这场改革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茶的本身,扩大到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 日本人追求极致完美、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响誉世界,就是禅与工作结合后发展的产物,近代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和“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都是匠人精神的传承者,日本禅学近半个世纪积极向世界传播,传到了美国甚至极大地影响到了一个叫乔布斯的人,我认为如果没有日本禅学的修炼,很可能就没有今日的乔布斯。 今天我们中国人还在为修行佛法的出世入世争论不休的时候,日本的禅学早就解决了这个理论问题并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工作即禅修,平凡的工作被提升到道的境界,从此不再平凡,每一个真诚信奉这种工作之道的普通人内心充满了崇高的信念,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他们的人生从此不再普通转而熠熠生辉。日本历史上很多匠人家族传承达数百年甚至一千年,每一代都对“道”心怀敬畏,精益求精,对境界的追求永无止境,这是这些家族绝艺得以传承最重要的原因。今天中国提倡的匠人精神,其实真正的源头在中国的六祖,我们家有珍宝却暴殄天物,是时候重新挖掘提炼了。 第二部分 心力禅见地 以上阐述了我对心力之愿力、专注力、创新力和洞察力的理解,并以乔布斯和稻盛和夫的事业作为最主要的案例加以说明,我之所以对这两位的人生这么感兴趣,是因为他们都是著名的禅宗教徒,同时一生成就惊人。他们从禅悟到了什么,空性的智慧是如何指导他们的人生的,有不少研究的文章,我个人则尝试从“心力”这个角度进行探讨,不能说乔布斯从禅所悟得的东西就是文章里的见地,这只是我个人受乔布斯“心力扭曲力场”启发所作的一些研究。乔布斯每天忙着改变世界,他对禅的兴趣不在于理论总结,而是实修。另外我要指出,尽管乔布斯和稻盛和夫修行功夫已经很深了,但是他们并不是完人,都有很多的缺点,乔布斯缺点还众所周知的十分突出,我们没必要因为他们成就很高就神化他们。 禅最核心的内容是智慧和慈悲(修行就是“悲智双运”),本文都涉及了,虽然主要阐述的是空性的智慧,慈悲当然也非常重要,只是不是这次我演讲的重点,也可以把本文看作是一个禅学的概论,这个概论以“心力”为主要见地统领全篇。我一个朋友看完提纲后和我说,既然缘起是乔布斯的心力,为什么不把它叫做“心力禅”呢?我想想也有道理,于是花了很长时间总结了它的几个重要见地,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指月之指 一般人把佛法和佛教混为一谈,佛法就是佛陀证悟的真理,精髓是缘起性空,就像一颗晶莹璀璨的夜明珠,而佛教是宣扬佛法的宗教组织体系,为了吸引信徒,会在佛法这颗夜明珠外面包装一些仪式、迷信、神话等等,有些佛教团体本身有复杂的利益诉求,例如藏传佛教,它要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政体,为其合法性,它把一些统治信徒和有利施政的策略也包装在佛法外面,另外历史上佛法主要由出家人传承,他们也会把他们相对消极出世的价值观包装其外。其实为宣传佛法,外面加上适当包装有其必要性,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最终想得到的不是精美的包装,而是真理本身,但是很遗憾很多信徒已经混淆了两者。佛教传承了两千多年后,其包裹在佛法外面的包装已经臃肿不堪,甚至光陆怪离,不得不指出其中夹杂了太多的糟粕,某些教派的某些教义不但不能导人智慧,而是导人愚痴。现在很多人对佛法的印象是封建迷信、消极避世,其实他们接触的往往是宣传佛法的佛教组织,直接感知的只是佛法外面的那几层包装,对佛法的精髓——空性的智慧知之甚少。 今天我尝试直接移开这几层包装,让大家一睹这颗夜明珠的绝世风华。大家看到了么?我想可能是看到了一些亮光,但是仍然朦朦胧胧,为什么呢?世人之无明,有如尘垢,厚厚地粘在这颗夜明珠上,让它黯然失色。六祖说的明心见性,就是指要把粘在这颗夜明珠上的尘垢去掉,去掉的尘垢越多,那么夜明珠透出来的光线就越明亮,光线增亮的过程,就是我们对空性的领悟提升的过程。 在研究乔布斯的这段时间,我意识到,随着我们对空性的领悟越来越深入,我们的心力也会越来越强,相对于空性太抽象,不易把握确认,心力人人皆可感应,我举几个寻常例子:有人以前工作老是走神,总是不停地刷朋友圈,但现在可以很长一段时间不看手机而专心工作了,说明他的专注力提升了;有室内设计师进行装修设计时,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idea,最近一段时间感觉有如神助,设计灵感源源不断,说明他的创新力提升了;有证券分析师研究某个行业,一开始感觉千头万绪,抓不住重点,现在开始明白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护城河是什么,说明他的洞察力有所提升;有朋友原来只想安安稳稳打份工,最近在思考创业,打算给这个世界make some different ,说明他的愿力在提升,等等,一个人内心变得越来越有力量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都会发生变化,不仅你自己,你身边的人包括亲属朋友同事都能感知。乔布斯的心力太强大了,他的员工朋友还有全世界的果粉都能强烈地感受得到。 做投资我比较喜欢买创始人还在直接管理的公司,公司其实是无中生有的,是创始人凭他强大的心力心生万法创造出来的,如果他不管理了,后任者可以继承公司的管理制度,但是要继承他的心力,其实非常困难。去公司调研,我特别重视和创始人的交流,和创始人谈一谈他的价值观和未来愿景,感受他的愿力和专注力,了解公司新产品的规划,感受他的创新力,请教一下行业的问题,感受一下他的洞察力,此外还要和他的各个层级的员工谈一谈,感受下创始人的心力是否强大到强烈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公司创始人只有心力超级强大,他才可能很好地“心生万法”,把企业经营得特别好。 一个公司HR所制定的人力资源标准,一般包括学历、经验、技能、积极性、执行力等,但这些只是表象,如果从一个员工的愿力、专注力、创新力和洞察力这四个指标加以衡量和考察,我认为才切中人的素质的本质。一个好的公司,应该制定系统性的方案通过各种形式如企业愿景讨论、专注力培训、行业创新案例分享、杰出员工经验交流等全面提升员工的这四种心力,这才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最核心的东西,每个卓越的公司其实都是一个能够强烈地系统性地提升全体员工心力的道场。 禅非常强调“明心见性”,“见性”就是证悟空性,“明心”简单说来就是了解我们的心,心如此抽象和莫测,如何“明心”呢?我认为,通过细细体察我们心力的变化,从而深刻感受它无常无我的本性,就是在“明心”。心力确实是可以被感知的,佛法中的空性常会被比喻为天上的明月,那么心力,就是指向这轮明月的一根手指。 二、佛法在世间 佛法无处不在,或者说所在皆是,它是无善无恶的,也无所谓出世入世,但世人一直为这件事纠缠不清。实际上,出家人(和尚和尼姑)只是人的一种身份(在中国信仰佛法的人很多,但出家人比例极低),作家是一种身份,寿司师傅是一种身份,舞蹈演员、投资者、企业家等等都是一种身份,佛法普度众生,每一种身份的人都能从中汲取智慧,获得美满人生。 有很多对佛法的误解,例如人生是不真实的,只是一种虚构;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包括金钱地位就是“执著”,就是没有“出离心”,是烦恼的根源;只有远离世间修行,才能获得解脱,在世间工作中修行是不究竟的,只要用空性的智慧观照,这些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适合不同根性、不同境况的世人,有些法门只适合出家的僧侣或者立志以出世方式修行的人,同时还有很多法门比较适合入世修行的普通人,这些法门与出世的法门有很大的区别,遗憾的是有些人误以为只有出世的法门才能修行,才能证悟,从而走了很多弯路。 我自己学禅多年,除非旅游基本不去寺庙,也不认识什么高僧大德,也不吃斋念佛,也不放生做法事,因为这些都是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我们普通人截然不同。普通人有各种各样的身份,正如六祖说的那样,他们要在世间努力修行,工作是他们最好的修行道场,他们要勇于在他们的工作中证悟空性,同时,和出家人一样,他们同样可以“行菩萨道”,造福社会,只是方式和出家人不一样。今天,禅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流行,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修行禅的明心见性,甚至出现了供基督徒修行的基督禅,禅其实是超越宗教的。(我在附录的《轮回真的存在吗?》一文有更深入的分析。) 传统佛法一般认为是通过坐禅,六祖的禅超越了这个见地,他提倡通过世间修行,但具体方法是什么?传统经书很少涉及,我提出了在实践中证悟空性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传统的方法,第二第三种方法与我们创新力和洞察力的提升紧密相关,证悟空性不再虚无缥缈,而是与实践相结合。 以前我看过不少开悟的故事,基本都是一些出家人,有些夜睹启明星升起而明心见性,有些在溪水边看到倒影而大彻大悟,未来我希望可以看到这样的故事,一名设计师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寻求创意,在灵感迸发的那一刻领悟“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或者一名基金经理在研究科技的进步与护城河变迁的关系中,一刹那间明白“常与无常不二”而证悟空性。 由于从事证券投资的缘故,我常想还有比股市更好的修炼心性、证悟空性的道场吗?股市动荡不安、暴涨暴跌乃为常态,涨跌最能牵动人的七情六欲;股市是最具创新精神的地方,常有上市公司开创全新的商业模式,市场本身又常会推出各种新的交易工具例如期指期权CDS等等,这些创新的东西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全新的投资机会;股市又是最好的洞察人性的地方,贪婪和恐惧阶段性集中暴发。在股市这样一个充满变数也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地方修行以证悟空性,远比一个不问世事的人在深山老庙里静坐修行要复杂得多,但是我想也有效得多。 我特别想指出的是,在世间修行以证悟空性,不是一个类似终点冲刺式的结果,而是一个螺旋阶梯式的、永无止境的、自我突破的过程。每跃上一个新的螺旋阶梯,我们对空性的理解就会发生一个重大的以至质的突破。每一个螺旋阶梯,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放弃顽固的“自我”,也就是要放弃之前个人的种种偏执和成见,回到初学者的状态,以虚怀若谷的态度接受各种方法,这时候我们的心就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李小龙在所著的《生活的艺术家》对此有非常精彩的论述: “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应该被遗忘掉,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漂流在虚空的世界里,无拘无束,安逸无虑。学习很重要,但不要成为其奴隶。” “让所有的训练随风而去,让心无知无觉地工作,让‘自我’消失到无人知晓的地方,只有这样,截拳道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这个过程也被道家称为“忘我”或者“无心”。 第二阶段是重建强大的“自我”,他需要在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中“无所住而生其心”,深入思考事物的各种因缘并进行大量尝试,然后勇敢地提出新的“自我”的见解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一个痛苦的风险巨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后,“自我”涅槃重生,更加广博和更加强大。 这两个过程可以归结为“先破后立,再破再立。”我之前总结的证悟空性的三种方式,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都是对人的心力的重大考验。打个比方,每一个人的“自我”相当于一个小瓶子,瓶子的容量是有限的,总会装满的,第一个阶段相当于把这个小瓶子打破,愿意主动打破这个旧瓶子需要巨大的勇气;第二个阶段相当于重新生成一个更大的新瓶子,能否成功生成这个新瓶子需要很大的智慧。这两个阶段循环往复,瓶子空间越来越大的过程,就是我们对空性证悟越来越深刻的过程,我们内心的力量也会不断增强。 我看过一些佛教书籍包括一些所谓大师的著作所传导的修行方法,他们很强调第一阶段,即“放弃自我”的阶段,但并不认为需要第二阶段,他们认为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放弃“自我”成见后,真相就会以一种神秘的不可思议的方式浮现出来,而且这种真相是不带有任何个人“自我”色彩的,是事情的全部真实,我的一些朋友深信不疑,非常勤奋地练习了,但是遗憾的是,练习之后,我并没发现他们对事物有了新的更为深入的认识,或者说更有智慧,他们停留在第一阶段不思进取却认为自己境界高远,就像攀爬一座100级的旋转楼梯,他们才上了一两级就以为自己已经身处巅峰,他们之所以会这么想,我认为是长时间禅修后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一种错觉,但他们却把这种错觉当成了一种修行的成就,这样的一种理论是不完整的和有偏差的,而且很容易误导他人陷入消极、迷惘和虚无的境地。深刻理解证悟空性的这两个阶段,会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 知与行的关系也与心力相关。很多东方哲学家如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有论述两者的关系,朱陆认为先知而后行,而王阳明认为是知行合一,我个人认为知与行是先后的两个过程,而知行合一是目标,知行合一说来容易,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心力不足,有很多种情况,例如一些人确实打算这么做,但是意志不够坚强,碰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是愿力不足;一些人决心是足够了,但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干扰,难以专注,一些关键节点总是很难突破,进展就会很慢甚至停滞不前,这是专注力不足;一些人非常努力,但是谨慎有余、创意不足,缺乏新意的产品在竞争中就很容易失败,这是创新力不足;还有一些人对工作的研究深度不足,不能洞察本质掌握规律,即使再努力也难以成功,这是洞察力不足,因此我认为,愿力、专注力、创新力、洞察力任何一方面有大的缺陷,都可能导致心力不够强大,从而难以知行合一,要做到知行合一,需要强大的心力。 三、心与世界的关系 六祖所创立的禅高度强调心的作用,心与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类似哲学的认识论,它探讨的是人在认识这个世界、探索这个世界的规律以及改造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心是如何起作用的。结合心力这个概念,我系统地谈谈我的看法。 1. 心生万法 “心生万法”是佛法的重要见地,可以说是佛法认识论的基础,但这个见地由于太抽象很容易被人误解。我们不妨先来参一参心学宗师王阳明这则著名的“岩中花树”的故事。 王阳明和一位朋友来南镇旅游,他的朋友指着岩石中的一棵花树问他:“你说过‘天下无心外之物’,但这棵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说:“你没看这棵花的时候,‘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这棵花的时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道这棵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从禅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理解,通过所见我的心可以感知这朵花(感知这朵花还有很多种别的方式,例如耳朵听到别人提过它,鼻子闻到了它的香味等),此花因此就颜色明艳地长在了我的心里(“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如果我未能感知这朵花,这朵花再美丽,我的心里也没有它(“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想象一下在亚马逊丛林里,一朵美丽的野花在静静地盛放,从来没人见过它,它没能长在任何人的心里,那么这朵野花是真的存在吗?这朵花当然是真实存在的;人类诞生不过几万年历史,在这以前,无数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它的真实存在当然更是和人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案例说明客观世界是不依赖我们心的感知而存在的。 王阳明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并不是说离开了心,物就无法存在,或者说天地间从来就有一个神秘莫测、不可言说的主体,勉强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心”,它创造了这个世界,而是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天下),这个世界是由他的心的感知而形成的,每个人的世界有大有小,我们之所以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为了通过读书行路增长心的感知,从而扩大我们的世界,这是“心生万法”的第一重内涵。 再看另一则著名的公案: 两和尚看到风吹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六祖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这个公案不是说心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能让风动或者幡动,而是说,当我说风动或幡动的时候,是由于我的心通过近距离看见感知到了,也就是心动了,我的世界里因此风飞幡动,如果我的心没有感知到,例如看不到它,也就是心没动,风再动,幡再动,我的世界里还是风幡全无。 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心想象成一台相机的镜头,只有这个镜头“看到”了并咔嚓一下,眼前的物体才能记录下来并存放在相机的一片储存卡里,储存卡里存放的所有照片相当于一个人所感知的世界。 让我们继续更深入地思考,上文说了客观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感知而存在的,此刻,让我们看一眼这个客观世界,比如你朝热闹的大街看一眼,你所看到的真的是完全“客观”的吗?人第一反应都会说,那当然啦,怎么会有疑问呢,但实际并非如此。比如我吧,我看到了一名丰满的美女回眸一笑,而一名宠物控小女生,注意到了一只可爱的泰迪狗在行人道上欢蹦乱跳,而一名山寨手机厂商,一看到有人掏手机出来就两眼放光,根本没注意到一名绝色美女正和他擦肩而过,几个人同时看了一眼同样的大街,但是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个例子说明,你对什么动心,或者说你的专注力放在什么地方,你就看到什么东西,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所谓的“客观世界”,你以为非常客观,其实只是你内心由专注而产生的一个主观投射,这是“心生万法”的第二重内涵。 回到心动风动这个公案,六祖之所以心动了,不仅由于他能够看到这面旗子,而且由于他正在专心地看,而不是被天空中的一只飞鸟所吸引而对这面旗子视而不见。看一眼电脑屏幕腾讯的价格走势图,不同的人其实看到了不同的腾讯,有些人看到了腾讯的基本面,他会认真分析腾讯的护城河、赢利能力、增长潜力等,这个人是一名价值投资者;有些人看到了腾讯股价和相关的衍生品价格之间的联动性,他正在努力思考套利的策略,这个人是一名量化交易员;还有人看到了腾讯买卖盘上下十个交易价格的跳动,他一心寻思如何设计一个程式利用其中极微小的差价高速交易以谋利,这个人是一名高频交易商,等等。你内心专注什么你眼睛就看到什么,每一个人看到的腾讯都是对的,只要用心把相关研究做到极致,每一种不同的投资理念都能赚大钱。 还是以相机的镜头作比喻,内心专注于一件事情,相当于把镜头的光圈调到很大,用这个大光圈来拍照,只有焦点处的物体是清晰的,旁边的都是模糊的,这样一幅焦点清晰、周围模糊的照片,就是你所看到的客观世界。 一般传统书籍,对于心生万法的讨论就到此为止了,但是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入,你我的心都对一件事情保持专注,例如一朵美丽的花,你所看到的花就和我看到的花就一样吗?当然不是,你越专注,或者说专注力越强,那么你看到的世界就越细致越清晰,就像用相机拍花,越专注相当于镜头光圈越大,用越大的光圈拍同一朵花,焦点中的花在照片中就显得越突出,而且,为了更好地研究或者说洞察这朵花的奥秘,你还可以把普通的镜头换成微距镜头,距离非常近去拍摄这朵花,那么这朵花非常微小的细节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更进一步,你还可以把镜头换成显微镜,那么这朵花的肉眼都看不到的细胞壁你都了如指掌了,这是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境界。把镜头从普通镜头换成微距镜头到显微镜头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心的洞察力显著提升的过程,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看同样的客观世界,由于专注力和洞察力的差异,心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很不一样,主要体现在深度上,这是“心生万法”的第三重内涵。 不知道大家是否意识到,“心生万法”的第二和第三重内涵,所传导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方法和传统的认知方法其实是非常不同的,例如,我们在工作争论的时候常会说:“你没有客观认识这个问题”,言下之意是你是主观认识这个问题,而我是客观的。实际上,这个世界确实是不依赖我们的心而存在的,因此我们说它是客观的,确实有客观世界这回事。但是,每个人看到这个客观世界后在心里所形成的画面,其实只不过是我们的心的主观投射,也就是我们的主观认识,或者也可以说是内心所生起的一种幻象,哪有什么客观可言。 这让我想日本著名的电影《罗生门》,一个武士在丛林中被杀,五个证人分别讲述了五个非常不一样的现场目击故事,每个人都极力撇清自己的责任,都归咎于他人,也就是说他们所描述的故事其实都是他们内心主观加工过的图象,而且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坚信不疑,谁真谁假?这个故事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其实也没人可以说得清楚,每一个阐述的人都认为自己所了解的才是唯一的真相,其实这种真相也不过是每个人内心的幻相,都有非常主观的目的,一般都是对自己比较有利,我们经常看到对同一段历史,不同的统治者给人们灌输的解读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此。 这会带来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既然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解读都是非常主观的,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比较准确(注意:我这里用得是准确,而不是客观)地认识这个客观世界呢?我自己也思考了很久,我会引入辩证法的一些观点,例如主观地动态衡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力量的消长以进行判断并以实践结果作为检验,这个问题很重要但并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分享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用这种认识方法思考投资也很有意思,自从巴菲特价值投资大行其道,就有教条主义者认为一个公司的价值应该可以通过某一个客观的公允的估值公式计算出来,然后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观点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巴菲特。实际上,无论多少完美的估值公式,那些估值参数都可以被人为地主观调整而让看似严肃的估值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估值哪有什么客观可言。我们看到的在显示屏上不停跳动的股票价格其实只是一个幻象,不过这个幻象是无数市场参与者无数颗心相互碰撞形成阶段性共识后所衍生的,这个幻象的形成包含了一系列非常脆弱的假设,包括基本面的、宏观面的等等,这些假设随时都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又不断生成新的幻象,这也是一种“缘起性空”。 巴菲特是真正的智者,他说众人恐惧我贪婪,众人贪婪我恐惧,他早就洞察众人情绪的波动会引发股价的重大波动,或者说股价波动乃众生心动。我们研究投资到底是在研究什么?其实本质上我们研究的只是心的一种幻象,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虽然我们非常努力地从中寻找规律,但这种规律和相对稳定的物理规律、化学规律不同,作为一种解释幻象的规律,亦如梦幻泡影,需要经常根据投资环境的变化作出大大小小的调整。投资赚钱不易,越理解缘起性空、心生万法,就越能理解投资的本质。 以上三点认识仍然不是我们认识的终点,这三点是探讨我们的心与已经存在的客观世界是如何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我们的心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它还能通过分析生起事物的诸多因缘的变化,用它的创新力去构造全新的因缘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从而更深刻地改造这个世界,这是“心生万法”的第四重内涵。iPod、iPad、iPhone就是乔布斯“心生万法”的产品。在很多别的宗教如基督教里,人心是非常卑微的,它的任务只是顺从上帝的安排,而在六祖的禅里,心被提升到了极高的地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因缘俱足,我们的心就可以创造一切,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它自己的主人,它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上帝”。我从来没有看过任何其他的哲学或者宗教,赋予人心如此高的地位。 以上探讨的是“心生万法”的四重内涵,这四重内涵都和心力直接相关。总结一下,每个人所认识的世界源于他的心的感知,我们所看到的所谓客观世界其实并不客观,只是我们内心由于专注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投射,心的专注力与洞察力的差异,决定了我们认识世界深度的不同,心的创新力可以创造新的事物,从而改变这个世界,从更高维度看,心即世界,世界即心,心与世界是不二的。通过对“心生万法”这四重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的心可以是何等的强大。 2. 道由心创 《洞察力》一章提到,日本人用心把禅注入工作中,化腐朽为神奇,把简单的工作提升到高妙的道的境界,本节探讨一下这种“道”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实际上,这种道的形成正是“心生万法”的重大成果。 “道”其实是道家的专门术语,道家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高深莫测的永恒的类似规律或者本质的东西,不知其名,勉强称之为“道”,道无处不在但没人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从这个意义看,我们世人只是“道”的旁观者,只能仰慕,但我们可以通过修炼用心感悟它,后来禅也借用了道家“道”这一术语,但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禅的体系里并没有这样一种先天就存在的、恒定的不变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由一些因缘(条件)构成的,而且不断变化,有生起、发展和最终消亡的过程,禅的“道”,可以理解成通过研究这些因缘之后,总结的阶段性的一些规律。为以示区分,我自己把禅的“道”称为“禅道”。在中国历史上,禅学和道学不断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我认为,把它们适当区分加以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先介绍一下茶道,日本的茶道很能体现“禅道”的精神,宋朝著名禅师圆悟克勤说过“禅茶一味”,揭示了品茶就是悟禅,但可惜的是自宋之后,中国的茶道就走向没落,时至今日,与禅的关系已经不大,现在中式品茶的典型代表是潮州的功夫茶,茶客最关心的是茶的品质,好不好喝,所谓一些规矩主要是指冲泡的一些流程,当然也有一些茶客会在茶香缭绕中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而在日本,茶道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品茶本身而成了一种心灵修炼,茶道的形式非常繁杂,我尝试精要地阐述一下其精华。 日本茶道从客人怀着恭敬的心情踏进茶室所在庭院就已经开始,日式庭院的设计非常讲究,一草一叶都经过看似漫不经心的精心修剪,客人沿石径来到一个小水槽边稍作清洗,以示荡涤污垢,洁净身心,一进茶室,会看到茶室里布置有代表茶道大师个人品味的字画,还有一处由大师精心准备的插花,因时而异,暗香浮动,等客人全部入席后,室内再无任何声响,除了铁壳煮水的沸腾声,由于铁壳壶底铁片经过特殊处理,因此水沸之际会响出特别的声音,如风吹竹林,又如惊涛拍岸,令人心旷神怡,之后是茶道大师为客人点茶,宾客致谢并传杯共饮,其庄严的程度,不亚于牧师主持一场小型的宗教仪式。主持茶道的大师已经不是一名简单的工作人员,他其实是一名哲学大师兼导演,在他的刻意引导下,宾客非常用心地合作,共同完成了一项即兴的隆重的行为艺术,一起追求一种超越现实、超越物质的类似“禅的开悟”的非凡境界。 有人问日本茶道的始祖珠光大师:“茶事是什么?”珠光回答:“茶非游非艺,实乃一味清静、法喜禅悦的境地。”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更把茶道归结为“和敬清寂”四个字,每个字都蕴含了千利休对美、对人生的深刻的领悟。日本茶道发展成了一种关注内心、追求开悟的极致体验,这种体验,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心的极度精心的创作,而在其发源地中国,茶道其实并没有发展到这样一种境界。 日本其他“工作之道”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日本的花道、剑道等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推广,哪怕是小野二郎传承的小小的寿司制作之道也深受世人推崇。禅认为禅无处不在,哪怕最不起眼最卑微的东西都完整地蕴含佛性,都蕴藏着全宇宙的全部秘密,这就是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因此各个领域的匠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哪怕看起来非常平凡,都觉得非常神圣和充满敬畏,数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受禅的影响,匠人们非常重视心的修炼,相信只要持续地非常用心地钻研,就能发现规律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工作的境界。茶道、花道、剑道等等这些工作之道,并不是一种先天就存在、永恒不变、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而是他们自己用心亲自创造出来的,是将心注入的结果,追求极致,就是精进修行,越极致,越精进。 心与“工作之道”的这种关系与道家的观点非常不一样,心不再是“工作之道”被动的旁观者,而是直接的主动的创造者!这一点其实意义非常重大。我的一个爱茶成痴的朋友说,日本的茶道非常繁琐,非常不适合中国人,中国茶道应该不会比日本茶道境界低,应该会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只是他还没有悟出来,我说,对呀,中国茶道当然可以有更高的境界,只是实际上,茶不过是一种植物的叶子,经人工处理后尝起来有些特别的味道,仅此而已,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中国茶道这种东西,也没什么好悟的,你要将心注入,把最深刻的哲学内涵——可能是庄子的,也可能是六祖的,也可能是王阳明的,甚至是完全自创的——注入这杯茶中,这就是你的茶道,未来如果被大家接受了流行开来,可能就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道,一如千利休茶道成了日本茶道,我的朋友听了,恍然大悟。 以上介绍,其实只是想启发大家,在禅的世界里,心是道的主动的创造者,只要我们用心钻研,将心注入,我们也可以自创其道。这个“道”推而广之遍及各种领域,不仅包括日常生活领域的茶道花道,也包括工作领域的投资之道、设计之道,还包括更高深的精神领域中的哲学宗教等等。以投资领域为例,巴菲特创造了所谓“价值投资之道”,简单说来就是在有安全边际的前提下买入那些有很深的护城河的公司并长期持有,索罗斯创造了所谓的“宏观对冲之道”,简单说来就是研究宏观数据变化与金融产品走势的相关性并以对冲的方式顺势而为,两种投资之道都非常成功,另外还有对冲基金专攻量化交易、高频交易等,也有不少取得长期非凡回报的,足以证明证券市场可以容纳无穷多的差异极大的投资之道,即使是巴菲特所创造的投资之道,也不是神圣到不可以改变,会有人考虑加入期权操作等方式谋求新的突破。 “道”是由老子提出来的,从禅的角度看来,也不是什么先天就存在的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只不过是老子自己通过观察思考所创造的一种理论,准确来说只是老子之道,他的一些见地也并不是必然正确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例如他极度重视柔弱,认为柔弱胜刚强等,有很多别的国家或者个人在做重大决策的时俱,所选择的策略并不符合老子的这种见地但也持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美国,老子对柔弱有特别的偏爱,这一点对中国人影响极深,甚至影响了民族的血性,汉族男子相对缺乏阳刚之气以此关系不小,当汉民族遇到那些以勇猛剽悍著称的“野蛮民族”如当年的蒙古族、满族时,数量、甚至财力虽占很大优势,居然会溃不成军、一败涂地以至灭国,难道不应该对老子之道的弊端认真反思吗? 在辩证法看来,示强还是示弱,要看双方力量的对比及消长情况而定,该柔弱时就柔弱,该强硬时就强硬,才是更好的应对之策,我们要打破对老子所创造的这种道的迷信。不仅老子之道,孔子之道、阳明之道、耶稣之道,甚至佛陀之道,等等,也都是这些宗教或哲学大师们精进思考所总结的“禅道”中的一种,智慧非凡,但都不是什么天启的真理,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佛陀自证悟后持续说法四十九年,但是他在《金刚经》里却宣称,如果有人说我有所说法,那就是在诽谤我!这指控太严重了,佛陀这么说是要破除一切相,我们不要迷信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对各种贤圣的理论,我们都不必盲从,而是要以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学习,甚至还可以与时俱进推动这些理论的进化以指导最新的实践。 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下人生之道,人生之道通俗来说就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人的一生也是一些因缘的和合,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用心赋予它什么意义,人的一生可以积极进取,勇创巅峰,也可以悲观消极,无所作为,谁决定这一切?是你的心!你的心是你的人生意义的总设计师,不要再困惑于“我的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要找到它”,而是思考“我到底要把什么意义注入到我的人生”,思考方式稍作转变,海阔天空,世界豁然开朗。 有人会问,心与世界的关系,与我们中学就学习的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一回事吗?其实并不是一回事,这个世界的现象可以分为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物质现象如山河草木是如何形成的,佛陀只告诉你是由一些条件和合而形成的,至于是什么条件要由大家研究,精神现象如意志、情绪是如何形成的,也是由一些条件和合而成的,至于是什么条件也要由大家研究,也就是说在佛法的体系里,物质或者精神都不是最基本的,都是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而且,随着这些和合条件的变化,两者都在持续变化之中,都有生起、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合成两者的各种因缘有很多交集,也有更多的不同之处,非常复杂,两者的关系恐怕不是简单的谁生起谁或者谁决定谁的关系,很多哲学或者宗教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到底是精神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精神”,以禅的视角看,这个问题并非最究竟的终极问题,而且折射出一种冲突的二元论的思考方式,禅最关心的是心与整个世界(包括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而且从最高维度看,它们是和谐不二的,或者说是一元的。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其本质就是研究生起精神和物质现象的各种因缘(条件)的种种变化,我们的心天生就是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能力强大到不可思议。传统上,如果认为物质决定精神,我们称之为唯物论,如果认为精神决定物质,我们称之为唯心论,从这个意义看,禅既非唯物论,亦非唯心论。 行文至此,分享了许多我所领悟的关于“心”的见地,是时候总结一下心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王阳明总结得简单明了: “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 更系统一点说,我们能听、能说、能闻、能感觉、能思考、能表达感情,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到这些?原因是我们有心,换句话说,让我们能听、能说、能闻、能感觉、能思考、能表达感情的隐藏在背后的那个东西,就是我们的心。 对心的这种认识,其实还很初级,六祖开悟时说心之自性:“本自清静,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生万法”,以我的理解,心的自性就是空性本身。从更高的角度看,心就是那个能感知世间因缘、能生起万法的那个东西。如果觉得很难理解,其实也不用管它,我们的“心”在哪里,我们是如何“用心”的,只要闭上眼睛想一想,凭直觉,就能知道。 4. 自由境界 空性是指一切事物都是由一些可变的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这句简简单单的话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有很多认识的角度。这篇文章前面已经介绍了一些。看一些古老的禅学书籍,有人问空性是什么,那些禅师会不置可否,或者说“不可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其实这也是观察空性的一个角度。 这从何说起?我从一朵花说起,空性无处不在,“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也就是说从一朵花也能证悟空性,如果你证悟了,问你花是什么,你也会说“不可说”,为什么呢?我来解释一下,花是由很多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到底有多少种因缘呢?答案是无穷多,无穷多的因缘的和合决定了花的无穷多的特性,每一种特性都有无穷多的奥秘,例如花的颜色怎么会五彩缤纷?有些花会与蚂蚁等昆虫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他们是如何互惠互利的?花与阳光的合作,即光合作用的机制是怎么样的?花开花谢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亿万年来,花的进化经历了哪几个重大的阶段?人类如何运用转基因的方法来培育花的新品?等等,佛经说“一花一世界”,一朵花虽小,但却蕴藏着一个庞大的世界,你问花是什么,让我如何告诉你?我告诉你花的某一个特征或某一个奥秘,那我就遗漏了它的无穷多的别的特征和奥秘,我没办法告诉你花是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花不是什么,例如花没有翅膀,花不会唱歌等等。 有人说你告诉我花的主要特征就行,只是,即使面对的是同一朵花,摄影师心中的那朵花,和一位花农心中的那朵花,以及植物遗传学家心中的那朵花,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一朵花,哪一个特征是“主要特征”?你从你认为的“主要特征”进去深入研究这朵花,就像突然间跌进仙境的爱丽斯,你所看到的,是一个无边无际、色彩斑斓但同时迷雾重重、玄机四伏的世界,而且每一个跌进仙境的爱丽斯看到的都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你真的全然了解这朵花吗?你真的能够回答花是什么这个问题吗?如果你明白了花不可说的道理,你也就会明白空性不可说的道理。 再换一个角度看“空性”,那就是“自由”,所谓证悟空性,就是打破框框,获得自由!禅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独特的,它从一开始就认为这些框框都是暂时和脆弱不堪的,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去打破它,乔布斯为什么好像很容易就颠覆这颠覆那,我相信禅的这种思维方式对他影响巨大。我们的思维里有非常多的非常坚硬的框框,只是我们可能不自知。 以投资举例,一个公司如果在短短数年间内涨幅惊人,往往是它突破了一些传统的框框,例如,腾讯2013年发布微信支付,社交+支付有没有前途?很多人以腾讯多年来做财付通一直没做好为理由,认为只是一个噱头,阿里的人也评估了,认为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微信支付以春节发红包为突破口一举打破了这个框框,发展如日中天,根据2017年一季度的数据,月使用用户超过6亿,日均交易笔数超过6亿,把支付宝大幅甩在后面,微信支付的成功,让大家重新评估腾讯金融乃至腾讯生态的潜力,这是近年来腾讯股价惊人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很多人未能把握这种机会,是由于头脑里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成见,当有新的趋势出现时,未能敏锐地觉察,或者即使觉察了也无法打破执念,禅强调回归“初心”,就是要我们放下成见,以初学者的心态接纳一切新鲜事物或者变化,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尝试不断突破自我,进行各种探索,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既饿又傻”,非常形象地呈现了人回归初心时那种永不满足、虚怀若谷、积极探索的状态。 再以价值投资举例,很多人认为所谓价值投资就是买了好股票长期不动,别的操作方式都是离经叛道,我这两年做了很多尝试,例如14年底,我们深度研究了平安可转债,价格只有100出头,我判断下跌空间极其有限,但上涨空间可能很大,我们不但买了,而且用它质押通过交易所借钱,而且是反复加杠杆买入,结果15年市场大涨,我们的回报也还不错,这种加杠杆的方式至少不是巴菲特所提倡的;我们14年12月曾经买了一只垃圾债—湘鄂情债,票面利率是年7.78%, 如果到期还不了,额外罚息率是7.6%,还有5个月就到期了,当时公司经营一塌糊涂,被ST了,它的债跌得很厉害,这个债的总额只有4.8亿元,而质押物居然是5.2亿房产加上2.2亿元股权,我们还意识到壳在中国是很值钱的,随便卖都能卖个二三十亿,这个投资一般人看起来风险很大,但我们判断其实没什么风险,结果到期的时候它确实还不了钱,但是后来公司陆陆续续一直在还,再过11个月后它完成了全部兑付,算了一下,回报还是挺好的,这样一个投资,我认为也是一种基于价值的投资。 我们曾经长期持有腾讯,多年来一直涨得不错,后来我们算了一下,如果把买它的钱的三五个点,买入一年期的看涨期权,到期后再卖掉再续远期,我们的回报会比现在这种方式高好几倍,有一种风险是如果到时候涨得不好,这个期权会成为废纸,我们会损失掉几个点的资金,但也不过仅此而已,想清楚后,我们后来就配了一点资金买入它的远期期权,效果看还不错,这种股票加远期期权的操作方式,我觉得是价值投资操作上的一个小的突破,总之我觉得即使是价值投资,也有不少创新的空间,我们没有必要固步自封。 如果有人问我是不是一名价值投资者,我认为不是,我甚至不认为自己是一名禅的信徒,因为一旦你给自己打上标签,就会自设囚笼,自我强化。举个投资的例子,有这么一种投资者,如果他仓位很重,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看多市场的人,那么任何重大的政治或者财经事件,他都会往好的方向解读,任何坏的消息他都会选择性视而不见,反复加强,从投资来说,他已经丧失了对市场的敏感度,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有一位专家叫谢国忠,从十几年前开始一直持续看空中国楼市,涨也看空,跌也看空,从未更改观点,也不进行反省,他已经被自己的观点关进了笼子,无力自救,其实是挺可怜的;有一家美国大型的对冲基金公司为解决这种自我强化的问题,他们规定在买入一只股票之前要预先给这次投资搞个追悼会,也就是说要先假定这次投资是失败的,什么原因呢?要非常详细地列出几个最大的可能,如果理由不充分,那么对不起,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明白风险所在,是不能买入的,一旦真正买入之后,就要设立一些观察指标跟踪公司的运营,如果出现黄灯就要加倍警惕,出现红灯就要毫不犹豫地清仓出货,这家公司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巴菲特说过买股票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但是据一项统计,自60年代开始至2008年,有数据可查的,他一共投资了200多只股票,持有超过3年的,只有22只,巴菲特买入的时候确实是想持有10年的,但是形势比人强,一旦发现公司情况不如预期,该处理的就要处理,我们不能抱着买一只股票就厮守一生这种想法来投资,投资变化无常,风险很大,我们要警惕各种执念,我们要勇于随时打破各种执念。 随着我对空性认识的加深,我越来越意识到人生就是打破一个比较小的笼子闯入一个更大的笼子的无限循环的过程。每打破一个笼子都非常艰难,因为每一个笼子看起来都坚不可摧。用什么打破笼子呢?用我们内心的力量。 这种力量,首先是愿力,我们有没有强烈的愿望、有没有极大的勇气去打破它,然后是我们的专注力,只有高度专注如激光一般,我们才能积蓄所有能量去打破它,我们内心的洞察力和创新力就是具体实施的,它们努力尝试一切方法去打破它,这种力量要持续修炼,直至某一天,当我们的心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一脚踹破它,从而进入一个更大的笼子,获得更大的自由。人生所谓境界的高低,其实就是指你在一个什么大小的笼子里,人生的终极追求,就是把所有的笼子全部打破,迈入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获得彻底的自由,所谓成佛,正是如此。
不同于 9 月下跌带来的恐惧以及市场充斥着各种熊市的声音,10 月开始 BTC 就进行了强劲的上涨,一个月的时间最高涨幅达到了 56.04%,于是市场中那些喊着熊市的人又重新喊着牛市来了。 ↑ BTC 月线走势 期货收益统计 ↑ 期货收益 截止到 10/31 21:30,『期货』账户时间加权收益率为 -99.62%,年化收益率是 -54.66%。 时间加权收益率较上月增长 +0.11%,年化收益率较上月增长 +12.69%。 长期账户和 Pionex 账户统计 ↑ 长期账户和 Pionex 网格 截止到 10/31 21:30,『长期主义』账户时间加权收益率为 +69.68%,年化收益率暂无。 时间加权收益率增长 +35.66%,年化收益率暂无。 截止到 10/31 21:30,『Pionex 网格』账户时间加权收益率为 -19.42%,年化收益率-77.59%。 时间加权收益率增长 -14.02%,年化收益率+4.08%%。 后记 目前行情也走到了关键位置,各种链上数据也表明牛市还没有结束,可能接下来的 2 个月左右的时间会出现快速的拉盘上涨然后再进行下跌。目前因为国内的政策原因出入金变得更加困难了,新人的参与可能需要新的暴涨才会吸引他们入场。 价格在上涨,风险在积聚。
迟到的 9 月报。BTC 历年 9 月都是跌多涨少,今年的 9 月也不例外,截止到 9 月结束,本月价格波幅 28.28%,实际跌幅 -6.96%。 ↑ BTC 月线走势 收益率统计的说明 本月由于有知有行对记账功能的资金收益率进行了调整,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看到相关账户净值了,我在看了最新的账户收益率计算逻辑后,决定选择时间加权收益率,这样和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净值更加接近。 ↑ 有知有行不同收益率计算的说明 期货收益统计 ↑ 期货收益 截止到 10/04 22:38,『期货』账户时间加权收益率为 -99.73%,年化收益率是 -67.35%。 长期账户和 Pionex 账户统计 ↑ 长期账户和 Pionex 网格 截止到 10/04 22:38,『长期主义』账户时间加权收益率为 +34.02%,年化收益率暂无。 截止到 10/04 22:38,『Pionex 网格』账户时间加权收益率为 -5.40%,年化收益率-81.67%。 后记 市场越走分歧越大,要么暴涨,要么暴跌。不管涨跌,这个市场由于最近 1 个月十部委的再次打压与火币交易所的清退,参与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难。
最近国内资本市场发生了很多大事件,尤其是以双减政策带来的影响最大,这直接导致了国内的很多在海外上市的教育公司股票脚跟斩,可谓是一纸公文差点毁掉一个行业。 与此相反的是在 7 月底比特币开始触底反弹,截止到这个月底,差不多从底部上涨了 60%。如果从年初开始计算,比特币今年上涨了 60% 多,而沪深 300 指数较年初收益率为 -7.78%。 我个人从 2017 年接触加密资产以来,虽然很看好这个行业,但却没有全身心投入,因为没有做到所谓的知行合一,可以说错过了一个财富自由的机会。 在这个月中我看到这样的数据,以及对过去几年这 2 个市场的比较,我选择全身心投入加密货币市场,所以在本月 A 股反弹期间,陆续将资金从 A 股投入到了加密货币当中。 期货收益统计 截止到当日 23:15,『区块创新』账户净值为 0.0041,上月净值为 0.003,本月净值增长 0.0011。 期货账户净值增长慢大概有几个原因: 1.整体仓位价值较初始小。 2.目前还在学习相关的知识,操作很少。 加密资产收益统计 『Pionex网格』账户净值为 1.1537,上月净值为 0.8793,本月净值增长 0.2744。得益于 BTC 的上涨,过去的一个月基本跑赢了大盘。 『加密货币长期主义』账户在 8 月 13 日建仓完成,目前净值为 1.3456,如果按年化收益率计算为 270%,当然短期的盈亏不能代表整体,这个账户追求长期慢慢盈利,账户预计持有 5 年左右。 基金收益统计 基金账户『基金长盈』目前净值1.0692,上月净值 1.0092,本月净值增长0.06,后续该账户将不再更新,目前基金账户较年初收益 4.69%,稍稍的跑赢了大盘。 后记 选择大于努力。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先有认知/认识,然后根据认知/认识去实践。 如果光有认知/认识却没有对应的实践,就会造成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局面。 回顾我了解加密资产这将近 5 年的时间,我确实错过了一次财富自由的机会,当然如果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来讲,我没有错过这个机会。目前选择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PS:这个月得知我要当爸爸的好消息,所以日常时间会分担一部分照顾我家大宝宝,而且阅读书籍的范畴从社科、金融类开始逐渐转移到孕育类了。期待我家小苹果早日出生,我在加密资产的世界等着他/她。
7月的上本个月还在下跌,整个市场充满了悲观情绪,交易量也在萎缩。在月底开始 BTC 开始强势反弹,创造了日线 10 连阳的好成绩。 ↑ BTC 月线走势 期货收益统计 截止到当日 21:55,『区块创新』账户净值为 0.003,上月净值为 0.001,本月净值增长 0.002。 『Pionex网格』账户净值为 0.8793,上月净值为 0.7409,本月净值增长 0.1384。 ↑ 区块创新和 Pionex 网格 基金收益统计 基金账户『基金长盈』目前净值1.0092,上月净值 1.0346,本月净值增长-0.0254。 基金账户『跑赢大盘』目前净值0.8967,上月净值 0.9450,本月净值增长-0.0483。 ↑ 基金账户 后记 股市本月开始了大回调,目前只有几个定投的指数基金是赚钱的,而且由于股市交易的时间限制,基金交易的滞后性,以及这个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等原因,后续我会逐步减少持仓,只持有几个指数基金,其余资金投入加密货币领域。 Delta 变种病毒现在又开始在全球蔓延了,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使得全球经济再次陷入泥沼之中,现实再次充满了不确定性。
市场经历如此重挫的下跌,在 6 月份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没有像样的反弹,而是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的宽幅震荡,月线级别看相比上月底的价格还有所回落,看着这样的月线,让人心凉。 ↑ BTC 月线走势 期货收益统计 截止到当日 21:34,『区块创新』账户净值为 0.001,上月净值为 0.0069,本月净值增长 -0.0059,账户净值下跌源于震荡中的错误操作。 『Pionex网格』账户净值为 0.7409,上月净值为 0.7408,本月净值增长 0.0001,净值微弱的增长来自于网格利润。 ↑ 区块创新和 Pionex 网格 基金收益统计 基金账户『基金长盈』目前净值1.0346,上月净值 1.0267,本月净值增长0.0079。 基金账户『跑赢大盘』目前净值0.9450,上月净值 0.9244,本月净值增长0.0206。 ↑ 基金账户 后记 在经历如此长时间的下跌震荡周期以后,市场也马上面临方向选择的问题,在本月自己也阅读了一些技术分析相关的书籍,接下来希望能够使用账户轻仓实践,基本面+技术面的方式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
没想到 4 月份的一个黄昏十字星竟然一语中的。但是我却在开心的迎接 5 月,而且自己内心也希望本月能够有一个不错的涨幅,谁成想本月创造了 BTC 历史最大跌幅,本月振幅达 51.59%,截止到发文时 BTC 价格在 $36700 附近。 ↑ BTC 月线走势 聊聊预期 没有暴跌预期,所以在遇到暴跌的时候就没有比较好的处理措施,导致账户亏损严重,真的验证了那句话: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当然,现在回想起来经历本月这么大的下跌,一方面自己没有充分尊重市场,当价格在高位震荡 2 个多月并且开始呈下降趋势时,拒绝相信市场; 另一方面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大家都说交易是对自己的人性的挑战,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反思我账户的较大回撤,还是因为自己心态问题,因为过去大概 6 个月的时间我的账户基本没有任何操作,一直保持很低的杠杆,这也意味着过去半年的收益相对较少,而在行情的相对高位,自己又想实现账户资金的较大增长,逐步的增加了杠杆,最终导致账户的较大回撤。 遭受重大的回撤后,我对账户进行了重新整理,也是回家这一个多月以来第一次认真审视自己,交易是场修行,我作为交易圈的小学生,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期货收益统计 在经历暴跌前,我将期货博一博的账户资金转入了 Pionex,至此该账户的净值定格在了 14.1095,虽然相比最高点 31.94 的净值回撤了不少,不过这也算是我最近半年操作最好的收益了,当然一切都要感谢趋势。 ↑ 期货博一博账户 截止到当日 21:37,『区块创新』账户净值为 0.0069,上月净值为 1.5017,本月净值增长 -1.4948,之所以该账户净值这么低,也是因为该账户接近爆仓,收益如梦一场,一切从头来过。 『Pionex网格』账户净值为 0.7408,上月净值为 1.9151,本月净值增长 -1.1743。因为网格在下跌趋势中错误的使用了 BTC 币种的做多 ETP 产品,导致账户净值回撤严重。 ↑ 区块创新和 Pionex 网格 基金收益统计 基金账户『基金长盈』目前净值1.0267,上月净值 0.9952,本月净值增长0.0315。 基金账户『跑赢大盘』目前净值0.9244,上月净值 0.9065,本月净值增长0.0179。 ↑ 基金账户 后记 如果没有足够敬畏市场,市场会以它自己的方式来教育你,本月账户的扛单操作就是市场对我最大的教训,所幸还给我留有了一些口粮。 很多事情做到知行合一是很困难的事情,交易更是如此。比如期货开单就要做好止盈止损,比如看好大趋势以后操作就要根据趋势来,但是人性是脆弱的,尤其面对账户连续的大波动时,更加从容并且知行合一的操作变得更加困难。 6 月放弃盲目的期待,开始新的交易之路。
上个月末因为非常看好 4 月份的行情,所以杠杆稍微有点高,谁知道 4 月份上半个月创出新高后行情很快进行了万点大回撤,回撤力度之快超出了我的想象,然后在日线 MA120 的位置迅速反弹,截止到月底行情收了这样的一个十字星。 ↑ BTC 月线走势 期货收益统计 截止到当日 23:51,『区块创新』账户净值为 1.5017,上月净值为 1.5426,本月净值增长 -0.0409,因为该账户相对稳定,而且在价格低位进行了加仓,整体回撤较少。 『期货搏一搏』账户净值为 7.1384,上月净值为 12.0924,本月净值增长 -4.954,因为该账户初期投入资金较少,最高时翻了 30 多倍,利润已经全部提现,所以剩余资金的杠杆相对较高,故本月回撤较多。 ↑ 期货账户 网格收益统计 『Pionex网格』账户净值为 1.9151,上月净值为 1.2926,本月净值增长 0.6225。因为网格吃波动的价差,所以波动越大收益越大,而且波动过后价格如果依然能够回归的话,波段吃的是最舒服的。 ↑ Pionex网格 基金收益统计 基金账户『基金长盈』目前净值0.9952,上月净值 0.9797,本月净值增长0.0155。 基金账户『跑赢大盘』目前净值0.9065,上月净值 0.8826,本月净值增长0.0239。 ↑ 基金账户 后记 常言道币圈一日人间一年,因为这个圈子更新迭代非常快,每年的玩法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今年比较火的 DeFi、NFT 等,实际上很考验人的学习能力的。 当然交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完美的,接下来的 5 月份继续学习,继续看好未来的加密货币。 ↑ BTC 彩虹模型 随着 4 月份价格调整的结束,看着彩虹模型图的走势,继续期待接下来几个月的 BTC 走势。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老子的《道德经》道出了水的本质。人在面对欲望或是爆发的好运时,该如何自处?水的特性即是答案: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投资/投机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当好运到来时,可能会让你的资产迅速上升但却不可持续,如果你沉迷于一时的好运却没有及时将运气转化为落袋为安的利润,那财富也是转瞬即逝。 本月开始使用净值法进行账户收益统计,一方面净值法会更加准确,另一方面因为账户频繁的转入转出资金会导致收益率没办法计算。 有知有行 App 在资产统计模块做的还算不错,我把手头的几个账户进行了重新梳理,将投资记录进行了录入,才形成了现在更好的净值统计方法。 期货收益统计 截止到当日 19:00,『区块创新』账户净值为 1.5426,上月净值为 1.3227,本月净值增长 0.2199。 『期货搏一搏』账户净值为 12.0924,上月净值为 10.2529,本月净值增长 1.8395。 其中区块创新账户因为中途加了杠杆,净值一度飙升至 2.2117,可惜没有及时的进行对冲操作,导致账户回撤,所幸月底还算有所盈利,真的是验证了那句话:稳才是王道。 ↑ 期货账户 网格收益统计 『Pionex网格』账户本月净值为 1.2926,因为该账户是上月底才进行创建的,所以本月净值增长 0.2926。 ↑ Pionex网格 基金收益统计 基金账户『基金长盈』以今年初为初始状态,截止到今天账户有所回撤,目前净值 0.9797。 基金账户『跑赢大盘』为春节后进行投资的账户,因为年后股市的频频下跌,导致目前该账户净值为 0.8826,整体回撤在可控范围之内,目前也在不定期对该账户进行资金追加。 ↑ 基金账户 后记 截止到目前为止,不管是美股、港股、A股,还是债券、股票打新、基金等,这些传统的投资品都没有办法跑赢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特指为比特币。 目前个人主要精力也是集中在数字货币现货、期货、期现套利等相关投资/投机品的操作之中,逐步修炼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
交易你的计划,计划你的交易 2 月份的股市走势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上半场大家一起跑向高点,下半场大家一起关灯吃面,大家一起玩了一个寂寞。对于在上半场高位进场的人来讲,应该已经开始亏损本金或者回撤去年的利润了。 ↑ 沪深 300 近一个月走势 受大盘影响,我的基金账户也是坐了一个过山车,截止到今天的 20:30 分,今年收益 +0.37%,1 月底的收益为 +0.25%,所以本月收益率 +0.12%。 ↑ 基金收益 数字货币本月行情也是经历了一场过山车,月初一直到 2 月 22 号行情都在一直上涨,账户也都创了新高,随后的一周时间市场开始回调,因为没有及时的进行落袋为安,账户回撤严重。 截止到今天,账户 A 整体收益率 +147.65%,本月收益 +97.34%。 本月因为有知有行 App 上线了记账功能,所以使用 App 进行手动记账了,并对账户资金进行了重新修正,后续的记账功能以此为准并进行收益率计算。 ↑ 期货账户A 账户 B 本月操作激进并遭遇暴跌,所以收益较上月有所回撤,不过本月进行了提现操作,本月提现了 +555.88% 的收益,所以下跌以后资金回撤自己内心心态也比较安稳了。 截止到 1 月底该账户收益率为 +1158.24%,2 月底该账户总体收益率为 +1175%,本月收益仅 +16.76%。 ↑ 期货账户B 后记 不管是高频还是低频交易,不管是杠杆还是普通交易,设置止盈止损很重要。本月期货账户浮盈其实已经达到了阶段目标,但是因为没有进行止盈操作,反而在大跌时账户回撤严重。不过还好整体而言账户收益还是正的,后续要努力把收益率提升上去。 就像那句话说的:交易你的计划,计划你的交易。希望自己接下来的交易会更加稳定和持续的盈利。
投资还是投机? 王福重老师前几天在微博问了一个问题很有意思:『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是什么?』当然底下的评论也是很有趣。 『挣到钱是投机,没挣到是投资。』 『投资是明媒正娶,投机是暗通款曲。』 『投机也是投资的一种,属于是一种风险大,收益较高的投资。』 ↑ 王福重老师微博 随后发生了一件事引起了国内投资者很大的关注,那就是美国散户 WSB 大战华尔街机构,简单来说就是美国的散户买股票不看基本面和估值,疯狂买入 GameStop 的股票从而导致 GME 暴涨,而这一次的暴涨导致美国几家大的对冲基金损失惨重,因为机构在做空 GME。 这次事件可以说在中美都迅速成为热门话题,专业媒体、自媒体铺天盖地的讲这件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Google 一下相关的帖子和视频。 最后机构和交易所因为损失惨重,也对散户做了很多对策,比如拔网线、限制交易等。大部分普通人理解的投资可能属于专业的投资机构,而投机的是散户,面对这次散户vs华尔街机构事件,加上机构种种的非法操作,不知道大家又该如何理解投资和投机。 ↑ 推特用户对 2021 年 01 月几个重要事件的总结 基金收益 01 月基金收益率 +0.25% 本月基金收益整体不太好,一方面因为基金仓位太少,最近在不断加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本月尤其是后半月的行情走势不是太好,所以整体收益率跑输大盘。因为基金账户多为定投,所以继续定投 + 下跌加仓。 ↑ 本月基金收益率 期货收益 期货账户 A 较月初的收益率为:-15.39%,账户总收益率为:+50.31% 期货账户 B 较月初的收益率为:+184.44%,账户总收益率为:+1158.24% ↑ 期货实盘收益率,因为开通时间问题,收益率和实际有所偏差 实盘为了更直观的了解账户收益情况,因为和交易账户时间有误差,所以收益率和账户实际收益率有所偏差。 账户 A 的操作 期货账户 A 全部为 BTC,主要寻求稳健收益,所以整体杠杆率很低,每月操作仅有几次。 操作的次数少也就意味着会错失很多机会,尤其是很多短线机会,当然面对行情剧烈波动时也会更安心一些,找到合适的时间和位置介入,其他时间耐心等待。 账户 B 的操作 期货账户 B 资产为 ETH,前期投入较少,所以操作也会更加激进一些,激进操作就会导致账户的整体操作次数变多,当然做错的次数也会变多。 目前的收益主要为 ETH 在月初的主升浪,一波上涨带来了很大的涨幅。当然还有部分收益来自于前几天的 Doge 狗狗币。因为 WSB 事件,国外这些散户又把方向标准了数字货币市场的 Doge 狗狗币,在狗狗币上涨前期,我看到推特上的信息并进行了确认,而且当时看到推特社群活跃人数很多,每个人都很亢奋。 所以我卖出了部分 ETH 买入了 Doge 现货,1 天多的时间 Doge 狗狗币爆拉近 10 倍,我吃到了部分的涨幅,但因为错误的操作了合约导致利润回撤严重,最终历时 2 天成功退出,收益率约为 +351.56%,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行情,加上合约的错误操作,对自己的这次投机收益还算满意。 后记 期货市场本月基金为震荡为主,但是自己没有很好的进行风险对冲,导致账户较月初回撤严重,1 月份中也有很多次的操作机会,但因为种种原因要么没有操作,要么操作以后只吃到了很小的一部分收益。 所以还是需要修炼自己,不仅仅是行情的判断,还有思维、行动力的提升,当然风险管理也很重要。市场永远不缺乏机会,接下来的时间继续努力。 分享我关注的一个博主:LEI 对于股票投资的一些方法,希望也对你有用。 ↑ LEI 的推特内容
高阶产品经理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怎么样在用户体验、公司业务等各方面进行利益平衡的呢?带着这样的好奇我读了这本书,当然一方面也是冲着俞军的大名来的。 ↑ 《俞军产品方法论》 最初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岗位最初来源于宝洁,在以宝洁为代表的消费品时代,产品经理的侧重点都在销售上面。因为需求相对确定,生产也很标准化,有工业时代成熟的方法论来支撑,使得产品本身容易同质化,但在品牌定位、营销、渠道控制上的差别,决定公司是可以挣10亿元还是100亿元。因此,宝洁时代的产品经理,在销售和营销方向创造的价值更大。 进入软件时代,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是管理软件生产。早年软件的设计大多数是to B的,to B的需求相对容易明确,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迭代即可。即使有一些to C(面向个人)的产品,也因为市场稀缺性的缘故,用户选择较少,产品不愁卖。那个时代最稀缺的是生产软件的合格工程师,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所以产品经理在管理生产上更能创造价值:沟通协调,版本控制,按时交付。因此,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在协调和生产上创造的价值更大。 随着互联网信息分发效率和数据可反馈性的提升,让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产品本身可以进行快速的迭代,也需要产品经理具有快速迭代的能力。而随着流程和工具的普及,使产品工作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被科学化、标准化了。标准化能降低门槛,也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经理的入行门槛,不但降低了对产品经理所拥有的经验和技术的要求,甚至降低了对其理解用户能力的要求。 这也是目前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比较多的原因,因为做技术研发的岗位可以转产品经理、测试也可以转产品经理,市场上就有了太多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做什么 产品经理如果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的是学习经济学和心理学。经济学就是讲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一般来说,不仅企业是这样,用户也是这样,每个用户都是在自利地追求价值最大化。 产品是由人加工,有用户,且可以被交易的商品或服务。因此,产品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需要对这三个环节分别进行关注,并“协调”公司不同分工下的不同职能,让大家共同完成目标。 在此俞军提出了对产品经理一个很重要的模型:交易模型。 这要求产品经理除了掌握用户模型,还能理解一个领域各利益方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以及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这样才能自如地设计和优化交易模型。这里是把所有产品看作交易,搜索、社交、阅读等信息类产品只是货币价格为零的特殊交易。研究交易模型,除了理解产业链上各方的价值判断和复杂关系,主要研究的就是交易费用。 我们认为,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企业)有收益,可持续。只有可持续,才能让企业长期赚钱;只有可持续,才能长期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而可持续就涉及交易模型设计问题。只有产业链上各方在创造价值和利益分配方面公平合理,有竞争性,产品才可持续。 理解用户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如何理解用户是需求的集合?由于不同产品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当某个产品完全满足了某个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的某类需求,那么就可以说此用户是该产品的一个用户。举个例子,如果某个用户一个月有100次使用专车的需求,100次全用了滴滴专车,那么我们可以说此用户是滴滴专车的一位用户;如果100次专车需求中,只有50次使用了滴滴专车,那么这个用户就只有一半是属于滴滴的,滴滴其实只获得了半个用户。 用户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 替换成本 从这个维度,提升用户价值有三种方式:让新体验最大化,让旧体验最小化,降低替换成本,三者互相影响。要让用户价值最大化,必须综合权衡三者,总是在当前约束条件下进行资源最优配置。 理解产品 卖产品是卖一种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组合。分析产品的重点是弄明白这个产品利从何来、利往何去,它创造了什么价值,价值是怎么分配的。从价值的维度分析,才能推演它的趋势,才能理解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只从表面上看它有没有某种功能,是不是又改版了。如果它增加一个功能,那为什么要增加,这种做法也可能是错的,这些永远要自己去判断。 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的,打破一个旧的利益平衡,建立一个对己方有利的新产业链,这样的产品才容易成功。这种情况是要做一个规模较大的产品,也有很多领域是可以很多产品并存的。但互联网时代和软件时代、消费品时代完全不一样,平台型的大规模产品非常常见。 一个好产品应该有三个属性:有效用,有利润,可持续。有效用当然是指对用户有使用价值,有利润是指产品必须让企业获利(可以是间接的),然后在“可持续”这个属性上达到用户利益和商业利益的统一。可持续其实是靠实践验证的,即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 理解企业 产品经理的用户,首先是企业。产品经理与企业交换价值,所以需要先理解企业。 总体上,企业的本质,只在于两点:第一,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第二,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交易与交易模型 产品通过交易转移到了一个更能创造价值的人手里,樵夫拿到斧子和音乐家拿到小提琴,他们就能创造比之前要大得多的价值。他们利用这两个物品创造新价值的能力也增加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总物质没有增加,但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增加了。 这就是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交易的原因——交易创造价值。 世界上没有等价交换,只要不存在强迫和欺诈,一定是双方都主观判断自己会受益,才会完成交易。如果有一方亏本,他就不会愿意进行交易。产品即交易,作为产品经理,就要帮助用户创造这样的交换,产品设计要以终为始,一开始就奔着最后能成交去设计。 所以,一个企业的核心最终目标就应该是创造交易,有交易才有用户,才算完成了价值创造,才有可能赚钱。发现市场机会,其实就是发现你能促成一个交易,让用户付出某种代价来买你的产品。这种代价可能是金钱,也可能是时间,或者是体力、精力、精神等。 你愿意放弃已获得的某个东西,大概率是为了换取当下对你而言更高的用户价值。交换创造价值,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不创造当下主观价值的交换不可能存在。 所以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产品经理这个角色。产品经理用产品促成企业和用户间的价值交换,每一次交换都会创造价值。产品经理最终要做的,是持续不断地发现市场上高于用户支付代价的用户价值,并设计合适的交易模型把它固化为产品。 劳动、分工、新技术、制度和交易都是创造价值的一些手段。交易和交换本质上是一回事,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双方都是在交易或者交换。但是从单方视角来看,交易的任何一方都只关心“我会付出什么,我会得到什么”。只有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他才愿意参与交换,否则他就不会执行这个交换行为(理性人还能做到根据机会成本做决策)。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创造用户价值并和用户交换。企业的一切行为也应该围绕“让交换行为更多地发生”。以下是让更多的交换行为发生的具体做法。 (1)持续发现和追加可交换的、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2)创造和更高效率地创造这些用户价值。 (3)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和所有交易成本。 (4)企业行为的权重,按影响用户交换行为的ROI排序。 (5)维护企业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除此以外,产品经理还要关注产品的效用、边际、成本、供需关系和相对价格等知识。 理性决策 产品经理是做权衡的,不是做“设计”或“创意”的。或者说,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对“设计”存在误解。广义的设计,是对整个系统加以改变。无论什么领域,建筑、消费品、在线服务,设计都是要放在系统背景下考虑的。如果把“设计”狭义地定义成好创意、自我表达、好审美等等,其实是只选择去满足一小部分用户的诉求,只能在小众市场成功。而互联网产品做大后都是平台,就不适合运用创意思维和设计师思维了,需要适当引入经济学思维,习惯于权衡取舍,追求整个系统的效率。当然,也会有著名的现象级产品宣称自己遵从这类狭义设计理念,一般来说那可能是因为产品遇到了一轮巨大的新要素红利,本身已创造了巨大用户价值,其他因素的影响权重都降低,随便怎么做都锦上添花。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审美或交互当然有市场价值,但它们其实不会左右产品的成功与否。若产品本身已成功,创始人或管理者无论怎么解释,不论他是真这么想还是为了营销,历史也不能重演,第三方也就无法证伪。 行为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其他95%的行为都源自习惯。这基本上意味着是习惯而不是逻辑,决定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讲逻辑、有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导致的结果。所谓理性,是指当条件合适时(理性并非总是优于本能和习惯),优先用逻辑、知识和思维去做出决策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而不是任由本能和习惯驱使。 逻辑决策也是“讲理决策”,结论靠逻辑推导得来。但需要对方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否则就会鸡同鸭讲。想让一个人理解和接受一个道理,是要在他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内去实现的。如果对方不具备相应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就需要帮他补齐,但这个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逻辑决策的成本远高于数据决策。 决策的误区 产品经理作为研究人的职业,关于认知偏误的知识是其必修课,既要极力避免自己犯这些错,也要从这些角度理解人性,理解一些用户行为背后的原理。维基百科词条“认知偏误列表”列举了近两百种认知偏误,下面这些是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的。 1、归因偏误 一些常见的归因偏误现象如下。 自利偏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环境。把集体行动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多过其他人会归因的程度。 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评价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内在本质,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评价不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内在本质。 群体归因偏误:把个体的特质当作其所属群体的特质,或把个体的行为当作其所属群体的偏好。 终极归因偏误:把问题归因于整个群体,而非群体中的个体。 基本归因偏误:解释他人行为时,过度归因于内在特质(一定是他有这样的人格,才做出这样的行为),而非外在情境(也许是情势所迫,或这个场所有特殊的潜规则)。 2、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为不熟悉的事物估值时,会把熟悉的类似事物或不久前接触到的无关数值当作“锚”,估出来的数值会大大倾向“锚”。类似的偏误现象还有以下几种。 幸存者偏差:过度关注在某些经历后幸存下来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没有幸存的(沉默的数据),造成结论偏离实际情况。 峰终定律:我们对一项事物进行体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在峰值与结束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影响很小。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 框架效应:同一资讯以不同方式呈现会使得人的想法不同,例如告知公众有一个做法将会“导致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和“保护三分之二的人活下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禀赋效应:指人们拥有或即将拥有某物品或资产时,对其价值的评估会比没有时高出许多,因而不愿失去或放弃它。 心理账户:人们将消费分门别类(住宅、食物、服装、娱乐、投资等),且每一个类别对应各自的心理账户,每个心理账户都有自己的预算和单独的参照点,使得各个账户之间的替代性非常有限。一个人对给定数量金钱赋予的价值,取决于这部分钱属于哪一个心理账户,继而依赖于背景、框架和情境。心理账户能解释同一个人在不同事物上的花钱矛盾现象。 损失厌恶: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损失带来的负效用约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客观,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3、选择性注意 人们常常倾向于忽略掉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东西,只看到自己期望看到的东西,他们期望看到的东西又是基于熟悉的东西、先前的经历,或是个人的欲望、兴趣需求,这就是选择性注意。 4、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人们习惯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典型现象如种族歧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5、自我中心偏误 自我美化偏误:会美化回忆中的自己,往往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好。例如记忆中自己的考试成绩比实际更好。 支持选择偏误:回顾自己做过的选择时,倾向认为它是明智的,给出高于实际的评价。如购买后把之前的购买决定合理化,即使买下的商品太过昂贵或有瑕疵。 错误共识效应:高估别人对自己的认同程度,认为所有人以同一方式思考。 投射偏误:不自觉地以为他人(或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相似的情感、思想与价值观。 素朴实在论:相信自己所见所闻即是真相,是客观且不带偏见的,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控制错觉:高估自己对外在事件的影响力,认为事情是受自己控制或影响的,但实际上它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 达克效应:能力过差的人由于无法分辨能力好与能力差的不同,因而会错误地高估自己的真实水准,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 逆火效应:遇上与自身信念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它们足以完全摧毁原信念,否则会忽略或反驳它们,原信念反而更加强化。 证实偏见:人们普遍偏向能够验证己方假设和观点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关注、寻找、诠释、记忆信息的方向多半是能证实自己假设和成见的方向,而那些可能推翻自己观点的信息往往会被忽视掉。 舒适区效应:对于过去常用的方案,高估效益或成功机会;对于过去少用的方案,低估效益或成功机会。 6、信念偏误 可得性偏误:对容易想到的事,会高估其发生概率。然而一件事是否容易想到还受发生多久、激起情绪的程度等因素影响,无法反映实际的发生概率。 频率错觉:因最近注意到一件原先没注意到的事,就觉得这件事到处都在发生。 后见之明偏误:又称“我早就知道了”“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在事情发生或发展后,以为自己事前就能预测其发生与发展。 可获性层叠:一件事越常被公开谈论,人们就越相信其正确性,类似“三人成虎”。货币错觉:专注于货币名目上(表面上)的价值,而非其实质购买力。 一致性偏误:记忆中他人过去的态度与行为会变得像目前的态度与行为。 巴纳姆效应:人们会把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人格描述评价为高度准确,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能放诸四海而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这个效应多出现于占卜星相、算命和个体性格分析等情境。 基本比率忽视:只关注针对性的信息,忽略一般性的信息(基本比率),导致不恰当的认知。例如因为酒驾较容易肇事,就认为肇事者中很多是酒驾,然而由于酒驾者占所有驾驶者的比例很小,肇事者中酒驾者的比例不会那么高。 赌徒谬误:认为某事多次发生则未来发生的概率较小,或多次未发生则未来发生的概率较大。就像赌徒认为掷骰子时连续几把结果是“大”,那么下一把是“小”的概率更高,而忽视了每一次掷骰子都是独立事件,有独立概率。 逆赌徒谬误:认为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一定是做了很多次。 7、决策类偏误 结果偏误:评价决策好坏时,根据其最终结果,而不是根据做决策的过程。 道德评价偏误:评价他人行为的道德时,根据结果而不是根据做出行为时的情境。资讯偏误:倾向寻求更多资讯以做出决策,即使寻求的资讯对决策没有帮助。 共有资讯偏误:团队讨论倾向花较多时间与精力讨论所有成员都知道的事(即共有资讯),而花较少时间讨论较少成员知道的事。 集体错觉: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令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 从众效应:倾向做很多人做的事,或相信很多人相信的事,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随大流”。 沉没成本谬误:当人们证实先前累积的投入(沉没成本)已经浪费掉了,仍然对这些已经不能回收的成本念念不忘,因而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塞麦尔维斯反射:条件反射般地否定、拒绝新证据或新知识,因其有悖于现有的常规、信仰或价值观。 麦纳马拉谬误:过度相信数据,依赖数据评估事情,忽略难以量化的事。此典故源自美国前国防部长麦纳马拉,他相信能用量化数据(如击毙越军的尸体数量和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数量)衡量美国在越战中的成功,但忽略了其他因素。 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 最后,俞军还提到了对于产品经理岗位的选拔和成长相关的话题。如一个成功产品是培养出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必要条件,反之却不一定。当一种重要新技术或其他新要素找到合适应用,进入爆发期后,注定能创造巨大新价值,即使产品决策质量平庸一些,只要没被竞品拉开差距,也不会妨碍产品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只有特定的“天选之子”能创造或能做到特定规模的产品,这样的情况虽然存在,但很难被证明或证伪。)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后期的今天,产品实践机会已经变成最稀缺的资源,为每个产品实践机会去寻找、配备好的产品经理是值得的,一个好产品经理能提高产品的成功率和发展天花板。 后记 本书的内容更多的是从高阶的层面讲产品经理应该学习什么,比如产品经理要理解用户、产品和企业,要学习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知识,要学会理解交易和交易模型,从而从更高的纬度去理解和完善产品的交易模型。 除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外,书中还告诉读者如何避免决策失误,产品经理如何选拔、成长等内容。建议产品经理或者对产品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这是前段时间微信读书推荐的一本书,随后发现朋友圈也有朋友在读,也勾起了我阅读的兴趣。看书名也能知道这是一本纪实书籍,作者是广东某二本高校的一名教师,通过她的视角,我们得以看到相差 9 年的 2 届毕业生在学习、就业、职业发展等所面临的种种状态。 作者带的第一个班级是 062111,在她的记录中,这一届学生毕业前都有着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无限憧憬,而且和作者联系紧密的一些学生在毕业多年以后生活也还算可以,甚至有几位同学成家、置业,生活水平达到了中产以上。 而当作者再一次接手毕业班时已是 1516045,2 个班级时间差别了 9 年,而这 9 年也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社会财富开始积聚的 9 年。时间来到 2015 年这届学生,从他们那里作者看到的更多的是迷茫,尤其是在目前高物价、高房价、大学扩招的种种现实背景下,在书中作者是这样描述这些学生的。 在考察062111班毕业多年的境况后,我依然为教育对年轻人前途的积极作用感到欣慰:尽管读大学对整个家庭而言,更像经过艰难权衡后的投资选择,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比我求学时代高得多;尽管两极分化的趋势已经显现,但我还是为班上大部分孩子,通过上大学能够换来一份衣食无忧的生活,感到踏实的庆幸。 但通过近十年公共课、专业课上与孩子们的接触和观察,我感觉趋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算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就算我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广东省,比之062111班,1516045班的孩子已有更多的个体,陷入了真实的迷惑和困顿。毕业季来临,越来越多的学生敲响我办公室的门,试图从班主任的口中,下载一个关于未来的坚定答案;越来越多的学生询问考研的细节、考公务员与创业的胜算,他们在穷尽各种可能后,往往回到一个问题:如果这样,念大学,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这种无法穷尽所有个体感知的清晰印象,是来自个别的偶然倾诉,还是包蕴了一个群体的确定趋势? 临近毕业,一种看不到出路的迷茫,成为他们真实又沉重的情绪。对比我带过的两个班,我明显感到1516045班孩子的精神状态,比不上062111班富有活力和朝气。尽管062111班是我们独立成系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各个方面都处于一种摸索和未知状态,但因为整体经济形势好,房价也相对合理,大部分学生,并未表现出悲观和迷惘的精神面貌,更没有一个学生,为了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拼命去考研。而到1516045班,客观而言,不管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条件等方面,比之以前,都有了很大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就业好,一直是我们学校在广东高校中拥有的良好口碑。但就算如此,还是难掩学生对未来和前途的深重担忧,很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早早谋划考研,班上考研学生的比例直线上升,人数也早早过半。对农村孩子而言,经历过大一的兴奋期后,一旦认清真相,意识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后,往往会陷入长久的情绪低落期。但我没有想到,1516045班的低落期如此之长,以至大四来临,还没有走出。 当然,要说学生的状态差异也不能全是因为社会原因,家庭因素也有很大的占比。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性格、思想的很多方面多少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对于这点黄老师也有观察。 越是和学生深入交流,越能感知其背后的家庭,在他们身上烙下的印痕,学生成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受制于家庭的溢出效应。我同样惊讶地发现,尽管在代际的偏见中,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往往被贴上更多的标签,而事实上,如果能获得和他们平等交流的机会,其个体的丰富性,便会于自在的打开中,昭然若揭。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就业的局促、房价的高涨,已成为他们一毕业就无可逃避的生存压力,但某种建设性的力量,还是从他们身上倔强地生长。无论是婉丽、沐光、芳坤对故乡、亲人的回望和牵挂,还是子然小小年纪就投身公益的热情,都让我看到喷薄而出的生命热力,和来自青春的尊严与尝试。 更重要的是,对我而言,因为“导师制”所带来的近距离观察,年轻人身上所呈现的丰富性,极大地纠正了我的偏见。客观说来,尽管对他们而言,“读书改变命运”的成色,在教育市场化的语境下,早已褪色了很多,但在和更多的学生具体交流后,我还是能感受到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重要意义。他们从最底层的社会挣扎出来,在转型期的驳杂中,经历的心灵磨难、挣扎,并不比父辈少半点。他们也许错过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但他们避免了,若不读书,就会滑入更为糟糕境地的可能。当我从他们的讲述中,感知到身后一群群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如何在底层挣扎的图景,我能明显感到,那群被抛出的孩子,其无望、狂放,早已成为社会触目惊心的疤痕。对沐光而言,在破败的村庄,若不是通过读书,等待他的,很有可能就是二弟的命运。就算暂时不能在城里立足,他来到广州的突围,也算得上一次胜利的逃离,通过念大学,他至少避免了变成烂仔的可能。 家庭因素、就业压力、高成本的生活,种种因素也就造成了目前毕业生找工作难,生活看不到希望的种种情况。 在我写此文的不久前,拼多多员工猝死在社会上引发激烈的讨论,也有部分拼多多员工借此曝光了该企业更多的企业细节。 ↑ 脉脉软件曝光的拼多多员工猝死信息,但随后该帖子被删除 过去的 2020 年里有个词被提到的次数很多,那就是”内卷”。由于近一年多的新冠疫情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大,这又导致了大学扩招,更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而选择了考研也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留给后面几年的就业压力依旧也不小。 最近一线城市的房价又开始涨了,现在实体经济不行,政府又放了太多的水,导致资产价格上行,目前在社交网络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普通人晒基金收益、股票收益的,好像这个市场中赚钱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而经济如此下去,导致了更多的行业内卷、生活成本上升、房价上涨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很多毕业生要面临的,对于更多的社会普通阶层的打工人来讲,生活也是越来越不容易。 我想起李萌在讨论课上的话:“我们横着去看这个社会的时候,当然可以说,我们很骄傲,我们的GDP增长了多少,我们在全世界排在第二,但是,当我们纵着去看这个时代,我们会发现,每个个体的人变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生,每个人只有一辈子,我们都是在为自己的一生而奔波而劳动,我们的爱恨情仇,在整个时代背景下,不过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它却会真切地落到每个人身上,会让人椎心至痛。我们站在远方、站在高处,当然可以看到远方的河水波澜壮阔,但当我们置身人群深处的时候,是否知道自己身处何方?” 经济数据当然重要,但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生活不易。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 加缪 转眼间 2020 年已经接近尾声,现在回想年初新冠疫情的经历还历历在目,虽然间隔一年新冠病毒又开始肆虐来袭,病毒虽然可怕,但我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防护;可是生活不是下围棋,你只能复盘过去的得失,却无法预测未来的发展。 2020 年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猝不及防的一年,当然对于我也一样,好在一年到头生活整体上还算过得去,从不同的层面看也会有一些得失,但得失会让我有更多的思考和总结,接下来就从生活的不从层面对过去的一年做个告别。 工作 因为年初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实体行业最甚,互联网行业很多公司也受到影响,倒闭和裁员的一大批,加上今年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整个就业市场很不乐观。 庆幸的是我所在的公司没有被疫情影响太大,整体业务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工作一切如常,项目正常推进,就这样又平淡的过了一年。 投资 3 月份全球金融市场受疫情影响连续下跌,美股、A股、港股以及欧洲主要市场的下跌都让人害怕。就连巴菲特在当时抄底航空股以后也很快的割肉离场,因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 不仅仅是航空股,连原油都下跌惨重,原因很简单,因为疫情影响,全球的出行市场受到大冲击,而作为目前全球交通主要燃料的石油需求也迅速下降,更甚至中国的投资者在原油市场出现了负的价格,真的是神奇。 但在随后的 2 个月,金融市场开始逐渐恢复,价格开始上涨,直到今年年底,各类资产价格上涨都很多。 基金 在 3 月份的下跌中,我虽然相信市场会恢复正常,但却没敢进行大量抄底,随后我又听从大佬的建议,买入了原油基金,最后原油继续下跌导致亏损,连带账户整体收益率下降了。 ↑ 截止至今基金账户整体收益 截止到现在,基金账户总体收益刚刚 20%,还没有赶上大盘收益。当然这应该和我定投有关,因为平时并没有特别关注基金账户,买入基本是定投为主,每个月支付宝自动扣款买入,平时自己不用在这上面关心太多,但对应的收益率也不高。 🇺🇸 美股 说起美股,其实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股账户,之前已经在雪盈证券、微牛上注册账号,但是因为出入金难的问题,一直没有进行过出金操作。临近年底发现一个博主在推荐支持数字货币入金的美股证券,我看了看证券公司相关的信息,还是放弃了,毕竟资金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但是在今年 3 月份美股大跌时我在微牛开通了一个 $10000 的模拟账户,分别买入了 APPL 和 MSFT,买入的逻辑也非常简单,因为自己在互联网行业,深知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而苹果和微软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优质科技公司。 虽然经历严重疫情,苹果拆股等事件,截止到现在整体收益率竟然也达到了 95% 以上,虽然和某些中概股以及电动车相关的股票没办法比,但这个账户我只在 3 月底买入操作了一次,中间再无其他操作,省心。当然,如果明年数字货币市场牛市发展不错的话,我或许会考虑转移部分资金到🇺🇸美股。 ↑ 美股模拟账户收益 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今年的行情可谓是跌宕起伏,3 月份跟随传统金融市场大跌,比特币跌到 $3800 附近,爆仓金额超过百亿,而后市场开始逐步上涨,截止到现在比特币价格达到了 $28200。 ↑ 比特币现价 而在今年的下半年,我从比特币现货市场开始转移到了期货市场,因为也是刚刚接触期货,前期盲目的跟随大V的想法进行操作,盲目做空比特币,导致短短几个月时间亏损 2 个 BTC,按照现在的价格进行计算,在期货市场交的学费折合一台长续航版的特斯拉 Model 3 了。 所幸下半年比特币行情不错,我也及时进行了止损,目前也在总结自己的一套实践方法,截止到目前至少从人民币本位的价格计算还是赚的,至于币本位亏损的学费,明年再赚回来吧。 ↑ 期货账户实盘收益率 前段时间接触到了期权,发现做期权比期货更加的安全,而且期权的策略组合可以很丰富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牛都在玩期权的原因。利用合理的衍生品工具,合理控制风险,不断放大利润。 一些感想 随着比特币价格突破上次牛市高点,网络上各式各样的人都在讨论它了,不乏很多人说自己以前知道比特币但是没有买入,有些甚至说以前买过比特币,但是看不懂所以没有拿住,种种讨论最终指向一个最终结果:我错过了比特币,我错失了财富自由的机会。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万维钢在《直觉泵与其他思考工具》序言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严格意义上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你也没有错过财富自由的机会,因为这个机会本就不属于你。万维钢序言片段如下: 哲学的技艺科学家要做习题、棋手要打谱、律师和商人要学习案例,丹尼特说的“直觉泵”,就是哲学家的思维工具。这里的“直觉”是个好词儿,代表快速产生思维的灵感。直觉泵,就是说书中这些好像寓言故事和成语典故一样的思维工具,能给你“泵”出各种直觉来. 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看看有章法的思维和普通人的思维有什么区别。 现在比特币非常火了,要好几万元人民币一个,而几年前才值几块钱一个。有个技术爱好者很早就听说过比特币,当时没当回事儿。后来比特币几百元一个,他觉得太贵了还是没出手。现在的他追悔莫及,逢人就说他本来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 如果他学过一点哲学,他就不会说这种傻话。丹尼特讲了一个直觉泵叫“古怪的狱卒”。说有个监狱里的狱卒,会在每天半夜犯人们都熟睡的时候,把监狱的大门打开几个小时。那请问,在这几个小时内,犯人们是自由的吗? 如果那时候犯人能醒过来,他们的确可以逃跑!这就好像如果当年你知道比特币将来会那么值钱你一定会买一样。但是事实上那时候犯人是熟睡的,而你当年也真的不知道比特币的未来行情。 这个直觉泵的要点在于,当你谈论“自由”的时候,你必须考虑当时外界的因果背景。你不知道和你睡着了一样,你的因果背景里没有那个选项,那不是真的自由,那不叫“有机会”。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叫“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同样可以说,未经审视的思想不值得拥有——或者至少不值得说出来。 学习哲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审视自己的思想。 阅读 今年因为长时间关注数字货币的原因,本以为阅读的书不多,但总结下来发现整体也读了 20 多本,主要的书目如下,因为书籍太多,没办法再附加每本书的摘录和读书笔记,明年我会尽可能的对读过的还不错的书形成对应的读书笔记发布到博客上。 后记 2020 马上过去,我已然忘记了自己年初对今年的期望,只是经历这一年,疫情、工作、投资以及生活的种种,亦或许是因为年龄增长到某个节点的缘故,对生活的细节感受想要变得更加具体。 最近也加入了孟岩老师的有知有行投资课,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自己能够更好的阅读和生活。 对于投资方面,希望自己在期货和期权方面能够学到一些东西,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策略,在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去放大利润,看看这辆特斯拉学费明年能给我挣回来几辆吧,最后也争取明年进行🇺🇸美股出入金操作。 2020 再见,2021 你好! ↑ 有知有行投资课报名海报 全书共3个部分10个章节,介绍了张磊的个人历程、他所坚持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以及他对价值投资者自我修养的思考,还介绍了他对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创业组织以及对人才、教育、科学观的理解。书中包含 大 量珍贵资料,不仅有首次提出的7大高瓴公式,详细拆解的10多个投资案例,还有11张精致手绘彩插和19张珍贵照片。') setBookInfo(8.5,9,'35050614','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50614/','https://img9.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702245.jpg','我的二本学生','黄灯','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setBookInfo(7.5,8,'20390865','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390865/','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4438658.jpg','投资交易心理分析','布雷特 N. 斯蒂恩博格','《投资交易心理分析》内容简介:战胜自身心智才可战胜资本市场,破解心理谜团方能胜出投资博弈。当市场跟你耍花招时,你不再困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因经验而产生的自信。再好的投资策略与交易系统都要经受交易心理的考验。') setBookInfo(7.5,8,'26798608','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98608/','https://img2.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8738153.jpg','3小时快学期权','上海证券交易所衍生品部','如果将衍生品比作金融产品中的皇冠,那么期权以其复杂性和策略多变性当之无愧成为这顶皇冠上的明珠,期权在满足投资者更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和产品设计需求的同时,也具有杠杆性高、专业性强、风险大、投资策略多变性等特征,这从客观上要求参与期权交易的投资者应当熟悉期权投资知识和交易规则,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培育作为保障期权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期权产品上市前,上交所就针对投资者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意识到能否将复杂深奥的期权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给投资者是培育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于是以历史穿越笔法,将期权知识凝练成江湖上大名鼎鼎的“独孤九剑剑诀”,囊括了期权交易从入门到进阶的相关知识,形象概述了期权交易投资的精要。') setBookInfo(7.8,8,'24325274','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325274/','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6682138.jpg','海龟交易法则',' [美] 柯蒂斯·费思','在金融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1983年,美国期货界的两个挚友——理查德•丹尼斯与威廉•埃克哈特之间就一个问题产生了分歧:伟大的期货交易者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场赌博,并为寻找答案进行了一场试验,这就是著名的“海龟交易试验”。') setBookInfo(7.8,8.0,'35033233','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33233/','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68/30842568/t6_30842568.jpg','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美]乔尔?蒂林哈斯特(Joel Tillinghast)','说起富达基金,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超级明星彼得·林奇,在执掌富达麦哲伦基金的13年中,林奇将旗下资产规模从1800万美元奇迹般地发展为140亿美元。 不过现在,投资专家们更关注乔尔·蒂林哈斯特的一举一动。他不仅是林奇亲自选定的衣钵传人,更保持了惊人的近30年的成功选股纪录。1989年,蒂林哈斯特创建了富达低价股基金,从那时起到现在,该基金年平均回报率高达13.8%,规模成长到了400多亿美元。') setBookInfo(7.8,8.0,'35060315','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60315/','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23/31265523/t6_31265523.jpg','向上生长','九边','百万读者称赞口碑作者,九边首部力作。 本书从多个角度,阐述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难题,然后逐个进行深层分析,从而告诉你如何精准选择,抓住每一次出现的机会,拥有一条一路向前的人生路径。') setBookInfo(8.8,9.0,'35009826','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09826/','https://img9.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622685.jpg','一生的旅程',' [美] 罗伯特·艾格 / [美] 乔尔·洛弗尔','◆比尔·盖茨罕见2000字推荐,神级领导力教科书。 ◆这是我多年来读过最好的商业书之一。——比尔盖茨 ◆迪士尼CEO自述如何请比我优秀的人为我工作!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现象级全球畅销书,畅销美、英、德、法等20国! ◆改变好莱坞格局,迪士尼成为好莱坞代名词!2019年迪士尼出品的电影占全美电影票房近四成!') setBookInfo(8.5,9,'34997975','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97975/','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638692.jpg','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是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查理·芒格家族资产管理人、价值投资思想第三代代表人物李录的文集。全书包含上下两篇,上篇脱胎于在投资界口耳相传的“现代化十六讲”,作者提出了人类社会从1.0文明到3.0文明演化的思想,讨论了现代化的诞生、本质与铁律。作者站在全体人类的角度,思考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同时,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演进进程做出了预测。下篇收录了作者二十余年来的重要演讲、思考与书评,其中包括作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等的几次著名演讲,除了涉及价值投资的观念、方法与实践外,作者还对人类与人性、时代与未来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setBookInfo(7.8,8,'30192587','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92587/','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9737802.jpg','塑造世界经济的50项伟大发明','[英] 蒂姆·哈福德','这本书聚焦于世界经济运行中令人着迷的一些细节,为此挑选了50项具体发明——纸张、条形码、知识产权和书写本身等。在每一个案例中,我们会近距离观察,看看这些发明到底改变了什么。一路上,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问题的答案。') setBookInfo(8.1,8,'35047171','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47171/','https://img9.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631354.jpg','影响商业的50本书','吴晓波','解商业世界,要从哪里开始?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从私人书房的上千本商业经典中,精心挑选出50部代表性作品,逐一重读,带你用一本书的时间,理解近300年来的经济理论迭代、商业发展脉络。同时,也为拥有不同理论基础和阅读爱好的读者,提供了诚意满满的宝藏书单。') setBookInfo(8.6,9,'27622006','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22006/','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9700059.jpg','投资中不简单的事','邱国鹭 / 邓晓峰 / 卓利伟 / 孙庆瑞 / 冯柳 / 王世宏','●投资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如何把对市场状态的识别应用于投资实践?如何在资本市场中屏蔽噪音,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何用很“笨”的基本面投资逻辑,挣“守正出奇”之大财? 继《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后,高毅资产诚意推出又一价值投资力作《投资中不简单的事》。') setBookInfo(9.0,9,'34952676','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52676/','https://piccdn3.umiwi.com/img/202003/30/202003301944477760458649.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h_320,w_240','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美] 苏世民','这是一部投资、管理类图书,是一部关于成功创业的书,还是一部处世哲学。 苏世民创立的黑石集团是全球私募股权资产管理公司和房地产管理公司的巨头。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黑石管理的资金总额超过5500亿美元。黑石集团人均利润是高盛的9倍,过去30余年平均回报率高达30%以上。美国排名前50的公司和养老基金中,70%以上都有黑石的投资。') setBookInfo(8.5,9,'30377678','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77678/','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678368.jpg','曾国藩传','张宏杰','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setBookInfo(7.5,8,'34925762','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25762/','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551591.jpg','钱从哪里来','唐涯','1. 2019—2020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重磅推荐,帮你找准自己的财富坐标。 2. 香帅最新力作,用通俗的语言、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为你解析,2020年,我们如何撬动财富。 3. 财富只是结果,前提是“人”+“资金“”的正确决策。本书用宏观、行业、城市、资产四大角度,为你锚定财富容器与载体,找到财富的逻辑。') setBookInfo(9.5,10,'30443502','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443502/','https://img9.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9988314.jpg','周期',' [美]霍华德·马克斯','每个投资人都想弄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周期位置。也就是说,人们渴望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追加投资,继续留在市场,还是应该果断卖出,离开市场。大家都知道市场周期起伏波动,然而,大部分投资人往往只想到市场周期的首层浅思维。这本书会带你进入市场周期的二层浅思维,教你看懂过去的周期规律,看清现在的周期位置,看透未来的周期趋势,获得少数赢家穿越金融危机、长期战胜市场的投资布局真经。') setBookInfo(8.0,8,'25985021','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85021/','https://img2.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7814883.jpg','人类简史','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setBookInfo(8.2,8,'27601129','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01129/','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9634599.jpg','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埃德温·勒菲弗','杰克 施瓦格在对当代30位证券交易员的采访时,向他们提出了同样一个问题:哪一本书让证券交易员过目不忘、受益匪浅?《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独占榜单名首。这本书记录了美国股票史上传奇人物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的投机生涯。他把天赋、才华和热情倾注在金融市场上。他被人们称为“少年作手”和“华尔街巨熊”。他在14岁与人凑了5美元进场,15岁赚到一千美元,21岁赚到一万美元,24岁赚到五万美元,29岁身价百万美元,30岁身价三百万美元,52岁身价一亿美元。美国总统威尔逊曾亲自召见他,华尔街之王摩根先生也找人跟他协商。1929年,他做空股市赚走一亿美元,成为股票历史上疯狂的大空头。他一生四起四落,赢得很多的掌声,也留下很深的遗憾。他的操作经验至今仍是股市的教科书,被彼得·林奇、巴菲特、索罗斯、格雷厄姆等推崇。') setBookInfo(8.2,8,'33464162','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464162/','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504428.jpg','货币的非国家化',' [英]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对多元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setBookInfo(8.8,9,'26985299','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85299/','https://img9.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9585484.jpg','小岛经济学','彼得·希夫 / 安德鲁·希夫','你一定非常想知道: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中国要购买那么多的美国国债? 扭转恶化的经济状况是该花钱,还是存钱? 为什么有些国家很富有,而另外一些国家却很穷?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又是怎么发生的?') setBookInfo(8.2,8,'30229576','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29576/','https://img2.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9774992.jpg','时间的玫瑰','但斌','投机和短线交易为什么常常会失败? 腾讯和茅台高速成长的逻辑是什么? 中国资本市场蓝筹时代正在到来? 跨过银行、地产,未来哪些行业更有机会?') setBookInfo(6.2,6,'30401752','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401752/','https://piccdn3.umiwi.com/img/201812/26/2018122614444632010663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h_320,w_240','城里的房子','徐远','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个人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房子的话题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房产税、学区房、限购等话题,都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对于土地和房子,我们有着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执念。本书作者徐远是北京大学的老师,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做各种城市调研和企业研究,对于房子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本书分为“房产配置, 远近高低各不同”“多维勾勒房市轮廓”“对标发达城市, 拨开中国房价迷雾”“房价的经济学透视”“短问快答,解开买房的 共同疑惑”五篇内容,可以说主要涵盖了我们关于房子讨论的热门问题。有理论,有实战,有答疑,相信对于我们对房子这件事的理解和把握,会有比较好的帮助,帮助我们读懂房产的财富逻辑。') setBookInfo(7.2,7,'34438225','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438225/','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303467.jpg','第三道门',' [美]亚历克斯·班纳言 / Alex Banayan','《第三道门》将读者带入一场非同寻常的冒险——从比尔·盖茨的会客厅、陆奇的办公室、沃伦·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到杂货店里追逐拉里·金,再到为Lady Gaga出谋划策…… 亚历克斯·班纳言讲述自己如何从大学宿舍出发,去追寻各行业的成功人士,探索他们在事业起步阶段,为实现梦想是如何另辟蹊径、突破自我的。') setBookInfo(7.8,8,'34906885','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06885/','https://piccdn3.umiwi.com/img/201912/30/2019123013115874774390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h_320,w_240','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李笑来','《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书。 我自认是个普通人,2011年的春天,我误打误撞进入了投资领域。转眼8年过去,我做得很好,成绩相当不错。毫无疑问,是定投改变了我的命运。')
作者:Adamant Research 译者:Thomas(第一译者)& Jessie & Maurice Lee 原作链接:https://docsend.com/view/ijd8qrs 简介 在十六世纪末期,一群乌合之众般的叛逆知识份子和创业家建立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位于欧洲大陆上最不受欢迎的一块土地,为了抵御过于频繁的洪水而建造百里壕沟。治水的同时,这个国家甚至与当时地表上最大的帝国进行了八十年的战争。 这段挣扎的岁月、新思想的大熔炉熔铸出了荷兰与英国的黄金时期。创新的经济机构改变了世界。美国也进行了一场极其成功的社会经济实验:纽约市。 本作品的观点是:二十一世纪的比特币、加密技术、互联网、千禧一代远非潮流而已;他们一起预示了一波巨大的改变,其与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有相似的特性。 容许比特币或是反对比特币的立场将成为影响重大的政治立场分野 - 比特币网络的驱动力在存款、放贷、承销、承保 合作型托管将成为产业标准 境外银行业务可能将转变成比特币银行业务 将快速成熟的领域:比特币债券、年金、借贷、保险 IEO (交易所公开发行) 将成为常态且继续成长 比特币持有者将加速这场思想改革 目录 一:分析方法论 二:改革的四个先决条件 1/ 以租金为商业模式的垄断式服务提供者 2/ 科技变革作为催化剂 3/ 新经济阶级的诉求 4/ 可信赖的防御策略和退出策略 当时的教条对比今天的教条 三:改革期间的金融、经济 1/ 100% 存款准备率与严格的协议 2/ 企业保险:谨慎的信任网络 3/ 流动性高的担保作为放贷和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基础 4/ 在通货紧缩的世界里获取资本 四:结语 五:附录 早期的异议 公开逆反 镇压 荷兰、新阿姆斯特丹、纽约 后记 一:过去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作为一个投资人和分析师,我的目标在于识别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对其演变作出预测。我阅读、筛选、分享。我听取那些值得信任的正直的专家,将噪音与信号分离。然而,最主要的挑战仍在于:世俗的趋势往往仅在事后才清晰可见。 对此,我相信解法在于:识别与今天进程相似的多个历史观点。为了降低我成为趋势盲的可能性,我广泛的研读历史。阅读历史书籍与文章时,我的目标在于识别与今天趋势相近的、对称的历史趋势。这么做让我更加开放的思考各种互相牵连的因子,进而能对过去不可能想到的因果关系提出假说。我相信这么做让我能更准确的分析不同结果发生的机率,从而让我能更理性的进行投资和创业活动。 过去我曾分析比特币和早期石油产业的相似 (联系)、和搜索引擎战争的相似 (联系)、和域名市场的相似 (联系)、和点对点文件分享的相似 (联系)、和互联网协议发展的相似 (联系)。但是,在这个被比特币日益影响的今天,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掌握到时代脉搏的广度和深度 - 直到我研读了新教改革的这段历史,我才感到自己对比特币的影响力有了深具潜力的蓝图。 希望您在阅读本报告时能如同我进行研究时一样享受它。 Sincerely, Tuur Demeester (引述:想要预测未来的人必须以史为鉴,因为人类世界的事件总是与过去事件相似。原因在于一个事实:这些事件背后的人们在过去、现在、未来都被同样的热情支配,因此这些事件必然拥有相似的结果 - 马基维利, 1517) 二:改革的四个先决条件 回顾历史可以知道,新教改革之所以可能发生,有四个先决条件,而这四个先决条件在今天同样存在:垄断性服务提供者占主导地位的现况、科技催化变革、新的经济阶层的出现、以及叛逆者拥有可靠的防御策略与退出策略。 1/ 以租金为商业模式的垄断式服务提供者 于 2002 年发表的论文 《对新教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认为天主教会垄断了信仰服务的供应,同时,在法律系统里有话语权的信仰权威拥有能驱逐反对者的市场力量。(注 [1]) 图 1:新教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多个世纪以来,天主教会执行了非常重要的守门功能:守护天国之门,而门的钥匙即是由牧师提供的对罪的宽恕。该论文作者认为,若这个垄断的信仰权威对人⺠过度索取,将造成两种风险:(a) 人⺠可能选择从其他渠道获得信仰服务、(b) 世俗权威可能寻求另外的信仰服务提供者。这两者在新教改革期间都有发生。 今天,我们关注的这个垄断服务提供者是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注 [2])。自从 1944 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后,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美元一直享有通天般的特权。与十六世纪的天主教会相似,在法律系统里有话语权的金融权威拥有能驱逐反对者的市场力量。另外,以法币为准作结算的银行体系执行了重要的守门功能: 守着通向世界财富与养老基金体系之门。 在量化宽松、负利率、货币战争横行的今天,处于垄断的银行体系可能正在为它所提供的服务漫天要价 (这个体系的用户正在承担著通胀税)。这代表银行体系可能面临两种风险:(a) 人⺠可能选择从其他管道获得金融服务、(b) 世俗权威可能寻求另外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换言之,若比特币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大胆的猜测,可能最终他将被政治实体全面认可而成为合法的货币。 图 2 (插图:1559 年 Pieter Bruegel 绘製「The Fight between Carnival and Lent」的图中细节。Pieter 的公寓里捕捉到了十六世纪的大冲突:左边是放纵的逆反者,右边是衰弱的天主教会) (引述:「暂时征税变成永久征税,同时很多新的税制针对最富有的教会成员所制定。教会文件显示 […] 异端份子的儿子与孙子必须替他付钱赎罪 […] 只要缴纳相关费用,过世亲人的灵魂可以免于炼狱的惩罚。」— The Market Place of Christianity, P.117) 2/ 科技变革作为催化剂 十六世纪时,多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开始被广泛采用:印刷术让印出一本书的成本从整整一年劳动所获的收入降为买一只鸡的价格(注 [3]);复式记帐法加速了国际贸易 (注 [4]);指南针与沙漏的改进让探险者能够探索未知地域并安全返还,解锁了世界大探险的进程 (注 [5]);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促成技术发明的繁荣 (注 [6])。 二十世纪晚期、二十一世纪早期时,几个重要的发明促成数字革命:通信技术和邮件系统让远程工作成为可能;计算机与资料储存的商业化大幅降低基础设施成本,从而降低新创公司的成本;开源软件为创业者提供稳固且免费的开发工具;密码学促成了整套防御技术和去信任资讯安全技术的发明;社交媒体容许快速的、无官僚介入的信息快速散布和传播。 图 3 (图表:十五世纪时欧洲的书本价格每年下降 2.4%,持续一百年,同期间大学课程科学科目的占比上升 25-40%) 图 4 (图表:1Mb/s 的网线价格二十年内降低了 99%,从最初的 10 万美金到现在的不到 10 美金) 3/ 新经济阶级的诉求 十六、十七世纪时,横跨欧洲的海上贸易不断成长 (注 [7])。从瑞士绵延到英伦海峡的莱茵河是主要贸易干道, 低地国 (今天的荷兰、比利时) 的城市因为位于河口而享有天然的贸易活动优势。洲际航运活动也开始起飞,主要用于欧亚之间的香料贸易。贸易量的增加放大了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同时,法律完善的港口城市里专业化产业开始繁荣起来 - 绘画、布料、印刷、武器、地毯、教书、医药,这些产业的顶尖专家能为整个欧洲招来生意。随着贸易增加、技术创新与分工的日益专业化,整体社会的财富不断积累,同时农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缩小,从而弱化了地主与教会的财富,促成了新的商人阶级的出现。 今天,⻄方的阶级分化比较模糊。但是我们相信人口中特定比例的族群比其他族群更拥抱改变。拿千禧一代(以 96 年为分水岭)来说,他们对传统金融体系保持怀疑态度,热情拥抱数字变革。脸书 Facebook 在 2016 年做的调查发现,千禧一代中只有 8% 相信金融机构提供的建议、45% 愿意拥抱新选项 (注 [8])。另外,一篇 Transamerica Center for Retirement Services 做的调查显示千禧一代中 76% 相信 「和上一代相比,我们将更难获得社会保障」、 79% 担心 「当我们准备好退休的时候,已经没有了退休福利」(注 [9])。千禧一代在所有世代中最活跃的投资比特币 (注 [10]),同时这个群体也将预期在 2029 时成为拥有最多可支配收入的一代 (注 [11])。 4/ 可靠的防御策略和退出策略 一个拥有良好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与财富积累能力的公民,如果没有可靠的防御策略和退出策略,是不会选择与主流现状对抗的。 长达八十年的荷兰起义 (比欧洲近代其他革命事件都历时更久) 并非偶然。这些被称为海上乞丐的革命份子无疑是驾驭水势的专家。1573 年荷兰人通过让周遭平原淹水的方法成功抵御⻄班牙人入侵 Alkmaar 市。同样的淹水策略成功摧毁⻄班牙关键的物资补给线。一年后又是同样的策略成功抵御⻄班牙人对荷兰教育中心 Lieden 镇的入侵。荷兰共和的⻄部阵线由「Waterline」所保卫:一连串足够靠近、能通过视线进行通讯的武装城镇,以及能在数小时之内策动淹水的周围土地。同时,因为靠近北海以及依靠其上庞大的舰队, 荷兰人拥有撤退、移⺠不列颠群岛的后备方案,以及在 17 世纪到来后转战北美洲的选择。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那些对经济现状持怀疑态度的叛逆者所拥有的自卫武器即是密码学 - 它实现了隐私保护与财产保护 (注 [12])。加密技术早已非常普及。举例来说,HTTPS 协定的普及率在 2014 年到 2018 年期间从 13% 上升到 77%(注 [13])。然而,如果服务提供者开后门让掌权人士获取权限的话,加密技术的意义何在?因此,我们观察到人们对数字身份自主权的兴趣与日俱增,尤其是拥抱比特币并对 VPN、Blockstack、wifi 网状网络 (注 [14])、Tor、Signal、Purism、U2F、PGP 等项目感兴趣的千禧一代。 (引述:「1996 前出生的千禧一代是一群 911 事件发生时已足够成熟能够理解其前因后果、经历了 2008 金融危机,正在努力打拼的年轻群体。」— Pew Research 2018) 图 5 (插图:Relief of Liden, 1574。洪水冲破挡水墙进了田园,但同时也是洪水削弱了⻄班牙军队的势力,让荷兰援船得以赶到救援) (引述:「如果征服其他城市同样这么耗时,那么就算集齐全世界的财富与时间也不可能攻克荷兰的 24 个反抗城镇。」— ⻄班牙指挥官 Don Luis De Reqeusens, 1574) (引述:「密码学代表了隐私权的未来发展,同时依照逻辑也代表了货币、银行、金融的未来。[…] 如果给人们两个选项 — 要在一个处处留下详细电子证据的货币体系里生活,还是在一个与其平行却能保持匿名与隐私的货币体系里生活 — 人们将会选择后者。更有甚者,人们将会争取后者」— Orlin Grabbe, 1995) 当时的教条对比今天的教条 从代表逆反运动本质的教条里我们可以观察到新教革命与比特币革命的相似处。当时的教条呼吁团结与坚持信念,一如今天的教条一般。 十六世纪,路德教派改革运动的核心教义可以被总结为「Sola Fide」,直译是「相信足矣」,中译为 「因信称义」- 通向天堂的路上神父不是必须,信仰者的信仰与奉献足矣。另外一个在改革期间普及的教条是「Sola Scriptura」,直译是「圣经经文足矣」。这样的教条代表只认圣经为唯一不会堕落的权威。 在今天的比特币圈子里,部分号召语往往被当作网络梗(memes) 因而不被接纳。我们认为,这些号召语代表逆反运动里的核心精神,可能预示着一场新的改革运动。其中一条是拉丁文「Vires in Numeris」(注 [15]),意即「数字即是力量」。Tyler Winklevoss 常被引述的一句话总结了这个教条的精神:“我们选择将自己的钱财与信心放在一个不受政治算计、人类失误的数学框架里。”(注 [16]) 另外一个广受比特币支持者欢迎的教条是「无需信任,只管验证」。这句话在 90 年代就已存在 (注 [17]),或许是美国前总统 Ronald Reagan 那句「相信它,但记得验证它」的变种 (注 [18])。这句话鼓励人们主动验证新开源软件的正当性;在比特币圈子里这句话鼓励人们主动验证链上的交易。 2013 年一篇论坛贴中发明了「HODL」一词,在今天代表一个比特币持有者无论价格再怎么波动都坚持持有 (注 [19])。最后,有个教条是「不是你的私钥,就不是你的比特币」,代表对第三方托管者的不信任 (注 [20])。 图 6 (插图:Christ and the Sheep Shed, 1524, Nurenberg。这幅有名的木板刻画宣传了因信称义的观念, 同时描绘天主教会掠夺羊棚、挥霍无度。) (引述:所谓必须拥有一个独立的货币,而不能只是基于现有法币开发更多私有的或防审查的付款方式, 这样的观念既不是由密码朋克也不是由学术界的密码学家所提出,而是自由主义未来派的信奉者所提出。 - Nick Szabo, 2019) 三:改革期间的金融、经济 改革期间我们目睹了一个新兴的文化与经济阶级试图在一个波动性高且充满变化、充满敌意的环境里试图自我保护。这是一个由各自乖僻的经济参与者组成的网络,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信念全身心的投入, 完全背离传统做生意的方式,并且拥有非常有效的防御机制。 图 7 (插图:马里纳斯 · 范 · 雷默斯威尔的绘画作品《税务员》,1542 年。) 1/ 100% 存款准备金率与严格的协议 1609 年时,荷兰的商人与政府官员联合创立了 Amsterdam Wisselbank (AWB),其满足了两个需求: 第一,它将保护来自荷兰南部和其他地方的商人难⺠带来的黄金与白银;第二,它将发布具有国际公信力、以荷兰盾来计算价值的银行票据和汇票。 AWB 当年的安全机制举世无双。它位于阿姆斯特丹市里,受长达五十里壕沟的 Dutch Waterline 所保卫。AWB 的金库与营运皆位于市中心最醒目的位置:市政厅。同时,该银行的组织架构显示了其对肩负信托责任的绝对决心。AWB 由 4 个委员共同领导,并决不允许办公室里只有一位委员的情况发生。这些委员管理了下面四名记帐员、四名监察员,三名收款员,以及一名贵金属验证师。为了防治诈欺,每位记帐员只负责其专门的业务 (注 [21]) 。当时商贸实力顶尖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 AWB 有专门帐户,并只通过 AWB 进行付款 (注 [22])。 尽管号称完全准备金的 AWB 在无担保贷款事发后蒙上阴影,十七世纪时它的声誉依旧举世无敌,同时,它的稳定与可靠也促成荷兰共和国当时的繁荣。到了 1776 年仍有 亚当 · 斯密在《国富论》里赞誉 AWB 的银行票据比法币更加优越。 要知道 AWB 的服务并不便宜:它对金币托管、开户、交易皆收取 1% 年费,并对提款收取 1.5% 的费用。但总体而言,AWB 的银行票据代表着折扣:每张票据的价值比其所挂钩的实体金属币价值高出一截。 我们预测,在面对第三方的挤兑、财产盗窃与损失风险、以及长期法规环境的不确定性时,比特币社群将日渐采纳安全性较高、无需太多信任的比特币存款的服务。 对信任需求最低的解决方案,正是那些让盗窃或诈欺极度不可行的设计方案。 延迟机制和程式化多签机制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极具说服力且牢固的托管解决方案的开端,因为它们代表前所未见的高安全水平。我们对最近被提出的多种智能合约方案充满信心,例如 Bob McElrath (注 [23]), Byran Bishop (注 [24]), 以及 Pieter Wuille (注 [25]) 各自提出的方案等等。依照这样的逻辑,越来越多的多重签名比特币贮存方案可能预示着一个更大趋势的到来。截至 2019 年十月,比特币总流通量的 32% 贮存于隐私保护性更高的 P2SH 地址格式,而 12% 则贮存于多重签名地址里 (2014 年是 0%) (注 [26])。 图 8 (插图:阿姆斯特丹威塞尔银行用来运送金币的马车) (引述:“[…] 一种交易设置方案,将用户和攻击者绑定在一起,在弱安全的热键被允许任意使用硬币之前,总是使用公共观察和延迟时间。在延迟期间,有机会启动恢复 / 回收,这可以触发更深的冷储存参数或 […] 重置延迟时间。” Byran Bishop 描述了 2019 年的多签、预签保险库计划) 2/ 企业保险 - 谨慎的信任网络 十六世纪时,随着海上贸易活动急速增长,人们需要相应的金融工具来对冲贸易带来的风险。最早的海上保险产品是 「海上贷款」,由于在船只安全返港后才还款,其贷款利率特别高。这种合约对于不了解该次航行潜在利润的投资人而言特别有用。另一种选项是 「commenda contract」,让投资人有权与船长共享成功返航的利润,这个亮点是船长自己也是投资人。一般来说,船长出三分之一的成本,投资人出四分之一。返航之后,投资人拿四分之三的利润,旅行者拿四分之一。 这两种海上保险产品都并非完美 (注 [27])。早期的保险合约在意大利开始实行,其中商人自己作为核保人,这样的模式后来催生了保户互助的互助保险合约。到了十六世纪时保险合约的使用已扩散到英国、法国、荷兰、⻄班牙。对于商人来说,索赔是一个挑战。由于服务可靠性参差不齐,若是找错了保险服务提供商,商人可能追索无门。在仍不成熟的航运市场里,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于保险业者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代理风险 - 即商人有时会过度承保、故意沉船,甚至替已经失踪的船只买保险。 在双方风险都如此巨大的情形下,商人必须缴纳高额保险费给品质高的保险服务商,而服务商们则往往选择只卖保险给可信任的商人。其他决定保险费率的因素包括保险服务商的财务状况,以及所在城市的法治文化。阿姆斯特丹和威尼斯官方就不断的尝试设立保险经纪人的牌照核发和推动公会,但始终没能流行起来。 图 9 (插图:威廉 · 凡 · 德 · 维尔德绘的一艘荷兰商船 (细节),1650 年。) 图 10 (插图:荷兰 VOC 商人和他的妻子,Aelbert Cuyp, 1640-1660。) (引述:“虽然市场上的‘传统’犯罪超过 5 亿美元,而现金容量超过 20 亿美元,但在加密货币市场里只有约 1.5 亿美元的犯罪和 5 亿美元的现金容量。”AON 董事杰夫 · 汉森,2019 年 7 月) 比特币产业里的保险业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自从 2013 年比特币挖坑兴起以来,市场上已有一些简单的保险合约产品:投资人向挖矿公司预购矿机,而挖矿公司利用这些资金来生产挖矿芯片与矿机。就像十六世纪航运时期,挖矿公司与投资人共享挖矿利润。一些比特币托管业者也开始提供保险服务,但是从网页上不明显的小字里我们发现这些保险服务往往仅限于热钱包,而热钱包里的比特币价值往往不及受托总价值的 10%。与十六世纪相同的是,比特币保险市场里同样充满风险:价格波动的风险、政府管制的风险、信息安全的风险、服务提供商可能跑路的风险等等。由于比特币有无国界交易的特性,各国政策变动的风险也必须在投资人考虑之中。成功的比特币保险业者必定对技术与营运细节了解透彻,并将责任与经营长期客户关係当作企业原则。因此,今天比特币托管业者普遍以完全准备金作自我保险的现状并不让人意外。 图 11 (图表:VOC 之前交易公司的投资资金与回报, Gelderblom & Jonker, 2004) (引述:”利率的下降显示阿姆斯特丹次级市场的成功,为了满足生产力需求潮水一般的资金涌进市场,其中最好的例子是短期贷款,这个成功背后的原因是充满活力的证券交易市场和与其相辅相成的信贷技术” - GELDERBLOM & JONKER) 图 12 (图表:VOC 股票担保下的新贷款的供应导致阿姆斯特丹利率大幅下降。Gelderblom & Jonker, 2004) 3/ 流动性高的担保作为放贷和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基础 1602 年时商人们合并了六家小公司、集中了 64 吨黄金,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 (VOC),其目标是管理与亚洲进行贸易往来的商船和航运,并且 VOC 当时享有荷兰政府允许的垄断特权 (注 [28])。 此垄断情形甚至让 VOC 在八十年战争里也扮演了重要的军事与经济角色。1604 年东印度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让大众认购股票,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首次公开募股,并成功完成募集的案例 – 荷兰超过 2% 的人口认购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份 (注 [29])。为了维护市场信息透明,该募集采取记名股票以及规范清楚的股票所有权和转移方式 (注 [30])。1610 年,东印度公司完成首次股息发放。 VOC 股票高度流通,成为理想的抵押品:在 VOC 成立数个月之内,价值 27600 荷兰盾的 VOC 股票就被用来当作囚犯交换的筹码。1607 年一名贵族以价值 3000 荷兰盾的 VOC 股票作为抵押贷款 2000 荷兰盾,利率为 8% (贷款价值比 66%)。VOC 股票抵押市场非常的活跃,但因为不是公开市场所以留下的记录不多。1623 年政府针对债务违约后抵押品清算的流程制定规范,到了 1640 年代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已常规的进行 VOC 股票回购交易。 由于以 VOC 股票作为抵押品大受欢迎,阿姆斯特丹的抵押贷款市场利率从 1596 年的 8% 下降到 1620 的 6% 以下。另外,VOC 股票市场的高流通性使其成为十七世纪蓬勃发展的衍生品 — 远期合约 (包含做空)、期权合约、回购合约 – 的标的资产。历史学家 L.O.Petram 在他针对 VOC 所撰写的论文里总结:「在 1630-1650 年之后,投资人普遍对次级市场更感兴趣,而不是 VOC 本身的贸易行为。(注 [31])」 图 13 (图表:我们的假设是,衍生品市场将围绕着那些经济中对价格最敏感的行业 (即企业需要对冲风险的经济产品) 发展。) (引述:到 1580 年代,年金体系已经足够完善,可以作为可靠工具面向多元化的公众,包括商人、寡妇、孤儿和慈善机构。” GELDERBLOM & JONKER, 2004) (“年金可以用于多种用途,特别是作为继承人之间结算余额的一种手段…… 在安特卫普周遭,异常的城市增长以及市民的广泛参与,对土地和信贷的區域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林伯杰和德维吉尔德,2018 年) 目光移到今天,我们将发现比特币投资者与过去的 VOC 股票持有者有相同之处:他们通常都看重长期趋势、对比特币 / VOC 股票的资产配置比例很大、避免贩卖这些资产以免被征资本利得税、并且他们大多是有高度投资野心的年轻人。我们预期未来以比特币作为抵押来贷款的现象将会愈趋普及 (注 [32])。我们同样看好比特币衍生性商品市场,因为它能帮助比特币产业里的企业在追求持续增长的同时,能订定精准的风险管理策略。我们提出的假说是:受到价格波动影响最大的产业将发展出最大的衍生性商品市场,例如十六世纪的阿姆斯特丹、1980 年代的农业与贵金属市场。明天的比特币市场或许也将遵循这样的轨迹。 4/ 在通货紧缩的世界里获取资本 所谓的年金合约是一个以定价贩售的合约,给予受保人每隔一定时间收到一定款项的权利。以年金替代贷款的现象从十四世纪开始变得频繁,因为它并没有违反天主教会的高利贷禁令 (注 [33])(从十六世纪开始,法律普遍允许以偿还合约剩余价值的方式来终结年金合约)。年金合约往往用于给资本密集且对风险承受度低的企业、农场,或是地方政府等提供资金。在十四世纪的低地国里逐渐分化两个新的经济阶级:海岸边的地主由于砂质土壤与频繁淹水,往往过度贷款导致土地遭到政府没收;在相对稳定的法兰德斯地区,地主以发放年金的方式募资加速企业成长 (通常用作开发房地产),而年纪大的居⺠则购买年金作退休后收入。年金可以被交易,因此成为受到城市居⺠欢迎的投资工具。在荷兰起义爆发、海上贸易带来的收入日渐增加后,政府借助发放年金的方式向大众募资,用以保护城市居⺠。 之所以年金比共同人寿保险 (十八世纪时在英国出现) 更早普及的重要原因是:后者要求受保人对保险机构高度信任 – 受保人必须一辈子都相信这些机构,并且他们也没办法通过赎回抵押品来终结合约。当然这其中也有文化的因素:客户更倾向于下注于长寿 (年金) 而非短寿 (保险)。 刚过十周年生日不久的比特币在借贷服务方面成长、运行良好。据 Genesis Capital 报告显示,自该基金 2018 三月成立以来,共承接了总价值 20 亿美元的等值比特币借贷(注 [34])。这些需求来自避险基金、持有比特币存货的企业和比特币交易市场里的散户。另外,我们观察到了六百年前荷兰城市里的年金服务与今日 IEO (首次交易平台发行) 平台币之间的相似之处(注 [35])。例如,交易所 Bitfinex 发行平台币 LEO,在法规制度不明确的艰难时期提振市场流动性,同时也有助于降低 Tether 流动性问题所带来的风险(注 [36])。LEO 具有年金的属性,因为 Bitfinex 提供随时、无条件以市场价格购回 LEO 的服务。其他海外交易所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币安交易所发行 BNB (币安币)、火币交易所发行 HT (火币积分)、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 FintruX 发行 FTX token(注 [37])。虚拟货币交易所往往拥有依赖其核心服务的忠诚用户,而这些平台币实现了平台向大众借款的功能。 拿十六世纪时屡遭入侵的荷兰城镇和唯利是图的荷兰商人作为类比,我们预期海外交易所发行类似年金的平台币将继续广受欢迎,而虚拟货币交易将持续风靡千禧一代。事实上,这些平台币是虚拟货币市场里简单的保险合约设计。我们预期未来虚拟货币市场里将出现寿险公司,或许将提振日渐衰弱的寿险产业。研究一再显示,通货膨胀会抑制市场对寿险的需求。因此,若有一天比特币被广泛的接纳为高度保值的投资工具,寿险产业自然而然将再现繁荣。 (引述:“IEO 就像高盛 (Goldman Sachs) 闯进纳斯达克 (Nasdaq) 一样。这是一个新的筹资方式可能会改变金融业的现状。但监管必须出台。” 史蒂芬 · 奈拉约夫,Alchemist 首席执行官,2019 年 6 月) 图 14 (资料来源:寿险总裁协会第六次年会,iii.org, ycharts) (引述:”通胀上升 1 个百分点,人均实际人寿保险净值将下降 1.20%。”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大卫 · 巴贝尔,1981 年) 四:结语 Eric Weinstein (Thiel Capital 董事总经理) 最近表示,所谓「好想法击败平庸的想法」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匹配的想法击败不匹配的想法」 注 [38])。这样的说法如同达尔文主义的逻辑:一个想法能起飞与否取决于其所依赖的环境条件是否成熟。 确实,历史显示想法本身的品质并不足以保证其被社会广泛采纳。历史上首度提出蒸气引擎原理的人是⻄元一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但蒸气引擎的商业化普及还要等到一千六百年之后;可移动式的印刷机早出现在十四世纪的韩国,但要等到十五世纪约翰内斯 · 谷登堡发明印刷术时才引发了革命;维京人比哥伦布和哈德逊早数百年登陆美洲。换句话说,好的想法往往会因为环境的因素而无法普及,所谓「生不逢时」。 但是每过一阵子,一旦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变革就如同星辰连线一般,促成整个社会同时接纳许多高品质的想法,并触发壮观的连锁效应,彻底重塑社会。新教革命正是这样的时刻:许多想法同时发芽、 思想叛逆者数量激增、社会伤口愈合,一整个时代的创业家共同创造一系列的金融与经济革新。五百年前发生的事情可能将再次发生。 今天,我们观察到以千禧一代为主的广泛社会对于央行、国家干预主义的批判。同时,技术人员马不停蹄的开发出能够挑战经济现况、破旧立新的工具。研究报告预期千禧一代在十年内将成为收入最高的一代,而这群拥抱科技、经历过 911 事件的人们拥有加密技术进行自我防御的能力。除此之外,比特币生态圈正全面迈向成熟,尤其在存款、保险、借贷、衍生性商品,与早期型态的寿险方面。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发展下去,以比特币为基础的、层层堆叠的协议与技术将成为全球经济引擎,取代目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比特币改革,你准备好了吗? (引述:「如果一个新创公司的潜力正比于其竞争对手的规模与无能程度的乘积,则世界上最成功的新创公司将与国家、政府直接竞争。这不是不可能,这是虚拟货币正在做的事情。」— YC 联合创始人 Paul Graham 写于 2019 八月) 图 15. YC 联合创始人 Paul Graham 的推文 五:附录:聚焦在低地国的简明宗教改革编年史 1 / 早期的异议 西元 1511 年,来自鹿特丹的伊拉斯莫斯(Erasmus)出版了广受欢迎的《愚人讼》(Praise of Folly),一部对天主教教会的大胆嘲讽 注 [39])。六年后的 1517 年,马丁.路德带着他的〈九十五条论纲〉— 针对天主教教会寻租的严厉批判 — 进入公众视野 (注 [40])。数个月内,数以千计的〈九十五条论纲〉副本已经在欧洲流通。为了回应这项反对天主教教义而广为人知的异端思想,第一次的焚书就发生在 1521 年 (注 [41])。在 1522 年,时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查理五世(King Charles V)在低地国(现今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一带)成立了专责压迫异端的宗教裁判所 (注 [42])。在 1523 年,我们见证了第一次对异端的火刑 (注 [43])。查理五世在 1535 年对所有的异端处以死刑,并于 1539 年对在根特(Ghent)反对他的抗税活动采取了严厉的措施。 在这段时期,没有任何社会阶层可以免于政治压迫;即便是虔诚的佛莱明(Flemish,现今比利时的北部地区)天主教徒杰拉杜斯 · 麦卡托(Gerardus Mercator,以其 1569 年的世界地图而闻名的制图学家),也在 1543 年被宗教裁判所起诉,并且被关押在监狱长达七个月直到他因证据不足被释放。同年,哥白尼(Copernicus)出版了他的日心说,而来自佛莱明的解剖学家维萨里(Vesalius)则根本地挑战了盖伦(Galen)的解剖学模型,这是一千五百年以来的首次。 西元 1548 年,人道学者 Christoffel Plantijn 移居安特卫普,而他的出版社将迅速闻名于全西欧 (注 [44])。西元 1555 年第一个地下清教徒市政府成立。 图 16 (插图:在他的画作《愚人之船》(1500) 中,希罗宁姆斯 · 博施将神职人员置于聚光灯下。这首讽刺诗的灵感可能来自于 1497 年的诗 Stultifera Navis,诗的前言中写道:“谁登上了愚人之船,驶向地狱,又笑又唱。“) 2 / 公开逆反 1559 年,哈布斯堡(Hapsburg)的国王离开布鲁塞尔前往西班牙,之后他同父异母的妹妹玛格丽特成为荷兰总督。1566 年被称为 “奇迹年”。一开始,佛兰德斯贵族与荷兰总督分享了一份不起诉请愿书,得到了温和的反应。受鼓舞的新教派系开始在教堂内布道,并伴随着后来被称为圣像破坏的破坏行为。地方休战是在没有总督同意的情况下达成的,新教徒被允许在安特卫普城墙内的 6 个教堂传教 (注 [45])。那年晚些时候,新教徒 (geuzen) 军队的失败开始使权力向有利于保皇党的方向倾斜。 (引述:“在这一地区 (佛兰德斯),加尔文派传教士的胆大妄为已发展到如此地步,以至于他们在布道中告诫人们,光撤除心里全部的偶像崇拜是不够的;也要从他们眼前除掉。他们似乎是在一点一点地试图让他们的听众明白,有必要掠夺教堂、废除其所有的形象。” 西班牙政府官员,1566 年) 图 17 (插图:荷兰民族被西班牙人攻击的寓言。作者:Joannes Gijsius 1616) 图 18 (插图:鸟瞰安特卫普 1572 年阿尔瓦城堡的风貌。来源:Civitates Orbis Terrarum I) 3 / 镇压 1567 年,西班牙阿尔巴公爵率领一万名西班牙老兵抵达荷兰 (注 [46])。他建立了一个 “血族法庭”,在他担任荷兰总督的六年里,一些人认为他要为一万八千人的死亡负责 (注 [47])。到达荷兰后,阿尔巴提高了税收,并开始在城市边缘建造一座巨大的堡垒,于 1572 年完工。这个笔尖状的城堡成为 “16 世纪最受研究的城市设施之一” (注 [48])。三年后,西班牙王室陷入财政困境,停止向低地的雇佣军支付报酬。1576 年,在安特卫普城堡指挥官桑丘 · 德阿维拉的指挥下,这些雇佣军洗劫了安特卫普城 (注 [49])。这种 “西班牙式的愤怒” 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暴行之一,7-10% 的人口在三天内被谋杀,一千所房屋被摧毁。 尽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遭到了激烈的抵抗,包括对西班牙城堡的部分破坏,1585 年,安特卫普市向西班牙投降,所有的新教徒都被给予四年的时间来处理他们的事务并离开这座城市。根特和布鲁塞尔也是如此。在安特卫普被洗劫后的 20 年里,这个城市近 50% 的居民移居国外 (注 [50])。欧洲最强大的经济体刚刚经历了一次心脏病发作:下个世纪,安特卫普的工资水平仍比莱顿 (Leiden) 低 35% (注 [51])。 图 19 (插图:这幅来自 1580 年的蚀刻画展示了西班牙入侵者是如何威胁荷兰人的。狮子是与荷兰有关的象征) 4 / 荷兰、新阿姆斯特丹、纽约 安特卫普和荷兰南部其他地区的陷落,帮助开启了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代,大约 5 万到 10 万佛兰德人涌入荷兰 (注 [52])。同時,作為相對宗教自由的英國也迎來一波波人口移入 (注 [53])。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和征服,西班牙帝国内部已经衰弱 (部分是由于近亲繁殖的自然结果) (注 [54]),它强有力的以等级为基础的规则被证明无法与荷兰和英国经济的灵活、有活力和以商业为导向的组织相匹敌。一方面是宗教和商业上的宽容,另一方面是被水环绕的可防御的领土,这被证明是成功的秘诀。在接下来的 200 年里,荷兰和英格兰走在经济创新和增长的前沿。 1579 年,荷兰北部各省聚集在一起签署乌得勒支联盟,在这个联盟中,他们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该文件宣布了荷兰领土上完全的宗教自由,这种自由也将在新阿姆斯特丹得到尊重。1588 年,强大的英吉利海峡舰队被摧毁后,西班牙放弃了征服英格兰的企图。1602 年,安特卫普移民德克 · 范 · 奥斯等人创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范 · 奥斯还资助了亨利 · 哈德逊 1607 年的北美探险,在世界上最古老的股票凭证上签名,并与他人共同创立了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银行 (1609 年)。同年,西班牙和荷兰共和国签订了和平条约。1620 年,清教徒前辈们乘坐“五月花” 号船,在荷兰的莱顿城定居下来,他们在自己的祖国英格兰找到了宗教不宽容的避难所。1621 年,佛兰芒 - 荷兰商人威廉 · 乌塞林克斯获得了斯塔顿公司的许可,成立了荷兰西印度公司(WIC),垄断了北美的勘探。1624 年,第一批荷兰移民到达曼哈顿外的总督岛。1626 年,瓦隆 · 彼得 · 米努伊特从伦纳普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并选择它作为新荷兰的首都——那时它还是一个纯粹的商业企业。1638 年,手稿被走私出意大利后,伽利略以日心说为中心的《两门新科学》在荷兰出版。1643 年,艾萨克 · 乔戈斯估计曼哈顿的人口为 500 人,当地使用的语言为 18 种 (注 [55])。1644 年,英国诗人约翰 · 弥尔顿出版了《论出版自由》,这是一本捍卫言论和表达自由的哲学着作。1654 年,一小群葡萄牙裔犹太人抵达曼哈顿,在犹太社区向欧洲委员会请愿后,新阿姆斯特丹州长彼得 · 施托伊弗桑特 (Peter Stuyvesant) 最终同意让他们留下来,为未来的非荷兰定居者树立了一个受欢迎的先例 (注 [56])。1664 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军队占领并改名为纽约,当时人口为 9000 (注 [57])。1665 年,斯宾诺莎的老师、佛兰德难民 Franciscus Van Den Enden 出版了《自由政治论文》,在书中他为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平等主义、废奴主义和直接民主进行了辩护。1683 年,英国伯爵汤玛斯 · 东安被任命为纽约州州长,负责推广那里的圣公会教堂——但他从未成功 (注 [58])。1689 年,约翰 · 洛克出版了《关于宽容的一封信》,其中斐洛斯 · 考法为宗教宽容提出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观点。1777 年,纽约通过了第一部没有任何宗教机构的州宪法,成为唯一一个公務人員不需經過宗教测试的革命州 (注 [59])。 图 20 (图表:“1631 年,财产价值超過 ƒ100,000 的商人有超過一半来自荷兰南部。) (引述:“1600 年后荷兰的事态发展与人们普遍认为的政府公债作为二级市场起源的重要性背道而驰。VOC 股票,而不是政府债券,提供了关键的突破。” GELDERBLOM & JONKER, 2004) 图 21 (插图:新荷兰地图 - 荷兰人的存在是目前已知的纽约市地区最大的。) (引述:“在一切自由之上,请给我自由,让我知道,让我表达,让我根据良心自由地辩论。” 约翰 · 弥尔顿, 1644) (引述:“本公约进一步 […] 决定、宣布在本州內任何人都将永远被允许从事宗教职业和進行宗教崇拜,不得有任何歧视或偏爱。” 纽约州宪法 1777 年) 后记 图 22. 勃鲁盖尔的 “狂欢节和大斋节之间的战争” 油画作品 在勃鲁盖尔的 “狂欢节和大斋节之间的战争” 的油画作品中,展示了一对已婚夫妇。男人背着一个袋子,象征着自私和不完美;女人背着一盏没有点亮的灯笼,象征着缺乏智慧。在一名小丑的伴随之下,夫妇俩相互扶持,漫步离去。在分析画中的象形符号后,我们得到了一条支持改革前景的信息:尽管普罗大众无法达到知识阶级所希求他们的启蒙,他们通常不会搅和在知识阶级里部落主义式的互怼和群战。这种脱离并不是普遍的冷漠导致的,而是对和平家庭生活和个人经济进步的务实兴趣。 在勃鲁盖尔的书中,我们对人类状况的长期改善持同情乐观的态度,包括今天的比特币改革。诚然,任何争论的双方都充满了偏见和错误的判断,但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就可以卸下偏执和狂热的包袱,点亮理性的明灯。 历史的旅程蜿蜒曲折,在一次次的分叉中通向更具潜力的世界。 六:参考资料 [1]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Authors:Robert B. Ekelund, Jr., Robert F. Hébert, and Robert D. Tollis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10, No. 3 (June 2002), pp. 646-671.: 注脚 1 [2] 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一词常被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使用,至少从 1984 年开始,出现在由 Group of Twenty Four 发表的报告 “A Revised Program of Action Towards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 中: 注脚 2 [3] 参阅 Dittmar & Seabold, ‘Gutenberg’s moving type propelled Europe towards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LSE Business Review, 2019.: 注脚 3 [4] 例如 Basil S. Yamey, ‘Notes on the Origin of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1947.: 注脚 4 [5] 参阅 Lois Ann Swanick, ‘An Analysis of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in the Age of Exploration,’2005.: 注脚 5 [6] 参阅 Dittmar&Seabold,出处同注 3: 注脚 6 [7] 十六世纪时,欧洲境内贸易活动大幅增加,收入弹性成长,对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显著成长。经济发展进步的区域能够以较低价格提供较高品质的产品,自然而然将需求从较为落后的区域那里吸引过来。’Wee, H. V. D.,’Structural Changes and Specialization in the Industry of the Southern Netherlands, 1100-1600,’p. 216, 1975.: 注脚 7 [8] 参阅’Millennials + money:The unfiltered journey,’Facebook,2016.: 注脚 8 [9] 来源’18th Annual Transamerica Retirement Survey,’2018.: 注脚 9 [10] 来源’Bitcoin is a Demographic Mega-Trend: Data Analysis,’Spencer Bogard, 2019.: 注脚 10 [11] 来源 来源’Coming of age, how millennials are becoming a growing economic force,’Snapchat, 6/18/2018.: 注脚 11 [12] 1990 年代初期,密码朋克社群已清楚的认知到加密技术提供的隐私保护和人权保护之间的关係。Phil Zimmerman 在 1991 年写道 ‘当强加密技术普及,政府将更难将其定罪。因此使用 PGP 技术有助于维护民主。’另外,Eric Hughes 于 1993 年写道’如果我们想要有任何隐私权,我们就必须捍卫它。[…] 密码朋克做的事情就是写代码。我们知道会需要有些人来开发保护隐私权的软件,而我们就是那些人.’.: 注脚 12 [13] 来源 Swire, Hemmings, Kirkland, ‘Online Privacy and ISPs,’2016; letsencrypt.org, 12/31/2019.: 注脚 13 [14] Zhang, L., Zhao, L., Wang, Z., & Liu, J. 于’WiFi Networks in Metropolises: From Access Point and User Perspectives.’ (2017) 一文提到’数据显示今日的大都会里已有高密度的无线存取点,它们提供几乎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存取。[…] 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车辆和运算能力越来越强的个人行动装置将实现行动无限存取点的功能,共同建立并维护大都会层级的无线网状网路.’.: 注脚 14 [15] 出自 Bitcointalk Forum, 2011 年五月。后来因 Casascius 推出的实体比特币而普及: 注脚 15 [16] New York Times, 4/11/2013, Nathaniel Popper 采访: 注脚 16 [17] 参阅 Shiu-Kai Chin, ‘High-Confidence Design for Security: Don’t Trust - Verify,’1999: 注脚 17 [18] 参阅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ust,_but_verify : 注脚 18 [19] ‘I AM HODLING,’GameKyuubi, 2013 十二月于 Bitcointalk.org: 注脚 19 [20] 可能出处为 2014 年 reddit.com 上的一个讨论,标题为’PSA: if you don’t own your private keys, you don’t own your bitcoin.’另一个可能出处是 Andreas Antonopoulos.: 注脚 20 [21] 后来,AWB 违背自己的规章,私自放出无担保贷款给阿姆斯特丹市议会、荷兰政府、荷兰东印度公司。到 1669 年时 AWB 只保有 57% 的准备金水平。这些高风险的放贷行为最终造成了 AWB 的消亡。资料来源:“How Amsterdam got Fiat Money,” Quinn & Roberds, 2010.注脚 21 [22] 来源 https://www.beursgeschiedenis.nl/en/moment/the-bank-of-amsterdam/ 注脚 22 [23] Bob McElrath, “On-Chain Defense in Depthm” 01/25/2019 于 Bitcoin Switzerland 的演讲。注脚 23 [24] Bryan Bishop, “Bitcoin Vaults with anti-theft recovery/clawback mechanisms,” 08/07/2019 给比特币开发者的电邮。注脚 24 [25] Wuille, “Miniscript,” 08/19/2019 给比特币开发者的电邮。注脚 25 [26] h.info注脚 26 [27] 来源 Kingston,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marine insurance, 1350-1850,” 2014.注脚 27 [28] 结果空前成功。1669 年时,VOC 有 50 条商船,40 条护航用的战船,并雇用 20,000 人。来源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Technology,” Roy S. Freeman, 2006.注脚 28 [29] 来源 “Completing a Financial Revolution: The Finance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Trade and the Rise of the Amsterdam Capital Market, 1595-1612,” Gelderblom & Jonker, 2004.注脚 29 [30] 随着时间推移,阿姆斯特丹证交所开发出了一种握手协议来安全的执行交易。交易员 Joseph de la Vega 于 1688 年描述 “证交所的一个成员张开他的手,另一个成员将其手中股票取走,从而完成一个预定价格的股票交易,并由二次握手确认交易。一个新的握手示意一张新的卖单,然后买方出价。再一次次的握手中交易员手掌发红了起来。” 引述自 Roy S. Freeman 的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Technology,” p.4. 注脚 30 [31] 来源 “The world’s first stock exchange: how the Amsterdam market for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shares became a modern securities market, 1602-1700,” L. O. Petram, 2011.注脚 31 [32] 或许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提到 1607 年以 VOC 股票抵押贷款的贷款价值比 66% 与 Unchained Capital 比特币抵押贷款所采用的贷款价值比。https://www.unchained-capital.com/loans/ 注脚 32 [33] 参阅 “The Use of Perpetual Annuities in Rural Brabant in the Fifteenth and Sixteenth Centuries,” Limberger & De Vijlder, 2018. 自 16 世纪以来,法律通常担保以现金价值赎回年金 - 让年金这样的产品类似于借贷。注脚 33 [34] 参阅 genesiscap.co, “Digital Asset Lending Snapshot” 2019 Q3 Insights. 注脚 34 [35] 参阅 Gertrude Chavez-Dreyfuss, “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 Flourish in Crypto Market,” 6/20/2019. 注脚 35 [36] 参阅 https://www.bitfinex.com/wp-2019-05.pdf 和 https://leo.bitfinex.com/. 注脚 36 [37] 参阅 https://www.binance.com/resources/ico/Binance_WhitePaper_en.pdf. 注脚 37 [38] 参阅 https://twitter.com/EricRWeinstein 于 8/24/2019 的推文注脚 38 [39] “1536 年时《愚人讼》已有 36 种不同的拉丁文版本,” 出自 Egbertus Van Gulik “Erasmus and His Books” (2018) p.118.注脚 39 [40] “梵蒂冈文献指出 1512 年时,富裕的银行家族,例如德国的 Fuggers 家族,成为赎罪券收据和其他税务收据的收款者。随著中世纪时间推演,税的种类越多、对人民的负担越来越沉重。原本暂时性的税改为永久的税,并且针对了最富裕的教堂成员出现了许多新的税种。[…] 除了赎罪券的市场以外,也有大量证据显示同样的寻租行为存在于婚姻市场里。内婚制与婚姻法规被操纵、赎罪诺言被加诸于婚姻契约里,以便将租金最大化。” 出自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22, p. 656.注脚 40 [41] 来源 Inge De Moor, “De kracht van het protestantse woord: Het succes van de hagenpreken in Antwerpen en Gent,” 2010. 注脚 41 [42] 来源 Amy Eberlin, “Flemish Relgious Emigration in the 16th/17th Centuries.” 注脚 42 [43] “荷兰的反异教徒法规的压抑性冠绝全欧洲 - 1523 到 1566 年间至少 1300 人被处决、数千人被起诉、罚款或是放逐。” 出自 Judith Pollmann, “Countering the Reformation in France and the Netherlands,” 2006. 注脚 43 [44] Plantjin 移居安特卫普的动机是 “就我想开始做的生意而言,世界上没有其他城市可以提供给我更多资源了。安特卫普很容易到达;各国都在这个市场进行贸易;做生意不可或缺的各种原物料都能在这里找到;各行各业的工匠都能在这里轻易的找到、指导。” 来源: “From Antwerp and Amsterdam to London: The Decline of Financial Centres in Europe,” Peter Spufford, De Economist 154, 2006, p.155. 注脚 44 [45] 参阅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promise_of_Nobles. 注脚 45 [46] 这徵征著八十年战争 (荷兰独立战争) 的开始。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西班牙将陆续派遣 140,000 名士兵到荷兰作战。1574 年尖峰时西班牙的法兰德斯军团一共有 86,235 名士兵。来源: Geoffrey Parker, “The Army of Flanders and the Spanish Road, 1567-1659,” 2004. 注脚 46 [47] 参阅 “The Spanish Road to the Netherlands,” Geoffrey Parker, 2012. 注脚 47 [48] Source “Cities at War in Early Modern Europe,” Martha Pollak, 2010, p.14. 注脚 48 [49] 谣言指出一艘载有西班牙士兵薪资的黄金舰队被名为海上乞丐的荷兰私掠舰拦截,给安特卫普失陷提供了一个理由。参阅 “From Criminal to Courtier: The Soldier in Netherlandish Art 1550-1672,” David Kunzle, p. 145. 注脚 49 [50] 来源 “Antwerpen in de tijd van de Reformatie,” Guido Marnef, 1996, p.25: https://www.dbnl.org/tekst/marn002antw01_01/ 注脚 50 [51] 参阅 “Prices and wages as development variables: A comparison between England and the Southern Netherlands, 1400–1700,” 1978, p. 93. 部分原因是荷兰共和国 (1587-1863) 针对任何抵达安特卫普货品实施进口通行费,导致安特卫普的总体经济水平直到 1850 年代才重新回到其 16 世纪达到的顶峰状态。参阅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werp#Historical_population. 注脚 51 [52] 例子包括 Justus Lipsius (莱登大学第一任院长), Dirck van Os, Franciscus van den Enden (斯宾诺莎的老师), , Judocus Hondius (新世界的製图师)。另外,参阅 St. Andrews Institute 提供的数据,以及 Heinz Schilling 的 “Innovation through Migration: The Settlements of Calvinistic Netherlanders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Central and Western Europe,” 1983. 注脚 52 [53] 参阅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domestic material culture and French immigrant identity in early modern London,” Greig Parker, 2013. 注脚 53 [54] 参阅 “The Role of Inbreeding in the Extinction of a European Royal Dynasty,” 2009. 注脚 54 [55] 来源 Collin Woodard, “American Nations,” 2011.注脚 55 [56] 参阅 Paul Finkelman, “The Roots of Religious Freedom in Early America: Religious Toleration and Religious Diversity in New Netherland and Colonial New York,” 2012. 注脚 56 [57] “公爵的殖民地 (今天的曼哈顿) 或许是新世界里最多种语言混合的地方了。除了荷兰归正会的多数人,若实施人口普查我们会发现有来自荷兰与瑞典的路德教派信徒、来自法国的加尔文主义信徒、长老会信徒、清教徒、分离主义者、浸信会信徒、重浸派信徒、贵格会信徒、以及来自不列颠群岛或其他地方的其他新教宗派信徒,还有一小群犹太教信徒以及天主教信徒。[…] 新荷兰 (今天的曼哈顿) 之所以能实现如此高度的宗教包容几乎没有特定的理论或哲学依据。这样的包容是从一种需求里诞生的 - 人们需要在一个刚刚开发的边境上生活,并且鼓励相互的贸易与商业活动。简单来说,荷兰西印度公司将世俗的成功至于神学统一之上。” Finkelman, 2012. 注脚 57 [58] 参阅 Finkelman, 2012. 注脚 58 [59] 参阅 Finkelman, 2012. 注脚 59
种种原因延迟了 8 月份的总结,其实牛市这个话题在 8 月的时候就想写一写的,因为整个 7 月份资本市场基本都是在上涨状态,朋友圈、微博都有很多人在晒投资收益的。 回想起今年的 3 月和 4 月份,那时候大家都还在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股市暴跌的恐惧中,估计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短短几个月之后,大家对现实生活来了一个 180 度的大转弯,然后一路喊着:牛市来了。 经历过 7 月份的上涨,8 月初就开始了调整。虽然身处牛市,但是很多人还是出现了亏损,尤其是今年刚刚进入市场的新人,大家带着对牛市赚钱的憧憬进来,然后充值,被套,最后割肉离场。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一句话: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 通过我在支付宝的基金收益也能看出一二,7 月份上涨收益最多,8 月份虽有回调但是整体是盈利的,但盈利的前提是入场早,那些在 7 月份高点入场的朋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 支付宝收益月图 总结这次资本市场的上涨原因无非是全球央行大放水,疫情得到控制后生产生活开始恢复,大家的信心又回来了。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这次疫情和资本市场的上涨,我们可以找得到无数多的原因,但是真的身在其中的时候,疫情期间能够保持乐观、3 月份资本市场大跌敢于抄底的人总是少数。 交易的反思 而对于 3 月份的大跌,我也只是进行了指数基金很少的买入,依旧还是按照之前的定投计划进行的定投,所以整体上没有吃到本次下跌抄底带来的利润。这也是我需要反思的地方,在市场极端行情出现的时候要勇敢的进行判断并把握机会,买入优质资产然后等待时间带来的红利。 就像巴菲特说的那样: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在交易的过程中,这样的操作或者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反人性的,而如何看待人性中的这些缺点,并且克服它,然后进行理性的抉择。我想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纵观过去的 7、8 月,A 股、港股、美股、数字货币等交易市场都有着很好的机会,但是在交易过程中我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阅读 阅读的一本交易相关的书,作者人称 T 神,现任富达低价股基金掌舵人,被誉为彼得·林奇接班人。 在书中作者讲投资心理,投资盲点等等。就像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拿小钱可能更多的是参与赌,以小博大,而大钱则需要细思,要考虑分险、安全性、可操作性等等。这也是投资路上每个人需要学习的东西。 后记 2020 年已经过了 2/3,接下来的 9 月,继续努力。 不过现在,投资专家们更关注乔尔·蒂林哈斯特的一举一动。他不仅是林奇亲自选定的衣钵传人,更保持了惊人的近30年的成功选股纪录。1989年,蒂林哈斯特创建了富达低价股基金,从那时起到现在,该基金年平均回报率高达13.8%,规模成长到了400多亿美元。')
前言:什么是ARTS? ARTS 源于耗子叔在极客时间的专栏《左耳听风》打卡活动。 Algorithm:每周至少做一个 Leetcode 的算法题。主要是为了编程训练和学习。 Review:阅读并点评至少一篇英文技术文章。主要是为了学习英文,如果你的英文不行,你基本上无缘技术高手。 Tip:学习至少一个技术技巧。主要是为了总结和归纳你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知识点。 Share:分享一篇有观点和思考的技术文章。主要是为了建立你的影响力,能够输出价值观。 Algorithm 20. 有效的括号 给定一个只包括 '(',')','{','}','[',']' 的字符串,判断字符串是否有效。 有效字符串需满足: 左括号必须用相同类型的右括号闭合。 左括号必须以正确的顺序闭合。 注意空字符串可被认为是有效字符串。 示例 1: 输入: "()" 输出: true 示例 2: 输入: "()[]{}" 输出: true 示例 3: 输入: "(]" 输出: false 示例 4: 输入: "([)]" 输出: false 示例 5: 输入: "{[]}" 输出: true Python 3 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isValid(self, s): while '{}' in s or '()' in s or '[]' in s: s = s.replace('{}', '') s = s.replace('[]', '') s = s.replace('()', '') return s == '' Review MessageMock : 优雅的模拟 Objective-C 方法 开源地址:MessageMock 在代码测试中,对于一些不容易获取的对象,可以虚拟(mock)出一个对象来帮助完成测试。在 iOS 中,已经有 OCMock 这样比较有名的开源框架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 OCMock 在使用上的问题是比较繁琐麻烦,测试一个小的功能可能在使用上也比较麻烦。本文为这种场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基于 objc_msgSend 来进行方法的“模拟”和“校验”。 MessageMock 通过任意[target selector]调用命中目标方法: 修改目标方法返回值、参数 验证目标方法返回值、参数 跳过目标方法调用 获取目标方法命中次数 Tip GitHub Readme Stats 一个可以自己部署的服务,生成个人 GitHub 账户的统计,可以插在自述文件里面。如图所示,你还可以自定义卡片样式和内容。 Share SHA-256 的原理(英文)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步步演示 SHA-256 算法,如何将字符串变成一个256位的哈希值。
前言:什么是ARTS? ARTS 源于耗子叔在极客时间的专栏《左耳听风》打卡活动。 Algorithm:每周至少做一个 Leetcode 的算法题。主要是为了编程训练和学习。 Review:阅读并点评至少一篇英文技术文章。主要是为了学习英文,如果你的英文不行,你基本上无缘技术高手。 Tip:学习至少一个技术技巧。主要是为了总结和归纳你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知识点。 Share:分享一篇有观点和思考的技术文章。主要是为了建立你的影响力,能够输出价值观。 Algorithm 两数相加 给出两个 非空 的链表用来表示两个非负的整数。其中,它们各自的位数是按照 逆序 的方式存储的,并且它们的每个节点只能存储 一位 数字。 如果,我们将这两个数相加起来,则会返回一个新的链表来表示它们的和。 您可以假设除了数字 0 之外,这两个数都不会以 0 开头。 示例: 输入:(2 -> 4 -> 3) + (5 -> 6 -> 4) 输出:7 -> 0 -> 8 原因:342 + 465 = 807 Python3 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addTwoNumbers(self, l1: ListNode, l2: ListNode) -> ListNode: a = ListNode() # 保留完整的链表 l3 = a # 保留完整的链表 c = 0 # 进位 while l1 or l2: x=l1.val if l1 else 0 # 没有下一节点时取0 y=l2.val if l2 else 0 tmp = x+y if tmp+c <10: l3.next = ListNode(tmp+c) c=0 # 不进位,清零 else: l3.next = ListNode(tmp+c-10) c=1 # 进位,进1 # print(tmp) # print(l1) # print(l2) if l1: l1 = l1.next # 进入链表的下一节点 if l2: l2 = l2.next # 进入链表的下一节点 l3 = l3.next if c==1: l3.next = ListNode(1) # 最后一个进位增加一个末尾节点,元素为1 return a.next # a的第一个是0,因此去头节点 Review iOS Crash 分析攻略 本文主要从 Crash 日志渠道、Crash 捕获的原理、看懂 Crash 日志、Crash分析方法 等角度向大家普及下 Crash 原理及分析的思路。 其中讲到的知识点有:Mach异常、UNIX信号、常见 Crash 错误码、Mach-O、汇编等。 Crash 定位的过程是不断追溯 Crash 现场发生了什么的过程,通过对 Crash 日志的原理和内容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定位应用崩溃问题。 然而现实中可能还是会有些疑难的 Crash 不易定位,是因为 Crash 日志其实也并未保存了 Crash 现场最全的信息,更进一步的优化就是丰富 Crash 日志的信息,让我们获取更多的 Crash 现场信息, 比如 KSCrash 这个框架在这块做了一些努力。这些开源项目的代码是值得学习的。 参考&引用&拓展阅读 总线错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0%BB%E7%BA%BF%E9%94%99%E8%AF%AF 书籍:《深入解析 Mach OS X & iOS 操作系统》 崩溃捕获系统的原理: https://junyixie.github.io/2019/09/28/CrashMonitorSystem/ 分析iOS Crash文件: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8854 iOS开发同学的arm64入门: https://blog.cnbluebox.com/blog/2017/07/24/arm64-start/ SIGSEGV 和 SIGBUS: https://www.cnblogs.com/charlesblc/p/6262783.html?spm=ata.13261165.0.0.26cd7529Cecpmj iOS 调试进阶:https://zhuanlan.zhihu.com/c_142064221 KSCrash:https://github.com/kstenerud/KSCrash PLCrashReporter: https://github.com/microsoft/plcrashreporter Tip Ten Useful Git Log Tricks 简洁的方式查看 git log --oneline 此命令可帮助您以更简洁的方式查看提交。它会将每次提交压缩到一行,并且只有很少的信息,例如较短的提交哈希,提交消息。 按日期查看 git log --after="2020-15-05" git log --after="2020-15-05" --before="2020-25-05" // 仅显示5月15日至5月25日的提交 git log --after="yesterday" // shows only commits from yeserday git log --after="today" // shows only today commits git log --before="10 day ago" // omits last 10 days commits git log --after="1 week ago" //show only commits from last week git log --after="2 week ago" git log --after="2 month ago" // shows only last 2 months commits 这些命令将按给定的时间间隔过滤提交。例如,– after将仅在给定时间段之后进行提交,而– before将仅在给定时间段之前进行提交。 git日志与差异更改 git log -p 此命令将显示具有差异更改的日志。这样您就可以知道每次提交中所做的更改。 按作者过滤提交 git log --author="Srebalaji" 上面的命令将过滤出特定作者所做的提交。请注意,Git按正则表达式模式过滤掉。因此,不必担心确切的名称匹配或区分大小写。 Git日志可以采用多个选项,因此你可以根据需要组合选项。例如, git log --after="1 week ago" --author="srebalji" -p 通过日志消息过滤提交 git log --grep="ISSUE-43560" 上面的命令将按各自的模式过滤提交。并且请记住,默认情况下它区分大小写。要使搜索不区分大小写,可以传递-i参数 git log -i --grep="issue-43560" 下面的命令正在使用正则表达式模式搜索,并将搜索两个问题ID。 git log -i --grep="issue-43560\|issue-89786" Share Just JavaScript 课程 著名程序员 Dan Abramov 正在撰写的 JavaScript 教程,他还没有写完。只要在上面网址报名,每写好一部分就会通过邮件发给你。 如何优雅做系统错误提示? 对于软件系统的错误提醒,作者在文章中给出了 4 点建议。 不要提示用户不关心的信息 清楚表达问题原因 给出引导建议 提示内容尽可能简短 iPadOS 鼠标的设计哲学 iPadOS 是 Apple 最近两年重点发力的系统,也是苹果希望打造强于 PC 的系统。而相比较于传统的 PC,iPad 本身是触摸设备,而如何使鼠标的接入更加的好用和自然,这是 Apple 花了很大心思做的事情。 作者王禹效在这篇文章里详细分析了 Apple 是如何为 iPadOS 设计鼠标功能的,包括与传统桌面操作系统鼠标在逻辑、显示和设计上的区别,以及 Apple 做出这些改变的原因。 作者认为其实 Apple 不是什么魔法师,只是在设计时认真的去为用户做考量,愿意在这些别人不在意的细节上投资。一点点积累之后,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用户体验。
前言:什么是ARTS? ARTS 源于耗子叔在极客时间的专栏《左耳听风》打卡活动。 Algorithm:每周至少做一个 Leetcode 的算法题。主要是为了编程训练和学习。 Review:阅读并点评至少一篇英文技术文章。主要是为了学习英文,如果你的英文不行,你基本上无缘技术高手。 Tip:学习至少一个技术技巧。主要是为了总结和归纳你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知识点。 Share:分享一篇有观点和思考的技术文章。主要是为了建立你的影响力,能够输出价值观。 Algorithm 13. 罗马数字转整数 罗马数字包含以下七种字符: I, V, X, L,C,D 和 M。 字符 数值 I 1 V 5 X 10 L 50 C 100 D 500 M 1000 例如, 罗马数字 2 写做 II ,即为两个并列的 1。12 写做 XII ,即为 X + II 。 27 写做 XXVII, 即为 XX + V + II 。 通常情况下,罗马数字中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的右边。但也存在特例,例如 4 不写做 IIII,而是 IV。数字 1 在数字 5 的左边,所表示的数等于大数 5 减小数 1 得到的数值 4 。同样地,数字 9 表示为 IX。这个特殊的规则只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况: I 可以放在 V (5) 和 X (10) 的左边,来表示 4 和 9。 X 可以放在 L (50) 和 C (100) 的左边,来表示 40 和 90。 C 可以放在 D (500) 和 M (1000) 的左边,来表示 400 和 900。 给定一个罗马数字,将其转换成整数。输入确保在 1 到 3999 的范围内。 示例 1: 输入: "III" 输出: 3 示例 2: 输入: "IV" 输出: 4 示例 3: 输入: "IX" 输出: 9 示例 4: 输入: "LVIII" 输出: 58 解释: L = 50, V= 5, III = 3. 示例 5: 输入: "MCMXCIV" 输出: 1994 解释: M = 1000, CM = 900, XC = 90, IV = 4. Python 实现: class Solution: def romanToInt(self, s: str) -> int: Roman2Int = {'I':1,'V':5,'X':10,'L':50,'C':100,'D':500,'M':1000} Int = 0 n = len(s) for index in range(n - 1): if Roman2Int[s[index]] < Roman2Int[s[index + 1]]: Int -= Roman2Int[s[index]] else: Int += Roman2Int[s[index]] return Int + Roman2Int[s[-1]] 解题思路 Review Web Extension API 介绍(英文) 6 月 22 日的 WWDC 大会中,苹果宣布 Safari 浏览器会使用 Web Extensions API 支持浏览器插件。这意味着只要使用这个 API,你的插件就可以同时在 Firefox,Chrome,Opera 、Edge 和 Safari 中运行。这里还有 MDN 上面的 API 教程。 Apple WWDC 2020 对 Web 开发者的意义(英文) 刚刚举行的苹果开发者大会,公布了几个对 Web 开发者会产生影响的决定,比如 Safari 开始支持插件,并且插件可以在苹果商店出售,以及允许网站使用 FaceID 和 TouchID 进行用户认证。 Tip 如何强制修改 GitLab 账号密码 gitlab-rails console production user = User.where(id: 1).first user.password=‘12345678’ user.password_confirmation=‘12345678’ user.save! quit Share How to Get Rich: Every Episode 如何不靠运气变得富有(中文) Naval 是美国风险投资家,这是他的3小时长播客《如何不靠运气变得富有》的中文翻译,介绍了他的财富观,主要内容如下,非常推荐阅读。 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钱或地位 为世界创造更多 自由市场是人类固有 致富与运气无关 你必须有点异乎寻常,才能独自走在前沿 出租时间不会让你变得富有 我们应该升级自己的自由,而不是生活方式 给社会提供它不知道如何获得的东西 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寻找财富游戏中的长期战友 选择智慧、精力充沛和正直的合作伙伴 与理性的乐观主义者合作 用特殊技能(Specific knowledge)武装自己 特殊技能(specific knowledge)极富创造性或技术性 学会销售,学会建造 阅读你所热爱的内容,直到你爱上阅读 数学和逻辑才是一切事物的基础 没有被称为“商业”的技能 勇敢承担责任才能获得影响力 冷静的头脑,健康的身体,充满爱的家庭 没有什么快速致富的方法 产品化你自己 找到让你富有、健康和有创造力的爱好 好内容推荐 PRODUCT THINKING · 产品沉思录精选
您可以订阅此RSS以获取更多信息